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短刃抵在柔嫩的喉间,只要姜语竹用力呼吸便会被划破脖颈。
卫轩猛地站起来,有些焦急地大喝道:“放开公主!”
卫良神情淡定许多,他瞥一眼卫轩,示意他冷静,随后才缓缓起身道:“晏公子,这是何意?我父子设宴款待,你却如惊弓之鸟,挟持公主。”
晏清笑笑:“一场鸿门宴,若我不有所应对,岂不落于你手?”
他一手握着短匕横在姜语竹喉间,另一手牢牢制住她的动作。图穷匕见,命悬一线之时,他的态度却莫名有些不耐和无所谓。
姜语竹没法开口,整个人仿佛被铁箍困住。
晏清并未给卫良太多考虑的时间,继续威胁道:“阿竹是公主,身份高贵,想来二位不会不顾及她的生死。”
语中威胁意味已经很明,晏清装模作样了那么久,终于露出杀伐果决、冷血的本性。语气中的杀意如透骨钢钉。
姜语竹未曾料到会是这般局面,但心仍在尽量保持冷静。若是晏清悄悄离开霍沧,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事情闹大,他就是生了翅膀也万不可能逃出去。
何况还有卫轩。
卫轩听出晏清话中杀意,记得向前两步,被卫良拉住袖子。
卫良用眼神示意卫轩,随后极其缓慢地对他摇头,眼神中似有深意。
卫良抚着胡子,冷漠道:“女子虽弱,但若是为国,未必不输男儿。若是为了姜国慷慨赴死,想来公主殿下也是胸中无憾的。”
“卫城主的意思我明白了,”晏清眯眼,看向卫轩,“那少城主呢?你与阿竹青梅竹马,想必不舍得她出事吧?”
卫轩用力攥紧拳头,低头死死盯着地面,艰难道:“阿竹,对不起。”
似有一场冷雨从头淋到尾,姜语竹愣在原地。
“呵”晏清发出一声讥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酒里,恐怕还有别的东西吧?”
姜语竹忽然愣住,难以置信地看向卫轩。可卫轩却眼神闪躲,不敢与她眼神相交。
酒中……不是蒙汗药,而是毒药?卫轩和卫良,从一开始就想让自己死?
“卫城主,酒里……有毒?”姜语竹的声音艰涩发苦。
“姜语竹你是姜国公主!你自称是被陛下送出宫的,如此隐秘、扰乱军心之事一旦流传,姜国危矣!姜国绝对丢不起这个脸。若是传出去,莫说你的名节,就是整个姜国皇室的名誉都难保!”卫良的话一字一字,仿若重锤,闷闷地砸在姜语竹胸口。
所以,他们要姜语竹死。
晏清松开姜语竹,轻柔道:“阿竹,看清了么,他们想让你和我一起死。”
姜语竹站立不稳,踉跄几步才艰难地扶着桌沿站稳,心乱如麻。
“阿竹,做的不错,可惜他们不配。和我回庆国吧。”晏清循循善诱,黑眸幽深。
挟持姜语竹,不过是做的一场戏,做给卫轩卫良看,亦是做给姜语竹看。
晏清对姜语竹态度如此亲昵暧昧,兼之“做的不错”四字一出,卫良真以为姜语竹投敌。
“来人!”卫良向门外高声喊道,“杀了这两人!”
许多侍卫身披盔甲在瞬间涌入厅内,将几人牢牢围在中间成一个圈。
卫轩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试图阻止卫良,“父亲!”
