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中,羽尘正在自己的房中发呆。
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尽量忽视着自己心底那抹异样的情绪。
窗外,最后一缕秋阳映着苍茫的原野和高耸的城墙,让羽尘莫名有些茫然。
“吱呀———”
客栈年久失修的木门被缓缓推开。羽尘蓦地从方才不着边际的思考中抽离,抬首,然后看见了一辆黑色的轮椅。
她略略点头致意,然后从容地起身,轻声道:“陈院长。”
面对这位或许是被整个天下所惧怕的大人物,羽尘很奇怪地没有感到恐惧。
只有平静,无边无际的平静。
平静是羽尘大部分时间的状态。或者说,在这过去的三十年里,她的心一直是古井无波的,尽管这颗心曾经鲜活过。
去到北齐后,每每在这样的秋日,她身旁的马儿悠闲地饮着清可见底的湖水,她便会呆呆地望着湖底的几颗石子。望得久了,湖水里便映出了昔年在江南时幼弟的身影。
与江南水乡的晴暖不同,北齐的秋总是肃杀的,让初来乍到的她极为不适应。
于是她会再次忆起在京都的那些她本是不愿回想的日子。朱红的宫墙像是血染的一般,直叫她想要拉着身边少年的手逃开,再也不要回首瞥见这吃人的所在。
但是她别无选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瘦削的身影松开了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向了那一方不知悄无声息地夺去了多少条蝼蚁般卑贱的生命的天地。
被迫逃往北齐后,她就对“陈”这个姓尤为忌讳,生怕这个字成为一个引子,进而不知何时就断送了她的性命。
南庆鉴察院院长,陈萍萍。
在北齐,羽尘时常听到这位大人物的名字。
她会忍不住遐想,这位好巧不巧也姓陈的院长,会不会和自己有什么渊源?
只是因为她太想苦苦找寻出一个借口,太想说服自己这些年的分别,不过是过眼云烟。
直至一个凛冬。
锦衣卫里只有羽尘一个女子,平日里她也不常与同僚搭话。
直到那日,还挂着冰溜的屋瓦下,几个得了空闲的锦衣卫便聚在了一起。语涉之事,正巧与陈萍萍有关。
于是只是一个偶然,她就听见他们说,那位鼎鼎大名的陈院长,听说是杭州人士,并非生长在京都。
打那时起,羽尘就留了心。
她之所以选择跟随车队回到庆国,不是因为顾全大局,而是……为了寻亲来的。
此时的她带着询问的目光默默注视着陈萍萍,竭尽全力想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出一丝她所熟悉的痕迹。望着这个比自己小了有七八岁的男人,她徒劳地张了张口,却还是没能吐出一言。
一切都像个太过天衣无缝的巧合,巧得莫名令羽尘发抖,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对于未知的畏惧。辗转飘零半生,她从未想过,还会有这样一天。
那位推着轮椅的老仆人,想来是得了陈萍萍的意思,将轮椅安置在屋内后,便悄然退了出去。
于是屋里只剩了陈萍萍和羽尘两人。
一阵沉寂过后,陈萍萍打量着房内的陈设,缓缓开口道:“在北齐的日子,想必并不好过。”
在说话的同时,他的两根手指下意识地叩击着轮椅扶手———这是他很多年来习惯性的动作,虽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习惯。
可落在羽尘眼里,却是格外熟悉。
羽尘单薄的双唇微微哆嗦着,没有回答陈萍萍的问话,而是在他的脸上来回扫视着,妄图看出些什么。
表面上那份实则脆弱不堪的从容不迫,在见到陈萍萍的一瞬,全部坍塌下来。
陈萍萍将羽尘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眼神微变,不动声色地将双手搭在了膝上的毯子上,轻咳一声,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羽尘心中泛着酸楚,轻轻别过脸去,声音如呓语般轻柔,道:“陈院长想不想听我的故事?”
