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雪,来的格外早。
一夜醒来,鹅毛似的雪瓣,纷纷扬扬地铺满了整座汤阳城。许是气温陡然转冷的关系,还不到傍午时分,行云客栈内已人满为患。
客栈入口处搭着一个长柜台,柜台内的炉子上备着一锅热水,略微有些黑瘦的店小二,正站在炉子旁为客人温酒。
而客栈作为南来北往的集散地,自然也少不了各路人士的小道消息。
“你们都听说没有?张老爷家遭贼了!”
“胡说,我今早还去后院送菜,哪里是遭贼,分明是让人给点了!”
“不瞒各位,前些日子我就听到点风声,说是张府被南边的土匪给盯上了。”
“甭管怎么说,今儿城里可不对劲,巳时城门还没开,且守城的可都是城北大营里兵!”那男人喝了一盅酒,又道:“汤阳城恐怕要出事了!”
说完,众人都唏嘘不已,反而坐在角落里的两个当事人,吃的好不乐乎!
“咕咚......”穆辛捧着瓷碗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荀祈无奈道:“你慢点,没人跟你抢。”
穆辛放下碗,抚了抚肚子,感慨道:“大雪天喝上一碗热汤,真舒服啊!”
“你为何不叫他进来一起吃?”她指了指外面胡同里站着的王不留。
“他不喜欢呆在人多的地方。”
穆辛歪着头,拨弄着眼前的汤匙,似笑非笑,“恰恰相反,我就喜欢人多的地方,热闹!”
她也弄不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态度,总之一看到王不留,心里就堵的慌。若是细究,应该是阿寻的缘故罢。
她以为他们是一样格外被命运“眷顾”的人。
可事实是他还有云溪的家,那里也一定还有家人在等他,甚至如今连下属都有了。
大概只有她,是真的一无所有了。
想到此,穆辛不由有些神色恹恹。对面的荀祈,只当她是没吃饱,又把一盘烧鸡往她面前推了推。
客栈的门吱扭一声,迎面走来一人,“小二,可还有位子?”
店小二抬头打量,那人生得高高瘦瘦,却偏又穿着一身宽大的青色长袍,头上戴了顶黑色儒帽,好在他的脸色红润,精气神饱满,双眼明亮且有神,倒也没显得过于酸腐文弱。
店小二指着大堂拐角处临时加的桌子,乐呵呵地说道:“今儿真是不巧,全满座了,客官要不嫌弃,那张小桌子凑合凑合如何?”
“无妨......”
那位书生还未说完,身后忽然闯进来个小书童,气喘吁吁地说道:“少爷好走,小的腿都撵断了。”
书生看他一眼,笑道:“这腿不是还好好长在你身上吗?”
“少爷快别逗乐了,赶紧找地儿给小的歇歇脚吧。”书童一边说着一边解下背后的箱笼。
店小二领着他们在小桌子前坐下,随后又上了几个热菜和一坛酒。
那书童大概是饿坏了,不等他的主子动筷,先自顾自的吃了起来。那位小少爷倒也不生气,只是一盅一盅地往自己肚子里灌酒。
穆辛见状,笑嘻嘻地对阿寻道:“你看那俩人真有意思,竟让人分不出来谁是主谁是仆。”
荀祈扬了扬下巴,示意她再多吃些。
“少爷,你快吃啊,一会儿上了船,可是要饿肚子的。”书童说着又往嘴里扒了几口米饭。
听罢,那书生抬手又是一杯,吟道:“那时过江,满腔抱负,今日返回,壮志难酬!”
“管什么抱负不抱负,还是填饱肚子要紧。”
“若世人都如你这般愚昧无知,倒还罢了。只可惜尽是些虚伪狡诈、攀龙弄权之徒,大好河山被搅得七零八落,千疮百孔,至达位者不知民心,知民者上报无门,哀哉!痛哉!”
“好一位忧国之士。”
书生闻声望去,见木楼梯上下来两位男子,前面的稍年长些,约有二十来岁,身着一袭金纹流花的圆领白袍,腰束黑色革带,脚踏一双浅棕乌皮靴,右手拿着一柄通体乌黑的宝剑。一头长发以玉冠束之,他眉眼微挑,脸阔额宽,温润儒雅中带些粗犷之色,浩然之气中又比旁人多了些养尊处优的骄奢。
他们二人下了楼梯,径直走向书生,那为首的白衣男子却偏偏不正不斜地扫了荀祈一眼。
荀祈察觉到他的目光,仍是悠悠地捏着酒盅,垂着眉眼并不去看他。
那人也不纠缠,走到书生面前拱手行礼道:“我见这位小兄弟对如今局势颇有见解,可否请教一二?”
