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盛京皇宫。
宣政殿上的血就没断过,所有参与谋杀贵妃的世家主谋死了个干净。
整座盛京城都明白了一件事,这位新登基的年轻帝王并非如他一开始装出来的那般仁义温善,他比大梁历代皇帝都疯!
没有哪位大梁帝王,包括昔年那位最疯的梁武帝司徒不疑,都没有疯到在宣政殿上公然斩杀过这么多人。
百官麻木地缩在大殿角落,看着满殿的血流成河,唯独李徵还端正地跪在原地。
“李相还有什么想说的?”
冰冷沙哑的声音宛如一只刚从地狱爬出的恶鬼。
枪尖已逼近咽喉,李徵抬眸看向面前手提银枪、一双红瞳如煞的帝王,他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戚无良不在,那锁着司徒纯的“枷锁”也破了。
“虽然此言说得大不敬,但我还是要说——你司徒皇室之人皆是疯魔冷血之辈,不该也不配当这大梁之主。”
“哈?”
一身龙袍染血的司徒纯笑了一声,冷冷下令道:“所有世家,包括你李家,诛九族!”
李徵瞳孔一缩,震惊又愤怒地看向司徒纯,“陛下!世家之中亦有无辜之人。”
“那又如何?!”司徒纯一双眼睛红得不正常,癫狂吼道:“孤的阿离被你们生生逼走了!是孤没用,孤就不该学着做什么明君,早该在你们第一次狂吠的时候就统统杀掉。”
李徵瞧着疯癫的司徒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和疯子讲道理才是这世间最蠢的事情,只得沉声道:“陛下,她不喜欢的!大将军一生握剑,所杀之人要么恶贯满盈之徒,要么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如同陛下这般肆意杀人——她不喜!”
一声“不喜”成功唤回了司徒纯几分理智。
殿门外,一身白衣僧袍的温寻两腿发软地扶着墙,看向旁边低声念佛号的已痴方丈,哭丧着脸道:“师傅,真的要我进去吗?”
已痴方丈慈悲地看着他,“那好歹算你是你师兄,你若不进去,等到他中毒已深、罪孽已成,右相再见到他时会难过的。”
温寻一梗,摸了摸袖子里的杀手锏,心道:拼了!
温寻也是莽的,逼着眼就往殿里冲,司徒纯手中长枪调转方向,差点给他戳个透心凉,“陛……陛下……”
噗通一声,温寻就给他跪了,掏出袖中那包已经发霉的糕点,双手捧着高举过头顶,闭着眼不去看满殿血腥,上下嘴皮子一碰,飞快地大声说道:“这是公子让我给您带回来的糕点,就是我脚程有点慢,到盛京时已经发毛了。公子还让我带话给陛下,让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许为难旁人,不许杀李徵,等她了结完北燕的事情,就回来看您,让您……让您要乖。”
司徒纯整个人都僵住了,迟钝地问道:“阿离和你说,她还会回来?”
温寻没敢犹豫一下,“会!”
满殿空寂,无一声响。
温寻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半晌后悄眯睁开一条眼缝,就见红眸煞气的司徒纯正站在他跟前,小心翼翼地盯着他手中的糕点看。
他特别怕司徒纯怪责他脚程太慢害得糕点发毛了,更怕司徒纯不信他的传话,毕竟他家公子直到他离开,都没在商船上找到纸笔写信,没办法,大公子偷摸将船上的纸笔都扔了,不许他家公子给司徒纯写信。
好在原本狂癫多日的司徒纯似乎将他的话听进去了,他不发疯的时候,神情呆呆的,看了会儿就果断扔了手中的长枪,然后在龙袍上蹭了蹭手上的血,珍贵异常地将温寻手中的糕点接了过来。
司徒纯珍视地打开油纸包,看着里面发霉的糕点,眉眼间杀气全无,傻笑道:“阿离,我会乖的。”
砰的一声,悄无声息出现在帝王身后的已痴方丈一记手刀将人劈晕,司徒纯直愣愣地往地上倒,幸好温寻在下面给这人当了肉垫。
旁边跪在地上的李徵长出了一口气,捶了捶跪僵的膝盖,不甚利索地站了起来,看向正在给司徒纯号脉的已痴方丈。
只见已痴方丈眉头皱出两道深沟,“毒入肺腑,怪不得疯成这个样子。”
李徵一脸肃然,“下毒的宫人已经找到,只是自尽了,幕后主使不知是何人。”
已痴方丈叹了口气道:“也好猜是谁,送到流觞国师那里去吧,他说能医。”
李徵眼前一亮,如闻天籁。
……
北燕皇城,十里外。
“陛下,希望我以什么身份回去?”
