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中秋家宴。
因不喜席上推杯换盏,她屏退左右,独自偷偷溜去御花园。远远地见湖边有一人仰头望月,形影相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宫中戒严,能在御花园闲逛,身份必然经过检验的。何况,那郎君容貌周正,瞧着不像坏人。
私以为,湖岸边的郎君因是思亲,所以惆怅。
她走过去,问他身份?
那人恭敬作揖,说自己是跟随晋王赴宴的护卫,不胜酒力,出门吹风迷了路。
分明见他愁眉紧锁,偏说什么风沙迷眼的话呢?
以为对方怕丢面子才找的借口,李书音没有戳穿,带他去看自己前几日种下的常青藤。
满丛苍翠中,那株常青藤毫不起眼。
因为身份特殊,长辈们把她保护得很好,鲜少让她出宫。宫外诸多奇闻异事,都是东阳等人偶尔出宫办事带回来的。
请郎君看树,多少带着点儿私心。
和郎君闲聊,她问起许多宫外事,对方不厌其烦地细致讲解。
那人长身玉立,笼罩在蒙蒙月光下,浅浅含笑,眉目间俱是柔情。
宫中护卫大多冷酷严肃,她从没见过像他那样温柔的护卫。
小姑娘看得痴,甚至动起求圣旨,将人留在身边的念头。
正说得起劲,东阳寻来,恭恭敬敬地向那护卫鞠躬问候。
等把李书音带走远些,东阳才问:“公主认识魏郎君?”
“魏郎君?”
李书音恍然,谈了这么久,竟忘记问他姓甚名谁。
“他是谁?”
“魏丞相义子,魏书,魏溪亭。听奴才师父讲,适才家宴上,陛下还亲自敬魏郎君酒。”
得天子敬酒,必在上等席面。那儿坐的,俱是王侯公卿。他能以护卫身份入席,肯定非比寻常!
“他自称是晋王护卫,他诓我?”
“也不算骗公主。魏郎君在晋王麾下谋事十几年,颇得晋王器重。”
“以前晋王回中都述职,怎不见他一起?”
东阳表示不知具体原由,“可能因为魏郎君淡泊名利吧。听闻此番入宫觐见,还是晋王奏请皇上,由皇上开金口,魏郎君才回的中都。”
初见印象极好,可惜,两个时辰后,发生中秋宴之变。
魏溪亭跟着晋王,把皇宫搅了个天翻地覆。
两人之间,自此隔着千沟万壑。
后来,听闻魏溪亭力排众议保全承德旧臣,险些遇害。又听闻,他为南凉寻得诸多能人志士,提了好多改善民生的谏言。
抛开私人恩怨,他于南凉王朝,的确有功。
李书音对他的态度慢慢改观。
前几日见到大伯仍然活着,她对魏溪亭最后的恨和戒备便都消散殆尽。
花家班九重仙,以“仙”闻名。远在云端,只可远观。
相府魏七郎,以“雅”著称。那份谦和温良带着人情味,像围绕在身边,触手可及的春风。
如今,那一缕春风,正盘旋在深渊,找不到出路。
惦念魏溪亭安危,她再无心欣赏谪仙,匆匆告辞下山。
临走前,九重仙莫名地对徒弟提了一嘴:“中都戒严,需要令牌才能出入城门。这几天,我们都待在寺里,哪儿也别走,不要给你师叔师伯们增添负担。”
*
五月十五,苏农世子仍未现身。
晌午时,尧相顾如约而至。
人迹罕至的路段,李书音开着车门,说:“这几天我好好儿地待在沐音斋,没有添麻烦。”
“嗯。”
“魏卿他……有消息吗?”
“我被监视,无法靠近诏狱。”
“皇上什么态度?为了巴结北燕,他当真要舍弃魏卿?”
“这件事很复杂,你离远些。”
尧相顾不愿多说,李书音决计另想办法。
于中都城郊更换车夫,将车驾到西北小偏门,东阳和一顶四人小轿已等在那儿。
抬轿子的内侍也出自升平殿,主仆二人说起话便没那么多顾忌。
得知升平殿众人安好,她又问北苑有没有人遭受牵连。
“尧郎君新任御林军统领,除此以外,没有人员变动。”
“魏卿获罪下狱,赵副统领有没有被完颜贵妃他们为难?”
