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宫位于后宫东角,因与正殿相隔甚远,所以少有人来往。而与之一墙之隔的谨延宫偏殿,成了齐惟常去的地方。
荀祈倒是不再像当初那般排斥他,一来,他已然没有了可供报复的价值。二来,罗清为他从宫外带来了许多书籍。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易经兵法,历史通鉴,民间杂谈,无一不有。白天荀祈在院中练剑,夜晚便同他一起看书。深宫年岁向来悠长,时光变幻之间,俩人由少不更事的孩童,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永兴十五年,皇帝朱珲摆驾澜山行宫,举行一年一度的秋猎活动。
惠颜夫人荀如霜也带着荀祈,随行在侧。
狩猎这日,澜山围场秋高气爽,天朗云清。
皇帝身骑高头大马,腰束软金渭甲。两旁依次站立着太子齐渊与御前统领张昭。繁杂的朝拜礼后,皇帝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朝林中而去。
荀如霜站在营帐前,望见东方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沉寂在心中几十年的阴郁,忽然一阵明朗。
雪柳扶着她,笑言道:“夫人,你笑起来真好看!就连那春花秋红都不及你的万分呢。”
荀如霜黑发素衣,只一根珠钗作衬。双目似月,熠熠生华。眉眼无媚俗之态,孤影有绝代之雅。
她神色一惚,低头抚了抚发间的珠钗,轻轻叹道:“我倒情愿像那花儿随风飘去,融于泥土也好,落入河流也罢,总归图个干净利落。”
雪柳不由心中一惊,多年来未曾听她吐露过半句消极之情,当下细品,心里不免生出几分酸楚。她只好强言笑道:“夫人不要胡说,你一定会福寿绵绵,长命百岁的......”
雪柳说着说着,竟不自觉流下泪来。
“傻瓜,这大好的日子哭什么?”荀如霜握起她的手,重重地拍了拍,又说道:“你去将祈儿喊来吧。”
雪柳一连寻了几处,都不见荀祈的影子。
走至一片竹林时,忽见土堆后面窜出一只灰色的野兔,圆润可爱的很。她弯下身子,悄声移步,正欲扑去,耳边的竹叶,忽然簌簌作响,接着,一道疾风刺破气流,长箭正中野兔。
“哎呀......”雪柳一声惊呼,瘫坐在地。
竹叶微晃,光影浮动,有细碎的脚步声渐渐走近。雪柳回头相望,来人身着黑袍,手持弓箭。剑眉飞扬,双眼如鸷,其态逍遥,堪比天人!
“小公子......”雪柳忙起身说道:“我正到处找你呢,原来你躲在这里。咦?你手上的弓是哪来的?”
“捡的。”荀祈弯腰拔出羽箭,在衣袖上抹了抹血迹,又放回身后的箭筒里。抬眼问雪柳,“可是母亲找我?”
“是,快随我来。”
“你先回吧,我稍后过去。”
雪柳走后,荀祈寻了一处隐密的草丛,卸下弓箭,藏在草丛内。又仔细伪装一番,才出了竹林。
刚走近营地就看见有人骑着一匹马,四处横冲直撞。
“闪开!快闪开!我停不下来了......”
只见马上坐着一个身穿锦衣,头戴玉冠的少年。那少年生得风流倜傥,面如桃花,尤是那双清透的眉眼,如春风抚慰,秋水荡漾,直叫人看得徒生倾诉之意。
“夹紧马腹,用力往后勒缰绳!”荀祈大喊,随后从口中发出几声响亮的口哨,发狂的马儿,终于慢了下来。
齐惟吓得白眼一翻,斜身倒向了一旁的沙坑里,顿时哭得鼻涕横流,眼泪齐飞。
荀祈扬了扬眉,说道:“学这个东西很难吗?”
齐惟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起身拍了拍尘土,撇嘴道:“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依我看有些东西果真是受禀于天。像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马也骑不好,连跟着父皇打猎的机会都没有。”
荀祈道:“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父皇重武轻文,连看不肯多看我一眼,除了怨天尤人,又能有什么办法。”
荀祈无意多讲,便拱手道:“殿下,我还有事,告辞。”
“等等......”齐惟急忙追上他,张望一番,左右见无人,忽然低声说:“荀祈,我送你的弓箭怎么样?还顺手吗?你可别小瞧了它,那可是罗清托了关系才弄到手的。”
荀祈回头看他,眼神有些闪躲。
齐惟见状,笑嘻嘻地勾住他的脖子,狠狠打了他一拳,“喂,本殿下问你话呢。”
“就那样吧。”
“哎......你这家伙......”
