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担架上的马二看见棠梨院班主和谢兰双一同被召进来时,他几乎被气晕过去。
昨夜他派人去棠梨院,想要软硬兼施地让他们二位为自己当证人,要是给银子不行就威逼胁迫。
没想到等人赶到棠梨院,班主和谢兰双已经……被李瑶兮接走了。
家丁破口大骂,可无济于事,只得先回去复命。
马二心中的一口恶气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这小姑娘看着稚嫩,居然把他拿捏得死死的,还断了他最后一条后路!
这还没完。当谢兰双当堂向府尹展示出他脖子上那一条还未消退的红色勒痕时,马二眼睛都瞪圆了。
不对……
他自己动的手,力道究竟有多大,他能不知道么?
这根本不是昨日他勒出的勒痕!
李瑶兮余光扫到那道红痕,双眉一挑,心想谢兰双还真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她料到若谢兰双还留在棠梨院,必会被马二的人抓个正着。
所以她前脚刚离开棠梨院,后脚就令人把谢兰双连同班主都接到了一处僻静巷子的房子里———那房屋还是李瑶兮去年购置的,为的就是紧急避难之用,没想到她还没住上,倒先让旁人住进去了。
如李瑶兮所料,谢兰双和班主都爽快地答应了为她当证人的要求。
至于谢兰双的勒痕,则是在李瑶兮走后他自己勒的,而李瑶兮并不知情。
正当李瑶兮暗自讶然时,谢兰双已惶然跪下,虽声音颤抖却清晰明白地道:“昨日在棠梨院,马二逼小的给他唱戏,小人不从,马二遂以手掐小人脖颈,更欲□□小人。”
从古至今,百姓,尤其是心怀理想与正义的青年百姓,永远是最容易被煽动的群体。见那戏子的伤痕还未褪下,再联想起马二平日在京都的诸多恶行,不少正直的青年人早就站不住了。
渐渐的,人群中除了骂马二之外,又传出了新的声音。
“人证都在了,府尹怎么还迟迟不断案啊?”
“莫非与那恶徒马二有勾结?”
“唉,都说朝堂如染缸,没几个干净的。保不齐这府尹就是打算和稀泥,徇私舞弊!”
一颗汗珠从府尹的官帽下流出。他表面镇静地一拍惊堂木,对那些趴在红栅栏上的看客们肃然道:“休得喧哗!若再有喧闹而扰乱公堂者,一并乱棍打出!”
只可惜……他此时的威慑在众人眼里倒成了欲盖弥彰,令他们愈发坚信府尹与马二有什么不正当的联系。
不是不能喧哗么?没关系啊!咱们偷偷议论,那老头总管不了吧?
于是乎,如蚊子般嗡嗡的窃窃私语声开始弥漫开。
府尹气极,却又忌惮一下子惹怒这么多民众,只得坐视不理,俗称装瞎。
班主也扑通跪下道:“小的不敢扯谎!小的当日也在旁,兰官之言,句句属实!”
卫裁冷笑:“就算马二爷真的伤到了兰官,此事也应另当别论。小的只清楚,李瑶兮姑娘的确打了人。”
嗖地一声,从红栅栏外飞来一颗臭鸡蛋,精准无误地砸在了卫裁的帽子上。众人一看他那狼狈姿态,哄堂大笑。
不过扔鸡蛋的那位勇士可就倒了霉。当场吃了一顿刑棍,还被两个差役一边打一边赶走了。
不过跑路前他还没忘又丢了一颗臭鸡蛋,同样完美命中卫裁。
府尹头都大了。单单看外头百姓的反应,就是要逼他向着李瑶兮啊!
舆论是最可怕的利器。它无风自传,杀人于无形。
每个人都不用太费力气,也不用说太多。
只需要轻飘飘一句。与邻里街坊碰面时亲热寒暄的一句、茶余饭后随口玩笑的一句、路过京都府时摇头咂嘴的一句……
每人一句。
凝结在一起,就如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把人往楼下推。
李瑶兮苦涩、无奈而侥幸地看着人们成为舆论的下一环,心中竟不知何等滋味。
是的,最懂舆论的是她,利用舆论的也是她。
今日她制胜的武器是舆论,也许明日杀死这位府尹的是舆论。
像巨手一样将导演推上天台又推下天台的,是舆论!
李瑶兮突然一阵胆寒。
胜了么?
胜了。
安心么?
