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陈柚确实不记挂着机床厂家属院的那个家。
他们也没有将她当作家人。
现在的陈柚有自己的家,厂里的女工多,有带娃经验的同事也多,陈柚总能够从她们那里听到一些点子。不过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而已,女工多的八棉厂上班时间带孩子的事,没那么让陈柚操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上班没有钱票更养不起娃。养一个娃娃除了时间还是需要钱票的,在乡下的时候,那些媳妇过了月子就是要下地的,照顾孩子也不能够面面俱到,在厂里还有专门看管孩子的人跟地,休息的间隙能够去瞄两眼孩子,有的还在哺乳期做母亲的要趁着这个时间给孩子喂一次奶,然后一溜烟地跑掉,这点时间哪里够哄孩子睡觉的,留下来的是使出吃奶劲哭嚎的婴儿们。
匆匆忙忙的女工们还会打趣是谁家的孩子吃得最饱最有劲。
陈柚不在的时候一一还算乖巧,陈柚回来一趟再走,一一的嗓子都要破开了天。总归是不能够跟不足一岁的孩子讲道理的,旁人都说陈柚有个眼泪成精的闺女。
爱哭鬼的脸上要多抹两次油,不然泪水一过脸上就会变得干燥,起些红血丝。
大冬天的最惹人烦的是早上起床的那一会儿功夫,要从被窝里离开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陈柚这样带娃的母亲总是要勤快一些,比旁人起得早一些照顾孩子,因着需要照顾孩子工作之余的时间就更拥挤了一些。
半夜醒来坐在床边有时候都会迷糊,是冷冷的空气令人打了个激灵,躲回已经不那样温暖的被窝。现在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些情况就会好一些,接回孩子的第三个月陈柚从忙忙碌碌之中吐了一点气。
“过年要带闺女回娘家不,我说你要不就留在厂里头过年好了喽,天气这样冷孩子感冒的多,把孩子带出去那么多的人还要吹冷风,要是受寒发热的这个年都别想好好过了。”
“孩子哪里有那样脆弱的,一家人还是热热闹闹过个年。”陈柚的男人又不在沪市,陈柚不回家过年去哪儿过年,“姥姥姥爷瞧见外孙女不晓得多喜欢嘞,带回去让爸妈开心开心也是好的。”
一年到头也就是一个年,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怎么好就在职工宿舍里清清冷冷过掉的。就算是要响应建设号召,那也是要回家吃饭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欢。
这话说得也没错,机床厂还是需要回去一趟的。
纵然陈柚晓得那个家跟自己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到底在旁人眼里那也是她的娘家,是她的来处,一趟公交车就能够到达的地方,连过年都不回去,也太说不过去。
“我自个白天回去一趟,孩子还小确实怕她染上风寒,大冬天的遭罪还是留在厂里到时候就托嫂子帮我看半天。”
“这没问题,你就是吃过晚饭回来也没事。就是你家孩子特别粘你,晚上睡觉那肯定是不成的。你还是回家去一趟,也回去打打‘秋风’,吃上些不要钱的好鱼好肉。”陈柚来了厂里半年还是个新人,她的那点事却是有点“传奇”的,要不是结婚早,不晓得多少人要给陈柚介绍对象。
陈柚自身的条件就没有哪里是拖后腿的,在工作上的表现也很是亮眼,一个女娃娃还会搞机器,能干得很。陈柚是被下乡给耽搁了的,要是毕业那年被分配工作留在城里头,就不会这样早早跟人结婚生子,说起这事来也只能感叹命运。
工作半年,范积极是一元钱没有存到,明明是她自己挣钱的第一年却没有跟理想中一样有自己的小金库。还以为工作以后就可以买下百货大楼里的崭新的大衣:“不单单是存款买不起大衣,是我的工资加起来分文不花也就是买那么一件心仪的大衣。”
“妹,你可真能想。这不是工作前就算得到的,一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二十块钱,一年下来能有几块钱算也是算得出来的。这点事哪里需要等到现在再感慨,你哥我也没钱,借不了你买大衣。”
“我有说到你那里借,就你那样一张嘴,吃得比我要多,两袋空空,我就没指望过你。”
指望她哥还不如指望她自己呢,家里头还在给哥攒钱讨老婆。他哥的工资也是要上缴的,要是放在手里头,按照范进步的花法,哪里是能够存下钱的。
不是她范积极看不起自己的哥,而是攒钱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来是挣点钱不容易,二来是花钱又太轻松。
范积极往侧边踢了踢,正要去看她哥的反应,却看见了陈柚。
她穿着一件厚实的外衣,手套将手护得很好,半张脸都被掩住,范积极还是一眼将人认出。
两个人的交集,再陈柚离开单身宿舍后,断崖式减少。
范积极后知后觉陈柚的不容易,只是跟陈柚是回不到之前了,当时说出口的话收不回来。那点对陈柚不真诚的讨厌,再交集减少后,自然而然消失,宿舍里再提起攒钱的事,说起陈柚,范积极心中半点介意也没有。
范积极扯了扯嘴角,在打招呼和无视之间选择拉着哥哥的袖子快步向前走。范进步却不如她愿,大声问道:“做什么呢!”
