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最大的戏园子“棠梨院”里头,隐隐锣鼓喧天。戏台子上,正是血气方刚年纪的武生,腰腹处提着气,声如裂帛地唱。
“好!好!”
台底下百姓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都是市井小民,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喝酒、逛窑子,对待台上角儿的态度比显贵们热情许多。
唱完这一出,才终于轮到压箱底的好戏———《替凤》。
仍然是对月垂泪的温画屏,声如纤云:
“昨夜玉镜今又升……”
看到了这位千娇百媚的温贵妃,听众们满意了。
李瑶兮坐在台下第一排正当中的位置上,用绘着兰花的小茶壶倒了一杯又一杯茶喝。台上人在棠梨院如鱼得水,嗓音也比那日在落花别院更放得开。
兰官余光瞥见台下坐着的李瑶兮,心里有些惊喜。他认出她来了,因为她的红衣实在太具标志性。
兰官一笑,继续更投入地唱着。那笑容竟比女子还勾人,似要摄去人们的三魂七魄。
顿时台下泛起一片啧啧声,有些男看客们已经按捺不住脸上猴急的表情。他们肆无忌惮地用饱含欲望的眼神打量兰官,仿佛那是一个唾手可得的美味猎物。
直到戏演完后,他们看起来还是不满足。
兰官袅袅婷婷地行了一礼,就准备退场。
一位喝得烂醉如泥的男听众,打着酒嗝,流里流气地起身,说话含混:“戏子,再……再来一出!”
这男人是京都的一个姓马的地痞流氓,吃喝嫖赌,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因家里是乡绅世家,小有势力,他又排行老二,故人称马二爷。可是他也只有底气欺压百姓,并不敢骑在官府头上作威作福,所以官府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会。
兰官心里头略有惊慌,却故作镇定:“马二爷,这戏要是乱演,岂不是不庄重了?”
“放屁!”马二爷急眼了。“臭唱曲的,老子叫你唱你就得唱!”
班主一看不好,连忙充当“和事佬”过来劝架,又一迭声地给对方赔“不是”。
偏生马二爷不领情,晃晃悠悠地走到台子边上,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指着兰官的鼻子问道:“唱不唱?”
后面有人帮腔:“不唱这戏园子就别开了!”
兰官失神,尽力维护着那最后一点尊严与底线:“唱不了,唱戏不是弄玩意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台下刚才为他喝彩喝得起劲的听众,此时噤若寒蝉,仿佛突然集体成了哑巴。
马二爷把手里的酒壶往台上一摔,上去就要揪兰官的衣领。兰官生得文弱,无力反抗,只得目光惊惶地往台下寻,犹如惊弓之鸟。
李瑶兮再也看不下去。她不是什么大善人,可是也看不下去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人。
更何况……那个被欺负的人有着如此伟大的一张脸!
究极颜控李瑶兮,抱着英雄救美的美好幻想,当即起立大喊一声:“闹什么?把你的爪子拿开!”
马二爷登时火起,可回头一看,见是一位比兰官还标致的美人,淫心顿起,丢下兰官晃到李瑶兮身前,露出一口黄牙,道:“小美人……不听戏,就跟本大爷耍耍去?”
身后立刻有附和的:“亏待不了你!”
马二爷伸出手,欲要摸一把李瑶兮的手臂。
李瑶兮顺势一翻手掌,手指捏住他的手腕,然后一拧。
随着“咔”地一声,马二爷腕骨尽碎。他哀嚎一声,捂着已经折掉的手腕,骂道:“□□的小婊子……”
“我抽你丫的!”
李瑶兮一巴掌甩在他左脸上,同时右脚一踢,正好踢在他的裆上,然后直接骑在他身上一通猛揍,边揍边骂:“敢惹本姑娘的人?他妈你们活腻歪了!也不打听打听本姑娘是谁!本姑娘干你娘的!”
刚才帮腔的本想仗着人多一起上去打,可看着马二爷被打成这副狼狈样子,竟犹豫起来。
好久没痛快地打架了,李瑶兮意犹未尽,专挑对方脸上下手。看客们生怕自己被波及,都害怕地悄悄离场了。
李瑶兮甩了甩手,站起来往马二爷身上踢了两脚,如踢一只死猪,放狠话道:“别再让本姑娘看见你!”
