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看着天幕上代表匈奴的绿色地盘随着时间不断扩大,面色阴沉。

    【“再说冒顿此人。”

    “冒顿为头曼单于的长子,按《史记》中称为太子,但这个太子似乎并不得头曼的喜爱,头曼偏爱另一阏氏所生幼子,欲废冒顿而立幼子,于是令冒顿到月氏当质子,仿佛还担心长子死不了,专门在冒顿质月氏之时,急攻月氏。月氏为了泄愤,准备杀了冒顿,却不曾想冒顿偷了月氏的马,跑回了匈奴。”

    “也不知头曼怎么想到,竟又觉得能自己逃回来的冒顿很勇猛,让他统领一万骑兵,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想要杀子的图谋。不管怎样,历此劫归来的冒顿,不仅死里逃生,还获得了力量。”

    “大概所有雄才大略又野心勃勃的上位者都一样,在感受到如此冰冷的杀意和亲身体会命悬一线的处境后,他们会比任何人更果断地下手除掉这样的威胁,即便这样的威胁来自于他们的亲生父亲。中原的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是这样,草原的雄主冒顿自然也是这样,区别只在于趋于中原礼教的限制,李世民选择请已然‘能不配位’的父亲去当太上皇,好吃好喝伺候着,而所受文明更加原始粗野的冒顿,则选择永绝后患,杀父自立。”】

    天幕下众人吸了口气,对自古崇尚孝道、后面更推崇父父子子的华夏百姓来说,弑父的行为太过刺激了。

    “果真蛮夷也,竟有如此禽兽行径。”一时之间各时空百姓议论纷纷。

    倒是恨不得号称礼教代言人的皇室和世家对此事倒是稀疏平常,只是点评道冒顿此人果然虎狼心性。

    而被点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却很尴尬,当然,已经当上皇帝的李世民还只是尴尬,而刚成为秦国公,正攻破薛举精兵的李世民却是震惊和不敢置信,现如今还在打天下的阶段,他与父亲李渊感情和关系还不错,他难以想象未来竟会是如此!

    李秀宁也是一呆,她看着天幕,竟有些怀疑那个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是她家二郎吗?家里怎么会变成这样?就因为皇位和权势吗?不过她也没忽略天幕说的,二郎受到了生命威胁才这样做的,她的神色一暗,爹未来想要杀了二郎吗?

    被念到的李渊却觉得自己很无辜也很愤怒,但他察觉到周围人暗自投来的隐晦眼神,不得不咽下胸中万般情绪,强笑道:“有感天幕示警,但我与我儿父子情深,又怎会如此!”说罢,又要派人送去美酒佳肴到李世民处慰军,并传去口信令儿子安心作战,勿要受言语影响。

    见主公展示自己一家和乐,不受天幕影响,底下人不管心里怎么想,嘴里纷纷捧场。

    【“冒顿杀父这一段,《史记》中做了详细的描述,首先是他所做的准备,前面说冒顿靠自己的谋略和胆识,得到了一万精兵,但并不是得到就能驾驭,甚至还要跟随他做以下犯上这样杀头事的,冒顿需要消化并完全掌控这一万人马。”

    “历史上,想让手下的士兵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不少名将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爱兵如子、身先士卒、赏罚有度……而冒顿所采用的方式,也足以体现此人的性格。”

    “他创了一种鸣镝箭,来使士兵练习骑射,并下令但凡鸣镝箭所射之物,所有弓箭都要跟着射,如有不从者,杀无赦。”

    “其后,又通过四步来树立威信和进行试探,第一他先射猎鸟兽,如有没跟的,皆杀死;第二冒顿又射杀了自己的马,有不敢射的,杀之;第三,他将箭对准自己的宠妾,又杀死不敢射的士兵;最后,他趁外出打猎时,射杀了他爹老单于的马,这次左右都跟着射。”

    “于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冒顿树立了自己在手下的绝对威信,并且也除掉了身边不服从的人。”

