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索,乌云遮天蔽日,雪白的丧幡在怒吼的狂风中张牙舞爪,卷映着焚烧后的尘烟,处处凄然。
钟玉一步步走进殿内,皎洁如月的面容失去了光泽,通红的双眼内却装着十二分的冷硬。
未央宫内的四名宫人,见她走近,便轻轻地唤了一句座上安静流泪的女人,识趣的退下了。偌大一个宫殿,只剩下她们两个人默然对峙。易钟玉停下了脚步,只静静的等待女人开口。
正月里传丧,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唐府上下都看见,二公主乍闻音讯只是默默的听了,转身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一天一夜也没有出来。平时服侍的丫鬟侍女,连同阿媛也一并被遣了出去,不许人探视。
先帝驾崩,城内禁止喧哗玩乐,府邸上下死气沉沉,每个人都暗地里陪着小心。下人们曾看见过许多次,自家大人就徘徊在夫人的屋门外,手搭上门环良久,终又放下,霜雪落在肩头,显得忧郁又落寞。
但他最终还是进去了。窗边的女子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的唇几近透明,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
她在难过的时候连放声大哭都没有,只沉默地舔舐着伤口。
唐凤梧轻轻走过去,握住她颤抖的手。
桌上送来的饭菜没有动,虽然她一向能把情绪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能发现她的眉下肿着,怕是这一天一夜里都没能合上眼。
纵然心疼如绞,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慢慢地接过她轻轻抖动的肩膀,轻拍着绷紧的后背。将她胡乱的情绪连同面庞,都一并揽在自己的怀里。
他不忍让她的悲伤就这么闯入眼底,就这样胸膛相贴,跳动的火热替它能他说出无言却有力的“我在”。
怀里抽泣的少女慢慢安静下来,大概是太累了睡着了。唐凤梧轻轻抱起她,送入舒软的床上。
睡梦中的钟玉,眉头依然是皱着的,极不踏实。他想要伸手替她捋平,却又害怕将她吵醒。害怕她一睁眼,身边只有他这个无能为力的人。
她同易兴华,自然不是寻常父女。在她的悲伤里,还藏着太多复杂与遗憾。
唐凤梧觉得自己的脑袋要僵掉了。如果说,他还有理智来消化噩耗,那对钟玉来说就是迎头棒喝,他在半个月前,还在期待能一直陪在她身边,将那些受过伤的腐肉呵护痊愈,与过往的全部和解。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在所有纷乱难理的纠葛里只剩下一大笔未言明的不甘。
他为她掖了掖被角,一动不动地靠在一旁的椅子上,将将到了天明。
易钟玉是在第二天醒来的。传话的侍女支支吾吾的告诉她,黄氏下了密诏宣她入宫。
小丫鬟在门口忐忑地站了许久,才听到屋里传来闷闷的回答——“知道了。”
唐凤梧还没有醒,那个昨夜出借了他整个肩膀让她得以安睡的男人,此时正歪靠在她窄小的椅子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朝臣,却披着被她泪汗浸湿的长衫,毫无形象可言。
他离自己只有几步的距离,她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选择叫醒,简单的梳洗后出了门。
除夕夜没燃完的烟火,还放在她院子的角落里。从前,无论他站的多远,自己都会迈着脚步小跑到他身旁,狡黠的嗓音充斥他的耳畔,夺去他手里的糕饼和兔儿爷。
今年初的雪一直下个不停,她出门出的急,没穿那件他新年刚送给她的小披风。雪雨混着冷风打在她脸上,像刀割一般疼。她使力摇着头,强迫地制止了胡思乱想。
纵然黄氏不宣她进宫,她也会去这一趟。父亲的猝然辞世本就疑点重重。
她必须先弄清楚这件事,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你来了。”上首的女人终于注意到她的存在,开口唤道。
钟玉点了点头,仍然保持着冷漠的姿态。
她听说那日,黄氏在带着钟杰钟秀入殿视殓前,就提前封锁了宫门,严令消息放出,直至次日早朝才命翰林、宰辅于百官面前取下传位匾诏,拥立新君。整整三日,就算亲自奉于先帝灵前时,也未掉一滴眼泪。但据她留在宫中的眼线探听,先帝大殓礼成的前夜,黄氏屏退他人独留在棺椁旁候一夜,哀恸之泣也跟着响了一夜,猝不忍听。
“为什么不当日传丧?”钟玉按下心头激动,犀利的目光直射向前。
“难道我就不是易家的女儿,不配入宫临殓礼?还是有人心中有鬼,妄作他想,依了礼制就怕旁人撞破,不如就此将消息捂住,方便之后行事?”
