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不知身上的男人缘何而来,但知道这是她的机会,于是极力迎合着,伏小做低地叫他快乐。
“原来公子一直没忘了我。”
她头发散在枕头上,呼哧呼哧喘气,两节光滑的小腿朝天举着,十根脚指头一会紧缩起,一会又直直崩起来。
曹子桓完成了他的事,汗从古铜色的肌肤上流下,他推开胸前的女人,感觉无比的空虚。
郭照的手指轻巧地在曹子桓汗津津的胸膛跳舞,声音又软又绵,像糖稀熬成的云朵,粘一粘就甩不掉。
“奴婢愿意一辈子伺候公子。”
曹子桓推开她,耐着性子说了句:“你走吧。”
郭照愣了下,依从前的性子她会再次爬到他身上去,用自认为男人无可抗拒的手段获取欢心,若结果不尽人意,那么委屈和愤怒会充满她,使她做出更愚蠢的事情来。
曾几何时,她差点因此送了命。
郭照想起司马懿的告诫,温顺地从床上滑下来,道了句公子晚安,从外面带上了门。
月光依然皎洁,她走在石板小路上,影子斜斜地落到鱼池里去,司马懿见到她,有些吃惊。
“事儿没成?”
郭照把濡湿的头发勾在手上,撩到耳朵后,疲惫倦怠地说:“成了,不过他仿佛把我当成了健身器材,用完就丢掉。”
“二公子性格孤冷,对着甄宓那样千年难得一见的美人尚且没什么话说,何况是你?”
“睡了一觉,明早他要是忘了我该怎么办?司马大人,你得想个法子,把我弄到他身边去,要是日日夜夜相处,我还不能叫他喜欢上我,就是我没本事,怨不着你了。”
此刻郭照已上了曹子桓的床,是个有用之人,故而司马懿便不去计较她言语的莽撞,浅笑着答应下来,“二公子三公子都已成家,过段日子就会从魏王府搬出来单住,许都城这么些人想巴结魏王,肯定要塞些外甥女、庶女进去做小妾,我使个法子,把你也弄进去就是,不难。”
郭照立马欢天喜地,讨好地谢了司马懿几句,“多亏有你,司马仲达,往后咱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还有许多东西你要教我。”
曹家二公子夜宿司马府与郭姓女子同床的事不胫而走,传的满城风雨,许都的达官贵人们都说甄宓愚钝,不得丈夫欢心,迟早被休,又说郭照是司马懿的干妹妹,为人伶俐可爱,曹子桓甚爱之。
天子早朝,大殿外,百余级台阶上,曹子建拦住曹子桓,不叫他过。
“新婚燕尔,你竟然抛下她去找别的女人,还这样明目张胆,当真没把她放在眼里,她为何嫁你?难道就为过这样空冷寂寞,被世人嘲笑的日子?”
曹子桓冷笑:“三弟口中的她是谁?”
“自然是嫂嫂甄宓。”
“你既然知道她是你的嫂嫂,就该懂得叔嫂之间的分寸,她过的好与不好,与你何干?”
曹子建揪住曹子桓的衣襟,愤然道:“你若不抢,她就是我的,我断不会叫心爱之人受这样的委屈,二哥,我实在弄不懂,你既然心里没她,为何非要娶她,只是为了与我置气吗?”
拾阶而上的官员们不断路过,他们看见马上要打起来的曹家兄弟俩,都不敢凑近,拐着弯儿绕着圈儿噌噌噌进入大殿。
曹子建还在那不依不饶,“二哥要什么?出身高贵的妻子?谋臣?世子之位?我通通让给你,只换甄宓,好吗?”
曹子桓打了弟弟一拳,曹子建的脸磕在台阶上,磕出血来。
“有时我觉得二哥像头野兽,像块石头,就是不像个人,在你心里,除了权柄,当真没其他在乎的东西了吗?”
风越刮越猛,台阶上的尘沙被吹起来,吹的兄弟俩迷了眼睛,曹子桓站立风中,俯视胞弟。
曾经,这样的嫉妒他也有过。父亲母亲会把幼时的子建抱在怀里,而对他,只是在高兴时摸摸他的头,寡淡无味的夸赞两句,像夸赞邻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父亲会与子建彻夜煮酒论诗词,父子欢笑,天伦之乐,而对他,长不过三五句话。
朝中的大臣,家中的谋士,也都更愿意亲近子建,他们都认为子建是不二的世子人选。
甄宓......甄宓当时更想嫁的人是子建吧。
走神时,曹子建爬起来抡圆胳膊,正打在曹子桓的鼻梁上,兄弟俩都挂了彩。
大殿之上,恭敬肃穆,孱弱的天子在龙椅上显得拘谨忐忑,群臣垂手侍立,眼睛看着地面,唯有魏王曹孟德,腰间插剑,昂首挺胸,立于群臣之首,天子声音如蚊蝇,正说着立皇后的事,曹孟德干咳一声,天子立马吓的不敢吱声。
“皇帝为何不接着说了?”曹孟德一手扶剑套,一手背在身后问。
天子战战兢兢地问魏王有何高见?