马二爷已经站不起来。他的狐朋狗友们灰溜溜地半抬半拖着他,好歹把人弄走了。
兰官的双肩因着慌而轻微抖动,想必内心也害怕。他缩在戏台一角,绞着双手,显得怯生生的。
李瑶兮才不好意思起来,觉得是她把人家吓着了。她靠近几步,试探道:“没事吧?”
兰官摇头。
李瑶兮想起来,入场时她看到过戏园子的大招牌,温画屏对应的名字是“谢兰双”。
谢兰双,难怪他叫兰官。
谢兰双的屋子里,也布置得闺房一般,不似须眉内室。室中挂了不少戏衣,皆是女衣女裙,蹙金绣银,满室生春。一应陈设家具,也都价值不菲。
人前是受人追捧的京都名角儿,人后还过着这样的富贵日子。
若没有今天的一场风波,不知叫多少人错以为他过的是安逸日子。
谢兰双稍敛仪容,徐徐便拜。他整日演那些戏文,连行礼都如女子般袅娜端庄。
李瑶兮惊得一把扶住他,道:“这、这就不必了……”
让她受别人的跪礼,她心里总有些不安,仿佛这是一件错事。
谢兰双体贴地为李瑶兮搬来凳子,问道:“您怎么想起来到棠梨院听戏了?”
李瑶兮笑得促狭:“听你唱温画屏来了啊!我听说逢年过节,太后都要召你去唱。”
谢兰双面色羞红,喃喃道:“这是兰官的福气。”
李瑶兮道:“兰官这名字好,和谢兰双一样好。”
谢兰双倒不觉讶异,笑问道:“哪里好?”
“兰花长寿!”
谢兰双这次惊讶了。兰花这东西自古就被文人骚客青睐,什么诗啊赋啊不知写出了多少,夸上天去也不新鲜。
可是那么多关于兰花可以说的好处里,李瑶兮居然说了一个几乎没人会说也没人说过的“长寿”。
谢兰双沉默不语地拿来茶壶,李瑶兮却忙摆手道:“不用倒茶,方才我都快喝撑了。”
谢兰双于是作罢。
李瑶兮仔细留意那茶壶,发现上面也绘着兰花。
谢兰双眼神微黯,不安问道:“您得罪了赵二爷……”
李瑶兮啐了一口,道:“凭他也配被称爷?他要是还敢找事,本姑娘踢爆他卵蛋!”
谢兰双凝望这个侠女,这个愿意为一个只见过一面的戏子出头的姑娘,微有动容。
他从不相信自己这飘零的一生会有什么好结局。
角儿就是长得强壮些的蛐蛐。红的时候众星捧月般,一旦老了或是嗓子不行了,立刻坠落至比蝼蚁还低贱的境地。
只是谢兰双不知,眼前的少女救下他,到底只是玩玩,还是……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二者皆因为在社会底层尝尽了世间冷暖,所以才不敢有情有义。
都是为了自保。
世人尚且对他们无情无义,又凭何要求他们有情有义?
“兰官不过一介戏子,姑娘为何……”
李瑶兮故意逗他:“想听表层原因还是深层原因?”
谢兰双局促道:“都听。”
李瑶兮语重心长:“表层原因呢,是因为你是个美人。”
谢兰双的眼帘失望地垂下来。
原来又是见色起意,和那些酒肉之徒并无不同的。
只听李瑶兮又说:“深层原因,是你对唱戏的态度很纯粹、很执着。”
谢兰双复抬眼,晶亮的桃花眼盯着李瑶兮,睫毛轻颤,琢磨着这话的意思。
李瑶兮心中想,怎么世上会有这般好看的眼睛?桃瓣一般,里面还好似蕴着水光,就像含了一潭春日的桃花雨。
谢兰双总是怯怯的,小心翼翼的,很容易让善良的人油然生起怜惜和保护之意。
李瑶兮继续认真解释道:“除夕在落花别院,你坚持把《替凤》唱完时,我就敢肯定京戏这门艺术落在你这种人手里,才是最恰当的。”
谢兰双,可能有一点点像她和白念鸾的翻版吧。
应为戏痴,至真至纯。
谢兰双笑了,眼睛比刚刚明亮了不少,道:“《替凤》是我的招牌戏。”
李瑶兮豪气地拍拍胸口,意气风发,放话道:“以后有人欺负你,你只管找本姑娘,看本姑娘怎么把他们揍得找不着北!”