陈萍萍以沉默代替了应允。
羽尘咬一咬唇,道:“我……生在庆国的杭州。”
房间里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羽尘闭了闭眼,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一般,继续缓缓道:“我及笄那年,母亲本想为我寻个好人家嫁了,也比在村中贫苦一生要强些。只是我却不愿意。”
“母亲与父亲恩爱有加半辈子,自然也想让我寻得良人,白头到老。”
残阳斜斜地映着她苍白如鬼魂的脸。她兀自低低叙述着,似乎遗忘了陈萍萍的存在。回忆如潮水般撩拨着她的心绪,好似窗外暮色中微凉的秋风,席卷了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于是我就在家中等啊等啊,不曾想有缘人没等来,等来的却是天灾。”
她单薄的肩膀轻轻颤抖着,似一片不堪萧瑟秋风的落叶,看上去有些可怜。
这个已然年过半百的女人声音中忽然带了呜咽,仿佛多年来积压在心底的悲怆在瞬息间爆发了出来。
然后她做了一个在世人看来无比疯狂也是无比作死的动作。
她急促地上前两步,然后将头埋在了陈萍萍的肩膀上。双臂紧紧拥着他瘦削单薄的身躯,她号啕大哭起来。就像三十余年前那场洪水过后那样。
半跪在冰冷的木制地板上,羽尘哭得极为畅快,似乎将昔年往事都融入了这一声悲鸣中。
陈萍萍罕见地愣了一愣。似是不太习惯这种被人紧紧抱着的感觉,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着,手指紧紧抠着轮椅扶手,苍凉的双眼轻轻闭上。
房间内半明半暗。陈萍萍的身影隐匿在无光之处,与身上的黑衣一衬,直似要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依旧是隐忍的,克制的。可是夕阳下羽尘的身影却渐渐有些模糊。望着半跪在自己身前哭泣的女人,他心中愈发酸涩,最终疲惫地叹了一口气。
“阿姊。”他低低唤道。
羽尘抬首,一只手轻柔地抚上陈萍萍的脸颊。
“瘦了。”她哽咽着道。
夕阳一点一点坠入了地平线,天空是一片黯淡的紫,依稀可见几颗星子,在天边若隐若现。
李瑶兮不知道陈萍萍究竟和羽尘说了什么,不过她也不想去深究。
一直到最后一抹暗紫也湮没在了墨汁般浓稠的夜空里,房门才再一次缓缓打开。
眉眼间蕴着笑意,李瑶兮绕到了陈萍萍身后,一边推着轮椅一边道:“看你的样子,似乎事情很顺利呀。”
陈萍萍抬头望着笑得张扬热烈的她,也难得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真好,”李瑶兮嘟囔道,“她一定一定是个很合格的姐姐。”
她推着陈萍萍进了自己的厢房,轻轻扣住了对方冰凉潮湿的手,道:“我让齐叔给你留了晚膳,你先吃一口。”
“实在是吃不下,先搁着吧。”陈萍萍为难地笑了笑,无奈道。
李瑶兮丝毫不依他,半撒娇半命令地道:“你看看你都瘦得只剩骨头了,今个说什么你都得吃点!”
她其实很纳闷,自己自打入京就时不时地给陈萍萍送些小零嘴吃,为的就是让他多吃几口。可过了这么几个月,对方却瘦削依旧,半点也无丰腴的意思。
陈萍萍嘴角微勾,妥协道:“也罢,那就有劳咱们圣女了。”
李瑶兮闻言哈哈大笑,摇头道:“天底下谁不知道,这就是个闲职!就咱们那位陛下,怎能放心把权柄交在我手上。”
绯红的裙裾似牡丹般一旋,李瑶兮转身出屋,片刻之后便提了个食盒回来。
将食盒打开,她为陈萍萍盛了一小碗汤,道:“近来天气转凉了,先喝口热汤。”
要是无羁无痕和无染看见了现在的李瑶兮,估计眼珠子都会瞪出来,直呼他们家小姐怎的也会有如此温柔的一面。
没错,在他们眼里李瑶兮有三重身份:自家主子、小仙女、女土匪。
明明生着一副天仙般的绝美皮囊,可是偏偏一开口节操就碎了满地,连渣渣都不剩……
可是就是这样张扬肆意还有些任性的李瑶兮,有朝一日,也会在某人面前,露出属于女儿家的娇羞的笑容,偶尔还会温言软语几句,将为数不多的温柔毫不保留地奉出。
陈萍萍尝了一勺尚有余温的汤,半晌后评价道:“滋味倒是尚可,只是比起陈园的厨子,可还是差了不少。”
李瑶兮嘿嘿一笑,道:“我熬的。”
陈萍萍闻言轻咳一声,又继续说道:“不过这汤汁……浓厚绵长,色泽甚佳,很对我的口味。”
