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我的皮封册子……师父师娘,你们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炉鼎山里,一棵乘风摇曳,亭亭如盖的高大榉树之下,一抹娇小的白色倩影,像真丢了甚了不得的宝贝般着急,说着便行如脱兔一溜烟不见了踪迹。
她身后一清朗俊逸的年长男子嘱咐道:“快去快回,这风刮得人好生难受,怕是有什么东西跑到这山中来了。”
“也不知这小蝴蝶听见没有?”同行的另一温婉女子笑道。
小蝴蝶的由来,是因许乘月裙摆和袖口缀有银色纹饰,一错眼便让人生出点错觉,仿佛从眼前飞过的,是一只闪着银色光泽不失轻盈的白闪蝶。就是炉鼎山中小沟渠旁,时而成群结队翩翩飞舞半空,时而停留小水洼里,以优雅之姿喝水的那些小东西。
就在某处的蝶群飞舞的泥洼小路上空,一袭暗褐身影轻轻掠过。
有那背着药篓上山的布衣童子们,见此华服加身的男子,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便惊得追跑起来,以为自己见着的是什么神仙人物。
追,自是追不上的。
男子在童子们高声叫喊“神仙”之时,便已悄然跃上一棵大树。
他择了一条悬高的粗壮树枝,双臂将手中烟色剑鞘装着的剑一合抱,背脊顺势一靠,很快便闭上眼开始假寐。
男子身着暗褐色花斑暗纹衣袍,颜色与纹饰同树皮相去不远,加之其一丝未动,不在意的话,还真不容易发现他的存在。
布衣童子们寻人无果,只能七嘴八舌问着“你真看见神仙了”“神仙长什么样啊”“穿的什么衣啊”“梳的什么发啊戴神冠吗”“拿的什么法器啊”,吵嚷地路过那棵巨树往前行去。
童子们难得见着“神仙”,过于激动,以致他们离开一会儿后,仍有说话声传回那棵巨树跟前来。
有说“神仙的模样自是极好的,比咱们参拜的十大天神神画上的神仙们,还要神气”,也有说“穿的衣自然华丽无两,纹饰奇异非凡”,还有替他开脱的,言说“头发嘛就是简单的束发,在外行走嘛,如此便利些”,最最激动的是论及他手里的剑,说“法器乃一把细长剑,剑鞘上宝石生辉夺目,想来那剑出鞘定然风姿卓卓,匹敌不凡”,简直把它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童言天真烂漫,男子为之莞尔。
不过一瞬间,与这棵悬铃木巨树几乎融成一体的男子,眼皮忽然一动,随即一双星眸迅速半睁,望向弯曲小径来时的方向。
那儿骤然出现一抹白色身影,仿佛蝴蝶成精翩翩而来,令他稍微正了正眼。
这一细瞧,那哪里是翩翩而来,根本是女子嫌长的衣裙下摆,碍了她跨着大步的奔跑姿势,索性提了裙摆跑得一甩一甩,不注意看还真会以为是蝴蝶扇动翅膀而来。
她也就是得益于身姿娇小行步轻盈,不显粗壮,若是生就的一副高大身躯,做此跨大步动作,管保叫人打第一眼起,就将其认作一只笨拙飞舞的大扑棱蛾子。
待瞧清了女子生就的模样,他半睁的眼睛瞬间整个打开来,眼中焕发出光彩,带着些许迟钝。
他似是对见到活灵活现的此人,仍存质疑,不能确定其确乃真人。
女子靠近这棵悬铃木巨树跟前,便放下裙摆,改跑为缓慢而行,待瞧了瞧树底,她才缓缓抬起头望向那条粗壮的树枝。
时逢小风儿柔柔吹送,天上遮日的松软白云慢慢行离,终于跳脱而出的日光,点点洒下来,落在树梢上,落在褐袍上,也落在女子如月的娇颜上。
一白一褐,隔着风,隔着繁枝和茂叶,隔着炉鼎山美好的春光,两两相望。
好一会儿之后,男子才曲腿坐直,松开环抱剑鞘的左手,举着一裹成卷儿的皮封册子,含笑轻问:“道友可是为寻此而来的?”
