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渭州的前一天,陈萍萍趁着院子里的桂花未曾落尽,让老仆人从枝头摘了好些,趁着午后的日头好,晾在外头晒干,制了两个小巧的桂花香囊。
香囊他自然没有当面给白念鸾———贸然打破二人间的沉默对双方都并无益处。
他只是把那两个香囊,放在了白念鸾带来的行囊的最底端。
白念鸾会看见的。等她看见后,就自然会分李瑶兮一个了。
“准备启程吧。”
陈萍萍对老仆人吩咐一句,略略整理了下他膝上的羊毛毯,抚平了上头的几丝皱褶。
白念鸾当初离京时,就已经收拾好了去南诏所需的物品,一并装在了箱子里。
将陈萍萍平安护送到京都,她此次的使命就完成了。
陈萍萍早算好了日子,特意要赶在庆帝抵京之前就回去,当然只是为了让李瑶兮走。
此时,他侧首望着木着脸将轮椅搬上马车的白念鸾,最后一次轻声问道:“真的不走?”
白念鸾摇头,一言未发。
陈萍萍失望地叹气,随即放下车帘。
他劝过对方很多次,让她离开自己的车队,回京都找到李瑶兮。
只是她却执意不肯———或许在她心中,对李瑶兮的承诺,是一种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她让她保护陈萍萍,那她就要把陈萍萍送回陈园。差一里、一步、一道门的距离,都不算回陈园,不算完成承诺!
马车迎着晨曦,晃晃悠悠,驶往京都。
京都里的叛军,业已全部伏诛。朝阳明亮而不容忽视的光辉,如往常般洒向了京都的土地,仿佛那个本该死在大东山上的人在提醒着人们,他……永远是如太阳般强大的。
哪怕再过百年、千年,都不会在沉落之后不复升。
至于陈萍萍在这场闹剧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众人终于心照不宣。
原来从一开始,这便是陛下和陈院长联手编织的一张网,专门等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跳下。
再联想到陈萍萍中毒一事,他们自是了然,觉得这大抵也是二人局中的一步棋罢了。
而被误会的陈院长本人,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里,悠然自得地从小瓷瓶中倒出一枚丸药吃了。
瓷瓶已经见底,里面可怜巴巴地躺着仅剩的两粒药丸。
陈萍萍却并不担心。左右他们已经快要回京,丸药吃完了,无非是毒发次数频繁些,又要不了命。
陈萍萍重新将小瓷瓶揣好,抓着马车一侧的扶手,有些艰难地挪到了马车的一角。
正是适合休憩的好地方。
陈萍萍将羊毛毯子扯至腹部,头枕在车壁上便闭上双目。
马车的车壁有点硌得慌,当然不比陈园的软榻。可陈萍萍靠了这么多年的轮椅靠背,早就习惯了这冰冷而硬邦邦的触感,遂不管不顾地和衣睡去。
不知马车行了多久,众人决定才停下来稍作休整。
亦不知,白念鸾究竟是不是依旧害怕陈萍萍突然不声不响地毒发身亡,上演一场现成的疑案,才趁着歇息的空档来到了他的马车前。
陈萍萍睡得极沉,往日里只是浅睡的他,这一次竟连白念鸾撩起车帘都没有察觉。
陈萍萍唇色微微泛白,脸色亦算不得好,可胸膛却轻微地一起一伏。
确认了这个身体羸弱的人还活着,白念鸾才无声地掠回自己的马车。
嗯,又是心累的一天。
她恼怒地想。
抵达京都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碧蓝的天空上,有秋日飞鸟盘旋、徘徊,然后远行,轻盈迅捷的身影,消融在日影间。
已然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的陈园,与这明朗的景色丝毫不符。园中满目断墙残瓦,皆被火熏成烟黑色,好不凄凉。
就连白念鸾也不齿于秦家这般抓不到人就烧家的强盗行径。她鄙夷地皱了皱鼻子,旋即想起陈萍萍在京中还有一套宅子,便努力缓和了语气,问道:“进京?”