苏恨离这几日伤势将养的不错,斜卧在马车里掀帘看着外面的风景。
姬元宗坐在旁边给她削苹果,听到那声“陛下”手一顿,他已经很久没从他家阿离口中听到“元宗哥哥”四字了。
他抬起眼眸,温和宠溺地看向苏恨离,“阿离想以什么身份,便以什么身份。”
苏恨离眨了眨眼,“那我想杀谢恒呢?”
姬元宗一怔,还有什么不明白,叹了口气道:“阿离是在怪我以亲王之礼迎谢恒归燕的事吗?”
苏恨离:“不敢,陛下是天子,行事自有深意。”
她嘴上说着不敢,哪里又是不怪呢。
一国之君被苏恨离一句话挤兑着哪儿哪儿都不好,低头道:“阿离,他毕竟是我兄长……”
“一个想夺你帝位的兄长。”
姬元宗一噎,“……父皇亏欠他良多。”
苏恨离:“他可以自己到地下找先帝要说法,找你干嘛?”
姬元宗看着油盐不进的人,笑着道:“阿离,我生了一个儿子。”
苏恨离:“我知道,这和你留着谢恒谋夺江山有什么关系?”
“如晦今年六岁了,他和我一样自小听着大将军的故事长大的,很想见你。”姬元宗还是对为何留着谢恒的事闭口不言。
苏恨离看了他一会儿,也没追问,只是“哦”了一声。
然后苏恨离就溜出了马车,急匆匆地跑去问自家哥哥,六岁的小男孩儿该送什么礼物好。
“他也真是的,怎么不早说?离皇都还有不到十里我去哪儿买礼物!”
苏恨离与苏悔之并肩骑着马,愁眉紧蹙地说着。
苏悔之淡淡看了一眼自家发愁的妹妹,还不待说什么,突然目光一厉——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时,苏悔之手中的箭矢已经射出,长箭破空,射向前方左侧的一个小山坡上。
山坡上青衣骑马的谢恒没有动,长箭擦着耳畔而过。
姬元宗也从马车里走出,看向谢恒的方向微微拧眉。
谢恒策马自山坡而下,停在车队前,那张清高自持的脸上难得有几分笑意,看着苏恨离,娴熟道:“回来了。”
这娴熟的语气苏悔之的指尖不禁摩擦在腰间的长剑上,周身结冰道:“阿离,杀吗?”
苏恨离和谢恒在大梁较量这么久,怎么说呢,已经被磨得心如止水,至少面对谢恒时不至于恨得失态……
苏恨离目光平淡地看着谢恒,又回头看向姬元宗。
见苏恨离回头看他,负手而立的姬元宗温和一笑,“阿离想动手便动手吧。”
谢恒却笑了,“他不想你动手,因为他快死了。”
苏恨离闻言眉心一跳。
“谢恒!”
一声厉斥,一路上温雅和善的姬元宗头一次目光露出杀意,帝王一个眼神,燕狼卫立即围了孤身前来的谢恒。
“退下。”苏恨离慵懒地扯了扯马的缰绳,冷冷二字是对燕狼卫下的令。
除了帝王,燕狼卫唯遵大将军之命。
苏恨离一脸假笑道:“说说,你来干嘛的?”
谢恒笑道:“我若说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你信吗?”
苏恨离语气冷了下来,“你觉得呢?”
谢恒指了指不远处山坡上的亭子,笑容依旧,“那边有个梅子坡,去凉亭里坐会儿,我煮了你爱喝的花茶……”
……
梅子坡,凉亭。
亭中只有苏恨离和谢恒两人相对而坐,其余人都虎着脸的苏恨离命令留在了山坡下,连姬元宗这个帝王都不例外。
谢恒低眉倒着茶,将茶杯递到苏恨离跟前,“北燕要和瀛洲快开战了,我领了旨,今日理应前去四境督军。说是督军,其实也就是催促他们一声,让四方将军整顿兵马,即刻前往东海兰陵。”
苏恨离眉头微蹙,北燕和瀛洲要开战了?
谢恒笑着瞥了一眼等在不远处、面色阴沉的姬元宗,“陛下该是想支开我,怕你在皇都看到我会不高兴。”
“所以,你就半路上来堵我,定要我心生杀意,与你当场拔剑相向?”
“你不会,你总是在意着姬元宗的看法,从小时候便是如此……你很护着他……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何说他快死了?”
“我能信你的话吗?”
“这次可以,他毕竟也是我的亲弟弟。”
苏恨离冷笑,“谢恒,你也会讲情义吗?”
