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川也不是万能的,对她这个作业一知半解,解压了她的文件,最多就只能做到通读下来,更谈不上是否能点拨几句。
好在集团近两年在网络安全以及构建网络平台方面重视了起来,所以已经拥有了一个十分成熟的网络工程团队,为此他专门请了个才毕业不久被录用进来的计算机系高材生过来,指导了一下这个过于小儿科的作业。
反正,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利用职务便利为她谋取福利了。
年依专门花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门课程学了个通透,就连吃饭都是任菲菲给打包回来的盒饭。她发现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多高不可攀难以下咽,她能学会,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一点,静下心来,也不是很难,甚至她开始有点理解黑框眼镜学长了,她一个人搞定四份都已经快要油尽灯枯情绪崩溃,毕竟这玩意儿属实也挺枯燥的,学弟学妹们突然一窝蜂的要这一样东西,他每天昼夜不停地做着千篇一律的课程设计,还要让每一份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人做的,精神上应该很分裂了。
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次,年依连文本文件的标点符号和排版都仔细斟酌过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门课程她们宿舍四个全体评优通过。
不过有些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孙艺雯,还有另外通过走捷径交上作业的同学,在老师的火眼金睛下,无一漏网之鱼,全部挂掉。后来考虑到假期再无限延后下去,同学们回家买车票就会异常艰难,甚至家比较远的同学,春节期间都很可能滞留蔚市,于是院里决定,期末大作业没通过的同学,记到下学年日常表现分里,听到这个通知时,可以用哀嚎遍野来形容,因为平时缺课或者让别人帮忙喊到被发现的,都会扣这个日常分,到学期末,分数不够,有极大可能直接挂科重修,也就是说,下学年的这门课程就别想再划水了。
细雪纷飞的一个上午,年依带着这学年挂科的线性代数和会计学,赶在小年那日,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自从家里搬进大房子,雇佣了阿姨,每逢年节,年时川都会给佣人放假,一方面是让人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他和年依都不习惯家里有外人在。
年依进家门时,他正在岛台旁边包饺子,一手的面粉,看了她一眼,说:“洗洗手就过来,快吃饭了。”然后又继续低头给手里的水饺捏上好看的褶子边儿。
年依“哎”了一声答应,去放好行李箱,换了家居服,洗了手,又卸了脸上的淡妆,清清爽爽地去厨房找他。
两个人吃不了太多,主食是饺子,猪肉茴香馅儿,还有一个两个炒菜,一个凉菜,上桌的菜没有单数的道理,这是老辈留下的传统,于是又做了个果盘凑个双。小年的饭桌,这规格放在寻常人家都算朴素了,谁家还不是凑个六凑个八的,但年家虽然家大业大,无论是老爷子还在时,人丁最兴旺的那会儿,还是现在分家后的旁支,都没有奢侈浪费的风气。
在年依看来,山珍海味吃惯,倒真不如这样朴实无华的餐饭来得更温情。
他做饭的时候,她很少插手,那是捣乱,但也不闲着,洗了小番茄在不碍事的地方陪着,自己吃一个,给他嘴里塞一个,她喂人吃东西很有耐心,有自己的节奏,每当他吃完了一颗,要等他嘴巴不动了,再过一会儿,才给下一颗。
别人见识他雷霆万钧,只有她见过他纡尊降贵作羹汤的模样。
水烧开了,热气蒸腾,他们一直闲聊着,年时川就没开油烟机,把厨房的窗开了个缝。“冷就去披件衣服。”他说。
年依挪了个地方,离窗远一点,嘴里还含着没咽下去的小番茄,模糊地说:“站这不冷。”
年时川隔着浅白的水蒸气笑着看她一眼,把包好的饺子依次下锅,“期末成绩如何?”
他做这些手到擒来,年依似乎就找不到他不擅长的事情,她把水果放下不吃了,勤快地端来装饺子的盘子,心虚地回答:“挂了两科,线性代数太难了,会计也听不懂,不过有个追丁宁的学长说好给我们补课了,开学补考肯定能过。”
第一学年就挂了两门考试,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说完便沉默地等待批评,战战兢兢,甚至开始数起锅里有多少白胖胖的饺子来分散注意力。
可是等了很久,也没听他说什么,年依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煮得太认真,压根没仔细听她说话,因此逃过一劫。正这么想着,他突然问:“你们宿舍的女孩,都有人追?”
