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已不知何时彻底跃出了远方望不到头的地平线,熹微的晨光笼罩着无边的原野,也照亮了散发着肃杀之意的两队马车。
跟着陈萍萍前来的人不多,可却都是六处的精锐。对上北齐使团浩浩荡荡的人马,丝毫没有输了气势。
一位穿着黑衣的鉴察院官员下了马车,一步一步,向使团的方向走去。
使团里的一位看起来地位较高的官员也下了车。两个人就这么缓慢却坚定地在中央相遇了。
那北齐官员的神情不太好看,想来是没有想到鉴察院会直接追出京都将自己拦下。
只是天下皆知鉴察院的厉害,所以使团中谁也没有胆子直接下令动手。
不过那黑色的车队与他们的车队比起来过于渺小且不值一提,令这位官员很不幸地猜错了某些事情。
他暗松了一口气,开始侥幸地想着,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人物在车队里,只是些最底层的鉴察院官员罢了。
所以他没有惊慌,而是似只竖着冠子的公鸡般,雄赳赳气昂昂地向那个黑衣官员行了个礼,问道:“不知鉴察院这是有何贵干?”
黑衣官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暗暗摇头。这种蠢货居然都能在使团里混得有头有脸,也难怪此次与南庆的交战,北齐是屡战屡败。
“鉴察院六处,奉旨捉拿个人回京而已,不劳贵国使团兴师动众了。”
使团官员长眉一挑,心中暗自警惕起来。
“那不知您所说的是何人,又犯了何事,还要麻烦鉴察院亲自出马。”语气虽然恭敬,可却暗含了阴阳怪气的意味。
如果不是院长有交代,黑衣官员都想抽出袖中的匕首给对方来个痛快。他语气愈发冷淡,道:“锦衣卫总旗,羽尘。”他顿了顿,道:“不知此人可在使团中?”
使团官员神色微变,旋即又挤出一个笑容,问道:“何罪之有?”
黑衣官员冷漠道:“庆历四年八月十五日夜,中秋宴后,有贼人夜入皇宫。本院奉旨查案,望贵国使团行个方便。”
使团官员闻言,忽然抬首冷笑道:“那烦请大人出示圣旨。”
黑衣官员可不吃这一套,寒声道:“鉴察院办事,何时要过圣旨了?”
也对,鉴察院作为南庆朝廷中最为特殊也最为独立的机构,查案之前只需要请示口谕便可,从来没有要求出示圣旨的道理。
使团官员不紧不慢道:“那恕本官不能放人。”
黑衣官员只觉得火大。他阴沉着脸色,道:“本官再说一次,陛下口谕在前,容不得你在这里胡搅蛮缠。”
使团官员觑了几眼对面那几辆显得孤零零的马车,顿时又有了底气,寸步不让道:“谁又能证明,贵国陛下有口谕?若是有人假借着这个名头前来捉人,可是断断没道理的。”
黑衣官员也没了耐心,冷哼道:“我说这位大人,本官只是来知会你一声,又不是在和你商讨意见。若是贵国真的要撕破脸,届时吃亏的可就不知是谁了。”
说罢,他冷着脸挥了挥手。
嗤嗤数声同时响起,不知多少架黑色连弩从后方的几辆马车里伸了出来,齐齐对准了那位有些吓傻了的使团官员。
黑衣官员负手而立,缓缓道:“鉴察院的弩箭,想来贵国的锦衣卫也不是没领会过吧。”
使团官员眼瞳剧烈地一缩,下意识地退后了一小步,强自镇定着道:“我大齐刚与贵国互结盟友,您这般胡乱发话……”
黑衣官员根本不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直接冷冷揭穿道:“一句场面话,傻子才信!”
虽然他实在说得犀利,可使团官员心里也明白对方说得对。自己这边摆了鉴察院一道,将四处的言冰云给生擒了,两国之间能有什么友谊才怪。
放人是灭了自己国家的威风,可若是不放……使团官员瞟了眼从马车里探出来的弩箭,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又有两名使团内的官员下了马车。
如同见了救星般,他连忙快速将情况简单汇报了一下,然后自觉地躲在了后面。
那两位官员显然是使团里有实际发言权的人物。其中一人捋了捋胡须,望着来者不善的鉴察院黑衣官员,笑眯眯道:“这位大人,莫要伤了和气。方才我们的人说得清楚,没有圣旨,您这一面之词……怕是空口无凭啊!何况当晚那羽尘也随使团往祈年殿赴宴,怎么反成了贼人呢?”