“我大约知道,你为何总是护着他了。我以为明君这个词只会出现史书里,但姬元宗不一样,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君,他都无可挑剔。”
谢恒饮了口茶,面无波澜地直呼生父的名字,“姬泷那样的人居然真的教出来一个明君……姬元宗活得很难。”
苏恨离沉沉地看着他。
“我以为他接你回燕是为了让你帮他对付扶苏太后,但事实是,他真的要帮你和苏家军讨个公道。他不顾太后和江丞相的反对,写了罪己诏,命兵部给十万苏家军的遗孀准备双倍的抚恤金,只待你回燕,他就将罪己诏昭告天下……阿离,你忍心吗?”
谢恒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目光终于变了,那层清高淡漠的伪装被撕裂,他眸中藏着妒和怒,一字一顿道:“你忍心再回大梁吗?”
他虽然人在北燕,但大梁的消息从未断过,他知道温寻在宣政殿上替苏恨离给司徒纯传话。
不然按他所下之毒的剂量,司徒纯当时就该疯了!
苏恨离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琉璃眸如结冰般看着谢恒,“大梁那些世家齐心协力要杀我,有没有你的手笔?”
谢恒:“我只是在劝你回家。”
苏恨离将谢恒给她倒的茶水端起,直接倒在地上,转身就要走。
谢恒看着她的背影,沉声道:“他快死了!东海一战他曾为你挡下瀛洲暗箭,余毒难清之时又遭扶苏太后暗算,两毒相融,至今无解。若你不信,大可去问徐可风,按照徐可风的话,活不过六年,今年是第六年。”
苏恨离脚步一顿,藏在袖中的拳头紧握,继而离开凉亭。
她大抵明白姬元宗为何会迎谢恒归燕了,北燕皇室血脉素来单薄,到姬元宗这一代,就只有他和谢恒两人,若他死了,小太子年幼仅有六岁,在扶苏太后手下恐怕长不大,他总要给扶苏太后留个对手,或者说给北燕留下一线生机,两虎相争,小太子才能在夹缝中活到长大。
谢恒说了那么多,也不过是以此为软肋,希望她入北燕朝局,最好身陷其中,这样才让她年年岁岁留在北燕。
如何困住一位赤胆忠心的大将军,谢恒和他父亲一样聪明,用了同样的手段,只需“情义”两字就可以了。
宣政殿上的血就没断过,所有参与谋杀贵妃的世家主谋死了个干净。
整座盛京城都明白了一件事,这位新登基的年轻帝王并非如他一开始装出来的那般仁义温善,他比大梁历代皇帝都疯!
没有哪位大梁帝王,包括昔年那位最疯的梁武帝司徒不疑,都没有疯到在宣政殿上公然斩杀过这么多人。
百官麻木地缩在大殿角落,看着满殿的血流成河,唯独李徵还端正地跪在原地。
“李相还有什么想说的?”
冰冷沙哑的声音宛如一只刚从地狱爬出的恶鬼。
枪尖已逼近咽喉,李徵抬眸看向面前手提银枪、一双红瞳如煞的帝王,他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戚无良不在,那锁着司徒纯的“枷锁”也破了。
“虽然此言说得大不敬,但我还是要说——你司徒皇室之人皆是疯魔冷血之辈,不该也不配当这大梁之主。”
“哈?”
一身龙袍染血的司徒纯笑了一声,冷冷下令道:“所有世家,包括你李家,诛九族!”
李徵瞳孔一缩,震惊又愤怒地看向司徒纯,“陛下!世家之中亦有无辜之人。”
“那又如何?!”司徒纯一双眼睛红得不正常,癫狂吼道:“孤的阿离被你们生生逼走了!是孤没用,孤就不该学着做什么明君,早该在你们第一次狂吠的时候就统统杀掉。”
李徵瞧着疯癫的司徒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和疯子讲道理才是这世间最蠢的事情,只得沉声道:“陛下,她不喜欢的!大将军一生握剑,所杀之人要么恶贯满盈之徒,要么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如同陛下这般肆意杀人——她不喜!”
一声“不喜”成功唤回了司徒纯几分理智。
殿门外,一身白衣僧袍的温寻两腿发软地扶着墙,看向旁边低声念佛号的已痴方丈,哭丧着脸道:“师傅,真的要我进去吗?”
已痴方丈慈悲地看着他,“那好歹算你是你师兄,你若不进去,等到他中毒已深、罪孽已成,右相再见到他时会难过的。”
温寻一梗,摸了摸袖子里的杀手锏,心道:拼了!
