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瞒不过郡主的眼睛。”程昭赞道,“此人非但不是使臣,还大有来头。”
一个猜想渐渐浮上心头,她有几分不确定地开口:“虞王?”
程昭点点头。
“他来此有何目的?”萧允仪皱眉,“难道是想要亲自探查什么?”
“我们也作此推测。王爷虽然有拥立幼帝的念头,但翊州毕竟身处边关,如果想要直取中原,少不了虞国的支持。否则,若是我们带兵远征,虞国乘虚而入,岂不是遭了殃。”
“难道他还要随着使团进京去见皇帝和摄政王,是想要对比支持哪个更有利可图吗?”
“说不准。听闻这个虞王原本只是最不受宠的小儿子,却横空出世般掌握了大权。刚刚继位便御驾亲征,声势浩大,没想到只吃了一场大败便收兵了,让人猜不透。”
“虞国以商贸闻名,原本就不善战,与我翊州精兵强将相比更是不够看。之前的几次边境滋扰也都是小打小闹,之前的大战,会不会是为了试探?”
程昭听她的分析头头是道,也被勾起了兴致:“有理。那么他究竟想试探些什么?”
两人相对冥思,又同时灵光一闪。
萧允仪一语道破:“贸易。”
“是了。”程昭含笑点头,以示认同,“虞王与前朝一直多有商贸往来,想必从中获利甚巨。可因为曾发兵帮助前朝抵抗我朝,所以我朝建国后,两方便再无贸易。商人重利,哪里会舍得放下如此便捷又广阔的市场?”
萧允仪双眼发亮:“所以虞王这次来,求和是假,试探两方对贸易的态度是真。只要我们在这一点上下功夫,便可赢得虞国的支持。”
可她没有高兴太久,又思考起来:“可我翊州与虞国一直刀兵相见。不知道父亲是否愿意接受虞国的商贸请求。”
程昭宽慰道:“王爷近日对虞国使者的态度友善,此事应当不难办。随后我就去告知王爷此事,并想办法阻止京中与虞国达成合作。”
“将军打算如何做?”
程昭见她难得有兴趣深问,便仔细解释道:“京中一直有我翊州的势力。只需要让他们一面向朝中大员暗示虞国狼子野心,一面激起百姓们对他们的敌视,便可做成此事。”
可萧允仪依旧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程昭突然领会了她的意思,笑道:“郡主想亲自来做此事?”
“那倒没有。毕竟京中暗线的运作我也一无所知,恐怕误了大事。”萧允仪粲然一笑,“只是事成后,后续与虞国洽谈商贸之事的人选,还望将军能帮我在父亲面前美言几句。”
程昭一直知道萧允仪是决不愿意安安心心在内宅做她的郡主或夫人的,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打算。可作为萧启的亲生女儿,却不得不通过他来提要求,既觉得她聪明又心疼她敏感,颔首道:“好。我一定想办法让王爷答应。”
萧允仪得了他允诺,相当高兴,脸上难得露出发自肺腑的明艳笑容来,晃得程昭心里痒痒的,情不自禁想拥她入怀,让她一辈子都能这般纵情无忧。
“对了,将军,此物还没有还你。”萧允仪从怀里掏出今天堵门时,萧悯强夺来递给她的程昭的玉佩,“完璧归赵。”
程昭接过来,用手指微微摩挲,贪恋地感受着她的体温,又笑着递还给她:“既是给了郡主,那便是郡主的了。”
“此物贵重,我不敢收。”萧允仪还要推拒。
“若是旁的也就罢了。可玉佩既然已经赠给了想赠的人,就绝没有收回来的道理。”程昭幽幽地望着她,轻柔地低声问道,“郡主难道要将玉佩退还给我吗?”
她耳根发热,躲闪着程昭的视线,却惊觉这小小的车厢里竟然已经满是他身上那种温暖圆润,清新醇正,带着微微甘甜的味道。
“郡主就收下,带在身上,好不好?”程昭凑近了些,用温柔的,悱恻的,带着哄诱的语气,低声呢喃。
萧允仪不好意思回应,只是默默地接过玉佩,又收在了自己怀中。
“可我没了玉佩,腰间就空了。郡主如果喜欢玉佩,可否也赠我一个挂件?”程昭轻声试探,“蹀躞,带钩,香囊,剑穗……”
“我寻一块美玉,托人雕好了赠给你。”
程昭心满意足:“好,郡主慢慢挑选,我不急。”
过了一会儿,程昭又问道:“郡主想雕什么?”