另一位官员也道:“不错,这莫须有的事情,我们自然不能吃了哑巴亏啊。”
黑衣官员微微皱眉。眼下北齐使团咬死了圣旨这一点漏洞不放,竟是毫无放人的意思,让他的忍耐程度已经到了极限。
他正要反唇相讥,却见自己面前的三位官员脸色齐刷刷地变得惨白,犹如见了鬼一般。
他转头望去,正好看见一辆黑色的轮椅,从马车上被抱了下来。
再看看那三位官员,皆是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肩膀微微颤抖着。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鉴察院院长陈萍萍……竟然会在车队里!
先前最先下车的那个使团官员膝盖都哆嗦着。他盯着似笑非笑望着自己的陈院长,竟是脚下一软,直接坐在了地上。
与他相比,另外两个官员就显得勇敢很多。虽然已经脸色苍白,两人还是依着礼数行了一礼,道:“见过陈院长。”
在陈萍萍面前,他们怎么敢造次!
陈萍萍轻轻抚摸着膝上的羊毛毯子,缓缓扫视着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的三位使团官员,微笑道:“诸位大人的一番言论……可真是了得啊。”
他身后的老仆人推着轮椅向中间行了两步。
只是这两步,却让三名官员如临大敌。为首的官员闭了闭眼睛,然后忽然眼中精光一现,举起右手,视死如归地大声喊道:“预备!”
能统领使团出使南庆,这位官员自然绝非等闲之辈。此时见自己已经将对方彻底得罪了,那就还不如拼一把。
早在马车上他就观察过一番。鉴察院的弩箭确实厉害,可跟随北齐使团的都是全副武装的骑兵,身上的铠甲都如铁板一般,哪里是会轻易被射穿的?
他知道鉴察院很可怕,但他就不信他们大齐的铁骑对上几个弩手,难道还能惨败而归不成?!
随着这名官员的口令响起,跟随使团北上的数百名披着铁甲的骑兵向着田野中狭窄的官道缓缓逼来。马蹄踏着原野里的秋草,激起了一些很快弥漫、消散在空气中的尘埃。
三百名骑兵,目标都指向同一个人———鉴察院现任院长陈萍萍。
黑色的马车内,李瑶兮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然后好笑地摇了摇头。
这就是所谓盲目自信吧。
李瑶兮如何也想不通,是谁给的北齐使团这个勇气,居然连陈萍萍的主意都敢打,真是不要命了。要是搁以往,陈萍萍可能还不屑于和他们玩。可这次事关他的亲人,他当然不会手软。
本着不给陈萍萍添乱的原则,李瑶兮心有不甘地舔了舔上唇,默默决定在马车里待着。
再看车外,双方正呈剑拔弩张之势,仿佛下一秒这片原野就会变成血流成河的战场。
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盯着对面牙关紧咬的官员,忽而嘲讽地轻笑道:“三百名缇骑精锐,贵国是不是把鉴察院想得太简单了。”
迎着陈萍萍微嘲的视线,那官员顿时觉得心肝都颤了三颤,咬着牙关沉声道:“事、事关我齐国威信,恕下官……”
他哪里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
陈萍萍带着遗憾之色轻轻摇了摇头,正欲抬手发令,就听前方一女声清凌凌地消散在微凉的秋风里:“诸位大人不必犯难,下官愿意前去。”
她清瘦的身形像是八月西风中欲凋未凋的纤纤细柳,神色却沉静如水。说完这句话后,她便大胆地直直望向陈萍萍,她容色平静,沉默着一言不发。就是在这一刻,李瑶兮真真切切地看清了她的面容。
羽尘,她其实和陈萍萍并不怎么相像,惟有一双剑眉,与陈萍萍如出一辙。她一张还算得上清秀却已生出了几丝皱纹的脸庞上是一双古井无波的眼眸,细细看去,那般平静而漠然的神色,似乎在陈萍萍脸上也是常见的。
李瑶兮不自觉地向那个轮椅上的身影看去,却无奈地发现自己只能看见一个略显瘦削萧索的背影。
不过很快她眼尖地瞥见,陈萍萍原是轻轻搭在轮椅扶手上的手僵了一瞬。
只有一瞬。
终逃不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在李瑶兮将场间局势收入眼底时,陈萍萍也在打量,在观察,在……思考。
可惜没人知道,此刻的他,究竟在想着什么,念着什么。
良久之后,他才收回了带着审视的目光,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缓缓道:“贵国锦衣卫,还真是识大体。”
此语无疑是狠狠打了北齐使团的脸。领头的三位官员不料忽然生此变数,一时间面面相觑,竟不知该说什么。
先前官位最高的那官员趁陈萍萍移开目光时狠狠地剜了羽尘一眼。见后者却看都不看他,眼中厉狠之色不由更甚。
不过陈萍萍的话,他们岂敢不答?一位官员支支吾吾道:“陈院长……所言极是。本……下官……”
李瑶兮在马车内,捂着嘴暗暗发笑。
方才还像得胜的将军般的三位官员,此时皆是汗出如浆,半点也没有了刚才的威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陈萍萍也懒得理会那几人。他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膝上盖着的毯子,对羽尘道:“上车吧。”
羽尘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或是异样的情绪,仿佛事不关己般。她沉默着对着陈萍萍微微躬身,然后登上了鉴察院车队末尾的那辆马车。
只是,在上车前,她犹豫着微微回首,狐疑问道:“您就是陈院长?”