安不得。
李瑶兮闭上了眼睛。
她听到,府尹说:“本案暂停审理。”
她听到,卫裁不甘的辩驳。
她听到,百姓的欢呼和嬉笑怒骂。
她听到,隐隐的风声,从她耳边拂过。
是穿堂风么?
怎么这样冷,不似三月风?
是了,一定是那一日酒店顶层的风吧!兜兜转转,最终吹向了她。
李瑶兮睁眼。
风止了。好像有过风,又好像风不存在。
尘埃落定。
李瑶兮自嘲一笑,事了拂衣去。出门前还不忘笑着向为她贺喜的百姓们嚷道:“散了散了啊,都回家吃饭去!”
李瑶兮没有回自己家吃饭,而是去陈园蹭饭。
早有埋伏在京都府附近的鉴察院人手,在官司结束后抢先回陈园向陈萍萍报告。
暂停审理,意思其实是……再也不审了。
陈萍萍的轮椅停在湖畔。今日湖风略大,吹散了他鬓边的一二缕白发。
李瑶兮走上前帮他拢一拢头发,心里叹息,他明明还不到五十岁,怎么已有这么多白发?
陈萍萍打了一个哈欠,似有不满地嘟囔道:“打人也就罢了……还让我不要插手。”
话语虽轻,李瑶兮却听出了傲娇的意思。
不过李瑶兮今天没什么和陈萍萍开玩笑的心思,正色道:“也许很多事都要这样了。”
陈萍萍冷哼:“那你怎么还过来了?”
“我来蹭饭啊!”李瑶兮又恢复了调皮。
陈萍萍戏谑一笑,道:“过来推轮椅。”
李瑶兮边推边问道:“那个马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解决掉?”
“区区小人物,随你。”陈萍萍不想在这种人身上费神。
“好,那我先按兵不动。”李瑶兮知道在阴谋这些事上,她应该多多请教陈萍萍这位高手。
陈萍萍与李瑶兮相对时总是温和的,是矣她其实没怎么见过对方真正阴狠的一面。
“我这次怎么样?”李瑶兮得意地问道,骄傲地等待着陈萍萍的夸奖。
平心而论,李瑶兮觉得她自入京以来的这第一份作品,挺不错。
哪知陈萍萍不客气地给她浇了一盆冷水:“站在你的位置上,即便让园子里的狸奴抱上公堂,恐怕结果还是一样。”
言下之意,就是以李瑶兮这方的原有条件,赢下官司如囊中取物。
本来沾沾自喜的李瑶兮一个激灵,才醒悟她除了煽动舆论,好像还真没有做出什么实事来,不由有些沮丧。
“不过你用不着灰心,”陈萍萍对李瑶兮与对范闲截然不同。对范闲是直接骂得狗血淋头,对李瑶兮则是鼓励居多。“能想到利用百姓的舌头,已经足够了。”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屋中坐下,下人们一道一道地将菜肴端上。
陈萍萍用茶润了喉咙,道:“后厨不知你来,做的都是些清淡的,你只管去添个菜。”
他这么一说,李瑶兮才感觉饿了。她仔细一想,要求道:“我想吃水煮肉片,放好多辣椒的那种!”
……
半晌,陈萍萍看着那盘水煮肉片里满满的鲜红辣椒陷入深思。
———难道最近辣椒开始不要钱了?
李瑶兮就着白米饭大快朵颐。这水煮肉汤汁红亮,肉片滑嫩,麻辣鲜香,下饭吃再适合不过。
李瑶兮拈去粘在嘴角的一粒白米饭,用帕子抹抹嘴,问道:“我最近在想啊,该用什么法子骗一下庆帝呢?”
陈萍萍敲着轮椅扶手,道:“你就不能高高挂起?”
“不行,我想起他能舒服地坐着龙椅就不爽。”李瑶兮道。
此时正被李瑶兮念叨的庆帝在含光殿陪太后听戏。虽然这位陛下无论对妻子还是对儿子都没有尽到职责,对他的生身母亲却是孝顺有佳,引得天下称颂。
太后上了年纪,宫里又寂寞。除了洪公公外,太监宫女们惧怕这位皇宫里最尊贵的老妇人,连抬眼看她都不敢,更别提陪她说话了。
于是每月十五,庆帝都会请一些京都最红的名角儿入宫,为太后热热闹闹地唱上一下午。
庆帝忙于国事,不可能每次都来含光殿。可今日下午他却像是忽然得了空闲一般,一身常服就赶来给太后请安了。
太后正眯起眼睛看着戏台,见庆帝竟然来了,笑道:“皇帝政务忙完了?快过来坐。”
只有在母亲面前,庆帝才会表现得像个平常人家的孝顺儿子一样。
有宫女搬了绣墩来。庆帝在太后身边坐了,问道:“这些戏文母后可还满意?”
