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元暮楚差点把嘴里的茶给喷了出来。
元千程也不知所措,挠挠脑袋,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阿娘,这个我怎么知道?况且他比我还小,咱们这哪懂什么……”
“对呀,阿娘,二哥和顾川离也没有很熟吧。”
元暮楚一听就知道沈怡宁还在意着一个月前那事,无奈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而且阿娘……我跟他真的只是一面之缘,什么都没有的。”
“诶?小楚,你见过顾兄?”元千程一脸好奇。
“一面之缘,一面之缘。”
“谁知道是一面之缘,还是一见钟情?”沈怡宁插嘴。
“真的,我元暮楚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对顾川离有过朋友之外的想法,再者说,我真的就见过他几次,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朋友。”
沈怡宁见她一直如此态度,叹气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话题,“罢了,随你怎么想吧,只是情之一字,玄之又玄,兜兜转转,谁都不知道会是怎样。阿娘也只是不想你为情所困。”
“嘻嘻,阿娘我懂的,”元暮楚迈着腿哒哒跑到她身后,两只小肉手搭在她肩上,给沈怡宁揉肩按摩,“阿娘是不是舍不得楚楚啊,楚楚最喜欢阿娘啦,要一直陪在阿娘身边,阿娘也要一直陪着我。”
“那我呢,我呢?”蓝息凑过来,头靠在沈怡宁肩上。
元暮楚笑起来,脸上的笑容比花要灿烂:“楚楚也喜欢蓝息姑姑,也要一直陪着姑姑!”
“咳咳。”一旁的元千程手掩在嘴前,假装咳嗽着。
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学会傲娇了吗?元暮楚无奈牵起他的小手,搭在沈怡宁手背上。
“好啦好啦,也最喜欢二哥啦,二哥去了军营也要记得时常回来看我们哦。”
……
几人又闹腾了好一会,讲京城外的八卦小事,谈军营里最近的趣事,一直到蓝家家主差人来将蓝息接回家。
蓝息姑姑性子豪爽又见多识广,每次见到她都能听到很多外面有趣的事,近来又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奇人……
元暮楚很喜欢她,也很敬佩她,别说现在是封建守礼的古代,就是现代社会,敢于离开家族,自己出去四处走四处看的人都是不多的,更何况蓝息还自己挣了很多的钱。
女子在外一人生存,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勇气,还有行动上的实力。
皇宫很大,甚至比过去她老家胡边镇还要大上许多,但四处都是又高又厚的红宫墙,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及笄之前,公主都是不允许随意出宫的。
虽说这一世她获得了那么多人的关爱,切身在这里体会到家的温暖,却没有一刻不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像当初孟一楚在大榕树上眺望远方的城镇,即便清楚墙的对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却还是忍不住爬上那棵大树,期望有一天能离开。
蓝息回家定是会被迫出嫁的,这自然也是好事,但是她还是有些舍不得,跟蓝息一样,她也有遨游四方的梦想。
“姑姑,姑姑回了家之后还能像之前那样随意出门吗?”
“蛤?我才不会回去那种地方呢,无聊枯燥,还得回去嫁人。”蓝息一向对大家族的规矩嗤之以鼻,“女子啊,不该被困在那样小小的庭院内,很远以外的地方,有雪山,有草原,我都还没看过呢,怎么可能回去。”
“要不是因为小宁在这,我也是绝对不会进到这皇宫里头的。皇宫的墙可比蓝府的高多了。”
元暮楚转头看向沈怡宁,却见她眼眸微低,像在暗自苦笑。
蓝息悄悄把嘴靠到元暮楚耳边,轻声道:“你阿娘刚刚说你和顾川离的事,你不要怪她,她也算是经历过情劫的人,只是不想你步她后尘罢了。”
“不过,那个顾川离,我倒是觉得他不错。见过几次面,还打过架,虽然我输了,但是此人秉性还好,不似一般小屁孩。”
说完,蓝息朝她眨巴眼睛,“楚楚若是真看上了,记得告诉姑姑我哦,帮你拉红线。”
元暮楚一时无言,提起嘴角干笑。
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娃娃,这两人就开始考虑她的感情事业,那以后可怎么办?一个拉着她去相亲,一个拦着她谈恋爱吗?
