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初年发生了很多事,王朝交替、新帝登基之际,难免乱事横生,先有蛮族入侵、宸王谋反,后有春日之乱、恒王叛国,尤其是摄政王谢恒以北燕先帝嫡子、如今燕帝兄长的身份,公然叛逃去了北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能把大梁列祖列宗从地里气出来的程度!
一桩桩、一件件的糟心事好像没完没了一样,但都不如一件事来得轰动。
当日春日山脚下,有不少官员和御林军都听到了偃鬼骑对戚无良称呼——大将军,起初遭逢偃鬼骑围杀、性命之危,也没人来得及深想,待回过神来,尤其是经李相那么一提点……
“苏辞死后,天下军马皆将大将军一职空悬,世间武将无人敢也无人配,担得上一声‘大将军’,除了一人例外。”
李徵这一番话基本是当着几位大臣的面点破了戚无良的身份,猜测疯狂传开,如数百黑傀儡炸在本就波涛汹涌的湖水中,沸反盈天!
这个猜测比贵妃干政、谋害官员还要严重,妖妃祸国的罪名说得再冠名堂皇,与群臣来说,心中总有一丝鄙夷——不过一个女子罢了。
但若这妖妃是苏恨离,那位北燕大将军!
文武百官只觉一股惊恐的凉意从头灌到了脚,仿佛被人捏住喉咙,窒息恐惧渗透了每一丝骨头缝,不亚于生死之危。
杀!这位贵妃必须要死!
凤栖宫。
戚无良坐在床榻边,正垂眸给昏迷不醒的司徒纯喂药,听了沈钰的禀报后只是淡淡一笑,“怪不得……原来谢恒还留了这么一手后棋。”
她眼中丝毫没有身份暴露的担忧,掀开被子,看着司徒纯身上又溢出血的伤口,眉头一紧,沉声道:“蕉蕉去拿伤药和绷带,顺便把徐叔也找来……”
“是,娘娘。”
蕉蕉小跑着就出了殿。
没多久,徐可风就提着药箱、端着药碗进了殿,他上前将手中的药碗塞给戚无良,板着脸道:“你的,喝光,其他的我来。”
说着,就把戚无良赶出了殿。
一同被赶出殿的沈钰看着戚无良盯着药碗不情不愿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语气却依旧如往常般平淡,“娘娘受伤了?”
“旧疾而已。”
人身上的毛病往往和心绪牵连着,情绪大起大落,往往会带出旧疾,像她这种上了战场就不顾性命的将军有旧疾再正常不过。
戚无良以前也没感觉自己这么弱鸡,可她夜以继日地照顾昏迷不醒的司徒纯,自个尚没觉出哪里不对劲来,就是猛地一口血吐出来,恰逢徐可风就在旁边,把人吓坏了……
好嘛,本就在徐叔面前没什么好果子吃的戚无良,更没好果子吃了。
戚无良糟心地想着,将手中的汤药一饮而尽。
沈钰瞧她喝了药,神情也松了下来,“娘娘,这一切都是李相在背后推动,春日祭刺杀的御林军已查清身份,谋杀贵妃,便是丞相也要脱一层皮。”
“有把握吗?”戚无良淡淡问道。
“有。”
“那就去做。”
沈钰躬身行礼,笑道:“谢娘娘。”
他这个左相上来的晚了些,比起早已在朝堂根深蒂固、群臣拥护的李相,本就势弱,再加上李徵刻意打压……
戚无良之所以选沈钰当这个左相是有考量的,她动过让何大壮担任左相的心思,却从没动过提拔方雩的心思,因为心思干净、太过正直之人斗不过李徵……这左相之位换任何一个人来坐,怕是都坐不成,唯有沈钰合适,沈钰并非甘居人下之辈,论手段,他不输李徵。
“沈钰,”戚无良不紧不慢地开口,却藏着冷意,“别忘了本宫和你说的,对得起你手中那把君子剑。”
沈钰一笑,“娘娘放心,若是有的选,沈某也想做个如同方尚书那般的纯臣,可惜自幼年时便注定做不成了,沈某非良善之辈,但自认还没烂到骨子里,该有的底线还是有的。”
戚无良看了一眼沈钰,有时觉得这世事当真可笑,生有君子骨的人被蹉跎成了一个假面假笑的小人,生在富贵之家、无波无澜的公子却可能天生骨子里就是个烂人。
可笑吗?荒唐吗?