李瑶兮笑得促狭又得意,骄傲道:“分明因为是我做的,你才这么说。”
室内明亮的灯烛忽地爆了几个灯花,那烛火忽明忽暗地跳动了几下,却毫无熄灭的意思。几颗殷红的烛泪滑落到了烛台上,如颗颗饱满的珊瑚珠。
柔和的光线映着陈萍萍本是苍白的脸容,似在幻境中一般。李瑶兮轻轻凑近陈萍萍,在他耳边道:“萍萍,本姑娘要和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耳畔是李瑶兮温热的气息,陈萍萍放下汤勺,道:“都依你。”
两人此次来沙州到底是来惩办贪官污吏而非来旅游的。于是第二天,李瑶兮一起床就看见了轮椅上正襟危坐的陈萍萍。
鉴察院办事一向雷厉风行。不到半日,影子就将搜集来的情报向陈萍萍一一报知了去。
斜靠在轮椅上的陈萍萍嗤笑一声,将手中的卷宗扔在了案上,道:“沙州这个石知州,能耐还真是不小啊。”
李瑶兮拾起其中一篇卷宗扫了两眼,鄙夷道:“勾结山匪倒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强占民女这一条,就真的很恶心了。”
卷宗上写得明明白白:这沙州知州姓石名见,纪元六十一年被调遣过来当了知州。在这十余年间,敛财作恶无数,仗着天高皇帝远,在这小小的沙州为所欲为,只手遮天。
“看来这沙州,真是有必要好好整治一番。”李瑶兮拿起一块卖相远不如平日的点心咬了一口,道。
沙州这地方,离京都可以说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加上这几年有个“好”知州治理着,民生愈发凋敝,客栈里的一应吃食也比京都差了不少。
咽下虽然卖相不佳可口感还算不错的点心,李瑶兮继续追问道:“你想好怎么办了?”
“这石见没你想得那么简单,”陈萍萍提醒道,“要打地头蛇,当然是等它自己冒头。”
“哦———”李瑶兮了然道。“不过事先说好了,陈萍萍你可不许拿自己当引子!”
毕竟以身涉险引蛇出洞这种事,自己身侧的这位陈院长可是没少干过……
“知道了,都听你的。”陈萍萍如孩童般乖巧地答应了一句,一双狭长的眼睛里满是真诚。
李瑶兮撇了撇嘴:“信你个鬼啊。”
话虽如此,她还是稍稍安下了心。
不过她暗中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想着,这庆帝也不是个好惹的,怎么会容忍这种朝廷蛀虫到今日?
还是说他太自信了,根本不把这点事放在眼里?
那为什么还要让陈萍萍过来?
李瑶兮脑袋里飞快地闪过了三个问号。
望着一旁兀自沉思的陈萍萍,李瑶兮知道这时候发问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于是她将目光转移回了还被她举在手里的点心上。
将剩余的半块点心一口塞进嘴里,李瑶兮一边使劲咀嚼着,一边欣赏着陈萍萍的侧颜。
她满意地点点头,心里默默感叹,还是当个花痴的吃货轻松啊!
午膳过后,李瑶兮孑然一人进城闲逛去了,想都不想地把陈萍萍扔在了客栈里。
理由是对方公务繁忙,她不便叨扰。
待李瑶兮兴高采烈地出了门,影子才不带感情地插了一句:“她只是不想让你跟着。”
依然埋头于卷宗的陈萍萍头也不抬,波澜不惊地问道:“你怎么没跟过去?”
“你身边不能没有人。”影子直白地道。
陈萍萍翻过一页,皱眉道:“我这里能有什么事。”
影子微微低头,望着陈萍萍膝上的羊毛毯,道:“沙州不是安宁的地方。”
“若是安宁,这趟岂不是白跑了。”陈萍萍点明道。
影子抿了抿嘴,不置一词。
陈萍萍摇着轮椅来到窗前,静静往窗外望去。
一队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徐徐向南飞去,渐渐融入了午后金灿灿的阳光里。
陈萍萍有些不适应这般刺眼的阳光,他微微眯起双目,一只手挡在额前。
影子像阵风似地“飘”到了窗前,挡在了陈萍萍身前,遮住了自外面射入的强烈的日光。
陈萍萍仰头望着对方似乎与肌肤融为一体的黑色面具,微笑道:“日头这般毒,也不知阿瑶是否会后悔出去。”
李瑶兮确实很后悔。
这个世界没有遮阳伞,所以她只得凑合打了把油纸伞出门。
沙州城不大,可是要光靠两条腿,从城东走到城西也要不少时间。
不过好在今日她没有买东西,故而省去了拎包的麻烦。
她只顾着低头走路,几乎没能发现行人在不知不觉间少了很多。
“嗯?”