“没有。前段时间,赵副统领的祖母病重,他回乡探疾去了。”
“探疾?”李书音感到蹊跷,略一想,随即吩咐,“你赶紧找机会,打听赵副统领下落。无恙最好,若需要帮助,务必倾囊。”
东阳领命。
“尧郎君继任御林军统领,是皇上授意?还是另有原由?你有没有打听过?”
“魏郎君入狱前,向皇上举荐尧统领。”
她吃惊:“魏卿推荐的?”
“是。”
触怒龙颜获罪下狱,还能举荐人才?天子居然同意了?
黑暗中,她似乎得见一丝曙光。
回到升平殿,李书音随即吩咐准备两碗冰镇果子。
“皇贵妃听说公主会回宫,今早差人送来新鲜的树莓和香瓜。”
南凉相对而言地处北方,南疆的树莓、西浑的香瓜,都是贡品,能作恩赐。
小沙弥说过,魏溪亭获渎职之罪。
“多少人知道我离宫?”
“只有皇贵妃。”
“只有姨母?”
“这段时间,皇上对外宣称公主抱恙,闭门静养。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升平殿。
几位娘娘都曾派人送过慰问礼,明月宫更是三次登门。庆妃娘娘说,虽无法贴身照顾,但着实担心公主,盼公主尽早康复。”
虚惊一场。
新帝帮忙隐瞒,更坚定她所思所想。
“派人回话,多谢庆娘娘。”
“奴婢已差人回话。”
“稍后把那套石榴红裙找出来,我沐浴过后要穿。”
那套衣裳被收在库房几年,从没拿出来过,公主为何突然想起了?
主子离宫归来,心事重重。尤白不敢多问,领命退出。
沐浴更衣后,李书音独自对镜梳妆。
铜镜倒映着桌上火红的裙裳,令她心烦气躁。
有求于人,这件衣裳必不可少。
两股麻花辫垂在前面,后脑也编了一缕,头发半扎。戴红玉额饰。
楚国水乡特有的云烟锻子,裁剪制成窄袖交领长裙,轻盈飘逸。鎏金云纹赤/色比甲,同样式的腰带、短靴。
镜子里的姑娘,既熟悉又陌生。
武能横刀立马,文通诗词歌赋。
新帝中意的女儿就是这样……
尤白提食盒进门,只打开顶上两层。
冰镇果子盘里泛起白气,李书音目不转睛地盯着,脑海里重复演绎等会面圣的言辞。
侍女偷偷瞄她,慢慢儿地收食盒,说:“明月宫托人带话,想请公主帮个忙。”
收回思绪,李书音疑惑:“帮忙?”
新帝后宫人少,庆妃独居明月宫,生育二皇子李司昭、二公主李司瑶。
和李司瑶仅通过几封书信;见过庆妃两回,点头之交罢;至于二皇子,素未谋面。
世人皆知升平殿自身难保,庆妃怎会来此求助?
“帮什么?”
“此前有人诬告二皇子和魏统领勾结,图谋不轨。魏统领被羁押入狱,二皇子被禁足王府。”
“谋逆不轨?不是渎职?”
“对外称渎职,实际因人诬告。
前天傍晚,解除禁足令,二皇子当即入宫面圣,替魏统领求情。惹恼皇上,被罚跪在御书房外。这会儿还跪着呢。”
“他和魏卿关系很好?”
“莫逆之交。”
“两天两夜,滴水未进?”
“嗯。能找的全找了,都无功而返。庆妃娘娘实在走投无路,才来叨扰公主。”
“呵。”李书音感觉稀奇,好笑,“皇上逐我赴燕为质,态度清楚。明月宫求我这颗弃子,当真病急乱投医呐。”
自幼被青山君抚养,她和新帝等人几乎无甚往来,中秋宴之变后更是心怀怨怼。
知其态度,尤白亦无把握。谨慎地观察,判断她情绪平稳,才敢拐弯抹角地搬出那位勉强和她有点儿联系的姑娘。
“二公主和二皇子关系最好,若知道兄长受苦,定不安心。”
处处维护试探,引起李书音怀疑。
两人总角之交,彼此知根知底。
以前,尤白助人多半豪气云天。一反常态地试探,似乎满怀期待,又害怕希望落空。可不像尤白的作风!
探究地打量侍女,见对方眼神闪躲,李书音心中升起戒备。
嘱咐尤白留在升平殿,准备几样菜式,分送给各宫,以示谢意。
常住菩提寺三年,期间发生过什么?尤白和谁接触密切?