范积极惊讶抬头,恰巧对上陈柚的视线。
都怪范进步这只蠢驴,凡事都要问问为什么,不能待会再问,不能声音小一点。
“我有些饿了。”隔着棉衣范积极摸着自己的肚子,“想早点回家吃饭不成啊!你要是不饿你慢悠悠晃荡,我先回去就是。”
像是才发现陈柚一般,给陈柚点了点头:“吃过饭了?”
范积极主动给自己打招呼,陈柚心里头有些疑惑,面上还是应着,把手里头的饭盒拎了拎:“就要回去吃饭。”刚去食堂给自己打好饭,再去把一一抱回宿舍,这是陈柚的日常。今天要了碗阳春面,陈柚步伐都比平日匆匆些。
范进步挤眉弄眼:“你们和好了?”
“什么和好?”范积极不想理她哥,“碰见了问问而已,总不是装作不认识。”
刚刚走那么快可不是想当作不认识,范进步没去戳破自家妹妹的脸皮。范积极从学校里出来就到了棉八厂,生活一直都在一个圈子里,学校里的同学多是一块长大的棉八厂的孩子,在学校里就被安排好了进入棉八厂工作的前程,有时候确实会以自己为中心一点。
在棉八厂,范积极的父母不担心女儿会闹出什么事来,只要还在棉八厂就是他们能看得住的范围内。闹归闹,作为父母的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事对女儿几次三番教训,道理归道理,他们还是站在自家女儿这边的。
儿子提起积极跟陈柚主动打招呼的事来,得来范母一句:“积极懂事些了。”
范进步没说妹妹想要视而不见的事:“我瞧这样也挺好的,积极就是反应比别人要慢些,她经历得要少。”
范母觉得贴心,瞧见儿女关系好的模样:“你平时多照顾照顾你妹妹,她心思浅,跟她一个年纪的姑娘特别是下过乡的,心眼都多着。”
范积极宿舍里除了范积极都是下过乡的:“那怎么防得住,妈,也没有那样草木皆兵的。不好对下过乡的人有偏见,你这样一句话将人都当成坏同志,别人多冤枉。”
她也不是将人都当成坏人,就是积极太把心思放在脸上,又太藏不住话,心里有点什么想法都要一股脑说出来才行。
“积极的性子在外面讨不到好的。”女人摇头感叹,“这点上,她不如你。”
“多见识慢慢也就懂了。”
“或许......,其实我晓得陈柚那姑娘人不错,能干事也能干成事,本来积极跟她处一块还能学到点。可惜了......”