“啊?”年依愣了一下,“差不多吧,任菲菲有男朋友的,史雨晴也有,在她老家那边,听她说是没考上大学,她家里不太同意,丁宁那个是史雨晴给介绍的,她脸皮薄,俩人都没怎么见过面呢,就每天晚上躲被窝里打电话。”
她喋喋不休,很愿意给他讲自己生活里的琐碎,他也听得认真,饺子被分装在两个白瓷盘里,他一手一个,端上桌,又开了瓶酒,红酒塞子“啵”的一声,暗红的液体被倒进醒酒器里醒着。“你呢,有人追你吗?现在。”他漫不经心地问。
年依并未多想,理所当然地说:“我不是有男朋友了吗?我是说在别人看来,所以你就好人做到底,大学几年为我保驾护航吧,我只想静静的读书啊。”她煞有其事地竖起三根手指来发誓。
想静静读书还挂了两科,年时川垂着眼给她碗里调好香醋和辣椒,夹了两只饺子放进去晾着,也不拆穿,只问:“以后也不打算找了?”
年依一口咬掉一半饺子,烫得嘶嘶地吸气,囫囵吞下,眼泪都要出来了,“以后再说吧,我的心意是怎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就不该提这茬。年时川喝了口酒,没醒到时候,涩,年依与他碰了下杯,也喝了一口,龇牙咧嘴的咽下去。
“饺子真香。”她笑得像个傻瓜。
“考试范围带回来了吗?”他问。
年依嘴里有食物,朝他点点头。
年时川:“过完年有几天假,我给你补。”
“你还能会吗?你都多少年没接触这些了。”
“这点东西还不至于就还给老师了。”
语气里的桀骜和不屑,令他忽然有了些许少年感。
年依每次坐完长途车胃口都不太好,盘子里还剩下三分之二的饺子就不吃了,她讲起后来自己如何力挽狂澜,搞定了四份课程设计,让她们宿舍的几个不至于再多挂掉一门计算机,多少有些炫耀成分。
年时川慢条斯理的吃着饭,说:“依依,你看,你是有些聪明和能力在身上的,只要肯努力,什么事情做不成?”
这回年依真的懒得搭理他了,心想:让你和我我在一起这事儿就没成,为此我倒是足够努力了。
不过就她搞定课程设计这事儿,从此室友们都默契的一起喊她老大,这称呼一直到毕业的很多年以后,她们中间有的结了婚,有的做了妈妈,都没变过。
假期的第二天,年依起得很早,多年以来她和年时川两个都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除非是生病或极端天气,否则极少睡懒觉。她收拾好自己,准备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将早就买好的礼物拿给年时川,是枚打火机,挺大的牌子,一点点贵,以火焰安全,燃料洁净著称,包装是自带的盒子,没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纸,就直接装在购物袋里给了他。
“回来之前跟宿舍的人去逛街,她们几个都给家里买了东西,我也没别的什么人可以送,就给你买了这个,小玩意儿,你别嫌弃。”她说,说实话,第一次这样送人礼物,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有点紧张。
年时川整理好衣服领子和袖口,把东西打开,挺张扬的款式,属于金属沉甸甸的手感,他打着试试火儿,“啪嗒”一声合上盖子,把裤子口袋里的烟盒掏出来,和打火机放一起,又重新揣回去,说:“之前的那个正好找不着了,谢谢,我更喜欢这个。”
“这是我打工赚的钱买的,不是用你给的钱买的哦。”两个人一起穿大衣,年依解释道。
年时川听了,有点意外,毕竟之前没听她提过打工的事,夸奖道:“我们依依能赚钱了,了不起。”
年依满足地笑笑,仿佛那些假期里难熬地做着兼职的日子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
正说着,打开门,昨夜外面下了好大的雪,搁在平时倒是没什么,临近年关,家里做保洁的佣人不是本地人,被早早放了假,回老家采办年货,院子里的积雪没人清扫,厚重圆满的一层,像崭新的画纸,让人不忍落笔。
年依看了看脚上的靴子,浅色的小羊皮面,娇气得很,沾过水干了就留下印子。“你等我会儿,我换双鞋。”她略有遗憾,人都爱风光,为了今天的聚会,她头天晚上不辞辛苦地搭配的衣服鞋子和背包。
她弯腰在柜子里找鞋,看哪双都不太顺眼。年时川看了她一会儿,无奈将才系好的外衣纽扣解开,半蹲下,说:“上来,就这几步路,背你过去。”
好在集团近两年在网络安全以及构建网络平台方面重视了起来,所以已经拥有了一个十分成熟的网络工程团队,为此他专门请了个才毕业不久被录用进来的计算机系高材生过来,指导了一下这个过于小儿科的作业。