李瑶兮的厉害,谢兰双已经见识过了,此刻深信她这话。
“下了台,不卸妆?”李瑶兮问道。
谢兰双这才想起来这茬,转入樱草色屏风后的镜子前。
这戏妆在上妆、卸妆时都极为费事。谢兰双拾掇好一阵子,才又转出屏风。
李瑶兮舔舔嘴唇,心想这人怎么卸了妆比化妆后还好看?五官柔润,眸蕴秋波,行止皆似柔弱女儿家般娇怯温柔。怪不得赵二等恶霸会对他垂涎三尺。
谢兰双被她盯得羞涩,于是垂头。
今日的最后一场戏已然演完了,谢兰双空闲无事,索性留了李瑶兮在戏园子里逛。
李瑶兮看什么都新鲜,拉着谢兰双不停地问。谢兰双愿意见有人喜欢,一样一样细细地讲。他吐字清楚,说话的嗓音柔柔的,如涓涓春水。
正是春寒料峭时,谢兰双披着杏仁黄薄披风,还揣了个暖手的小炉子。若是上了妆,真就和温画屏一模一样了。
“马二怕是要和您对簿公堂。”谢兰双忧心道。
“唔,他还会拿银子收买你,让你当他的证人。”李瑶兮预测道。
谢兰双蹙眉:“兰官不会。”
李瑶兮不答应,她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不行,你就向他要双倍的银两,应下这差事,等官司打完之后银子咱俩平分。”
这个主意听得谢兰双一愣一愣的。
等李瑶兮回落花别院时,果然京都府已经来了人。只不过……来人都被五花大绑地押在地上。
李瑶兮吓了一跳,赶紧叫四个属下松绑。
差役差点被憋屈死。过来绑人却反而被人家绑了,还是头一遭。
初来时的嚣张气焰早被消磨干净,差役们灰头土脸地爬起来,拿出状纸苦着脸对李瑶兮道:“小的们也是奉命办事,您看您打伤马二爷这事儿……”
李瑶兮出奇地镇定:“你回去复命吧,明日巳时正刻,我亲自去京都府。”
“这……”
李瑶兮揣测道:“想来你们的顶头上司也吩咐过,不用真的立刻缉拿我吧?”
她算死了京都府不敢为了一个地痞,就得罪她这个圣女。
再者马二本来在京都就臭名昭著,她此举也是遂了民意。
官司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舆论的阵地守住。
果然,差役顿时如蒙大赦,道:“多些您体恤小的,小的这就回去。”
李瑶兮掏出随身的荷包来,拈出一张银票,笑道:“让几位大哥受累了,请你们喝茶用的。”
差役连连称是,在银票的诱惑下,都不用李瑶兮赶,就自觉地回京都府了。
等差役一走,李瑶兮立即收起笑意,沉声道:“寒归,你带个人进城,把言论散播开,就说马二在棠梨院欺男霸女,意图强占当红小旦兰官,说得越夸张越好。”
许寒归是四个人中最稳妥的,最让李瑶兮放心。
许寒归道:“百姓毕竟只知道凑热闹,光是控制言论,恐怕用处不大。”
李瑶兮胸有成竹地微笑道:“不,这场官司已经打完了。
要想赢官司,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权势,二是正义。而这两个因素,我们都具备了。
至于证人,兰官先不必提,班主看着我打了马二,知道我比他拳头硬,又对兰官有恩,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
所以,你觉得,马二难道还有可能赢吗?”
这一番说辞滴水不漏,有条不紊,让许寒归颇有惊诧。
这样冷静而严肃的李瑶兮,只能说,很少见。
当然李瑶兮之所以敢如此言之凿凿,也是缘于她有足够的底气。
反正就算玩脱了也有陈萍萍给她兜着。
于是她问道:“对了,陈萍萍知道消息了么?”