也可悲。
……
陛下因“病”修养,贵妃娘娘下旨由左右二相监国处理政事,遂开启了两相如火如荼的朝堂斗法。
李徵当初对百官透露的话,让群臣对戚无良的身份有了猜疑,但苦于没有证据,沈钰更是直接在朝堂上反驳——“只是面容相似而已,昔年瀛洲使者不是也给摄政王献上过一名面容相似的女子吗?”
这一句话硬是把群臣怼得无话可说,怎么证明苏恨离是苏恨离,这话听着好笑,这事更好笑,明明所有人心中都笃定,可怎么证明呢?
好在李相出面了,说他会找到证据。
当日下朝,平时最是克己复礼的方雩便不顾下人阻拦,硬闯进了李相府的书房,黑着脸抓住李徵的衣领,质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徵被方雩揪着衣领依旧面无表情,而是挥了挥手命下人退下,待人走后才看着方雩的眼睛道:“找证据,杀贵妃。”
“李徵!”
方雩这种人虽然天生冷脸,但很少真的生气,这次却是真的,“她除了是贵妃,还是大梁右相,是戚无良,你唤她戚兄,也是假的吗?你我几人的情义也是你装出来的吗?”
李徵硬着脸,未言。
装出来的?怎么可能。
沉默良久后,他闭了闭眼道:“贵妃必须死。”
砰,方雩直接给了他一拳。
李徵嘴角被打出了血迹,心中更是被打出了怒火,扭头对方雩怒呵道:“方雩,你我是大梁人!而她,是北燕人!”
方雩一张冷脸都被气笑了,“右相南下赈灾,救我五州百姓时,你怎么不说我等是大梁人她是燕人?蛮族来犯,她带兵冲杀于阵前时,你怎么不说我等是大梁人她是燕人?大将军救百姓时从未分过国界,退外敌护中原时从未分过国界,就连他谢恒……一个北燕皇室后裔守昆山镇蛮族的时候也没分过国界,如今功成无忧,你李徵要分国界了?!”
李徵也气笑了,身上没了一朝之相那股端着的劲头,像个乡野村夫般急赤白脸地和方雩对吼,“没错,危及之时,就是可以不分国界,他们愿意站出来,是他们傻,我等何乐不为?如今无灾无祸,家国之分,我要杀他们,亦没有错!你可知,何为养虎为患?便是今日戚无良站在这里,她亦会说一句——我所言没错。”
方雩看着李徵,好像是第一天认识他一般。
李徵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血,人一旦癫起来,什么真话都敢往外说,“你当戚无良第一日入宫为何要那么大张旗鼓,行骄奢之举?你当她后来为何要装出一副嚣张跋扈、祸乱干政的模样?她自始至终都从未给自己申辩过一句!哪怕是一句……就算没有我拆穿她身份,早晚也会有别人,她从一开始当这个贵妃,就没想过会有善终?!她戚无良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傻子,在拿自己的命给陛下铺路,你看不出来吗?!!”
这位如今和贵妃水火不容的大梁丞相,此番话却说得矛盾,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对戚无良的怨,好像在怨她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想想,自己的命就真的这样白白不要了吗?
方雩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不能……”
“不能!”
李徵斩钉截铁说道:“贵妃娘娘必须死,于大梁而已,她是个祸害。我愿意持剑杀人,她愿意以命铺路,事实如此,戚无良明白,我明白,只有你方雩……眼瞎心盲。”
若是可以选,他和戚无良都不愿意选择与对方反目,这天地宽广,瞧着皆是宽敞明亮的大道,可以选的又有几条?
