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浴佛节
四月八日是浴佛节。这一天传说是释迦牟尼诞生之日,神话中当佛祖降生时,天上有九条龙出现吐出香水。于是后世的信徒为了纪念佛祖的诞生,就煎制香汤,称为浴佛水,仿效佛诞的场景为释迦佛像沐浴。民间的虔诚信徒在这一天焚香沐浴,结伴到寺院礼佛,也有参加斋会、放生动物等等习俗。
自前代尊道灭佛之后,沙弥数量锐减,大量寺院被毁坏,民间也渐弃佛法,但在浴佛节这天焚香拜神的习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被永远地流传下来,并非朝夕之间可以改变。官方甚至主动顺应民众的呼求,举办一些除灾祈福活动,司天监所举办的神祭就是这天最大的看点。
司天监居住着一批朝廷最信任的巫祝,承担着观测天文祥瑞异变、占卜国运等等职责,平日里他们行踪诡秘,避世绝俗,就算是世家中人也很难求见。
巫祝向上神祭祀,是浴佛节这天最重要的任务。对普通民众来说,唯有神祭时才能见到司天监巫祝的真面目,也是他们接近巫祝的最佳时机。
楚良玉便是捏准了这一点。司天监的话无疑是有极大份量的,如果她和叶敛锋能在浴佛节这天求见巫祝,请求巫祝为他们面卜卦象,得出一个他们二人八字不合,成婚势必带来灾难的结论,再将原话带回给雍王,在尊神重道的当下,雍王说不定会因此取消婚约。
这日,他们约好来到司天监外,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俱化作便装。楚良玉见到长街上沿路立满了香花灯烛,簇拥在道路两边。
街边空前的热闹,有卖艺表演的、有变戏法的、卖杂货的,更多的是贩卖乌米糕的小贩。游人众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楚良玉生性是个爱热闹的,见这里百戏聚集,行人如织,欢欣地拉着叶敛锋左瞧右看。叶敛锋则一副懒洋洋的应付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她说话。
虽说是说话,实则声音太过吵闹,除非附到耳边,否则根本听不清相伴之人说了些什么。而相伴的金枝等人,因为人潮汹涌早已被挤到散开,现今不知身在何处。
突然听见远处锣鼓大作,神祭现场不由得安静几分,二人随游客一起向声音源头看去,遥遥望见大街上行驶来一座花车,有七个彩衣儿郎为之护送,还有人击鼓奏乐,花车上立着少昊大帝的塑像,所到处一片社鼓声响,兼之游人投花献果,喝彩声不绝于耳。神像之后还跟着纸糊的金龙、银龙、醒狮等雕像。
那花车一路缓慢开到司天监楼下的一个平台上,那里正中央摆放一个平底浅池,池座上雕满莲花,池中灌满了经由巫祝祝福、煎制而成的兰汤,过往游客都可以在这浅池中汲取兰汤擦拭身体,以此祓除灾祸。
花车一落地,那七个彩衣儿郎口中就唱出一段曲调,抑扬顿挫,听不出来具体内容是什么,大约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叫人恭迎神像一类的话。
唱声重复三遍就停止,围观的人群传出一阵喧闹,楚良玉听到似乎有人说,“巫祝马上要来了”之类的话。
此时刚才热闹欢欣的社鼓声停止,转而奏响钟磬之声,钟磬是两种古时祭祀所用的击打乐器,被称为雅乐。
钟声初奏响时空灵如一声鸟鸣,随后磬声如雨点般纷纷而至,两者水乳交融,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激扬,仿佛如泣如诉地向上天询问着什么,现场的游客不由得为之触动,俱默默聆听。一改之前的热闹氛围,神祭现场顿时被高雅肃穆所包围。
在钟磬之声的催促下,高楼内缓缓步出一行白衣人。楚良玉见他们有男有女,有的手中执香盘,有的手中执小铜勺,有人执各色香花……表情皆庄重悲悯。
为首的那人大约是司天监长官,一般直呼他为司天监监正,仙风道骨,看起来约莫六七十岁,他手中执一卷轴,待行到兰汤浅池处、少昊塑像前,将卷轴缓缓打开,开始朗诵颂词。
待到司天监监正朗诵完毕,白衣巫祝们忽而纷纷向旁散开,楚良玉见到一个身影从人群中步出。
奈何所隔太远,实在看不清那个身影的模样,楚良玉急道,“有人出来了,是谁?”叶敛锋个子比她高,轻而易举地就能隔着众多头顶看清浅池处的情况,皱皱眉道,“好像,是个女子?”