陈萍萍轻轻颔首。
“我认得您。”羽尘慢慢说道。
车内的李瑶兮的心跳猛然加速。她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车外的女子,心中无声地呼喊着:“就是他!说出来啊!”
“您就是当年生擒肖恩的陈将军。”
李瑶兮的心沉到了谷底。
陈萍萍再次颔首。
羽尘了然点头,而后再不回顾,扶着车沿上了鉴察院的马车。
场间死一般地沉寂着。对面的三位使臣沮丧地耷拉着脑袋,似乎已经认清了自己就是个笑话的事实。
那三百名北齐骑兵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眼看着黑色车队渐渐离开了自己的视线。
车队开始沿着狭窄的官道向南而行,只有北齐的车队留下。
黑色车队缓慢却有序地前行着,看起来甚是悠闲。
因为陈萍萍不着急,所以驾车人也不着急。
“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她挑明?”
马车上,李瑶兮懒洋洋地靠在一个软垫上,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手指专心地卷着腰间的织金红丝带,问道。
陈萍萍瞥了带着玩笑兴味的少女一眼,道:“总不可能一天就赶会京都去,今晚注定要在客栈歇下的。”
“你还真能忍得住。”李瑶兮笑睨着陈萍萍,眉眼弯弯,道。“终于见到骨肉至亲了,高不高兴?”
陈萍萍难掩眼眸中的疲色,揉了揉眉心,自言自语道:“锦衣卫……还真是巧啊。”
李瑶兮安抚地拍拍陈萍萍的肩,道:“等尘埃落定,你就送她回江南。那里不比京都纷扰,住着也安定。”
陈萍萍轻轻点头,又开口道:“你既然跟来了,不如同我处理些事情去。”
李瑶兮眼眸一亮,笑嘻嘻道:“又是谁得罪你了?”
陈萍萍望着轻摇团扇嫣然而笑的少女,笑着道:“说出来你也不认识。”
李瑶兮撇了撇嘴,道:“管我认不认识呢,得罪了你还能有好果子吃?不过恨你的人多了,也没见你放在心上,想来这又是咱们那位皇帝陛下的旨意吧。”
陈萍萍颔首道:“确实是陛下的意思。”
李瑶兮兴致缺缺地“哦”了一声,然后亲昵地勾住陈萍萍的手指,道:“不说他,咱们说咱们的。”
“日暮时咱们抵达沙州,”陈萍萍解释道,“军方自有接应的人手。”
李瑶兮了然。沙州是京都东北部的一座城池,可虽然与庆国的权利中心相隔不远,却还只是座不起眼的小城,远比不上京都之繁华、江南之富庶。
“对于这个安排我没有意见,我只是想知道接下来又有谁要倒霉。”李瑶兮认真地问道。
陈萍萍咳了几声,道:“沙州知州与当地山匪勾结,致使民生凋敝,早该查办了。”
“懂了,你这是要扫黑除恶啊!”李瑶兮感慨道。“不过……在百姓心里你都是魔鬼了,怎么还得管这种事啊……”
她都替陈萍萍感到心累了。
不过李瑶兮这次还真是想多了。庆帝把这个差事给了陈萍萍,单纯是因为顺路而已。
从身旁的小几上拿了颗荔枝细细剥了皮,李瑶兮将晶莹剔透的果肉送进唇中,然后推了推陈萍萍,赞道:“这荔枝不错,回头你再给我拿点来。”
倒不是她想学杨贵妃,八月份还要吃荔枝败家,而是因为实在太好吃……
再说了,左右庆国的地理位置也偏南,应该在那些马儿累死之前就能把鲜荔枝运到京都。
“好。”陈萍萍自然什么都依着她。
李瑶兮又悠闲地剥了颗荔枝吃了,然后用罗帕擦去指尖沾上的汁水,好奇道:“那你为什么这次只带了这么点人啊?”