许乘月见故人时两眼顿时含光,再一见那失而复得的册子,双眼更是发亮,当即展露一笑。
六年未见,你过得可好?
这话,他已不需再问出口。
方才拾得这册子,一提那捆书绳,册子便滚落地面舒展开来,恰得一阵风过,吹开了书页,他有幸瞄到了里头书写的文字。
试问,一个人能写出“大蘑菇之大,多少小鸡才配得下”“今日的小鸡狗命又不保了”这样的话,日子可能会过得有多不舒心么?
她那一手字,仍旧没有丝毫长进,依然堪比鸡抓,就如六年前在万相之原里所见。
他当时未如料见到她书写得娟秀可爱,还好生诧了一诧,又想她成日里心系博阅群典,醉心刨土挖泥,八成是分不出多少精力来练字,所以才造就了这一番“恣意洒脱”的字态。
反倒更令人见之难忘。
同时,那要其入赘的“豪言壮语”也早已不攻自破了,意识到这点,他这心里至今还有点可惜。
若煞有其事,他也不至于六年都不敢探问,她随其师外出游历的去向。
六年,他等了她六年。
她以大半条命寻得丹木和祝馀,他二人约定好,如若这二者未派上用场,那二者的归属者便为他,作为交换,他允她离朱。
这是一种独生于管家神山开明山以北,莲渊畔的神枝。
自打他出生之后,他们举家便隐入开明山,离朱也是那之后才生发出的。
这么多年,未有外人进入过山中。而出者,除了送南羡出山的二叔,也只得他与南羡二人而已。
可二叔是个谨慎人,不会泄露开明山中的情况,至于南羡,其亦是个知轻重之人,他信幼弟不会轻易同旁人提及开明山,而他,就更加不会。
是以,他始终没明白,她到底是如何知晓开明山里有莲渊,而莲渊之畔有离朱的?
她身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为着开明山的安全,他曾两度路过锦灵城,特意化作游方术士,托词上许家探过那二老的口风。
二人前后两次的口径一致,皆道许乘月无忧无虑活到及笄的前一年,谁曾想那年的某天却无缘无故失踪了一日,第二日才被家丁从一处天坑里寻回来。
人被抬进家门之时,已经奄奄一息。为此,他们请遍了方圆能请的所有医者,来的瞧她身上无有一点伤痕和异样,困惑得直拽胡子,而后皆道,虽瞧不出是什么怪症,但照人这状况看,恐怕撑不过俩月。
眼看两月之期将至,许乘月双颊一日日的塌陷下去,脸色也越来越差。他们都以为她怕是当真活不了,都预备要给其打棺椁了。没成想在榻上躺了四十八日,到第四十九日的清晨,她竟奇迹般地自己好转了。
但打那日之后,她却像被人夺了魂魄,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喜欢弄脂涂粉,搜买各类时兴的锦衣霓裳、金银首饰,而是喜欢摆弄花草。
不过,他们倒是更愿意她似从前一般,将心思都花在脂粉衣裳首饰之上,起码这点钱,他们还是给她造得起的。
可她眼睛长在天上,对一般的花草表现得兴趣缺缺,能让她看上的,都是人家传家的各类灵植宝物,动不动上门去“借”,被人追几条街,简直如过街之鼠一般,弄得他们是里子面子,赔得一点都不剩。
他们不理解,她为何要如此行径,知道错了,但下次还敢。
管南悬回想起她为灵植如痴如醉的模样,大抵能理解得了她的心情。
了解了她的一些旧事,他有去那天坑里查看过,不过那天坑除了凉一点、花草生得旺盛一些外,再无别的特别之处。
但她身上分明疑点重重,她就似个……似个开过天眼的人,能知道别人所不晓的东西。不过,他只是直觉如此,具体的他也说不上来。
不过,到底还有谁在暗中探查她的事情?致使他寻上门的前后两次,二老态度大相径庭。
第一次当他说出一些令爱的事迹,他们便信了热情邀他入门。第二次他们却戒心浓重,言前后已经有三人叩过门,除了第一人,也就是他的第一次前来,其余的也未做出点实质性的事情,总爱将话头往他家小女身上引,给人感觉居心不良。
于是为了取信于人,管南悬不得不施了个花俏的术法,和第一次为二人消厄一样,这次他离去时又美其名曰“行善积德”,给了许父两颗驱病丹,给了许母两颗驻颜丹。
不过,那都是前几年的事情了,自打许乘月随其师父师母出门游历,再未掀起甚惊天动地的事情,许家门庭也随即消停下来。
他观她修为,短短几年就较之之前又进了两分,哪里有半点不能修炼之人之相。
看来他料得不错,她当时不过是借伤使了一招急流勇退,又以一本现造的“游方仙人传技”手札佐证,她不过是浪得天才之名,多年外出游历未曾现身,渐渐的既拿掉了别人的过分关注,也打消了别人的更多探寻之心。
若此事是她主张,那她倒是真聪明。
“当日所允之物,今可要兑现与你?”从回忆里还魂,还了皮封册子,管南悬主动开口问道。
“那等灵……”许乘月惊得一双圆眼亮晶晶的,“你竟随身携带?”