许寒归道:“鉴察院消息灵通,大约院长早听闻了。”
李瑶兮皱眉:“再告诉陈萍萍,让他别插手。”
都安排妥当之后,李瑶兮压根不担心明天就要打官司的事,像没事人似地去蕴影湖畔散步了。
第二日巳时正刻,衙门前面已经乌泱泱地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
听说咱大庆的圣女在戏园子里把恶霸狠揍了一顿?那恶霸还告上公堂来了?
庆国百姓多质朴,黑白不分的只是极少数。一听说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群情激愤,都不用李瑶兮刻意带节奏,就自发地带着臭鸡蛋和烂菜叶子来了京都府门口。
李瑶兮是踩着点过来的。她一下马车,就看见烂白菜和鸡蛋壳子被丢了满地,秽臭逼人。
百姓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夹道欢迎李瑶兮,好像她刚刚得胜归来。
李瑶兮毫不怯场,热情地朝周围挥手打招呼,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公堂。
马二是躺在担架上被抬来的。他看来花了大价钱,请来的是京都有名的状师卫裁。
饶是卫裁以三寸不烂之舌著称,此次也心里有点没底。奈何……马二给的银子实在太多了。
于是卫裁就硬着头皮来了。他心里安慰自己:对方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还嫩得很,料她必定会自乱阵脚。
庄严的喊威声响起,府尹从后厅走出,坐在了最上头的椅子上。
虽然早就把案情记得滚瓜烂熟,府尹还是需要走个流程。他一拍惊堂木,肃声问道:“堂下何人?”
李瑶兮和卫裁回答之后,堂审就正式开始———李瑶兮昨日特意打坏了马二的声带,让他此时说不出话,只得令卫裁代劳。
卫裁先发制人,咄咄逼人地咬定李瑶兮在棠梨院行凶打人,致使马二身受重伤,想向府尹大人讨个公道云云。他的嘴皮子飞快地动着,情绪激愤,说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可惜外面的百姓并不卖他这个面子,中途一直在发出嘘声。最终还是府尹差点动用了堂下差役,他们才害怕得暂时安静下去。
府尹听卫裁说完了,官威十足地问李瑶兮:“卫状师所言,可属实否?”
李瑶兮请的状师姓冯名不平,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子,无论从资历还是声名上都不知被卫裁甩了多少里。
昨夜他和李瑶兮沟通过。得知对方确确实实打了马二,心中也是忐忑。
如今府尹问话,冯不平强打起精神,刚要应答,李瑶兮就诚恳地开口:“卫状师之言……的确不假。”
外边的群众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李瑶兮连辩驳都没有辩驳一句,而是直接认罪了!
他们再看向李瑶兮时就多了不止一分敬畏与仰慕,觉得这位圣女姑娘为民除害不说,言行也如此坦荡,大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架势,实在不错。
再说到对面的马二和卫裁,简直如捡了金疙瘩般。卫裁赶紧乘胜追击,拱手道:“大人您都听见了。凶犯已将罪名认下,难道您还不将她拿下?”
李瑶兮无辜地盯着府尹,道:“那家伙简直没脸没皮,见那扮温贵妃的小旦容貌不俗,就强逼他为其唱戏,更是伤了其脖颈。本姑……民女不过伸张正义,大人身居府尹之位,大公无私,为民请命,定要惩戒这无耻之徒!”
“好!”
“马二这厮忒不是人!”
“马二你还我闺女来!”
百姓们纷纷痛骂马二,有的则翻起了旧账,想要当着府尹的面诉冤。
府尹心中已然想骂娘了。这……这还审个屁啊?
李瑶兮贵为圣女,马二只是一市井无赖,孰轻孰重,他岂能不晓?
更要命的是,李瑶兮做的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啊!
可关键是庆律又没有注明,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毕竟打了人就是打了人,要是糊里糊涂地就解决了,有失威信。
府尹刚要宣布此案暂时停审,李瑶兮便道:“大人,民女还有证人二位,不知可否通传?”