六处都是专业玩暗杀的,要让他们干官府该干的事,李瑶兮都怕会被误会成杀人灭口。
陈萍萍无奈地点了点她光洁的额头,道:“都说过了,会有军方人手接应。”
“哦……”李瑶兮揉了揉脑袋,应道。
她寻思着自己莫不是昨天晚上骑马骑累了,连着智商都开始直线下降。
思前想后,李瑶兮决定先在马车上睡上一觉。
毕竟谁都无法预测,今晚又会生出什么变故来。
她需要保持体力。
李瑶兮是被陈萍萍推醒的。
她困倦地微微张开双目,有些不满地将陈萍萍的手从身上扒拉了下去,然后翻了个身,企图继续自己的好梦。
陈萍萍却是轻轻拾起李瑶兮的团扇,将扇柄上的流苏垂在了她的脸上,轻轻拨弄着。
李瑶兮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脸颊上撩拨着,似是三月春光中羽毛柔柔地拂过,力道不大,可是极痒极痒。
她忍不住睁开眼,气鼓鼓地瞪着陈萍萍,嗔道:“好啊陈萍萍,连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而始作俑者陈萍萍只是眯着眼微微笑着,眸子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像个孩童般纯真。
李瑶兮微微一愣,避开了他的视线。
这样的陈萍萍,还真是让她有一丝不习惯。
她不禁生出许多遐想来。陈萍萍同下属和陈园的姑娘们相处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和蔼,偶尔还会有些调皮?
像只狐狸,一只狡黠却让人无法讨厌的狐狸。
于是本来还想赖床的李瑶兮妥协了。
她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瞥见的却是窗外苍茫的暮色。
沙州城就矗立在这样的暮色中。如血残阳映着灰黑色的城墙,像是沉默中蓄势待发的巨兽,仿佛随时会将人一口吞噬再吐出,直到遍体鳞伤。
车停,车复行。
在出示了文书之后,车队就沉默而不惹眼地进了城。在沉沉暮霭的笼罩下,没有人会去特意关注几辆连徽印标记都没有的马车。
这自然也是陈萍萍的安排。往往越是张扬,越容易打草惊蛇。
要想连根拔起,就要出其不意。
所以当天傍晚那支朴素的黑色车队低调地进了城,又找了城东边一家普普通通的客栈住了下来。
李瑶兮其实对住客栈有点犯怵。江南的那次暗杀给她留下来太深的心理阴影。
敢和山贼勾结,这位知州的胆子也是够肥的。
李瑶兮不禁哆嗦了一下,心里暗暗祈祷这次的山贼不要是敌国的探子伪装的。
她宁愿和真正的土匪打上几百回合,也不愿意再被卷入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纷争了。
打量着房间里简朴的陈设,李瑶兮咂着嘴摇了摇头。
倒不是她嫌弃房间不好,而是那老板娘实在殷勤得过分了,还没等李瑶兮开口,就把她单独安排到了一间房间。
虽说这已经是这里的上房了,可是不能和陈萍萍住在一起,她心里多少有些惋惜。
略歇息了片刻,李瑶兮便去隔壁找了陈萍萍。
陈萍萍正蜷在轮椅里思索着什么。一缕黯淡的夕阳投射在他身上,以及他那已经开始斑白的鬓角上。
李瑶兮能感觉到,此刻的陈萍萍明显老了许多,也疲倦了许多。
像是黑雾被残忍地撕开了一角,遂露出内里包裹着的一抹苍白来。
李瑶兮轻轻走过去,将一只手搭在了轮椅的椅背上,仿佛触到的是属于陈萍萍的一部分。
陈萍萍微微侧头,待看清了来人,轻声道:“你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开口。”
这不像是一句询问,更像是在喃喃自语。
……
“我……不知道。”
李瑶兮如实答道。
她没有与亲人天各一方三十余载的经历,所以即使想帮助陈萍萍,也是有心无力。
又眺望了一眼渐次隐没在地平线后的夕日,李瑶兮将陈萍萍的外衫拢了拢。
“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吧。”
她最终如是说道。
跟着陈萍萍前来的人不多,可却都是六处的精锐。对上北齐使团浩浩荡荡的人马,丝毫没有输了气势。
一位穿着黑衣的鉴察院官员下了马车,一步一步,向使团的方向走去。
使团里的一位看起来地位较高的官员也下了车。两个人就这么缓慢却坚定地在中央相遇了。
那北齐官员的神情不太好看,想来是没有想到鉴察院会直接追出京都将自己拦下。
只是天下皆知鉴察院的厉害,所以使团中谁也没有胆子直接下令动手。
不过那黑色的车队与他们的车队比起来过于渺小且不值一提,令这位官员很不幸地猜错了某些事情。
他暗松了一口气,开始侥幸地想着,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人物在车队里,只是些最底层的鉴察院官员罢了。
所以他没有惊慌,而是似只竖着冠子的公鸡般,雄赳赳气昂昂地向那个黑衣官员行了个礼,问道:“不知鉴察院这是有何贵干?”
