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白驹过隙。
有一袭青衣自北方而来,腰佩一剑一竹,日夜兼程,最后停在了大梁皇宫门外,他站在繁华如海的千秋大街上,抬眸望向巍峨宫墙……
只此一人来,却惊了整座皇城,惹得御林军倾巢而出团团围住此人。
大梁皇宫内。
“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已经是凤栖宫掌事宫女的蕉蕉难得丢了往日的庄重,急得小脸通红,压着小碎步跑进了凤栖宫的竹园里。
一袭简单红衣的苏恨离头发轻轻挽起,正侧卧在竹亭闲翻话本,许是看到什么有趣的片段,眼睛都没抬,笑吟吟地数落蕉蕉道:“瞎说,你家娘娘我好得不能再好了。”
一旁,内廷丞相、宫官之首的何大壮正蜷坐在摇椅旁的小板凳上,大摇大摆地偷吃着皇后娘娘小桌案上的糕点瓜果,还贴心地给蕉蕉倒了杯花茶递过去,半点权臣的架子都没有。
“喏,喝口茶,先把气喘匀了。”
蕉蕉喘着粗气,就快急哭了,“娘娘,那个……那个……摄政王回来,就在宫门外……”
苏恨离翻书的手一顿,一叶落竹恰巧飘落到案上茶杯中,她将目光从那杯茶上收回来,淡淡道了一声“哦”。
蕉蕉一时拿不准自家娘娘是什么意思,小心翼翼道:“摄政王说,他来赴十年之约,若娘娘想杀他,他就在宫外等着,若娘娘不想杀他……他想问娘娘一句——愿不愿意和他走?”
心宽似海如何大壮都不禁嘴角一抽,“他怎么好意思问出这种话?”
那人害了她家皇后娘娘一生,这是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哦。”苏恨离依旧无波无澜地应了一声。
蕉蕉不懂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真是皇后不急急死宫女。
竹园中和风暖阳,吹得竹叶梭梭,没人知道那榻椅上低眉看书的美人在想什么。
十年岁月没有在苏恨离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墨发铺肩,垂眸如画,渐渐地,蕉蕉也不着急皇后娘娘怎么应对了,她看美人看痴了,眼泪差点不争气地从嘴角流出来。
——嘿嘿,她家皇后娘娘可真美。
当夜,苏恨离坐在凤栖宫擦了一夜的剑,直到晨光微微破晓,才提剑出了凤栖宫……
龙泉宫。
“爹爹是在担心娘亲和那个人走吗?”
年岁尚小却已有倾国之姿的小公主坐在书案前,宛如大人般举止端庄地说道。
大梁的公主殿下已经八岁了,小名满满,还有个六岁的弟弟——大梁的太子殿下,小名一团,是个泼皮猴转世。
此刻小太子正迫于长姐的淫威,站在书房角落背书,时不时偷偷逗弄一下袖中的小灰耗子。
小公主殿下一边板着小脸和自己的父皇说话,一边从椅子上蹦跶下来走到弟弟身后,麻利地掏出太子殿下袖中的小灰耗子,扔出窗外,然后虎着脸对委屈巴巴的弟弟道:“再闹,你便跪着背书。”
小太子噘着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眼瞅着就要嚎啕大哭。
小公主殿下一个眼神扫过来,满脸写着“你敢哭试试”,小太子立马把眼泪憋了回去,乖乖低下头背书。
灯烛案边坐着的司徒纯一袭明黄龙袍,眉眼含笑地看着姐弟两,他如今已褪去少年人的青涩模样,单单坐在那里,帝王威严万千就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见女儿严肃地往向自己,他摇头浅笑道:“不是。我知道你娘亲永远不会和那个人走。”
“那爹爹在担心什么,为什么躲在龙泉宫不敢去见娘亲?”
司徒纯垂下眼眸,似是不想回答,又似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好在一名小太监急匆匆闯进书房,解了帝王的沉默,惊呼道:“陛下,娘娘提剑出了凤栖宫。”
咣当一声,天子猛地起身,带翻了桌案上的茶盏,像是要追出去,最后却硬生生停住了脚。
小公主看着自己的父皇,满眼的迷惑,她实在不懂皇帝爹爹在担心什么,不担心娘亲和那人走,难道还能是在担心娘亲去杀那人吗?