李瑶兮懵懵地从伞下抬起头,向四周扫视了几圈,却发现自己的右侧是一座府邸的大门,门前蹲着的赫然是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石狮子张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地对着李瑶兮,似乎是想给四处乱晃的她一点颜色瞧瞧。
不用看,李瑶兮就知道,这必然就是那石知州的宅邸了。
她对着那两个石狮子看得出神,心里想着要不要偷偷潜伏进去探听点消息。
就在此时,她自身侧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高手的气息。
靠着自己的余光,李瑶兮隐隐能看到一个白色身影。
“导———”李瑶兮转过身去,刚要开口,却看见那是名白衣男子,而不是自己心里想的白念鸾。
比她高出了有差不多一个头的男子也转过了头。
李瑶兮眨巴了两下眼睛,心里感叹着:“这小哥哥长得……也太好看了吧!”
这张脸完全吊打偶像剧男主好不好?!
那位仅有二十余岁的苍白隽秀的年轻男子,脸色比陈萍萍还苍白些,可一双冷隽且凌厉的眸子竟是与陈萍萍如出一辙,身周的气息也是一般冷傲。
好在李瑶兮在最后一刻想起来自己已经脱单了,对象还是陈萍萍。美男这种东西,还是不要过多接触。
于是她对着白衣如雪的男子友善地微微一笑,然后就别过了头。
没想到男子主动对她说话了。
“你是府上的人?”
李瑶兮能感受到对方语气中隐隐含着的杀气。
“怎么,本姑娘很像小县城里出来的?”李瑶兮佯装诧异地挑着眉毛,笑眯眯地反问道。
男子细细打量着李瑶兮的衣着打扮,从头上的珠钗到腰间瑰丽的血玉玫瑰佩,再到精致的蜀锦绣鞋。
看这华贵的打扮,似乎是京都来客。
他暗暗懊悔,平日里自己一贯自诩冷静过人,怎的今日却行事如此贸然。
他淡淡垂下眼眸,平静道:“许某只是好奇,为何姑娘要驻足于此,姑娘莫见怪。”
“怎会。”李瑶兮美目弯弯,灿烂地一笑,心里却对男子留了心。
那男子微微皱着眉,似乎有些乏了。一阵秋风拂过,将他几缕乌黑的发丝吹起,覆在了他毫无血色的面上,莫名有几分凄凉。虽然是艳阳天,他的面颊上却一颗汗珠也无,苍白的肤色衬得他整个人都带了一股子悲凉的味道。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而李瑶兮的好奇心格外地重。
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开始对白衣男子有了兴趣。
“许某奉劝姑娘,这石府,还是少来为好。”那男子忽然冷声道,面上似有寒霜笼罩,直看得人心下一寒。
说罢,他自顾自地调转身子,朝城门方向快步行去。
李瑶兮轻轻偏过头,唇角噙着笑,面上浮现出了玩味的神色。
听到门“砰”地一声被撞开,陈萍萍就知道,这是他的李瑶兮回来了。
他抬首,果不其然,看见一袭红衣的少女提着裙裾,笑着向他奔来。
“今天怎么没买东西回来?”
陈萍萍顺手接过她手中的油纸伞,温声问道。
“咱们可是来办正事的,我怎么能只顾着逛街嘛!”李瑶兮眼珠一转,笑盈盈地说道。
“净说瞎话,是不是沙州的东西你看不上?”陈萍萍好脾气地微笑着,戳穿道。
李瑶兮吐了吐舌头,然后理直气壮地叉着腰道:“对啊,咋滴?”