看到自己的园子被糟蹋成了这副模样,陈萍萍却连眉都不皱一下,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般。
他的眼角只沾染了几分温和的谢意,仰着头对白念鸾道:“既回了陈园,我便不会有事。”
他想了想,又诚恳地加了一句:
“导演辛苦。”
最初的最初,他总觉得“导演”这个新鲜词叫起来很是别扭。
可白念鸾执拗得紧,实在不喜“姑娘”“小姐”这种称呼,陈萍萍于是也如李瑶兮般,学会了称她为“导演”。
白念鸾的神色仍是淡淡的,看不出丝毫动容,犀利双眸里的冷色与傲气依旧。
她冰冷的目光淡下去几分,点头道:“谈不上不辛苦。”
半晌,她清寒秀美的面容上出现一丝笑意:“不过你总算记住了,叫我导演。”
陈萍萍也笑。
李瑶兮跟他说过,“导演”是她的世界的一种职业,是拍电影的。
而“电影”这个名词,他从叶轻眉口中听到过。
叶轻眉说,“电影”是理想主义者,对“乌托邦”的一种投射。
“乌托邦”是理想世界。
所以“导演”,就是创造“理想世界”的“理想主义者”?
陈萍萍能明白白念鸾为什么渴望被称作导演了———她热爱她“导演”的身份,胜过爱她的名字。
“导演”就是她的名字!
她是导演。
她叫导演。
白念鸾背过身。临去前的一刻她回首,冷厉深邃的凤眸中,依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再见。”
“再见”是最中规中矩的告别。
白念鸾讨厌抒情———那不叫抒情叫矫情。她鄙弃分别时的离人泪垂,不理解网上所谓“离别的惊艳文案”。
只是“再见”。
也许会再见,也许不会。
然,再不相遇,对白念鸾来说也没什么。
“再见。”陈萍萍自己摇着轮椅,朝着远处的废墟行去。
老仆人连忙上前推着他。
卸下重任的白念鸾一身轻松,直接调动起真气,如鹰一般掠向落花别院。
李瑶兮在落花别院的小日子十分悠闲。白念鸾翻墙而入时,她正在腿上搭了一件火红色的狐裘,靠在廊下的躺椅上往嘴里送桃子。
看见白念鸾从墙头跳下来,她毫不意外,用小签子扎起一块桃子,递了过去。
白念鸾用牙齿叼住桃子,嚼了两下之后吞下,道:“别吃了,走。”
“再吃一块!”李瑶兮嘴上说着,身体却很诚实地塞了两块桃子进嘴。
她掀开狐裘,将其披在身上嫣红色的石榴裙外,拎着裙裾跑进屋,不多时便搬出来一个超大号的箱子。
箱子是经过李瑶兮本人改造的,底部分别加了两个轮子,上面还加了拉杆,与现代的行李箱没有区别。
“走啦!”李瑶兮跑到白念鸾身边,“诶导演,你才穿这么薄的衣服,不冷嘛?”
“不冷。”白念鸾如实道。
她确实从小就非常不怕冷。等修炼了真气之后,体质就更好了。十月份的天气,还只需穿一件单衣。
李瑶兮一喜:“太好了,路上我要是冷了就抢你的衣服。”
白念鸾表示抗议地捏了捏李瑶兮的脸颊。
但李瑶兮也只是故意玩笑。她们此次要一路南下,天气只会越来越热,用不到太厚的衣服。
李瑶兮和白念鸾一秒都不浪费地赶向城外的码头。她们要先坐船到江南一带,再改陆路前往南诏。
……
天黑得愈发早,不过刚到酉时,外头就擦黑了。
陈园里面正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声音不停地响起。一波工人在修复被烧毁的陈园,另一波则在陈园余下的空地上盖起几间供临时居住的砖木结构住宅。可虽然干得起劲,偌大的一座园子,若想全部修好,怎么也得三个月左右。
“老爷,真的不进京暂住?”老仆人望了一眼身后看起来并不如何舒适的临时宅子,问道。
陈萍萍在京都里是有宅子的,那宅子还是多年前先皇的赏赐。
只不过陈萍萍几乎没有住过。
陈萍萍半睁开恹恹的眼睛,笑道:“罢了,那宅子离皇宫太近,不如京都外住着舒服。”
他开口时的声音很轻,显然从渭州到京都的一路颠簸让他有些疲惫。
老仆人推着陈萍萍进了宅子。这宅子刚刚落成,乃是工人们紧赶慢赶出来的。此时里头还弥漫着一股生漆的气味,混了用来遮掩这味道的香薰气息,反而更加熏人。
陈萍萍从来闻不惯这般浓烈的熏香。他呛咳几声,微微偏过身子,唇角呛出一丝血来,又被他匆匆拭去。
“去把这熏香撤了,”他气力不济,忍着不适低声吩咐老仆人道。“东西不着急收拾,先搁在隔壁。”