“天下是姓刘的天下,皇后是你的皇后,我能有什么高见?”
天子只好继续用蚊蝇一般的声音把早拟好的话说完,此时有人向魏王禀告,二公子三公子在外头打起来了,曹孟德乱草一样的眉毛狠狠皱着,不顾仍在发言的天子,即刻把司马懿杨修叫到跟前。
“平日里你们和公子们形影不离,为何今天不看住喽?速速去拉开!告诉他们回府等本王,今日不必进来朝见了。”
司马懿与杨修提着宽大繁琐的官袍着急忙慌跑出来,险些从最高处跌下,杨修抱住曹子建的腰,司马懿扯住曹子桓的手臂,同声喊道:“两位公子别打了,魏王知道了。”
曹子桓曹子建缓慢放下高举的手臂,彼此怒视着,两步作一步下了台阶,此时天空落下毛毛细雨,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雷声。
魏王宫,主殿外,二公子曹子桓,三公子曹子建跪在雨中。
殿内,灯火昏黄,常氏长髻挽在脑后,袖子捋到胳膊肘,为魏王熨烫朝服,不时向外头看一眼,话在嘴里转了好几圈才说:“叫他们进来避避雨吧,别把身子淋坏了。”
曹孟德眼盯着兵书,粗糙的拇指摩挲着竹简边缘,好大一会才说:“本王在教导儿子,你不必多言。”
常氏温顺,便低头全心全意熨烫衣裳。
“竟为了女人当着群臣的面打起架来,瞧他们母亲养出的好儿子!”曹孟德突然发怒,厚重的竹简摔在地上。
“这,怎能怪卞夫人?”常氏俯身捡竹简。
“她身为二子之母,不怪她怪谁?还有甄氏,更为可恶,仗着有几分颜色挑拨他们兄弟不睦,其心可诛。”
熨斗从常氏手中掉落,水把朝服浸透。
“别,魏王,甄氏没有存那样的心,是子建先看上她,而后您又将其嫁给子桓......”
“依你之言,是本王之过喽?”
烛火晃了晃,曹孟德的影子在墙壁上放大,常氏跪在地上,噤若寒蝉。此时曹冲从内屋爬出,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曹孟德大喜,将幼子抱起,刚才的不快一扫而空。
“好冲儿,你长大切莫学你的哥哥们,净惹为父生气,好冲儿,笑一个,哈哈哈,瞧他这个样儿!”
常氏也陪着笑。
怕咯疼了小儿,曹孟德让常氏替自己卸掉头冠,除去官靴,在塌上与曹冲追闹嬉戏,时间一点点过去,外头的雨越下越大,仆人来报——三公子的夫人崔氏求见。
崔氏一身酒红色,头盘的极为简单,只插一枚玉钗,举止典雅庄重,先是跪拜了曹孟德,后跪拜了常氏,口中称父亲、夫人。
“子建年少鲁莽,犯下今日之错,是儿媳没有及时劝导的缘故,儿媳向父亲赔罪。”
常氏扶她起来,细语道:“好孩子,这怎能怪你?”说罢,转向曹孟德,央求道:“雨越来越大,叫子建跟他媳妇回去吧,也让子桓回去吧。”
曹孟德却只让崔氏与子建回去。
“子桓是行军打仗的人,这点雨对他而言不算什么,等甄氏来求,再叫他回去不迟。”
崔氏把伞举到曹子建头上,他昏昏沉沉抬起头,看见是自己新娶回家不久的妻子,脸上有些不悦,冲口问:“你来做什么?”
崔氏半蹲下来,扶住曹子建,“父王叫我带你回去,全都淋透了,要生病的。”
曹子建自觉体力不支,不再硬挺,随崔氏回去了,路上问:“单叫我回去吗?二哥呢?”