方雩失魂落魄地离开了李府,恍惚间响起了戚无良当年在千秋宴上对他说的话——你不适合待在大梁官场上。
活不下来。
仔细想想,以他执拗的性子能做到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朝堂之上多少阴谋阳谋,他都是靠着戚无良、李徵、谢施敏这帮狐朋狗友躲过去的,就连大壮都时不时护着他在朝堂上游走。
他们都像约好了一样,知道自己做不了方雩这样的人,所以一个个护着他、帮着他往前走。
“哟,方大人这是丢了魂?”一个含笑的声音响起。
方雩浑浑噩噩的,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千秋街上,脑袋被一枚小石子打中,他抬头望去,就看见戚无良正坐在二楼的窗边笑着朝他招手。
方雩看着戚无良脸上那抹笑,才渐渐回过神来,心道:终究不如。
终究做不到像戚无良那般世俗又通透。
一旁玩闹的小童瞧着身边的大哥哥在发呆,也顺着方雩的目光看去,眼睛一亮,欢喜地拉了拉母亲的衣袖道:“阿娘,你快看,那个姐姐生得好漂亮!”
等小童的娘亲抬眼望去时,戚无良已经不在窗边。
片刻后,方雩由蕉蕉带路,上了二楼,就见今日的戚无良心情丝毫还不错,摆了满桌糕点,招手示意他过来吃。
“右相怎么在这儿?”方雩收敛心情,落座后问道。
“阿玄醒了,想吃这家的糕点,来买点。”戚无良提起司徒纯,总是满脸喜色。
“亲自来?”
“不把我支开,他怎么和太医说悄悄话?”
“陛下龙体有恙?”
“内伤极重,肺腑不仅受了内创,还有贯穿伤,以后会落下病根,时不时会咳嗽,严重时会咳血。”
方雩一愣,“右相都知道。”
“知道。”
“那还……”
“他不想让我担忧,我便装作不知,不过他咳起来,我哪里能不知?以后慢慢调养就是,有我养着他,总能好。”
方雩好像有点能理解李徵骂那句“她戚无良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傻子”的心情了,觉得愤怒,觉得不值……戚无良这人太好了,好到就会让人觉得她将目光停留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不值。
“听说你去李府把李徵揍了一顿。”戚无良没注意方雩的神情,边吃糕点,边笑着调侃道。
方雩瞧着她嘴边的笑意,目光都柔和了下来,“右相消息这么灵通吗?”
“结海楼的情报网遍布天下,我若说不知道,显得有点假了……方大人可是被李徵的话气到了?”
方雩没回答,他也不知是气,还是怎的,起初是愤怒,后面更多的却是无力。
“虽然要谢谢你替我说话,不过论实在,其实李徵说得没错,他既没说错,也没做错……毕竟,他是大梁右相,当然,不能将他与我这个颇为混账的前任右相混为一谈,从职责和立场而言,他意欲除掉我这个贵妃无可厚非。”
方雩扶了扶额,苦笑道:“所以,这世间比是非善恶对错还致命的,是立场?因为立场,是非善恶对错就可以不管吗?”
戚无良哑了一瞬,继而笑道:“我幼年读书时,也觉得这世间最重要的事是非善恶对错,但人长大之后……”
无数蹉跎会把你少年时读的那些书、认的那些理从心中一点点挖出,痛入骨髓后,重铸成一个最符合世道规矩的人。
“人活着总会有很多不得已。”戚无良轻描淡写地补上后半句道。
方雩突然情绪失控,高声道:“可这不得已是他要杀你!”
“我认。”
戚无良看着他,坚定吐出两字。
“戚无良!”方雩第一次直呼其名,“你可以走的!你可以离开,离开大梁,回到北燕,哪里没人会要你的性命?”
戚无良冷肃的目光看向他,“你错了,北燕想要我死的亦是不计其数,天地偌大有时甚至容我这样一个多出的人。”
“为,何?”
“因为一个死的北燕大将军比活着更令世人怀念,更令人敬仰,也更令人安心,这不仅是大梁的希望,也是北燕的希望,或者……是天下人的希望。”
戚无良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整个人有一种说不上的落寞。
方雩也不是木头脑袋,人总会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可当原因清楚地摆到面前时,又接受不了。
“而且我如今也不能走。”戚无良淡淡道。
能把大梁列祖列宗从地里气出来的程度!
