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初令最终还是去了趟大理寺,景沼苦口婆心同她说,既是皇后说出的话,如今她虽有别的事急着忙,倒也不能不去做,就算是去大理寺走一趟,装个过场罢了。
初令从大理寺出来的时候,碰到了叶庭澜。
他一身朱红色官服,矗立在大理寺高高的台阶之下,俊朗的面庞之上满是谦逊与卑躬。眸光似玉般轻灵,此刻正低声同身旁的官员说些什么,在看到台阶之上的初令戛然而止,随后朝他恭敬的行了个礼后,一步一步的朝她的方向走来。
“时大小姐”他朝她拱手做了个礼。
初令并不理他,抬脚就要走。
他急忙道“大理寺离京中少说也有几十里,非一舟一车可抵达,现又下了雨,路程凶险。”
初令没有回头,脊背还是直挺挺的,既不回头,也不走,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叶庭澜权当她是动摇了,又问她“您的眼睛好了?”
她不应,只是眼角没由来的跳了一下。
鹅黄色的衣裙被冷风吹的纤长,发间的流苏也止不住的打颤,在空中划出一道柔美的线,露出的半分细腻雪白脖颈,乌发披在肩后,堪堪垂在腰间。
他不得不承认,时初令的美,明艳又耀目,单单是一个背影,便能迷的人沉溺其中。
“那日花灯节,是我多有得罪,我原本是……”
“叶大人向来自诩清正,也曾有过悔恨嘛?”
她慢慢转过身来,眸中情绪万千。
皮肤苍白,宛若冰雪,微微扬起的脸庞,泛着点点湿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精致却又空灵的容颜,却是一片毫无血色的惨白,柔弱的让人心疼。
“我……”叶庭澜垂下眼,语气间带了一丝愧疚,“我不该,在那日花灯节弄丢了你,更不该弄丢了你的花灯……”
“花灯与否,与我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许曾经我乞求一般的想要它,可是既不如意,又没能让我开心起来,我想要的,不过是个好玩的,能逗我开心的物什儿罢了,既然过去未能如愿,现在再拿来,也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句物是人非,重重的打在了叶庭澜心间。
她撑着油纸伞,长腕纤长雪白,在雨里,琉璃眸子疏离又清冷。
他说不出来,心中总是有些意味不明的难受,这是他这么多年未曾有过的不平与愤懑,或许,从那日花灯节,他看着她离去的身影,那股难过与不满的心思涌上来时,他就应该明白,他是在乎时初令的。
“原来如此啊”他垂下眼来,长睫覆盖眸中万千苦涩。
“我还有最后一事要问,”他故作沉静道,“五年前的京城外,你可曾救过一个晕倒在雪地里的书生,赠予他一只青色香囊,上面绣有玉兰花样式……”
初令没说话,只是狐疑的皱起眉头来。
“我当年曾受恩人救济,至今未找到她,或许你,时大小姐,你就是我要找的恩人……”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需要任何信物,她就成了公正无私的叶大人心中的恩人,可今日非比以往,叶庭澜于她而言,早已没有了任何用处。
“从小到大,我便一直待在京城中,从业踏出过京城半步,叶大人,原来你是认错人了才会同我说这么多……”
初令笑的嘲讽又讥诮,她向来不是善人,故意打破叶庭澜自我说服,自我创建的美梦,残忍的让他自己打破那个美丽精致的梦,让他自己质疑自己,让他明白自己早已对这个曾经无比厌恶的时初令情根深种。
“不,并不是……”
“不论是五年前还是现在,我时初令同你都没有半分关系……”
叶庭澜越来越急,手也开始颤抖起来,眼尾染上红,微张着唇,看起来似乎有话要说。
他想说,不,不是的。
你曾救过我一次,御花园那日,倘若没有你,我便死了。
不论五年前是不是你,我都会敬你,重你,时大小姐,你是叶某此生,阅尽此生艰险后,唯一惦记的人。
可是这些话,他早已没有资格说。
他只能漠然的看着那道纤细的身影撑着伞走进雨幕,氤氲光影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那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奄奄一息倒在地上的叶庭澜,紧紧的抓住那一方鹅黄色的衣角……
他只能看着她淡然走开,无论是五年前,还是花灯节的那个夜晚,亦或是现今,他同时初令,终究是没有缘分罢了……
******
“时初令!”前脚刚出宫门,苏婉婷就追了上来,手刚刚扬起来,就被初令一巴掌打了回去。
“你!”她捂着脸,满眼不可置信。
“我?苏婉婷,你大可不必在我面前装傻,那小人为何会平白无故出现在河曲?巫蛊之术又会怎么赖在我们身上?苏婉婷,你敢说,这些都不是你做的?你若真的没做,大可拿你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发誓。”
今日一天,实在是太累了,初令再也维持不下自己的恶女人设了,原本是想避着苏婉婷走,可是谁料她竟如此反咬一口。
“你竟敢空口白牙,没凭没据的诬陷人!时初令,这世间万事,可不是你几句话就能说了算的!”