“加油哦楚楚,不要太想我!”
跑路之前,蓝息还特地回头来跟所有人道别,毕竟路途遥远,下一次见面不知又是兴宁几年。
“姑姑再见!”元暮楚元千程两个小孩向她挥手,看着她翻墙而出,满脸羡慕。
“阿娘,”元暮楚转头,“我什么时候才能跟姑姑一样到处跑啊?我以后也能这样飞檐走壁吗?”
“当然,一一这种只是小儿科,阿娘以后教你更厉害的,阿娘什么都会哦。”沈怡宁揉着元暮楚的头发,笑的温柔。
太阳透过树叶投下光和影,秋风吹起她鬓边的发须,一身拓黄秋衫与落叶一同飘起。
“等到你及笄那日,阿娘就带你到处走,外面的世界啊,可比宫里头好玩多了。”
*
三个月后。
京城第一场小雪落下,细细的白色冰晶像是春天的柳絮,随风飘飘落下。大理石铺的路上盖着一层薄的白被,两边的树上结起了雾凇,穿梭其中的都是毛茸茸的行人。
城门内,元暮楚穿着一身青叶灰鼠皮斗篷,把手中的平安福塞给元千程。
“二哥,记得有时间得回来哦。这个符我可是绣了好久的,定能保你平平安安。”
“这个平安福好看,楚楚的女红真是厉害啊,小锦鲤跟栩栩如生的一样。”元千程接过它在手中把玩,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别在腰带一侧。
“那是自然,毕竟亲眼见过锦鲤在我面前活蹦乱跳的。”元暮楚转头笑眯眯看向一旁骏马上的顾川离。
“顾某见过公主。”顾川离拱手行礼。
“若是知道顾公子也在,我肯定是会做多一个护身符的,可惜没有提前准备。”
“不过顾公子深受家中宠爱,在京城也这么受欢迎,想必已经有许多个这样的平安福了吧。”
元暮楚没想太多,只是随口一说,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顾川离已经默认成为了顾家未来的家主。享尽荣华富贵不止,日后定是家产丰厚的。
况且最近他确实是风头大出,像是那个谁来着?啊对,像曾经的霍长剑。
只是在她说完之后,顾川离却迟迟没有接话。
“公主谬赞,不过大可不必。臣不需要那种无聊的小玩意。”之后他的声音几乎是一瞬间冷了下来,抛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骑着马走远。
什么嘛,真是喜怒无常。元暮楚心里暗暗嘀咕。
领队的声音响起,原本四散的人们开始向一个方向集中。
“走啦楚楚,走啦阿娘,你们都要好好等我回来啊!”留下最后一句话,元千程御马走向人群。
这场送兵仪式是前所未有的浩大,虽说只有三十余人,却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出来观看,将城门口堵的水泄不通。三十个预备将士骑上马,大多都依依不舍地在和父母家人做着最后的道别。
本准备离开的元暮楚却意外注意到顾川离始终是孤身一人,身旁别说家人了,仆从都没有一个,虽然他身边气场十足,却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孤寂。
“阿娘,为何今日顾公子是孤身一人?顾大将军呢?”