东阳忠诚,她敢笃定。尤白是否初心如故,她无法断定。
独自撑伞,提着食盒,往御书房去。
因不喜席上推杯换盏,她屏退左右,独自偷偷溜去御花园。远远地见湖边有一人仰头望月,形影相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宫中戒严,能在御花园闲逛,身份必然经过检验的。何况,那郎君容貌周正,瞧着不像坏人。
私以为,湖岸边的郎君因是思亲,所以惆怅。
她走过去,问他身份?
那人恭敬作揖,说自己是跟随晋王赴宴的护卫,不胜酒力,出门吹风迷了路。
分明见他愁眉紧锁,偏说什么风沙迷眼的话呢?
以为对方怕丢面子才找的借口,李书音没有戳穿,带他去看自己前几日种下的常青藤。
满丛苍翠中,那株常青藤毫不起眼。
因为身份特殊,长辈们把她保护得很好,鲜少让她出宫。宫外诸多奇闻异事,都是东阳等人偶尔出宫办事带回来的。
请郎君看树,多少带着点儿私心。
和郎君闲聊,她问起许多宫外事,对方不厌其烦地细致讲解。
那人长身玉立,笼罩在蒙蒙月光下,浅浅含笑,眉目间俱是柔情。
宫中护卫大多冷酷严肃,她从没见过像他那样温柔的护卫。
小姑娘看得痴,甚至动起求圣旨,将人留在身边的念头。
正说得起劲,东阳寻来,恭恭敬敬地向那护卫鞠躬问候。
等把李书音带走远些,东阳才问:“公主认识魏郎君?”
“魏郎君?”
李书音恍然,谈了这么久,竟忘记问他姓甚名谁。
“他是谁?”
“魏丞相义子,魏书,魏溪亭。听奴才师父讲,适才家宴上,陛下还亲自敬魏郎君酒。”
得天子敬酒,必在上等席面。那儿坐的,俱是王侯公卿。他能以护卫身份入席,肯定非比寻常!
“他自称是晋王护卫,他诓我?”
“也不算骗公主。魏郎君在晋王麾下谋事十几年,颇得晋王器重。”
“以前晋王回中都述职,怎不见他一起?”
东阳表示不知具体原由,“可能因为魏郎君淡泊名利吧。听闻此番入宫觐见,还是晋王奏请皇上,由皇上开金口,魏郎君才回的中都。”
初见印象极好,可惜,两个时辰后,发生中秋宴之变。
魏溪亭跟着晋王,把皇宫搅了个天翻地覆。
两人之间,自此隔着千沟万壑。
后来,听闻魏溪亭力排众议保全承德旧臣,险些遇害。又听闻,他为南凉寻得诸多能人志士,提了好多改善民生的谏言。
抛开私人恩怨,他于南凉王朝,的确有功。
李书音对他的态度慢慢改观。
前几日见到大伯仍然活着,她对魏溪亭最后的恨和戒备便都消散殆尽。
花家班九重仙,以“仙”闻名。远在云端,只可远观。
相府魏七郎,以“雅”著称。那份谦和温良带着人情味,像围绕在身边,触手可及的春风。
如今,那一缕春风,正盘旋在深渊,找不到出路。
惦念魏溪亭安危,她再无心欣赏谪仙,匆匆告辞下山。
临走前,九重仙莫名地对徒弟提了一嘴:“中都戒严,需要令牌才能出入城门。这几天,我们都待在寺里,哪儿也别走,不要给你师叔师伯们增添负担。”
*
五月十五,苏农世子仍未现身。
晌午时,尧相顾如约而至。
人迹罕至的路段,李书音开着车门,说:“这几天我好好儿地待在沐音斋,没有添麻烦。”
“嗯。”
“魏卿他……有消息吗?”
“我被监视,无法靠近诏狱。”
“皇上什么态度?为了巴结北燕,他当真要舍弃魏卿?”
“这件事很复杂,你离远些。”
尧相顾不愿多说,李书音决计另想办法。
于中都城郊更换车夫,将车驾到西北小偏门,东阳和一顶四人小轿已等在那儿。
抬轿子的内侍也出自升平殿,主仆二人说起话便没那么多顾忌。
得知升平殿众人安好,她又问北苑有没有人遭受牵连。
“尧郎君新任御林军统领,除此以外,没有人员变动。”
“魏卿获罪下狱,赵副统领有没有被完颜贵妃他们为难?”
