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刚踏入长乐宫,就听见主殿内传来短促的萧音。走进去一看,一个身穿女官服制的姑娘,正跟着钟秀对坐学乐。
“哎呀,你这个手型不对……手腕不要弯……平直即可……放松噢……你看这样不就好多了。”
她这个三妹聪明活泼,天生的亲和力,那小姑娘显然内敛得多,亦步亦趋的学着动作,认真的样子也让人喜欢的紧。
易钟灵被这样的亲切的气氛所感染,笑盈盈的看了半晌也未着人通报。
她生母出身低微,二人连几次面也没见过,但因着长女身份,便自幼由皇祖母教养。老祖母身边规矩严,她也不大爱出门,父亲将她接回时,也差不多到了要出嫁的年纪。在这众多的差池下,便导致其与弟弟妹妹并不相熟。隐约知道元后所出的二妹与一家都不太对付,但她远离京城,许多事也无法贸然插手。又过几年听说二妹已觅得佳婿,才略略按下心来。
父亲崩逝时,她还远在制州,噩耗至时,她也是惊恸到几乎晕厥。幸好有夫婿在京中多番打听,才将这一系列鸡飞狗跳的事件,捋出个条理来。
她时常觉得,自己这个长姐属实不太称职。
于是此次席家被重新启用,她便打定了主意要在京城住下了,一家人都在一处,同气连枝休戚与共,没得只有自己躲到天边逍遥快活的。不过月余,她眼见着弟妹间相处得默契融洽,是说不出来的高兴。偶尔钟玉钟秀能见缝插针的叫几句板,拌几句嘴,也觉得有趣极了。最令他意外的,是从前仁厚寡言的幼弟,巍巍朝堂,运筹帷幄,枯荣同进退,怎能不令人敬佩。
童年时缺失的痕迹,便以这样一种迟来的方式,略略补上了些许缺口。
只要一家人还在,哪怕父亲已经看不到了,她也仍感慰藉。
“大姐来啦!怎么也没人通报一声。”钟秀的声音轻柔悦耳,让她蓦然收起思绪。
她身后的那个小女官,也在微微一怔后施了一个很规矩的见礼。
“萧声袅袅,我一时听入迷了。”钟灵微微一笑,坐到了钟秀旁边。
“害!都怪二姐,说是周家送来几品好茶,她自己喝不惯,叫我们来尝。结果可倒好,她把阿媛丢给我一个人,现下还在偏殿书房里不出来呢。”钟秀撅撅嘴满脸的嫌弃。
钟灵心思细腻,知晓三妹与钟玉贫嘴惯了,心直口快怕叫旁人多想,便自觉岔开话题,转向身边立得规矩的小女官问道,
“你叫阿媛?”
“回大殿下,奴婢是尚乐局女史张氏,贱名阿媛,承二殿下关照,向三殿下讨教乐艺,今日叨扰,望殿下恕罪。”听她吐语如珠,钟灵不禁向她多细望了几眼。
“无妨,你奏的很好。”钟灵朝她温柔地笑了笑,又简单寒暄了几句,就放人离开了。
钟灵目送着,感叹阿媛是个标致的女孩儿。
“钟玉怎的想起……让你亲授才艺了。”钟灵斟酌着用词。以钟秀的身份,教导六尚女官,多少有些不合常理了。
“谁知道二姐又抽得哪门疯,她的事我一向懒得多问,反正阿媛天资不差,脾性也好,我每日在宫中待得无聊,正好有人作伴了。”
“你俩的感情倒是越来越好了。”钟灵对钟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哪能啊,我和二姐那是天生的冤家,她这人好的时候晴空万里,不好的时候阴云密布,冷言冷语的活活噎死人!我替她办事,也不是白干的。乌州参奏的白灾赈济,钟杰已经头疼好几个月了,难免要人亲自走一趟了,总归不是我就是二姐,她正好先向皇兄提了,也算帮了我一个大忙。乌州那地方……苦寒无比民风野蛮,我可不想去。”
“你呀,倒是会投机取巧。”钟灵失笑,轻轻的弹了一下妹妹的额头,“依我看钟玉可不仅仅是向你还人情这么简单,你可要将阿媛教好了,免得事后她朝你要人,又惹她不满意。”