黑衣官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暗暗摇头。这种蠢货居然都能在使团里混得有头有脸,也难怪此次与南庆的交战,北齐是屡战屡败。
“鉴察院六处,奉旨捉拿个人回京而已,不劳贵国使团兴师动众了。”
使团官员长眉一挑,心中暗自警惕起来。
“那不知您所说的是何人,又犯了何事,还要麻烦鉴察院亲自出马。”语气虽然恭敬,可却暗含了阴阳怪气的意味。
如果不是院长有交代,黑衣官员都想抽出袖中的匕首给对方来个痛快。他语气愈发冷淡,道:“锦衣卫总旗,羽尘。”他顿了顿,道:“不知此人可在使团中?”
使团官员神色微变,旋即又挤出一个笑容,问道:“何罪之有?”
黑衣官员冷漠道:“庆历四年八月十五日夜,中秋宴后,有贼人夜入皇宫。本院奉旨查案,望贵国使团行个方便。”
使团官员闻言,忽然抬首冷笑道:“那烦请大人出示圣旨。”
黑衣官员可不吃这一套,寒声道:“鉴察院办事,何时要过圣旨了?”
也对,鉴察院作为南庆朝廷中最为特殊也最为独立的机构,查案之前只需要请示口谕便可,从来没有要求出示圣旨的道理。
使团官员不紧不慢道:“那恕本官不能放人。”
黑衣官员只觉得火大。他阴沉着脸色,道:“本官再说一次,陛下口谕在前,容不得你在这里胡搅蛮缠。”
使团官员觑了几眼对面那几辆显得孤零零的马车,顿时又有了底气,寸步不让道:“谁又能证明,贵国陛下有口谕?若是有人假借着这个名头前来捉人,可是断断没道理的。”
黑衣官员也没了耐心,冷哼道:“我说这位大人,本官只是来知会你一声,又不是在和你商讨意见。若是贵国真的要撕破脸,届时吃亏的可就不知是谁了。”
说罢,他冷着脸挥了挥手。
嗤嗤数声同时响起,不知多少架黑色连弩从后方的几辆马车里伸了出来,齐齐对准了那位有些吓傻了的使团官员。
黑衣官员负手而立,缓缓道:“鉴察院的弩箭,想来贵国的锦衣卫也不是没领会过吧。”
使团官员眼瞳剧烈地一缩,下意识地退后了一小步,强自镇定着道:“我大齐刚与贵国互结盟友,您这般胡乱发话……”
黑衣官员根本不给他把话说完的机会,直接冷冷揭穿道:“一句场面话,傻子才信!”
虽然他实在说得犀利,可使团官员心里也明白对方说得对。自己这边摆了鉴察院一道,将四处的言冰云给生擒了,两国之间能有什么友谊才怪。
放人是灭了自己国家的威风,可若是不放……使团官员瞟了眼从马车里探出来的弩箭,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又有两名使团内的官员下了马车。
如同见了救星般,他连忙快速将情况简单汇报了一下,然后自觉地躲在了后面。
那两位官员显然是使团里有实际发言权的人物。其中一人捋了捋胡须,望着来者不善的鉴察院黑衣官员,笑眯眯道:“这位大人,莫要伤了和气。方才我们的人说得清楚,没有圣旨,您这一面之词……怕是空口无凭啊!何况当晚那羽尘也随使团往祈年殿赴宴,怎么反成了贼人呢?”