荀祈难得地扯起嘴角冲他笑了笑。
回到行宫,正值晚膳。他站在门口弹去衣衫上的灰尘,方才进了内室。
“母亲。”
“先来用膳吧。”荀如霜说。
“是。”
两人各怀心事,一时无话。
膳后,雪柳与郁兰呈上茶水,雪柳道:“方才我听门外侍卫说皇上正在大殿设宴,庆祝今日秋猎满载而归。你们听,从咱这宫里还能听见管乐声呢。”
荀如霜端起茶杯,轻轻吹开茶叶,抿了一小口,说道:“兰儿爱热闹,过去瞧瞧吧,反正我这也没什么事。”
“嘻嘻......谢夫人。”郁兰掩不住的高兴。
郁兰走后,荀如霜又朝雪柳道:“外头风寒,你去温些酒菜,给帐外的守卫兄弟送去暖暖身子。”
“夫人考虑的是,奴婢这就去。”
荀如霜起身走向床榻旁的檀木小香几,点起了熏香,一股清明悠长的香气,渐渐从笼中升起。烛光摇曳下,她蓦地抬头朝荀祈莞尔一笑,“还有三个月便是你十六岁的生辰了。”
“是。”荀祈垂着头淡淡地应了一声!
荀如霜对他招招手,柔声道:“过来,来母亲这里,我有话跟你说。”
荀祈走到她身旁轻轻叫了声母亲。荀如霜抚着他的头,端详了半晌,不觉湿了眼角。她低声道:“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祈儿吗?”
荀祈摇摇头。
“说起你的名字,倒想起一桩趣事。”荀如霜抬眸,淡漠的眼底,跳跃着一丝欢悦。“当初为给你取名,我和王爷都头痛不已,你是我们的头一个孩子,又生得十分英气,像极了你的父亲。他想挑个最吉利最好听的名字赐给你,谁知左挑右挑,一直定不下来。春夏交替时,你不小心着了风寒,母亲没日没夜的守着你,你父亲也日日进神庙为你祈福。病愈之后,我们便为你单取一个小名祈字,只希望你一生能平安顺遂。”
荀祈神色一晃,问道:“母亲,今天为何忽然说起这些?”
荀如霜静静坐着,并不回答。没一会儿,雪柳进来压低声音对她说道:“夫人,人都已经睡下了!”
此时宫外已听不见守门士兵的走动声。
荀如霜点点头,起身说道:“今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各路诸侯,蓄势待发。若想为大庆寻得一条出路,堪比登天!可天既降大任与你,你就该担起你的责任。石韫而山晖,包含万物,蓄而不露,你也应当像玉石一样,掩起锋芒,厚积薄发!于危难之中,拨乱反正,匡扶大庆!”
“儿子明白。”
“王贞。”荀如霜唤出一位宫人模样的男人。
王贞拱手道:“夫人。”
“一应细软皆已收妥......”荀如霜背过身去,冷声说道:“带他走吧!”
荀祈犹如醍醐灌顶,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难道母亲不随我一起走?”
荀如霜抬首遥望,目光被烛火照得零散不堪,一念转瞬之间,已负半生。她扭过头,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低声呢喃道:“来不及了,我已经回不去了......”
“母亲若是不随我一同走,那我也不走!”
“你为何非要一意孤行。”荀如霜生气的低吼道:“这些年的锦衣玉食我已经习惯了,并不想跟着你去过风餐露宿东躲西藏的日子!况且......况且他是你的杀父仇人,又不是我的。我何必要跟着你去过苦日子?”
荀祈紧紧攥着拳,一动不动盯着母亲的眼睛,像是在寻找他想要的答案。良久,他猛得起身往外走。
“你去哪?”荀如霜唤住他。
“我现在就去杀了他!”
“你疯了!他身边都是守卫!”
“我不管,我只想他死!”
“可我只想你活!”
荀祈脚下一顿,愣怔在那。
“你过来,我还有话没说完。”荀如霜像是哄孩子般,放软了声调。
荀祈垂着头,转身走向她,步伐缓慢而沉重,每一步像是踩在了荆棘上。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母亲知道你还小,许多事情想不明白,可你必须记住一点,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母亲能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眼下你即将成年,他是绝容不下你的!此时不走,恐怕这辈子我们娘俩再也出不去了......”
