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无云,冷风也难得歇了脚。乌州的早春,暴雪是常有的事,之后冰雪消融,河流丰沛,在一阵阵狂风的横扫之下,阳光是最难得的。
白灾过后,百废待兴,庄稼果蔬冻害严重,易钟玉奉旨率兵丁施粥,但城外涌入的难民众多,进行七八日后,当地难民只知坐吃山空,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乌州经济受当地发展制约,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当地农户仅以满足自身消费为主来耕作交易。
她先是去考察当地集市,辗转过每一家米商,发现每一家卖粮售价都不尽相同,库存也不多。发现这一规律后,易钟玉当机立断关闭了粮仓,并放话出来,要以三倍价格收粮,还邀请了乌州粮商,让他们提高价格去卖。
提高价格又能多多赚钱,粮商们怎能不愿意,只当是捡了个大便宜,将家中储藏的粮米通通卖出,又担心不够,专门到外地去运粮。
连州与乌州地域相邻,海户们听说乌州粮食卖的很贵,纷纷雇佣劳工将粮食运到乌州来卖。
等乌州的米储备得差不多了,易钟玉又开始开仓放粮,以原本的价格将米投入市场。
外地粮商都是来赚钱的,把粮食从外地运到杭州都需要成本,为了不亏本,他们也开始降价卖粮,没人买就继续降,直到可以将粮卖出去为止。
这一招实为“哄抬米价”,竟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粮食问题。
可这种方法跟之前施粥的区别并不大,百姓没有收益,低价米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那些“空有劳动力却无处施展”的难民们,须得养活起自己才行。
易钟玉在这里已经呆上近一月,除了极个别知晓她身份的官兵,当地百姓只当她是哪个廉访使者的女儿。
反正她用起别的身份来,也是得心应手。
知道钟玉畏寒,钟杰特意将她的住所安排在乌连边界的一个客栈内,她又特意带上了宫中常用的香银碳,不仅暖和还有淡淡幽香。她不打算学习贤人风骨,上悯国难,下哭人穷,以她的性格还做不到。
她很实际:就自己那个身板,还是不要学人家以身作则与民人共苦了。要她把房里的暖炉撤下,身上的棉袍脱下,用不着一个月,就交待在这里了。
她也没那么高尚,比起这点具有表演性质的矫情,她更想走出门去找到能真正改善民生的好点子。
没有好点子,能够撞上点石成金的运气也不错。
难得的一日大太阳,易钟玉早早起床了。小客栈的隔音效果一般,她一大早就听见一层大门外有几个住店的客人同小二在争吵。
“喂!你们家客栈昨晚遭贼了吧!我的衣物全都被偷了!”
“这位客人你讲讲道理,哪家贼人会不偷银钱偷衣服,别是你得罪了什么人,还诚心诬陷我们吧!”
