孟远跪下道: “远儿,明白。但是我并没有去请过清河王,我所请的不过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大臣,想借此机会减轻处罚而已!我虽说内心焦急如焚但不至于胆大妄为。”
齐父沉思片刻便放轻了语气道“你起来吧。我不曾怪你,只是担心你会因此伤害到你自己,自古帝王家多算计,更何况他这种的人了。明天你就要动身前往京郊行宫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我会派人去清河王府送一份礼物聊表心意的,去到那里不必在意我们的,你去了人要放机灵点,明白了吗?”
孟远有些哽咽的点点头,看似未认真聆听但实则每个字都牢记心中,果然还是抵挡不住真心爱护自己的人的每一句嘱托啊!
齐父道:“去吧。”
“是,远儿下去了”孟远起身躬身行礼后转身走到门边关上门离开了。
孟远刚回到房间里关上门,一转身,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直接出现在他面前,“哎呦,天!吓死我了。”孟远吓得头发直哆嗦,回过神发现是不问,拍着胸口埋怨道“真是,你能不能直接说出来啊!你这样是会吓死人的,我看长此以往下去我迟早得被你吓死,最后你把我吓死了,我就不用给你工钱了!”
“别呀!公子,我下次一定注意,你没事吧?”不问委委屈屈的说道。
孟远没好气的问道:“说吧!怎么是你,不闻呢?我不是让你暗中保护我兄长吗?你咋在这儿?”
不问道 :“我哥说他陪同大公子去惠州那边刚好可以看看其他弟兄们在那里的情况,还能安排一下,以便其他人保护大公子。他说我跟个傻子一样,去了会添乱,让我在齐府保护你。哦还有,我哥说清河王府那边查探过了,没事无需担心。”
“你还真是有个好哥哥,算了,下去吧。”孟远听到这儿狠狠捏了捏眉心,“不必回复了,安静的出去,把门带上。”
听到门吱呀一声被关上,孟远无声叹息,小声道:“自己当初去找白神医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治一治这个傻子的脑子呢?”
夜深人静时,月亮也已静静的入眠,只余皎洁的月光,散在窗棂上。忽的一道黑影闪过从院墙上翻了进去,这人悄摸走进孟远的内室,室内一片漆黑只有窗边的有月光丝丝缕缕透进来。
原本还睡着的孟远顿时惊醒但依然闭着眼假装睡着了,想看看那人要做些什么,可那人只是坐在桌边悠闲的喝茶。在紧张的等了半天都不见那人有其他动作后,孟远原本只是有些疑惑,可逐渐的气恼起来,最后干脆直接不管他了安静睡着了。
这时那人起身走到床边得意道:“小样儿,早就知道你醒了,还装呢?本王等你半天了才等到凝神香发挥药效,现在睡着了吧!叫你不来找本王,害得我苦等你这些日子,被我戏耍了,你也气死了吧!哈哈”那人嘲讽一阵子,就翻窗离开了。
次日早上太阳高照,候在外面的不问见这么晚了拍着门喊了半天孟远还未起就推开门进去“公子,该醒了。”
“公子,该醒了。”孟远被不问摇醒,“行了别说了,我醒了,这一觉睡得真舒服啊!”他伸了伸懒腰,浑身都洋溢舒服二字。
不问退到桌边转眼一撇,看到桌子上的东西,大声道:“公子,桌子上放着一沓银票,旁边还有一张纸。”
孟远一手穿鞋一边问道:“上面写得什么?”
不问道:“上面写着,别谢我。”
孟远走过去一把扯过纸,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这三个字,就这欠揍的语气和昨晚的灵活的武功,孟远猜到昨晚这人是谁了,除了黎蕴那家伙不会有别的人会这样手欠了。
孟远:“去准备车,我要出发了”
孟远在一一拜别了齐父齐母他们后,乘着马车缓缓行驶出城而去,黎蕴被禁足只能躲在角落里看着他们出去。
黎蕴正难过的时候,崔晗一脸嫌弃的说道:“又不是生离死别,你何必如此,跟丢了魂似的,没出息。”
黎蕴头也不回直直的看着远方消失的背影,冷冷回道:“是啊!谁跟你似的,纵情风流场,男女不忌,自然不明白我们这种人的感受了。”
崔晗冷笑道:“哈哈,我谢你夸奖了。”
京郊的那个行宫虽说是行宫但其实只是一个避暑山庄,被皇家纳为私用便赐名银华行宫。太后被夺权后为了让皇帝安心,不再起疑心,便主动搬去了行宫颐养天年,行宫人不算多,全部都是从前在太后身边伺候的人。行宫景致优美,四面环山,雨后常有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行宫暖意洋洋,四处种满各种花卉,有些甚至在冬日依旧鲜艳。
孟远一进去就被带到太后身前,行礼后便一直安静的待在一旁,太后走到哪里他便也去哪儿。这副模样倒是让太后挺意外的于是不解的问道:“你当初在勤政殿内和皇上高声争辩的勇气和决心呢?哀家可还记得内侍绘声绘色描述的场景呢!犯上直述,触怒圣上,孟大人胆子不小啊!”