老仆人应了,在出门前又顿住脚步,跪下来劝道:“老爷,文御医就在宫里当职。如今费老出海去了,您不如请他来陈园……好歹给您开点药吃。”
陈萍萍见他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险些不合时宜地笑出来。老仆人正垂着头,自然没有看见。
“也好,你去安排便可。”陈萍萍敛起笑意,道。
文御医是在宫里当职十余年的老御医,更是鉴察院培养入宫的人,算是宫里的半个内应。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是对院里忠心耿耿。陈萍萍身体不适时,经常请他来陈园诊治。
等文御医赶来时,陈萍萍已然仔细沐浴过一番。他在雪白的中衣外面披了一件玄色的外裳以驱寒,头发半干未干,也不束起,只散落在床榻上。
行礼问安之后,文御医不再耽搁,先取出脉枕来,垫在陈萍萍手腕下方,又将手指搭了上去。
只这样一搭,文御医便清楚地明白了陈萍萍叫他前来的原因。
“院长……”
文御医收回手,不可置信地望着陈萍萍,喃喃道。
从脉象来看,这毒在体内有些时日,已然深入肺腑。虽有被药物暂时压制之兆,毒性却依旧霸道。
若不是陈萍萍服过费介留下的药,恐怕根本支撑不到现在。
他竟就拖着这样一副身子,在京都周围的各大州郡,生生绕了一月有余。
陈萍萍从容抖下衣袖,遮住自己苍白的手腕,低咳两声后对文御医道:“写副方子吧。费介不在庆国,也只有你的医术让我放心了。”
文御医依旧面色沉重,没有因为陈萍萍的夸赞而轻松。他仔细思考了许久才落笔,每写下一味药材,都要斟酌几番。
方子写好了,文御医又从药箱里找出一个布包来,在小桌上横着铺开。
那布包里头原是两排长短、粗细不尽相同的银针,在灯下反射着点点银光。
陈萍萍微微将衣领扯开一些,阖眸靠在床头立着的软枕上,等着文御医施针。
文御医找准了穴位,手指捻住银针,缓缓将其刺入。
陈萍萍的指尖微微颤抖,除此之外却再无其他反应。
文御医全神贯注地为他施针,尽量让手上动作轻一些,为塌上长者减些痛楚。
等施针结束后,文御医才发现陈萍萍似乎已睡着了,眉眼间还染着浓浓倦色,鬓角也挂了细微的冷汗。
极累一般。
文御医利落但轻手轻脚地整理好东西,活动了一番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的肩膀,然后轻轻长叹了一口气。
他也一把年纪了,从陈萍萍双腿残疾之后开始,就负责为陈萍萍诊病。
这些年他亲眼看着陈萍萍的身体越来越差,召他来陈园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却也无能为力,开出的一张张药方子,都每次只能管一阵子罢了,并不能完全去了他的病根。等下一次再犯,便是比前一次更加来势汹汹。
此次陈萍萍中毒,情况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凶险。他本就身体亏空,气血不畅,虽有费介的药吊着,可终究对身子造成了极大损伤。
文御医背着沉重的医箱走出门去,向老仆人交待了一些照顾陈萍萍的事宜。
“院长就住在这地方?”他打量着那简陋的临时住宅,皱起眉,不赞同地问道。
老仆人黯然颔首道:“是,估摸着起码得住上三个月吧。”
“马上入冬了,院长的身子怎禁得住这阴冷气!”文御医和老仆人关系挺不错,和他说话也毫不藏着掖着。“我说老齐啊,费老走了,院长身边也就你说话管用,还不多劝劝!”
老仆人埋怨地瞪他一眼,道:“说得轻巧,你方才给院长治病时怎不说?”
文御医语塞,便又数落起那宅子的不是:
“还有,那里头一股子漆味,我刚才进去都差点被呛死!干活的也是蠢,本来那漆味就够人受的,还熏那么浓的香!”
他一开始还刻意压着声音,说到激动处便顾不得这些,音量愈来愈大。
老仆人皱眉:“小点声,要是吵着了老爷,我管饱你吃不了兜着走。”
文御医作势赏了自己一个嘴巴,嘟囔着:“我也是关心院长……”
老仆人塞了一把碎银子在他手掌心里,直把他往外推:“快走快走,今日话如此多,莫不是在皇宫里憋成闷葫芦了,跑到这里嚼舌头!”
