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只有弃马步行,可惜那一车好吃的好喝的,也只能一并弃了。
邺城?
她站在城下,看紧闭着的城门,曹子桓此时应该就在城里,若亮明身份,会有人迎她进门,会有人准备热水澡和丰盛佳肴,大概还会有机会重获曹子桓的恩宠。
可这些不是她目前想要的。
郭照打算谁也不惊动,费点事,吃点力,绕过邺城去,城墙下黑洞洞,地面偶尔有石块、掉毛的箭,被砍掉的胳膊耳朵什么的,她踩着这些东西前行,感觉出前所未有的勇敢与恒心。
突然眼睛晃了一下,随即脖子冰凉,郭照把眼睛努出去,看见漆黑的夜里站着几个人,穿的盔甲破破烂烂,每个身上都有伤,想来是曹子桓派出去打前站的小兵。
“鬼鬼祟祟,是否是孙权派来的奸细?”
郭照把手摇的生风,“不不不,我是赶路的,城门关着进不去,就打算绕城走。”
“何曾有独自深夜赶路的女子?其中肯定有诈,还是带进城给大将军审问。”
任她巧舌如簧,也抵不过几个想立功的小兵,郭照被扛进了邺城,带到了大将军曹子桓处。
眼下,孙权不知不知何故气势大增,用奇门遁甲之术,灭了大魏八千将士,险些攻破城门,而许都城中,自己的弟弟就在宫中,等皇帝陛下咽下最后一口气,弟弟便会在母亲的授意下,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名义登基了。
他这个太子当的,实在可笑。
临时设立的大将军府正是从前袁绍的府邸,空旷的大殿,只有一张矮桌,几碟鸡鱼,一壶烈酒,他兀自喝着,把从前的事情想了一遍。
不光是父亲,母亲也爱子建多一些。
他尽管努力上进,骑射刀剑诗词歌赋样样出色,为大魏为曹家,立下战功赫赫,可仍然没被人偏爱过。
有时可真羡慕子建啊,曹子桓把壶中酒灌下,像在肚子里烧了一把火,小兵们在这时把郭照推进门,他看了一眼带着几分轻蔑嗤笑她道:“该不会又要说,你是来寻我的吧?”
“不是。”郭照的深情哀伤中带着正经,疲惫中含着寂寞,丝毫没打算装成任何不属于她的模样。
“在你的家里,人人都围着甄宓转,没人理我,也没人在意我,我心里难过,就跑出来了,没想到会遇见你,既然遇见了,是我运气不好,随便发落吧,我都无所谓。”
那一瞬间,曹子桓仿佛感受到了郭照的悲伤,他们是同样的不被关注与喜爱的动物,应该在寒风凌冽的冬季互相取暖。
他把头搁在她肩上,轻轻抱住她的背,郭照心头一酸,忘了这是曾经需要巴结奉承的黑面世子,只当他是世界上另一个伤心人,自然而然地勾住他的脖子。
次日,两人睡到日上三竿,直到副将来请大将军上城楼督战,曹子桓才睁开眼。
“险些误了大事,孙权今日定来攻城。”
郭照揉揉带屎的眼睛,纳闷地问:“许都盛传东吴就要败了,人打的不剩几个了,他还有力气攻城?”
“本是如此,不知哪里借来的兵,又有许多奇特法子,叫人防不胜防。”
“奇特法子?”
“别人攻城是攻城门,孙权这小贼,派人到处凿墙,我不得不派出近半数的兵,两米一组地看守着,以防他真的凿出缺口,蜂拥而进。”
郭照认为作为一个穿越人,此时正是发挥才智的时机。
“太子殿下,就让他蜂拥而进好了。”她轻巧地眨眨眼睛,托起精细的下巴,带着几丝烂漫说:“单留一个地方没人看守,让他凿,把主力全引进来,一下子全消灭。”
曹子桓大叫妙计,“你是如何想到的?与其把人力浪费在把守上,不如引蛇出洞一举歼灭,只不过东吴大略还剩一万多残兵......”