她早就觉得奇怪,宣诏书,立新君的那日,唐凤梧及其他几位同僚均因琐事被扣留宫中,按理说皇帝大行,礼部,内阁和翰林忙一些才是寻常事,其余官员均要闭门静思,免得在这个档口落得个大不敬的罪过。哪里轮得到唐凤梧这个四品少卿冲上去尽职。结果等到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得满城皆知了,唐府才得到消息,她这才知道,是有人故意向她瞒住了此事,连唐凤梧也被算计了进去。
“我知道你在怀疑什么,但遗诏确实是真的,几位阁老已亲自验过笔迹。且匾额被取下来时,堂下所有官员都看见了,封匣的胶糊上还覆盖着新漆的色,可见已存有三月余了,你也知道,那时你父亲身体尚且康健,谁又会在那个时候打起伪造遗诏的主意。”黄氏面容憔悴,说话却不疾不徐,迎着钟玉的目光,半点不怯势。
易钟玉冷哼了一声,其实她在心里也是暗暗相信的。伪造遗诏,风险太大,黄氏敢公开取下匾额,恰恰有力地证明了新君的名正言顺。若真有纰漏,也轮不到她来指出,早有人发现跳出来质疑了。
“不过你的怀疑也有依据,我费尽心力拦住丧讯不使其外泄,的确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钟玉眉头一凛。
御座的帘帐上垂着白布,映得黄莹如本就没怎么装扮的病容更加憔悴。她苦笑着喘咳了几声,走下阶将手上一直攥着的书册递给她。
易钟玉草草的翻了几下,这是一本脉案,将孝昌帝的久耗之疾,从去年十月一直记录至今年腊月,
孝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赵越,柏锡谨奏,圣上脉息两寸虚息,左关沉而微弦,以脉参证,缘积郁积劳,心脾受亏,以致谷食不香......
孝昌十九年一月二日,柏锡,魏凌谨奏,圣上脉息左寸关沉稍数,右寸沉滑而数,面常显青黄,头觉眩晕,坐久则疼......
孝昌十九年一月三十一日,王军,柏锡谨奏,圣脉虚散,原系外感后湿热未清,复因劳动伤气,转成痰喘之症,汗出如油,今设法急用生脉饮竭力挽治.......
一页一日,血枯气竭,连钟玉也未曾想到,当时那样精神抖擞呼喝怒斥她的父亲,竟已是久病多时,让御医都束手难治的。
“这本脉案是钟杰命人搜查太医署,才找到的。而手书此册的柏院判,已被人发现横死家中。”
钟玉眸中一惊,又细细翻了一遍手中书册,确是纸张尚新,能看出翻阅甚少,被保存的很完好。
“此外,年前被提拔为御前首领的王本初,装扮成老妪想要蒙混出宫,幸好被宫门门侍抓住,现已被秘密关押。可惜对方过于狡猾,皇城司派人追查时,接应的马车早已逃之夭夭。”
“他要向谁报信?”提起这个名字,她眉宇间全是厌恶。
黄莹如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感叹这孩子的思路的确活泛,自己还未点出关键,她竟已了然关窍,怪不得丈夫在世时,提起这个女儿,总是满眼的欣慰。
“我们没有证据指认,但凭如今朝中形势猜测,先帝亡故后谁最坐不住,应当属那一位了”
钟玉先是一愣,随即心头马上闪过一个人,一经思忖,心中的答案愈发清晰,眼睛半阖着吐出两个字,
“恭王。”
她见黄氏并没有反驳,反而暗暗向她点着头,她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宗子恩礼诏》对宗族势力的削弱到底还是引起了利益纠纷,以易书业为首的宗室集团从年初的冯加冯藤案开始就倍受皇权打压。尤其是改革进行到如今这一步,宗室子弟的授官大多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权力扩张。