荀祈心头如万马压境,扑在荀如霜脚边,跪地磕了三个响头,低呼一声:“母亲......保重!”
亥时,月寒星疏,天高雾浓。
荀祈跟着王贞往矮山深处跑。风声在他耳边不停地嘶吼,枝蔓刺入他的肌肤,他不顾一切地往前跑,很快,阑山行宫被甩在了身后。
漆黑的林子里,除了几缕淡淡的月光,和风打竹叶的萧索声,异常的寂静。
只要穿过这片竹林,再翻过两座山,他们便算是出了商州城。
就在这时,荀祈突然停下来,指着行宫的方向,颤颤地喊了一声:“王伯......”
说罢,他不等王贞反应,转身便往回跑。
荀如霜的行宫此时已是火光冲天,狼烟滚滚!
王贞上前死死拽住他,说道:“来不及了,夫人......夫人已经去了她想去的地方!”
“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为何不告诉我?为何!”
“请公子以大局为重,莫要辜负了夫人的一片苦心哪!”
“大局又算得了什么!那是我的母亲!”荀祈挣扎着呐喊着,已近疯狂,“母亲,请你等上一等,孩儿这就让他给你陪葬!”
他一掌击向王贞面门,带上齐惟送的弓箭,施展轻功往齐珲的宫殿而去。
等王贞在大殿外找到他的时候,利刃已穿透了齐珲那肥胖的身躯。
“护驾!护驾!有刺客......快传太医!”宫殿顿时乱成了一片。
王贞拦下执箭的荀祈,怒道:“妄想以卵击石,安能成事?”
“大不了一命抵一命!”
“虽死不足惜,可灭国之仇未报,杀父之恨未了!你有何德何能去死!”王贞咬牙又道:“公子!一忍可胜百勇,万不可意气用事!”
荀祈仰头望去,星空明灿,耳边响起临别时母亲的话,“祈儿,一定要活下去!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他心中一恸,弓箭应声而落。
张昭迅速锁定了羽箭射来的方位,将皇上和太子层层保护起来!又吩咐下属彭修带领人马封锁下山的路口,他则率五千御林军跨马提刀朝南追去。
澜山位于商州之南,下山路径有东西两条大道,可若是想要躲过城中的搜捕,只有翻山往南走。
荀祈二人往南未走出多远,便撞上了一队围堵他们的御林军。
张昭坐在马上细看片刻,突然大笑一声,“原来是那个养不熟的小狼崽子!来人,拿我的弓来!”
风萧声动,箭已离弦。正被围攻的二人,已是分身乏术。乍然间,竹林晃动,一黑衣人凌空而降,浑身的杀气如同雷霆,一剑可取数人性命。
他背对着荀祈低声道:“快走,这里交给我。”
那人一开口,荀祈便听出了这人正是三皇子的近卫罗清。
眼看荀祈与王贞冲出了重围,张昭大喝一声,提刀拦道。荀祈执剑正与他缠斗,罗清已处理完了后面的士兵。
不过三招,张昭便被罗清挑下了马。
打斗正酣时,北山方位霎时响起了信号弹,是有人故意将御林军往北边引。
荀祈二人越过山坳,果然看见齐惟牵着一匹棕红大马,正站在榕树下等他。
“恭喜你,终于能离开这里了。”
荀祈低头,断肠之痛,无以言表。
“记得有人跟我说,外面的天儿格外蓝,出去了也好好替我看一看。”齐惟拍了拍马身,又说:“这匹马通晓人性,还可日行千里,送你了。”
荀祈试探道:“私通逃犯,可是杀头的大罪!”
齐惟闻言苦笑,“你我虽立场不同,但也算是惺惺相惜。”
他把缰绳递给荀祈,敛起笑意说道:“记得,你欠我一条命。”
“保重!”荀祈接过缰绳跃身上马。
“荀祈!”齐惟背靠榕树,挥手临别,“前路凶险,不知何日重逢......保重!”
罗清回到行宫时,齐惟已经等候多时了。
“张昭怎么样了?”
“我把他打晕后,丢在了一个山洞里。”
齐惟站起身,手上拿着一支刻着御字的箭羽,走进半明半暗的烛光中,满怀的幽怨,化作数声冷笑。
“奈他英雄多风流!尽皆为棋子尔......”