郭照明白自己男人的顾虑,又道:“太子怕消灭不尽,叫残兵进了城?不怕,只需挖个大坑,大坑可埋两千人;埋伏弓箭手,可射杀两千人;用火油泼他们,拿火烧,这又是几千人,要还有不死的,早早拿东西制个包围圈,围起来砍就是。”
经此一招,曹子桓大获全胜,对方的人死的一个不剩,孙权的脑袋悬挂于城门上,东吴就此覆灭。
大魏士兵拔营,收拾行装与炊具,准备马上回许都。
曹子建进许都城的当天夜里,甄宓的马车等在小叔子的必经之路上。
黄杏拦住曹子建,指着挂有太子府灯笼的马车道:“夫人有话对公子说,请移步。”
曹子建似乎有些犹豫,坐在距离他一寸之远的妻子崔氏用平静但坚定的声音喊了声:“子建。”
“你放心,甄氏的伎俩我早猜到,我是不会见她的。”他的大手放在崔氏隆起的肚皮上,“你待我的心日月可鉴,此时我若再负你,天都难容。”
赶车人扬起马鞭,车轮从黄杏身旁碾过。
“夫人,这怎么办才好?”黄杏急主人之所急,“子建公子进了宫,万事就控制不住了。”
“他要进宫,需过三关,前头马市街牛老二正等着他呢。”
“哎呀!夫人难道是想?行刺皇子,是大罪啊!”
“只要能让太子顺利登基,杀一个曹子建算什么!屠城也在所不惜。”
黄杏被惊到,张着嘴愣半天,许久才缓缓说出一句:“夫人为太子可谓殚尽竭虑千计百谋。”
“不仅仅为他,也是为我自己。”
牛老二等三十余人穿黑衣带黑帽,蒙面持刀,将曹子建一行紧紧围住,刀砍在轿撵上,脆响!曹子建护住崔氏,“你莫怕,我出去看看是谁人敢拦我?”
“别。”崔氏将身体偎在丈夫怀里,两臂死死抱住,“不必看也知道是谁,你回京,谁最怕?自然是你那兄长与嫂子,还好我预料到了,方才进城时已叫人去禀报父亲火速来接,咱们再忍一时,父亲的人就要来了。”
随行的人被黑衣蒙面者屠尽,轿子被砍的七零八落,顶也被削去,几只箭横插进来,曹子建拿随身的剑挡着,渐渐不能抵挡,千钧一发时,轰隆隆的马蹄声逼近,七八个身影在空中飞旋而来,挡住了疾驰的箭矢。
原是崔大人的救兵来了。
牛老二见来了朝廷的人,怕被人认出身份,吹一声口哨,带着三十多个黑衣人冲上墙头,三三五五飞到百姓的院子里去,无从寻觅了。
“狂妄!”崔大人怒喝一声,将手中兵器抛给手下,转头平定心绪将女儿从破烂的轿子里搀出。
“无恙否?且随为父进宫去,看谁还敢为难?”
崔大人骑马带着女儿,曹子建另外单骑一匹,急急地往宫门赶,还未到宫门便听见熙攘人声,再近些看见身穿红色、紫色、绿色官袍的大臣们围堵在宫门口,为首的是司马懿。
“天子受封在外的子孙未经传召,不得进京,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今日子建公子莫非要破了规矩?”
曹子建上前几步,鼻尖对着司马懿的鼻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甩到对方脸上,“大魏建立不过一年,哪里来的规矩?我问你,谁定的规矩?你用汉朝刘家的规矩约束大魏的皇子,是吗?”
“此规矩自古有之,周有,秦有,汉有,我大魏应也有,只不过因建朝日子尚短,相关制度没有以文献的形成呈现罢了。”
“什么破规矩?”
“皇子无诏不得进京,为的是社稷安稳,百姓安宁,怎么能是破规矩?我问三公子,此番是来京做什么?难道不是觊觎江山?想抢太子的位子?”
“我受母亲传召,说父王病的严重,一个儿子来看他的父亲,有何不妥?此乃天经地义!你滚开!”
司马懿与众大臣形成一堵厚厚人墙,抵死不叫曹子建过去。
见状,崔大人私下对曹子建说:“女婿,这样的阵仗,看来司马小贼下了不少功夫,想瓦解这堵墙,一时半会不行,你且先回家,容我想想办法。”
邺城?