打发走了文御医,老仆人却还闲不下来。他派了陈园的一个靠得住的下人去京里抓药,自己则去了后厨,吩咐厨子为陈萍萍弄些羹汤、粥食之类。
却不想陈萍萍这一睡,便是足足三个时辰。
醒来后,他试探性地活动了一下手指,在确认没有异常后,便想用手臂将自己的身子撑起来。
不过顷刻间,他的手臂便酸软无力,只得先躺回枕头上,慢慢缓着眼前突如其来的眩晕。
虽沉沉睡了一觉,陈萍萍的状态却并未大好。这毒积累已深,即使用着费介的药也不能完全抑制住,从渭州一路赶回京都,令他几乎到了强弩之末。
陈萍萍向来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能感受到,自己离死亡还有一段距离,可若想彻底治好这毒,怕是要受一番苦楚。
至此,陈萍萍倒得意起来,觉得自己这毒下得还颇有水准。
他艰难地够过来放在桌上的铃铛,轻摇几下。
老仆人闻声而入。
“总这么躺着,胸口有些闷了。”陈萍萍待他快步走到塌前,轻声道。
老仆人一手轻轻扶在陈萍萍腰后,借了他几分力道,另一手则把他慢慢拉了起来。
甫在塌上靠好,陈萍萍便一阵咳嗽。他的胸膛起伏得厉害,连喘息都变得有些吃力,好似呼吸于他是一种负担。
他再次闭上眼。这种咳嗽时呼吸不畅的感觉,他已十分熟悉。只是他没有过多地在意,而是在心里默默估算着他剩余的时间。
即使不中这毒,陈萍萍也知道他大概只有几年的寿数了。自残疾以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能苟延残喘到如今已是难得。
几年……
倒是足够用了。
在真正闭眼之前,他总要把事情了结掉,方不负这多年筹谋。
“文御医可有对你说什么?”陈萍萍歇了片刻,问道。
老仆人道:“不过嘱咐了些服药和起居事宜,并无旁的什么。”
“他什么时候再来陈园?”
“明日晚些时候。”
陈萍萍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事到如今,他竟也萌生出好好活下去的念头。因为他记得,有一个人还在等着,与他终老于林泉之下。
香囊他自然没有当面给白念鸾———贸然打破二人间的沉默对双方都并无益处。
他只是把那两个香囊,放在了白念鸾带来的行囊的最底端。
白念鸾会看见的。等她看见后,就自然会分李瑶兮一个了。
“准备启程吧。”
陈萍萍对老仆人吩咐一句,略略整理了下他膝上的羊毛毯,抚平了上头的几丝皱褶。
白念鸾当初离京时,就已经收拾好了去南诏所需的物品,一并装在了箱子里。
将陈萍萍平安护送到京都,她此次的使命就完成了。
陈萍萍早算好了日子,特意要赶在庆帝抵京之前就回去,当然只是为了让李瑶兮走。
此时,他侧首望着木着脸将轮椅搬上马车的白念鸾,最后一次轻声问道:“真的不走?”
白念鸾摇头,一言未发。
陈萍萍失望地叹气,随即放下车帘。
他劝过对方很多次,让她离开自己的车队,回京都找到李瑶兮。
只是她却执意不肯———或许在她心中,对李瑶兮的承诺,是一种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她让她保护陈萍萍,那她就要把陈萍萍送回陈园。差一里、一步、一道门的距离,都不算回陈园,不算完成承诺!