被动了手里的蛋糕,任谁都会心生不满。况且易书业父子本就恶贯满盈,最擅于以权谋私。眼见君主有意同他们作对,与身份地位完全不匹配的野心渐渐膨胀,篡位夺权,祸乱朝纲,便是他们计划中的最后一步。
易钟玉心中愤恨,她从前看待这位伯父,只当是行事嚣张,贪得无厌惯了,在皇权下总归是存有敬畏之心。可她还是太天真了,弑君这种万恶不赦的勾当都能做的如此天衣无缝,他们的势力,不仅遍布朝野,且早已渗入皇家内院。
父亲倒是看穿了,可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行君子之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底还是防不住早已眈眈而视的狼子野心。
幸而黄氏顺利扶持新帝登基,才堪堪保住这一脉。只是这样的人连同他的势力交际还隐于朝野,终究还是莫大的隐患。
“你这一年来,对朝上诸事知之甚少,他如今,已被拥为新帝元辅了。”黄莹如依旧面无表情,但从她的话语里,也不难看出愤慨与憎恶——恭王?不过是当年温贞皇后从旁支宗室里抱养的孩子,名分上占着是长子的名头,丈夫也始终对他们照顾有加,只可惜养出一个包藏祸心的饕餮之徒。
“不过,如今此事并不是最棘手的。”黄莹如接着开口,面上竟露出一缕忧色,“钟杰刚刚继位,恭王一党为求贤名,定不会在当下举事。”
“弑君谋位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钟玉强压怒火,开口嘲讽道。
谋逆之人就是如此,伪善的面貌下是妄想统治一切的野心,无论是君王、官吏还是普天之下的所有百姓,都可以变成他们任意支配的傀儡。
黄莹如无奈的摇了摇头,却并没有执着于说服她,“我若是他们,定会在此刻继续发展在京城内的姻亲故旧,不过多时,等他们的位子都坐稳了,这个新君,也就自然的被架空了。”
“事实证明,他们确是这样打算的——易书业的嫡长女易寄渔,已经许配给当朝右相殷司忠为续弦了。年初刚下了聘礼,估计等过了国丧,就要礼成。”
易寄渔与殷司忠,这是两个对于易钟玉来说很陌生的名字。她在大脑中搜索了好一会儿,才依稀捡回一些印象。一个是只有在宫中会宴时才能遇到的表妹,常和钟秀在一块儿行双陆抹牌九。她曾碰巧看见许多回,她那一双含情目倒是标致,大姐夫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引得她每每恶寒。另一个,是她在文华殿读书的同窗。彼时,他还是父皇为钟杰选来的皇家伴读,说起来,自己还需叫上一句师兄。
她在户部任上时,殷司忠还只是个三品侍郎,这几年倒是青云直上,攀上了相首。就是不知易书业为了这个准女婿,废了多少心力在其中了。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倒是很有意思。
钟玉收回思路,抬眼一望,便是屋内那随处可见的白幡。她立时一愣,自己本是来祭拜父亲的,黄氏同她说了这许多,早就偏离了她此行目的。
“说到底,这些都是你们的事,与我又有何干?我早已嫁作人妇,麻烦总不能来找上我吧。况且父亲属意钟杰已久,自然也是信任他的实力,定能.........”