太后遥遥指着台上一人问道:“那小旦……可是才上过公堂那个?”
庆帝凝神看去,回道:“正是。”
太后叹息道:“看着倒像个乖顺的好孩子,唱得也好,怪可怜见的……”
庆帝立即道:“母后若喜欢,儿子以后常叫他进宫。”
他着意去看谢兰双。只见其水袖起落间半露出一双含情目,直惹人心神荡漾。步履轻盈,兰指纤纤,虽是男儿身,可看着竟比女儿还女儿。
太后又说:“你封的那个圣女,哀家以前不知道,如今一看也是个纯善的丫头。那什么棠梨院里百来号人,唯独她肯上去管一管马二的事。”
庆帝淡然道:“如此说,她还算是兰官的恩人。”
他唤来候公公,道:“待会命兰官来见朕。”
……
谢兰双局促地坐在御书房内。他刚刚卸下妆容,就有小太监领着他来到了这里。
他几乎每月都会入宫,可却是头一次坐在御书房里,等候着皇帝陛下。
庆帝进来后就自顾自地坐在了软榻上。谢兰双一凛,忙下跪道:“陛下圣安。”
“起来。”庆帝挥挥手。
候公公奉上两碗还热乎的燕窝粥。其中一碗……显然是给谢兰双准备的。
皇帝赐的东西,自然不能拒绝。不仅不能拒绝,还恨不得感激涕零,叩谢圣恩。
谢兰双谢过恩后,庆帝慢悠悠开口问道:“李瑶兮,你觉着怎么样?”
他如此开门见山,倒将谢兰双弄得一愣。
“想好了再说,朕不想听你说官话。”
谢兰双细思一番,犹豫道:“陛下虽不想,可恕兰官直言,若无圣女相救,兰官还不知会被马二如何折辱。”
“你感恩于她?”
“是。”
庆帝幽幽长叹,道:“她的确爱管闲事啊……虽心性纯良,可有时也忒倔犟些,连朕也拿她没办法。”
谢兰双猜不透庆帝的用意,于是他暂且保持沉默。
庆帝的面容上浮现了一丝哀痛与疲惫,喟叹道:“朕想要的,是富庶而强大的庆国,是普天之下再无他国可与之争锋的庆国。朕,有凌云壮志,也有一统天下的信心。”
“陛下为何与兰官说这些?”谢兰双不解问道。
庆帝满面皆是不得已与沉痛之色,道:“朕何尝不欣赏她,不想将她收为己用,为大庆立不世之功?可她却一味主张无为而治,屡次劝朕莫要发兵征战,劳民伤财,为此甚至不惜生出倒戈向北齐的念头。”
谢兰双头顶像是乍轰开个惊雷般,震得他头晕目眩。不是疑李瑶兮,而是隐隐的惧怕。
庆帝到底为什么叫他来?
“朕也不愿对她如何,只是这终究是个隐患。”
庆帝接着把话题带到谢兰双身上:“苦了你在棠梨院与马二之流周旋。”
谢兰双也是聪慧之人,心中悚然一惊,脱口而出道:“陛下想让兰官当您的眼线么?”
庆帝眸色沉重,道:“只是以防万一罢了,毕竟……朕有朕的不得已,朕要顾着大庆亿万子民。”
谢兰双挣扎道:“兰官以为圣女不会……”
“哦?”庆帝顿生疑窦,口吻也冷厉了下去。“你倒是很确信。”
谢兰双自知失言,恳切道:“圣女连兰官一小小戏子的性命都舍不得置之不理,岂会不顾黎民众生?”
庆帝面色稍霁,缓缓道:“朕也希望不会。”
谢兰双跪地推辞道:“兰官别无所愿,唯愿与戏文为伴,在戏台上了却此生,望陛下恩准。”
庆帝闭眼道:“戏子在庆国地位本就低贱,你若考虑清楚了……朕也依你。”
他又重重道:“朕的百姓,也非尽是马二之属!”