那女子直直向兰汤浅池走去,离得稍近些了,楚良玉终于看清那人的模样。白净清秀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身着白裙,裙边镶嵌银圈,手腕脚腕处俱系着软银铃铛,随着钟磬声一步一步赤足踏入浅池,她衣裙上短下长,一件短袄全然遮掩不住少女的细腰。
她的神情近乎天真与冷漠之间,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待在池中站好,她轻挥雪臂,足尖一挑,踢起大片晶莹的水花,接着在兰汤浅池中随着音乐狂舞起来,犹如一条银蛇在池中狂浪舞动。
水滴如雨点般在半空中洒落下来,淋得她肤发俱湿。
众观众皆凝神注视着眼前的一幕,不知不觉间乐曲声音渐小,终于一声钟响后悠悠停转,少女巫祝也停下动作,保持着双手捧日面对观众的模样,在场的观众都将目光投在她的身上。
少女静静接受着目光的洗礼,彷如雕塑一般……那雕塑却突然动了,她眼睛滴溜溜一转,手臂一摆,头也不回地走出兰汤,将众人抛在当场。
人们静默片刻,忽而不知是谁起的头,笔直地朝浅池跑去,其余的人群意识到后,很快也随着跑上前去,争抢着在浅池中沐浴净身,很快乱哄哄挤作一团。
唯有楚良玉仍停留在余韵中回味良久,她回想着刚才白裙的巫祝少女,神圣而又热烈,“那,究竟是谁?”
耳边落下叶敛锋的声音,“应该是司天监少监,当今唯二的大巫祝之一。”
叶敛锋回答了她的问题,“这样的舞蹈,是在洗浴佛像之前必做的仪式,主要是为了以音乐和舞蹈取悦天神,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献舞的,只有力量强大的大巫祝才能在浴佛节出场献舞。这些百姓抢着以兰汤沐浴,是因为相信巫祝献舞使用过的水会有更强的神力。”
“太好了!我们如果不选她,还该选何人?”楚良玉欢欣道,拉着叶敛锋就追随着白衣巫祝而去。
换做以往,司天监前会有人把守,求见巫祝需要里面的人通报,得到准许才可进入。但在浴佛节这一天全没有这样的规矩,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求见巫祝,请求巫祝为他们占卜祈福。
趁着其他人还忙着在兰汤中沐浴,楚良玉和叶敛锋抢先进入了司天监内。
守门的白衣小童听明他们要找刚才献舞的大巫祝,熟稔地左拐右扭,将他们引入一间楼阁。
楚良玉在门外高呼,“楚良玉与叶敛锋求见巫祝!”随后推门而入。她满以为能够一睹刚才神仙一般的白衣少女的芳容,却不料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楚良玉自报姓名,却不闻回应,推开门去寻找,环视屋内,全然不见半个人的影子。她疑惑地问白衣小童,“你确定这里便是大巫祝的住所?”
白衣小童撅起嘴来,颇不耐烦地一指,“当然了!喏,不就在那里吗?”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二人只见檀木的雕花椅背上,一只白皙小巧的脚正勾在那里,悠闲地一晃一摆。楚良玉上前几步,一边向雕花椅上窥探,一边不确定地说,“大巫祝阁下?”