“不,”黄莹如干脆的打断了钟玉的话语,“说来你或许不信,在启出诏书前,我都不知道上面写的会是谁的名字,你们的父亲,到死也真正相信过我。”
她的目光开始变得忧郁。
年轻时,她也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小姐,才貌双绝,在京城内也富有名声。她比易兴华小十六岁,家族败落,双亲去世,叔父鬼迷了心窍将她送入宫里。她岂能不知道,自己这继后得的不体面,自己只是丈夫为了打击周氏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但她无法改变也无力抗争。这么多年熬过去,曾经温婉似水的少女,也生生多了几束白发。
“他自己的考量,我不清楚,但明眼人都该承认,治国理政,雄才大略,你都远在钟杰之上。”
“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在其位谋其政,我才不会闲的没事给自己揽麻烦。”
“可这是你父亲的遗愿。”黄莹如一句话,让钟玉的表情逐渐僵硬。
“他在临死前,留给我与钟杰一句话:若有不测,排除万难也要请钟玉回宫襄助。”
“我凭什么相信你.......”黄氏的话显然已经超过了钟玉的认知。“我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你们合起伙来骗我的.......我当时又不在场,岂不是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
在三个月前,她还在同父亲发脾气。她是那样的不留余力,想把将过往二十多年的怨恨倾吐而出,却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她一直以为,他们还有许多时间。她那么努力,只是想向父亲证明自己可以;她那样歇斯底里,只是想亲耳听到,他在母亲的坟前说一句对不起。
聚散不由你我,只因身在此中。其实父亲早就将她认可,只是自己再也听不到了。
想到这里。她突然感觉又被另一种悲伤席卷。
父亲对她的认可,只是为了强行将她绑在这艘船上。他算准自己绝不会袖手旁观,就算她恨易家入骨,也不会忍心眼见着母家心血落入他人之手。
杀害父亲的凶手还在法外逍遥,甚至仍在肖想更大的阴谋,让自己耽于儿女情长,安居一隅,这不可能。
从她作为易家的女儿,诞生于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她就已然背上了这个不可推就的责任。
“你信或不信,都无所谓了。”黄莹如继续开口缓缓说道,“易家的儿女,注定要留在最后,亲眼看着这座帝国逃出生天还是彻底沉没,选择权在你。”
“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但我无能为力。”黄莹如眼前忽然晃过,那年万寿之夜,风度翩翩的唐家驸马,只身闯入宏宁正殿,威冕之下不卑不亢,字字只为维护爱妻。
少年意气风发,总是使人动容。
“钟玉,终究还是易家欠你太多。我只是一个无能的女人,无法左右这一切。但作为大兴国的子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还是想要为他们恳求这一句,望你能认真考虑。”
凝视着灰暗的天空,蒙蒙的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万物生灵都是其中挣脱不得的蝼蚁。
易钟玉走出殿外,耳边依旧回响着黄莹如最后的话语。闷闷颔首之时,忽见马车前,阿媛踏着疾步向她跑来,本是数九寒天,额上却生生急出几滴汗来,
“夫人快回府看看吧,太太.......太太带着表小姐上门了......”
钟玉一步步走进殿内,皎洁如月的面容失去了光泽,通红的双眼内却装着十二分的冷硬。
未央宫内的四名宫人,见她走近,便轻轻地唤了一句座上安静流泪的女人,识趣的退下了。偌大一个宫殿,只剩下她们两个人默然对峙。易钟玉停下了脚步,只静静的等待女人开口。
正月里传丧,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唐府上下都看见,二公主乍闻音讯只是默默的听了,转身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一天一夜也没有出来。平时服侍的丫鬟侍女,连同阿媛也一并被遣了出去,不许人探视。
先帝驾崩,城内禁止喧哗玩乐,府邸上下死气沉沉,每个人都暗地里陪着小心。下人们曾看见过许多次,自家大人就徘徊在夫人的屋门外,手搭上门环良久,终又放下,霜雪落在肩头,显得忧郁又落寞。
但他最终还是进去了。窗边的女子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的唇几近透明,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
她在难过的时候连放声大哭都没有,只沉默地舔舐着伤口。