陈柚很少提及下乡的那段日子,这一点跟曹小佳、胡飞飞没有多大的不同。在乡下的那段时光,似乎没有多少的时光是值得回味的,又或者她们都吝于与别人提起。被下乡改变最多的人,非陈柚莫属,曹小佳胡飞飞只是绕了一点弯路回到正轨上,陈柚却在那段弯路上留下了人生深刻的印迹。
过早的成家,过早的成为一位母亲。
范积极一开始没想过要道歉的,不认为自己应该是道歉的那个,打心底认为是陈柚对不起自己。可是,当厂里出现一些跟陈柚有关的不好的流言之后,范积极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具备杀伤力。
最主要的是,一些话是由她为由头的。那些话将她跟陈柚的关系弄得更僵,实际上她最多认为陈柚冷血了一些,作为一个母亲是那样轻而易举将孩子抛下,作为室友半点不透露这样的大事,完全将自己当外人。
两件事相互印证,更令范积极在当时以为是陈柚对不住自己。
陈柚的出色是慢慢显露的,并不是一开始就优人一等,纵然是学习的速度快一点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不怎么会被人注意到的。让熟练工去发现一群新人谁更出色一点,实际上在他们眼里新人都是笨拙的。
等将孩子哄好,阳春面已经坨掉。
选择阳春面本来就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浆掉的面条味道也差了很多,不是陈柚想象中的味道。
筷子一夹面就断在碗里,碗里的面几乎是堆在一块,瞧不出最初吸引人的模样。唯有后来洒下去的几粒葱,鲜绿可人。手触及的铝制饭盒几乎感受不到热度,纵然是包裹在布料之中,在这样的冬日里食物的热度还是散得很快。
吃完饭洗掉饭盒,又将孩子的小衣服给洗掉。
“陈柚借点热水我,我把饭盒给洗了。”洗个饭盒还要将暖水壶拿过来,陈柚还是怪讲究的,一瞧陈柚是用热水洗的饭盒,她的手也一下子不想忍受冰冷的水。
一暖水壶开水一分钱,陈柚这样的用法,她看陈柚一天两暖水壶也是不够的。算下来一个月在开水上要花去一块钱。
一块钱别人花出去好像也不是很多,但是算在自己身上好像也不少。
她说:“现在的水是太冷了。”
陈柚拿回来暖水壶倒了些开水在浸湿的衣服上,一一的衣物小件,洗起来倒也不是麻烦,也耐不住天天都需要洗,有时候一天只洗一遭都不成:“等开春就好了。”
“那还有得等,春天过了又不好熬了,夏天车间里人都要给蒸成干。”女人擦了擦饭碗道,“夏天,我们纺织厂的女工比田地里的汉子还要汗臭。”
纺织车间里的温度要比外面高许多,机器不停的运转,热气散发又慢,车间里头是又闷又湿,在车间里中暑气的大有人在。夏天的的确良车间里的女工不好穿在身上的,那布料不透气,湿了之后更是什么都显露出来。
无论穿着什么衣裳,在夏天的纺织车间就是大把大把出汗,水还不能够大口大口喝,只能润一润唇,不然去了太多次的厕所是耽搁生产的。
夏日的车间有夏日的难熬,冬日的车间有冬日的难熬。
冬日的上班最大的困难不在车间里,而在车间外头。
陈柚搓洗着衣裳,夏天好,到时候一一长大一些,能说的话也多了,或许照顾起来要比现在省力一些,再说到时候她已经很习惯这样的生活节奏……总之到时候总是要比现在更好一点的。
不过想到夏日的车间,陈柚也有些觉得有点愁人,真的是要把人的汗都给流干。但是要自己吃上饭,没有什么活是简单的,在车间里的难熬,难道那些双抢时节背朝天的庄稼人就轻松了?
若不是回城,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当知青的时候,也不用跟现在这样天天要干活吧?”
厂里的学生去当知青的也不少,一年在家里头是要待几个月的,一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的。就算是家里头的娃娃多,作为父母的也是会补贴刚下乡的孩子的,乡下当知青自然是不如留在厂里当工人的,但是要说起棉八厂夏日的车间,应该是要比当知青更难熬的。
知青到底不是真正的庄稼汉,不指望他们在乡下会跟社员一样卖力。虽说这一辈人从小就学工学农,可是那种小把戏跟真正的农民农活比起来实在是差大了。陈柚作为一个女知青,她是在双职工家庭里头长大的,能够有多少干农活的本事?
“也还好。”乡下的日子,明明离得不是很远,理应不是模糊而是清晰的,陈柚没有可以去遗忘,只是确实说不出准确的回答。
不用天天干活吗?