………………
争吵声渐歇,易钟玉已睡意全无,随行的小丫鬟知道主子要外出,便早早准备了梳妆。钟玉一边随着她们摆弄,一边用力的往手上涂着粉霜——这地方天寒干燥,本来她还懒着过一遍水算了,仅几天下来就开始裂口。
又便宜了易钟秀这个滑头!她开始邪恶的盘算着,回去之后该怎么讹这丫头一把。
米粮的问题解决后,滞留在连州的海户也纷纷打道回府。易钟玉的打算,就是拦下几个富商贵人到处玩乐一番。
依她看来,乌州雪乡的景色是一绝,以她这个自小生长在宁州的土著来说,这几日连番考察,让她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天坐坐雪橇,明天堆堆雪狮,后天又去湖心亭烹雪煮茶。来乌州的海户,大多数都是堆金积玉的豪商,这样的活动一经推广,也连带着消费和买卖,如此大的商机,她怎么能错过。
小丫鬟为她梳的是京中士女的普通样式,费不了多大功夫,出门跟富商小姐们顺利碰头。
易钟玉早就发现,当地村民的饮食习惯和京中很是不同,一口大铁锅炖万物,灶头火起香气浓,既可果腹又能御寒,她想借这些商户女儿的口,将这项美食推广出去,保不齐就有人揣着好奇慕名前来。安岭镇原本就是安居山林的猎户村子,生鲜冻物存下的不少,要是能说服他们办起自己餐饮产业,周边居民也有就业赚钱的机会。
同行的千金小姐里,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乌州的,光是马车上就围着易钟玉叽叽喳喳问东问西,她也早早就做好了功课,很耐心的为她们解答,少女们水眸灵动,间或发出几声讶异的赞叹,都对此行的目的地充满了期待。
“真是个有趣的地方,和我过去所见到听到的都不一样,我父亲原先还说穷山恶水最易出刁民,叫我不要乱跑,哼,结果自己乐呵呵同当地农商拼了好几桌酒,让阿娘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一位年纪稍小些的少女,面上泛着轻柔酡红,悄悄趴在易钟玉耳边说着。
外地人瞧不起乌州的穷乡僻壤,商人尤为重利,这种偏见自然多矣。她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哪怕是先皇,也对这片古老沉默的地区困心衡虑,它是令人望之生畏的雪国,却也是满盈佳穗的粮仓,是荒设的边境隘口,也是未知的林海雪原。如果不是为了还易钟秀一个人情,她也无意深入这里的冰封。
大半天的赶路,马车停下的时候日头正盛,事先打好了招呼,村民们的接待既淳朴又热情。那几个女孩也不怯场,前呼后拥的往餐馆里头去,原本静谧的村庄也因少女的活泼染上了轻松的氛围。
易钟玉直在心里鼓掌,这样的场景正是她喜闻乐见的。
但她并未跟着大队进屋取暖,她独自一人在白桦林里踩雪。
按照她的设想,要形成一个完整且成熟的旅居产业,附近得有像样的景色才行,这里买点东西那里消费一下,糊口振兴两不误,没有比这更有效的了。
但她左转右转,除了几条刚刚开化的臭水沟外,几乎一无所获。易钟玉不免有些丧气。不过也是令人,她学做知县,计较钱粮,到底也是半路来的,她能想到的旁人一准早就想到了,只是迫于现有的经济基础,很难实施罢了。
这一趟她无功而返,顺带染了一身附近古怪莫名的秽臭气味,一脚深一脚浅的积雪,回去连鞋袜也要换新的。
突然,她听见身后的水沟里发出“咕咚”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溅起的水花。她未多想,下意识的转身一瞥。
浑浊不堪的污水,不断有苍蝇蚊子在水面盘旋,腐臭的气息仿佛有毒的瘴气在四处蔓延,在一堆堆冰片间簇拥着的是一个草编的小篮,被水浸泡到有些发烂,而在它的下游不远处,有一团几近鲜红的肉包,笨拙的扑腾着纤细的四肢,向更漆黑的漩涡中沉去。
那是一个活的婴孩!
这个念头轰隆一瞬冲向她的脑中,四肢好像被一块胶纸包裹住,动弹不得,脑袋像断了发条的钟表,僵硬空洞。只有一颗心脏砰砰得在耳边跳动。
眼看着水流要把那肉团推向更远处,易钟玉飞快冲上前一把捞起。
那婴儿早就不再温热,只裹了一层花被,也早已被河水打湿,她僵硬的脑子终于开始运作,这孩子被遗弃时是装在旁边的草篮里的,不知怎的从篮里翻出来,发出那一声落水声,才被人发现。
易钟玉自己也不敢去试探,怀中的婴儿究竟是死是活。她几乎是闭着眼,颤抖着将污秽不堪的花被剥开,将浑身通红的婴孩包裹进斗篷里。
那团肉时不时还动一动,发出微弱的呻吟声,易钟玉只想哭。明明是在雪地里,她却满额的汗珠,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终于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跪坐在那水沟边,熏天的臭气让她再也忍不住干呕。踉跄的爬起来,向着来时的村子狂奔。
这片白桦林本就甚少有人出入,村民们知道今日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几乎都聚在屋子里准备开饭。
最先发现她的,是那个在马车里同她说悄悄话的少女,她见院中有几只家养的小兔,想一个人出来看看。正巧看见狂奔而来的易钟玉。
“钟玉姐姐,你到哪里去了啊,我们马上就要开饭了。”少女好奇的走上前,在看清对方怀里露出的什么东西后,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尖叫声。
这一声尖叫让本就上气不接下气的钟玉险些晕厥。同时,屋里的人也被唤了出来,一声接着一声的倒吸气,纷纷开始议论,刚刚还好好的贵人小姐,怎么就浑身的腐臭味,还揣了一个孩子回来?