唐凤梧轻轻走过去,握住她颤抖的手。
桌上送来的饭菜没有动,虽然她一向能把情绪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能发现她的眉下肿着,怕是这一天一夜里都没能合上眼。
纵然心疼如绞,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慢慢地接过她轻轻抖动的肩膀,轻拍着绷紧的后背。将她胡乱的情绪连同面庞,都一并揽在自己的怀里。
他不忍让她的悲伤就这么闯入眼底,就这样胸膛相贴,跳动的火热替它能他说出无言却有力的“我在”。
怀里抽泣的少女慢慢安静下来,大概是太累了睡着了。唐凤梧轻轻抱起她,送入舒软的床上。
睡梦中的钟玉,眉头依然是皱着的,极不踏实。他想要伸手替她捋平,却又害怕将她吵醒。害怕她一睁眼,身边只有他这个无能为力的人。
她同易兴华,自然不是寻常父女。在她的悲伤里,还藏着太多复杂与遗憾。
唐凤梧觉得自己的脑袋要僵掉了。如果说,他还有理智来消化噩耗,那对钟玉来说就是迎头棒喝,他在半个月前,还在期待能一直陪在她身边,将那些受过伤的腐肉呵护痊愈,与过往的全部和解。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在所有纷乱难理的纠葛里只剩下一大笔未言明的不甘。
他为她掖了掖被角,一动不动地靠在一旁的椅子上,将将到了天明。
易钟玉是在第二天醒来的。传话的侍女支支吾吾的告诉她,黄氏下了密诏宣她入宫。
小丫鬟在门口忐忑地站了许久,才听到屋里传来闷闷的回答——“知道了。”
唐凤梧还没有醒,那个昨夜出借了他整个肩膀让她得以安睡的男人,此时正歪靠在她窄小的椅子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朝臣,却披着被她泪汗浸湿的长衫,毫无形象可言。
他离自己只有几步的距离,她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选择叫醒,简单的梳洗后出了门。
除夕夜没燃完的烟火,还放在她院子的角落里。从前,无论他站的多远,自己都会迈着脚步小跑到他身旁,狡黠的嗓音充斥他的耳畔,夺去他手里的糕饼和兔儿爷。
今年初的雪一直下个不停,她出门出的急,没穿那件他新年刚送给她的小披风。雪雨混着冷风打在她脸上,像刀割一般疼。她使力摇着头,强迫地制止了胡思乱想。
纵然黄氏不宣她进宫,她也会去这一趟。父亲的猝然辞世本就疑点重重。
她必须先弄清楚这件事,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你来了。”上首的女人终于注意到她的存在,开口唤道。
钟玉点了点头,仍然保持着冷漠的姿态。
她听说那日,黄氏在带着钟杰钟秀入殿视殓前,就提前封锁了宫门,严令消息放出,直至次日早朝才命翰林、宰辅于百官面前取下传位匾诏,拥立新君。整整三日,就算亲自奉于先帝灵前时,也未掉一滴眼泪。但据她留在宫中的眼线探听,先帝大殓礼成的前夜,黄氏屏退他人独留在棺椁旁候一夜,哀恸之泣也跟着响了一夜,猝不忍听。
“为什么不当日传丧?”钟玉按下心头激动,犀利的目光直射向前。
“难道我就不是易家的女儿,不配入宫临殓礼?还是有人心中有鬼,妄作他想,依了礼制就怕旁人撞破,不如就此将消息捂住,方便之后行事?”
她早就觉得奇怪,宣诏书,立新君的那日,唐凤梧及其他几位同僚均因琐事被扣留宫中,按理说皇帝大行,礼部,内阁和翰林忙一些才是寻常事,其余官员均要闭门静思,免得在这个档口落得个大不敬的罪过。哪里轮得到唐凤梧这个四品少卿冲上去尽职。结果等到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得满城皆知了,唐府才得到消息,她这才知道,是有人故意向她瞒住了此事,连唐凤梧也被算计了进去。
“我知道你在怀疑什么,但遗诏确实是真的,几位阁老已亲自验过笔迹。且匾额被取下来时,堂下所有官员都看见了,封匣的胶糊上还覆盖着新漆的色,可见已存有三月余了,你也知道,那时你父亲身体尚且康健,谁又会在那个时候打起伪造遗诏的主意。”黄氏面容憔悴,说话却不疾不徐,迎着钟玉的目光,半点不怯势。
易钟玉冷哼了一声,其实她在心里也是暗暗相信的。伪造遗诏,风险太大,黄氏敢公开取下匾额,恰恰有力地证明了新君的名正言顺。若真有纰漏,也轮不到她来指出,早有人发现跳出来质疑了。
“不过你的怀疑也有依据,我费尽心力拦住丧讯不使其外泄,的确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钟玉眉头一凛。
御座的帘帐上垂着白布,映得黄莹如本就没怎么装扮的病容更加憔悴。她苦笑着喘咳了几声,走下阶将手上一直攥着的书册递给她。
易钟玉草草的翻了几下,这是一本脉案,将孝昌帝的久耗之疾,从去年十月一直记录至今年腊月,
孝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赵越,柏锡谨奏,圣上脉息两寸虚息,左关沉而微弦,以脉参证,缘积郁积劳,心脾受亏,以致谷食不香......