确实有休息的时间,没有什么活是当下必须要去做的,但是有的事不去做之后就会成为来不及:“是看工分的,干得多定的工分多,干得少工分就少。”
所以,一直干活的人也是有的。
下乡的时候具体经历了什么,似乎没有值得分享的人,不是那段经历不能够说给其他人听,而是没有人让陈柚觉得她有必要说一说当知青时的事。
“也不是只有你一个当知青,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这样的回答极有可能出现在别人口中,陈柚听起别人在背后议论过,所以更对自己的知青生活闭口不谈。
“你可是去了外地的知青,外地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话调子跟我们一点都不一样的,他们一点听不懂我们这边的话。我上次碰见一个赣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普通话哦,我都是听不懂一点的,真的是一点都不标准的。”
“地里干活的肤色要稍微深一点,其他的也差不多。”谁还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巴的,“他们本地的话跟我们这边是不一样的,跟普通话也不一样。”
所以她才是那个外地人。
是她听不懂本地人的话。
“陈柚!娃娃哭了!”
拧干了衣服,陈柚一手捧盆,一手拎着暖水壶往回走。
“刚刚她在我不好跟你说,她怎么回城的你是不记得了?是把娃娃抛掉才回来的,娃都还没断奶,她就回来了。”说到这里忍不住摇摇头,当妈的才能够知道陈柚得有多狠心才能够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也是将女儿接回来的,还不是为了孩子的以后。不回来当知青,连份工作都没有。城里长大的姑娘真去土里刨食,能有土生土长的厉害?”
“就是说心狠的才能把日子过好。”对自己都可以这样狠,对待别人又会是什么模样,陈柚这样子的人,她还真的不敢交心,再亲切能亲过儿女至亲?
“她这样的情况我们厂里都找不到第二个出来,还是她命好,还真把女儿给接回来了……”
这两年过年的氛围并不是十分浓厚,陈柚还记得幼时的热闹,那种沸沸扬扬的热闹已经离了很远,如今过年也就是副食品供应多一点,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至于走亲戚,那都得凑时间。
过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杨可琳会有一件新衣服。
过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柚能够多一块钱的私房钱。
一家四口人住在机床厂分的宿舍里,谁多了一件衣服,实实在在、一清二楚的。继父有时候会说下一次就给陈柚做新衣服,到了下一次那件衣服还是属于杨可琳的。占了实际上好处的杨可琳,旁人也是看得见、瞧得见的。
上了中学的杨可琳要用雪花膏,旁人用的是蛤蜊油,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陈柚是沾不到这份光的,甚至还被杨可琳冤枉过,更是不会对杨可琳的雪花膏多看一眼。
明明妈妈的工资比杨叔还要高,为什么作为妈妈的女儿,她的待遇非得差杨可琳一等。
因为她不是男孩子。
可是杨可琳也不是男孩子。
所以母亲说:怪你爹死得早。
后来陈柚没有再跟郭春雅为这个话题争执过,当郭春雅说出怪她爸死得早那句话之后。那时陈柚是怎么回答的,她嘀咕着,原来是因为你是女人,而杨叔是男人。
所以杨可琳就应该比我过得好。
陈柚不承认这一种应该,但是挣钱的郭春雅定了规则,陈柚只能够遵守,因为那都不是属于她自己的钱。
不满周岁的陆元初,在过年的时候会有一件新衣服。
还不会走路的陆元初会有一双新鞋子。
到了母亲的怀抱里,陆元初就不哭了,她甚至闭上眼睛像是在打瞌睡。被妈妈抱着的陆元初,变得很安静,陈柚低头看着孩子洁净的脸——
刚刚哭得那样大劲,却是一滴水也没有。
这样小的孩子,知道哭的意义吗。
只是知道自己吵闹过后,妈妈有可能会出现。
在不知道为什么是哭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知道假哭了。
陆元初的假哭,被亲妈记录在写给亲爸的信纸上,附上一张同事帮忙拍的陆元初的照片,洗出来很小的一张跟邮票一般大小,灰扑扑的颜色,不如此刻身边的小娃娃可爱。
“她的可爱十分有限,在她不闹我的时候,我才能够发现她的可爱。下次你瞧见她也不准她抓你鼻子,我已经帮她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此致
革命的敬礼
想你的陈柚
他们也没有将她当作家人。