“逆子!”卫良狠狠甩开卫轩的手,“你糊涂!她是妖妃的女儿!若她说的都是真的,乱军丛中滚过的,还能有什么清白之躯。你想保全她,莫非还想娶她不成?你别糊涂,只有让她死,外称公主殉国,才能保住她和整个姜氏的名声!此事一过,或许还能给她追封的尊贵和体面。”
苍老的声音一声连着一声,仿佛逼问的不是卫良,而是姜语竹。她愣在原地,仿若木雕。
晏清环顾四周,并不紧张,只是用匕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酒樽。
“来得正好。诸位皆是见证。”晏清音量提高,随意把玩着手中匕首,一字一句道:“你们应当都有所耳闻,皇城危急,我与这位姑娘冒死从皇城突围送信。实际上,这位姑娘姓姜,是姜国公主。而我们刚刚发现,卫城主早已通敌叛国,勾连庆国,给公主下毒,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愿发兵援救陛下。”
“今早,卫良秘密遣人将霍沧城防图送出城去,被我发现,我才知他早早通敌。”
卫良怒道:“一派胡言。”
晏清不疾不徐,缓缓道:“霍沧城中屯兵十万,分别于东营、西营各两万。南门,北门共五万。还有一万,就在这城主府中,另配弓箭手两千……”
晏清越说,卫良脸色越难看,终于忍不住道:“你怎么会知道?!”
晏清说得振振有词,众侍卫皆不知发生了什么,但看卫良下意识的反应,又不自觉信了晏清几分。
晏清要的就是众人这一瞬的失神犹疑,便是这一瞬,沈清晏身形鬼魅般一动,凭空跃起,不知何时跃到卫良身边。
待众人看清楚时,他一只手已经死死掐住了卫良的喉咙,缓慢而坚定道:“叛国之人,自当处死以平民愤。”
卫良的脸登时涨得发紫,目眦欲裂,艰难地指着晏清:“晏……”
姜语竹顾不得其他,大声道:“救卫城主,他姓沈,是庆国将军!”
晏清脸上挂着残忍的笑意,缓缓道:“晏清,海清河晏的,晏、清。”
卫良已经无法呼吸,从喉咙里艰难挤出几个字:“你……你该死!”
“命大,死不了。”说完这句,晏清干脆利落地扭断了卫良的脖子。
卫良的尸体软软地倒了下去,头颅和脖子呈一个诡异的角度,脸上还挂着惊怒的恐怖神情。
手上没血,但晏清还是甩了甩,然后慢悠悠走向卫轩。
不知为何,卫轩竟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死死盯着晏清的脸,“是你?”沈清晏。
“嗯,是我。”晏清脱去吊儿郎当的伪装,轻描淡写将匕首扎进卫轩腹中,轻声道:“送你一程。”
众侍卫被这变故所惊,一下子都愣在原地。
姜语竹试图告诉侍卫们谁才是敌人,一边后退一边皱眉道:“你说你是姜国人,你骗了我。”
晏清此刻也不隐瞒,转身面对姜语竹,淡淡道:“是,也不是。”
“你姓沈,是不是?”姜语竹声音颤抖。
她心乱如麻,只能将指甲用力掐入掌心,来使自己保持清醒。
“嗯。”他忽然笑了,“我姓沈,叫沈、清、晏。”
沈清晏不再与姜语竹对峙,环顾一圈,朗声道:“卫良早已投降我庆国。诸位皆是城主府府兵,对我方才所说霍沧城防布置也应知晓一二,我有没有说谎,你们心中自然清楚。如今庆国十五万大军正在霍沧城外,不信的,大可以去城墙上自己看看。”
此言一出,本就人心涣散的府兵一片躁动。
半晌,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扔下长矛夺门而出,其余人也都跟着作鸟兽散。
“你说的,都是真的?”姜语竹全身失去力气,跌坐下来。
“假的。”沈清晏勾唇,带着几分恶作剧似的笑,“阿竹说的没错,庆军围城而不攻,的确是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若卫良卫轩按你所说的做,或许真能救下他们的陛下。”
“可惜……他们不信你,还想杀你。”沈清晏缓缓道。
“你,昨天都听到了?”姜语竹问。
“嗯。”沈清晏答,“昨夜,我便飞鸽通知了手下将领,前来夺取霍沧。要告诉霍沧守将:卫良投降,我还需要一封降书。阿竹,你来替我写。”