“兰官谢陛下体察。”谢兰双拜谢道。
庆帝睁开双目,淡淡道:“今夜工部尚书的独子在府里办生辰宴,那小子说,希望你能赏光。”
谢兰双对这位少爷没有印象,可还是应下这活儿。这是他份内的职务,他没得选。
日影西斜,晚霞渐渐被昏暗的夜色吞没殆尽。星星点点的宫灯点亮了皇宫前的广场,远远映出一辆远离宫门的马车。
马车里坐的是谢兰双。他挑开一点点车帘,回首望去,却觉着那黑洞洞的宫门像是蛰伏着的巨兽般。
而他,毫无抵抗之力,只得束手就擒,被玩弄够了之后再被吞入巨兽腹中。
工部尚书陆壬贾今年已有四十余岁。他子嗣稀薄,唯有正妻为他生了陆淙这么一个儿子。偏生三年之后,他的正妻就染了肺疾,最终不幸早夭。
陆壬贾这个人好美色,家里的小妾多达十来人。可是虽然府里新人不断,他还是将原配所出的陆淙视作珍宝一般———这从此次生辰宴盛大的排场就能看出来。
席上觥筹交错,华灯溢彩,宾客尽欢。谢兰双扮好了女角儿,挑了最熟稔的唱,不出意料博得满堂彩。
唱完后,有小厮引着谢兰双到了一间单独的厢房内歇息。
在谢兰双不明就里时,小厮笑着解释道:“陆大人喜欢您的戏,夸您唱得漂亮,等会要见您呢!”
后面又专有一人献上种种赏赐之物。
剩余的时间里,谢兰双独自待在厢房中,惴惴不安地等待着陆壬贾的宣召。
他不知自己将面临什么———也许在害怕面对又一个马二?
这间厢房很静,正堂里那些笙箫管弦之声全传不过来。谢兰双靠在床边,听见外头的巷子里打了两声更。
陆壬贾换了家常服饰,背着手踱步进屋。他生得倒算高大俊朗,只是现在略有了年纪,眼角已经生出细微的皱纹。倘若再年轻二十岁,与他儿子陆淙一个岁数,定然如一个模子刻出似的。
谢兰双欲拜,却被陆壬贾扶住。
扶住他的双肩。
那双手并未发力,可就如两副枷锁般,让谢兰双挣脱不得。
陆壬贾顺势上前松松揽住他。
后来发生了什么,谢兰双始终是迷惘的。并非他不记得,而是不愿记得。
外面似乎滴起了夜雨,雨珠打在窗外一株娇艳的杏花上,直要将那花蕊初绽的红杏压弯腰。
谢兰双慌乱间徒劳地伸出右手,死死抓住了绣工精湛的锦衾一角。
身子如火烧般缠绵着滚烫起来,冷汗却自额上滑落。谢兰双逃避似地闭上眼睛,仿佛如果这样他就可以免除承受这一切。
他颤抖着蜷起身子,喉间溢出克制不住的低低呜咽。他勉强将头朝向窗外,盯着那枝红艳欲滴的杏花。
那嫣红一点的花蕊挂上了颤巍巍的雨珠。花蕊似承不住这份重量,轻颤着被压倒下去,在凄凄风雨中哆嗦着。
……
谢兰双几乎忘记他是怎生被马车送出府的。他凌乱而破碎的薄衫外面裹了件披风,此时他紧紧地抱着双臂,掩盖着身上青紫的痕迹。
他无神的双眼像是两潭寂寂死水般,再不复先前那两汪可怜可爱的桃花水。
谢兰双的肤色本雪白如玉,如今染却了如上好胭脂般的绯红。湿漉漉的青丝散开几缕,破碎、狼狈而凄美。
冷。
谢兰双无力地将披风拢得更紧,身子依旧控制不住地发颤。
他回想起白日里他面对庆帝的言语。
“兰官别无所愿,唯愿与戏文为伴,在戏台上了却此生,望陛下恩准。”
庆帝说,戏子低贱。
谢兰双也从来明白,戏子低贱。
可是若不是被迫,谁愿意一生做这样命运不由己的玩物?
身上隐隐的痛楚让谢兰双皱眉□□了一声。
或许……当一枚棋子,真的比当笼中雀儿要好一些吧……
谢兰双带着无尽的倦意倚在马车内睡去之前,最后想道。
—————————————————————
虽然万般不愿意,但很抱歉,兰官小朋友只能可爱这么最后一章了。在那个戏子就是“下九流”的环境里,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是注定不可能的。所以即使兰官一开始是纯白的,慢慢也会染上黑,就像他的身子已经被弄脏一样。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我不会让兰官成为一个招人恨的角色的,我更希望他的颜色是介于深和浅之间的灰。再说啦,他的“染色”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对不对~
关于开车,醉君只能说,这是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这短短一二百字真的太让我痛苦了!