现在的陈柚有自己的家,厂里的女工多,有带娃经验的同事也多,陈柚总能够从她们那里听到一些点子。不过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而已,女工多的八棉厂上班时间带孩子的事,没那么让陈柚操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上班没有钱票更养不起娃。养一个娃娃除了时间还是需要钱票的,在乡下的时候,那些媳妇过了月子就是要下地的,照顾孩子也不能够面面俱到,在厂里还有专门看管孩子的人跟地,休息的间隙能够去瞄两眼孩子,有的还在哺乳期做母亲的要趁着这个时间给孩子喂一次奶,然后一溜烟地跑掉,这点时间哪里够哄孩子睡觉的,留下来的是使出吃奶劲哭嚎的婴儿们。
匆匆忙忙的女工们还会打趣是谁家的孩子吃得最饱最有劲。
陈柚不在的时候一一还算乖巧,陈柚回来一趟再走,一一的嗓子都要破开了天。总归是不能够跟不足一岁的孩子讲道理的,旁人都说陈柚有个眼泪成精的闺女。
爱哭鬼的脸上要多抹两次油,不然泪水一过脸上就会变得干燥,起些红血丝。
大冬天的最惹人烦的是早上起床的那一会儿功夫,要从被窝里离开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陈柚这样带娃的母亲总是要勤快一些,比旁人起得早一些照顾孩子,因着需要照顾孩子工作之余的时间就更拥挤了一些。
半夜醒来坐在床边有时候都会迷糊,是冷冷的空气令人打了个激灵,躲回已经不那样温暖的被窝。现在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一些情况就会好一些,接回孩子的第三个月陈柚从忙忙碌碌之中吐了一点气。
“过年要带闺女回娘家不,我说你要不就留在厂里头过年好了喽,天气这样冷孩子感冒的多,把孩子带出去那么多的人还要吹冷风,要是受寒发热的这个年都别想好好过了。”
“孩子哪里有那样脆弱的,一家人还是热热闹闹过个年。”陈柚的男人又不在沪市,陈柚不回家过年去哪儿过年,“姥姥姥爷瞧见外孙女不晓得多喜欢嘞,带回去让爸妈开心开心也是好的。”
一年到头也就是一个年,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怎么好就在职工宿舍里清清冷冷过掉的。就算是要响应建设号召,那也是要回家吃饭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欢。
这话说得也没错,机床厂还是需要回去一趟的。
纵然陈柚晓得那个家跟自己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到底在旁人眼里那也是她的娘家,是她的来处,一趟公交车就能够到达的地方,连过年都不回去,也太说不过去。
“我自个白天回去一趟,孩子还小确实怕她染上风寒,大冬天的遭罪还是留在厂里到时候就托嫂子帮我看半天。”
“这没问题,你就是吃过晚饭回来也没事。就是你家孩子特别粘你,晚上睡觉那肯定是不成的。你还是回家去一趟,也回去打打‘秋风’,吃上些不要钱的好鱼好肉。”陈柚来了厂里半年还是个新人,她的那点事却是有点“传奇”的,要不是结婚早,不晓得多少人要给陈柚介绍对象。
陈柚自身的条件就没有哪里是拖后腿的,在工作上的表现也很是亮眼,一个女娃娃还会搞机器,能干得很。陈柚是被下乡给耽搁了的,要是毕业那年被分配工作留在城里头,就不会这样早早跟人结婚生子,说起这事来也只能感叹命运。
工作半年,范积极是一元钱没有存到,明明是她自己挣钱的第一年却没有跟理想中一样有自己的小金库。还以为工作以后就可以买下百货大楼里的崭新的大衣:“不单单是存款买不起大衣,是我的工资加起来分文不花也就是买那么一件心仪的大衣。”
“妹,你可真能想。这不是工作前就算得到的,一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二十块钱,一年下来能有几块钱算也是算得出来的。这点事哪里需要等到现在再感慨,你哥我也没钱,借不了你买大衣。”
“我有说到你那里借,就你那样一张嘴,吃得比我要多,两袋空空,我就没指望过你。”
指望她哥还不如指望她自己呢,家里头还在给哥攒钱讨老婆。他哥的工资也是要上缴的,要是放在手里头,按照范进步的花法,哪里是能够存下钱的。
不是她范积极看不起自己的哥,而是攒钱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来是挣点钱不容易,二来是花钱又太轻松。
范积极往侧边踢了踢,正要去看她哥的反应,却看见了陈柚。
她穿着一件厚实的外衣,手套将手护得很好,半张脸都被掩住,范积极还是一眼将人认出。
两个人的交集,再陈柚离开单身宿舍后,断崖式减少。
范积极后知后觉陈柚的不容易,只是跟陈柚是回不到之前了,当时说出口的话收不回来。那点对陈柚不真诚的讨厌,再交集减少后,自然而然消失,宿舍里再提起攒钱的事,说起陈柚,范积极心中半点介意也没有。
范积极扯了扯嘴角,在打招呼和无视之间选择拉着哥哥的袖子快步向前走。范进步却不如她愿,大声问道:“做什么呢!”