“不,不是……这是我捡来的……”
其实她也是一时冲动,她也没有想清楚她要如何安置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是死是活她都没有去确认。
她也怕的要死,一边解释着一边抖若筛糠,但要她亲眼看着这条生命白白消逝,她做不到。
“你们……帮帮我………”
下一句话,她一直梗在那说不出来。
他们能帮什么?自己这个将她捡来的人都不能确定她的归宿,又能要求别人怎样。
“有没有人……帮她洗个澡……”易钟玉有些绝望,她本能的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一直臭着吧。
但周围的村民显然没有这个意思,稍小一些的妇孺,早就被吓得花容失色,易钟玉稍有异动,就恨不得反方向撤出几十米,生怕下一秒就被赖上。年长一点的男性,也愣在原地不敢上前,亦或是摇着头在一旁交头接耳着。
“钟玉?”
当易钟玉觉得自己和婴儿就要被冻死在这雪里的时候,一阵熟悉的声音在她头顶上响起。
她脑子嗡了一下,不可置信的抬起头,那声音的主人,在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也怔怔地站了几秒。
那一瞬间,她仿佛找到了最强大的支柱。心中的思绪翻了又翻,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心痛。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冲到那人跟前,方才一直强忍着未落的泪珠翻涌而出。了,语气却是带着酸涩的喜悦:
“唐凤梧,你怎么在这儿?”
白灾过后,百废待兴,庄稼果蔬冻害严重,易钟玉奉旨率兵丁施粥,但城外涌入的难民众多,进行七八日后,当地难民只知坐吃山空,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乌州经济受当地发展制约,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当地农户仅以满足自身消费为主来耕作交易。
她先是去考察当地集市,辗转过每一家米商,发现每一家卖粮售价都不尽相同,库存也不多。发现这一规律后,易钟玉当机立断关闭了粮仓,并放话出来,要以三倍价格收粮,还邀请了乌州粮商,让他们提高价格去卖。
提高价格又能多多赚钱,粮商们怎能不愿意,只当是捡了个大便宜,将家中储藏的粮米通通卖出,又担心不够,专门到外地去运粮。
连州与乌州地域相邻,海户们听说乌州粮食卖的很贵,纷纷雇佣劳工将粮食运到乌州来卖。
等乌州的米储备得差不多了,易钟玉又开始开仓放粮,以原本的价格将米投入市场。
外地粮商都是来赚钱的,把粮食从外地运到杭州都需要成本,为了不亏本,他们也开始降价卖粮,没人买就继续降,直到可以将粮卖出去为止。
这一招实为“哄抬米价”,竟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粮食问题。
可这种方法跟之前施粥的区别并不大,百姓没有收益,低价米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那些“空有劳动力却无处施展”的难民们,须得养活起自己才行。
易钟玉在这里已经呆上近一月,除了极个别知晓她身份的官兵,当地百姓只当她是哪个廉访使者的女儿。
反正她用起别的身份来,也是得心应手。
知道钟玉畏寒,钟杰特意将她的住所安排在乌连边界的一个客栈内,她又特意带上了宫中常用的香银碳,不仅暖和还有淡淡幽香。她不打算学习贤人风骨,上悯国难,下哭人穷,以她的性格还做不到。
她很实际:就自己那个身板,还是不要学人家以身作则与民人共苦了。要她把房里的暖炉撤下,身上的棉袍脱下,用不着一个月,就交待在这里了。
她也没那么高尚,比起这点具有表演性质的矫情,她更想走出门去找到能真正改善民生的好点子。
没有好点子,能够撞上点石成金的运气也不错。
难得的一日大太阳,易钟玉早早起床了。小客栈的隔音效果一般,她一大早就听见一层大门外有几个住店的客人同小二在争吵。
“喂!你们家客栈昨晚遭贼了吧!我的衣物全都被偷了!”