温寻也是莽的,逼着眼就往殿里冲,司徒纯手中长枪调转方向,差点给他戳个透心凉,“陛……陛下……”
噗通一声,温寻就给他跪了,掏出袖中那包已经发霉的糕点,双手捧着高举过头顶,闭着眼不去看满殿血腥,上下嘴皮子一碰,飞快地大声说道:“这是公子让我给您带回来的糕点,就是我脚程有点慢,到盛京时已经发毛了。公子还让我带话给陛下,让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许为难旁人,不许杀李徵,等她了结完北燕的事情,就回来看您,让您……让您要乖。”
司徒纯整个人都僵住了,迟钝地问道:“阿离和你说,她还会回来?”
温寻没敢犹豫一下,“会!”
满殿空寂,无一声响。
温寻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半晌后悄眯睁开一条眼缝,就见红眸煞气的司徒纯正站在他跟前,小心翼翼地盯着他手中的糕点看。
他特别怕司徒纯怪责他脚程太慢害得糕点发毛了,更怕司徒纯不信他的传话,毕竟他家公子直到他离开,都没在商船上找到纸笔写信,没办法,大公子偷摸将船上的纸笔都扔了,不许他家公子给司徒纯写信。
好在原本狂癫多日的司徒纯似乎将他的话听进去了,他不发疯的时候,神情呆呆的,看了会儿就果断扔了手中的长枪,然后在龙袍上蹭了蹭手上的血,珍贵异常地将温寻手中的糕点接了过来。
司徒纯珍视地打开油纸包,看着里面发霉的糕点,眉眼间杀气全无,傻笑道:“阿离,我会乖的。”
砰的一声,悄无声息出现在帝王身后的已痴方丈一记手刀将人劈晕,司徒纯直愣愣地往地上倒,幸好温寻在下面给这人当了肉垫。
旁边跪在地上的李徵长出了一口气,捶了捶跪僵的膝盖,不甚利索地站了起来,看向正在给司徒纯号脉的已痴方丈。
只见已痴方丈眉头皱出两道深沟,“毒入肺腑,怪不得疯成这个样子。”
李徵一脸肃然,“下毒的宫人已经找到,只是自尽了,幕后主使不知是何人。”
已痴方丈叹了口气道:“也好猜是谁,送到流觞国师那里去吧,他说能医。”
李徵眼前一亮,如闻天籁。
……
北燕皇城,十里外。
“陛下,希望我以什么身份回去?”
苏恨离这几日伤势将养的不错,斜卧在马车里掀帘看着外面的风景。
姬元宗坐在旁边给她削苹果,听到那声“陛下”手一顿,他已经很久没从他家阿离口中听到“元宗哥哥”四字了。
他抬起眼眸,温和宠溺地看向苏恨离,“阿离想以什么身份,便以什么身份。”
苏恨离眨了眨眼,“那我想杀谢恒呢?”
姬元宗一怔,还有什么不明白,叹了口气道:“阿离是在怪我以亲王之礼迎谢恒归燕的事吗?”
苏恨离:“不敢,陛下是天子,行事自有深意。”
她嘴上说着不敢,哪里又是不怪呢。
一国之君被苏恨离一句话挤兑着哪儿哪儿都不好,低头道:“阿离,他毕竟是我兄长……”
“一个想夺你帝位的兄长。”
姬元宗一噎,“……父皇亏欠他良多。”
苏恨离:“他可以自己到地下找先帝要说法,找你干嘛?”
姬元宗看着油盐不进的人,笑着道:“阿离,我生了一个儿子。”
苏恨离:“我知道,这和你留着谢恒谋夺江山有什么关系?”
“如晦今年六岁了,他和我一样自小听着大将军的故事长大的,很想见你。”姬元宗还是对为何留着谢恒的事闭口不言。
苏恨离看了他一会儿,也没追问,只是“哦”了一声。
然后苏恨离就溜出了马车,急匆匆地跑去问自家哥哥,六岁的小男孩儿该送什么礼物好。
“他也真是的,怎么不早说?离皇都还有不到十里我去哪儿买礼物!”
苏恨离与苏悔之并肩骑着马,愁眉紧蹙地说着。
苏悔之淡淡看了一眼自家发愁的妹妹,还不待说什么,突然目光一厉——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时,苏悔之手中的箭矢已经射出,长箭破空,射向前方左侧的一个小山坡上。
山坡上青衣骑马的谢恒没有动,长箭擦着耳畔而过。
姬元宗也从马车里走出,看向谢恒的方向微微拧眉。
谢恒策马自山坡而下,停在车队前,那张清高自持的脸上难得有几分笑意,看着苏恨离,娴熟道:“回来了。”
这娴熟的语气苏悔之的指尖不禁摩擦在腰间的长剑上,周身结冰道:“阿离,杀吗?”