反正,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利用职务便利为她谋取福利了。
年依专门花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门课程学了个通透,就连吃饭都是任菲菲给打包回来的盒饭。她发现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多高不可攀难以下咽,她能学会,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一点,静下心来,也不是很难,甚至她开始有点理解黑框眼镜学长了,她一个人搞定四份都已经快要油尽灯枯情绪崩溃,毕竟这玩意儿属实也挺枯燥的,学弟学妹们突然一窝蜂的要这一样东西,他每天昼夜不停地做着千篇一律的课程设计,还要让每一份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人做的,精神上应该很分裂了。
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次,年依连文本文件的标点符号和排版都仔细斟酌过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门课程她们宿舍四个全体评优通过。
不过有些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孙艺雯,还有另外通过走捷径交上作业的同学,在老师的火眼金睛下,无一漏网之鱼,全部挂掉。后来考虑到假期再无限延后下去,同学们回家买车票就会异常艰难,甚至家比较远的同学,春节期间都很可能滞留蔚市,于是院里决定,期末大作业没通过的同学,记到下学年日常表现分里,听到这个通知时,可以用哀嚎遍野来形容,因为平时缺课或者让别人帮忙喊到被发现的,都会扣这个日常分,到学期末,分数不够,有极大可能直接挂科重修,也就是说,下学年的这门课程就别想再划水了。
细雪纷飞的一个上午,年依带着这学年挂科的线性代数和会计学,赶在小年那日,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自从家里搬进大房子,雇佣了阿姨,每逢年节,年时川都会给佣人放假,一方面是让人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他和年依都不习惯家里有外人在。
年依进家门时,他正在岛台旁边包饺子,一手的面粉,看了她一眼,说:“洗洗手就过来,快吃饭了。”然后又继续低头给手里的水饺捏上好看的褶子边儿。
年依“哎”了一声答应,去放好行李箱,换了家居服,洗了手,又卸了脸上的淡妆,清清爽爽地去厨房找他。
两个人吃不了太多,主食是饺子,猪肉茴香馅儿,还有一个两个炒菜,一个凉菜,上桌的菜没有单数的道理,这是老辈留下的传统,于是又做了个果盘凑个双。小年的饭桌,这规格放在寻常人家都算朴素了,谁家还不是凑个六凑个八的,但年家虽然家大业大,无论是老爷子还在时,人丁最兴旺的那会儿,还是现在分家后的旁支,都没有奢侈浪费的风气。
在年依看来,山珍海味吃惯,倒真不如这样朴实无华的餐饭来得更温情。
他做饭的时候,她很少插手,那是捣乱,但也不闲着,洗了小番茄在不碍事的地方陪着,自己吃一个,给他嘴里塞一个,她喂人吃东西很有耐心,有自己的节奏,每当他吃完了一颗,要等他嘴巴不动了,再过一会儿,才给下一颗。
别人见识他雷霆万钧,只有她见过他纡尊降贵作羹汤的模样。
水烧开了,热气蒸腾,他们一直闲聊着,年时川就没开油烟机,把厨房的窗开了个缝。“冷就去披件衣服。”他说。
年依挪了个地方,离窗远一点,嘴里还含着没咽下去的小番茄,模糊地说:“站这不冷。”
年时川隔着浅白的水蒸气笑着看她一眼,把包好的饺子依次下锅,“期末成绩如何?”
他做这些手到擒来,年依似乎就找不到他不擅长的事情,她把水果放下不吃了,勤快地端来装饺子的盘子,心虚地回答:“挂了两科,线性代数太难了,会计也听不懂,不过有个追丁宁的学长说好给我们补课了,开学补考肯定能过。”
第一学年就挂了两门考试,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说完便沉默地等待批评,战战兢兢,甚至开始数起锅里有多少白胖胖的饺子来分散注意力。
可是等了很久,也没听他说什么,年依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煮得太认真,压根没仔细听她说话,因此逃过一劫。正这么想着,他突然问:“你们宿舍的女孩,都有人追?”