“父王说要等甄氏去求,再放二哥。”
“有件事劳烦你去做,怕二嫂不知道二哥被罚,你去对她说一声。”
崔氏的丫鬟替主人不平,道:“哪有这样的?她自己的男人自己不心疼,还要别人去提醒,雨这样大,路又不好走,我们小姐身娇肉贵,走这一趟已是不易,还得再跑一趟通知她,没有这样的道理。”
曹子建的语气软了几分,带着些央求的意味,把崔氏扶他的手往臂弯里挪了挪,说:“二哥虽然身强力壮,但到底也是肉做的,大雨里不知能抗到几时。这并不是你分内的事,只不过是我有求于你。”
“嗯,我明白,让绥棱送你回去,我去找二嫂。”
“原来公子一直没忘了我。”
她头发散在枕头上,呼哧呼哧喘气,两节光滑的小腿朝天举着,十根脚指头一会紧缩起,一会又直直崩起来。
曹子桓完成了他的事,汗从古铜色的肌肤上流下,他推开胸前的女人,感觉无比的空虚。
郭照的手指轻巧地在曹子桓汗津津的胸膛跳舞,声音又软又绵,像糖稀熬成的云朵,粘一粘就甩不掉。
“奴婢愿意一辈子伺候公子。”
曹子桓推开她,耐着性子说了句:“你走吧。”
郭照愣了下,依从前的性子她会再次爬到他身上去,用自认为男人无可抗拒的手段获取欢心,若结果不尽人意,那么委屈和愤怒会充满她,使她做出更愚蠢的事情来。
曾几何时,她差点因此送了命。
郭照想起司马懿的告诫,温顺地从床上滑下来,道了句公子晚安,从外面带上了门。
月光依然皎洁,她走在石板小路上,影子斜斜地落到鱼池里去,司马懿见到她,有些吃惊。
“事儿没成?”
郭照把濡湿的头发勾在手上,撩到耳朵后,疲惫倦怠地说:“成了,不过他仿佛把我当成了健身器材,用完就丢掉。”
“二公子性格孤冷,对着甄宓那样千年难得一见的美人尚且没什么话说,何况是你?”
“睡了一觉,明早他要是忘了我该怎么办?司马大人,你得想个法子,把我弄到他身边去,要是日日夜夜相处,我还不能叫他喜欢上我,就是我没本事,怨不着你了。”
此刻郭照已上了曹子桓的床,是个有用之人,故而司马懿便不去计较她言语的莽撞,浅笑着答应下来,“二公子三公子都已成家,过段日子就会从魏王府搬出来单住,许都城这么些人想巴结魏王,肯定要塞些外甥女、庶女进去做小妾,我使个法子,把你也弄进去就是,不难。”
郭照立马欢天喜地,讨好地谢了司马懿几句,“多亏有你,司马仲达,往后咱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还有许多东西你要教我。”
曹家二公子夜宿司马府与郭姓女子同床的事不胫而走,传的满城风雨,许都的达官贵人们都说甄宓愚钝,不得丈夫欢心,迟早被休,又说郭照是司马懿的干妹妹,为人伶俐可爱,曹子桓甚爱之。
天子早朝,大殿外,百余级台阶上,曹子建拦住曹子桓,不叫他过。
“新婚燕尔,你竟然抛下她去找别的女人,还这样明目张胆,当真没把她放在眼里,她为何嫁你?难道就为过这样空冷寂寞,被世人嘲笑的日子?”
曹子桓冷笑:“三弟口中的她是谁?”
“自然是嫂嫂甄宓。”
“你既然知道她是你的嫂嫂,就该懂得叔嫂之间的分寸,她过的好与不好,与你何干?”
曹子建揪住曹子桓的衣襟,愤然道:“你若不抢,她就是我的,我断不会叫心爱之人受这样的委屈,二哥,我实在弄不懂,你既然心里没她,为何非要娶她,只是为了与我置气吗?”
拾阶而上的官员们不断路过,他们看见马上要打起来的曹家兄弟俩,都不敢凑近,拐着弯儿绕着圈儿噌噌噌进入大殿。
曹子建还在那不依不饶,“二哥要什么?出身高贵的妻子?谋臣?世子之位?我通通让给你,只换甄宓,好吗?”
曹子桓打了弟弟一拳,曹子建的脸磕在台阶上,磕出血来。
“有时我觉得二哥像头野兽,像块石头,就是不像个人,在你心里,除了权柄,当真没其他在乎的东西了吗?”
风越刮越猛,台阶上的尘沙被吹起来,吹的兄弟俩迷了眼睛,曹子桓站立风中,俯视胞弟。
曾经,这样的嫉妒他也有过。父亲母亲会把幼时的子建抱在怀里,而对他,只是在高兴时摸摸他的头,寡淡无味的夸赞两句,像夸赞邻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父亲会与子建彻夜煮酒论诗词,父子欢笑,天伦之乐,而对他,长不过三五句话。
朝中的大臣,家中的谋士,也都更愿意亲近子建,他们都认为子建是不二的世子人选。
甄宓......甄宓当时更想嫁的人是子建吧。
走神时,曹子建爬起来抡圆胳膊,正打在曹子桓的鼻梁上,兄弟俩都挂了彩。
大殿之上,恭敬肃穆,孱弱的天子在龙椅上显得拘谨忐忑,群臣垂手侍立,眼睛看着地面,唯有魏王曹孟德,腰间插剑,昂首挺胸,立于群臣之首,天子声音如蚊蝇,正说着立皇后的事,曹孟德干咳一声,天子立马吓的不敢吱声。
“皇帝为何不接着说了?”曹孟德一手扶剑套,一手背在身后问。
天子战战兢兢地问魏王有何高见?