“陛下,我们要去追娘娘吗?”小太监小心翼翼问道。
“不必了。”
司徒纯苦笑了一声,颓废地坐回了木椅上,他的思绪太乱了,乱得根本分不清自己浑身僵硬地在龙椅上蜷了多久,也许不到片刻,也许足有几个时辰,直到——
“陛下,陛下……娘娘她……”
咣当——
同一时间,皇宫的大门和龙泉宫的宫门同时打开。
宫外的谢恒和宫内的司徒纯齐齐抬头朝宫门的方向望去……
一身宫女服饰的蕉蕉缓步走出那扇巍峨的宫门,恭恭敬敬地朝被重兵围堵却依旧青衣独立的灼灼公子行了一礼,“摄政王殿下,娘娘说您可以走了。”
青衣公子回眸,看向蕉蕉身后空无一人的漫漫宫路,只觉那股力不从心的失落几乎要把他溺死了。
与此同时,龙泉宫内。
一袭凤凰红衫的皇后娘娘一手提剑,粗鲁地踹开了帝王的宫门,不悦的声音传遍了整座龙泉宫——
“司徒纯,你长胆了是吧?学会夜不归宿了……说,夜里为什么不回凤栖宫睡?”
大梁天子看着提剑杀至跟前的人,嘴皮子和脑子都开始不灵光,呆愣道:“阿……阿离……你不去找谢恒吗?”
苏恨离拧眉,“我找他干嘛?”
司徒纯愣神了良久,才痴痴地笑了出来,然后突然冲上前熊抱住苏恨离,毫无形象地抱着人转起了圈,声声念着:“阿离,阿离……”
他担心的从来只是苏恨离的在意,那个人占据了苏恨离年少时满心的欢喜,是旁人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
……
皇宫外。
“我想见她。”
“娘娘说,没必要。”
谢恒望着那座高不可攀的皇宫,拇指摩挲了两下腰侧的竹笛,如渊的墨眸藏着最后一丝光,“我只是想再见她一面……她若怀疑我是抱着什么阴谋诡计而来,我可以在见她之后自尽,北燕朝中我已留下遗书,今日生死与大梁无关、与国事无关。”
蕉蕉摇了摇头,“殿下,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娘娘说,您懂的。”
谢恒闻言后失神地在原地站了许久许久,好似有一坛陈年苦酒在心中打翻,苦得他肝肠寸断,连眼中最后一丝光也泯灭了。
他后知后觉地低笑了一声,喃喃道了一声:“我懂。”
谢恒终于不再等在那座紧闭的宫门面前,仿佛被什么抽走了一身的精气和神魂,步伐踉跄地转身离去——
蕉蕉震惊看着这位摄政王离开的背影,难以置信地捂住了嘴。
她第一次知道一个人若是伤悲到了极致,一瞬之间、几步之遥便会白发生。
从墨发盛年到青丝如雪,不过“苏恨离”三字。
公子青衫依旧,只是背影略显佝偻,满头华发,一步一顿,一字一痴心道:“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阿离,我懂。
……
京外,寒山道。
青衣公子没骑马,踽踽独行在寒山道上,那背影让人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
道后方三里的树林中,李徵这位大梁右相是领了皇命而来,他骑在马上,身后跟着御林军精锐。
贺宿城也在其中,拧眉看着谢恒离开的背影,“卑职探查过,这位北燕摄政王入梁确实没带一个随从和暗卫,真不用借机斩杀吗?”
李徵摇了摇头,“陛下命我们亲眼看着这人离开大梁国境再回去禀告,多余的事情不要做。”
贺宿城压下杀心,再度看向远道上的人时不禁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摄政王这副模样。”
谢恒可是个传奇人物,北燕皇族血脉却先后当过大梁和北燕两任摄政王,心机城府都是世间绝顶的。
本来他早就赢了苏恨离的,坏就坏在,这人凉薄入骨却没入心,或者说长出了那么一片心田,不凑巧地种了一个人。
大概是老天爷嫉妒这人不世出的人才,总要给他找一个折损的由头,慢慢消磨……
李徵和贺宿城在林中远远监视,但很快就目露诧异,因为——
初阳的万丈金光之下,远处黛山层叠与云海交错。
那位九州之上最权势滔天的摄政王殿下虔诚合十双手,朝空禅院的山峰屈膝叩首,行了一个极其沉重的拜礼。
“他在拜什么?”贺宿城不解地问道。
远山传来钟声,李徵看了一眼云海佛寺,道:“神佛。”
贺宿城表情怪异起来,“他是……在求什么吗?”
那可是谢恒,普天之下最心狠无情的人,他也会拜神佛、有所求吗?