书生起身还礼,答道:“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谬论,兄台见笑了。”
那人摆摆手,坐下问道:“在下魏某,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在下鄙姓游,名甫,字鸿之,许州人氏,兄台喊我鸿之就行。”
“方才我听鸿之兄弟言讲‘知民者上报无门’,似颇有些怨言?”
“兄台言之差矣,此话非是我的怨言。”游鸿之摇头叹气道:“我一路自南向北,看见农耕者饿死家中,为权贵者虐打欺压贫民,为父母者被逼插标卖儿,为妇女者田间思征夫不归。看见医者无仁心,官府无作为!看见官僚相护,仕途无路!看见人人只求自保,正义不见天日!您说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君上,岂能用一句怨言而盖之!”
“不平之事,古今皆有,可如这般荒唐,却是不曾见的。”那人饮了一盅,又道:“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今日局面,也并非一人之责,鸿之兄弟还是慎言为好。”
“兄台的好意,鸿之心领了。我虽为一介书生,势穷力屈,但求凡事无愧于心。若是有人想堵住我的嘴巴,叫我有苦不能言,有屈不能辫,是万万不能的。况且,我始终相信物极必反,恶极必消,若是还不吸取教训,悬崖勒马,那将是自取灭亡。只是,苦了这天下的百姓......”
那人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说道:“鸿之兄弟年纪虽小,但胆量过人,胸怀天下,实在令魏某佩服!”
游鸿之苦笑着摇摇头,举杯一饮而尽,双眼竟慢慢溢出一层泪花来,不禁吟道:“萧萧风雨摧山河,酒入愁肠自悲凉......”
那人犹道:“自庆朝末,大小政权此起彼伏,却不过都是些草寇英雄,不成气候。至今几十载,各方王侯,唯梁独大。依你之见,可否算作王者之师?”
游鸿之讥笑道:“公道自在人心,魏兄何必多此一问。”
“那如何才能算得上是王者之师?”
游鸿之正色道:“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惟有施行仁政,爱民敬民,广积恩德,民众才会去追随他。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恢复科考广揽人才,国家才能在积蓄中强大。行王道,正其身,方可众望所归,天下一统!”
那人面色一变,又问:“依你之见,谁当此任?”
游鸿之沉默半晌,伸出手指在桌子上规规正地写下‘天命之人’四字,然后抬头看向对面那人。
“哈哈哈......”二人稍一对视,顿时了然大笑。
“你猜他写了什么?”穆辛凑过去好奇地问荀祈。
荀祈扫了他们一眼,面色无波地摇摇头。
“来了您老......”随着店小二的招呼声,穆辛扭头看去,只见走进来一个满脸白须的老头,他笑嘻嘻地甩给小二一个酒壶,悠哉道:“还是一样,最上等的酒,给我灌满!”
“好嘞,您稍等。”
穆辛神色一惊,连忙拽起荀祈的胳膊挡住自己,低声道:“阿寻,快挡住我。”
荀祈欠了欠身子,将她完全挡在了身前。
穆辛悄悄看了一眼门口的老头,又仰头问荀祈:“你有钱吗?”
荀祈放下酒杯,从怀里拿出一锭沉甸甸的金子,放在穆辛手上,沉声道:“够吗?”
穆辛睁着圆溜溜地双眼连连点头,末了,又有些不敢相信,喃喃道:“这是真的吧?”
“当然。”
那边,老头拎着一壶酒,大摇大摆出了客栈。
穆辛起身说道:“阿寻,我有点事,去去就来。”
“小心点......”荀祈还未交待完,她已跟了出去。
穆辛一路跟着他拐进一条四下无人的小胡同,定晴一看,却不见那老头。正诧异间,忽有奇异难闻的味道飘来。她还未反应过来,一股酸臭腐烂至极的怪味,就冲入了鼻腔。
“呕......”她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滚,像是被人狠狠踢了一脚。顿时恼得大吼:“老头你居然暗算我,快给我出来!”
胡同拐角处,满颔白须的淮胜天走了出来,看见狼狈的穆辛,笑道:“小姑娘,这味道如何呀?”