“没有。前段时间,赵副统领的祖母病重,他回乡探疾去了。”
“探疾?”李书音感到蹊跷,略一想,随即吩咐,“你赶紧找机会,打听赵副统领下落。无恙最好,若需要帮助,务必倾囊。”
东阳领命。
“尧郎君继任御林军统领,是皇上授意?还是另有原由?你有没有打听过?”
“魏郎君入狱前,向皇上举荐尧统领。”
她吃惊:“魏卿推荐的?”
“是。”
触怒龙颜获罪下狱,还能举荐人才?天子居然同意了?
黑暗中,她似乎得见一丝曙光。
回到升平殿,李书音随即吩咐准备两碗冰镇果子。
“皇贵妃听说公主会回宫,今早差人送来新鲜的树莓和香瓜。”
南凉相对而言地处北方,南疆的树莓、西浑的香瓜,都是贡品,能作恩赐。
小沙弥说过,魏溪亭获渎职之罪。
“多少人知道我离宫?”
“只有皇贵妃。”
“只有姨母?”
“这段时间,皇上对外宣称公主抱恙,闭门静养。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升平殿。
几位娘娘都曾派人送过慰问礼,明月宫更是三次登门。庆妃娘娘说,虽无法贴身照顾,但着实担心公主,盼公主尽早康复。”
虚惊一场。
新帝帮忙隐瞒,更坚定她所思所想。
“派人回话,多谢庆娘娘。”
“奴婢已差人回话。”
“稍后把那套石榴红裙找出来,我沐浴过后要穿。”
那套衣裳被收在库房几年,从没拿出来过,公主为何突然想起了?
主子离宫归来,心事重重。尤白不敢多问,领命退出。
沐浴更衣后,李书音独自对镜梳妆。
铜镜倒映着桌上火红的裙裳,令她心烦气躁。
有求于人,这件衣裳必不可少。
两股麻花辫垂在前面,后脑也编了一缕,头发半扎。戴红玉额饰。
楚国水乡特有的云烟锻子,裁剪制成窄袖交领长裙,轻盈飘逸。鎏金云纹赤/色比甲,同样式的腰带、短靴。
镜子里的姑娘,既熟悉又陌生。
武能横刀立马,文通诗词歌赋。
新帝中意的女儿就是这样……
尤白提食盒进门,只打开顶上两层。
冰镇果子盘里泛起白气,李书音目不转睛地盯着,脑海里重复演绎等会面圣的言辞。
侍女偷偷瞄她,慢慢儿地收食盒,说:“明月宫托人带话,想请公主帮个忙。”
收回思绪,李书音疑惑:“帮忙?”
新帝后宫人少,庆妃独居明月宫,生育二皇子李司昭、二公主李司瑶。
和李司瑶仅通过几封书信;见过庆妃两回,点头之交罢;至于二皇子,素未谋面。
世人皆知升平殿自身难保,庆妃怎会来此求助?
“帮什么?”
“此前有人诬告二皇子和魏统领勾结,图谋不轨。魏统领被羁押入狱,二皇子被禁足王府。”
“谋逆不轨?不是渎职?”
“对外称渎职,实际因人诬告。
前天傍晚,解除禁足令,二皇子当即入宫面圣,替魏统领求情。惹恼皇上,被罚跪在御书房外。这会儿还跪着呢。”
“他和魏卿关系很好?”
“莫逆之交。”
“两天两夜,滴水未进?”
“嗯。能找的全找了,都无功而返。庆妃娘娘实在走投无路,才来叨扰公主。”
“呵。”李书音感觉稀奇,好笑,“皇上逐我赴燕为质,态度清楚。明月宫求我这颗弃子,当真病急乱投医呐。”
自幼被青山君抚养,她和新帝等人几乎无甚往来,中秋宴之变后更是心怀怨怼。
知其态度,尤白亦无把握。谨慎地观察,判断她情绪平稳,才敢拐弯抹角地搬出那位勉强和她有点儿联系的姑娘。
“二公主和二皇子关系最好,若知道兄长受苦,定不安心。”
处处维护试探,引起李书音怀疑。
两人总角之交,彼此知根知底。
以前,尤白助人多半豪气云天。一反常态地试探,似乎满怀期待,又害怕希望落空。可不像尤白的作风!
探究地打量侍女,见对方眼神闪躲,李书音心中升起戒备。
嘱咐尤白留在升平殿,准备几样菜式,分送给各宫,以示谢意。
常住菩提寺三年,期间发生过什么?尤白和谁接触密切?
东阳忠诚,她敢笃定。尤白是否初心如故,她无法断定。
独自撑伞,提着食盒,往御书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