“天下是姓刘的天下,皇后是你的皇后,我能有什么高见?”
天子只好继续用蚊蝇一般的声音把早拟好的话说完,此时有人向魏王禀告,二公子三公子在外头打起来了,曹孟德乱草一样的眉毛狠狠皱着,不顾仍在发言的天子,即刻把司马懿杨修叫到跟前。
“平日里你们和公子们形影不离,为何今天不看住喽?速速去拉开!告诉他们回府等本王,今日不必进来朝见了。”
司马懿与杨修提着宽大繁琐的官袍着急忙慌跑出来,险些从最高处跌下,杨修抱住曹子建的腰,司马懿扯住曹子桓的手臂,同声喊道:“两位公子别打了,魏王知道了。”
曹子桓曹子建缓慢放下高举的手臂,彼此怒视着,两步作一步下了台阶,此时天空落下毛毛细雨,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雷声。
魏王宫,主殿外,二公子曹子桓,三公子曹子建跪在雨中。
殿内,灯火昏黄,常氏长髻挽在脑后,袖子捋到胳膊肘,为魏王熨烫朝服,不时向外头看一眼,话在嘴里转了好几圈才说:“叫他们进来避避雨吧,别把身子淋坏了。”
曹孟德眼盯着兵书,粗糙的拇指摩挲着竹简边缘,好大一会才说:“本王在教导儿子,你不必多言。”
常氏温顺,便低头全心全意熨烫衣裳。
“竟为了女人当着群臣的面打起架来,瞧他们母亲养出的好儿子!”曹孟德突然发怒,厚重的竹简摔在地上。
“这,怎能怪卞夫人?”常氏俯身捡竹简。
“她身为二子之母,不怪她怪谁?还有甄氏,更为可恶,仗着有几分颜色挑拨他们兄弟不睦,其心可诛。”
熨斗从常氏手中掉落,水把朝服浸透。
“别,魏王,甄氏没有存那样的心,是子建先看上她,而后您又将其嫁给子桓......”
“依你之言,是本王之过喽?”
烛火晃了晃,曹孟德的影子在墙壁上放大,常氏跪在地上,噤若寒蝉。此时曹冲从内屋爬出,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曹孟德大喜,将幼子抱起,刚才的不快一扫而空。
“好冲儿,你长大切莫学你的哥哥们,净惹为父生气,好冲儿,笑一个,哈哈哈,瞧他这个样儿!”
常氏也陪着笑。
怕咯疼了小儿,曹孟德让常氏替自己卸掉头冠,除去官靴,在塌上与曹冲追闹嬉戏,时间一点点过去,外头的雨越下越大,仆人来报——三公子的夫人崔氏求见。
崔氏一身酒红色,头盘的极为简单,只插一枚玉钗,举止典雅庄重,先是跪拜了曹孟德,后跪拜了常氏,口中称父亲、夫人。
“子建年少鲁莽,犯下今日之错,是儿媳没有及时劝导的缘故,儿媳向父亲赔罪。”
常氏扶她起来,细语道:“好孩子,这怎能怪你?”说罢,转向曹孟德,央求道:“雨越来越大,叫子建跟他媳妇回去吧,也让子桓回去吧。”
曹孟德却只让崔氏与子建回去。
“子桓是行军打仗的人,这点雨对他而言不算什么,等甄氏来求,再叫他回去不迟。”
崔氏把伞举到曹子建头上,他昏昏沉沉抬起头,看见是自己新娶回家不久的妻子,脸上有些不悦,冲口问:“你来做什么?”
崔氏半蹲下来,扶住曹子建,“父王叫我带你回去,全都淋透了,要生病的。”
曹子建自觉体力不支,不再硬挺,随崔氏回去了,路上问:“单叫我回去吗?二哥呢?”
“父王说要等甄氏去求,再放二哥。”
“有件事劳烦你去做,怕二嫂不知道二哥被罚,你去对她说一声。”
崔氏的丫鬟替主人不平,道:“哪有这样的?她自己的男人自己不心疼,还要别人去提醒,雨这样大,路又不好走,我们小姐身娇肉贵,走这一趟已是不易,还得再跑一趟通知她,没有这样的道理。”
曹子建的语气软了几分,带着些央求的意味,把崔氏扶他的手往臂弯里挪了挪,说:“二哥虽然身强力壮,但到底也是肉做的,大雨里不知能抗到几时。这并不是你分内的事,只不过是我有求于你。”
“嗯,我明白,让绥棱送你回去,我去找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