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坡下,苏悔之见自家妹妹从凉亭中走了出来,便迎了上去。

    “他和你说什么了?”

    苏悔之沉着脸说道,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又快速开口:“说什么你都不要信。”

    苏恨离瞧自家哥哥那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无奈道:“哥,我已经长大了,分辨得出真话假话。”

    苏悔之轻飘飘地瞥了一眼自家妹妹,带着点恨铁不成钢,“你也不算算,从小到大你被他骗过多少次。”

    苏恨离:“……”

    也只有苏悔之还会觉得自家妹妹好骗,旁观的一众楚焰军和燕狼卫则是一脸复杂,大梁右相之名醍醐灌顶,没人会觉得这位第一谋臣会是个好骗的人。

    “元宗哥哥,不问问我,谢恒和我说什么了吗?”

    苏恨离突然笑吟吟地看向苏悔之身后的姬元宗,那声久违的“元宗哥哥”,若是往日,姬元宗听了定然欣喜若狂,此刻只觉毛骨悚然。

    他太知道小阿离生气时是什么样子了。

    “阿离,我……”

    “元宗哥哥是想现在跪家法,还是回去再跪?”

    这话说得有点大逆不道,旁观的楚焰军听得目瞪口呆,燕狼卫知道陛下和大将军的相处模式,倒是不奇怪,只是此刻恨不得把脑袋塞进地里,这话是他们能听的吗?!

    末了,因为江相和百官都还在皇都城门等着恭候帝王和大将军还朝,姬元宗苦笑着说了句“回去再跪可好”。

    苏恨离倒是没意见。

    姬元宗早已昭告北燕大将军未死一事,今日命文武百官相迎,以最高规格的礼节迎将军还朝,不仅百官,想目睹将军风采的百姓也挤满了武神街,可谓万人空巷。

    燕狼卫还奉上了苏恨离旧时的盔甲,询问是否要着甲,毕竟如今苏恨离只穿着一身红衣,头发简单束起,与将军英姿飒爽还朝的形象实在不符。

    苏恨离表示不用,从马车拿出一个木盒抱在怀中,就翻身上了马,直奔皇都……

    皇都门口。

    百官已恭候多时,右袖空荡荡的独臂宰相江晚寒立在群臣之首,他已不再年轻,家国政事将他熬得两鬓斑白,不过是在城门口多吹了一会儿风,都有些咳得止不住。

    “丞相大人,您没事吧,要不您先回去歇息一下……”

    一名年轻官员欲上前搀扶脸色甚是不佳的江晚寒,却被江晚寒一把抓住手腕,只听他激动道:“回来了!”

    年轻官员一愣,只见江丞相正目光如炬地盯着远处,眼中泛起泪花,他顺着江丞相的目光看去——

    尘沙飞扬的官道上,策马驰来两人,一个红衣如火,一个白衣似仙,恍惚间仿佛茶楼巷末人们口口相传的那段故事再度活了过来。

    隐约有金戈铁马声回荡在耳畔,是陈年旧事,亦是……别来无恙。

    年轻官员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位叱咤朝堂的铁血丞相落泪,宛如一个垂暮之人终于等来了自己年少时的旧友,旧友容颜如故,而他已蹉跎半生、满头华发。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江晚寒的手在发颤,泪眼看着远方,哽咽道:“我这一生等着一幕……等了很久。”

    不少恭候在城门口的年轻官员看不懂江晚寒眼中的悲伤与欣喜,他们未曾见过苏辞,所以他们不懂苏辞二字意味着什么。

    世间有千古,却再无苏辞。

    于江晚寒这一辈的人而言,那是无可替代的,是痛彻心扉的。

    马蹄高抬,停在城门百官前。

    许多官员都认出了苏悔之,又惊又惧地嘀咕道:“南楚摄政王,他怎么又来了?”

    “他不是立誓,此生不再踏足北燕了吗?”

    江晚寒目光复杂又高兴地看向马上的苏悔之,“我还以为你这一生都不会再踏足北燕。”

    苏悔之看了一眼苏恨离,冷着脸对江晚寒道:“她来,我就来。”

    誓言算个屁,哪里有妹妹重要。

    江晚寒这才看向苏恨离,顿时泪眼婆娑,躬身跪拜,朗声道:“恭迎大将军还朝!”

    丞相一跪,身后百官皆跪,“恭迎大将军还朝!”

    武神街上百姓也如潮跪下,声浪一声高过一声——

    “恭迎大将军还朝!”

    “恭迎大将军还朝!”

    苏恨离翻身下马,摸了摸怀中的木盒,那里装着苏家军的军旗,她将木盒打开,有燕狼卫递上旗杆。

    片刻后,军旗迎风展开,苏恨离将军旗插于城门前,掀开衣袍,果决跪地。

    苏悔之与她同跪。

    苏恨离接过内侍递上来的洗尘酒,按北燕习俗,出征还朝之人饮了这杯洗尘酒,才能跨过城门归家。

    她端起洗尘酒,望向燕关的方向,亦是望着军旗,将洗尘酒倒在地上,红了一双琉璃眸,声高意悲直传云霄。

    “诸位将士,我们回家了。”

    那声音悲怆,令在场的所有人皆是一愣。

    ——十万出征,一人归!

    原本十万儿郎都该于这皇都城门,饮下这杯洗尘酒的……

    让她苏恨离如何不恨?如何放下复仇二字?

    一拜之后,苏恨离起身,脸上的悲恸消失无踪,只有一脸盈盈假笑,亲自去搀扶江晚寒等一众官员,“江丞相,诸位大人,请起吧,苏某一介武将,如何担得起此等大礼?”