“呕......你心里没数吗?”穆辛搽了搽嘴巴,白了他一眼,随后掏出那锭金子,在他眼前晃了晃,“想要就带我回医馆拿药。”
淮胜天冒着精光的瞳孔顿时一紧,立即摆手应道:“有钱好办事,姑娘您请。”
俩人一路七拐八转,走进一间破落的房屋。房楣上挂着一块黑匾,匾上写着胜天医馆四个金黄大字。屋内靠墙立着一排黑色药柜,柜台上燃着半截昏黄的蜡烛。因着没有窗户的缘故,房内只隐隐透着几丝亮光。
淮胜天熟练地拉上门栓,拨了拨歪掉的烛心,笑呵呵地说道:“姑娘,想要什么药,您只管说。”
穆辛倚着朱红的柜台,答道:“姑娘我即将要去江湖闯荡一番,你给我来几种毒药和上等的金疮药。”
淮胜天爽快地那拿出两个白瓷瓶,郑重指着其中一个瓷瓶说道:“想必这个药效你见识过,使用时务必小心。”
“另外,我见姑娘颇合眼缘,再送您一瓶,关键时刻可保你一命。”淮胜天又从袖袍里拿出一小白瓶递给她。
穆辛看不出个所以然,正准备拔掉瓶盖,淮胜天拦住她:“此药名幻颜,无色无味,开瓶的瞬间,便能让人进入幻觉,看到他最想见的人。哪怕武功再强,他也会放下武器受你的摆布。”
淮胜天见她十分满意,立即拿出算盘一通拨动,趁机说道:“加上次欠的,共一百二十两银子。”
穆辛收起药,拿出金子跟他结了账。走到门口,脚步却骤然一顿,回头说道:“老头,问你个事,为什么有人中毒后反应不大?”
淮胜天低头拿着那锭黄金在烛火上烤,听完随口应道:“定是买到了假药!”
“从你这儿买的。”
“不可能......”
“真的!我亲自下的毒!”
淮胜天松耷的眼皮猛然一抖,混沌的瞳孔似乎瞬间精神了许多,“你再说清楚点!”
穆辛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重复道:“我说你的药对那个人不管用。”
“那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女的,大概十六七岁。”穆辛随口胡诌一番。
“现在何处?你......你快带我去见她。”淮胜天冲过来推搡着穆辛就要出门。
“她......她已经不在汤阳了。”
“她去了哪?”淮胜天急的脸色通红。
穆辛却慢悠悠地说道:“那你要先告诉我,为何她不会中毒。”
“哎呀......”淮胜天惋惜地拍了自己一掌,沉默半晌,才缓声道:“至阴至盈,至寒至冲,乃为赤冥。”
“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百年难遇的药人!”淮胜天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幽幽说起了一桩陈年往事。
南疆灵川有一白姓大族,世代为医。族中生下女婴者,皆送往神铜树祭血,凡是血液遇神树而凝固不流,则为赤冥血。那女子就会被封为最圣洁的启神女,在祭祀中,作为与神树沟通的媒介。
拥有赤冥血的女子,大多都体格羸弱,几乎活不过十八岁,所以世上很少有人见到过。淮胜天早年游历到灵川,所幸与启神女有过一面之缘,并无意间得知用赤冥血入药,可解世上百毒,甚至传言,有延年续命起死回生之功!”
穆辛听完脸色煞白,双拳紧攥着退后几步,不停解释道:“不,不可能,你一定搞错了,那是一个连武功都练不成的废人,怎么可能是......是什么启神女!”
淮胜天盯着她的眼睛,轻声哄道:“也许是吧,不过,你先告诉我她去了哪,我也好再确认一二。”
“我不知道她去哪了。”
“你这丫头竟又诓骗我!”淮胜天恼的胡子乱颤。
“你不也是满口胡话吗?”穆辛定了定神,嫣然一笑,说道:“我知道你不想承认自己的药有问题,所以才编出这样荒诞的故事来唬我,鬼才相信你!”
“不信拉倒,赶紧走,让我清净会!”淮胜天直接将她赶了出来。
穆辛出了医馆,心间已平复了不少。可又忽然想起自己将要去往灵川,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吗?还是,穆静老爹隐瞒了什么?
她抽出短刀,往指尖上一划,殷红的血珠子顿时争前恐后往外涌,她把手指上的血吸进嘴里咂摸着,味道并无不同!
这个就知道骗人的老东西!