青山无言,神佛低叹。
——没人知道那天谢恒求了什么。
有一袭青衣自北方而来,腰佩一剑一竹,日夜兼程,最后停在了大梁皇宫门外,他站在繁华如海的千秋大街上,抬眸望向巍峨宫墙……
只此一人来,却惊了整座皇城,惹得御林军倾巢而出团团围住此人。
大梁皇宫内。
“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已经是凤栖宫掌事宫女的蕉蕉难得丢了往日的庄重,急得小脸通红,压着小碎步跑进了凤栖宫的竹园里。
一袭简单红衣的苏恨离头发轻轻挽起,正侧卧在竹亭闲翻话本,许是看到什么有趣的片段,眼睛都没抬,笑吟吟地数落蕉蕉道:“瞎说,你家娘娘我好得不能再好了。”
一旁,内廷丞相、宫官之首的何大壮正蜷坐在摇椅旁的小板凳上,大摇大摆地偷吃着皇后娘娘小桌案上的糕点瓜果,还贴心地给蕉蕉倒了杯花茶递过去,半点权臣的架子都没有。
“喏,喝口茶,先把气喘匀了。”
蕉蕉喘着粗气,就快急哭了,“娘娘,那个……那个……摄政王回来,就在宫门外……”
苏恨离翻书的手一顿,一叶落竹恰巧飘落到案上茶杯中,她将目光从那杯茶上收回来,淡淡道了一声“哦”。
蕉蕉一时拿不准自家娘娘是什么意思,小心翼翼道:“摄政王说,他来赴十年之约,若娘娘想杀他,他就在宫外等着,若娘娘不想杀他……他想问娘娘一句——愿不愿意和他走?”
心宽似海如何大壮都不禁嘴角一抽,“他怎么好意思问出这种话?”
那人害了她家皇后娘娘一生,这是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哦。”苏恨离依旧无波无澜地应了一声。
蕉蕉不懂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真是皇后不急急死宫女。
竹园中和风暖阳,吹得竹叶梭梭,没人知道那榻椅上低眉看书的美人在想什么。
十年岁月没有在苏恨离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墨发铺肩,垂眸如画,渐渐地,蕉蕉也不着急皇后娘娘怎么应对了,她看美人看痴了,眼泪差点不争气地从嘴角流出来。
——嘿嘿,她家皇后娘娘可真美。
当夜,苏恨离坐在凤栖宫擦了一夜的剑,直到晨光微微破晓,才提剑出了凤栖宫……
龙泉宫。
“爹爹是在担心娘亲和那个人走吗?”
年岁尚小却已有倾国之姿的小公主坐在书案前,宛如大人般举止端庄地说道。
大梁的公主殿下已经八岁了,小名满满,还有个六岁的弟弟——大梁的太子殿下,小名一团,是个泼皮猴转世。
此刻小太子正迫于长姐的淫威,站在书房角落背书,时不时偷偷逗弄一下袖中的小灰耗子。
小公主殿下一边板着小脸和自己的父皇说话,一边从椅子上蹦跶下来走到弟弟身后,麻利地掏出太子殿下袖中的小灰耗子,扔出窗外,然后虎着脸对委屈巴巴的弟弟道:“再闹,你便跪着背书。”
小太子噘着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眼瞅着就要嚎啕大哭。
小公主殿下一个眼神扫过来,满脸写着“你敢哭试试”,小太子立马把眼泪憋了回去,乖乖低下头背书。
灯烛案边坐着的司徒纯一袭明黄龙袍,眉眼含笑地看着姐弟两,他如今已褪去少年人的青涩模样,单单坐在那里,帝王威严万千就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见女儿严肃地往向自己,他摇头浅笑道:“不是。我知道你娘亲永远不会和那个人走。”
“那爹爹在担心什么,为什么躲在龙泉宫不敢去见娘亲?”
司徒纯垂下眼眸,似是不想回答,又似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好在一名小太监急匆匆闯进书房,解了帝王的沉默,惊呼道:“陛下,娘娘提剑出了凤栖宫。”
咣当一声,天子猛地起身,带翻了桌案上的茶盏,像是要追出去,最后却硬生生停住了脚。
小公主看着自己的父皇,满眼的迷惑,她实在不懂皇帝爹爹在担心什么,不担心娘亲和那人走,难道还能是在担心娘亲去杀那人吗?