范积极惊讶抬头,恰巧对上陈柚的视线。
都怪范进步这只蠢驴,凡事都要问问为什么,不能待会再问,不能声音小一点。
“我有些饿了。”隔着棉衣范积极摸着自己的肚子,“想早点回家吃饭不成啊!你要是不饿你慢悠悠晃荡,我先回去就是。”
像是才发现陈柚一般,给陈柚点了点头:“吃过饭了?”
范积极主动给自己打招呼,陈柚心里头有些疑惑,面上还是应着,把手里头的饭盒拎了拎:“就要回去吃饭。”刚去食堂给自己打好饭,再去把一一抱回宿舍,这是陈柚的日常。今天要了碗阳春面,陈柚步伐都比平日匆匆些。
范进步挤眉弄眼:“你们和好了?”
“什么和好?”范积极不想理她哥,“碰见了问问而已,总不是装作不认识。”
刚刚走那么快可不是想当作不认识,范进步没去戳破自家妹妹的脸皮。范积极从学校里出来就到了棉八厂,生活一直都在一个圈子里,学校里的同学多是一块长大的棉八厂的孩子,在学校里就被安排好了进入棉八厂工作的前程,有时候确实会以自己为中心一点。
在棉八厂,范积极的父母不担心女儿会闹出什么事来,只要还在棉八厂就是他们能看得住的范围内。闹归闹,作为父母的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事对女儿几次三番教训,道理归道理,他们还是站在自家女儿这边的。
儿子提起积极跟陈柚主动打招呼的事来,得来范母一句:“积极懂事些了。”
范进步没说妹妹想要视而不见的事:“我瞧这样也挺好的,积极就是反应比别人要慢些,她经历得要少。”
范母觉得贴心,瞧见儿女关系好的模样:“你平时多照顾照顾你妹妹,她心思浅,跟她一个年纪的姑娘特别是下过乡的,心眼都多着。”
范积极宿舍里除了范积极都是下过乡的:“那怎么防得住,妈,也没有那样草木皆兵的。不好对下过乡的人有偏见,你这样一句话将人都当成坏同志,别人多冤枉。”
她也不是将人都当成坏人,就是积极太把心思放在脸上,又太藏不住话,心里有点什么想法都要一股脑说出来才行。
“积极的性子在外面讨不到好的。”女人摇头感叹,“这点上,她不如你。”
“多见识慢慢也就懂了。”
“或许......,其实我晓得陈柚那姑娘人不错,能干事也能干成事,本来积极跟她处一块还能学到点。可惜了......”