孟远惶恐跪下谢罪道:“臣冒犯皇家,臣有罪,但是无心之失,还请太后看在臣关切兄长,内心焦急万分的份上宽宥臣吧。”
太后看都不看一眼就冷冷道:“起来吧!如果哀家想治你的罪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你是个聪明人,比起你兄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正直适合做纯臣,而你更懂人情世故前途不可限量啊!哀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孟远此时内心一阵焦灼,太后此举是想拉拢他,可现在不知太后是否是在试探自己,算了,反正现在已经得罪皇上和云安侯一派的人,答应吧!大不了以后辞官回去占山为王,劫富济贫,刚好手底下还有百十号人,也不怕官府围剿。
孟远:“臣谢太后娘娘恩典,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日后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后笑道:“你很聪明啊!难怪黎蕴那个家伙死活求我帮你一把。”
孟远愣了一下问道:“那王爷知道您的计划吗?”
太后一脸神秘道:“他呀!不知道。”
孟远噎了一下,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容臣斗胆问一句太后为什么要为了扶持王爷才下令将臣招到行宫,明明臣在朝廷上更好行事,是因为王爷的请求吗?”
太后婉言一笑道:“怎么可能?这天下可没人值得我冒着夷灭九族的罪过去扶持他,除了哀家自己。不过哀家把你招过来也有他的原因,也不光是因为他,或许有一丢丢吧!就像皇上自小就被先帝从哀家身边送走,哀家跟他没什么母子情分,于哀家而言皇帝愚蠢即使靠着皇帝身份得了那些大臣相助逼得哀家退位,也不过是因为哀家愿意让一步,随时都可以拿回来。可黎蕴他不一样,他更难掌控,一个失去母妃能在深宫安然长大 ,幼年封王后能建立一个数十万人的军队,况且不说年纪比皇帝小,就单说实力,皇上再读三十年书都比不赢。扶持这样强劲的人,是打算让自己永囚行宫吗?”
孟远沉默没有说话,只听太后继续道:“孟远,你武功这么厉害,又满腹经纶,今天就有那么多武功高强的人,偏偏还和信陵长公主长得这么像,如果不是查过你背景,哀家还真的会怀疑你和齐家,黎蕴的目的呢。哀家费力将你弄到行宫来,为的可不是仅仅是让你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在朝堂上为我做事,看重的是你的头脑。好了,现在没有你的事了,该交代的别说完了,你可以下去了,可别走错了路,我走错了,是要死人的。”
孟远身体僵了一下,才道:“是,臣告退,太后放心,臣一定谨言慎行。”
太后看着他离去的身影,人生都散发着光芒,他穿着一身梅蓝色圆领长袖衣服,连衣服的颜色都与当初刚进宫和她初见时一模一样,恍惚间太后好像看到了黎姝笑着看向自己大声招呼自己过去玩儿,但是分手后仔细再看又消失不见了。
回去后孟远故意花了一百两银子从一个太后安排的嬷嬷口中得知了太后和信陵长公主的事情。
孟远拉住她的胳膊问道:“这位姑姑,想必在太后身边待了很久吧?今日刚来侍奉太后的时候听太后说起了长公主的事情,所以我想问问关于信陵长公主殿下的事。”
嬷嬷看着孟远的脸假装惊讶了一下,道:“你真的想知道?”
孟远非常识趣的把一百两银票塞进了宫女手中,一脸诚恳的说道:“还请姑姑赐教。”
那嬷嬷满意的点了点头,把银票悄悄塞进袖口后,道:“你刚来不懂,太后与信陵长公主殿下那是知己啊!你听我慢慢给你讲啊。”
景润十三年,刚刚十五岁的太后在安阳永城与当地的太守独子定亲。她自幼文武双全,美貌更是动人,她有一个早已是著名的惠安寺主持的姑母,有些年曾在她身边受佛学熏陶过几年,后来十岁时才被接回永城。
姑母因为佛学造诣高,经常被召入宫中为嫔妃讲解经文,在讲完之后,时常会像众嫔妃炫耀她那貌美的侄女,就是不知怎么的不过几天就传入皇帝耳中,于是她被迫退亲进宫。
齐父沉思片刻便放轻了语气道“你起来吧。我不曾怪你,只是担心你会因此伤害到你自己,自古帝王家多算计,更何况他这种的人了。明天你就要动身前往京郊行宫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我会派人去清河王府送一份礼物聊表心意的,去到那里不必在意我们的,你去了人要放机灵点,明白了吗?”