——————————————————————
卫裁=为财,冯不平=逢不平
“好!好!”
台底下百姓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都是市井小民,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喝酒、逛窑子,对待台上角儿的态度比显贵们热情许多。
唱完这一出,才终于轮到压箱底的好戏———《替凤》。
仍然是对月垂泪的温画屏,声如纤云:
“昨夜玉镜今又升……”
看到了这位千娇百媚的温贵妃,听众们满意了。
李瑶兮坐在台下第一排正当中的位置上,用绘着兰花的小茶壶倒了一杯又一杯茶喝。台上人在棠梨院如鱼得水,嗓音也比那日在落花别院更放得开。
兰官余光瞥见台下坐着的李瑶兮,心里有些惊喜。他认出她来了,因为她的红衣实在太具标志性。
兰官一笑,继续更投入地唱着。那笑容竟比女子还勾人,似要摄去人们的三魂七魄。
顿时台下泛起一片啧啧声,有些男看客们已经按捺不住脸上猴急的表情。他们肆无忌惮地用饱含欲望的眼神打量兰官,仿佛那是一个唾手可得的美味猎物。
直到戏演完后,他们看起来还是不满足。
兰官袅袅婷婷地行了一礼,就准备退场。
一位喝得烂醉如泥的男听众,打着酒嗝,流里流气地起身,说话含混:“戏子,再……再来一出!”
这男人是京都的一个姓马的地痞流氓,吃喝嫖赌,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因家里是乡绅世家,小有势力,他又排行老二,故人称马二爷。可是他也只有底气欺压百姓,并不敢骑在官府头上作威作福,所以官府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会。
兰官心里头略有惊慌,却故作镇定:“马二爷,这戏要是乱演,岂不是不庄重了?”
“放屁!”马二爷急眼了。“臭唱曲的,老子叫你唱你就得唱!”
班主一看不好,连忙充当“和事佬”过来劝架,又一迭声地给对方赔“不是”。
偏生马二爷不领情,晃晃悠悠地走到台子边上,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指着兰官的鼻子问道:“唱不唱?”
后面有人帮腔:“不唱这戏园子就别开了!”
兰官失神,尽力维护着那最后一点尊严与底线:“唱不了,唱戏不是弄玩意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台下刚才为他喝彩喝得起劲的听众,此时噤若寒蝉,仿佛突然集体成了哑巴。
马二爷把手里的酒壶往台上一摔,上去就要揪兰官的衣领。兰官生得文弱,无力反抗,只得目光惊惶地往台下寻,犹如惊弓之鸟。
李瑶兮再也看不下去。她不是什么大善人,可是也看不下去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人。
更何况……那个被欺负的人有着如此伟大的一张脸!
究极颜控李瑶兮,抱着英雄救美的美好幻想,当即起立大喊一声:“闹什么?把你的爪子拿开!”
马二爷登时火起,可回头一看,见是一位比兰官还标致的美人,淫心顿起,丢下兰官晃到李瑶兮身前,露出一口黄牙,道:“小美人……不听戏,就跟本大爷耍耍去?”
身后立刻有附和的:“亏待不了你!”
马二爷伸出手,欲要摸一把李瑶兮的手臂。
李瑶兮顺势一翻手掌,手指捏住他的手腕,然后一拧。
随着“咔”地一声,马二爷腕骨尽碎。他哀嚎一声,捂着已经折掉的手腕,骂道:“□□的小婊子……”
“我抽你丫的!”
李瑶兮一巴掌甩在他左脸上,同时右脚一踢,正好踢在他的裆上,然后直接骑在他身上一通猛揍,边揍边骂:“敢惹本姑娘的人?他妈你们活腻歪了!也不打听打听本姑娘是谁!本姑娘干你娘的!”
刚才帮腔的本想仗着人多一起上去打,可看着马二爷被打成这副狼狈样子,竟犹豫起来。
好久没痛快地打架了,李瑶兮意犹未尽,专挑对方脸上下手。看客们生怕自己被波及,都害怕地悄悄离场了。
李瑶兮甩了甩手,站起来往马二爷身上踢了两脚,如踢一只死猪,放狠话道:“别再让本姑娘看见你!”
