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向谨言附耳,谨言离去片刻后,便有狱卒领着姑母进入牢房,姑母望见倚墙而坐面色憔悴的十五,立时红了眼眶。
“十五。”姑母低唤着。
听见是姑母的声音,十五先是怔了一下,继而起身扑进姑母怀里,口中呜咽地呼唤着阿姑。姑母则抱紧她,轻抚着她的后背安慰她。
“阿姑,为何他们要把我们关在这里?”
“放心,这只是一时的,他们决不敢把你怎样!”
姑母望见食盒,忙掀起盒盖。见里面的饭菜未动分毫,面上一惊:“十五,这几日你当真未曾用过饭?”
“阿姑,我不饿。”十五摇摇头。
姑母眼泪直掉,可又怕被十五看见,慌忙背过身用衣袖拭泪。见姑母伤心,十五忙端起碗筷,强颜欢笑道:“阿姑莫哭,十五突然觉得有些饿了。”
说罢,她便拿起碗筷,将饭菜送入自己的口中。此刻的她实在吞不下这些饭粒,可又怕姑母担心落泪,她只能强迫自己咽下去。
姑母颤声道:“阿姑对不住你,更对不住你死去的阿耶阿娘……”
十五用力地摇头。
黑暗中的长风见十五已经开始用饭,终于长舒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暂且落了地。
“寻位郎中为十五诊脉。”长风吩咐道。
谨言忙应是。
上灯时分,长风背身立于府衙正堂。刺史于堂下拱身而立,见长风久不言语,遂抬首去寻,却只能望见明暗交替的烛光中一个隐约混沌的轮廓。
“不知顾都尉深夜唤下官前来可是有急事?”刺史先开口。
长风这才回身,扬起手里的一封书信,此刻刺史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是在烛火下看信。
“曹使君,这是你差人急送上京于家父的一封书信,信中的内容我想你应当还记得,就不必念与你听了罢?”
刺史脸色突变,随即露出掩饰地笑:“顾都尉,这——这下官也是为了您好,您尚且年少难免会意气用事,受了那孤女蛊惑……”
长风斜睨了那刺史一眼,见他肥圆的脸上挂着一贯言不由衷的笑,暗想:若不是他对靳游之动用私刑,靳游之便不会泄露十五的身世。那么前几日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十五不会因为小六子的死而恨他,十五与她姑母也不会身陷囹圄,他与十五更不会落至如此地步。
刺史还在滔滔不绝,长风遂向谨言示意。稍顿,谨言便将七八个花枝招展的女子领入正堂。刺史见了那些女子,登时吓得面如土色,垂首不语。
长风讥讽地笑道:“如此看来,大约是曹使君受了这几位女子的蛊惑,忘了朝中五品官员只能娶一妻三妾的规定?”
刺史冷汗直冒,紧张地咽了一口涎水,欲解释些什么却又张口无语。
见他伸手揩去额上的汗水,长风更添鄙睨:“更别提曹使君常年与朝中的尚书左丞暗通款曲,而本州各县的官员更是被您私下强逼,须年年上贡黄金白璧与奇珍异宝,供您赏玩!”
长风一面说一面用手指轻叩桌案,将桌案上摆放着的书信、地契、金条等一一掷到刺史面前。
“数罪并罚,曹使君非但官帽难保,怕是连脑袋也要掉了!”
刺史一听,吓得双膝发软,慌忙向长风叩首求他饶过自己。
“若要保你一命,倒也不难,不过要劳烦曹使君先帮长风一个忙。”
那刺史只一个劲儿的磕头:“顾都尉请讲。”
“希望曹使君您能将十五与她的姑母释放,再把府衙内知晓此事的大小官员衙役调职外乡,就当此地从未出现过这二人,从未发生过任何事。”
“这——这若是被令尊顾将军知晓此事,下官怕……”
“此事不劳曹使君费心,父亲那里我自有说辞,如若真的发生什么事,也由我一人承担,与曹使君无半点牵连。”
“这有何难,下官这就亲自去办!”