“啊?”年依愣了一下,“差不多吧,任菲菲有男朋友的,史雨晴也有,在她老家那边,听她说是没考上大学,她家里不太同意,丁宁那个是史雨晴给介绍的,她脸皮薄,俩人都没怎么见过面呢,就每天晚上躲被窝里打电话。”
她喋喋不休,很愿意给他讲自己生活里的琐碎,他也听得认真,饺子被分装在两个白瓷盘里,他一手一个,端上桌,又开了瓶酒,红酒塞子“啵”的一声,暗红的液体被倒进醒酒器里醒着。“你呢,有人追你吗?现在。”他漫不经心地问。
年依并未多想,理所当然地说:“我不是有男朋友了吗?我是说在别人看来,所以你就好人做到底,大学几年为我保驾护航吧,我只想静静的读书啊。”她煞有其事地竖起三根手指来发誓。
想静静读书还挂了两科,年时川垂着眼给她碗里调好香醋和辣椒,夹了两只饺子放进去晾着,也不拆穿,只问:“以后也不打算找了?”
年依一口咬掉一半饺子,烫得嘶嘶地吸气,囫囵吞下,眼泪都要出来了,“以后再说吧,我的心意是怎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就不该提这茬。年时川喝了口酒,没醒到时候,涩,年依与他碰了下杯,也喝了一口,龇牙咧嘴的咽下去。
“饺子真香。”她笑得像个傻瓜。
“考试范围带回来了吗?”他问。
年依嘴里有食物,朝他点点头。
年时川:“过完年有几天假,我给你补。”
“你还能会吗?你都多少年没接触这些了。”
“这点东西还不至于就还给老师了。”
语气里的桀骜和不屑,令他忽然有了些许少年感。
年依每次坐完长途车胃口都不太好,盘子里还剩下三分之二的饺子就不吃了,她讲起后来自己如何力挽狂澜,搞定了四份课程设计,让她们宿舍的几个不至于再多挂掉一门计算机,多少有些炫耀成分。
年时川慢条斯理的吃着饭,说:“依依,你看,你是有些聪明和能力在身上的,只要肯努力,什么事情做不成?”
这回年依真的懒得搭理他了,心想:让你和我我在一起这事儿就没成,为此我倒是足够努力了。
不过就她搞定课程设计这事儿,从此室友们都默契的一起喊她老大,这称呼一直到毕业的很多年以后,她们中间有的结了婚,有的做了妈妈,都没变过。
假期的第二天,年依起得很早,多年以来她和年时川两个都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除非是生病或极端天气,否则极少睡懒觉。她收拾好自己,准备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将早就买好的礼物拿给年时川,是枚打火机,挺大的牌子,一点点贵,以火焰安全,燃料洁净著称,包装是自带的盒子,没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纸,就直接装在购物袋里给了他。
“回来之前跟宿舍的人去逛街,她们几个都给家里买了东西,我也没别的什么人可以送,就给你买了这个,小玩意儿,你别嫌弃。”她说,说实话,第一次这样送人礼物,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有点紧张。
年时川整理好衣服领子和袖口,把东西打开,挺张扬的款式,属于金属沉甸甸的手感,他打着试试火儿,“啪嗒”一声合上盖子,把裤子口袋里的烟盒掏出来,和打火机放一起,又重新揣回去,说:“之前的那个正好找不着了,谢谢,我更喜欢这个。”
“这是我打工赚的钱买的,不是用你给的钱买的哦。”两个人一起穿大衣,年依解释道。
年时川听了,有点意外,毕竟之前没听她提过打工的事,夸奖道:“我们依依能赚钱了,了不起。”
年依满足地笑笑,仿佛那些假期里难熬地做着兼职的日子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
正说着,打开门,昨夜外面下了好大的雪,搁在平时倒是没什么,临近年关,家里做保洁的佣人不是本地人,被早早放了假,回老家采办年货,院子里的积雪没人清扫,厚重圆满的一层,像崭新的画纸,让人不忍落笔。
年依看了看脚上的靴子,浅色的小羊皮面,娇气得很,沾过水干了就留下印子。“你等我会儿,我换双鞋。”她略有遗憾,人都爱风光,为了今天的聚会,她头天晚上不辞辛苦地搭配的衣服鞋子和背包。
她弯腰在柜子里找鞋,看哪双都不太顺眼。年时川看了她一会儿,无奈将才系好的外衣纽扣解开,半蹲下,说:“上来,就这几步路,背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