另一位官员也道:“不错,这莫须有的事情,我们自然不能吃了哑巴亏啊。”
黑衣官员微微皱眉。眼下北齐使团咬死了圣旨这一点漏洞不放,竟是毫无放人的意思,让他的忍耐程度已经到了极限。
他正要反唇相讥,却见自己面前的三位官员脸色齐刷刷地变得惨白,犹如见了鬼一般。
他转头望去,正好看见一辆黑色的轮椅,从马车上被抱了下来。
再看看那三位官员,皆是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肩膀微微颤抖着。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鉴察院院长陈萍萍……竟然会在车队里!
先前最先下车的那个使团官员膝盖都哆嗦着。他盯着似笑非笑望着自己的陈院长,竟是脚下一软,直接坐在了地上。
与他相比,另外两个官员就显得勇敢很多。虽然已经脸色苍白,两人还是依着礼数行了一礼,道:“见过陈院长。”
在陈萍萍面前,他们怎么敢造次!
陈萍萍轻轻抚摸着膝上的羊毛毯子,缓缓扫视着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的三位使团官员,微笑道:“诸位大人的一番言论……可真是了得啊。”
他身后的老仆人推着轮椅向中间行了两步。
只是这两步,却让三名官员如临大敌。为首的官员闭了闭眼睛,然后忽然眼中精光一现,举起右手,视死如归地大声喊道:“预备!”
能统领使团出使南庆,这位官员自然绝非等闲之辈。此时见自己已经将对方彻底得罪了,那就还不如拼一把。
早在马车上他就观察过一番。鉴察院的弩箭确实厉害,可跟随北齐使团的都是全副武装的骑兵,身上的铠甲都如铁板一般,哪里是会轻易被射穿的?
他知道鉴察院很可怕,但他就不信他们大齐的铁骑对上几个弩手,难道还能惨败而归不成?!
随着这名官员的口令响起,跟随使团北上的数百名披着铁甲的骑兵向着田野中狭窄的官道缓缓逼来。马蹄踏着原野里的秋草,激起了一些很快弥漫、消散在空气中的尘埃。
三百名骑兵,目标都指向同一个人———鉴察院现任院长陈萍萍。
黑色的马车内,李瑶兮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然后好笑地摇了摇头。
这就是所谓盲目自信吧。
李瑶兮如何也想不通,是谁给的北齐使团这个勇气,居然连陈萍萍的主意都敢打,真是不要命了。要是搁以往,陈萍萍可能还不屑于和他们玩。可这次事关他的亲人,他当然不会手软。
本着不给陈萍萍添乱的原则,李瑶兮心有不甘地舔了舔上唇,默默决定在马车里待着。
再看车外,双方正呈剑拔弩张之势,仿佛下一秒这片原野就会变成血流成河的战场。
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盯着对面牙关紧咬的官员,忽而嘲讽地轻笑道:“三百名缇骑精锐,贵国是不是把鉴察院想得太简单了。”
迎着陈萍萍微嘲的视线,那官员顿时觉得心肝都颤了三颤,咬着牙关沉声道:“事、事关我齐国威信,恕下官……”
他哪里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
陈萍萍带着遗憾之色轻轻摇了摇头,正欲抬手发令,就听前方一女声清凌凌地消散在微凉的秋风里:“诸位大人不必犯难,下官愿意前去。”
她清瘦的身形像是八月西风中欲凋未凋的纤纤细柳,神色却沉静如水。说完这句话后,她便大胆地直直望向陈萍萍,她容色平静,沉默着一言不发。就是在这一刻,李瑶兮真真切切地看清了她的面容。
羽尘,她其实和陈萍萍并不怎么相像,惟有一双剑眉,与陈萍萍如出一辙。她一张还算得上清秀却已生出了几丝皱纹的脸庞上是一双古井无波的眼眸,细细看去,那般平静而漠然的神色,似乎在陈萍萍脸上也是常见的。
李瑶兮不自觉地向那个轮椅上的身影看去,却无奈地发现自己只能看见一个略显瘦削萧索的背影。
不过很快她眼尖地瞥见,陈萍萍原是轻轻搭在轮椅扶手上的手僵了一瞬。
只有一瞬。
终逃不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在李瑶兮将场间局势收入眼底时,陈萍萍也在打量,在观察,在……思考。
可惜没人知道,此刻的他,究竟在想着什么,念着什么。
良久之后,他才收回了带着审视的目光,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缓缓道:“贵国锦衣卫,还真是识大体。”
此语无疑是狠狠打了北齐使团的脸。领头的三位官员不料忽然生此变数,一时间面面相觑,竟不知该说什么。
先前官位最高的那官员趁陈萍萍移开目光时狠狠地剜了羽尘一眼。见后者却看都不看他,眼中厉狠之色不由更甚。
不过陈萍萍的话,他们岂敢不答?一位官员支支吾吾道:“陈院长……所言极是。本……下官……”
李瑶兮在马车内,捂着嘴暗暗发笑。
方才还像得胜的将军般的三位官员,此时皆是汗出如浆,半点也没有了刚才的威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陈萍萍也懒得理会那几人。他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膝上盖着的毯子,对羽尘道:“上车吧。”
羽尘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或是异样的情绪,仿佛事不关己般。她沉默着对着陈萍萍微微躬身,然后登上了鉴察院车队末尾的那辆马车。
只是,在上车前,她犹豫着微微回首,狐疑问道:“您就是陈院长?”