一桩桩、一件件的糟心事好像没完没了一样,但都不如一件事来得轰动。
当日春日山脚下,有不少官员和御林军都听到了偃鬼骑对戚无良称呼——大将军,起初遭逢偃鬼骑围杀、性命之危,也没人来得及深想,待回过神来,尤其是经李相那么一提点……
“苏辞死后,天下军马皆将大将军一职空悬,世间武将无人敢也无人配,担得上一声‘大将军’,除了一人例外。”
李徵这一番话基本是当着几位大臣的面点破了戚无良的身份,猜测疯狂传开,如数百黑傀儡炸在本就波涛汹涌的湖水中,沸反盈天!
这个猜测比贵妃干政、谋害官员还要严重,妖妃祸国的罪名说得再冠名堂皇,与群臣来说,心中总有一丝鄙夷——不过一个女子罢了。
但若这妖妃是苏恨离,那位北燕大将军!
文武百官只觉一股惊恐的凉意从头灌到了脚,仿佛被人捏住喉咙,窒息恐惧渗透了每一丝骨头缝,不亚于生死之危。
杀!这位贵妃必须要死!
凤栖宫。
戚无良坐在床榻边,正垂眸给昏迷不醒的司徒纯喂药,听了沈钰的禀报后只是淡淡一笑,“怪不得……原来谢恒还留了这么一手后棋。”
她眼中丝毫没有身份暴露的担忧,掀开被子,看着司徒纯身上又溢出血的伤口,眉头一紧,沉声道:“蕉蕉去拿伤药和绷带,顺便把徐叔也找来……”
“是,娘娘。”
蕉蕉小跑着就出了殿。
没多久,徐可风就提着药箱、端着药碗进了殿,他上前将手中的药碗塞给戚无良,板着脸道:“你的,喝光,其他的我来。”
说着,就把戚无良赶出了殿。
一同被赶出殿的沈钰看着戚无良盯着药碗不情不愿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语气却依旧如往常般平淡,“娘娘受伤了?”
“旧疾而已。”
人身上的毛病往往和心绪牵连着,情绪大起大落,往往会带出旧疾,像她这种上了战场就不顾性命的将军有旧疾再正常不过。
戚无良以前也没感觉自己这么弱鸡,可她夜以继日地照顾昏迷不醒的司徒纯,自个尚没觉出哪里不对劲来,就是猛地一口血吐出来,恰逢徐可风就在旁边,把人吓坏了……
好嘛,本就在徐叔面前没什么好果子吃的戚无良,更没好果子吃了。
戚无良糟心地想着,将手中的汤药一饮而尽。
沈钰瞧她喝了药,神情也松了下来,“娘娘,这一切都是李相在背后推动,春日祭刺杀的御林军已查清身份,谋杀贵妃,便是丞相也要脱一层皮。”
“有把握吗?”戚无良淡淡问道。
“有。”
“那就去做。”
沈钰躬身行礼,笑道:“谢娘娘。”
他这个左相上来的晚了些,比起早已在朝堂根深蒂固、群臣拥护的李相,本就势弱,再加上李徵刻意打压……
戚无良之所以选沈钰当这个左相是有考量的,她动过让何大壮担任左相的心思,却从没动过提拔方雩的心思,因为心思干净、太过正直之人斗不过李徵……这左相之位换任何一个人来坐,怕是都坐不成,唯有沈钰合适,沈钰并非甘居人下之辈,论手段,他不输李徵。
“沈钰,”戚无良不紧不慢地开口,却藏着冷意,“别忘了本宫和你说的,对得起你手中那把君子剑。”
沈钰一笑,“娘娘放心,若是有的选,沈某也想做个如同方尚书那般的纯臣,可惜自幼年时便注定做不成了,沈某非良善之辈,但自认还没烂到骨子里,该有的底线还是有的。”
戚无良看了一眼沈钰,有时觉得这世事当真可笑,生有君子骨的人被蹉跎成了一个假面假笑的小人,生在富贵之家、无波无澜的公子却可能天生骨子里就是个烂人。
可笑吗?荒唐吗?
