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心思沉,深知当年云嫣被囚禁在太子府,这种私密事,只肖问问贴身侍侯的丫寰便清楚了。
赵琛不会以为,拿这些话激他,他便会因妒恨失去理智?
靖王眼中阴戾之色骤起,但又很快褪去,道:“皇上以为,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臣便会拱手相让?”
听靖王竟说自己“下作”,赵琛心头猝然火起。想自己今日已是九五之尊,哪里由得他妄加菲薄?
明知他与他水火不容,如今自己已得天下,赵简却不知韬光养晦,摇尾乞怜,免求一死,竟然口出狂言,说自己“下作”?
赵琛气道:“四弟慎言!如今君臣有别,奉劝四弟莫伤了昔日兄弟情份!”
靖王虽跪着,却缓缓抬起头来,一双凌厉的眉眼,直看得人心神皆颤。
“皇上。”靖王终于开口,“臣素知,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难道不成皇上以为,臣至今屹立不倒,是因为臣是个大善人?”
靖王微浅的瞳色泛着冷戾的光,在昏暗中与他对恃。
正此时,外头宁泉喝唱,说近卫军统领顾贤闯有急事奏报。
待顾贤闯进屋,见靖王正在近前跪着,便凑到了赵琛耳边低语了几句。
赵琛脸色大变。
转头看向跪着的靖王,眉心渐渐收紧,眼里有电光火石闪过,余烬后竟是忌惮。
猝然明白了,赵简哪来的底气,说他“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
赵琛默了半晌,权衡再三。
若此时此刻除掉靖王,恐不能速决。赵简今日进宫,未必没有防备,且他武功高强,要致他于死地,并不容易。如今赵简的人马围了京城,他一死,外头必定大乱,到时京中戍卫难以招架……
思来想去,牵涉良多,不能妄动。
赵琛终是眉头一松,释然笑着上前,亲手扶了靖王起身,道:“从小到大,朕何时与四弟抢过心爱之物?四弟喜欢,朕赐予四弟便是……”
遂暗自咬着牙,命人拟旨,将锦乡侯府大小姐姜云嫣,赐婚给了靖王赵简。
谁知,靖王站起来,略整了衣袍,道:“皇上,臣念在孝期,婚礼一切从简。然臣对姜家小姐极为看中,仪仗可免,礼不可废。”
这是提醒赵琛,他娶姜云嫣,可不想潦草急就。纳征礼、王妃金册、四凤冠等等册封王妃的礼数,一样不能少。
赵琛头疼。
赵琛说得没错,靖王擅长装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最关键,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向青阳寨集结的人马之众,比赵琛想像的十倍不止。
赵琛先前调往京城近处几个大营的兵马,比之实在单薄。以今时之势,靖王若想谋权篡位,只怕难敌。
靖王隐忍不发,不过是还顾念父皇生前之恩,对“遗诏”的旨意还有几分敬畏。
若因一个小女子,给了靖王话柄,他借机发动兵变,京城危矣。
赵琛只能忍眼前一时,将儿女之情暂且一放。况且,他赵琛作为一国之君,日后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罢了。
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
那日起,靖王便知会姜云继,让他加派府卫看守侯府和云嫣的住处。
因靖王深知,以赵琛的阴毒,他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赐婚圣旨到得锦乡侯府时,云嫣还有些甜蜜晕眩。之前虽也明白靖王心意,可等到真要嫁人了,心里竟有点慌。
“雍州苦寒贫瘠,嫣儿可愿随我同往?”靖王问她,面上隐有欣悦。
云嫣欣然,道:“嫣儿愿意。”
她还带着女儿家的娇羞。靖王看着她的小脸,故意又道:“雍州天遥地远,便是三朝回门,也无法归府,嫣儿可想好了?”
云嫣不是个娇柔造作的小女子,她抬眼决然道:“只要与殿下同进退,别说雍州,便是上天入地,嫣儿也以身相随。”
靖王面色虽平静,心下却心满意足。他扳起她的小脸,拿姆指轻轻摩挲着她瓷白的面颊,如珍似宝。
——经历了那么多生死别离,她终是属于他了。
他舍弃了这天下,只为她。
靖王忽然开口,问:“那石板上的话,是不是嫣儿写给我的?”