沈怡宁看向她手指的方向,高挑的小少年穿着长毛白虎斗篷,背脊直挺地跨坐在一匹赤红骏马上。明明只是一个和程儿差不多大的孩子,身上却没有小孩该有的精神气,平静的像是一潭深水。
也难怪顾大条会这么担心他这个长子。
“顾临易不日前被调去镇压万州的山贼了。顾家人本身就不多,还都是大忙人,大盛方定,他们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沈怡宁大概听出来了元暮楚想问些什么,继续解释顾家的情况。
“顾川离的生母,在六年前逝世了。随后顾临易的弟弟,上任太原刺史,虽有一妻却至今未有子嗣。顾家旁枝不多,现在顾家里头估计就剩下曾经战场上受过重伤的顾老爷子,脾气嘛,着实说不上好,也极少外出走动。”
“顾川离虽深受家中重视,但应该少有亲情。从他生母走后,整个人就变得有些郁郁寡欢了。”
沈怡宁说的很简短,却也很清晰,顾川离或许并不是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拒人千里。
“阿娘讨厌他吗?”元暮楚小声问,毕竟好像每次与顾川离有关系的事,阿娘都会有些针对他。
“讨厌也不至于,他这个孩子也是有许多难言之隐。”
“那我可以去跟他说句话吗,就一句。”元暮楚拉起沈怡宁的手,她意识到刚刚似乎说错了些什么,想要做些小小的弥补。
“想说便去说,为娘又从来都没堵过你的嘴。”
得到了应允,元暮楚深吸一口气,小手在衣服口袋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个算是体面的给得出去的礼物,迈开步子向顾川离走去。
顾川离早就感觉到有股眼神一直鬼鬼祟祟往他这边看过来,只是出于心烦不想去搭理。
直到被看得更烦了,他无奈转头,正准备好好把那人骂一顿,却看到元暮楚已经跑到了他面前。
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公主刚刚说的话,他心里的烦躁瞬间被点燃,一手握紧着马绳,双腿一夹,赤红的骏马立刻向前走了好几尺。
“顾川离。”见他执意要走远,元暮楚直接喊出他的名字,不算大声,却还是有两三个人的头向这边看过来。
骏马的步子一顿。
虽然很不情愿,但要是这位公主闹腾起来,家里的老爷子也不知道会训他多久。
真是麻烦。
顾川离提起腿从马背上下去,一脸不耐烦看着元暮楚,强压制着自己心里的情绪,努力表现得得体些:“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面前的小姑娘却一脸豪气地拉过他的手,扯开紧握着的手指,将一块冰凉的东西塞到他手心。
顾川离疑惑着看向手中。
是一段紫檀木,握在手上都能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木香,外表抹了层薄亮油,看样子还没怎么被原主人盘玩过。
“这可是难得的紫檀木香囊,是我亲手刻出来的呢。上面的茱萸纹可花了我不少时间,好看得很,就是卖出去都有好多钱的。”元暮楚也不管他在想些什么,就一个劲给他介绍她刻的花纹。小到一颗卷草,大到漂亮的茱萸花。
顾川离一边听着她在身旁絮絮叨叨,一边端详着手里的木香囊。
别的不说,她的手确实是巧,小小的一段紫檀木上刻出的花纹很是精细,跟一些老木匠比起来都毫不逊色,也难怪元千程这样夸她。
看着面前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顾川离开始反思自己方才心里的想法。
不过是个六岁多的小娃娃,本就是口无遮拦的年纪,他刚刚在跟她计较些什么?几句外人看来的实话罢了,早就该不在意了。
“公主的好意臣心领了。”元暮楚还沉浸在自己的讲解中,却被人无情打断。
“不过公主没有说错,而臣也不需要这些东西来可怜。”
“这才不是用来可怜你的,是用来保你平安的。虽然只见过几面,可我也已经把你当成朋友了,送朋友一个礼物,怎么能说是可怜呢?”
元暮楚说的理直气壮,音尾还带有一丝的委屈。
明明是这么友好的交朋友的举动,他看不懂吗?要是真可怜他,本公主还不如让父皇下旨让顾大将军回来给他送行了。
见顾川离的表情略有松动,元暮楚直接把木香囊硬塞进他手里,头也不回地跑回去沈怡宁的身边,边跑嘴里还边喊着:“香囊收好啦,——保平安!”