将帅身亡,霍沧军心必散,莫说驰援皇城,就是霍沧也难守。卫轩生死难料,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姜语竹心口阵阵钝痛,“一切都是你的算计吗?佯装军营失火,给我趁乱逃出来的机会,故意救我受伤,骗取信任。借我混入霍沧,便是想要从里往外,击溃霍沧。让皇城失去最后被救的可能。”
“阿竹,你的姜氏皇族,将你送给了我,你的卫哥哥,也想要毒杀你。而我,只有我,三番两次,救你性命,为你只身入敌,何来利用一说。”
“阿竹,我给过你机会。我故意在军中放火,纵你逃走,还亲自替你解决追兵,那时我便叫你走别管我,可惜你心软。也是你让我进城来的。”沈清晏细细数道。
“庆国援军迟早兵临城下。霍沧城易帜只是早晚的事。阿竹,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聪明的。”
姜语竹倔强地摇头,“我不写,沈清晏,有本事你便杀了我,让你的庆军自己攻下霍沧城。”
沈清晏不以为意,胸有成竹道:“阿竹,我当然舍不得对你怎么样。你自然也有权利选择写不写。只是我要拿下霍沧城,若能不费一兵一卒那自然最好。可若我军中将士折损了几个,我便也只能杀几个城中百姓,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和庆国那些丧夫丧父丧子的可怜人了。”
这是明晃晃的威胁,而非选择。
选写还是不写,选错的代价不是她自己的命,而是数以千计百姓的命。
“阿竹,你应当不会同卫良一般愚忠迂腐吧。姜国连年战事,流寇作乱,食不果腹,民不聊生。那山中猎户是被什么逼上山的,其余百姓生活如何,你是亲眼见过的,姜国朝堂之上如何,想必你也清楚,铁骨铮铮者有几人,贪腐谄媚者,又有几人。”
沈清晏循循善诱,“阿竹,你写这封降书,跟我回庆国。我答应你,霍沧城中百姓,不会有一人伤亡。卫轩如若不死,我亦不会再对他动手。”
“百姓懂什么朝堂诡谲,在高居庙堂那些人眼中,不过是生产粮食器皿的工具罢了,与牛马又有何异?”沈清晏道,“姜国落得如此下场,是沉疴旧疾,百姓何辜?”
姜国,确实早就烂透了。
沈清晏替姜语竹将凌乱的青丝别至耳后,耐心道:“阿竹,卫良与卫轩自作主张,替你选了一条绝路。你也要为这些百姓,择一条死路么?”
卫轩猛地站起来,有些焦急地大喝道:“放开公主!”
卫良神情淡定许多,他瞥一眼卫轩,示意他冷静,随后才缓缓起身道:“晏公子,这是何意?我父子设宴款待,你却如惊弓之鸟,挟持公主。”
晏清笑笑:“一场鸿门宴,若我不有所应对,岂不落于你手?”
他一手握着短匕横在姜语竹喉间,另一手牢牢制住她的动作。图穷匕见,命悬一线之时,他的态度却莫名有些不耐和无所谓。
姜语竹没法开口,整个人仿佛被铁箍困住。
晏清并未给卫良太多考虑的时间,继续威胁道:“阿竹是公主,身份高贵,想来二位不会不顾及她的生死。”
语中威胁意味已经很明,晏清装模作样了那么久,终于露出杀伐果决、冷血的本性。语气中的杀意如透骨钢钉。
姜语竹未曾料到会是这般局面,但心仍在尽量保持冷静。若是晏清悄悄离开霍沧,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事情闹大,他就是生了翅膀也万不可能逃出去。
何况还有卫轩。
卫轩听出晏清话中杀意,记得向前两步,被卫良拉住袖子。
卫良用眼神示意卫轩,随后极其缓慢地对他摇头,眼神中似有深意。
卫良抚着胡子,冷漠道:“女子虽弱,但若是为国,未必不输男儿。若是为了姜国慷慨赴死,想来公主殿下也是胸中无憾的。”
“卫城主的意思我明白了,”晏清眯眼,看向卫轩,“那少城主呢?你与阿竹青梅竹马,想必不舍得她出事吧?”
卫轩用力攥紧拳头,低头死死盯着地面,艰难道:“阿竹,对不起。”
似有一场冷雨从头淋到尾,姜语竹愣在原地。
“呵”晏清发出一声讥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酒里,恐怕还有别的东西吧?”
姜语竹忽然愣住,难以置信地看向卫轩。可卫轩却眼神闪躲,不敢与她眼神相交。
酒中……不是蒙汗药,而是毒药?卫轩和卫良,从一开始就想让自己死?