也可悲。
……
陛下因“病”修养,贵妃娘娘下旨由左右二相监国处理政事,遂开启了两相如火如荼的朝堂斗法。
李徵当初对百官透露的话,让群臣对戚无良的身份有了猜疑,但苦于没有证据,沈钰更是直接在朝堂上反驳——“只是面容相似而已,昔年瀛洲使者不是也给摄政王献上过一名面容相似的女子吗?”
这一句话硬是把群臣怼得无话可说,怎么证明苏恨离是苏恨离,这话听着好笑,这事更好笑,明明所有人心中都笃定,可怎么证明呢?
好在李相出面了,说他会找到证据。
当日下朝,平时最是克己复礼的方雩便不顾下人阻拦,硬闯进了李相府的书房,黑着脸抓住李徵的衣领,质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徵被方雩揪着衣领依旧面无表情,而是挥了挥手命下人退下,待人走后才看着方雩的眼睛道:“找证据,杀贵妃。”
“李徵!”
方雩这种人虽然天生冷脸,但很少真的生气,这次却是真的,“她除了是贵妃,还是大梁右相,是戚无良,你唤她戚兄,也是假的吗?你我几人的情义也是你装出来的吗?”
李徵硬着脸,未言。
装出来的?怎么可能。
沉默良久后,他闭了闭眼道:“贵妃必须死。”
砰,方雩直接给了他一拳。
李徵嘴角被打出了血迹,心中更是被打出了怒火,扭头对方雩怒呵道:“方雩,你我是大梁人!而她,是北燕人!”
方雩一张冷脸都被气笑了,“右相南下赈灾,救我五州百姓时,你怎么不说我等是大梁人她是燕人?蛮族来犯,她带兵冲杀于阵前时,你怎么不说我等是大梁人她是燕人?大将军救百姓时从未分过国界,退外敌护中原时从未分过国界,就连他谢恒……一个北燕皇室后裔守昆山镇蛮族的时候也没分过国界,如今功成无忧,你李徵要分国界了?!”
李徵也气笑了,身上没了一朝之相那股端着的劲头,像个乡野村夫般急赤白脸地和方雩对吼,“没错,危及之时,就是可以不分国界,他们愿意站出来,是他们傻,我等何乐不为?如今无灾无祸,家国之分,我要杀他们,亦没有错!你可知,何为养虎为患?便是今日戚无良站在这里,她亦会说一句——我所言没错。”
方雩看着李徵,好像是第一天认识他一般。
李徵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血,人一旦癫起来,什么真话都敢往外说,“你当戚无良第一日入宫为何要那么大张旗鼓,行骄奢之举?你当她后来为何要装出一副嚣张跋扈、祸乱干政的模样?她自始至终都从未给自己申辩过一句!哪怕是一句……就算没有我拆穿她身份,早晚也会有别人,她从一开始当这个贵妃,就没想过会有善终?!她戚无良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傻子,在拿自己的命给陛下铺路,你看不出来吗?!!”
这位如今和贵妃水火不容的大梁丞相,此番话却说得矛盾,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对戚无良的怨,好像在怨她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想想,自己的命就真的这样白白不要了吗?
方雩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不能……”
“不能!”
李徵斩钉截铁说道:“贵妃娘娘必须死,于大梁而已,她是个祸害。我愿意持剑杀人,她愿意以命铺路,事实如此,戚无良明白,我明白,只有你方雩……眼瞎心盲。”
若是可以选,他和戚无良都不愿意选择与对方反目,这天地宽广,瞧着皆是宽敞明亮的大道,可以选的又有几条?