荀祈倒是不再像当初那般排斥他,一来,他已然没有了可供报复的价值。二来,罗清为他从宫外带来了许多书籍。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易经兵法,历史通鉴,民间杂谈,无一不有。白天荀祈在院中练剑,夜晚便同他一起看书。深宫年岁向来悠长,时光变幻之间,俩人由少不更事的孩童,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永兴十五年,皇帝朱珲摆驾澜山行宫,举行一年一度的秋猎活动。
惠颜夫人荀如霜也带着荀祈,随行在侧。
狩猎这日,澜山围场秋高气爽,天朗云清。
皇帝身骑高头大马,腰束软金渭甲。两旁依次站立着太子齐渊与御前统领张昭。繁杂的朝拜礼后,皇帝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朝林中而去。
荀如霜站在营帐前,望见东方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沉寂在心中几十年的阴郁,忽然一阵明朗。
雪柳扶着她,笑言道:“夫人,你笑起来真好看!就连那春花秋红都不及你的万分呢。”
荀如霜黑发素衣,只一根珠钗作衬。双目似月,熠熠生华。眉眼无媚俗之态,孤影有绝代之雅。
她神色一惚,低头抚了抚发间的珠钗,轻轻叹道:“我倒情愿像那花儿随风飘去,融于泥土也好,落入河流也罢,总归图个干净利落。”
雪柳不由心中一惊,多年来未曾听她吐露过半句消极之情,当下细品,心里不免生出几分酸楚。她只好强言笑道:“夫人不要胡说,你一定会福寿绵绵,长命百岁的......”
雪柳说着说着,竟不自觉流下泪来。
“傻瓜,这大好的日子哭什么?”荀如霜握起她的手,重重地拍了拍,又说道:“你去将祈儿喊来吧。”
雪柳一连寻了几处,都不见荀祈的影子。
走至一片竹林时,忽见土堆后面窜出一只灰色的野兔,圆润可爱的很。她弯下身子,悄声移步,正欲扑去,耳边的竹叶,忽然簌簌作响,接着,一道疾风刺破气流,长箭正中野兔。
“哎呀......”雪柳一声惊呼,瘫坐在地。
竹叶微晃,光影浮动,有细碎的脚步声渐渐走近。雪柳回头相望,来人身着黑袍,手持弓箭。剑眉飞扬,双眼如鸷,其态逍遥,堪比天人!
“小公子......”雪柳忙起身说道:“我正到处找你呢,原来你躲在这里。咦?你手上的弓是哪来的?”
“捡的。”荀祈弯腰拔出羽箭,在衣袖上抹了抹血迹,又放回身后的箭筒里。抬眼问雪柳,“可是母亲找我?”
“是,快随我来。”
“你先回吧,我稍后过去。”
雪柳走后,荀祈寻了一处隐密的草丛,卸下弓箭,藏在草丛内。又仔细伪装一番,才出了竹林。
刚走近营地就看见有人骑着一匹马,四处横冲直撞。
“闪开!快闪开!我停不下来了......”
只见马上坐着一个身穿锦衣,头戴玉冠的少年。那少年生得风流倜傥,面如桃花,尤是那双清透的眉眼,如春风抚慰,秋水荡漾,直叫人看得徒生倾诉之意。
“夹紧马腹,用力往后勒缰绳!”荀祈大喊,随后从口中发出几声响亮的口哨,发狂的马儿,终于慢了下来。
齐惟吓得白眼一翻,斜身倒向了一旁的沙坑里,顿时哭得鼻涕横流,眼泪齐飞。
荀祈扬了扬眉,说道:“学这个东西很难吗?”
齐惟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起身拍了拍尘土,撇嘴道:“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依我看有些东西果真是受禀于天。像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马也骑不好,连跟着父皇打猎的机会都没有。”
荀祈道:“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父皇重武轻文,连看不肯多看我一眼,除了怨天尤人,又能有什么办法。”
荀祈无意多讲,便拱手道:“殿下,我还有事,告辞。”
“等等......”齐惟急忙追上他,张望一番,左右见无人,忽然低声说:“荀祈,我送你的弓箭怎么样?还顺手吗?你可别小瞧了它,那可是罗清托了关系才弄到手的。”
荀祈回头看他,眼神有些闪躲。
齐惟见状,笑嘻嘻地勾住他的脖子,狠狠打了他一拳,“喂,本殿下问你话呢。”
“就那样吧。”
“哎......你这家伙......”