“卫城主,酒里……有毒?”姜语竹的声音艰涩发苦。
“姜语竹你是姜国公主!你自称是被陛下送出宫的,如此隐秘、扰乱军心之事一旦流传,姜国危矣!姜国绝对丢不起这个脸。若是传出去,莫说你的名节,就是整个姜国皇室的名誉都难保!”卫良的话一字一字,仿若重锤,闷闷地砸在姜语竹胸口。
所以,他们要姜语竹死。
晏清松开姜语竹,轻柔道:“阿竹,看清了么,他们想让你和我一起死。”
姜语竹站立不稳,踉跄几步才艰难地扶着桌沿站稳,心乱如麻。
“阿竹,做的不错,可惜他们不配。和我回庆国吧。”晏清循循善诱,黑眸幽深。
挟持姜语竹,不过是做的一场戏,做给卫轩卫良看,亦是做给姜语竹看。
晏清对姜语竹态度如此亲昵暧昧,兼之“做的不错”四字一出,卫良真以为姜语竹投敌。
“来人!”卫良向门外高声喊道,“杀了这两人!”
许多侍卫身披盔甲在瞬间涌入厅内,将几人牢牢围在中间成一个圈。
卫轩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试图阻止卫良,“父亲!”
“逆子!”卫良狠狠甩开卫轩的手,“你糊涂!她是妖妃的女儿!若她说的都是真的,乱军丛中滚过的,还能有什么清白之躯。你想保全她,莫非还想娶她不成?你别糊涂,只有让她死,外称公主殉国,才能保住她和整个姜氏的名声!此事一过,或许还能给她追封的尊贵和体面。”
苍老的声音一声连着一声,仿佛逼问的不是卫良,而是姜语竹。她愣在原地,仿若木雕。
晏清环顾四周,并不紧张,只是用匕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酒樽。
“来得正好。诸位皆是见证。”晏清音量提高,随意把玩着手中匕首,一字一句道:“你们应当都有所耳闻,皇城危急,我与这位姑娘冒死从皇城突围送信。实际上,这位姑娘姓姜,是姜国公主。而我们刚刚发现,卫城主早已通敌叛国,勾连庆国,给公主下毒,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愿发兵援救陛下。”
“今早,卫良秘密遣人将霍沧城防图送出城去,被我发现,我才知他早早通敌。”
卫良怒道:“一派胡言。”
晏清不疾不徐,缓缓道:“霍沧城中屯兵十万,分别于东营、西营各两万。南门,北门共五万。还有一万,就在这城主府中,另配弓箭手两千……”
晏清越说,卫良脸色越难看,终于忍不住道:“你怎么会知道?!”
晏清说得振振有词,众侍卫皆不知发生了什么,但看卫良下意识的反应,又不自觉信了晏清几分。
晏清要的就是众人这一瞬的失神犹疑,便是这一瞬,沈清晏身形鬼魅般一动,凭空跃起,不知何时跃到卫良身边。
待众人看清楚时,他一只手已经死死掐住了卫良的喉咙,缓慢而坚定道:“叛国之人,自当处死以平民愤。”
卫良的脸登时涨得发紫,目眦欲裂,艰难地指着晏清:“晏……”
姜语竹顾不得其他,大声道:“救卫城主,他姓沈,是庆国将军!”
晏清脸上挂着残忍的笑意,缓缓道:“晏清,海清河晏的,晏、清。”
卫良已经无法呼吸,从喉咙里艰难挤出几个字:“你……你该死!”