然后也不等陈萍萍再借着此事揶揄她,她便原原本本地将在石府门前的经历说了。
陈萍萍沉吟半晌,道:“听闻这沙州城内,十数年前确实有个许家。”
他翻出一篇卷宗递给李瑶兮,然后平静地道:“后来被灭门了。”
李瑶兮一惊。
“明天,”陈萍萍用食指点着桌子道,“我们就会收网,那石见……也得意不久了。”
李瑶兮点了点头,心绪却又飘回了石府门前的石狮子前。
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尽量忽视着自己心底那抹异样的情绪。
窗外,最后一缕秋阳映着苍茫的原野和高耸的城墙,让羽尘莫名有些茫然。
“吱呀———”
客栈年久失修的木门被缓缓推开。羽尘蓦地从方才不着边际的思考中抽离,抬首,然后看见了一辆黑色的轮椅。
她略略点头致意,然后从容地起身,轻声道:“陈院长。”
面对这位或许是被整个天下所惧怕的大人物,羽尘很奇怪地没有感到恐惧。
只有平静,无边无际的平静。
平静是羽尘大部分时间的状态。或者说,在这过去的三十年里,她的心一直是古井无波的,尽管这颗心曾经鲜活过。
去到北齐后,每每在这样的秋日,她身旁的马儿悠闲地饮着清可见底的湖水,她便会呆呆地望着湖底的几颗石子。望得久了,湖水里便映出了昔年在江南时幼弟的身影。
与江南水乡的晴暖不同,北齐的秋总是肃杀的,让初来乍到的她极为不适应。
于是她会再次忆起在京都的那些她本是不愿回想的日子。朱红的宫墙像是血染的一般,直叫她想要拉着身边少年的手逃开,再也不要回首瞥见这吃人的所在。
但是她别无选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瘦削的身影松开了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向了那一方不知悄无声息地夺去了多少条蝼蚁般卑贱的生命的天地。
被迫逃往北齐后,她就对“陈”这个姓尤为忌讳,生怕这个字成为一个引子,进而不知何时就断送了她的性命。
南庆鉴察院院长,陈萍萍。
在北齐,羽尘时常听到这位大人物的名字。
她会忍不住遐想,这位好巧不巧也姓陈的院长,会不会和自己有什么渊源?
只是因为她太想苦苦找寻出一个借口,太想说服自己这些年的分别,不过是过眼云烟。
直至一个凛冬。
锦衣卫里只有羽尘一个女子,平日里她也不常与同僚搭话。
直到那日,还挂着冰溜的屋瓦下,几个得了空闲的锦衣卫便聚在了一起。语涉之事,正巧与陈萍萍有关。
于是只是一个偶然,她就听见他们说,那位鼎鼎大名的陈院长,听说是杭州人士,并非生长在京都。
打那时起,羽尘就留了心。
她之所以选择跟随车队回到庆国,不是因为顾全大局,而是……为了寻亲来的。
此时的她带着询问的目光默默注视着陈萍萍,竭尽全力想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出一丝她所熟悉的痕迹。望着这个比自己小了有七八岁的男人,她徒劳地张了张口,却还是没能吐出一言。
一切都像个太过天衣无缝的巧合,巧得莫名令羽尘发抖,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对于未知的畏惧。辗转飘零半生,她从未想过,还会有这样一天。
那位推着轮椅的老仆人,想来是得了陈萍萍的意思,将轮椅安置在屋内后,便悄然退了出去。
于是屋里只剩了陈萍萍和羽尘两人。
一阵沉寂过后,陈萍萍打量着房内的陈设,缓缓开口道:“在北齐的日子,想必并不好过。”
在说话的同时,他的两根手指下意识地叩击着轮椅扶手———这是他很多年来习惯性的动作,虽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习惯。
可落在羽尘眼里,却是格外熟悉。
羽尘单薄的双唇微微哆嗦着,没有回答陈萍萍的问话,而是在他的脸上来回扫视着,妄图看出些什么。
表面上那份实则脆弱不堪的从容不迫,在见到陈萍萍的一瞬,全部坍塌下来。
陈萍萍将羽尘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眼神微变,不动声色地将双手搭在了膝上的毯子上,轻咳一声,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羽尘心中泛着酸楚,轻轻别过脸去,声音如呓语般轻柔,道:“陈院长想不想听我的故事?”