荀祈难得地扯起嘴角冲他笑了笑。
回到行宫,正值晚膳。他站在门口弹去衣衫上的灰尘,方才进了内室。
“母亲。”
“先来用膳吧。”荀如霜说。
“是。”
两人各怀心事,一时无话。
膳后,雪柳与郁兰呈上茶水,雪柳道:“方才我听门外侍卫说皇上正在大殿设宴,庆祝今日秋猎满载而归。你们听,从咱这宫里还能听见管乐声呢。”
荀如霜端起茶杯,轻轻吹开茶叶,抿了一小口,说道:“兰儿爱热闹,过去瞧瞧吧,反正我这也没什么事。”
“嘻嘻......谢夫人。”郁兰掩不住的高兴。
郁兰走后,荀如霜又朝雪柳道:“外头风寒,你去温些酒菜,给帐外的守卫兄弟送去暖暖身子。”
“夫人考虑的是,奴婢这就去。”
荀如霜起身走向床榻旁的檀木小香几,点起了熏香,一股清明悠长的香气,渐渐从笼中升起。烛光摇曳下,她蓦地抬头朝荀祈莞尔一笑,“还有三个月便是你十六岁的生辰了。”
“是。”荀祈垂着头淡淡地应了一声!
荀如霜对他招招手,柔声道:“过来,来母亲这里,我有话跟你说。”
荀祈走到她身旁轻轻叫了声母亲。荀如霜抚着他的头,端详了半晌,不觉湿了眼角。她低声道:“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祈儿吗?”
荀祈摇摇头。
“说起你的名字,倒想起一桩趣事。”荀如霜抬眸,淡漠的眼底,跳跃着一丝欢悦。“当初为给你取名,我和王爷都头痛不已,你是我们的头一个孩子,又生得十分英气,像极了你的父亲。他想挑个最吉利最好听的名字赐给你,谁知左挑右挑,一直定不下来。春夏交替时,你不小心着了风寒,母亲没日没夜的守着你,你父亲也日日进神庙为你祈福。病愈之后,我们便为你单取一个小名祈字,只希望你一生能平安顺遂。”
荀祈神色一晃,问道:“母亲,今天为何忽然说起这些?”
荀如霜静静坐着,并不回答。没一会儿,雪柳进来压低声音对她说道:“夫人,人都已经睡下了!”
此时宫外已听不见守门士兵的走动声。
荀如霜点点头,起身说道:“今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各路诸侯,蓄势待发。若想为大庆寻得一条出路,堪比登天!可天既降大任与你,你就该担起你的责任。石韫而山晖,包含万物,蓄而不露,你也应当像玉石一样,掩起锋芒,厚积薄发!于危难之中,拨乱反正,匡扶大庆!”
“儿子明白。”
“王贞。”荀如霜唤出一位宫人模样的男人。
王贞拱手道:“夫人。”
“一应细软皆已收妥......”荀如霜背过身去,冷声说道:“带他走吧!”
荀祈犹如醍醐灌顶,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难道母亲不随我一起走?”
荀如霜抬首遥望,目光被烛火照得零散不堪,一念转瞬之间,已负半生。她扭过头,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低声呢喃道:“来不及了,我已经回不去了......”
“母亲若是不随我一同走,那我也不走!”
“你为何非要一意孤行。”荀如霜生气的低吼道:“这些年的锦衣玉食我已经习惯了,并不想跟着你去过风餐露宿东躲西藏的日子!况且......况且他是你的杀父仇人,又不是我的。我何必要跟着你去过苦日子?”
荀祈紧紧攥着拳,一动不动盯着母亲的眼睛,像是在寻找他想要的答案。良久,他猛得起身往外走。
“你去哪?”荀如霜唤住他。
“我现在就去杀了他!”
“你疯了!他身边都是守卫!”
“我不管,我只想他死!”
“可我只想你活!”
荀祈脚下一顿,愣怔在那。
“你过来,我还有话没说完。”荀如霜像是哄孩子般,放软了声调。
荀祈垂着头,转身走向她,步伐缓慢而沉重,每一步像是踩在了荆棘上。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母亲知道你还小,许多事情想不明白,可你必须记住一点,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母亲能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眼下你即将成年,他是绝容不下你的!此时不走,恐怕这辈子我们娘俩再也出不去了......”