“呵”
顾川离无奈,只好把木头挂到自己腰带上。目送着她的背影,一脚跨上赤马,迅速回到了队伍里头。
城门渐渐被推开,旭日的金光从门缝中投射出,映上少年们厚重的外袍。身后,是数以万计的百姓及他们的家人,他们被众人簇拥着,推攘着,在一句句的欢呼声或是挽留声中,消失在太阳升起的地平线处。
元暮楚差点把嘴里的茶给喷了出来。
元千程也不知所措,挠挠脑袋,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阿娘,这个我怎么知道?况且他比我还小,咱们这哪懂什么……”
“对呀,阿娘,二哥和顾川离也没有很熟吧。”
元暮楚一听就知道沈怡宁还在意着一个月前那事,无奈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而且阿娘……我跟他真的只是一面之缘,什么都没有的。”
“诶?小楚,你见过顾兄?”元千程一脸好奇。
“一面之缘,一面之缘。”
“谁知道是一面之缘,还是一见钟情?”沈怡宁插嘴。
“真的,我元暮楚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对顾川离有过朋友之外的想法,再者说,我真的就见过他几次,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朋友。”
沈怡宁见她一直如此态度,叹气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话题,“罢了,随你怎么想吧,只是情之一字,玄之又玄,兜兜转转,谁都不知道会是怎样。阿娘也只是不想你为情所困。”
“嘻嘻,阿娘我懂的,”元暮楚迈着腿哒哒跑到她身后,两只小肉手搭在她肩上,给沈怡宁揉肩按摩,“阿娘是不是舍不得楚楚啊,楚楚最喜欢阿娘啦,要一直陪在阿娘身边,阿娘也要一直陪着我。”
“那我呢,我呢?”蓝息凑过来,头靠在沈怡宁肩上。
元暮楚笑起来,脸上的笑容比花要灿烂:“楚楚也喜欢蓝息姑姑,也要一直陪着姑姑!”
“咳咳。”一旁的元千程手掩在嘴前,假装咳嗽着。
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学会傲娇了吗?元暮楚无奈牵起他的小手,搭在沈怡宁手背上。
“好啦好啦,也最喜欢二哥啦,二哥去了军营也要记得时常回来看我们哦。”
……
几人又闹腾了好一会,讲京城外的八卦小事,谈军营里最近的趣事,一直到蓝家家主差人来将蓝息接回家。
蓝息姑姑性子豪爽又见多识广,每次见到她都能听到很多外面有趣的事,近来又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奇人……
元暮楚很喜欢她,也很敬佩她,别说现在是封建守礼的古代,就是现代社会,敢于离开家族,自己出去四处走四处看的人都是不多的,更何况蓝息还自己挣了很多的钱。
女子在外一人生存,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勇气,还有行动上的实力。
皇宫很大,甚至比过去她老家胡边镇还要大上许多,但四处都是又高又厚的红宫墙,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及笄之前,公主都是不允许随意出宫的。
虽说这一世她获得了那么多人的关爱,切身在这里体会到家的温暖,却没有一刻不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像当初孟一楚在大榕树上眺望远方的城镇,即便清楚墙的对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却还是忍不住爬上那棵大树,期望有一天能离开。
蓝息回家定是会被迫出嫁的,这自然也是好事,但是她还是有些舍不得,跟蓝息一样,她也有遨游四方的梦想。
“姑姑,姑姑回了家之后还能像之前那样随意出门吗?”
“蛤?我才不会回去那种地方呢,无聊枯燥,还得回去嫁人。”蓝息一向对大家族的规矩嗤之以鼻,“女子啊,不该被困在那样小小的庭院内,很远以外的地方,有雪山,有草原,我都还没看过呢,怎么可能回去。”
“要不是因为小宁在这,我也是绝对不会进到这皇宫里头的。皇宫的墙可比蓝府的高多了。”
元暮楚转头看向沈怡宁,却见她眼眸微低,像在暗自苦笑。
蓝息悄悄把嘴靠到元暮楚耳边,轻声道:“你阿娘刚刚说你和顾川离的事,你不要怪她,她也算是经历过情劫的人,只是不想你步她后尘罢了。”
“不过,那个顾川离,我倒是觉得他不错。见过几次面,还打过架,虽然我输了,但是此人秉性还好,不似一般小屁孩。”
说完,蓝息朝她眨巴眼睛,“楚楚若是真看上了,记得告诉姑姑我哦,帮你拉红线。”
元暮楚一时无言,提起嘴角干笑。
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娃娃,这两人就开始考虑她的感情事业,那以后可怎么办?一个拉着她去相亲,一个拦着她谈恋爱吗?