陈柚很少提及下乡的那段日子,这一点跟曹小佳、胡飞飞没有多大的不同。在乡下的那段时光,似乎没有多少的时光是值得回味的,又或者她们都吝于与别人提起。被下乡改变最多的人,非陈柚莫属,曹小佳胡飞飞只是绕了一点弯路回到正轨上,陈柚却在那段弯路上留下了人生深刻的印迹。
过早的成家,过早的成为一位母亲。
范积极一开始没想过要道歉的,不认为自己应该是道歉的那个,打心底认为是陈柚对不起自己。可是,当厂里出现一些跟陈柚有关的不好的流言之后,范积极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具备杀伤力。
最主要的是,一些话是由她为由头的。那些话将她跟陈柚的关系弄得更僵,实际上她最多认为陈柚冷血了一些,作为一个母亲是那样轻而易举将孩子抛下,作为室友半点不透露这样的大事,完全将自己当外人。
两件事相互印证,更令范积极在当时以为是陈柚对不住自己。
陈柚的出色是慢慢显露的,并不是一开始就优人一等,纵然是学习的速度快一点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不怎么会被人注意到的。让熟练工去发现一群新人谁更出色一点,实际上在他们眼里新人都是笨拙的。
等将孩子哄好,阳春面已经坨掉。
选择阳春面本来就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浆掉的面条味道也差了很多,不是陈柚想象中的味道。
筷子一夹面就断在碗里,碗里的面几乎是堆在一块,瞧不出最初吸引人的模样。唯有后来洒下去的几粒葱,鲜绿可人。手触及的铝制饭盒几乎感受不到热度,纵然是包裹在布料之中,在这样的冬日里食物的热度还是散得很快。
吃完饭洗掉饭盒,又将孩子的小衣服给洗掉。
“陈柚借点热水我,我把饭盒给洗了。”洗个饭盒还要将暖水壶拿过来,陈柚还是怪讲究的,一瞧陈柚是用热水洗的饭盒,她的手也一下子不想忍受冰冷的水。
一暖水壶开水一分钱,陈柚这样的用法,她看陈柚一天两暖水壶也是不够的。算下来一个月在开水上要花去一块钱。
一块钱别人花出去好像也不是很多,但是算在自己身上好像也不少。
她说:“现在的水是太冷了。”
陈柚拿回来暖水壶倒了些开水在浸湿的衣服上,一一的衣物小件,洗起来倒也不是麻烦,也耐不住天天都需要洗,有时候一天只洗一遭都不成:“等开春就好了。”
“那还有得等,春天过了又不好熬了,夏天车间里人都要给蒸成干。”女人擦了擦饭碗道,“夏天,我们纺织厂的女工比田地里的汉子还要汗臭。”
纺织车间里的温度要比外面高许多,机器不停的运转,热气散发又慢,车间里头是又闷又湿,在车间里中暑气的大有人在。夏天的的确良车间里的女工不好穿在身上的,那布料不透气,湿了之后更是什么都显露出来。
无论穿着什么衣裳,在夏天的纺织车间就是大把大把出汗,水还不能够大口大口喝,只能润一润唇,不然去了太多次的厕所是耽搁生产的。
夏日的车间有夏日的难熬,冬日的车间有冬日的难熬。
冬日的上班最大的困难不在车间里,而在车间外头。
陈柚搓洗着衣裳,夏天好,到时候一一长大一些,能说的话也多了,或许照顾起来要比现在省力一些,再说到时候她已经很习惯这样的生活节奏……总之到时候总是要比现在更好一点的。
不过想到夏日的车间,陈柚也有些觉得有点愁人,真的是要把人的汗都给流干。但是要自己吃上饭,没有什么活是简单的,在车间里的难熬,难道那些双抢时节背朝天的庄稼人就轻松了?
若不是回城,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当知青的时候,也不用跟现在这样天天要干活吧?”
厂里的学生去当知青的也不少,一年在家里头是要待几个月的,一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的。就算是家里头的娃娃多,作为父母的也是会补贴刚下乡的孩子的,乡下当知青自然是不如留在厂里当工人的,但是要说起棉八厂夏日的车间,应该是要比当知青更难熬的。
知青到底不是真正的庄稼汉,不指望他们在乡下会跟社员一样卖力。虽说这一辈人从小就学工学农,可是那种小把戏跟真正的农民农活比起来实在是差大了。陈柚作为一个女知青,她是在双职工家庭里头长大的,能够有多少干农活的本事?
“也还好。”乡下的日子,明明离得不是很远,理应不是模糊而是清晰的,陈柚没有可以去遗忘,只是确实说不出准确的回答。
不用天天干活吗?