雕花椅上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随后是东西落地的响声和手忙脚乱的动作声。一粒圆溜溜的殷红樱桃滚到楚叶二人面前,视线略微抬高,只见刚才那白衣少女半躺在檀木椅上,神色慌张极了,正探手去捡掉落在地的一张银碟,地上散落一地樱桃。
显然,这白衣少女正躺在檀木椅上吃樱桃,全然没有听到二人的动静,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樱桃盘掉落在地。
殷红的樱桃掉落在地,难免沾了灰尘,而且樱桃的表皮娇嫩,捡起来一开不少樱桃已经摔裂了外皮。
白衣少女也不理会二人,捡起一颗破了的樱桃,表情悲伤地大叹一声,“樱桃啊,我的樱桃啊!你们赔我樱桃!”樱桃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贡品,价比金银,只有皇公贵族才能吃到,司天监不知从何处获赏这一批樱桃,应该也是珍稀得紧,所以那白衣少女看起来非常痛惜。
白衣少女一出声,楚良玉和叶敛锋都愣住了,因为那的的确确出自男子,怎么听都不是女子的声音。楚良玉与叶敛锋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疑惑。
自前代尊道灭佛之后,沙弥数量锐减,大量寺院被毁坏,民间也渐弃佛法,但在浴佛节这天焚香拜神的习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被永远地流传下来,并非朝夕之间可以改变。官方甚至主动顺应民众的呼求,举办一些除灾祈福活动,司天监所举办的神祭就是这天最大的看点。
司天监居住着一批朝廷最信任的巫祝,承担着观测天文祥瑞异变、占卜国运等等职责,平日里他们行踪诡秘,避世绝俗,就算是世家中人也很难求见。
巫祝向上神祭祀,是浴佛节这天最重要的任务。对普通民众来说,唯有神祭时才能见到司天监巫祝的真面目,也是他们接近巫祝的最佳时机。
楚良玉便是捏准了这一点。司天监的话无疑是有极大份量的,如果她和叶敛锋能在浴佛节这天求见巫祝,请求巫祝为他们面卜卦象,得出一个他们二人八字不合,成婚势必带来灾难的结论,再将原话带回给雍王,在尊神重道的当下,雍王说不定会因此取消婚约。
这日,他们约好来到司天监外,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俱化作便装。楚良玉见到长街上沿路立满了香花灯烛,簇拥在道路两边。
街边空前的热闹,有卖艺表演的、有变戏法的、卖杂货的,更多的是贩卖乌米糕的小贩。游人众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楚良玉生性是个爱热闹的,见这里百戏聚集,行人如织,欢欣地拉着叶敛锋左瞧右看。叶敛锋则一副懒洋洋的应付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她说话。
虽说是说话,实则声音太过吵闹,除非附到耳边,否则根本听不清相伴之人说了些什么。而相伴的金枝等人,因为人潮汹涌早已被挤到散开,现今不知身在何处。
突然听见远处锣鼓大作,神祭现场不由得安静几分,二人随游客一起向声音源头看去,遥遥望见大街上行驶来一座花车,有七个彩衣儿郎为之护送,还有人击鼓奏乐,花车上立着少昊大帝的塑像,所到处一片社鼓声响,兼之游人投花献果,喝彩声不绝于耳。神像之后还跟着纸糊的金龙、银龙、醒狮等雕像。
那花车一路缓慢开到司天监楼下的一个平台上,那里正中央摆放一个平底浅池,池座上雕满莲花,池中灌满了经由巫祝祝福、煎制而成的兰汤,过往游客都可以在这浅池中汲取兰汤擦拭身体,以此祓除灾祸。
花车一落地,那七个彩衣儿郎口中就唱出一段曲调,抑扬顿挫,听不出来具体内容是什么,大约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叫人恭迎神像一类的话。
唱声重复三遍就停止,围观的人群传出一阵喧闹,楚良玉听到似乎有人说,“巫祝马上要来了”之类的话。
此时刚才热闹欢欣的社鼓声停止,转而奏响钟磬之声,钟磬是两种古时祭祀所用的击打乐器,被称为雅乐。
钟声初奏响时空灵如一声鸟鸣,随后磬声如雨点般纷纷而至,两者水乳交融,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激扬,仿佛如泣如诉地向上天询问着什么,现场的游客不由得为之触动,俱默默聆听。一改之前的热闹氛围,神祭现场顿时被高雅肃穆所包围。
在钟磬之声的催促下,高楼内缓缓步出一行白衣人。楚良玉见他们有男有女,有的手中执香盘,有的手中执小铜勺,有人执各色香花……表情皆庄重悲悯。
为首的那人大约是司天监长官,一般直呼他为司天监监正,仙风道骨,看起来约莫六七十岁,他手中执一卷轴,待行到兰汤浅池处、少昊塑像前,将卷轴缓缓打开,开始朗诵颂词。
待到司天监监正朗诵完毕,白衣巫祝们忽而纷纷向旁散开,楚良玉见到一个身影从人群中步出。
奈何所隔太远,实在看不清那个身影的模样,楚良玉急道,“有人出来了,是谁?”叶敛锋个子比她高,轻而易举地就能隔着众多头顶看清浅池处的情况,皱皱眉道,“好像,是个女子?”