方雩失魂落魄地离开了李府,恍惚间响起了戚无良当年在千秋宴上对他说的话——你不适合待在大梁官场上。
活不下来。
仔细想想,以他执拗的性子能做到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朝堂之上多少阴谋阳谋,他都是靠着戚无良、李徵、谢施敏这帮狐朋狗友躲过去的,就连大壮都时不时护着他在朝堂上游走。
他们都像约好了一样,知道自己做不了方雩这样的人,所以一个个护着他、帮着他往前走。
“哟,方大人这是丢了魂?”一个含笑的声音响起。
方雩浑浑噩噩的,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千秋街上,脑袋被一枚小石子打中,他抬头望去,就看见戚无良正坐在二楼的窗边笑着朝他招手。
方雩看着戚无良脸上那抹笑,才渐渐回过神来,心道:终究不如。
终究做不到像戚无良那般世俗又通透。
一旁玩闹的小童瞧着身边的大哥哥在发呆,也顺着方雩的目光看去,眼睛一亮,欢喜地拉了拉母亲的衣袖道:“阿娘,你快看,那个姐姐生得好漂亮!”
等小童的娘亲抬眼望去时,戚无良已经不在窗边。
片刻后,方雩由蕉蕉带路,上了二楼,就见今日的戚无良心情丝毫还不错,摆了满桌糕点,招手示意他过来吃。
“右相怎么在这儿?”方雩收敛心情,落座后问道。
“阿玄醒了,想吃这家的糕点,来买点。”戚无良提起司徒纯,总是满脸喜色。
“亲自来?”
“不把我支开,他怎么和太医说悄悄话?”
“陛下龙体有恙?”
“内伤极重,肺腑不仅受了内创,还有贯穿伤,以后会落下病根,时不时会咳嗽,严重时会咳血。”
方雩一愣,“右相都知道。”
“知道。”
“那还……”
“他不想让我担忧,我便装作不知,不过他咳起来,我哪里能不知?以后慢慢调养就是,有我养着他,总能好。”
方雩好像有点能理解李徵骂那句“她戚无良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傻子”的心情了,觉得愤怒,觉得不值……戚无良这人太好了,好到就会让人觉得她将目光停留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不值。
“听说你去李府把李徵揍了一顿。”戚无良没注意方雩的神情,边吃糕点,边笑着调侃道。
方雩瞧着她嘴边的笑意,目光都柔和了下来,“右相消息这么灵通吗?”
“结海楼的情报网遍布天下,我若说不知道,显得有点假了……方大人可是被李徵的话气到了?”
方雩没回答,他也不知是气,还是怎的,起初是愤怒,后面更多的却是无力。
“虽然要谢谢你替我说话,不过论实在,其实李徵说得没错,他既没说错,也没做错……毕竟,他是大梁右相,当然,不能将他与我这个颇为混账的前任右相混为一谈,从职责和立场而言,他意欲除掉我这个贵妃无可厚非。”
方雩扶了扶额,苦笑道:“所以,这世间比是非善恶对错还致命的,是立场?因为立场,是非善恶对错就可以不管吗?”
戚无良哑了一瞬,继而笑道:“我幼年读书时,也觉得这世间最重要的事是非善恶对错,但人长大之后……”
无数蹉跎会把你少年时读的那些书、认的那些理从心中一点点挖出,痛入骨髓后,重铸成一个最符合世道规矩的人。
“人活着总会有很多不得已。”戚无良轻描淡写地补上后半句道。
方雩突然情绪失控,高声道:“可这不得已是他要杀你!”
“我认。”
戚无良看着他,坚定吐出两字。
“戚无良!”方雩第一次直呼其名,“你可以走的!你可以离开,离开大梁,回到北燕,哪里没人会要你的性命?”
戚无良冷肃的目光看向他,“你错了,北燕想要我死的亦是不计其数,天地偌大有时甚至容我这样一个多出的人。”
“为,何?”
“因为一个死的北燕大将军比活着更令世人怀念,更令人敬仰,也更令人安心,这不仅是大梁的希望,也是北燕的希望,或者……是天下人的希望。”
戚无良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整个人有一种说不上的落寞。
方雩也不是木头脑袋,人总会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可当原因清楚地摆到面前时,又接受不了。
“而且我如今也不能走。”戚无良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