    “冒顿的性格,在这个事迹中显露无疑。”】

    嬴政眸光幽深,不错,狠辣、勇猛、胸有谋略……

    此人果真不容小觑。

    【“做好准备工作后,冒顿下手可谓稳准狠,他趁一次跟随头曼单于去打猎的有利时机,用鸣镝箭射击头曼的头,他手下的人条件反射也都跟随鸣镝箭射击杀死了头曼。紧接着他又以雷霆万钧之势把他的后母、兄弟及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随后就是冒顿自立为单于。”

    “从他上位的过程,不难看出冒顿是一个有勇有谋的野心家,而更可怕是这个野心家在弱势时还能十分隐忍。”

    “冒顿刚上位之时,东北部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东胡还十分强大,实力还略胜匈奴一筹,在得知冒顿杀父自立后,东□□使者前来试探,先是索要匈奴的千里马,冒顿力排众议给了,东胡自以为冒顿懦弱,又派使索要冒顿的阏氏,也就是小妾,手下人引以为耻欲拒绝,而冒顿本人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却视若平常,仍把阏氏送给了东胡。这下,东胡真以为冒顿性弱,于是又派人大言不惭索要土地,臣子们都认为那一片土地不过是一片不毛之地,给就给了,可冒顿却大怒,杀了说送土地的臣子,说出了一句真知灼见——‘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

    “这个观点,跟我们如今所言‘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有异曲同工之处,大抵有见识的人,都知道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古今皆是。”

    “当然,除了某些目光短浅或心思险恶的傻子,要知道土地也不是他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可却没长眼让他们掌了权,没见识到只能看到自个脚下那一片地,放眼望去,就觉得这贫那穷,不如割让出去算了。”

    “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连你们口中号称蛮夷都知道土地之重的道理,你们却不知道,以后少骂别人蛮夷,丢人。”】

    某些人在下面破防。

    皇帝们开始思考自己生平有没有丢了哪块没用的废土,也有的皇帝自觉自己开疆拓土,可没做过弃土的丢人事,不觉心安理得,嘴里念道那句“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奉之真理。

    而某些大臣回想到自己上书弃地之事,冷汗直冒,按后人观念,自己岂非遗臭万年?

    【“冒顿会如此生气甚至说敢如此生气,首先肯定是他确实认为土地非常重要,其次经过这些日子的忍辱负重,匈奴已经具备了和东胡一较高下的实力,这一点与汉朝前几任皇帝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以和亲互市与匈奴虚与委蛇,再到武帝时大破匈奴是一个道理。”】

    汉文帝再次听到天幕提到武帝刘彻这个出息的孙儿,面上平平,心里却仍是激动和自豪,好孩子,祖父受的气,你可算是帮着出了!

    祖父还能很克制,当父亲的就要放肆激动了,汉景帝大喊三声“彩”!然后一把抱过身侧的宝贝儿子兴奋地举了起来,年仅七岁、才当上太子的刘彻却显得很稳重,倒不是年纪小不懂事,而是被人反反复复在耳边念叨,也实在兴不起激动心情了。

    不过父皇还是要好好抚慰的,刘彻伸手拍了拍父皇的胳膊,大声道:“父皇放心,孩儿定会破了匈奴,为父皇出气!”

    汉景帝就喜欢儿子张扬无畏的个性,连声应好,心里却在想着怎么为宝贝儿子扫平前障,令他能无所顾忌地成就霸业。

    想到这儿,念及刘荣,汉景帝心中闪过一丝不忍,却又很快压了下去。

    【“接着冒顿率部大破东胡,并‘虏其民人及畜产’,从此东胡一蹶不振。此后,借着大败东胡从而得到的人口、财务、领土,实力大增的冒顿又第一次西击走月氏,再一次大获全胜,虽然未能完全打垮,却解除了西面的威胁,从而能心无旁骛地对付中原地区。”

    “史记有云: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肤施,遂侵燕、代。”

    “直至当时,如日中天的匈奴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而南边的中原大地却陷入楚汉争雄之中,陷入天下究竟姓刘还是姓项的疑问中,无暇他顾。”

    “当然,历史给了我们答案,接下来的天下姓刘。”

    “随着被学者们称为‘东方滑铁卢’的垓下之战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在刘邦和韩信的攻势下,陷入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局面,留下一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后自刎而死。”】