马车迎着晨曦,晃晃悠悠,驶往京都。
京都里的叛军,业已全部伏诛。朝阳明亮而不容忽视的光辉,如往常般洒向了京都的土地,仿佛那个本该死在大东山上的人在提醒着人们,他……永远是如太阳般强大的。
哪怕再过百年、千年,都不会在沉落之后不复升。
至于陈萍萍在这场闹剧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众人终于心照不宣。
原来从一开始,这便是陛下和陈院长联手编织的一张网,专门等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跳下。
再联想到陈萍萍中毒一事,他们自是了然,觉得这大抵也是二人局中的一步棋罢了。
而被误会的陈院长本人,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里,悠然自得地从小瓷瓶中倒出一枚丸药吃了。
瓷瓶已经见底,里面可怜巴巴地躺着仅剩的两粒药丸。
陈萍萍却并不担心。左右他们已经快要回京,丸药吃完了,无非是毒发次数频繁些,又要不了命。
陈萍萍重新将小瓷瓶揣好,抓着马车一侧的扶手,有些艰难地挪到了马车的一角。
正是适合休憩的好地方。
陈萍萍将羊毛毯子扯至腹部,头枕在车壁上便闭上双目。
马车的车壁有点硌得慌,当然不比陈园的软榻。可陈萍萍靠了这么多年的轮椅靠背,早就习惯了这冰冷而硬邦邦的触感,遂不管不顾地和衣睡去。
不知马车行了多久,众人决定才停下来稍作休整。
亦不知,白念鸾究竟是不是依旧害怕陈萍萍突然不声不响地毒发身亡,上演一场现成的疑案,才趁着歇息的空档来到了他的马车前。
陈萍萍睡得极沉,往日里只是浅睡的他,这一次竟连白念鸾撩起车帘都没有察觉。
陈萍萍唇色微微泛白,脸色亦算不得好,可胸膛却轻微地一起一伏。
确认了这个身体羸弱的人还活着,白念鸾才无声地掠回自己的马车。
嗯,又是心累的一天。
她恼怒地想。
抵达京都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碧蓝的天空上,有秋日飞鸟盘旋、徘徊,然后远行,轻盈迅捷的身影,消融在日影间。
已然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的陈园,与这明朗的景色丝毫不符。园中满目断墙残瓦,皆被火熏成烟黑色,好不凄凉。
就连白念鸾也不齿于秦家这般抓不到人就烧家的强盗行径。她鄙夷地皱了皱鼻子,旋即想起陈萍萍在京中还有一套宅子,便努力缓和了语气,问道:“进京?”
看到自己的园子被糟蹋成了这副模样,陈萍萍却连眉都不皱一下,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般。
他的眼角只沾染了几分温和的谢意,仰着头对白念鸾道:“既回了陈园,我便不会有事。”
他想了想,又诚恳地加了一句:
“导演辛苦。”
最初的最初,他总觉得“导演”这个新鲜词叫起来很是别扭。
可白念鸾执拗得紧,实在不喜“姑娘”“小姐”这种称呼,陈萍萍于是也如李瑶兮般,学会了称她为“导演”。
白念鸾的神色仍是淡淡的,看不出丝毫动容,犀利双眸里的冷色与傲气依旧。
她冰冷的目光淡下去几分,点头道:“谈不上不辛苦。”
半晌,她清寒秀美的面容上出现一丝笑意:“不过你总算记住了,叫我导演。”
陈萍萍也笑。
李瑶兮跟他说过,“导演”是她的世界的一种职业,是拍电影的。
而“电影”这个名词,他从叶轻眉口中听到过。
叶轻眉说,“电影”是理想主义者,对“乌托邦”的一种投射。
“乌托邦”是理想世界。
所以“导演”,就是创造“理想世界”的“理想主义者”?
陈萍萍能明白白念鸾为什么渴望被称作导演了———她热爱她“导演”的身份,胜过爱她的名字。
“导演”就是她的名字!
她是导演。
她叫导演。
白念鸾背过身。临去前的一刻她回首,冷厉深邃的凤眸中,依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再见。”
“再见”是最中规中矩的告别。
白念鸾讨厌抒情———那不叫抒情叫矫情。她鄙弃分别时的离人泪垂,不理解网上所谓“离别的惊艳文案”。
只是“再见”。
也许会再见,也许不会。
然,再不相遇,对白念鸾来说也没什么。
“再见。”陈萍萍自己摇着轮椅,朝着远处的废墟行去。
老仆人连忙上前推着他。
卸下重任的白念鸾一身轻松,直接调动起真气,如鹰一般掠向落花别院。
李瑶兮在落花别院的小日子十分悠闲。白念鸾翻墙而入时,她正在腿上搭了一件火红色的狐裘,靠在廊下的躺椅上往嘴里送桃子。
看见白念鸾从墙头跳下来,她毫不意外,用小签子扎起一块桃子,递了过去。
白念鸾用牙齿叼住桃子,嚼了两下之后吞下,道:“别吃了,走。”
“再吃一块!”李瑶兮嘴上说着,身体却很诚实地塞了两块桃子进嘴。
她掀开狐裘,将其披在身上嫣红色的石榴裙外,拎着裙裾跑进屋,不多时便搬出来一个超大号的箱子。
箱子是经过李瑶兮本人改造的,底部分别加了两个轮子,上面还加了拉杆,与现代的行李箱没有区别。
“走啦!”李瑶兮跑到白念鸾身边,“诶导演,你才穿这么薄的衣服,不冷嘛?”