“这位客人你讲讲道理,哪家贼人会不偷银钱偷衣服,别是你得罪了什么人,还诚心诬陷我们吧!”
………………
争吵声渐歇,易钟玉已睡意全无,随行的小丫鬟知道主子要外出,便早早准备了梳妆。钟玉一边随着她们摆弄,一边用力的往手上涂着粉霜——这地方天寒干燥,本来她还懒着过一遍水算了,仅几天下来就开始裂口。
又便宜了易钟秀这个滑头!她开始邪恶的盘算着,回去之后该怎么讹这丫头一把。
米粮的问题解决后,滞留在连州的海户也纷纷打道回府。易钟玉的打算,就是拦下几个富商贵人到处玩乐一番。
依她看来,乌州雪乡的景色是一绝,以她这个自小生长在宁州的土著来说,这几日连番考察,让她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天坐坐雪橇,明天堆堆雪狮,后天又去湖心亭烹雪煮茶。来乌州的海户,大多数都是堆金积玉的豪商,这样的活动一经推广,也连带着消费和买卖,如此大的商机,她怎么能错过。
小丫鬟为她梳的是京中士女的普通样式,费不了多大功夫,出门跟富商小姐们顺利碰头。
易钟玉早就发现,当地村民的饮食习惯和京中很是不同,一口大铁锅炖万物,灶头火起香气浓,既可果腹又能御寒,她想借这些商户女儿的口,将这项美食推广出去,保不齐就有人揣着好奇慕名前来。安岭镇原本就是安居山林的猎户村子,生鲜冻物存下的不少,要是能说服他们办起自己餐饮产业,周边居民也有就业赚钱的机会。
同行的千金小姐里,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乌州的,光是马车上就围着易钟玉叽叽喳喳问东问西,她也早早就做好了功课,很耐心的为她们解答,少女们水眸灵动,间或发出几声讶异的赞叹,都对此行的目的地充满了期待。
“真是个有趣的地方,和我过去所见到听到的都不一样,我父亲原先还说穷山恶水最易出刁民,叫我不要乱跑,哼,结果自己乐呵呵同当地农商拼了好几桌酒,让阿娘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一位年纪稍小些的少女,面上泛着轻柔酡红,悄悄趴在易钟玉耳边说着。
外地人瞧不起乌州的穷乡僻壤,商人尤为重利,这种偏见自然多矣。她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哪怕是先皇,也对这片古老沉默的地区困心衡虑,它是令人望之生畏的雪国,却也是满盈佳穗的粮仓,是荒设的边境隘口,也是未知的林海雪原。如果不是为了还易钟秀一个人情,她也无意深入这里的冰封。
大半天的赶路,马车停下的时候日头正盛,事先打好了招呼,村民们的接待既淳朴又热情。那几个女孩也不怯场,前呼后拥的往餐馆里头去,原本静谧的村庄也因少女的活泼染上了轻松的氛围。
易钟玉直在心里鼓掌,这样的场景正是她喜闻乐见的。
但她并未跟着大队进屋取暖,她独自一人在白桦林里踩雪。
按照她的设想,要形成一个完整且成熟的旅居产业,附近得有像样的景色才行,这里买点东西那里消费一下,糊口振兴两不误,没有比这更有效的了。
但她左转右转,除了几条刚刚开化的臭水沟外,几乎一无所获。易钟玉不免有些丧气。不过也是令人,她学做知县,计较钱粮,到底也是半路来的,她能想到的旁人一准早就想到了,只是迫于现有的经济基础,很难实施罢了。
这一趟她无功而返,顺带染了一身附近古怪莫名的秽臭气味,一脚深一脚浅的积雪,回去连鞋袜也要换新的。
突然,她听见身后的水沟里发出“咕咚”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溅起的水花。她未多想,下意识的转身一瞥。
浑浊不堪的污水,不断有苍蝇蚊子在水面盘旋,腐臭的气息仿佛有毒的瘴气在四处蔓延,在一堆堆冰片间簇拥着的是一个草编的小篮,被水浸泡到有些发烂,而在它的下游不远处,有一团几近鲜红的肉包,笨拙的扑腾着纤细的四肢,向更漆黑的漩涡中沉去。
那是一个活的婴孩!