云嫣凝视他片刻,这才想起了“石板”的来由,不禁面色绯红。
那日,云嫣被关在太子府,高烧不退,她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便把想对靖王说的话都刻在了那石板上。
石板上头写着“临别之夜,悔未承君之邀,信口胡言,皆因心乱。君乃心之所悦,只待来世”……
靖王一看便知,那不是云嫣对太子说的话,而是对他说的。
云嫣也乍然忆起自己写在石板上的话,那些濒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无头无脑、没羞没臊的……云嫣点点头,却红了眼眶。
靖王不禁将她紧紧抱入怀中。
……
这段时日,因英王留在京中,英王妃詹氏与锦乡侯府常来常往,越发熟络起来。
云嫣知道,这位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詹久平的嫡长女,虽面相黑胖,却是女中豪杰。她身怀六甲,领着一队精兵,日夜守卫锦乡侯府,只为了保证云嫣的安全。
见詹氏来了西跨院儿,云嫣放下绣活,起身将她迎进门:“詹姐姐身子重了,外出可要小心……”
詹氏不甚在意地挥挥手:“放宽心!我多走动,才好生产。今日我骑马路过簋街,带了米糕来。老夫人那头已经送去了,这是你的!”
云嫣一双眼睛晶晶亮,接过来道谢:“谢詹姐姐。前日的桂花糕也好吃。今日我命人准备了酥酪,詹姐姐咱们一起吃吧!”
詹氏应好,由青笺服侍着坐了下来。
云嫣这两日紧赶慢赶,已为詹氏腹中的孩子绣好了一只小肚兜,用的是詹氏最喜欢的紫色丝线,将肚兜前的紫色绒花绣得活灵活现。
詹氏接过,啧啧赞道:“好绣工!这颜色好,花色也好。”又笑道,“生男生女都能穿!”
在一旁帮着云嫣分线的戚嬷嬷笑道:“王妃这肚子尖,必定生个小世子。”又道,“王妃您先略坐坐,老奴去看酥酪好了没有。”
说着,戚嬷嬷领着小丫头子们退下去了。
屋里就剩她们两个,詹氏便打趣起云嫣来,揶揄道:“嫣儿妹妹这样好的绣工,不必替我忙活,还是多花些时间绣自己的嫁衣罢!”
云嫣不满道:“詹姐姐一日不拿我和殿下开心,便一日不舒坦!哪有对未出闺的女儿家,见天儿说这个的?”
詹氏朗声道:“你羞什么?谁说女儿家就要矜持么?想当初要不是我死缠烂打,琮坚怎么会娶了我?”
琮坚是英王赵钰的字。当初英王娶了个其貌不扬的二品官之女,京城里还有好多贵门玉女心碎一地。
云嫣最爱听故事,闻言来了兴趣,摇着詹氏的手道:“怎么个死缠烂打?詹姐姐说来听听……”
詹氏想起过往,不禁噗哧一笑:“都说琮坚冷心冷情,其实他就是念旧,放不下过去罢了……”
英王赵钰的母妃地位卑微,原先曾是针工局的一位绣娘。样貌虽不出众,绣工却是极好的。一日她勤勉赶工至深夜,却不想碰巧遇上了醉酒归来的皇帝赵禄,一宵恩宠,诞下麟儿,得道升天。
赵钰的母妃入了后宫封了茹嫔,自知根底浅,便在许皇后跟前儿走动得格外勤。外人皆道英王赵钰与太子亲厚,只有赵钰自己知道,他与太子赵琛之间的是非恩怨。
赵钰的母妃茹嫔生前酷爱紫色,赵钰身边的女人也最常着紫衣,以图搏他欢欣……
那日詹氏和云嫣促膝而谈,一直聊到夕阳西下。
直待詹氏出了府,云嫣还发了好大一会儿的愣神儿。戚嬷嬷推门进来问她:“米糕蒸热了,大小姐可要用些?”