陈萍萍轻轻颔首。
“我认得您。”羽尘慢慢说道。
车内的李瑶兮的心跳猛然加速。她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车外的女子,心中无声地呼喊着:“就是他!说出来啊!”
“您就是当年生擒肖恩的陈将军。”
李瑶兮的心沉到了谷底。
陈萍萍再次颔首。
羽尘了然点头,而后再不回顾,扶着车沿上了鉴察院的马车。
场间死一般地沉寂着。对面的三位使臣沮丧地耷拉着脑袋,似乎已经认清了自己就是个笑话的事实。
那三百名北齐骑兵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眼看着黑色车队渐渐离开了自己的视线。
车队开始沿着狭窄的官道向南而行,只有北齐的车队留下。
黑色车队缓慢却有序地前行着,看起来甚是悠闲。
因为陈萍萍不着急,所以驾车人也不着急。
“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她挑明?”
马车上,李瑶兮懒洋洋地靠在一个软垫上,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手指专心地卷着腰间的织金红丝带,问道。
陈萍萍瞥了带着玩笑兴味的少女一眼,道:“总不可能一天就赶会京都去,今晚注定要在客栈歇下的。”
“你还真能忍得住。”李瑶兮笑睨着陈萍萍,眉眼弯弯,道。“终于见到骨肉至亲了,高不高兴?”
陈萍萍难掩眼眸中的疲色,揉了揉眉心,自言自语道:“锦衣卫……还真是巧啊。”
李瑶兮安抚地拍拍陈萍萍的肩,道:“等尘埃落定,你就送她回江南。那里不比京都纷扰,住着也安定。”
陈萍萍轻轻点头,又开口道:“你既然跟来了,不如同我处理些事情去。”
李瑶兮眼眸一亮,笑嘻嘻道:“又是谁得罪你了?”
陈萍萍望着轻摇团扇嫣然而笑的少女,笑着道:“说出来你也不认识。”
李瑶兮撇了撇嘴,道:“管我认不认识呢,得罪了你还能有好果子吃?不过恨你的人多了,也没见你放在心上,想来这又是咱们那位皇帝陛下的旨意吧。”
陈萍萍颔首道:“确实是陛下的意思。”
李瑶兮兴致缺缺地“哦”了一声,然后亲昵地勾住陈萍萍的手指,道:“不说他,咱们说咱们的。”
“日暮时咱们抵达沙州,”陈萍萍解释道,“军方自有接应的人手。”
李瑶兮了然。沙州是京都东北部的一座城池,可虽然与庆国的权利中心相隔不远,却还只是座不起眼的小城,远比不上京都之繁华、江南之富庶。
“对于这个安排我没有意见,我只是想知道接下来又有谁要倒霉。”李瑶兮认真地问道。
陈萍萍咳了几声,道:“沙州知州与当地山匪勾结,致使民生凋敝,早该查办了。”
“懂了,你这是要扫黑除恶啊!”李瑶兮感慨道。“不过……在百姓心里你都是魔鬼了,怎么还得管这种事啊……”
她都替陈萍萍感到心累了。
不过李瑶兮这次还真是想多了。庆帝把这个差事给了陈萍萍,单纯是因为顺路而已。
从身旁的小几上拿了颗荔枝细细剥了皮,李瑶兮将晶莹剔透的果肉送进唇中,然后推了推陈萍萍,赞道:“这荔枝不错,回头你再给我拿点来。”
倒不是她想学杨贵妃,八月份还要吃荔枝败家,而是因为实在太好吃……
再说了,左右庆国的地理位置也偏南,应该在那些马儿累死之前就能把鲜荔枝运到京都。
“好。”陈萍萍自然什么都依着她。
李瑶兮又悠闲地剥了颗荔枝吃了,然后用罗帕擦去指尖沾上的汁水,好奇道:“那你为什么这次只带了这么点人啊?”