见长风目的单纯,只不过一心护着那孤女与她姑母。刺史便满口答应下来。
目送刺史离去,夜已近三更。长风顿觉心力交瘁,便以手撑额于桌案上恍惚浅眠。此时一位郎中提着药箱入内,谨言见主人好不容易才歇下,便挥手示意郎中退下。
“如何?”长风醒来,询问道。
郎中先向长风俯身行礼,继而开口道:“方才狱中的那位小娘子,因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继而连及两胁不思饮食,以致气血两虚。”
“可有大碍?”长风追问。
“并无大碍,只须按时服用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即可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见长风舒了一口气,那郎中又犹豫道:“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长风有些担心。
“只不过气血两虚原不该会有滑脉,可小娘子的脉象却滑利流畅,倒像是——喜脉。”
“什么?”长风一脸的惊诧。
“小人又询问了那小娘子的月事,正是迟了几日未至。”
片刻怔住!长风实在是不敢相信他竟然有了孩子?他与十五的孩子?他甚至不知是惊奇多一些还是兴奋多一些,只是觉得内心有一股暖暖的热流涌向全身。
慎行上前,将一封信件呈上:“郎君,将军急信。”
长风打开信件,上面短短几句,皆是催促他疾速动身回上京的言语。
方才他因为十五被诊出喜脉的热情立时被浇灭了一半。如今虽令那刺史答应放了十五与姑母,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十五与姑母一同生活了!倘若姑母因一时冲动,十五知晓了自己的身世,那么他与十五再无可能!更何况如今十五有了身孕,他们有了孩子,他必定要将十五和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想至此,他便向谨言吩咐道:“父亲信中交待速回上京,明日你去备一辆马车。”
“郎君您这是预备要带小娘子一同回长安城?”谨言试探地问。
长风眉头一皱,沉声道:“去办便是了!”
“是。”
谨言见主人面上略带不悦,知他此时是旧愁添新愁,便急忙退下了。
次日一早,长风行至牢狱,令狱卒打开铁锁后,示意他退下。
姑母抬首见是长风,冷言冷语道:“顾都尉来此是要作何?是来看我长孙家的笑话还是要杀人灭口毁尸灭迹?”
见姑母仍在气头上,长风知她一时半刻不会原谅自己,便向她恭敬地行礼:“姑母,长风此次是来向您辞别的。”
“辞别?”姑母不解其意。
“只待今日府衙诸事处理完毕,明日一早,长风便要启程回长安城了。”
姑母先是一怔,继而追问:“十五呢?”
“十五自是要随我入京。”
“什么?你可知入京后若是被你父亲发现她的身份,她会有多危险?你莫要再异想天开,做与十五长相厮守的白日梦了!我们长孙家的没落倒台,我阿兄阿嫂的死,皆是你父亲所为!你与十五之间隔着血海深仇,你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姑母气愤之下,将心里话全盘托出。
见姑母如此执拗地要拆散他与十五,长风更坚定了要带十五一起走的决心。遂开口道:“姑母放心,长风自会护十五周全。长风对十五的心意相信姑母应是比谁都要明了,更何况——她腹中已有了我的孩子。”
“什么?”姑母脸色煞地转白,眼里满是沮丧和惊恐。
“再过几日,自会有人护送姑母回到山中。”长风向姑母谦恭地行了一礼:“长风告辞!”
说罢,他疾步走出牢房,消失在黑暗中。
“十五。”姑母低唤着。
听见是姑母的声音,十五先是怔了一下,继而起身扑进姑母怀里,口中呜咽地呼唤着阿姑。姑母则抱紧她,轻抚着她的后背安慰她。
“阿姑,为何他们要把我们关在这里?”
“放心,这只是一时的,他们决不敢把你怎样!”
姑母望见食盒,忙掀起盒盖。见里面的饭菜未动分毫,面上一惊:“十五,这几日你当真未曾用过饭?”
“阿姑,我不饿。”十五摇摇头。
姑母眼泪直掉,可又怕被十五看见,慌忙背过身用衣袖拭泪。见姑母伤心,十五忙端起碗筷,强颜欢笑道:“阿姑莫哭,十五突然觉得有些饿了。”
说罢,她便拿起碗筷,将饭菜送入自己的口中。此刻的她实在吞不下这些饭粒,可又怕姑母担心落泪,她只能强迫自己咽下去。
姑母颤声道:“阿姑对不住你,更对不住你死去的阿耶阿娘……”
十五用力地摇头。
黑暗中的长风见十五已经开始用饭,终于长舒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暂且落了地。
“寻位郎中为十五诊脉。”长风吩咐道。
谨言忙应是。
上灯时分,长风背身立于府衙正堂。刺史于堂下拱身而立,见长风久不言语,遂抬首去寻,却只能望见明暗交替的烛光中一个隐约混沌的轮廓。
“不知顾都尉深夜唤下官前来可是有急事?”刺史先开口。
长风这才回身,扬起手里的一封书信,此刻刺史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是在烛火下看信。
“曹使君,这是你差人急送上京于家父的一封书信,信中的内容我想你应当还记得,就不必念与你听了罢?”
刺史脸色突变,随即露出掩饰地笑:“顾都尉,这——这下官也是为了您好,您尚且年少难免会意气用事,受了那孤女蛊惑……”
长风斜睨了那刺史一眼,见他肥圆的脸上挂着一贯言不由衷的笑,暗想:若不是他对靳游之动用私刑,靳游之便不会泄露十五的身世。那么前几日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十五不会因为小六子的死而恨他,十五与她姑母也不会身陷囹圄,他与十五更不会落至如此地步。
刺史还在滔滔不绝,长风遂向谨言示意。稍顿,谨言便将七八个花枝招展的女子领入正堂。刺史见了那些女子,登时吓得面如土色,垂首不语。
长风讥讽地笑道:“如此看来,大约是曹使君受了这几位女子的蛊惑,忘了朝中五品官员只能娶一妻三妾的规定?”