谐音梗我还在玩,只不过玩得很水。陆壬贾就是路人甲,原因是我取不出名字了。
昨夜他派人去棠梨院,想要软硬兼施地让他们二位为自己当证人,要是给银子不行就威逼胁迫。
没想到等人赶到棠梨院,班主和谢兰双已经……被李瑶兮接走了。
家丁破口大骂,可无济于事,只得先回去复命。
马二心中的一口恶气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这小姑娘看着稚嫩,居然把他拿捏得死死的,还断了他最后一条后路!
这还没完。当谢兰双当堂向府尹展示出他脖子上那一条还未消退的红色勒痕时,马二眼睛都瞪圆了。
不对……
他自己动的手,力道究竟有多大,他能不知道么?
这根本不是昨日他勒出的勒痕!
李瑶兮余光扫到那道红痕,双眉一挑,心想谢兰双还真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她料到若谢兰双还留在棠梨院,必会被马二的人抓个正着。
所以她前脚刚离开棠梨院,后脚就令人把谢兰双连同班主都接到了一处僻静巷子的房子里———那房屋还是李瑶兮去年购置的,为的就是紧急避难之用,没想到她还没住上,倒先让旁人住进去了。
如李瑶兮所料,谢兰双和班主都爽快地答应了为她当证人的要求。
至于谢兰双的勒痕,则是在李瑶兮走后他自己勒的,而李瑶兮并不知情。
正当李瑶兮暗自讶然时,谢兰双已惶然跪下,虽声音颤抖却清晰明白地道:“昨日在棠梨院,马二逼小的给他唱戏,小人不从,马二遂以手掐小人脖颈,更欲□□小人。”
从古至今,百姓,尤其是心怀理想与正义的青年百姓,永远是最容易被煽动的群体。见那戏子的伤痕还未褪下,再联想起马二平日在京都的诸多恶行,不少正直的青年人早就站不住了。
渐渐的,人群中除了骂马二之外,又传出了新的声音。
“人证都在了,府尹怎么还迟迟不断案啊?”
“莫非与那恶徒马二有勾结?”
“唉,都说朝堂如染缸,没几个干净的。保不齐这府尹就是打算和稀泥,徇私舞弊!”
一颗汗珠从府尹的官帽下流出。他表面镇静地一拍惊堂木,对那些趴在红栅栏上的看客们肃然道:“休得喧哗!若再有喧闹而扰乱公堂者,一并乱棍打出!”
只可惜……他此时的威慑在众人眼里倒成了欲盖弥彰,令他们愈发坚信府尹与马二有什么不正当的联系。
不是不能喧哗么?没关系啊!咱们偷偷议论,那老头总管不了吧?
于是乎,如蚊子般嗡嗡的窃窃私语声开始弥漫开。
府尹气极,却又忌惮一下子惹怒这么多民众,只得坐视不理,俗称装瞎。
班主也扑通跪下道:“小的不敢扯谎!小的当日也在旁,兰官之言,句句属实!”
卫裁冷笑:“就算马二爷真的伤到了兰官,此事也应另当别论。小的只清楚,李瑶兮姑娘的确打了人。”
嗖地一声,从红栅栏外飞来一颗臭鸡蛋,精准无误地砸在了卫裁的帽子上。众人一看他那狼狈姿态,哄堂大笑。
不过扔鸡蛋的那位勇士可就倒了霉。当场吃了一顿刑棍,还被两个差役一边打一边赶走了。
不过跑路前他还没忘又丢了一颗臭鸡蛋,同样完美命中卫裁。
府尹头都大了。单单看外头百姓的反应,就是要逼他向着李瑶兮啊!
舆论是最可怕的利器。它无风自传,杀人于无形。
每个人都不用太费力气,也不用说太多。
只需要轻飘飘一句。与邻里街坊碰面时亲热寒暄的一句、茶余饭后随口玩笑的一句、路过京都府时摇头咂嘴的一句……
每人一句。
凝结在一起,就如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把人往楼下推。
李瑶兮苦涩、无奈而侥幸地看着人们成为舆论的下一环,心中竟不知何等滋味。
是的,最懂舆论的是她,利用舆论的也是她。
今日她制胜的武器是舆论,也许明日杀死这位府尹的是舆论。
像巨手一样将导演推上天台又推下天台的,是舆论!
李瑶兮突然一阵胆寒。
胜了么?
胜了。
安心么?
安不得。
李瑶兮闭上了眼睛。
她听到,府尹说:“本案暂停审理。”
她听到,卫裁不甘的辩驳。
她听到,百姓的欢呼和嬉笑怒骂。
她听到,隐隐的风声,从她耳边拂过。
是穿堂风么?