管南悬只笑不答。
这东西,他从未有一日落下,生怕哪日外出会遇见她,生怕她一时需要,他却一时给不到,耽搁了她的某事。
谁曾想,这一携带,便是六年,方才物归其主。
“正好遇见了你,这袋东西,你拿去挑挑看,能使便使,不能使,你就随意处置了吧。”收了那截灵芝色泽的离朱神枝,许乘月也摊手祭出一个乾坤袋,递给他。
兕皮、葱聋角、旄牛长毛、孟槐背刺、那父尾、旋龟壳……不过一眼,他便瞧出里头放置之物,都是些品相极佳的冶剑制鞘物材。
有那么一刹那,他以为是她念着他给的赠礼,后一多思,才反应过来,这怕是她为答谢他于荆棘林中的剑鞘救护之情,而专程收集的东西。
“师父师母还在附近等我,我得走了。”她说话时眼睛瞥了两次后方,意思直白,表明她是真的想走,且未有留恋。
她看着他时,眼神干净得像山里的清泉,溪底小石清澈可见,未有丝毫不清白。她可是有见识过她的垂涎之相,不过也只有对灵植如此这般过。
“对了,还没问过你,你在这附近是有甚任务么?”连最后说的话都似临时才想起,是随口一问的随意,自然又客气。
从她赠他冶材,与他算得这样清楚,竟是一丁点都不愿欠了他的,再到后面的客气,还不能说明她对他的无意么?
管南悬生出从来未有体会过的情愫,他不知那是啥,只觉好似有把未开刃的小刀,在他身上一刀一刀地剌,不疼,不过叫人激怒。
但多年情绪不显,他可以轻松做到隐藏起真实的心情。
于是,轻车熟路端出那张淡然疏离之貌,给神情里再添点冷漠,朝她点个头,见她眼皮低垂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怕她未瞧见,于是在其眼皮抬起之时,他又贴心地“嗯”了一声。
他以为她得了他的回答,会立即以“不耽误他”之名与他挥手道别,谁知她竟会问及他任务,他顿觉呼吸顺畅了些,回她:“驱闻獜。”
“原来这山中有闻獜兽么?”她还以为是要下雨,急得她担心手札被淋坏,愣是跑得脚下虎虎生风。
闻獜兽见处,常伴有大风起,“我方才来时风起的甚是急,你不妨去那个方向一瞧,”许乘月垂眼一想后,好心抬手指了指她要去的方向,“恰好我们正要往那方行路,你若是不嫌弃,或可一路同行。”
她突然大方邀他同行,尽管他已看出来她似乎另有隐情,不像仅仅只是因为方向一致。
但管南悬仍是很快冲她点头。
他本欲往那处,即使她真有什么事,只要她开口,他知道自己多半都是会应的。
可她却选择先抖这么一个小机灵,大抵是不想名正言顺欠了他的。
他不禁暗生懊恼,因他察觉到,自打她邀他同行,他心口那点郁气竟就出得七七八八了,一同往她来时路行去,并肩向前,步履轻盈。
炉鼎山里,一棵乘风摇曳,亭亭如盖的高大榉树之下,一抹娇小的白色倩影,像真丢了甚了不得的宝贝般着急,说着便行如脱兔一溜烟不见了踪迹。
她身后一清朗俊逸的年长男子嘱咐道:“快去快回,这风刮得人好生难受,怕是有什么东西跑到这山中来了。”
“也不知这小蝴蝶听见没有?”同行的另一温婉女子笑道。