孟远有些哽咽的点点头,看似未认真聆听但实则每个字都牢记心中,果然还是抵挡不住真心爱护自己的人的每一句嘱托啊!
齐父道:“去吧。”
“是,远儿下去了”孟远起身躬身行礼后转身走到门边关上门离开了。
孟远刚回到房间里关上门,一转身,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直接出现在他面前,“哎呦,天!吓死我了。”孟远吓得头发直哆嗦,回过神发现是不问,拍着胸口埋怨道“真是,你能不能直接说出来啊!你这样是会吓死人的,我看长此以往下去我迟早得被你吓死,最后你把我吓死了,我就不用给你工钱了!”
“别呀!公子,我下次一定注意,你没事吧?”不问委委屈屈的说道。
孟远没好气的问道:“说吧!怎么是你,不闻呢?我不是让你暗中保护我兄长吗?你咋在这儿?”
不问道 :“我哥说他陪同大公子去惠州那边刚好可以看看其他弟兄们在那里的情况,还能安排一下,以便其他人保护大公子。他说我跟个傻子一样,去了会添乱,让我在齐府保护你。哦还有,我哥说清河王府那边查探过了,没事无需担心。”
“你还真是有个好哥哥,算了,下去吧。”孟远听到这儿狠狠捏了捏眉心,“不必回复了,安静的出去,把门带上。”
听到门吱呀一声被关上,孟远无声叹息,小声道:“自己当初去找白神医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治一治这个傻子的脑子呢?”
夜深人静时,月亮也已静静的入眠,只余皎洁的月光,散在窗棂上。忽的一道黑影闪过从院墙上翻了进去,这人悄摸走进孟远的内室,室内一片漆黑只有窗边的有月光丝丝缕缕透进来。
原本还睡着的孟远顿时惊醒但依然闭着眼假装睡着了,想看看那人要做些什么,可那人只是坐在桌边悠闲的喝茶。在紧张的等了半天都不见那人有其他动作后,孟远原本只是有些疑惑,可逐渐的气恼起来,最后干脆直接不管他了安静睡着了。
这时那人起身走到床边得意道:“小样儿,早就知道你醒了,还装呢?本王等你半天了才等到凝神香发挥药效,现在睡着了吧!叫你不来找本王,害得我苦等你这些日子,被我戏耍了,你也气死了吧!哈哈”那人嘲讽一阵子,就翻窗离开了。
次日早上太阳高照,候在外面的不问见这么晚了拍着门喊了半天孟远还未起就推开门进去“公子,该醒了。”
“公子,该醒了。”孟远被不问摇醒,“行了别说了,我醒了,这一觉睡得真舒服啊!”他伸了伸懒腰,浑身都洋溢舒服二字。
不问退到桌边转眼一撇,看到桌子上的东西,大声道:“公子,桌子上放着一沓银票,旁边还有一张纸。”
孟远一手穿鞋一边问道:“上面写得什么?”
不问道:“上面写着,别谢我。”
孟远走过去一把扯过纸,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这三个字,就这欠揍的语气和昨晚的灵活的武功,孟远猜到昨晚这人是谁了,除了黎蕴那家伙不会有别的人会这样手欠了。
孟远:“去准备车,我要出发了”
孟远在一一拜别了齐父齐母他们后,乘着马车缓缓行驶出城而去,黎蕴被禁足只能躲在角落里看着他们出去。
黎蕴正难过的时候,崔晗一脸嫌弃的说道:“又不是生离死别,你何必如此,跟丢了魂似的,没出息。”
黎蕴头也不回直直的看着远方消失的背影,冷冷回道:“是啊!谁跟你似的,纵情风流场,男女不忌,自然不明白我们这种人的感受了。”
崔晗冷笑道:“哈哈,我谢你夸奖了。”
京郊的那个行宫虽说是行宫但其实只是一个避暑山庄,被皇家纳为私用便赐名银华行宫。太后被夺权后为了让皇帝安心,不再起疑心,便主动搬去了行宫颐养天年,行宫人不算多,全部都是从前在太后身边伺候的人。行宫景致优美,四面环山,雨后常有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行宫暖意洋洋,四处种满各种花卉,有些甚至在冬日依旧鲜艳。
孟远一进去就被带到太后身前,行礼后便一直安静的待在一旁,太后走到哪里他便也去哪儿。这副模样倒是让太后挺意外的于是不解的问道:“你当初在勤政殿内和皇上高声争辩的勇气和决心呢?哀家可还记得内侍绘声绘色描述的场景呢!犯上直述,触怒圣上,孟大人胆子不小啊!”