“加油哦楚楚,不要太想我!”
跑路之前,蓝息还特地回头来跟所有人道别,毕竟路途遥远,下一次见面不知又是兴宁几年。
“姑姑再见!”元暮楚元千程两个小孩向她挥手,看着她翻墙而出,满脸羡慕。
“阿娘,”元暮楚转头,“我什么时候才能跟姑姑一样到处跑啊?我以后也能这样飞檐走壁吗?”
“当然,一一这种只是小儿科,阿娘以后教你更厉害的,阿娘什么都会哦。”沈怡宁揉着元暮楚的头发,笑的温柔。
太阳透过树叶投下光和影,秋风吹起她鬓边的发须,一身拓黄秋衫与落叶一同飘起。
“等到你及笄那日,阿娘就带你到处走,外面的世界啊,可比宫里头好玩多了。”
*
三个月后。
京城第一场小雪落下,细细的白色冰晶像是春天的柳絮,随风飘飘落下。大理石铺的路上盖着一层薄的白被,两边的树上结起了雾凇,穿梭其中的都是毛茸茸的行人。
城门内,元暮楚穿着一身青叶灰鼠皮斗篷,把手中的平安福塞给元千程。
“二哥,记得有时间得回来哦。这个符我可是绣了好久的,定能保你平平安安。”
“这个平安福好看,楚楚的女红真是厉害啊,小锦鲤跟栩栩如生的一样。”元千程接过它在手中把玩,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别在腰带一侧。
“那是自然,毕竟亲眼见过锦鲤在我面前活蹦乱跳的。”元暮楚转头笑眯眯看向一旁骏马上的顾川离。
“顾某见过公主。”顾川离拱手行礼。
“若是知道顾公子也在,我肯定是会做多一个护身符的,可惜没有提前准备。”
“不过顾公子深受家中宠爱,在京城也这么受欢迎,想必已经有许多个这样的平安福了吧。”
元暮楚没想太多,只是随口一说,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顾川离已经默认成为了顾家未来的家主。享尽荣华富贵不止,日后定是家产丰厚的。
况且最近他确实是风头大出,像是那个谁来着?啊对,像曾经的霍长剑。
只是在她说完之后,顾川离却迟迟没有接话。
“公主谬赞,不过大可不必。臣不需要那种无聊的小玩意。”之后他的声音几乎是一瞬间冷了下来,抛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骑着马走远。
什么嘛,真是喜怒无常。元暮楚心里暗暗嘀咕。
领队的声音响起,原本四散的人们开始向一个方向集中。
“走啦楚楚,走啦阿娘,你们都要好好等我回来啊!”留下最后一句话,元千程御马走向人群。
这场送兵仪式是前所未有的浩大,虽说只有三十余人,却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出来观看,将城门口堵的水泄不通。三十个预备将士骑上马,大多都依依不舍地在和父母家人做着最后的道别。
本准备离开的元暮楚却意外注意到顾川离始终是孤身一人,身旁别说家人了,仆从都没有一个,虽然他身边气场十足,却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孤寂。
“阿娘,为何今日顾公子是孤身一人?顾大将军呢?”