小蝴蝶的由来,是因许乘月裙摆和袖口缀有银色纹饰,一错眼便让人生出点错觉,仿佛从眼前飞过的,是一只闪着银色光泽不失轻盈的白闪蝶。就是炉鼎山中小沟渠旁,时而成群结队翩翩飞舞半空,时而停留小水洼里,以优雅之姿喝水的那些小东西。
就在某处的蝶群飞舞的泥洼小路上空,一袭暗褐身影轻轻掠过。
有那背着药篓上山的布衣童子们,见此华服加身的男子,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便惊得追跑起来,以为自己见着的是什么神仙人物。
追,自是追不上的。
男子在童子们高声叫喊“神仙”之时,便已悄然跃上一棵大树。
他择了一条悬高的粗壮树枝,双臂将手中烟色剑鞘装着的剑一合抱,背脊顺势一靠,很快便闭上眼开始假寐。
男子身着暗褐色花斑暗纹衣袍,颜色与纹饰同树皮相去不远,加之其一丝未动,不在意的话,还真不容易发现他的存在。
布衣童子们寻人无果,只能七嘴八舌问着“你真看见神仙了”“神仙长什么样啊”“穿的什么衣啊”“梳的什么发啊戴神冠吗”“拿的什么法器啊”,吵嚷地路过那棵巨树往前行去。
童子们难得见着“神仙”,过于激动,以致他们离开一会儿后,仍有说话声传回那棵巨树跟前来。
有说“神仙的模样自是极好的,比咱们参拜的十大天神神画上的神仙们,还要神气”,也有说“穿的衣自然华丽无两,纹饰奇异非凡”,还有替他开脱的,言说“头发嘛就是简单的束发,在外行走嘛,如此便利些”,最最激动的是论及他手里的剑,说“法器乃一把细长剑,剑鞘上宝石生辉夺目,想来那剑出鞘定然风姿卓卓,匹敌不凡”,简直把它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童言天真烂漫,男子为之莞尔。
不过一瞬间,与这棵悬铃木巨树几乎融成一体的男子,眼皮忽然一动,随即一双星眸迅速半睁,望向弯曲小径来时的方向。
那儿骤然出现一抹白色身影,仿佛蝴蝶成精翩翩而来,令他稍微正了正眼。
这一细瞧,那哪里是翩翩而来,根本是女子嫌长的衣裙下摆,碍了她跨着大步的奔跑姿势,索性提了裙摆跑得一甩一甩,不注意看还真会以为是蝴蝶扇动翅膀而来。
她也就是得益于身姿娇小行步轻盈,不显粗壮,若是生就的一副高大身躯,做此跨大步动作,管保叫人打第一眼起,就将其认作一只笨拙飞舞的大扑棱蛾子。
待瞧清了女子生就的模样,他半睁的眼睛瞬间整个打开来,眼中焕发出光彩,带着些许迟钝。
他似是对见到活灵活现的此人,仍存质疑,不能确定其确乃真人。
女子靠近这棵悬铃木巨树跟前,便放下裙摆,改跑为缓慢而行,待瞧了瞧树底,她才缓缓抬起头望向那条粗壮的树枝。
时逢小风儿柔柔吹送,天上遮日的松软白云慢慢行离,终于跳脱而出的日光,点点洒下来,落在树梢上,落在褐袍上,也落在女子如月的娇颜上。
一白一褐,隔着风,隔着繁枝和茂叶,隔着炉鼎山美好的春光,两两相望。
好一会儿之后,男子才曲腿坐直,松开环抱剑鞘的左手,举着一裹成卷儿的皮封册子,含笑轻问:“道友可是为寻此而来的?”