马二爷已经站不起来。他的狐朋狗友们灰溜溜地半抬半拖着他,好歹把人弄走了。
兰官的双肩因着慌而轻微抖动,想必内心也害怕。他缩在戏台一角,绞着双手,显得怯生生的。
李瑶兮才不好意思起来,觉得是她把人家吓着了。她靠近几步,试探道:“没事吧?”
兰官摇头。
李瑶兮想起来,入场时她看到过戏园子的大招牌,温画屏对应的名字是“谢兰双”。
谢兰双,难怪他叫兰官。
谢兰双的屋子里,也布置得闺房一般,不似须眉内室。室中挂了不少戏衣,皆是女衣女裙,蹙金绣银,满室生春。一应陈设家具,也都价值不菲。
人前是受人追捧的京都名角儿,人后还过着这样的富贵日子。
若没有今天的一场风波,不知叫多少人错以为他过的是安逸日子。
谢兰双稍敛仪容,徐徐便拜。他整日演那些戏文,连行礼都如女子般袅娜端庄。
李瑶兮惊得一把扶住他,道:“这、这就不必了……”
让她受别人的跪礼,她心里总有些不安,仿佛这是一件错事。
谢兰双体贴地为李瑶兮搬来凳子,问道:“您怎么想起来到棠梨院听戏了?”
李瑶兮笑得促狭:“听你唱温画屏来了啊!我听说逢年过节,太后都要召你去唱。”
谢兰双面色羞红,喃喃道:“这是兰官的福气。”
李瑶兮道:“兰官这名字好,和谢兰双一样好。”
谢兰双倒不觉讶异,笑问道:“哪里好?”
“兰花长寿!”
谢兰双这次惊讶了。兰花这东西自古就被文人骚客青睐,什么诗啊赋啊不知写出了多少,夸上天去也不新鲜。
可是那么多关于兰花可以说的好处里,李瑶兮居然说了一个几乎没人会说也没人说过的“长寿”。
谢兰双沉默不语地拿来茶壶,李瑶兮却忙摆手道:“不用倒茶,方才我都快喝撑了。”
谢兰双于是作罢。
李瑶兮仔细留意那茶壶,发现上面也绘着兰花。
谢兰双眼神微黯,不安问道:“您得罪了赵二爷……”
李瑶兮啐了一口,道:“凭他也配被称爷?他要是还敢找事,本姑娘踢爆他卵蛋!”
谢兰双凝望这个侠女,这个愿意为一个只见过一面的戏子出头的姑娘,微有动容。
他从不相信自己这飘零的一生会有什么好结局。
角儿就是长得强壮些的蛐蛐。红的时候众星捧月般,一旦老了或是嗓子不行了,立刻坠落至比蝼蚁还低贱的境地。
只是谢兰双不知,眼前的少女救下他,到底只是玩玩,还是……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二者皆因为在社会底层尝尽了世间冷暖,所以才不敢有情有义。
都是为了自保。
世人尚且对他们无情无义,又凭何要求他们有情有义?
“兰官不过一介戏子,姑娘为何……”
李瑶兮故意逗他:“想听表层原因还是深层原因?”
谢兰双局促道:“都听。”
李瑶兮语重心长:“表层原因呢,是因为你是个美人。”
谢兰双的眼帘失望地垂下来。
原来又是见色起意,和那些酒肉之徒并无不同的。
只听李瑶兮又说:“深层原因,是你对唱戏的态度很纯粹、很执着。”
谢兰双复抬眼,晶亮的桃花眼盯着李瑶兮,睫毛轻颤,琢磨着这话的意思。
李瑶兮心中想,怎么世上会有这般好看的眼睛?桃瓣一般,里面还好似蕴着水光,就像含了一潭春日的桃花雨。
谢兰双总是怯怯的,小心翼翼的,很容易让善良的人油然生起怜惜和保护之意。
李瑶兮继续认真解释道:“除夕在落花别院,你坚持把《替凤》唱完时,我就敢肯定京戏这门艺术落在你这种人手里,才是最恰当的。”
谢兰双,可能有一点点像她和白念鸾的翻版吧。
应为戏痴,至真至纯。
谢兰双笑了,眼睛比刚刚明亮了不少,道:“《替凤》是我的招牌戏。”
李瑶兮豪气地拍拍胸口,意气风发,放话道:“以后有人欺负你,你只管找本姑娘,看本姑娘怎么把他们揍得找不着北!”