怎么这样冷,不似三月风?
是了,一定是那一日酒店顶层的风吧!兜兜转转,最终吹向了她。
李瑶兮睁眼。
风止了。好像有过风,又好像风不存在。
尘埃落定。
李瑶兮自嘲一笑,事了拂衣去。出门前还不忘笑着向为她贺喜的百姓们嚷道:“散了散了啊,都回家吃饭去!”
李瑶兮没有回自己家吃饭,而是去陈园蹭饭。
早有埋伏在京都府附近的鉴察院人手,在官司结束后抢先回陈园向陈萍萍报告。
暂停审理,意思其实是……再也不审了。
陈萍萍的轮椅停在湖畔。今日湖风略大,吹散了他鬓边的一二缕白发。
李瑶兮走上前帮他拢一拢头发,心里叹息,他明明还不到五十岁,怎么已有这么多白发?
陈萍萍打了一个哈欠,似有不满地嘟囔道:“打人也就罢了……还让我不要插手。”
话语虽轻,李瑶兮却听出了傲娇的意思。
不过李瑶兮今天没什么和陈萍萍开玩笑的心思,正色道:“也许很多事都要这样了。”
陈萍萍冷哼:“那你怎么还过来了?”
“我来蹭饭啊!”李瑶兮又恢复了调皮。
陈萍萍戏谑一笑,道:“过来推轮椅。”
李瑶兮边推边问道:“那个马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解决掉?”
“区区小人物,随你。”陈萍萍不想在这种人身上费神。
“好,那我先按兵不动。”李瑶兮知道在阴谋这些事上,她应该多多请教陈萍萍这位高手。
陈萍萍与李瑶兮相对时总是温和的,是矣她其实没怎么见过对方真正阴狠的一面。
“我这次怎么样?”李瑶兮得意地问道,骄傲地等待着陈萍萍的夸奖。
平心而论,李瑶兮觉得她自入京以来的这第一份作品,挺不错。
哪知陈萍萍不客气地给她浇了一盆冷水:“站在你的位置上,即便让园子里的狸奴抱上公堂,恐怕结果还是一样。”
言下之意,就是以李瑶兮这方的原有条件,赢下官司如囊中取物。
本来沾沾自喜的李瑶兮一个激灵,才醒悟她除了煽动舆论,好像还真没有做出什么实事来,不由有些沮丧。
“不过你用不着灰心,”陈萍萍对李瑶兮与对范闲截然不同。对范闲是直接骂得狗血淋头,对李瑶兮则是鼓励居多。“能想到利用百姓的舌头,已经足够了。”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屋中坐下,下人们一道一道地将菜肴端上。
陈萍萍用茶润了喉咙,道:“后厨不知你来,做的都是些清淡的,你只管去添个菜。”
他这么一说,李瑶兮才感觉饿了。她仔细一想,要求道:“我想吃水煮肉片,放好多辣椒的那种!”
……
半晌,陈萍萍看着那盘水煮肉片里满满的鲜红辣椒陷入深思。
———难道最近辣椒开始不要钱了?
李瑶兮就着白米饭大快朵颐。这水煮肉汤汁红亮,肉片滑嫩,麻辣鲜香,下饭吃再适合不过。
李瑶兮拈去粘在嘴角的一粒白米饭,用帕子抹抹嘴,问道:“我最近在想啊,该用什么法子骗一下庆帝呢?”
陈萍萍敲着轮椅扶手,道:“你就不能高高挂起?”
“不行,我想起他能舒服地坐着龙椅就不爽。”李瑶兮道。
此时正被李瑶兮念叨的庆帝在含光殿陪太后听戏。虽然这位陛下无论对妻子还是对儿子都没有尽到职责,对他的生身母亲却是孝顺有佳,引得天下称颂。
太后上了年纪,宫里又寂寞。除了洪公公外,太监宫女们惧怕这位皇宫里最尊贵的老妇人,连抬眼看她都不敢,更别提陪她说话了。
于是每月十五,庆帝都会请一些京都最红的名角儿入宫,为太后热热闹闹地唱上一下午。
庆帝忙于国事,不可能每次都来含光殿。可今日下午他却像是忽然得了空闲一般,一身常服就赶来给太后请安了。
太后正眯起眼睛看着戏台,见庆帝竟然来了,笑道:“皇帝政务忙完了?快过来坐。”
只有在母亲面前,庆帝才会表现得像个平常人家的孝顺儿子一样。
有宫女搬了绣墩来。庆帝在太后身边坐了,问道:“这些戏文母后可还满意?”