孟远惶恐跪下谢罪道:“臣冒犯皇家,臣有罪,但是无心之失,还请太后看在臣关切兄长,内心焦急万分的份上宽宥臣吧。”
太后看都不看一眼就冷冷道:“起来吧!如果哀家想治你的罪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你是个聪明人,比起你兄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正直适合做纯臣,而你更懂人情世故前途不可限量啊!哀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孟远此时内心一阵焦灼,太后此举是想拉拢他,可现在不知太后是否是在试探自己,算了,反正现在已经得罪皇上和云安侯一派的人,答应吧!大不了以后辞官回去占山为王,劫富济贫,刚好手底下还有百十号人,也不怕官府围剿。
孟远:“臣谢太后娘娘恩典,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日后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后笑道:“你很聪明啊!难怪黎蕴那个家伙死活求我帮你一把。”
孟远愣了一下问道:“那王爷知道您的计划吗?”
太后一脸神秘道:“他呀!不知道。”
孟远噎了一下,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容臣斗胆问一句太后为什么要为了扶持王爷才下令将臣招到行宫,明明臣在朝廷上更好行事,是因为王爷的请求吗?”
太后婉言一笑道:“怎么可能?这天下可没人值得我冒着夷灭九族的罪过去扶持他,除了哀家自己。不过哀家把你招过来也有他的原因,也不光是因为他,或许有一丢丢吧!就像皇上自小就被先帝从哀家身边送走,哀家跟他没什么母子情分,于哀家而言皇帝愚蠢即使靠着皇帝身份得了那些大臣相助逼得哀家退位,也不过是因为哀家愿意让一步,随时都可以拿回来。可黎蕴他不一样,他更难掌控,一个失去母妃能在深宫安然长大 ,幼年封王后能建立一个数十万人的军队,况且不说年纪比皇帝小,就单说实力,皇上再读三十年书都比不赢。扶持这样强劲的人,是打算让自己永囚行宫吗?”
孟远沉默没有说话,只听太后继续道:“孟远,你武功这么厉害,又满腹经纶,今天就有那么多武功高强的人,偏偏还和信陵长公主长得这么像,如果不是查过你背景,哀家还真的会怀疑你和齐家,黎蕴的目的呢。哀家费力将你弄到行宫来,为的可不是仅仅是让你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在朝堂上为我做事,看重的是你的头脑。好了,现在没有你的事了,该交代的别说完了,你可以下去了,可别走错了路,我走错了,是要死人的。”
孟远身体僵了一下,才道:“是,臣告退,太后放心,臣一定谨言慎行。”
太后看着他离去的身影,人生都散发着光芒,他穿着一身梅蓝色圆领长袖衣服,连衣服的颜色都与当初刚进宫和她初见时一模一样,恍惚间太后好像看到了黎姝笑着看向自己大声招呼自己过去玩儿,但是分手后仔细再看又消失不见了。
回去后孟远故意花了一百两银子从一个太后安排的嬷嬷口中得知了太后和信陵长公主的事情。
孟远拉住她的胳膊问道:“这位姑姑,想必在太后身边待了很久吧?今日刚来侍奉太后的时候听太后说起了长公主的事情,所以我想问问关于信陵长公主殿下的事。”
嬷嬷看着孟远的脸假装惊讶了一下,道:“你真的想知道?”
孟远非常识趣的把一百两银票塞进了宫女手中,一脸诚恳的说道:“还请姑姑赐教。”
那嬷嬷满意的点了点头,把银票悄悄塞进袖口后,道:“你刚来不懂,太后与信陵长公主殿下那是知己啊!你听我慢慢给你讲啊。”
景润十三年,刚刚十五岁的太后在安阳永城与当地的太守独子定亲。她自幼文武双全,美貌更是动人,她有一个早已是著名的惠安寺主持的姑母,有些年曾在她身边受佛学熏陶过几年,后来十岁时才被接回永城。
姑母因为佛学造诣高,经常被召入宫中为嫔妃讲解经文,在讲完之后,时常会像众嫔妃炫耀她那貌美的侄女,就是不知怎么的不过几天就传入皇帝耳中,于是她被迫退亲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