许乘月见故人时两眼顿时含光,再一见那失而复得的册子,双眼更是发亮,当即展露一笑。
六年未见,你过得可好?
这话,他已不需再问出口。
方才拾得这册子,一提那捆书绳,册子便滚落地面舒展开来,恰得一阵风过,吹开了书页,他有幸瞄到了里头书写的文字。
试问,一个人能写出“大蘑菇之大,多少小鸡才配得下”“今日的小鸡狗命又不保了”这样的话,日子可能会过得有多不舒心么?
她那一手字,仍旧没有丝毫长进,依然堪比鸡抓,就如六年前在万相之原里所见。
他当时未如料见到她书写得娟秀可爱,还好生诧了一诧,又想她成日里心系博阅群典,醉心刨土挖泥,八成是分不出多少精力来练字,所以才造就了这一番“恣意洒脱”的字态。
反倒更令人见之难忘。
同时,那要其入赘的“豪言壮语”也早已不攻自破了,意识到这点,他这心里至今还有点可惜。
若煞有其事,他也不至于六年都不敢探问,她随其师外出游历的去向。
六年,他等了她六年。
她以大半条命寻得丹木和祝馀,他二人约定好,如若这二者未派上用场,那二者的归属者便为他,作为交换,他允她离朱。
这是一种独生于管家神山开明山以北,莲渊畔的神枝。
自打他出生之后,他们举家便隐入开明山,离朱也是那之后才生发出的。
这么多年,未有外人进入过山中。而出者,除了送南羡出山的二叔,也只得他与南羡二人而已。
可二叔是个谨慎人,不会泄露开明山中的情况,至于南羡,其亦是个知轻重之人,他信幼弟不会轻易同旁人提及开明山,而他,就更加不会。
是以,他始终没明白,她到底是如何知晓开明山里有莲渊,而莲渊之畔有离朱的?
她身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为着开明山的安全,他曾两度路过锦灵城,特意化作游方术士,托词上许家探过那二老的口风。
二人前后两次的口径一致,皆道许乘月无忧无虑活到及笄的前一年,谁曾想那年的某天却无缘无故失踪了一日,第二日才被家丁从一处天坑里寻回来。
人被抬进家门之时,已经奄奄一息。为此,他们请遍了方圆能请的所有医者,来的瞧她身上无有一点伤痕和异样,困惑得直拽胡子,而后皆道,虽瞧不出是什么怪症,但照人这状况看,恐怕撑不过俩月。
眼看两月之期将至,许乘月双颊一日日的塌陷下去,脸色也越来越差。他们都以为她怕是当真活不了,都预备要给其打棺椁了。没成想在榻上躺了四十八日,到第四十九日的清晨,她竟奇迹般地自己好转了。
但打那日之后,她却像被人夺了魂魄,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喜欢弄脂涂粉,搜买各类时兴的锦衣霓裳、金银首饰,而是喜欢摆弄花草。
不过,他们倒是更愿意她似从前一般,将心思都花在脂粉衣裳首饰之上,起码这点钱,他们还是给她造得起的。
可她眼睛长在天上,对一般的花草表现得兴趣缺缺,能让她看上的,都是人家传家的各类灵植宝物,动不动上门去“借”,被人追几条街,简直如过街之鼠一般,弄得他们是里子面子,赔得一点都不剩。
他们不理解,她为何要如此行径,知道错了,但下次还敢。
管南悬回想起她为灵植如痴如醉的模样,大抵能理解得了她的心情。
了解了她的一些旧事,他有去那天坑里查看过,不过那天坑除了凉一点、花草生得旺盛一些外,再无别的特别之处。
但她身上分明疑点重重,她就似个……似个开过天眼的人,能知道别人所不晓的东西。不过,他只是直觉如此,具体的他也说不上来。
不过,到底还有谁在暗中探查她的事情?致使他寻上门的前后两次,二老态度大相径庭。
第一次当他说出一些令爱的事迹,他们便信了热情邀他入门。第二次他们却戒心浓重,言前后已经有三人叩过门,除了第一人,也就是他的第一次前来,其余的也未做出点实质性的事情,总爱将话头往他家小女身上引,给人感觉居心不良。
于是为了取信于人,管南悬不得不施了个花俏的术法,和第一次为二人消厄一样,这次他离去时又美其名曰“行善积德”,给了许父两颗驱病丹,给了许母两颗驻颜丹。
不过,那都是前几年的事情了,自打许乘月随其师父师母出门游历,再未掀起甚惊天动地的事情,许家门庭也随即消停下来。
他观她修为,短短几年就较之之前又进了两分,哪里有半点不能修炼之人之相。
看来他料得不错,她当时不过是借伤使了一招急流勇退,又以一本现造的“游方仙人传技”手札佐证,她不过是浪得天才之名,多年外出游历未曾现身,渐渐的既拿掉了别人的过分关注,也打消了别人的更多探寻之心。
若此事是她主张,那她倒是真聪明。
“当日所允之物,今可要兑现与你?”从回忆里还魂,还了皮封册子,管南悬主动开口问道。
“那等灵……”许乘月惊得一双圆眼亮晶晶的,“你竟随身携带?”