苏恨离和谢恒在大梁较量这么久,怎么说呢,已经被磨得心如止水,至少面对谢恒时不至于恨得失态……
苏恨离目光平淡地看着谢恒,又回头看向姬元宗。
见苏恨离回头看他,负手而立的姬元宗温和一笑,“阿离想动手便动手吧。”
谢恒却笑了,“他不想你动手,因为他快死了。”
苏恨离闻言眉心一跳。
“谢恒!”
一声厉斥,一路上温雅和善的姬元宗头一次目光露出杀意,帝王一个眼神,燕狼卫立即围了孤身前来的谢恒。
“退下。”苏恨离慵懒地扯了扯马的缰绳,冷冷二字是对燕狼卫下的令。
除了帝王,燕狼卫唯遵大将军之命。
苏恨离一脸假笑道:“说说,你来干嘛的?”
谢恒笑道:“我若说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你信吗?”
苏恨离语气冷了下来,“你觉得呢?”
谢恒指了指不远处山坡上的亭子,笑容依旧,“那边有个梅子坡,去凉亭里坐会儿,我煮了你爱喝的花茶……”
……
梅子坡,凉亭。
亭中只有苏恨离和谢恒两人相对而坐,其余人都虎着脸的苏恨离命令留在了山坡下,连姬元宗这个帝王都不例外。
谢恒低眉倒着茶,将茶杯递到苏恨离跟前,“北燕要和瀛洲快开战了,我领了旨,今日理应前去四境督军。说是督军,其实也就是催促他们一声,让四方将军整顿兵马,即刻前往东海兰陵。”
苏恨离眉头微蹙,北燕和瀛洲要开战了?
谢恒笑着瞥了一眼等在不远处、面色阴沉的姬元宗,“陛下该是想支开我,怕你在皇都看到我会不高兴。”
“所以,你就半路上来堵我,定要我心生杀意,与你当场拔剑相向?”
“你不会,你总是在意着姬元宗的看法,从小时候便是如此……你很护着他……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何说他快死了?”
“我能信你的话吗?”
“这次可以,他毕竟也是我的亲弟弟。”
苏恨离冷笑,“谢恒,你也会讲情义吗?”
“我大约知道,你为何总是护着他了。我以为明君这个词只会出现史书里,但姬元宗不一样,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君,他都无可挑剔。”
谢恒饮了口茶,面无波澜地直呼生父的名字,“姬泷那样的人居然真的教出来一个明君……姬元宗活得很难。”
苏恨离沉沉地看着他。
“我以为他接你回燕是为了让你帮他对付扶苏太后,但事实是,他真的要帮你和苏家军讨个公道。他不顾太后和江丞相的反对,写了罪己诏,命兵部给十万苏家军的遗孀准备双倍的抚恤金,只待你回燕,他就将罪己诏昭告天下……阿离,你忍心吗?”
谢恒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目光终于变了,那层清高淡漠的伪装被撕裂,他眸中藏着妒和怒,一字一顿道:“你忍心再回大梁吗?”
他虽然人在北燕,但大梁的消息从未断过,他知道温寻在宣政殿上替苏恨离给司徒纯传话。
不然按他所下之毒的剂量,司徒纯当时就该疯了!
苏恨离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琉璃眸如结冰般看着谢恒,“大梁那些世家齐心协力要杀我,有没有你的手笔?”
谢恒:“我只是在劝你回家。”
苏恨离将谢恒给她倒的茶水端起,直接倒在地上,转身就要走。
谢恒看着她的背影,沉声道:“他快死了!东海一战他曾为你挡下瀛洲暗箭,余毒难清之时又遭扶苏太后暗算,两毒相融,至今无解。若你不信,大可去问徐可风,按照徐可风的话,活不过六年,今年是第六年。”
苏恨离脚步一顿,藏在袖中的拳头紧握,继而离开凉亭。
她大抵明白姬元宗为何会迎谢恒归燕了,北燕皇室血脉素来单薄,到姬元宗这一代,就只有他和谢恒两人,若他死了,小太子年幼仅有六岁,在扶苏太后手下恐怕长不大,他总要给扶苏太后留个对手,或者说给北燕留下一线生机,两虎相争,小太子才能在夹缝中活到长大。
谢恒说了那么多,也不过是以此为软肋,希望她入北燕朝局,最好身陷其中,这样才让她年年岁岁留在北燕。
如何困住一位赤胆忠心的大将军,谢恒和他父亲一样聪明,用了同样的手段,只需“情义”两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