太后遥遥指着台上一人问道:“那小旦……可是才上过公堂那个?”
庆帝凝神看去,回道:“正是。”
太后叹息道:“看着倒像个乖顺的好孩子,唱得也好,怪可怜见的……”
庆帝立即道:“母后若喜欢,儿子以后常叫他进宫。”
他着意去看谢兰双。只见其水袖起落间半露出一双含情目,直惹人心神荡漾。步履轻盈,兰指纤纤,虽是男儿身,可看着竟比女儿还女儿。
太后又说:“你封的那个圣女,哀家以前不知道,如今一看也是个纯善的丫头。那什么棠梨院里百来号人,唯独她肯上去管一管马二的事。”
庆帝淡然道:“如此说,她还算是兰官的恩人。”
他唤来候公公,道:“待会命兰官来见朕。”
……
谢兰双局促地坐在御书房内。他刚刚卸下妆容,就有小太监领着他来到了这里。
他几乎每月都会入宫,可却是头一次坐在御书房里,等候着皇帝陛下。
庆帝进来后就自顾自地坐在了软榻上。谢兰双一凛,忙下跪道:“陛下圣安。”
“起来。”庆帝挥挥手。
候公公奉上两碗还热乎的燕窝粥。其中一碗……显然是给谢兰双准备的。
皇帝赐的东西,自然不能拒绝。不仅不能拒绝,还恨不得感激涕零,叩谢圣恩。
谢兰双谢过恩后,庆帝慢悠悠开口问道:“李瑶兮,你觉着怎么样?”
他如此开门见山,倒将谢兰双弄得一愣。
“想好了再说,朕不想听你说官话。”
谢兰双细思一番,犹豫道:“陛下虽不想,可恕兰官直言,若无圣女相救,兰官还不知会被马二如何折辱。”
“你感恩于她?”
“是。”
庆帝幽幽长叹,道:“她的确爱管闲事啊……虽心性纯良,可有时也忒倔犟些,连朕也拿她没办法。”
谢兰双猜不透庆帝的用意,于是他暂且保持沉默。
庆帝的面容上浮现了一丝哀痛与疲惫,喟叹道:“朕想要的,是富庶而强大的庆国,是普天之下再无他国可与之争锋的庆国。朕,有凌云壮志,也有一统天下的信心。”
“陛下为何与兰官说这些?”谢兰双不解问道。
庆帝满面皆是不得已与沉痛之色,道:“朕何尝不欣赏她,不想将她收为己用,为大庆立不世之功?可她却一味主张无为而治,屡次劝朕莫要发兵征战,劳民伤财,为此甚至不惜生出倒戈向北齐的念头。”
谢兰双头顶像是乍轰开个惊雷般,震得他头晕目眩。不是疑李瑶兮,而是隐隐的惧怕。
庆帝到底为什么叫他来?
“朕也不愿对她如何,只是这终究是个隐患。”
庆帝接着把话题带到谢兰双身上:“苦了你在棠梨院与马二之流周旋。”
谢兰双也是聪慧之人,心中悚然一惊,脱口而出道:“陛下想让兰官当您的眼线么?”
庆帝眸色沉重,道:“只是以防万一罢了,毕竟……朕有朕的不得已,朕要顾着大庆亿万子民。”
谢兰双挣扎道:“兰官以为圣女不会……”
“哦?”庆帝顿生疑窦,口吻也冷厉了下去。“你倒是很确信。”
谢兰双自知失言,恳切道:“圣女连兰官一小小戏子的性命都舍不得置之不理,岂会不顾黎民众生?”
庆帝面色稍霁,缓缓道:“朕也希望不会。”
谢兰双跪地推辞道:“兰官别无所愿,唯愿与戏文为伴,在戏台上了却此生,望陛下恩准。”
庆帝闭眼道:“戏子在庆国地位本就低贱,你若考虑清楚了……朕也依你。”
他又重重道:“朕的百姓,也非尽是马二之属!”