确实有休息的时间,没有什么活是当下必须要去做的,但是有的事不去做之后就会成为来不及:“是看工分的,干得多定的工分多,干得少工分就少。”
所以,一直干活的人也是有的。
下乡的时候具体经历了什么,似乎没有值得分享的人,不是那段经历不能够说给其他人听,而是没有人让陈柚觉得她有必要说一说当知青时的事。
“也不是只有你一个当知青,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这样的回答极有可能出现在别人口中,陈柚听起别人在背后议论过,所以更对自己的知青生活闭口不谈。
“你可是去了外地的知青,外地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话调子跟我们一点都不一样的,他们一点听不懂我们这边的话。我上次碰见一个赣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普通话哦,我都是听不懂一点的,真的是一点都不标准的。”
“地里干活的肤色要稍微深一点,其他的也差不多。”谁还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巴的,“他们本地的话跟我们这边是不一样的,跟普通话也不一样。”
所以她才是那个外地人。
是她听不懂本地人的话。
“陈柚!娃娃哭了!”
拧干了衣服,陈柚一手捧盆,一手拎着暖水壶往回走。
“刚刚她在我不好跟你说,她怎么回城的你是不记得了?是把娃娃抛掉才回来的,娃都还没断奶,她就回来了。”说到这里忍不住摇摇头,当妈的才能够知道陈柚得有多狠心才能够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也是将女儿接回来的,还不是为了孩子的以后。不回来当知青,连份工作都没有。城里长大的姑娘真去土里刨食,能有土生土长的厉害?”
“就是说心狠的才能把日子过好。”对自己都可以这样狠,对待别人又会是什么模样,陈柚这样子的人,她还真的不敢交心,再亲切能亲过儿女至亲?
“她这样的情况我们厂里都找不到第二个出来,还是她命好,还真把女儿给接回来了……”
这两年过年的氛围并不是十分浓厚,陈柚还记得幼时的热闹,那种沸沸扬扬的热闹已经离了很远,如今过年也就是副食品供应多一点,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至于走亲戚,那都得凑时间。
过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杨可琳会有一件新衣服。
过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柚能够多一块钱的私房钱。
一家四口人住在机床厂分的宿舍里,谁多了一件衣服,实实在在、一清二楚的。继父有时候会说下一次就给陈柚做新衣服,到了下一次那件衣服还是属于杨可琳的。占了实际上好处的杨可琳,旁人也是看得见、瞧得见的。
上了中学的杨可琳要用雪花膏,旁人用的是蛤蜊油,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陈柚是沾不到这份光的,甚至还被杨可琳冤枉过,更是不会对杨可琳的雪花膏多看一眼。
明明妈妈的工资比杨叔还要高,为什么作为妈妈的女儿,她的待遇非得差杨可琳一等。
因为她不是男孩子。
可是杨可琳也不是男孩子。
所以母亲说:怪你爹死得早。
后来陈柚没有再跟郭春雅为这个话题争执过,当郭春雅说出怪她爸死得早那句话之后。那时陈柚是怎么回答的,她嘀咕着,原来是因为你是女人,而杨叔是男人。
所以杨可琳就应该比我过得好。
陈柚不承认这一种应该,但是挣钱的郭春雅定了规则,陈柚只能够遵守,因为那都不是属于她自己的钱。
不满周岁的陆元初,在过年的时候会有一件新衣服。
还不会走路的陆元初会有一双新鞋子。
到了母亲的怀抱里,陆元初就不哭了,她甚至闭上眼睛像是在打瞌睡。被妈妈抱着的陆元初,变得很安静,陈柚低头看着孩子洁净的脸——
刚刚哭得那样大劲,却是一滴水也没有。
这样小的孩子,知道哭的意义吗。
只是知道自己吵闹过后,妈妈有可能会出现。
在不知道为什么是哭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知道假哭了。
陆元初的假哭,被亲妈记录在写给亲爸的信纸上,附上一张同事帮忙拍的陆元初的照片,洗出来很小的一张跟邮票一般大小,灰扑扑的颜色,不如此刻身边的小娃娃可爱。
“她的可爱十分有限,在她不闹我的时候,我才能够发现她的可爱。下次你瞧见她也不准她抓你鼻子,我已经帮她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此致
革命的敬礼
想你的陈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