穆辛正要往客栈去,却忽然手腕一紧,被人捂住嘴巴拽进了胡同里。
一夜醒来,鹅毛似的雪瓣,纷纷扬扬地铺满了整座汤阳城。许是气温陡然转冷的关系,还不到傍午时分,行云客栈内已人满为患。
客栈入口处搭着一个长柜台,柜台内的炉子上备着一锅热水,略微有些黑瘦的店小二,正站在炉子旁为客人温酒。
而客栈作为南来北往的集散地,自然也少不了各路人士的小道消息。
“你们都听说没有?张老爷家遭贼了!”
“胡说,我今早还去后院送菜,哪里是遭贼,分明是让人给点了!”
“不瞒各位,前些日子我就听到点风声,说是张府被南边的土匪给盯上了。”
“甭管怎么说,今儿城里可不对劲,巳时城门还没开,且守城的可都是城北大营里兵!”那男人喝了一盅酒,又道:“汤阳城恐怕要出事了!”
说完,众人都唏嘘不已,反而坐在角落里的两个当事人,吃的好不乐乎!
“咕咚......”穆辛捧着瓷碗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荀祈无奈道:“你慢点,没人跟你抢。”
穆辛放下碗,抚了抚肚子,感慨道:“大雪天喝上一碗热汤,真舒服啊!”
“你为何不叫他进来一起吃?”她指了指外面胡同里站着的王不留。
“他不喜欢呆在人多的地方。”
穆辛歪着头,拨弄着眼前的汤匙,似笑非笑,“恰恰相反,我就喜欢人多的地方,热闹!”
她也弄不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态度,总之一看到王不留,心里就堵的慌。若是细究,应该是阿寻的缘故罢。
她以为他们是一样格外被命运“眷顾”的人。
可事实是他还有云溪的家,那里也一定还有家人在等他,甚至如今连下属都有了。
大概只有她,是真的一无所有了。
想到此,穆辛不由有些神色恹恹。对面的荀祈,只当她是没吃饱,又把一盘烧鸡往她面前推了推。
客栈的门吱扭一声,迎面走来一人,“小二,可还有位子?”
店小二抬头打量,那人生得高高瘦瘦,却偏又穿着一身宽大的青色长袍,头上戴了顶黑色儒帽,好在他的脸色红润,精气神饱满,双眼明亮且有神,倒也没显得过于酸腐文弱。
店小二指着大堂拐角处临时加的桌子,乐呵呵地说道:“今儿真是不巧,全满座了,客官要不嫌弃,那张小桌子凑合凑合如何?”
“无妨......”
那位书生还未说完,身后忽然闯进来个小书童,气喘吁吁地说道:“少爷好走,小的腿都撵断了。”
书生看他一眼,笑道:“这腿不是还好好长在你身上吗?”
“少爷快别逗乐了,赶紧找地儿给小的歇歇脚吧。”书童一边说着一边解下背后的箱笼。
店小二领着他们在小桌子前坐下,随后又上了几个热菜和一坛酒。
那书童大概是饿坏了,不等他的主子动筷,先自顾自的吃了起来。那位小少爷倒也不生气,只是一盅一盅地往自己肚子里灌酒。
穆辛见状,笑嘻嘻地对阿寻道:“你看那俩人真有意思,竟让人分不出来谁是主谁是仆。”
荀祈扬了扬下巴,示意她再多吃些。
“少爷,你快吃啊,一会儿上了船,可是要饿肚子的。”书童说着又往嘴里扒了几口米饭。
听罢,那书生抬手又是一杯,吟道:“那时过江,满腔抱负,今日返回,壮志难酬!”
“管什么抱负不抱负,还是填饱肚子要紧。”
“若世人都如你这般愚昧无知,倒还罢了。只可惜尽是些虚伪狡诈、攀龙弄权之徒,大好河山被搅得七零八落,千疮百孔,至达位者不知民心,知民者上报无门,哀哉!痛哉!”
“好一位忧国之士。”
书生闻声望去,见木楼梯上下来两位男子,前面的稍年长些,约有二十来岁,身着一袭金纹流花的圆领白袍,腰束黑色革带,脚踏一双浅棕乌皮靴,右手拿着一柄通体乌黑的宝剑。一头长发以玉冠束之,他眉眼微挑,脸阔额宽,温润儒雅中带些粗犷之色,浩然之气中又比旁人多了些养尊处优的骄奢。
他们二人下了楼梯,径直走向书生,那为首的白衣男子却偏偏不正不斜地扫了荀祈一眼。
荀祈察觉到他的目光,仍是悠悠地捏着酒盅,垂着眉眼并不去看他。
那人也不纠缠,走到书生面前拱手行礼道:“我见这位小兄弟对如今局势颇有见解,可否请教一二?”