“陛下,我们要去追娘娘吗?”小太监小心翼翼问道。
“不必了。”
司徒纯苦笑了一声,颓废地坐回了木椅上,他的思绪太乱了,乱得根本分不清自己浑身僵硬地在龙椅上蜷了多久,也许不到片刻,也许足有几个时辰,直到——
“陛下,陛下……娘娘她……”
咣当——
同一时间,皇宫的大门和龙泉宫的宫门同时打开。
宫外的谢恒和宫内的司徒纯齐齐抬头朝宫门的方向望去……
一身宫女服饰的蕉蕉缓步走出那扇巍峨的宫门,恭恭敬敬地朝被重兵围堵却依旧青衣独立的灼灼公子行了一礼,“摄政王殿下,娘娘说您可以走了。”
青衣公子回眸,看向蕉蕉身后空无一人的漫漫宫路,只觉那股力不从心的失落几乎要把他溺死了。
与此同时,龙泉宫内。
一袭凤凰红衫的皇后娘娘一手提剑,粗鲁地踹开了帝王的宫门,不悦的声音传遍了整座龙泉宫——
“司徒纯,你长胆了是吧?学会夜不归宿了……说,夜里为什么不回凤栖宫睡?”
大梁天子看着提剑杀至跟前的人,嘴皮子和脑子都开始不灵光,呆愣道:“阿……阿离……你不去找谢恒吗?”
苏恨离拧眉,“我找他干嘛?”
司徒纯愣神了良久,才痴痴地笑了出来,然后突然冲上前熊抱住苏恨离,毫无形象地抱着人转起了圈,声声念着:“阿离,阿离……”
他担心的从来只是苏恨离的在意,那个人占据了苏恨离年少时满心的欢喜,是旁人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
……
皇宫外。
“我想见她。”
“娘娘说,没必要。”
谢恒望着那座高不可攀的皇宫,拇指摩挲了两下腰侧的竹笛,如渊的墨眸藏着最后一丝光,“我只是想再见她一面……她若怀疑我是抱着什么阴谋诡计而来,我可以在见她之后自尽,北燕朝中我已留下遗书,今日生死与大梁无关、与国事无关。”
蕉蕉摇了摇头,“殿下,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娘娘说,您懂的。”
谢恒闻言后失神地在原地站了许久许久,好似有一坛陈年苦酒在心中打翻,苦得他肝肠寸断,连眼中最后一丝光也泯灭了。
他后知后觉地低笑了一声,喃喃道了一声:“我懂。”
谢恒终于不再等在那座紧闭的宫门面前,仿佛被什么抽走了一身的精气和神魂,步伐踉跄地转身离去——
蕉蕉震惊看着这位摄政王离开的背影,难以置信地捂住了嘴。
她第一次知道一个人若是伤悲到了极致,一瞬之间、几步之遥便会白发生。
从墨发盛年到青丝如雪,不过“苏恨离”三字。
公子青衫依旧,只是背影略显佝偻,满头华发,一步一顿,一字一痴心道:“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阿离,我懂。
……
京外,寒山道。
青衣公子没骑马,踽踽独行在寒山道上,那背影让人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
道后方三里的树林中,李徵这位大梁右相是领了皇命而来,他骑在马上,身后跟着御林军精锐。
贺宿城也在其中,拧眉看着谢恒离开的背影,“卑职探查过,这位北燕摄政王入梁确实没带一个随从和暗卫,真不用借机斩杀吗?”
李徵摇了摇头,“陛下命我们亲眼看着这人离开大梁国境再回去禀告,多余的事情不要做。”
贺宿城压下杀心,再度看向远道上的人时不禁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摄政王这副模样。”
谢恒可是个传奇人物,北燕皇族血脉却先后当过大梁和北燕两任摄政王,心机城府都是世间绝顶的。
本来他早就赢了苏恨离的,坏就坏在,这人凉薄入骨却没入心,或者说长出了那么一片心田,不凑巧地种了一个人。
大概是老天爷嫉妒这人不世出的人才,总要给他找一个折损的由头,慢慢消磨……
李徵和贺宿城在林中远远监视,但很快就目露诧异,因为——
初阳的万丈金光之下,远处黛山层叠与云海交错。
那位九州之上最权势滔天的摄政王殿下虔诚合十双手,朝空禅院的山峰屈膝叩首,行了一个极其沉重的拜礼。
“他在拜什么?”贺宿城不解地问道。
远山传来钟声,李徵看了一眼云海佛寺,道:“神佛。”
贺宿城表情怪异起来,“他是……在求什么吗?”
那可是谢恒,普天之下最心狠无情的人,他也会拜神佛、有所求吗?
青山无言,神佛低叹。
——没人知道那天谢恒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