“不冷。”白念鸾如实道。
她确实从小就非常不怕冷。等修炼了真气之后,体质就更好了。十月份的天气,还只需穿一件单衣。
李瑶兮一喜:“太好了,路上我要是冷了就抢你的衣服。”
白念鸾表示抗议地捏了捏李瑶兮的脸颊。
但李瑶兮也只是故意玩笑。她们此次要一路南下,天气只会越来越热,用不到太厚的衣服。
李瑶兮和白念鸾一秒都不浪费地赶向城外的码头。她们要先坐船到江南一带,再改陆路前往南诏。
……
天黑得愈发早,不过刚到酉时,外头就擦黑了。
陈园里面正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声音不停地响起。一波工人在修复被烧毁的陈园,另一波则在陈园余下的空地上盖起几间供临时居住的砖木结构住宅。可虽然干得起劲,偌大的一座园子,若想全部修好,怎么也得三个月左右。
“老爷,真的不进京暂住?”老仆人望了一眼身后看起来并不如何舒适的临时宅子,问道。
陈萍萍在京都里是有宅子的,那宅子还是多年前先皇的赏赐。
只不过陈萍萍几乎没有住过。
陈萍萍半睁开恹恹的眼睛,笑道:“罢了,那宅子离皇宫太近,不如京都外住着舒服。”
他开口时的声音很轻,显然从渭州到京都的一路颠簸让他有些疲惫。
老仆人推着陈萍萍进了宅子。这宅子刚刚落成,乃是工人们紧赶慢赶出来的。此时里头还弥漫着一股生漆的气味,混了用来遮掩这味道的香薰气息,反而更加熏人。
陈萍萍从来闻不惯这般浓烈的熏香。他呛咳几声,微微偏过身子,唇角呛出一丝血来,又被他匆匆拭去。
“去把这熏香撤了,”他气力不济,忍着不适低声吩咐老仆人道。“东西不着急收拾,先搁在隔壁。”
老仆人应了,在出门前又顿住脚步,跪下来劝道:“老爷,文御医就在宫里当职。如今费老出海去了,您不如请他来陈园……好歹给您开点药吃。”
陈萍萍见他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险些不合时宜地笑出来。老仆人正垂着头,自然没有看见。
“也好,你去安排便可。”陈萍萍敛起笑意,道。
文御医是在宫里当职十余年的老御医,更是鉴察院培养入宫的人,算是宫里的半个内应。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是对院里忠心耿耿。陈萍萍身体不适时,经常请他来陈园诊治。
等文御医赶来时,陈萍萍已然仔细沐浴过一番。他在雪白的中衣外面披了一件玄色的外裳以驱寒,头发半干未干,也不束起,只散落在床榻上。
行礼问安之后,文御医不再耽搁,先取出脉枕来,垫在陈萍萍手腕下方,又将手指搭了上去。
只这样一搭,文御医便清楚地明白了陈萍萍叫他前来的原因。
“院长……”
文御医收回手,不可置信地望着陈萍萍,喃喃道。
从脉象来看,这毒在体内有些时日,已然深入肺腑。虽有被药物暂时压制之兆,毒性却依旧霸道。
若不是陈萍萍服过费介留下的药,恐怕根本支撑不到现在。
他竟就拖着这样一副身子,在京都周围的各大州郡,生生绕了一月有余。
陈萍萍从容抖下衣袖,遮住自己苍白的手腕,低咳两声后对文御医道:“写副方子吧。费介不在庆国,也只有你的医术让我放心了。”
文御医依旧面色沉重,没有因为陈萍萍的夸赞而轻松。他仔细思考了许久才落笔,每写下一味药材,都要斟酌几番。
方子写好了,文御医又从药箱里找出一个布包来,在小桌上横着铺开。
那布包里头原是两排长短、粗细不尽相同的银针,在灯下反射着点点银光。
陈萍萍微微将衣领扯开一些,阖眸靠在床头立着的软枕上,等着文御医施针。
文御医找准了穴位,手指捻住银针,缓缓将其刺入。
陈萍萍的指尖微微颤抖,除此之外却再无其他反应。
文御医全神贯注地为他施针,尽量让手上动作轻一些,为塌上长者减些痛楚。
等施针结束后,文御医才发现陈萍萍似乎已睡着了,眉眼间还染着浓浓倦色,鬓角也挂了细微的冷汗。
极累一般。
文御医利落但轻手轻脚地整理好东西,活动了一番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的肩膀,然后轻轻长叹了一口气。