云嫣似突然回神,下榻穿了鞋,道:“嬷嬷你让静训备车,我要去一趟永晟绣坊……”
……
连日来,举国上下皆为守国孝,禁宴乐,停嫁娶。然而赵琛却为靖王赐婚,弄得朝堂内外一片瞠目结舌。
朝臣们心里都清楚,赵琛初登帝位,根基不稳,靖王重兵围了京城,城里若有风吹草动,免不得血雨腥风。
是以外臣多在观望风向,对孝期赐婚一事不敢妄言,只能暗自腹诽。除了几个不怕死的言官,骂靖王罔顾孝义,其他人基本是藏了心思暗地吃瓜。
靖王照例对这些闲言碎语置若罔闻,与各位亲王一道,白日进宫哭丧,夜晚陵前守灵。
同时,各王府内也乱哄哄地开始收拾行装。只待先皇出七,便要赴各自封地就藩。
靖王府上没有女眷,行装最是简便,待到出七那日,便已全数收拾妥贴,阖府老小准备停当。
只莫嬷嬷年纪太大了,靖王不忍她途中劳顿,终老他乡,便打算留她在这座靖王府看院子。
莫嬷嬷却不肯:“老奴自殿下出生便在跟前侍候,别无用处。若殿下觉得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留,老奴自是要前往雍州的。老奴还盼着,帮殿下照看小世子啊……”
靖王无言,只得应下了。
今日靖王来嘉乐堂,本是与莫嬷嬷商量雍州之行的。可莫嬷嬷莫名觉得,他面色郁郁,形容落寞,有种说不出的凄然。
莫嬷嬷给靖王泡上一杯龙井,问:“殿下可有什么别的吩咐?”
靖王沉默了半晌,忽然开口问:“嬷嬷可还记得,少籍幼时,与赵琛大哥时常打架么?”
莫嬷嬷见问,眼前似出现了太子和靖王小时的光景,浑浊的眸中不自意地流露出一片慈爱:“嗯,简儿百天时,第一次见到琛儿,便伸手抓了琛儿的脸,留下一道血印子……”
靖王不料,莫嬷嬷这个“幼时”追溯得如此久远,一时无语。
赵琛不会以为,拿这些话激他,他便会因妒恨失去理智?
靖王眼中阴戾之色骤起,但又很快褪去,道:“皇上以为,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臣便会拱手相让?”
听靖王竟说自己“下作”,赵琛心头猝然火起。想自己今日已是九五之尊,哪里由得他妄加菲薄?
明知他与他水火不容,如今自己已得天下,赵简却不知韬光养晦,摇尾乞怜,免求一死,竟然口出狂言,说自己“下作”?
赵琛气道:“四弟慎言!如今君臣有别,奉劝四弟莫伤了昔日兄弟情份!”
靖王虽跪着,却缓缓抬起头来,一双凌厉的眉眼,直看得人心神皆颤。
“皇上。”靖王终于开口,“臣素知,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难道不成皇上以为,臣至今屹立不倒,是因为臣是个大善人?”