这个念头轰隆一瞬冲向她的脑中,四肢好像被一块胶纸包裹住,动弹不得,脑袋像断了发条的钟表,僵硬空洞。只有一颗心脏砰砰得在耳边跳动。
眼看着水流要把那肉团推向更远处,易钟玉飞快冲上前一把捞起。
那婴儿早就不再温热,只裹了一层花被,也早已被河水打湿,她僵硬的脑子终于开始运作,这孩子被遗弃时是装在旁边的草篮里的,不知怎的从篮里翻出来,发出那一声落水声,才被人发现。
易钟玉自己也不敢去试探,怀中的婴儿究竟是死是活。她几乎是闭着眼,颤抖着将污秽不堪的花被剥开,将浑身通红的婴孩包裹进斗篷里。
那团肉时不时还动一动,发出微弱的呻吟声,易钟玉只想哭。明明是在雪地里,她却满额的汗珠,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终于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跪坐在那水沟边,熏天的臭气让她再也忍不住干呕。踉跄的爬起来,向着来时的村子狂奔。
这片白桦林本就甚少有人出入,村民们知道今日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几乎都聚在屋子里准备开饭。
最先发现她的,是那个在马车里同她说悄悄话的少女,她见院中有几只家养的小兔,想一个人出来看看。正巧看见狂奔而来的易钟玉。
“钟玉姐姐,你到哪里去了啊,我们马上就要开饭了。”少女好奇的走上前,在看清对方怀里露出的什么东西后,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尖叫声。
这一声尖叫让本就上气不接下气的钟玉险些晕厥。同时,屋里的人也被唤了出来,一声接着一声的倒吸气,纷纷开始议论,刚刚还好好的贵人小姐,怎么就浑身的腐臭味,还揣了一个孩子回来?
“不,不是……这是我捡来的……”
其实她也是一时冲动,她也没有想清楚她要如何安置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是死是活她都没有去确认。
她也怕的要死,一边解释着一边抖若筛糠,但要她亲眼看着这条生命白白消逝,她做不到。
“你们……帮帮我………”
下一句话,她一直梗在那说不出来。
他们能帮什么?自己这个将她捡来的人都不能确定她的归宿,又能要求别人怎样。
“有没有人……帮她洗个澡……”易钟玉有些绝望,她本能的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一直臭着吧。
但周围的村民显然没有这个意思,稍小一些的妇孺,早就被吓得花容失色,易钟玉稍有异动,就恨不得反方向撤出几十米,生怕下一秒就被赖上。年长一点的男性,也愣在原地不敢上前,亦或是摇着头在一旁交头接耳着。
“钟玉?”
当易钟玉觉得自己和婴儿就要被冻死在这雪里的时候,一阵熟悉的声音在她头顶上响起。
她脑子嗡了一下,不可置信的抬起头,那声音的主人,在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也怔怔地站了几秒。
那一瞬间,她仿佛找到了最强大的支柱。心中的思绪翻了又翻,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心痛。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冲到那人跟前,方才一直强忍着未落的泪珠翻涌而出。了,语气却是带着酸涩的喜悦:
“唐凤梧,你怎么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