“大姐!你怎么总向着她说话啊”钟秀捂着额头,佯装叫疼,后又叹气道“哪用得着事后啊,二姐如今是一腔热血对劈两半,一半扑在阿媛身上,两日一验收,五日一考教,我有时候真心疼阿媛这孩子,这是做了什么错事被二姐这般女魔头揪住不放了。另一半扑在乌州赈灾上,约莫这月底就要启程了。这不,天天拉着沈大人在隔壁熬油呢。”
易钟秀正絮絮感慨,说到此处像是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
“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钟灵不解追问。
钟秀狡黠一笑“可惜了沈大人一片真心付诸东流!左一日泛舟游湖,右一日献诗弄文,变着法的哄咱家这位二公主开心,可二姐连眼皮也不夹人一下。不过也是了,人家连情深意浓的唐驸马都能割舍下,哪还会看得上你这种毛头小子,要我看二姐满脑子的正经事和旁人都不一样,夫君跑了不要紧,钱权跑了,才真要命。”
钟灵对二妹的这位前驸马并不熟悉,只在坊间听说了些风言风语,她不好猜测,只听得钟秀兀自讲着。
“你似乎很瞧不上沈大人。”
钟秀眼皮一翻,承认道:“说不上来,不是说沈大人不好,只是觉得他年纪轻轻,就胆识如此过人,城府也极深,总感觉二姐会连人带皮被活吞了…”
从私心来讲,钟秀还是希望二姐能与唐凤梧重修于好,那两人明明就是两情相悦,苦命鸳鸯偏偏要自苦,怎不令人惋惜。况就二姐那个跋扈自傲的性子,也就冷静持重的唐大人能收得住了。
钟灵不以为然,上前戳戳她的脑袋,
“钟玉能让自己吃亏?还不住嘴。”
后来过了许多年,易钟玉还会偶然回想起乌州之行的前夕。她还不知道,在未来的半年光景里,她会遇见什么。
命运的齿轮开始向既定的方向转动,她无比庆幸,是冥冥之中的勇敢,成就了柳暗花明的后半生。
“哎呀,你这个手型不对……手腕不要弯……平直即可……放松噢……你看这样不就好多了。”
她这个三妹聪明活泼,天生的亲和力,那小姑娘显然内敛得多,亦步亦趋的学着动作,认真的样子也让人喜欢的紧。
易钟灵被这样的亲切的气氛所感染,笑盈盈的看了半晌也未着人通报。
她生母出身低微,二人连几次面也没见过,但因着长女身份,便自幼由皇祖母教养。老祖母身边规矩严,她也不大爱出门,父亲将她接回时,也差不多到了要出嫁的年纪。在这众多的差池下,便导致其与弟弟妹妹并不相熟。隐约知道元后所出的二妹与一家都不太对付,但她远离京城,许多事也无法贸然插手。又过几年听说二妹已觅得佳婿,才略略按下心来。
父亲崩逝时,她还远在制州,噩耗至时,她也是惊恸到几乎晕厥。幸好有夫婿在京中多番打听,才将这一系列鸡飞狗跳的事件,捋出个条理来。
她时常觉得,自己这个长姐属实不太称职。
于是此次席家被重新启用,她便打定了主意要在京城住下了,一家人都在一处,同气连枝休戚与共,没得只有自己躲到天边逍遥快活的。不过月余,她眼见着弟妹间相处得默契融洽,是说不出来的高兴。偶尔钟玉钟秀能见缝插针的叫几句板,拌几句嘴,也觉得有趣极了。最令他意外的,是从前仁厚寡言的幼弟,巍巍朝堂,运筹帷幄,枯荣同进退,怎能不令人敬佩。
童年时缺失的痕迹,便以这样一种迟来的方式,略略补上了些许缺口。
只要一家人还在,哪怕父亲已经看不到了,她也仍感慰藉。
“大姐来啦!怎么也没人通报一声。”钟秀的声音轻柔悦耳,让她蓦然收起思绪。
她身后的那个小女官,也在微微一怔后施了一个很规矩的见礼。
“萧声袅袅,我一时听入迷了。”钟灵微微一笑,坐到了钟秀旁边。
“害!都怪二姐,说是周家送来几品好茶,她自己喝不惯,叫我们来尝。结果可倒好,她把阿媛丢给我一个人,现下还在偏殿书房里不出来呢。”钟秀撅撅嘴满脸的嫌弃。
钟灵心思细腻,知晓三妹与钟玉贫嘴惯了,心直口快怕叫旁人多想,便自觉岔开话题,转向身边立得规矩的小女官问道,
“你叫阿媛?”