孝昌十九年一月二日,柏锡,魏凌谨奏,圣上脉息左寸关沉稍数,右寸沉滑而数,面常显青黄,头觉眩晕,坐久则疼......
孝昌十九年一月三十一日,王军,柏锡谨奏,圣脉虚散,原系外感后湿热未清,复因劳动伤气,转成痰喘之症,汗出如油,今设法急用生脉饮竭力挽治.......
一页一日,血枯气竭,连钟玉也未曾想到,当时那样精神抖擞呼喝怒斥她的父亲,竟已是久病多时,让御医都束手难治的。
“这本脉案是钟杰命人搜查太医署,才找到的。而手书此册的柏院判,已被人发现横死家中。”
钟玉眸中一惊,又细细翻了一遍手中书册,确是纸张尚新,能看出翻阅甚少,被保存的很完好。
“此外,年前被提拔为御前首领的王本初,装扮成老妪想要蒙混出宫,幸好被宫门门侍抓住,现已被秘密关押。可惜对方过于狡猾,皇城司派人追查时,接应的马车早已逃之夭夭。”
“他要向谁报信?”提起这个名字,她眉宇间全是厌恶。
黄莹如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感叹这孩子的思路的确活泛,自己还未点出关键,她竟已了然关窍,怪不得丈夫在世时,提起这个女儿,总是满眼的欣慰。
“我们没有证据指认,但凭如今朝中形势猜测,先帝亡故后谁最坐不住,应当属那一位了”
钟玉先是一愣,随即心头马上闪过一个人,一经思忖,心中的答案愈发清晰,眼睛半阖着吐出两个字,
“恭王。”
她见黄氏并没有反驳,反而暗暗向她点着头,她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宗子恩礼诏》对宗族势力的削弱到底还是引起了利益纠纷,以易书业为首的宗室集团从年初的冯加冯藤案开始就倍受皇权打压。尤其是改革进行到如今这一步,宗室子弟的授官大多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权力扩张。
被动了手里的蛋糕,任谁都会心生不满。况且易书业父子本就恶贯满盈,最擅于以权谋私。眼见君主有意同他们作对,与身份地位完全不匹配的野心渐渐膨胀,篡位夺权,祸乱朝纲,便是他们计划中的最后一步。
易钟玉心中愤恨,她从前看待这位伯父,只当是行事嚣张,贪得无厌惯了,在皇权下总归是存有敬畏之心。可她还是太天真了,弑君这种万恶不赦的勾当都能做的如此天衣无缝,他们的势力,不仅遍布朝野,且早已渗入皇家内院。
父亲倒是看穿了,可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行君子之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底还是防不住早已眈眈而视的狼子野心。
幸而黄氏顺利扶持新帝登基,才堪堪保住这一脉。只是这样的人连同他的势力交际还隐于朝野,终究还是莫大的隐患。
“你这一年来,对朝上诸事知之甚少,他如今,已被拥为新帝元辅了。”黄莹如依旧面无表情,但从她的话语里,也不难看出愤慨与憎恶——恭王?不过是当年温贞皇后从旁支宗室里抱养的孩子,名分上占着是长子的名头,丈夫也始终对他们照顾有加,只可惜养出一个包藏祸心的饕餮之徒。
“不过,如今此事并不是最棘手的。”黄莹如接着开口,面上竟露出一缕忧色,“钟杰刚刚继位,恭王一党为求贤名,定不会在当下举事。”
“弑君谋位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钟玉强压怒火,开口嘲讽道。
谋逆之人就是如此,伪善的面貌下是妄想统治一切的野心,无论是君王、官吏还是普天之下的所有百姓,都可以变成他们任意支配的傀儡。
黄莹如无奈的摇了摇头,却并没有执着于说服她,“我若是他们,定会在此刻继续发展在京城内的姻亲故旧,不过多时,等他们的位子都坐稳了,这个新君,也就自然的被架空了。”
“事实证明,他们确是这样打算的——易书业的嫡长女易寄渔,已经许配给当朝右相殷司忠为续弦了。年初刚下了聘礼,估计等过了国丧,就要礼成。”
易寄渔与殷司忠,这是两个对于易钟玉来说很陌生的名字。她在大脑中搜索了好一会儿,才依稀捡回一些印象。一个是只有在宫中会宴时才能遇到的表妹,常和钟秀在一块儿行双陆抹牌九。她曾碰巧看见许多回,她那一双含情目倒是标致,大姐夫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引得她每每恶寒。另一个,是她在文华殿读书的同窗。彼时,他还是父皇为钟杰选来的皇家伴读,说起来,自己还需叫上一句师兄。
她在户部任上时,殷司忠还只是个三品侍郎,这几年倒是青云直上,攀上了相首。就是不知易书业为了这个准女婿,废了多少心力在其中了。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倒是很有意思。
钟玉收回思路,抬眼一望,便是屋内那随处可见的白幡。她立时一愣,自己本是来祭拜父亲的,黄氏同她说了这许多,早就偏离了她此行目的。
“说到底,这些都是你们的事,与我又有何干?我早已嫁作人妇,麻烦总不能来找上我吧。况且父亲属意钟杰已久,自然也是信任他的实力,定能.........”