陈萍萍以沉默代替了应允。
羽尘咬一咬唇,道:“我……生在庆国的杭州。”
房间里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羽尘闭了闭眼,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一般,继续缓缓道:“我及笄那年,母亲本想为我寻个好人家嫁了,也比在村中贫苦一生要强些。只是我却不愿意。”
“母亲与父亲恩爱有加半辈子,自然也想让我寻得良人,白头到老。”
残阳斜斜地映着她苍白如鬼魂的脸。她兀自低低叙述着,似乎遗忘了陈萍萍的存在。回忆如潮水般撩拨着她的心绪,好似窗外暮色中微凉的秋风,席卷了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于是我就在家中等啊等啊,不曾想有缘人没等来,等来的却是天灾。”
她单薄的肩膀轻轻颤抖着,似一片不堪萧瑟秋风的落叶,看上去有些可怜。
这个已然年过半百的女人声音中忽然带了呜咽,仿佛多年来积压在心底的悲怆在瞬息间爆发了出来。
然后她做了一个在世人看来无比疯狂也是无比作死的动作。
她急促地上前两步,然后将头埋在了陈萍萍的肩膀上。双臂紧紧拥着他瘦削单薄的身躯,她号啕大哭起来。就像三十余年前那场洪水过后那样。
半跪在冰冷的木制地板上,羽尘哭得极为畅快,似乎将昔年往事都融入了这一声悲鸣中。
陈萍萍罕见地愣了一愣。似是不太习惯这种被人紧紧抱着的感觉,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着,手指紧紧抠着轮椅扶手,苍凉的双眼轻轻闭上。
房间内半明半暗。陈萍萍的身影隐匿在无光之处,与身上的黑衣一衬,直似要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依旧是隐忍的,克制的。可是夕阳下羽尘的身影却渐渐有些模糊。望着半跪在自己身前哭泣的女人,他心中愈发酸涩,最终疲惫地叹了一口气。
“阿姊。”他低低唤道。
羽尘抬首,一只手轻柔地抚上陈萍萍的脸颊。
“瘦了。”她哽咽着道。
夕阳一点一点坠入了地平线,天空是一片黯淡的紫,依稀可见几颗星子,在天边若隐若现。
李瑶兮不知道陈萍萍究竟和羽尘说了什么,不过她也不想去深究。
一直到最后一抹暗紫也湮没在了墨汁般浓稠的夜空里,房门才再一次缓缓打开。
眉眼间蕴着笑意,李瑶兮绕到了陈萍萍身后,一边推着轮椅一边道:“看你的样子,似乎事情很顺利呀。”
陈萍萍抬头望着笑得张扬热烈的她,也难得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真好,”李瑶兮嘟囔道,“她一定一定是个很合格的姐姐。”
她推着陈萍萍进了自己的厢房,轻轻扣住了对方冰凉潮湿的手,道:“我让齐叔给你留了晚膳,你先吃一口。”
“实在是吃不下,先搁着吧。”陈萍萍为难地笑了笑,无奈道。
李瑶兮丝毫不依他,半撒娇半命令地道:“你看看你都瘦得只剩骨头了,今个说什么你都得吃点!”
她其实很纳闷,自己自打入京就时不时地给陈萍萍送些小零嘴吃,为的就是让他多吃几口。可过了这么几个月,对方却瘦削依旧,半点也无丰腴的意思。
陈萍萍嘴角微勾,妥协道:“也罢,那就有劳咱们圣女了。”
李瑶兮闻言哈哈大笑,摇头道:“天底下谁不知道,这就是个闲职!就咱们那位陛下,怎能放心把权柄交在我手上。”
绯红的裙裾似牡丹般一旋,李瑶兮转身出屋,片刻之后便提了个食盒回来。
将食盒打开,她为陈萍萍盛了一小碗汤,道:“近来天气转凉了,先喝口热汤。”
要是无羁无痕和无染看见了现在的李瑶兮,估计眼珠子都会瞪出来,直呼他们家小姐怎的也会有如此温柔的一面。
没错,在他们眼里李瑶兮有三重身份:自家主子、小仙女、女土匪。
明明生着一副天仙般的绝美皮囊,可是偏偏一开口节操就碎了满地,连渣渣都不剩……
可是就是这样张扬肆意还有些任性的李瑶兮,有朝一日,也会在某人面前,露出属于女儿家的娇羞的笑容,偶尔还会温言软语几句,将为数不多的温柔毫不保留地奉出。
陈萍萍尝了一勺尚有余温的汤,半晌后评价道:“滋味倒是尚可,只是比起陈园的厨子,可还是差了不少。”
李瑶兮嘿嘿一笑,道:“我熬的。”
陈萍萍闻言轻咳一声,又继续说道:“不过这汤汁……浓厚绵长,色泽甚佳,很对我的口味。”