靖王微浅的瞳色泛着冷戾的光,在昏暗中与他对恃。
正此时,外头宁泉喝唱,说近卫军统领顾贤闯有急事奏报。
待顾贤闯进屋,见靖王正在近前跪着,便凑到了赵琛耳边低语了几句。
赵琛脸色大变。
转头看向跪着的靖王,眉心渐渐收紧,眼里有电光火石闪过,余烬后竟是忌惮。
猝然明白了,赵简哪来的底气,说他“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
赵琛默了半晌,权衡再三。
若此时此刻除掉靖王,恐不能速决。赵简今日进宫,未必没有防备,且他武功高强,要致他于死地,并不容易。如今赵简的人马围了京城,他一死,外头必定大乱,到时京中戍卫难以招架……
思来想去,牵涉良多,不能妄动。
赵琛终是眉头一松,释然笑着上前,亲手扶了靖王起身,道:“从小到大,朕何时与四弟抢过心爱之物?四弟喜欢,朕赐予四弟便是……”
遂暗自咬着牙,命人拟旨,将锦乡侯府大小姐姜云嫣,赐婚给了靖王赵简。
谁知,靖王站起来,略整了衣袍,道:“皇上,臣念在孝期,婚礼一切从简。然臣对姜家小姐极为看中,仪仗可免,礼不可废。”
这是提醒赵琛,他娶姜云嫣,可不想潦草急就。纳征礼、王妃金册、四凤冠等等册封王妃的礼数,一样不能少。
赵琛头疼。
赵琛说得没错,靖王擅长装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最关键,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向青阳寨集结的人马之众,比赵琛想像的十倍不止。
赵琛先前调往京城近处几个大营的兵马,比之实在单薄。以今时之势,靖王若想谋权篡位,只怕难敌。
靖王隐忍不发,不过是还顾念父皇生前之恩,对“遗诏”的旨意还有几分敬畏。
若因一个小女子,给了靖王话柄,他借机发动兵变,京城危矣。
赵琛只能忍眼前一时,将儿女之情暂且一放。况且,他赵琛作为一国之君,日后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罢了。
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
那日起,靖王便知会姜云继,让他加派府卫看守侯府和云嫣的住处。
因靖王深知,以赵琛的阴毒,他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赐婚圣旨到得锦乡侯府时,云嫣还有些甜蜜晕眩。之前虽也明白靖王心意,可等到真要嫁人了,心里竟有点慌。
“雍州苦寒贫瘠,嫣儿可愿随我同往?”靖王问她,面上隐有欣悦。
云嫣欣然,道:“嫣儿愿意。”
她还带着女儿家的娇羞。靖王看着她的小脸,故意又道:“雍州天遥地远,便是三朝回门,也无法归府,嫣儿可想好了?”
云嫣不是个娇柔造作的小女子,她抬眼决然道:“只要与殿下同进退,别说雍州,便是上天入地,嫣儿也以身相随。”
靖王面色虽平静,心下却心满意足。他扳起她的小脸,拿姆指轻轻摩挲着她瓷白的面颊,如珍似宝。
——经历了那么多生死别离,她终是属于他了。
他舍弃了这天下,只为她。
靖王忽然开口,问:“那石板上的话,是不是嫣儿写给我的?”
云嫣凝视他片刻,这才想起了“石板”的来由,不禁面色绯红。
那日,云嫣被关在太子府,高烧不退,她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便把想对靖王说的话都刻在了那石板上。
石板上头写着“临别之夜,悔未承君之邀,信口胡言,皆因心乱。君乃心之所悦,只待来世”……
靖王一看便知,那不是云嫣对太子说的话,而是对他说的。
云嫣也乍然忆起自己写在石板上的话,那些濒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无头无脑、没羞没臊的……云嫣点点头,却红了眼眶。
靖王不禁将她紧紧抱入怀中。
……
这段时日,因英王留在京中,英王妃詹氏与锦乡侯府常来常往,越发熟络起来。
云嫣知道,这位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詹久平的嫡长女,虽面相黑胖,却是女中豪杰。她身怀六甲,领着一队精兵,日夜守卫锦乡侯府,只为了保证云嫣的安全。
见詹氏来了西跨院儿,云嫣放下绣活,起身将她迎进门:“詹姐姐身子重了,外出可要小心……”
詹氏不甚在意地挥挥手:“放宽心!我多走动,才好生产。今日我骑马路过簋街,带了米糕来。老夫人那头已经送去了,这是你的!”
云嫣一双眼睛晶晶亮,接过来道谢:“谢詹姐姐。前日的桂花糕也好吃。今日我命人准备了酥酪,詹姐姐咱们一起吃吧!”
詹氏应好,由青笺服侍着坐了下来。
云嫣这两日紧赶慢赶,已为詹氏腹中的孩子绣好了一只小肚兜,用的是詹氏最喜欢的紫色丝线,将肚兜前的紫色绒花绣得活灵活现。
詹氏接过,啧啧赞道:“好绣工!这颜色好,花色也好。”又笑道,“生男生女都能穿!”