李瑶兮的厉害,谢兰双已经见识过了,此刻深信她这话。
“下了台,不卸妆?”李瑶兮问道。
谢兰双这才想起来这茬,转入樱草色屏风后的镜子前。
这戏妆在上妆、卸妆时都极为费事。谢兰双拾掇好一阵子,才又转出屏风。
李瑶兮舔舔嘴唇,心想这人怎么卸了妆比化妆后还好看?五官柔润,眸蕴秋波,行止皆似柔弱女儿家般娇怯温柔。怪不得赵二等恶霸会对他垂涎三尺。
谢兰双被她盯得羞涩,于是垂头。
今日的最后一场戏已然演完了,谢兰双空闲无事,索性留了李瑶兮在戏园子里逛。
李瑶兮看什么都新鲜,拉着谢兰双不停地问。谢兰双愿意见有人喜欢,一样一样细细地讲。他吐字清楚,说话的嗓音柔柔的,如涓涓春水。
正是春寒料峭时,谢兰双披着杏仁黄薄披风,还揣了个暖手的小炉子。若是上了妆,真就和温画屏一模一样了。
“马二怕是要和您对簿公堂。”谢兰双忧心道。
“唔,他还会拿银子收买你,让你当他的证人。”李瑶兮预测道。
谢兰双蹙眉:“兰官不会。”
李瑶兮不答应,她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不行,你就向他要双倍的银两,应下这差事,等官司打完之后银子咱俩平分。”
这个主意听得谢兰双一愣一愣的。
等李瑶兮回落花别院时,果然京都府已经来了人。只不过……来人都被五花大绑地押在地上。
李瑶兮吓了一跳,赶紧叫四个属下松绑。
差役差点被憋屈死。过来绑人却反而被人家绑了,还是头一遭。
初来时的嚣张气焰早被消磨干净,差役们灰头土脸地爬起来,拿出状纸苦着脸对李瑶兮道:“小的们也是奉命办事,您看您打伤马二爷这事儿……”
李瑶兮出奇地镇定:“你回去复命吧,明日巳时正刻,我亲自去京都府。”
“这……”
李瑶兮揣测道:“想来你们的顶头上司也吩咐过,不用真的立刻缉拿我吧?”
她算死了京都府不敢为了一个地痞,就得罪她这个圣女。
再者马二本来在京都就臭名昭著,她此举也是遂了民意。
官司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舆论的阵地守住。
果然,差役顿时如蒙大赦,道:“多些您体恤小的,小的这就回去。”
李瑶兮掏出随身的荷包来,拈出一张银票,笑道:“让几位大哥受累了,请你们喝茶用的。”
差役连连称是,在银票的诱惑下,都不用李瑶兮赶,就自觉地回京都府了。
等差役一走,李瑶兮立即收起笑意,沉声道:“寒归,你带个人进城,把言论散播开,就说马二在棠梨院欺男霸女,意图强占当红小旦兰官,说得越夸张越好。”
许寒归是四个人中最稳妥的,最让李瑶兮放心。
许寒归道:“百姓毕竟只知道凑热闹,光是控制言论,恐怕用处不大。”
李瑶兮胸有成竹地微笑道:“不,这场官司已经打完了。
要想赢官司,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权势,二是正义。而这两个因素,我们都具备了。
至于证人,兰官先不必提,班主看着我打了马二,知道我比他拳头硬,又对兰官有恩,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
所以,你觉得,马二难道还有可能赢吗?”
这一番说辞滴水不漏,有条不紊,让许寒归颇有惊诧。
这样冷静而严肃的李瑶兮,只能说,很少见。
当然李瑶兮之所以敢如此言之凿凿,也是缘于她有足够的底气。
反正就算玩脱了也有陈萍萍给她兜着。
于是她问道:“对了,陈萍萍知道消息了么?”