她站在城下,看紧闭着的城门,曹子桓此时应该就在城里,若亮明身份,会有人迎她进门,会有人准备热水澡和丰盛佳肴,大概还会有机会重获曹子桓的恩宠。
可这些不是她目前想要的。
郭照打算谁也不惊动,费点事,吃点力,绕过邺城去,城墙下黑洞洞,地面偶尔有石块、掉毛的箭,被砍掉的胳膊耳朵什么的,她踩着这些东西前行,感觉出前所未有的勇敢与恒心。
突然眼睛晃了一下,随即脖子冰凉,郭照把眼睛努出去,看见漆黑的夜里站着几个人,穿的盔甲破破烂烂,每个身上都有伤,想来是曹子桓派出去打前站的小兵。
“鬼鬼祟祟,是否是孙权派来的奸细?”
郭照把手摇的生风,“不不不,我是赶路的,城门关着进不去,就打算绕城走。”
“何曾有独自深夜赶路的女子?其中肯定有诈,还是带进城给大将军审问。”
任她巧舌如簧,也抵不过几个想立功的小兵,郭照被扛进了邺城,带到了大将军曹子桓处。
眼下,孙权不知不知何故气势大增,用奇门遁甲之术,灭了大魏八千将士,险些攻破城门,而许都城中,自己的弟弟就在宫中,等皇帝陛下咽下最后一口气,弟弟便会在母亲的授意下,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名义登基了。
他这个太子当的,实在可笑。
临时设立的大将军府正是从前袁绍的府邸,空旷的大殿,只有一张矮桌,几碟鸡鱼,一壶烈酒,他兀自喝着,把从前的事情想了一遍。
不光是父亲,母亲也爱子建多一些。
他尽管努力上进,骑射刀剑诗词歌赋样样出色,为大魏为曹家,立下战功赫赫,可仍然没被人偏爱过。
有时可真羡慕子建啊,曹子桓把壶中酒灌下,像在肚子里烧了一把火,小兵们在这时把郭照推进门,他看了一眼带着几分轻蔑嗤笑她道:“该不会又要说,你是来寻我的吧?”
“不是。”郭照的深情哀伤中带着正经,疲惫中含着寂寞,丝毫没打算装成任何不属于她的模样。
“在你的家里,人人都围着甄宓转,没人理我,也没人在意我,我心里难过,就跑出来了,没想到会遇见你,既然遇见了,是我运气不好,随便发落吧,我都无所谓。”
那一瞬间,曹子桓仿佛感受到了郭照的悲伤,他们是同样的不被关注与喜爱的动物,应该在寒风凌冽的冬季互相取暖。
他把头搁在她肩上,轻轻抱住她的背,郭照心头一酸,忘了这是曾经需要巴结奉承的黑面世子,只当他是世界上另一个伤心人,自然而然地勾住他的脖子。
次日,两人睡到日上三竿,直到副将来请大将军上城楼督战,曹子桓才睁开眼。
“险些误了大事,孙权今日定来攻城。”
郭照揉揉带屎的眼睛,纳闷地问:“许都盛传东吴就要败了,人打的不剩几个了,他还有力气攻城?”
“本是如此,不知哪里借来的兵,又有许多奇特法子,叫人防不胜防。”
“奇特法子?”
“别人攻城是攻城门,孙权这小贼,派人到处凿墙,我不得不派出近半数的兵,两米一组地看守着,以防他真的凿出缺口,蜂拥而进。”
郭照认为作为一个穿越人,此时正是发挥才智的时机。
“太子殿下,就让他蜂拥而进好了。”她轻巧地眨眨眼睛,托起精细的下巴,带着几丝烂漫说:“单留一个地方没人看守,让他凿,把主力全引进来,一下子全消灭。”
曹子桓大叫妙计,“你是如何想到的?与其把人力浪费在把守上,不如引蛇出洞一举歼灭,只不过东吴大略还剩一万多残兵......”