苏婉婷惊恐的捂着右脸,说出的话都如瀑布一般倾泻,完全没了往日里京城贵女的典范。
“自然不是”初令幽幽的盯着面前惊恐无比的人,眼神冷淡,降低了音量在她耳边喃喃,“听闻近日里,李尚书就要同苏家下聘书了?”
“你说我若是将你和那个穷秀才的旧情抖出来……李家主母,又怎么会容你一个劣迹斑斑,行为不检的人嫁进李家?”
“到时候,你就会变得和我一样,忍受这京中众人的恶意揣测和谩骂,成为饭桌上家常便饭后的谈资,届时你这京城贵女的名声,便会和我这京城第一草包相提并论了。”
声音喃喃响起,宛若地狱里的恶魔鬼魅一般。
“怎么会,怎么会,你怎么会知道的?”苏婉婷尖叫着,双手紧紧攥住她的咽喉。
初令开始笑,冷笑,嘲笑,讥讽,都宛若一把又一把的利刃,正攻陷着她的心理防线。
她善于拿捏人心,知道这名声,是苏婉婷现下最急着要,也是最宝贵的,拿住了这个,就拿住了苏婉婷最致命又脆弱的东西。
“你,你要做什么?”她像是想通了什么,“你跟我说,只要你不说出去,我都答应你……我在苏家已经寄人篱下十几年了,我不能,不能再被退婚了……”
初令依旧是笑,眉眼里满是冷漠与讽刺。
初令从大理寺出来的时候,碰到了叶庭澜。
他一身朱红色官服,矗立在大理寺高高的台阶之下,俊朗的面庞之上满是谦逊与卑躬。眸光似玉般轻灵,此刻正低声同身旁的官员说些什么,在看到台阶之上的初令戛然而止,随后朝他恭敬的行了个礼后,一步一步的朝她的方向走来。
“时大小姐”他朝她拱手做了个礼。
初令并不理他,抬脚就要走。
他急忙道“大理寺离京中少说也有几十里,非一舟一车可抵达,现又下了雨,路程凶险。”
初令没有回头,脊背还是直挺挺的,既不回头,也不走,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叶庭澜权当她是动摇了,又问她“您的眼睛好了?”
她不应,只是眼角没由来的跳了一下。
鹅黄色的衣裙被冷风吹的纤长,发间的流苏也止不住的打颤,在空中划出一道柔美的线,露出的半分细腻雪白脖颈,乌发披在肩后,堪堪垂在腰间。
他不得不承认,时初令的美,明艳又耀目,单单是一个背影,便能迷的人沉溺其中。
“那日花灯节,是我多有得罪,我原本是……”
“叶大人向来自诩清正,也曾有过悔恨嘛?”