“不,”黄莹如干脆的打断了钟玉的话语,“说来你或许不信,在启出诏书前,我都不知道上面写的会是谁的名字,你们的父亲,到死也真正相信过我。”
她的目光开始变得忧郁。
年轻时,她也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小姐,才貌双绝,在京城内也富有名声。她比易兴华小十六岁,家族败落,双亲去世,叔父鬼迷了心窍将她送入宫里。她岂能不知道,自己这继后得的不体面,自己只是丈夫为了打击周氏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但她无法改变也无力抗争。这么多年熬过去,曾经温婉似水的少女,也生生多了几束白发。
“他自己的考量,我不清楚,但明眼人都该承认,治国理政,雄才大略,你都远在钟杰之上。”
“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在其位谋其政,我才不会闲的没事给自己揽麻烦。”
“可这是你父亲的遗愿。”黄莹如一句话,让钟玉的表情逐渐僵硬。
“他在临死前,留给我与钟杰一句话:若有不测,排除万难也要请钟玉回宫襄助。”
“我凭什么相信你.......”黄氏的话显然已经超过了钟玉的认知。“我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你们合起伙来骗我的.......我当时又不在场,岂不是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
在三个月前,她还在同父亲发脾气。她是那样的不留余力,想把将过往二十多年的怨恨倾吐而出,却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她一直以为,他们还有许多时间。她那么努力,只是想向父亲证明自己可以;她那样歇斯底里,只是想亲耳听到,他在母亲的坟前说一句对不起。
聚散不由你我,只因身在此中。其实父亲早就将她认可,只是自己再也听不到了。
想到这里。她突然感觉又被另一种悲伤席卷。
父亲对她的认可,只是为了强行将她绑在这艘船上。他算准自己绝不会袖手旁观,就算她恨易家入骨,也不会忍心眼见着母家心血落入他人之手。
杀害父亲的凶手还在法外逍遥,甚至仍在肖想更大的阴谋,让自己耽于儿女情长,安居一隅,这不可能。
从她作为易家的女儿,诞生于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她就已然背上了这个不可推就的责任。
“你信或不信,都无所谓了。”黄莹如继续开口缓缓说道,“易家的儿女,注定要留在最后,亲眼看着这座帝国逃出生天还是彻底沉没,选择权在你。”
“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但我无能为力。”黄莹如眼前忽然晃过,那年万寿之夜,风度翩翩的唐家驸马,只身闯入宏宁正殿,威冕之下不卑不亢,字字只为维护爱妻。
少年意气风发,总是使人动容。
“钟玉,终究还是易家欠你太多。我只是一个无能的女人,无法左右这一切。但作为大兴国的子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还是想要为他们恳求这一句,望你能认真考虑。”
凝视着灰暗的天空,蒙蒙的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万物生灵都是其中挣脱不得的蝼蚁。
易钟玉走出殿外,耳边依旧回响着黄莹如最后的话语。闷闷颔首之时,忽见马车前,阿媛踏着疾步向她跑来,本是数九寒天,额上却生生急出几滴汗来,
“夫人快回府看看吧,太太.......太太带着表小姐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