沈怡宁看向她手指的方向,高挑的小少年穿着长毛白虎斗篷,背脊直挺地跨坐在一匹赤红骏马上。明明只是一个和程儿差不多大的孩子,身上却没有小孩该有的精神气,平静的像是一潭深水。
也难怪顾大条会这么担心他这个长子。
“顾临易不日前被调去镇压万州的山贼了。顾家人本身就不多,还都是大忙人,大盛方定,他们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沈怡宁大概听出来了元暮楚想问些什么,继续解释顾家的情况。
“顾川离的生母,在六年前逝世了。随后顾临易的弟弟,上任太原刺史,虽有一妻却至今未有子嗣。顾家旁枝不多,现在顾家里头估计就剩下曾经战场上受过重伤的顾老爷子,脾气嘛,着实说不上好,也极少外出走动。”
“顾川离虽深受家中重视,但应该少有亲情。从他生母走后,整个人就变得有些郁郁寡欢了。”
沈怡宁说的很简短,却也很清晰,顾川离或许并不是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拒人千里。
“阿娘讨厌他吗?”元暮楚小声问,毕竟好像每次与顾川离有关系的事,阿娘都会有些针对他。
“讨厌也不至于,他这个孩子也是有许多难言之隐。”
“那我可以去跟他说句话吗,就一句。”元暮楚拉起沈怡宁的手,她意识到刚刚似乎说错了些什么,想要做些小小的弥补。
“想说便去说,为娘又从来都没堵过你的嘴。”
得到了应允,元暮楚深吸一口气,小手在衣服口袋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个算是体面的给得出去的礼物,迈开步子向顾川离走去。
顾川离早就感觉到有股眼神一直鬼鬼祟祟往他这边看过来,只是出于心烦不想去搭理。
直到被看得更烦了,他无奈转头,正准备好好把那人骂一顿,却看到元暮楚已经跑到了他面前。
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公主刚刚说的话,他心里的烦躁瞬间被点燃,一手握紧着马绳,双腿一夹,赤红的骏马立刻向前走了好几尺。
“顾川离。”见他执意要走远,元暮楚直接喊出他的名字,不算大声,却还是有两三个人的头向这边看过来。
骏马的步子一顿。
虽然很不情愿,但要是这位公主闹腾起来,家里的老爷子也不知道会训他多久。
真是麻烦。
顾川离提起腿从马背上下去,一脸不耐烦看着元暮楚,强压制着自己心里的情绪,努力表现得得体些:“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面前的小姑娘却一脸豪气地拉过他的手,扯开紧握着的手指,将一块冰凉的东西塞到他手心。
顾川离疑惑着看向手中。
是一段紫檀木,握在手上都能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木香,外表抹了层薄亮油,看样子还没怎么被原主人盘玩过。
“这可是难得的紫檀木香囊,是我亲手刻出来的呢。上面的茱萸纹可花了我不少时间,好看得很,就是卖出去都有好多钱的。”元暮楚也不管他在想些什么,就一个劲给他介绍她刻的花纹。小到一颗卷草,大到漂亮的茱萸花。
顾川离一边听着她在身旁絮絮叨叨,一边端详着手里的木香囊。
别的不说,她的手确实是巧,小小的一段紫檀木上刻出的花纹很是精细,跟一些老木匠比起来都毫不逊色,也难怪元千程这样夸她。
看着面前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顾川离开始反思自己方才心里的想法。
不过是个六岁多的小娃娃,本就是口无遮拦的年纪,他刚刚在跟她计较些什么?几句外人看来的实话罢了,早就该不在意了。
“公主的好意臣心领了。”元暮楚还沉浸在自己的讲解中,却被人无情打断。
“不过公主没有说错,而臣也不需要这些东西来可怜。”
“这才不是用来可怜你的,是用来保你平安的。虽然只见过几面,可我也已经把你当成朋友了,送朋友一个礼物,怎么能说是可怜呢?”
元暮楚说的理直气壮,音尾还带有一丝的委屈。
明明是这么友好的交朋友的举动,他看不懂吗?要是真可怜他,本公主还不如让父皇下旨让顾大将军回来给他送行了。
见顾川离的表情略有松动,元暮楚直接把木香囊硬塞进他手里,头也不回地跑回去沈怡宁的身边,边跑嘴里还边喊着:“香囊收好啦,——保平安!”
“呵”
顾川离无奈,只好把木头挂到自己腰带上。目送着她的背影,一脚跨上赤马,迅速回到了队伍里头。
城门渐渐被推开,旭日的金光从门缝中投射出,映上少年们厚重的外袍。身后,是数以万计的百姓及他们的家人,他们被众人簇拥着,推攘着,在一句句的欢呼声或是挽留声中,消失在太阳升起的地平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