六处都是专业玩暗杀的,要让他们干官府该干的事,李瑶兮都怕会被误会成杀人灭口。
陈萍萍无奈地点了点她光洁的额头,道:“都说过了,会有军方人手接应。”
“哦……”李瑶兮揉了揉脑袋,应道。
她寻思着自己莫不是昨天晚上骑马骑累了,连着智商都开始直线下降。
思前想后,李瑶兮决定先在马车上睡上一觉。
毕竟谁都无法预测,今晚又会生出什么变故来。
她需要保持体力。
李瑶兮是被陈萍萍推醒的。
她困倦地微微张开双目,有些不满地将陈萍萍的手从身上扒拉了下去,然后翻了个身,企图继续自己的好梦。
陈萍萍却是轻轻拾起李瑶兮的团扇,将扇柄上的流苏垂在了她的脸上,轻轻拨弄着。
李瑶兮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脸颊上撩拨着,似是三月春光中羽毛柔柔地拂过,力道不大,可是极痒极痒。
她忍不住睁开眼,气鼓鼓地瞪着陈萍萍,嗔道:“好啊陈萍萍,连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而始作俑者陈萍萍只是眯着眼微微笑着,眸子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像个孩童般纯真。
李瑶兮微微一愣,避开了他的视线。
这样的陈萍萍,还真是让她有一丝不习惯。
她不禁生出许多遐想来。陈萍萍同下属和陈园的姑娘们相处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和蔼,偶尔还会有些调皮?
像只狐狸,一只狡黠却让人无法讨厌的狐狸。
于是本来还想赖床的李瑶兮妥协了。
她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瞥见的却是窗外苍茫的暮色。
沙州城就矗立在这样的暮色中。如血残阳映着灰黑色的城墙,像是沉默中蓄势待发的巨兽,仿佛随时会将人一口吞噬再吐出,直到遍体鳞伤。
车停,车复行。
在出示了文书之后,车队就沉默而不惹眼地进了城。在沉沉暮霭的笼罩下,没有人会去特意关注几辆连徽印标记都没有的马车。
这自然也是陈萍萍的安排。往往越是张扬,越容易打草惊蛇。
要想连根拔起,就要出其不意。
所以当天傍晚那支朴素的黑色车队低调地进了城,又找了城东边一家普普通通的客栈住了下来。
李瑶兮其实对住客栈有点犯怵。江南的那次暗杀给她留下来太深的心理阴影。
敢和山贼勾结,这位知州的胆子也是够肥的。
李瑶兮不禁哆嗦了一下,心里暗暗祈祷这次的山贼不要是敌国的探子伪装的。
她宁愿和真正的土匪打上几百回合,也不愿意再被卷入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纷争了。
打量着房间里简朴的陈设,李瑶兮咂着嘴摇了摇头。
倒不是她嫌弃房间不好,而是那老板娘实在殷勤得过分了,还没等李瑶兮开口,就把她单独安排到了一间房间。
虽说这已经是这里的上房了,可是不能和陈萍萍住在一起,她心里多少有些惋惜。
略歇息了片刻,李瑶兮便去隔壁找了陈萍萍。
陈萍萍正蜷在轮椅里思索着什么。一缕黯淡的夕阳投射在他身上,以及他那已经开始斑白的鬓角上。
李瑶兮能感觉到,此刻的陈萍萍明显老了许多,也疲倦了许多。
像是黑雾被残忍地撕开了一角,遂露出内里包裹着的一抹苍白来。
李瑶兮轻轻走过去,将一只手搭在了轮椅的椅背上,仿佛触到的是属于陈萍萍的一部分。
陈萍萍微微侧头,待看清了来人,轻声道:“你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开口。”
这不像是一句询问,更像是在喃喃自语。
……
“我……不知道。”
李瑶兮如实答道。
她没有与亲人天各一方三十余载的经历,所以即使想帮助陈萍萍,也是有心无力。
又眺望了一眼渐次隐没在地平线后的夕日,李瑶兮将陈萍萍的外衫拢了拢。
“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吧。”
她最终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