她慢慢转过身来,眸中情绪万千。
皮肤苍白,宛若冰雪,微微扬起的脸庞,泛着点点湿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精致却又空灵的容颜,却是一片毫无血色的惨白,柔弱的让人心疼。
“我……”叶庭澜垂下眼,语气间带了一丝愧疚,“我不该,在那日花灯节弄丢了你,更不该弄丢了你的花灯……”
“花灯与否,与我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许曾经我乞求一般的想要它,可是既不如意,又没能让我开心起来,我想要的,不过是个好玩的,能逗我开心的物什儿罢了,既然过去未能如愿,现在再拿来,也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句物是人非,重重的打在了叶庭澜心间。
她撑着油纸伞,长腕纤长雪白,在雨里,琉璃眸子疏离又清冷。
他说不出来,心中总是有些意味不明的难受,这是他这么多年未曾有过的不平与愤懑,或许,从那日花灯节,他看着她离去的身影,那股难过与不满的心思涌上来时,他就应该明白,他是在乎时初令的。
“原来如此啊”他垂下眼来,长睫覆盖眸中万千苦涩。
“我还有最后一事要问,”他故作沉静道,“五年前的京城外,你可曾救过一个晕倒在雪地里的书生,赠予他一只青色香囊,上面绣有玉兰花样式……”
初令没说话,只是狐疑的皱起眉头来。
“我当年曾受恩人救济,至今未找到她,或许你,时大小姐,你就是我要找的恩人……”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需要任何信物,她就成了公正无私的叶大人心中的恩人,可今日非比以往,叶庭澜于她而言,早已没有了任何用处。
“从小到大,我便一直待在京城中,从业踏出过京城半步,叶大人,原来你是认错人了才会同我说这么多……”
初令笑的嘲讽又讥诮,她向来不是善人,故意打破叶庭澜自我说服,自我创建的美梦,残忍的让他自己打破那个美丽精致的梦,让他自己质疑自己,让他明白自己早已对这个曾经无比厌恶的时初令情根深种。
“不,并不是……”
“不论是五年前还是现在,我时初令同你都没有半分关系……”
叶庭澜越来越急,手也开始颤抖起来,眼尾染上红,微张着唇,看起来似乎有话要说。
他想说,不,不是的。
你曾救过我一次,御花园那日,倘若没有你,我便死了。
不论五年前是不是你,我都会敬你,重你,时大小姐,你是叶某此生,阅尽此生艰险后,唯一惦记的人。
可是这些话,他早已没有资格说。
他只能漠然的看着那道纤细的身影撑着伞走进雨幕,氤氲光影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那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奄奄一息倒在地上的叶庭澜,紧紧的抓住那一方鹅黄色的衣角……
他只能看着她淡然走开,无论是五年前,还是花灯节的那个夜晚,亦或是现今,他同时初令,终究是没有缘分罢了……
******
“时初令!”前脚刚出宫门,苏婉婷就追了上来,手刚刚扬起来,就被初令一巴掌打了回去。
“你!”她捂着脸,满眼不可置信。
“我?苏婉婷,你大可不必在我面前装傻,那小人为何会平白无故出现在河曲?巫蛊之术又会怎么赖在我们身上?苏婉婷,你敢说,这些都不是你做的?你若真的没做,大可拿你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发誓。”
今日一天,实在是太累了,初令再也维持不下自己的恶女人设了,原本是想避着苏婉婷走,可是谁料她竟如此反咬一口。
“你竟敢空口白牙,没凭没据的诬陷人!时初令,这世间万事,可不是你几句话就能说了算的!”
苏婉婷惊恐的捂着右脸,说出的话都如瀑布一般倾泻,完全没了往日里京城贵女的典范。
“自然不是”初令幽幽的盯着面前惊恐无比的人,眼神冷淡,降低了音量在她耳边喃喃,“听闻近日里,李尚书就要同苏家下聘书了?”
“你说我若是将你和那个穷秀才的旧情抖出来……李家主母,又怎么会容你一个劣迹斑斑,行为不检的人嫁进李家?”
“到时候,你就会变得和我一样,忍受这京中众人的恶意揣测和谩骂,成为饭桌上家常便饭后的谈资,届时你这京城贵女的名声,便会和我这京城第一草包相提并论了。”
声音喃喃响起,宛若地狱里的恶魔鬼魅一般。
“怎么会,怎么会,你怎么会知道的?”苏婉婷尖叫着,双手紧紧攥住她的咽喉。
初令开始笑,冷笑,嘲笑,讥讽,都宛若一把又一把的利刃,正攻陷着她的心理防线。
她善于拿捏人心,知道这名声,是苏婉婷现下最急着要,也是最宝贵的,拿住了这个,就拿住了苏婉婷最致命又脆弱的东西。
“你,你要做什么?”她像是想通了什么,“你跟我说,只要你不说出去,我都答应你……我在苏家已经寄人篱下十几年了,我不能,不能再被退婚了……”
初令依旧是笑,眉眼里满是冷漠与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