书生起身还礼,答道:“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谬论,兄台见笑了。”
那人摆摆手,坐下问道:“在下魏某,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在下鄙姓游,名甫,字鸿之,许州人氏,兄台喊我鸿之就行。”
“方才我听鸿之兄弟言讲‘知民者上报无门’,似颇有些怨言?”
“兄台言之差矣,此话非是我的怨言。”游鸿之摇头叹气道:“我一路自南向北,看见农耕者饿死家中,为权贵者虐打欺压贫民,为父母者被逼插标卖儿,为妇女者田间思征夫不归。看见医者无仁心,官府无作为!看见官僚相护,仕途无路!看见人人只求自保,正义不见天日!您说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君上,岂能用一句怨言而盖之!”
“不平之事,古今皆有,可如这般荒唐,却是不曾见的。”那人饮了一盅,又道:“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今日局面,也并非一人之责,鸿之兄弟还是慎言为好。”
“兄台的好意,鸿之心领了。我虽为一介书生,势穷力屈,但求凡事无愧于心。若是有人想堵住我的嘴巴,叫我有苦不能言,有屈不能辫,是万万不能的。况且,我始终相信物极必反,恶极必消,若是还不吸取教训,悬崖勒马,那将是自取灭亡。只是,苦了这天下的百姓......”
那人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说道:“鸿之兄弟年纪虽小,但胆量过人,胸怀天下,实在令魏某佩服!”
游鸿之苦笑着摇摇头,举杯一饮而尽,双眼竟慢慢溢出一层泪花来,不禁吟道:“萧萧风雨摧山河,酒入愁肠自悲凉......”
那人犹道:“自庆朝末,大小政权此起彼伏,却不过都是些草寇英雄,不成气候。至今几十载,各方王侯,唯梁独大。依你之见,可否算作王者之师?”
游鸿之讥笑道:“公道自在人心,魏兄何必多此一问。”
“那如何才能算得上是王者之师?”
游鸿之正色道:“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惟有施行仁政,爱民敬民,广积恩德,民众才会去追随他。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恢复科考广揽人才,国家才能在积蓄中强大。行王道,正其身,方可众望所归,天下一统!”
那人面色一变,又问:“依你之见,谁当此任?”
游鸿之沉默半晌,伸出手指在桌子上规规正地写下‘天命之人’四字,然后抬头看向对面那人。
“哈哈哈......”二人稍一对视,顿时了然大笑。
“你猜他写了什么?”穆辛凑过去好奇地问荀祈。
荀祈扫了他们一眼,面色无波地摇摇头。
“来了您老......”随着店小二的招呼声,穆辛扭头看去,只见走进来一个满脸白须的老头,他笑嘻嘻地甩给小二一个酒壶,悠哉道:“还是一样,最上等的酒,给我灌满!”
“好嘞,您稍等。”
穆辛神色一惊,连忙拽起荀祈的胳膊挡住自己,低声道:“阿寻,快挡住我。”
荀祈欠了欠身子,将她完全挡在了身前。
穆辛悄悄看了一眼门口的老头,又仰头问荀祈:“你有钱吗?”
荀祈放下酒杯,从怀里拿出一锭沉甸甸的金子,放在穆辛手上,沉声道:“够吗?”
穆辛睁着圆溜溜地双眼连连点头,末了,又有些不敢相信,喃喃道:“这是真的吧?”
“当然。”
那边,老头拎着一壶酒,大摇大摆出了客栈。
穆辛起身说道:“阿寻,我有点事,去去就来。”
“小心点......”荀祈还未交待完,她已跟了出去。
穆辛一路跟着他拐进一条四下无人的小胡同,定晴一看,却不见那老头。正诧异间,忽有奇异难闻的味道飘来。她还未反应过来,一股酸臭腐烂至极的怪味,就冲入了鼻腔。
“呕......”她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滚,像是被人狠狠踢了一脚。顿时恼得大吼:“老头你居然暗算我,快给我出来!”
胡同拐角处,满颔白须的淮胜天走了出来,看见狼狈的穆辛,笑道:“小姑娘,这味道如何呀?”