荀祈心头如万马压境,扑在荀如霜脚边,跪地磕了三个响头,低呼一声:“母亲......保重!”
亥时,月寒星疏,天高雾浓。
荀祈跟着王贞往矮山深处跑。风声在他耳边不停地嘶吼,枝蔓刺入他的肌肤,他不顾一切地往前跑,很快,阑山行宫被甩在了身后。
漆黑的林子里,除了几缕淡淡的月光,和风打竹叶的萧索声,异常的寂静。
只要穿过这片竹林,再翻过两座山,他们便算是出了商州城。
就在这时,荀祈突然停下来,指着行宫的方向,颤颤地喊了一声:“王伯......”
说罢,他不等王贞反应,转身便往回跑。
荀如霜的行宫此时已是火光冲天,狼烟滚滚!
王贞上前死死拽住他,说道:“来不及了,夫人......夫人已经去了她想去的地方!”
“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为何不告诉我?为何!”
“请公子以大局为重,莫要辜负了夫人的一片苦心哪!”
“大局又算得了什么!那是我的母亲!”荀祈挣扎着呐喊着,已近疯狂,“母亲,请你等上一等,孩儿这就让他给你陪葬!”
他一掌击向王贞面门,带上齐惟送的弓箭,施展轻功往齐珲的宫殿而去。
等王贞在大殿外找到他的时候,利刃已穿透了齐珲那肥胖的身躯。
“护驾!护驾!有刺客......快传太医!”宫殿顿时乱成了一片。
王贞拦下执箭的荀祈,怒道:“妄想以卵击石,安能成事?”
“大不了一命抵一命!”
“虽死不足惜,可灭国之仇未报,杀父之恨未了!你有何德何能去死!”王贞咬牙又道:“公子!一忍可胜百勇,万不可意气用事!”
荀祈仰头望去,星空明灿,耳边响起临别时母亲的话,“祈儿,一定要活下去!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他心中一恸,弓箭应声而落。
张昭迅速锁定了羽箭射来的方位,将皇上和太子层层保护起来!又吩咐下属彭修带领人马封锁下山的路口,他则率五千御林军跨马提刀朝南追去。
澜山位于商州之南,下山路径有东西两条大道,可若是想要躲过城中的搜捕,只有翻山往南走。
荀祈二人往南未走出多远,便撞上了一队围堵他们的御林军。
张昭坐在马上细看片刻,突然大笑一声,“原来是那个养不熟的小狼崽子!来人,拿我的弓来!”
风萧声动,箭已离弦。正被围攻的二人,已是分身乏术。乍然间,竹林晃动,一黑衣人凌空而降,浑身的杀气如同雷霆,一剑可取数人性命。
他背对着荀祈低声道:“快走,这里交给我。”
那人一开口,荀祈便听出了这人正是三皇子的近卫罗清。
眼看荀祈与王贞冲出了重围,张昭大喝一声,提刀拦道。荀祈执剑正与他缠斗,罗清已处理完了后面的士兵。
不过三招,张昭便被罗清挑下了马。
打斗正酣时,北山方位霎时响起了信号弹,是有人故意将御林军往北边引。
荀祈二人越过山坳,果然看见齐惟牵着一匹棕红大马,正站在榕树下等他。
“恭喜你,终于能离开这里了。”
荀祈低头,断肠之痛,无以言表。
“记得有人跟我说,外面的天儿格外蓝,出去了也好好替我看一看。”齐惟拍了拍马身,又说:“这匹马通晓人性,还可日行千里,送你了。”
荀祈试探道:“私通逃犯,可是杀头的大罪!”
齐惟闻言苦笑,“你我虽立场不同,但也算是惺惺相惜。”
他把缰绳递给荀祈,敛起笑意说道:“记得,你欠我一条命。”
“保重!”荀祈接过缰绳跃身上马。
“荀祈!”齐惟背靠榕树,挥手临别,“前路凶险,不知何日重逢......保重!”
罗清回到行宫时,齐惟已经等候多时了。
“张昭怎么样了?”
“我把他打晕后,丢在了一个山洞里。”
齐惟站起身,手上拿着一支刻着御字的箭羽,走进半明半暗的烛光中,满怀的幽怨,化作数声冷笑。
“奈他英雄多风流!尽皆为棋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