那女子直直向兰汤浅池走去,离得稍近些了,楚良玉终于看清那人的模样。白净清秀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身着白裙,裙边镶嵌银圈,手腕脚腕处俱系着软银铃铛,随着钟磬声一步一步赤足踏入浅池,她衣裙上短下长,一件短袄全然遮掩不住少女的细腰。
她的神情近乎天真与冷漠之间,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待在池中站好,她轻挥雪臂,足尖一挑,踢起大片晶莹的水花,接着在兰汤浅池中随着音乐狂舞起来,犹如一条银蛇在池中狂浪舞动。
水滴如雨点般在半空中洒落下来,淋得她肤发俱湿。
众观众皆凝神注视着眼前的一幕,不知不觉间乐曲声音渐小,终于一声钟响后悠悠停转,少女巫祝也停下动作,保持着双手捧日面对观众的模样,在场的观众都将目光投在她的身上。
少女静静接受着目光的洗礼,彷如雕塑一般……那雕塑却突然动了,她眼睛滴溜溜一转,手臂一摆,头也不回地走出兰汤,将众人抛在当场。
人们静默片刻,忽而不知是谁起的头,笔直地朝浅池跑去,其余的人群意识到后,很快也随着跑上前去,争抢着在浅池中沐浴净身,很快乱哄哄挤作一团。
唯有楚良玉仍停留在余韵中回味良久,她回想着刚才白裙的巫祝少女,神圣而又热烈,“那,究竟是谁?”
耳边落下叶敛锋的声音,“应该是司天监少监,当今唯二的大巫祝之一。”
叶敛锋回答了她的问题,“这样的舞蹈,是在洗浴佛像之前必做的仪式,主要是为了以音乐和舞蹈取悦天神,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献舞的,只有力量强大的大巫祝才能在浴佛节出场献舞。这些百姓抢着以兰汤沐浴,是因为相信巫祝献舞使用过的水会有更强的神力。”
“太好了!我们如果不选她,还该选何人?”楚良玉欢欣道,拉着叶敛锋就追随着白衣巫祝而去。
换做以往,司天监前会有人把守,求见巫祝需要里面的人通报,得到准许才可进入。但在浴佛节这一天全没有这样的规矩,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求见巫祝,请求巫祝为他们占卜祈福。
趁着其他人还忙着在兰汤中沐浴,楚良玉和叶敛锋抢先进入了司天监内。
守门的白衣小童听明他们要找刚才献舞的大巫祝,熟稔地左拐右扭,将他们引入一间楼阁。
楚良玉在门外高呼,“楚良玉与叶敛锋求见巫祝!”随后推门而入。她满以为能够一睹刚才神仙一般的白衣少女的芳容,却不料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楚良玉自报姓名,却不闻回应,推开门去寻找,环视屋内,全然不见半个人的影子。她疑惑地问白衣小童,“你确定这里便是大巫祝的住所?”
白衣小童撅起嘴来,颇不耐烦地一指,“当然了!喏,不就在那里吗?”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二人只见檀木的雕花椅背上,一只白皙小巧的脚正勾在那里,悠闲地一晃一摆。楚良玉上前几步,一边向雕花椅上窥探,一边不确定地说,“大巫祝阁下?”
雕花椅上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随后是东西落地的响声和手忙脚乱的动作声。一粒圆溜溜的殷红樱桃滚到楚叶二人面前,视线略微抬高,只见刚才那白衣少女半躺在檀木椅上,神色慌张极了,正探手去捡掉落在地的一张银碟,地上散落一地樱桃。
显然,这白衣少女正躺在檀木椅上吃樱桃,全然没有听到二人的动静,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樱桃盘掉落在地。
殷红的樱桃掉落在地,难免沾了灰尘,而且樱桃的表皮娇嫩,捡起来一开不少樱桃已经摔裂了外皮。
白衣少女也不理会二人,捡起一颗破了的樱桃,表情悲伤地大叹一声,“樱桃啊,我的樱桃啊!你们赔我樱桃!”樱桃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贡品,价比金银,只有皇公贵族才能吃到,司天监不知从何处获赏这一批樱桃,应该也是珍稀得紧,所以那白衣少女看起来非常痛惜。
白衣少女一出声,楚良玉和叶敛锋都愣住了,因为那的的确确出自男子,怎么听都不是女子的声音。楚良玉与叶敛锋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