刺史冷汗直冒,紧张地咽了一口涎水,欲解释些什么却又张口无语。
见他伸手揩去额上的汗水,长风更添鄙睨:“更别提曹使君常年与朝中的尚书左丞暗通款曲,而本州各县的官员更是被您私下强逼,须年年上贡黄金白璧与奇珍异宝,供您赏玩!”
长风一面说一面用手指轻叩桌案,将桌案上摆放着的书信、地契、金条等一一掷到刺史面前。
“数罪并罚,曹使君非但官帽难保,怕是连脑袋也要掉了!”
刺史一听,吓得双膝发软,慌忙向长风叩首求他饶过自己。
“若要保你一命,倒也不难,不过要劳烦曹使君先帮长风一个忙。”
那刺史只一个劲儿的磕头:“顾都尉请讲。”
“希望曹使君您能将十五与她的姑母释放,再把府衙内知晓此事的大小官员衙役调职外乡,就当此地从未出现过这二人,从未发生过任何事。”
“这——这若是被令尊顾将军知晓此事,下官怕……”
“此事不劳曹使君费心,父亲那里我自有说辞,如若真的发生什么事,也由我一人承担,与曹使君无半点牵连。”
“这有何难,下官这就亲自去办!”
见长风目的单纯,只不过一心护着那孤女与她姑母。刺史便满口答应下来。
目送刺史离去,夜已近三更。长风顿觉心力交瘁,便以手撑额于桌案上恍惚浅眠。此时一位郎中提着药箱入内,谨言见主人好不容易才歇下,便挥手示意郎中退下。
“如何?”长风醒来,询问道。
郎中先向长风俯身行礼,继而开口道:“方才狱中的那位小娘子,因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继而连及两胁不思饮食,以致气血两虚。”
“可有大碍?”长风追问。
“并无大碍,只须按时服用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即可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见长风舒了一口气,那郎中又犹豫道:“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长风有些担心。
“只不过气血两虚原不该会有滑脉,可小娘子的脉象却滑利流畅,倒像是——喜脉。”
“什么?”长风一脸的惊诧。
“小人又询问了那小娘子的月事,正是迟了几日未至。”
片刻怔住!长风实在是不敢相信他竟然有了孩子?他与十五的孩子?他甚至不知是惊奇多一些还是兴奋多一些,只是觉得内心有一股暖暖的热流涌向全身。
慎行上前,将一封信件呈上:“郎君,将军急信。”
长风打开信件,上面短短几句,皆是催促他疾速动身回上京的言语。
方才他因为十五被诊出喜脉的热情立时被浇灭了一半。如今虽令那刺史答应放了十五与姑母,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十五与姑母一同生活了!倘若姑母因一时冲动,十五知晓了自己的身世,那么他与十五再无可能!更何况如今十五有了身孕,他们有了孩子,他必定要将十五和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想至此,他便向谨言吩咐道:“父亲信中交待速回上京,明日你去备一辆马车。”
“郎君您这是预备要带小娘子一同回长安城?”谨言试探地问。
长风眉头一皱,沉声道:“去办便是了!”
“是。”
谨言见主人面上略带不悦,知他此时是旧愁添新愁,便急忙退下了。
次日一早,长风行至牢狱,令狱卒打开铁锁后,示意他退下。
姑母抬首见是长风,冷言冷语道:“顾都尉来此是要作何?是来看我长孙家的笑话还是要杀人灭口毁尸灭迹?”
见姑母仍在气头上,长风知她一时半刻不会原谅自己,便向她恭敬地行礼:“姑母,长风此次是来向您辞别的。”
“辞别?”姑母不解其意。
“只待今日府衙诸事处理完毕,明日一早,长风便要启程回长安城了。”
姑母先是一怔,继而追问:“十五呢?”
“十五自是要随我入京。”
“什么?你可知入京后若是被你父亲发现她的身份,她会有多危险?你莫要再异想天开,做与十五长相厮守的白日梦了!我们长孙家的没落倒台,我阿兄阿嫂的死,皆是你父亲所为!你与十五之间隔着血海深仇,你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姑母气愤之下,将心里话全盘托出。
见姑母如此执拗地要拆散他与十五,长风更坚定了要带十五一起走的决心。遂开口道:“姑母放心,长风自会护十五周全。长风对十五的心意相信姑母应是比谁都要明了,更何况——她腹中已有了我的孩子。”
“什么?”姑母脸色煞地转白,眼里满是沮丧和惊恐。
“再过几日,自会有人护送姑母回到山中。”长风向姑母谦恭地行了一礼:“长风告辞!”
说罢,他疾步走出牢房,消失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