“回大殿下,奴婢是尚乐局女史张氏,贱名阿媛,承二殿下关照,向三殿下讨教乐艺,今日叨扰,望殿下恕罪。”听她吐语如珠,钟灵不禁向她多细望了几眼。
“无妨,你奏的很好。”钟灵朝她温柔地笑了笑,又简单寒暄了几句,就放人离开了。
钟灵目送着,感叹阿媛是个标致的女孩儿。
“钟玉怎的想起……让你亲授才艺了。”钟灵斟酌着用词。以钟秀的身份,教导六尚女官,多少有些不合常理了。
“谁知道二姐又抽得哪门疯,她的事我一向懒得多问,反正阿媛天资不差,脾性也好,我每日在宫中待得无聊,正好有人作伴了。”
“你俩的感情倒是越来越好了。”钟灵对钟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哪能啊,我和二姐那是天生的冤家,她这人好的时候晴空万里,不好的时候阴云密布,冷言冷语的活活噎死人!我替她办事,也不是白干的。乌州参奏的白灾赈济,钟杰已经头疼好几个月了,难免要人亲自走一趟了,总归不是我就是二姐,她正好先向皇兄提了,也算帮了我一个大忙。乌州那地方……苦寒无比民风野蛮,我可不想去。”
“你呀,倒是会投机取巧。”钟灵失笑,轻轻的弹了一下妹妹的额头,“依我看钟玉可不仅仅是向你还人情这么简单,你可要将阿媛教好了,免得事后她朝你要人,又惹她不满意。”
“大姐!你怎么总向着她说话啊”钟秀捂着额头,佯装叫疼,后又叹气道“哪用得着事后啊,二姐如今是一腔热血对劈两半,一半扑在阿媛身上,两日一验收,五日一考教,我有时候真心疼阿媛这孩子,这是做了什么错事被二姐这般女魔头揪住不放了。另一半扑在乌州赈灾上,约莫这月底就要启程了。这不,天天拉着沈大人在隔壁熬油呢。”
易钟秀正絮絮感慨,说到此处像是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
“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钟灵不解追问。
钟秀狡黠一笑“可惜了沈大人一片真心付诸东流!左一日泛舟游湖,右一日献诗弄文,变着法的哄咱家这位二公主开心,可二姐连眼皮也不夹人一下。不过也是了,人家连情深意浓的唐驸马都能割舍下,哪还会看得上你这种毛头小子,要我看二姐满脑子的正经事和旁人都不一样,夫君跑了不要紧,钱权跑了,才真要命。”
钟灵对二妹的这位前驸马并不熟悉,只在坊间听说了些风言风语,她不好猜测,只听得钟秀兀自讲着。
“你似乎很瞧不上沈大人。”
钟秀眼皮一翻,承认道:“说不上来,不是说沈大人不好,只是觉得他年纪轻轻,就胆识如此过人,城府也极深,总感觉二姐会连人带皮被活吞了…”
从私心来讲,钟秀还是希望二姐能与唐凤梧重修于好,那两人明明就是两情相悦,苦命鸳鸯偏偏要自苦,怎不令人惋惜。况就二姐那个跋扈自傲的性子,也就冷静持重的唐大人能收得住了。
钟灵不以为然,上前戳戳她的脑袋,
“钟玉能让自己吃亏?还不住嘴。”
后来过了许多年,易钟玉还会偶然回想起乌州之行的前夕。她还不知道,在未来的半年光景里,她会遇见什么。
命运的齿轮开始向既定的方向转动,她无比庆幸,是冥冥之中的勇敢,成就了柳暗花明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