郭照明白自己男人的顾虑,又道:“太子怕消灭不尽,叫残兵进了城?不怕,只需挖个大坑,大坑可埋两千人;埋伏弓箭手,可射杀两千人;用火油泼他们,拿火烧,这又是几千人,要还有不死的,早早拿东西制个包围圈,围起来砍就是。”
经此一招,曹子桓大获全胜,对方的人死的一个不剩,孙权的脑袋悬挂于城门上,东吴就此覆灭。
大魏士兵拔营,收拾行装与炊具,准备马上回许都。
曹子建进许都城的当天夜里,甄宓的马车等在小叔子的必经之路上。
黄杏拦住曹子建,指着挂有太子府灯笼的马车道:“夫人有话对公子说,请移步。”
曹子建似乎有些犹豫,坐在距离他一寸之远的妻子崔氏用平静但坚定的声音喊了声:“子建。”
“你放心,甄氏的伎俩我早猜到,我是不会见她的。”他的大手放在崔氏隆起的肚皮上,“你待我的心日月可鉴,此时我若再负你,天都难容。”
赶车人扬起马鞭,车轮从黄杏身旁碾过。
“夫人,这怎么办才好?”黄杏急主人之所急,“子建公子进了宫,万事就控制不住了。”
“他要进宫,需过三关,前头马市街牛老二正等着他呢。”
“哎呀!夫人难道是想?行刺皇子,是大罪啊!”
“只要能让太子顺利登基,杀一个曹子建算什么!屠城也在所不惜。”
黄杏被惊到,张着嘴愣半天,许久才缓缓说出一句:“夫人为太子可谓殚尽竭虑千计百谋。”
“不仅仅为他,也是为我自己。”
牛老二等三十余人穿黑衣带黑帽,蒙面持刀,将曹子建一行紧紧围住,刀砍在轿撵上,脆响!曹子建护住崔氏,“你莫怕,我出去看看是谁人敢拦我?”
“别。”崔氏将身体偎在丈夫怀里,两臂死死抱住,“不必看也知道是谁,你回京,谁最怕?自然是你那兄长与嫂子,还好我预料到了,方才进城时已叫人去禀报父亲火速来接,咱们再忍一时,父亲的人就要来了。”
随行的人被黑衣蒙面者屠尽,轿子被砍的七零八落,顶也被削去,几只箭横插进来,曹子建拿随身的剑挡着,渐渐不能抵挡,千钧一发时,轰隆隆的马蹄声逼近,七八个身影在空中飞旋而来,挡住了疾驰的箭矢。
原是崔大人的救兵来了。
牛老二见来了朝廷的人,怕被人认出身份,吹一声口哨,带着三十多个黑衣人冲上墙头,三三五五飞到百姓的院子里去,无从寻觅了。
“狂妄!”崔大人怒喝一声,将手中兵器抛给手下,转头平定心绪将女儿从破烂的轿子里搀出。
“无恙否?且随为父进宫去,看谁还敢为难?”
崔大人骑马带着女儿,曹子建另外单骑一匹,急急地往宫门赶,还未到宫门便听见熙攘人声,再近些看见身穿红色、紫色、绿色官袍的大臣们围堵在宫门口,为首的是司马懿。
“天子受封在外的子孙未经传召,不得进京,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今日子建公子莫非要破了规矩?”
曹子建上前几步,鼻尖对着司马懿的鼻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甩到对方脸上,“大魏建立不过一年,哪里来的规矩?我问你,谁定的规矩?你用汉朝刘家的规矩约束大魏的皇子,是吗?”
“此规矩自古有之,周有,秦有,汉有,我大魏应也有,只不过因建朝日子尚短,相关制度没有以文献的形成呈现罢了。”
“什么破规矩?”
“皇子无诏不得进京,为的是社稷安稳,百姓安宁,怎么能是破规矩?我问三公子,此番是来京做什么?难道不是觊觎江山?想抢太子的位子?”
“我受母亲传召,说父王病的严重,一个儿子来看他的父亲,有何不妥?此乃天经地义!你滚开!”
司马懿与众大臣形成一堵厚厚人墙,抵死不叫曹子建过去。
见状,崔大人私下对曹子建说:“女婿,这样的阵仗,看来司马小贼下了不少功夫,想瓦解这堵墙,一时半会不行,你且先回家,容我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