他也一把年纪了,从陈萍萍双腿残疾之后开始,就负责为陈萍萍诊病。
这些年他亲眼看着陈萍萍的身体越来越差,召他来陈园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却也无能为力,开出的一张张药方子,都每次只能管一阵子罢了,并不能完全去了他的病根。等下一次再犯,便是比前一次更加来势汹汹。
此次陈萍萍中毒,情况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凶险。他本就身体亏空,气血不畅,虽有费介的药吊着,可终究对身子造成了极大损伤。
文御医背着沉重的医箱走出门去,向老仆人交待了一些照顾陈萍萍的事宜。
“院长就住在这地方?”他打量着那简陋的临时住宅,皱起眉,不赞同地问道。
老仆人黯然颔首道:“是,估摸着起码得住上三个月吧。”
“马上入冬了,院长的身子怎禁得住这阴冷气!”文御医和老仆人关系挺不错,和他说话也毫不藏着掖着。“我说老齐啊,费老走了,院长身边也就你说话管用,还不多劝劝!”
老仆人埋怨地瞪他一眼,道:“说得轻巧,你方才给院长治病时怎不说?”
文御医语塞,便又数落起那宅子的不是:
“还有,那里头一股子漆味,我刚才进去都差点被呛死!干活的也是蠢,本来那漆味就够人受的,还熏那么浓的香!”
他一开始还刻意压着声音,说到激动处便顾不得这些,音量愈来愈大。
老仆人皱眉:“小点声,要是吵着了老爷,我管饱你吃不了兜着走。”
文御医作势赏了自己一个嘴巴,嘟囔着:“我也是关心院长……”
老仆人塞了一把碎银子在他手掌心里,直把他往外推:“快走快走,今日话如此多,莫不是在皇宫里憋成闷葫芦了,跑到这里嚼舌头!”
打发走了文御医,老仆人却还闲不下来。他派了陈园的一个靠得住的下人去京里抓药,自己则去了后厨,吩咐厨子为陈萍萍弄些羹汤、粥食之类。
却不想陈萍萍这一睡,便是足足三个时辰。
醒来后,他试探性地活动了一下手指,在确认没有异常后,便想用手臂将自己的身子撑起来。
不过顷刻间,他的手臂便酸软无力,只得先躺回枕头上,慢慢缓着眼前突如其来的眩晕。
虽沉沉睡了一觉,陈萍萍的状态却并未大好。这毒积累已深,即使用着费介的药也不能完全抑制住,从渭州一路赶回京都,令他几乎到了强弩之末。
陈萍萍向来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能感受到,自己离死亡还有一段距离,可若想彻底治好这毒,怕是要受一番苦楚。
至此,陈萍萍倒得意起来,觉得自己这毒下得还颇有水准。
他艰难地够过来放在桌上的铃铛,轻摇几下。
老仆人闻声而入。
“总这么躺着,胸口有些闷了。”陈萍萍待他快步走到塌前,轻声道。
老仆人一手轻轻扶在陈萍萍腰后,借了他几分力道,另一手则把他慢慢拉了起来。
甫在塌上靠好,陈萍萍便一阵咳嗽。他的胸膛起伏得厉害,连喘息都变得有些吃力,好似呼吸于他是一种负担。
他再次闭上眼。这种咳嗽时呼吸不畅的感觉,他已十分熟悉。只是他没有过多地在意,而是在心里默默估算着他剩余的时间。
即使不中这毒,陈萍萍也知道他大概只有几年的寿数了。自残疾以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能苟延残喘到如今已是难得。
几年……
倒是足够用了。
在真正闭眼之前,他总要把事情了结掉,方不负这多年筹谋。
“文御医可有对你说什么?”陈萍萍歇了片刻,问道。
老仆人道:“不过嘱咐了些服药和起居事宜,并无旁的什么。”
“他什么时候再来陈园?”
“明日晚些时候。”
陈萍萍点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事到如今,他竟也萌生出好好活下去的念头。因为他记得,有一个人还在等着,与他终老于林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