    看着天幕中英勇豪迈的霸王项羽奔驰着提枪突围,一路仅靠一人便斩杀数十百人,何等英武,世人皆爱英雄,怎不让众人心生向往。

    “力拔山兮气盖世,好个霸王项羽!”嬴政亦是眼前一亮,虽此人乃亡秦之人,但试问哪个君主不爱猛将,他不禁胸中燃起怜才之心。

    项梁看着天幕中的人,又不敢置信地转头看着年幼的侄子,之前天幕一直说项羽乃楚国贵族之后,他便觉着是项家子孙,只是不确定是谁,毕竟没谁名羽,只是从年龄看倒像是籍儿,不过从天幕的只言片语,项羽在秦国暴君死后曾经创下偌大功业,可后来又被那什么汉高祖击败,下场凄惨,倒让他不知该不该希望项羽是籍儿。

    如今项梁却明了定是籍儿,天生神力者能有几人?还是项家子孙,是了,‘羽’字必是籍儿成年后取的字。天幕不曾多提籍儿生平事迹,却让他直面籍儿的死局,何等残忍!

    项籍好奇又向往地看着天幕中高大威武的将军横扫众人,兴奋地想说什么,一转头却看见叔父双目悲切,脸色又极其难看,向来孝顺的他连忙关心道:“叔父,你怎么了?”他还没觉得天幕说的项羽是自己。

    项梁微微闭眼,强压胸中情绪,道:“无事。”又抬头望向天幕,他要记清楚籍儿死局的细节。

    天幕上的项羽虽然以一敌百,但包围的汉军却甚多,他一路且战且退来到乌江欲渡,巧的是,江边正有一小船等待,正是乌江亭长。

    亭长见项羽到来,殷切上前请项羽快快东渡,还言江东仍有数十万人,可让他东山再起。

    谁知一身血迹的项羽听了此话却沉默了,他左右看了看,突围时还有八百亲信骑士追随,及至此处,却只剩下二十几人,个个带伤,狼狈之极。

    项羽垂头沉思片刻后,竟仰天大笑,那笑声中有说不清的悲切,天幕下众人听得也不禁心酸,英雄末路,怎能不叹?

    笑声渐渐声弱,项羽大叹:“这是天要亡我,我还渡河干嘛?昔日有八千江东子弟随我西征,如今却无一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们怜爱仍尊我为王,可我又有什么脸皮再见他们?即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就不惭愧吗?”

    天幕下项梁见此心中大痛,悲呼道:“籍儿你糊涂啊!”他身边的项籍不禁一懵,他看了看叔父,又望向天幕上的人,不可置信道:“那是我吗?”

    画面中的项羽却不知其他,长叹之后,对乌江亭长正色道:“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这乌骓马陪我征战五年,所向披靡,我不忍心杀了,把它送给您吧。”

    说完,项羽也不待亭长反应,转头下了马,又命骑兵们都下马步行,带着剩下的士兵迎上已经追来的汉军,短兵相接,以项羽之勇,其一人便杀了汉军几百人。

    汉军们慑其威,即便项羽满身伤痕,竟也不敢再上前,只是念及丰厚赏赐,也不舍得走,只把项羽团团围住。

    项羽也几乎气竭,他喘着粗气,回头看到背叛他而去的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竟笑道:“这不是我的老朋友吗?”也不欲跟此人多说,又道,“我听闻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我就将这份好处送给你吧。”

    说完,他举起长枪对准自己,狠狠刺下,在倒下之际他留念地回头看了一眼东边,嘴里轻声念道:“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曾经平分天下,勇猛无双的西楚霸王就这样倒下了。”

    “项羽此人,他的能征善战、豪气盖世无人能否定,但相对来说,他武力超群,却实实在在的政治傻瓜,总的来说,他更适合当一名武将,而不是政治家。”

    “不论如何,他的时代过去了。”

    “至此,刘邦的时代来临。”

    “一个更辉煌、更夺目的朝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章节目录

给古人盘点名留青史的女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华桃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桃夭并收藏给古人盘点名留青史的女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