“呕......你心里没数吗?”穆辛搽了搽嘴巴,白了他一眼,随后掏出那锭金子,在他眼前晃了晃,“想要就带我回医馆拿药。”
淮胜天冒着精光的瞳孔顿时一紧,立即摆手应道:“有钱好办事,姑娘您请。”
俩人一路七拐八转,走进一间破落的房屋。房楣上挂着一块黑匾,匾上写着胜天医馆四个金黄大字。屋内靠墙立着一排黑色药柜,柜台上燃着半截昏黄的蜡烛。因着没有窗户的缘故,房内只隐隐透着几丝亮光。
淮胜天熟练地拉上门栓,拨了拨歪掉的烛心,笑呵呵地说道:“姑娘,想要什么药,您只管说。”
穆辛倚着朱红的柜台,答道:“姑娘我即将要去江湖闯荡一番,你给我来几种毒药和上等的金疮药。”
淮胜天爽快地那拿出两个白瓷瓶,郑重指着其中一个瓷瓶说道:“想必这个药效你见识过,使用时务必小心。”
“另外,我见姑娘颇合眼缘,再送您一瓶,关键时刻可保你一命。”淮胜天又从袖袍里拿出一小白瓶递给她。
穆辛看不出个所以然,正准备拔掉瓶盖,淮胜天拦住她:“此药名幻颜,无色无味,开瓶的瞬间,便能让人进入幻觉,看到他最想见的人。哪怕武功再强,他也会放下武器受你的摆布。”
淮胜天见她十分满意,立即拿出算盘一通拨动,趁机说道:“加上次欠的,共一百二十两银子。”
穆辛收起药,拿出金子跟他结了账。走到门口,脚步却骤然一顿,回头说道:“老头,问你个事,为什么有人中毒后反应不大?”
淮胜天低头拿着那锭黄金在烛火上烤,听完随口应道:“定是买到了假药!”
“从你这儿买的。”
“不可能......”
“真的!我亲自下的毒!”
淮胜天松耷的眼皮猛然一抖,混沌的瞳孔似乎瞬间精神了许多,“你再说清楚点!”
穆辛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重复道:“我说你的药对那个人不管用。”
“那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女的,大概十六七岁。”穆辛随口胡诌一番。
“现在何处?你......你快带我去见她。”淮胜天冲过来推搡着穆辛就要出门。
“她......她已经不在汤阳了。”
“她去了哪?”淮胜天急的脸色通红。
穆辛却慢悠悠地说道:“那你要先告诉我,为何她不会中毒。”
“哎呀......”淮胜天惋惜地拍了自己一掌,沉默半晌,才缓声道:“至阴至盈,至寒至冲,乃为赤冥。”
“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百年难遇的药人!”淮胜天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幽幽说起了一桩陈年往事。
南疆灵川有一白姓大族,世代为医。族中生下女婴者,皆送往神铜树祭血,凡是血液遇神树而凝固不流,则为赤冥血。那女子就会被封为最圣洁的启神女,在祭祀中,作为与神树沟通的媒介。
拥有赤冥血的女子,大多都体格羸弱,几乎活不过十八岁,所以世上很少有人见到过。淮胜天早年游历到灵川,所幸与启神女有过一面之缘,并无意间得知用赤冥血入药,可解世上百毒,甚至传言,有延年续命起死回生之功!”
穆辛听完脸色煞白,双拳紧攥着退后几步,不停解释道:“不,不可能,你一定搞错了,那是一个连武功都练不成的废人,怎么可能是......是什么启神女!”
淮胜天盯着她的眼睛,轻声哄道:“也许是吧,不过,你先告诉我她去了哪,我也好再确认一二。”
“我不知道她去哪了。”
“你这丫头竟又诓骗我!”淮胜天恼的胡子乱颤。
“你不也是满口胡话吗?”穆辛定了定神,嫣然一笑,说道:“我知道你不想承认自己的药有问题,所以才编出这样荒诞的故事来唬我,鬼才相信你!”
“不信拉倒,赶紧走,让我清净会!”淮胜天直接将她赶了出来。
穆辛出了医馆,心间已平复了不少。可又忽然想起自己将要去往灵川,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吗?还是,穆静老爹隐瞒了什么?
她抽出短刀,往指尖上一划,殷红的血珠子顿时争前恐后往外涌,她把手指上的血吸进嘴里咂摸着,味道并无不同!
这个就知道骗人的老东西!
穆辛正要往客栈去,却忽然手腕一紧,被人捂住嘴巴拽进了胡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