许寒归道:“鉴察院消息灵通,大约院长早听闻了。”
李瑶兮皱眉:“再告诉陈萍萍,让他别插手。”
都安排妥当之后,李瑶兮压根不担心明天就要打官司的事,像没事人似地去蕴影湖畔散步了。
第二日巳时正刻,衙门前面已经乌泱泱地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
听说咱大庆的圣女在戏园子里把恶霸狠揍了一顿?那恶霸还告上公堂来了?
庆国百姓多质朴,黑白不分的只是极少数。一听说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群情激愤,都不用李瑶兮刻意带节奏,就自发地带着臭鸡蛋和烂菜叶子来了京都府门口。
李瑶兮是踩着点过来的。她一下马车,就看见烂白菜和鸡蛋壳子被丢了满地,秽臭逼人。
百姓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夹道欢迎李瑶兮,好像她刚刚得胜归来。
李瑶兮毫不怯场,热情地朝周围挥手打招呼,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公堂。
马二是躺在担架上被抬来的。他看来花了大价钱,请来的是京都有名的状师卫裁。
饶是卫裁以三寸不烂之舌著称,此次也心里有点没底。奈何……马二给的银子实在太多了。
于是卫裁就硬着头皮来了。他心里安慰自己:对方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还嫩得很,料她必定会自乱阵脚。
庄严的喊威声响起,府尹从后厅走出,坐在了最上头的椅子上。
虽然早就把案情记得滚瓜烂熟,府尹还是需要走个流程。他一拍惊堂木,肃声问道:“堂下何人?”
李瑶兮和卫裁回答之后,堂审就正式开始———李瑶兮昨日特意打坏了马二的声带,让他此时说不出话,只得令卫裁代劳。
卫裁先发制人,咄咄逼人地咬定李瑶兮在棠梨院行凶打人,致使马二身受重伤,想向府尹大人讨个公道云云。他的嘴皮子飞快地动着,情绪激愤,说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可惜外面的百姓并不卖他这个面子,中途一直在发出嘘声。最终还是府尹差点动用了堂下差役,他们才害怕得暂时安静下去。
府尹听卫裁说完了,官威十足地问李瑶兮:“卫状师所言,可属实否?”
李瑶兮请的状师姓冯名不平,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子,无论从资历还是声名上都不知被卫裁甩了多少里。
昨夜他和李瑶兮沟通过。得知对方确确实实打了马二,心中也是忐忑。
如今府尹问话,冯不平强打起精神,刚要应答,李瑶兮就诚恳地开口:“卫状师之言……的确不假。”
外边的群众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李瑶兮连辩驳都没有辩驳一句,而是直接认罪了!
他们再看向李瑶兮时就多了不止一分敬畏与仰慕,觉得这位圣女姑娘为民除害不说,言行也如此坦荡,大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架势,实在不错。
再说到对面的马二和卫裁,简直如捡了金疙瘩般。卫裁赶紧乘胜追击,拱手道:“大人您都听见了。凶犯已将罪名认下,难道您还不将她拿下?”
李瑶兮无辜地盯着府尹,道:“那家伙简直没脸没皮,见那扮温贵妃的小旦容貌不俗,就强逼他为其唱戏,更是伤了其脖颈。本姑……民女不过伸张正义,大人身居府尹之位,大公无私,为民请命,定要惩戒这无耻之徒!”
“好!”
“马二这厮忒不是人!”
“马二你还我闺女来!”
百姓们纷纷痛骂马二,有的则翻起了旧账,想要当着府尹的面诉冤。
府尹心中已然想骂娘了。这……这还审个屁啊?
李瑶兮贵为圣女,马二只是一市井无赖,孰轻孰重,他岂能不晓?
更要命的是,李瑶兮做的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啊!
可关键是庆律又没有注明,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毕竟打了人就是打了人,要是糊里糊涂地就解决了,有失威信。
府尹刚要宣布此案暂时停审,李瑶兮便道:“大人,民女还有证人二位,不知可否通传?”
——————————————————————
卫裁=为财,冯不平=逢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