管南悬只笑不答。
这东西,他从未有一日落下,生怕哪日外出会遇见她,生怕她一时需要,他却一时给不到,耽搁了她的某事。
谁曾想,这一携带,便是六年,方才物归其主。
“正好遇见了你,这袋东西,你拿去挑挑看,能使便使,不能使,你就随意处置了吧。”收了那截灵芝色泽的离朱神枝,许乘月也摊手祭出一个乾坤袋,递给他。
兕皮、葱聋角、旄牛长毛、孟槐背刺、那父尾、旋龟壳……不过一眼,他便瞧出里头放置之物,都是些品相极佳的冶剑制鞘物材。
有那么一刹那,他以为是她念着他给的赠礼,后一多思,才反应过来,这怕是她为答谢他于荆棘林中的剑鞘救护之情,而专程收集的东西。
“师父师母还在附近等我,我得走了。”她说话时眼睛瞥了两次后方,意思直白,表明她是真的想走,且未有留恋。
她看着他时,眼神干净得像山里的清泉,溪底小石清澈可见,未有丝毫不清白。她可是有见识过她的垂涎之相,不过也只有对灵植如此这般过。
“对了,还没问过你,你在这附近是有甚任务么?”连最后说的话都似临时才想起,是随口一问的随意,自然又客气。
从她赠他冶材,与他算得这样清楚,竟是一丁点都不愿欠了他的,再到后面的客气,还不能说明她对他的无意么?
管南悬生出从来未有体会过的情愫,他不知那是啥,只觉好似有把未开刃的小刀,在他身上一刀一刀地剌,不疼,不过叫人激怒。
但多年情绪不显,他可以轻松做到隐藏起真实的心情。
于是,轻车熟路端出那张淡然疏离之貌,给神情里再添点冷漠,朝她点个头,见她眼皮低垂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怕她未瞧见,于是在其眼皮抬起之时,他又贴心地“嗯”了一声。
他以为她得了他的回答,会立即以“不耽误他”之名与他挥手道别,谁知她竟会问及他任务,他顿觉呼吸顺畅了些,回她:“驱闻獜。”
“原来这山中有闻獜兽么?”她还以为是要下雨,急得她担心手札被淋坏,愣是跑得脚下虎虎生风。
闻獜兽见处,常伴有大风起,“我方才来时风起的甚是急,你不妨去那个方向一瞧,”许乘月垂眼一想后,好心抬手指了指她要去的方向,“恰好我们正要往那方行路,你若是不嫌弃,或可一路同行。”
她突然大方邀他同行,尽管他已看出来她似乎另有隐情,不像仅仅只是因为方向一致。
但管南悬仍是很快冲她点头。
他本欲往那处,即使她真有什么事,只要她开口,他知道自己多半都是会应的。
可她却选择先抖这么一个小机灵,大抵是不想名正言顺欠了他的。
他不禁暗生懊恼,因他察觉到,自打她邀他同行,他心口那点郁气竟就出得七七八八了,一同往她来时路行去,并肩向前,步履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