李瑶兮笑得促狭又得意,骄傲道:“分明因为是我做的,你才这么说。”
室内明亮的灯烛忽地爆了几个灯花,那烛火忽明忽暗地跳动了几下,却毫无熄灭的意思。几颗殷红的烛泪滑落到了烛台上,如颗颗饱满的珊瑚珠。
柔和的光线映着陈萍萍本是苍白的脸容,似在幻境中一般。李瑶兮轻轻凑近陈萍萍,在他耳边道:“萍萍,本姑娘要和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耳畔是李瑶兮温热的气息,陈萍萍放下汤勺,道:“都依你。”
两人此次来沙州到底是来惩办贪官污吏而非来旅游的。于是第二天,李瑶兮一起床就看见了轮椅上正襟危坐的陈萍萍。
鉴察院办事一向雷厉风行。不到半日,影子就将搜集来的情报向陈萍萍一一报知了去。
斜靠在轮椅上的陈萍萍嗤笑一声,将手中的卷宗扔在了案上,道:“沙州这个石知州,能耐还真是不小啊。”
李瑶兮拾起其中一篇卷宗扫了两眼,鄙夷道:“勾结山匪倒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强占民女这一条,就真的很恶心了。”
卷宗上写得明明白白:这沙州知州姓石名见,纪元六十一年被调遣过来当了知州。在这十余年间,敛财作恶无数,仗着天高皇帝远,在这小小的沙州为所欲为,只手遮天。
“看来这沙州,真是有必要好好整治一番。”李瑶兮拿起一块卖相远不如平日的点心咬了一口,道。
沙州这地方,离京都可以说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加上这几年有个“好”知州治理着,民生愈发凋敝,客栈里的一应吃食也比京都差了不少。
咽下虽然卖相不佳可口感还算不错的点心,李瑶兮继续追问道:“你想好怎么办了?”
“这石见没你想得那么简单,”陈萍萍提醒道,“要打地头蛇,当然是等它自己冒头。”
“哦———”李瑶兮了然道。“不过事先说好了,陈萍萍你可不许拿自己当引子!”
毕竟以身涉险引蛇出洞这种事,自己身侧的这位陈院长可是没少干过……
“知道了,都听你的。”陈萍萍如孩童般乖巧地答应了一句,一双狭长的眼睛里满是真诚。
李瑶兮撇了撇嘴:“信你个鬼啊。”
话虽如此,她还是稍稍安下了心。
不过她暗中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想着,这庆帝也不是个好惹的,怎么会容忍这种朝廷蛀虫到今日?
还是说他太自信了,根本不把这点事放在眼里?
那为什么还要让陈萍萍过来?
李瑶兮脑袋里飞快地闪过了三个问号。
望着一旁兀自沉思的陈萍萍,李瑶兮知道这时候发问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于是她将目光转移回了还被她举在手里的点心上。
将剩余的半块点心一口塞进嘴里,李瑶兮一边使劲咀嚼着,一边欣赏着陈萍萍的侧颜。
她满意地点点头,心里默默感叹,还是当个花痴的吃货轻松啊!
午膳过后,李瑶兮孑然一人进城闲逛去了,想都不想地把陈萍萍扔在了客栈里。
理由是对方公务繁忙,她不便叨扰。
待李瑶兮兴高采烈地出了门,影子才不带感情地插了一句:“她只是不想让你跟着。”
依然埋头于卷宗的陈萍萍头也不抬,波澜不惊地问道:“你怎么没跟过去?”
“你身边不能没有人。”影子直白地道。
陈萍萍翻过一页,皱眉道:“我这里能有什么事。”
影子微微低头,望着陈萍萍膝上的羊毛毯,道:“沙州不是安宁的地方。”
“若是安宁,这趟岂不是白跑了。”陈萍萍点明道。
影子抿了抿嘴,不置一词。
陈萍萍摇着轮椅来到窗前,静静往窗外望去。
一队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徐徐向南飞去,渐渐融入了午后金灿灿的阳光里。
陈萍萍有些不适应这般刺眼的阳光,他微微眯起双目,一只手挡在额前。
影子像阵风似地“飘”到了窗前,挡在了陈萍萍身前,遮住了自外面射入的强烈的日光。
陈萍萍仰头望着对方似乎与肌肤融为一体的黑色面具,微笑道:“日头这般毒,也不知阿瑶是否会后悔出去。”
李瑶兮确实很后悔。
这个世界没有遮阳伞,所以她只得凑合打了把油纸伞出门。
沙州城不大,可是要光靠两条腿,从城东走到城西也要不少时间。
不过好在今日她没有买东西,故而省去了拎包的麻烦。
她只顾着低头走路,几乎没能发现行人在不知不觉间少了很多。
“嗯?”