“命大,死不了。”说完这句,晏清干脆利落地扭断了卫良的脖子。
卫良的尸体软软地倒了下去,头颅和脖子呈一个诡异的角度,脸上还挂着惊怒的恐怖神情。
手上没血,但晏清还是甩了甩,然后慢悠悠走向卫轩。
不知为何,卫轩竟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死死盯着晏清的脸,“是你?”沈清晏。
“嗯,是我。”晏清脱去吊儿郎当的伪装,轻描淡写将匕首扎进卫轩腹中,轻声道:“送你一程。”
众侍卫被这变故所惊,一下子都愣在原地。
姜语竹试图告诉侍卫们谁才是敌人,一边后退一边皱眉道:“你说你是姜国人,你骗了我。”
晏清此刻也不隐瞒,转身面对姜语竹,淡淡道:“是,也不是。”
“你姓沈,是不是?”姜语竹声音颤抖。
她心乱如麻,只能将指甲用力掐入掌心,来使自己保持清醒。
“嗯。”他忽然笑了,“我姓沈,叫沈、清、晏。”
沈清晏不再与姜语竹对峙,环顾一圈,朗声道:“卫良早已投降我庆国。诸位皆是城主府府兵,对我方才所说霍沧城防布置也应知晓一二,我有没有说谎,你们心中自然清楚。如今庆国十五万大军正在霍沧城外,不信的,大可以去城墙上自己看看。”
此言一出,本就人心涣散的府兵一片躁动。
半晌,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扔下长矛夺门而出,其余人也都跟着作鸟兽散。
“你说的,都是真的?”姜语竹全身失去力气,跌坐下来。
“假的。”沈清晏勾唇,带着几分恶作剧似的笑,“阿竹说的没错,庆军围城而不攻,的确是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若卫良卫轩按你所说的做,或许真能救下他们的陛下。”
“可惜……他们不信你,还想杀你。”沈清晏缓缓道。
“你,昨天都听到了?”姜语竹问。
“嗯。”沈清晏答,“昨夜,我便飞鸽通知了手下将领,前来夺取霍沧。要告诉霍沧守将:卫良投降,我还需要一封降书。阿竹,你来替我写。”
将帅身亡,霍沧军心必散,莫说驰援皇城,就是霍沧也难守。卫轩生死难料,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姜语竹心口阵阵钝痛,“一切都是你的算计吗?佯装军营失火,给我趁乱逃出来的机会,故意救我受伤,骗取信任。借我混入霍沧,便是想要从里往外,击溃霍沧。让皇城失去最后被救的可能。”
“阿竹,你的姜氏皇族,将你送给了我,你的卫哥哥,也想要毒杀你。而我,只有我,三番两次,救你性命,为你只身入敌,何来利用一说。”
“阿竹,我给过你机会。我故意在军中放火,纵你逃走,还亲自替你解决追兵,那时我便叫你走别管我,可惜你心软。也是你让我进城来的。”沈清晏细细数道。
“庆国援军迟早兵临城下。霍沧城易帜只是早晚的事。阿竹,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聪明的。”
姜语竹倔强地摇头,“我不写,沈清晏,有本事你便杀了我,让你的庆军自己攻下霍沧城。”
沈清晏不以为意,胸有成竹道:“阿竹,我当然舍不得对你怎么样。你自然也有权利选择写不写。只是我要拿下霍沧城,若能不费一兵一卒那自然最好。可若我军中将士折损了几个,我便也只能杀几个城中百姓,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和庆国那些丧夫丧父丧子的可怜人了。”
这是明晃晃的威胁,而非选择。
选写还是不写,选错的代价不是她自己的命,而是数以千计百姓的命。
“阿竹,你应当不会同卫良一般愚忠迂腐吧。姜国连年战事,流寇作乱,食不果腹,民不聊生。那山中猎户是被什么逼上山的,其余百姓生活如何,你是亲眼见过的,姜国朝堂之上如何,想必你也清楚,铁骨铮铮者有几人,贪腐谄媚者,又有几人。”
沈清晏循循善诱,“阿竹,你写这封降书,跟我回庆国。我答应你,霍沧城中百姓,不会有一人伤亡。卫轩如若不死,我亦不会再对他动手。”
“百姓懂什么朝堂诡谲,在高居庙堂那些人眼中,不过是生产粮食器皿的工具罢了,与牛马又有何异?”沈清晏道,“姜国落得如此下场,是沉疴旧疾,百姓何辜?”
姜国,确实早就烂透了。
沈清晏替姜语竹将凌乱的青丝别至耳后,耐心道:“阿竹,卫良与卫轩自作主张,替你选了一条绝路。你也要为这些百姓,择一条死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