“兰官谢陛下体察。”谢兰双拜谢道。
庆帝睁开双目,淡淡道:“今夜工部尚书的独子在府里办生辰宴,那小子说,希望你能赏光。”
谢兰双对这位少爷没有印象,可还是应下这活儿。这是他份内的职务,他没得选。
日影西斜,晚霞渐渐被昏暗的夜色吞没殆尽。星星点点的宫灯点亮了皇宫前的广场,远远映出一辆远离宫门的马车。
马车里坐的是谢兰双。他挑开一点点车帘,回首望去,却觉着那黑洞洞的宫门像是蛰伏着的巨兽般。
而他,毫无抵抗之力,只得束手就擒,被玩弄够了之后再被吞入巨兽腹中。
工部尚书陆壬贾今年已有四十余岁。他子嗣稀薄,唯有正妻为他生了陆淙这么一个儿子。偏生三年之后,他的正妻就染了肺疾,最终不幸早夭。
陆壬贾这个人好美色,家里的小妾多达十来人。可是虽然府里新人不断,他还是将原配所出的陆淙视作珍宝一般———这从此次生辰宴盛大的排场就能看出来。
席上觥筹交错,华灯溢彩,宾客尽欢。谢兰双扮好了女角儿,挑了最熟稔的唱,不出意料博得满堂彩。
唱完后,有小厮引着谢兰双到了一间单独的厢房内歇息。
在谢兰双不明就里时,小厮笑着解释道:“陆大人喜欢您的戏,夸您唱得漂亮,等会要见您呢!”
后面又专有一人献上种种赏赐之物。
剩余的时间里,谢兰双独自待在厢房中,惴惴不安地等待着陆壬贾的宣召。
他不知自己将面临什么———也许在害怕面对又一个马二?
这间厢房很静,正堂里那些笙箫管弦之声全传不过来。谢兰双靠在床边,听见外头的巷子里打了两声更。
陆壬贾换了家常服饰,背着手踱步进屋。他生得倒算高大俊朗,只是现在略有了年纪,眼角已经生出细微的皱纹。倘若再年轻二十岁,与他儿子陆淙一个岁数,定然如一个模子刻出似的。
谢兰双欲拜,却被陆壬贾扶住。
扶住他的双肩。
那双手并未发力,可就如两副枷锁般,让谢兰双挣脱不得。
陆壬贾顺势上前松松揽住他。
后来发生了什么,谢兰双始终是迷惘的。并非他不记得,而是不愿记得。
外面似乎滴起了夜雨,雨珠打在窗外一株娇艳的杏花上,直要将那花蕊初绽的红杏压弯腰。
谢兰双慌乱间徒劳地伸出右手,死死抓住了绣工精湛的锦衾一角。
身子如火烧般缠绵着滚烫起来,冷汗却自额上滑落。谢兰双逃避似地闭上眼睛,仿佛如果这样他就可以免除承受这一切。
他颤抖着蜷起身子,喉间溢出克制不住的低低呜咽。他勉强将头朝向窗外,盯着那枝红艳欲滴的杏花。
那嫣红一点的花蕊挂上了颤巍巍的雨珠。花蕊似承不住这份重量,轻颤着被压倒下去,在凄凄风雨中哆嗦着。
……
谢兰双几乎忘记他是怎生被马车送出府的。他凌乱而破碎的薄衫外面裹了件披风,此时他紧紧地抱着双臂,掩盖着身上青紫的痕迹。
他无神的双眼像是两潭寂寂死水般,再不复先前那两汪可怜可爱的桃花水。
谢兰双的肤色本雪白如玉,如今染却了如上好胭脂般的绯红。湿漉漉的青丝散开几缕,破碎、狼狈而凄美。
冷。
谢兰双无力地将披风拢得更紧,身子依旧控制不住地发颤。
他回想起白日里他面对庆帝的言语。
“兰官别无所愿,唯愿与戏文为伴,在戏台上了却此生,望陛下恩准。”
庆帝说,戏子低贱。
谢兰双也从来明白,戏子低贱。
可是若不是被迫,谁愿意一生做这样命运不由己的玩物?
身上隐隐的痛楚让谢兰双皱眉□□了一声。
或许……当一枚棋子,真的比当笼中雀儿要好一些吧……
谢兰双带着无尽的倦意倚在马车内睡去之前,最后想道。
—————————————————————
虽然万般不愿意,但很抱歉,兰官小朋友只能可爱这么最后一章了。在那个戏子就是“下九流”的环境里,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是注定不可能的。所以即使兰官一开始是纯白的,慢慢也会染上黑,就像他的身子已经被弄脏一样。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我不会让兰官成为一个招人恨的角色的,我更希望他的颜色是介于深和浅之间的灰。再说啦,他的“染色”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对不对~
关于开车,醉君只能说,这是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这短短一二百字真的太让我痛苦了!
谐音梗我还在玩,只不过玩得很水。陆壬贾就是路人甲,原因是我取不出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