在一旁帮着云嫣分线的戚嬷嬷笑道:“王妃这肚子尖,必定生个小世子。”又道,“王妃您先略坐坐,老奴去看酥酪好了没有。”
说着,戚嬷嬷领着小丫头子们退下去了。
屋里就剩她们两个,詹氏便打趣起云嫣来,揶揄道:“嫣儿妹妹这样好的绣工,不必替我忙活,还是多花些时间绣自己的嫁衣罢!”
云嫣不满道:“詹姐姐一日不拿我和殿下开心,便一日不舒坦!哪有对未出闺的女儿家,见天儿说这个的?”
詹氏朗声道:“你羞什么?谁说女儿家就要矜持么?想当初要不是我死缠烂打,琮坚怎么会娶了我?”
琮坚是英王赵钰的字。当初英王娶了个其貌不扬的二品官之女,京城里还有好多贵门玉女心碎一地。
云嫣最爱听故事,闻言来了兴趣,摇着詹氏的手道:“怎么个死缠烂打?詹姐姐说来听听……”
詹氏想起过往,不禁噗哧一笑:“都说琮坚冷心冷情,其实他就是念旧,放不下过去罢了……”
英王赵钰的母妃地位卑微,原先曾是针工局的一位绣娘。样貌虽不出众,绣工却是极好的。一日她勤勉赶工至深夜,却不想碰巧遇上了醉酒归来的皇帝赵禄,一宵恩宠,诞下麟儿,得道升天。
赵钰的母妃入了后宫封了茹嫔,自知根底浅,便在许皇后跟前儿走动得格外勤。外人皆道英王赵钰与太子亲厚,只有赵钰自己知道,他与太子赵琛之间的是非恩怨。
赵钰的母妃茹嫔生前酷爱紫色,赵钰身边的女人也最常着紫衣,以图搏他欢欣……
那日詹氏和云嫣促膝而谈,一直聊到夕阳西下。
直待詹氏出了府,云嫣还发了好大一会儿的愣神儿。戚嬷嬷推门进来问她:“米糕蒸热了,大小姐可要用些?”
云嫣似突然回神,下榻穿了鞋,道:“嬷嬷你让静训备车,我要去一趟永晟绣坊……”
……
连日来,举国上下皆为守国孝,禁宴乐,停嫁娶。然而赵琛却为靖王赐婚,弄得朝堂内外一片瞠目结舌。
朝臣们心里都清楚,赵琛初登帝位,根基不稳,靖王重兵围了京城,城里若有风吹草动,免不得血雨腥风。
是以外臣多在观望风向,对孝期赐婚一事不敢妄言,只能暗自腹诽。除了几个不怕死的言官,骂靖王罔顾孝义,其他人基本是藏了心思暗地吃瓜。
靖王照例对这些闲言碎语置若罔闻,与各位亲王一道,白日进宫哭丧,夜晚陵前守灵。
同时,各王府内也乱哄哄地开始收拾行装。只待先皇出七,便要赴各自封地就藩。
靖王府上没有女眷,行装最是简便,待到出七那日,便已全数收拾妥贴,阖府老小准备停当。
只莫嬷嬷年纪太大了,靖王不忍她途中劳顿,终老他乡,便打算留她在这座靖王府看院子。
莫嬷嬷却不肯:“老奴自殿下出生便在跟前侍候,别无用处。若殿下觉得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留,老奴自是要前往雍州的。老奴还盼着,帮殿下照看小世子啊……”
靖王无言,只得应下了。
今日靖王来嘉乐堂,本是与莫嬷嬷商量雍州之行的。可莫嬷嬷莫名觉得,他面色郁郁,形容落寞,有种说不出的凄然。
莫嬷嬷给靖王泡上一杯龙井,问:“殿下可有什么别的吩咐?”
靖王沉默了半晌,忽然开口问:“嬷嬷可还记得,少籍幼时,与赵琛大哥时常打架么?”
莫嬷嬷见问,眼前似出现了太子和靖王小时的光景,浑浊的眸中不自意地流露出一片慈爱:“嗯,简儿百天时,第一次见到琛儿,便伸手抓了琛儿的脸,留下一道血印子……”
靖王不料,莫嬷嬷这个“幼时”追溯得如此久远,一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