    苏悔之看着自家妹妹殷勤的模样,眼角一抽。

    “对了,苏某耳朵灵,方才跪拜之时听到有几位大人小声嘀咕什么……苏某狂妄,又不是陛下和太后娘娘,怎么能担得起百官和万民跪迎?苏某觉得甚是有理,苏某不配,方才这一礼便当诸位陪苏某祭司苏家军十万将士了,苏某感谢各位!”

    苏恨离弯腰朝百官鞠了一躬,群臣直呼不敢,一鞠躬之后苏恨离更是扒拉开了碍事的江晚寒,走到那几位说闲话的官员面前,笑呵呵道:“几位,苏某乡野之人,不通礼法,让几位大人见笑了……要不这样苏某下跪给几位大人磕一个?就当还礼了怎么样?”

    几名官员吓得满头大汗,急忙摆手:“不敢不敢……”

    “哪里的话?几位大人有什么不敢的?苏某虽然离开北燕多年,但结海楼产业遍布天下,对几位大人之名也是如雷贯耳。”

    苏恨离话说得真诚,几名官员听得一时间都有些恍惚,他们这么有名吗?

    只听苏恨离笑盈盈道:“太后一党!这个大名苏某还真是如雷贯耳。”

    将军的声音冷了下来,一个尸山血海走出来的人一旦不再收敛气场,绝非普通人能扛得住的,寒意无疆道:“苏某竟不知,先帝在时山河一统,如今这朝堂之上竟要分太后一党和陛下一党了?”

    噗通,几名官员齐齐跪地,慌乱磕头道:“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

    一名老臣站了出来,怒呵道:“苏恨离,你只不过是一个将军,猖狂什么?”

    寒光乍现,难全出鞘。

    离那名老臣站得靠近的官员发出惊呼,指着说话老臣的脖子,疾步后退,险些跌倒。

    “血,血……”

    皮破未伤筋骨,只是伤口流血夸张了些。

    那名老臣后知后觉感到疼痛,碰了碰脖子,沾了满手血,吓得噗通坐在地上,“你……”

    苏恨离淡淡一笑,明明那张脸美得不似人间,可此刻没有哪个大臣会再觉得这人美,分明是个厉鬼杀神。

    “诸位,大喊大叫、用礼法压人那一套对我没用,苏某虽然是大将军的女儿,但为人与母亲不同,混账了一些,诸位可能也听说了,本将军这两年在大梁为相,戚无良行事如何天下皆知,哎,毕竟第一天回来……城门杀人过于血腥了,太后一党的各位臣公们夜里都悠着点,苏某杀人只遵本心,不遵规矩。”

    ……

    入夜,将军府。

    府中一切如旧,只是那些守府的老家将许多已经过世了,温爷爷一回府,就从门房搬出一个小板凳,哪里也没去,就在府门口坐着。

    苏恨离瞧着心疼,劝了好久才将人劝回屋里睡觉。

    这一夜因为大将军归燕,有很多人注定睡不着。

    姬元宗这个皇帝也睡不着,因为他跪在将军府的祠堂里。

    将军府的祠堂只有最下一面一排的犄角放着苏辞的牌位,其余满满当当放着的都是些无家可归、无人收尸的老兵牌位。

    苏辞生前将人都供在了这里,也吩咐过她死了之后也不用放到中间,哪个犄角旮旯空着,给她塞进去就好。

    陪姬元宗跪在灵位前的还有苏悔之,一帝一王也是常人,跪家法的时候脸上也写满了委屈和心虚。

    苏辞在世时将三个孩子放在一起养过一阵,告诉他们,他们三个以后会是这世上最亲的人,既然是一家人,总有一个要站出来执掌家法,日后谁犯错,都要受罚。

    以苏辞的聪敏,这个执掌家法的人她没有选自小早熟稳重的苏悔之,也没有选身份贵重、知礼明法的姬元宗,而是选了从小调皮捣蛋上房揭瓦的苏恨离。

    如今想想,不管是姬元宗,还是苏悔之,都觉得大将军真是又聪明又鸡贼,一来让恨离这个小惹事精以身作则,日后少闯点祸,二来若心宽似海的小阿离都觉得该动用家法了,那就说明元宗和悔之两人确实该打了。

    “阿离,是元宗瞒你,我为何也要罚跪?”

    苏悔之这个当哥哥的觉得愿望。

    苏恨离站在灵牌前一一上香,淡淡道:“你不知道吗?知情不报,同罪。元宗哥哥如今身体不好,跪一会儿便站起来吧,哥哥接着跪。”

    苏悔之:“……”

    姬元宗干笑:“要不我再跪会儿吧。”

    苏恨离也没矫情,上完香,拿了个团蒲,与姬元宗和苏悔之面对面跪下,冷着脸道:“说吧,什么时候的事情?太后什么时候给你下的毒?”

    姬元宗面露难色,“母后也不是故意给我下毒,那时我刚刚从东海回京,因为一些事吵了一架,她只是想给我下点药让我安分两日,没想到那药和我在东海一战时中的毒起了反应,这才……”

    “太后知道吗?”苏恨离问。

    姬元宗沉默未言。

    “你没告诉她?”苏恨离只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姬元宗,这世上还有比你更傻的人吗?!”

    她的元宗哥哥从小到大,文学武艺、为人风骨都无可挑剔,唯独一点——太过仁孝!

章节目录

谋臣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在下本无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在下本无良并收藏谋臣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