李瑶兮懵懵地从伞下抬起头,向四周扫视了几圈,却发现自己的右侧是一座府邸的大门,门前蹲着的赫然是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石狮子张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地对着李瑶兮,似乎是想给四处乱晃的她一点颜色瞧瞧。
不用看,李瑶兮就知道,这必然就是那石知州的宅邸了。
她对着那两个石狮子看得出神,心里想着要不要偷偷潜伏进去探听点消息。
就在此时,她自身侧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高手的气息。
靠着自己的余光,李瑶兮隐隐能看到一个白色身影。
“导———”李瑶兮转过身去,刚要开口,却看见那是名白衣男子,而不是自己心里想的白念鸾。
比她高出了有差不多一个头的男子也转过了头。
李瑶兮眨巴了两下眼睛,心里感叹着:“这小哥哥长得……也太好看了吧!”
这张脸完全吊打偶像剧男主好不好?!
那位仅有二十余岁的苍白隽秀的年轻男子,脸色比陈萍萍还苍白些,可一双冷隽且凌厉的眸子竟是与陈萍萍如出一辙,身周的气息也是一般冷傲。
好在李瑶兮在最后一刻想起来自己已经脱单了,对象还是陈萍萍。美男这种东西,还是不要过多接触。
于是她对着白衣如雪的男子友善地微微一笑,然后就别过了头。
没想到男子主动对她说话了。
“你是府上的人?”
李瑶兮能感受到对方语气中隐隐含着的杀气。
“怎么,本姑娘很像小县城里出来的?”李瑶兮佯装诧异地挑着眉毛,笑眯眯地反问道。
男子细细打量着李瑶兮的衣着打扮,从头上的珠钗到腰间瑰丽的血玉玫瑰佩,再到精致的蜀锦绣鞋。
看这华贵的打扮,似乎是京都来客。
他暗暗懊悔,平日里自己一贯自诩冷静过人,怎的今日却行事如此贸然。
他淡淡垂下眼眸,平静道:“许某只是好奇,为何姑娘要驻足于此,姑娘莫见怪。”
“怎会。”李瑶兮美目弯弯,灿烂地一笑,心里却对男子留了心。
那男子微微皱着眉,似乎有些乏了。一阵秋风拂过,将他几缕乌黑的发丝吹起,覆在了他毫无血色的面上,莫名有几分凄凉。虽然是艳阳天,他的面颊上却一颗汗珠也无,苍白的肤色衬得他整个人都带了一股子悲凉的味道。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而李瑶兮的好奇心格外地重。
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开始对白衣男子有了兴趣。
“许某奉劝姑娘,这石府,还是少来为好。”那男子忽然冷声道,面上似有寒霜笼罩,直看得人心下一寒。
说罢,他自顾自地调转身子,朝城门方向快步行去。
李瑶兮轻轻偏过头,唇角噙着笑,面上浮现出了玩味的神色。
听到门“砰”地一声被撞开,陈萍萍就知道,这是他的李瑶兮回来了。
他抬首,果不其然,看见一袭红衣的少女提着裙裾,笑着向他奔来。
“今天怎么没买东西回来?”
陈萍萍顺手接过她手中的油纸伞,温声问道。
“咱们可是来办正事的,我怎么能只顾着逛街嘛!”李瑶兮眼珠一转,笑盈盈地说道。
“净说瞎话,是不是沙州的东西你看不上?”陈萍萍好脾气地微笑着,戳穿道。
李瑶兮吐了吐舌头,然后理直气壮地叉着腰道:“对啊,咋滴?”
然后也不等陈萍萍再借着此事揶揄她,她便原原本本地将在石府门前的经历说了。
陈萍萍沉吟半晌,道:“听闻这沙州城内,十数年前确实有个许家。”
他翻出一篇卷宗递给李瑶兮,然后平静地道:“后来被灭门了。”
李瑶兮一惊。
“明天,”陈萍萍用食指点着桌子道,“我们就会收网,那石见……也得意不久了。”
李瑶兮点了点头,心绪却又飘回了石府门前的石狮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