萧允仪无奈接道:“将军想要什么?”
“依在下拙见,若是刻上郡主的小字,那这玉佩便是无价之宝了。”程昭笑吟吟望着她。
萧允仪摇头:“我看不妥。不如就刻上个‘萧’字,代表萧家对将军的敬意嘉奖,可好?”
程昭知她有些恼了,见好就收,点头道:“只要是郡主赠的,怎样都好。”
萧允仪见他一直迁就顺从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从一旁的匣子里掏出个剑穗来:“这是我在车上编的。原本打算给自己用,将军如果不嫌弃,就赠给将军。”
程昭笑着接过:“郡主亲手编就的剑穗,有价无市,怎么会嫌弃?”他今日没戴佩剑,便直接将剑穗系在了玉带上。
正待与郡主继续谈笑,马车却停了,王府的车夫在外头说道:“郡主,程将军,将军府到了。”
这下轮到萧允仪笑了,她忍俊不禁道:“将军慢走。”
程昭无奈,只能止了话头,从容不迫地起身下车,向萧允仪拱手拜别:“恭送郡主。”
萧允仪回了王府,连忙去看萧悯的情况。
萧悯清醒了几分,醉眼迷离地靠在青玉榻上,见到她来,低低唤了声:“允仪?”
萧允仪吩咐杜蘅去端醒酒汤,自己则坐在他身边,笑道:“二哥,今日又不是你成亲,怎么喝成这副模样。”
“是啊,又不是我成亲。”萧悯苦笑一声,颓然地向后一倒,“酒不醉人,人自醉……”
“二哥这是有心事?”萧允仪凑上前去,“妹妹帮你出出主意?”
“你有个满心满眼都是你的好郎君,勾勾指头他便要为你赴汤蹈火,又不曾受什么挫败,哪里能为我出什么主意。”萧悯闭上了眼睛,长长吐一口气。
萧允仪暗暗摇头。自己与程昭之间虽然情意正浓,但恐怕还远不及赴汤蹈火的程度。既然他们一定要成为夫妻,为什么不带着爱意成婚呢?可这话却不能跟二哥讲。
“我又不是教你怎么觅得佳婿,我是教你讨姑娘的欢心。你每天五迷三道的样子,哪里有姑娘愿意跟你?”萧允仪拍拍他的肩膀,“我言尽于此,你便自己悟去吧。”
“等等。”萧悯揪住了她的袖子,“说来我也是奇怪。你明明是个听惯了甜言蜜语心冷似铁的女人,怎么却这么快就接受了程昭?”
她虽然对程昭动心,可如果不是父亲决意招他为婿,两人有了婚约在身,又事关两家联手,她恐怕早就斩断了念想。可这却不能同二哥说,否则,他要是仗着萧家的威势,逼着姑娘嫁给她怎么办?
她笑道:“因为程将军洁身自好,从不流连于烟花柳巷,且饮酒有度,不仅功勋卓著,踏实可靠,而且待我极为体贴,宁肯委屈自己,也要时时处处为我着想。”
萧悯一一与自己对照,越比心里越沉,抱头道:“这与我简直是截然相反。”
“二哥,如今你有了上进心,一切便都还来得及。”萧允仪宽慰道,“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繁多,其实,只要先从一样开始,剩下的,便可水到渠成。”
“什么?”
“立业。常人虽道‘先成家后立业’,可你既然受挫,就说明人家姑娘并不攀附你的家世,而是更看重你这个人。如果能够先立业,哪怕短期取不得什么丰功伟绩,可有了目标和约束,便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去荒唐。而恪尽职守,又能让你沉稳可靠起来。”
萧悯面露怀疑:“你是父亲派来的说客吧?”
萧允仪知道当年他与萧恒回到翊州后,父亲对他也是悉心栽培,可他无所用心,散漫抗拒,父亲怒其不争,想来那时类似的话与他说过许多。还是后来,程昭到了翊州,与萧恒一起成了父亲的左膀右臂,父亲才渐渐放开了对萧悯的约束。
“父亲如今忙于大计,哪有功夫管你?”萧允仪摇头道,“你若早听了父亲的劝告,早就美人在怀,也不会沦落到今天只能借酒消愁的地步。”
“你让我想想。”
萧允仪知道他逍遥惯了,突然让他拾起旧业来也需要莫大的决心和勇气。她点点头:“好。只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引得二哥如此神魂颠倒?”
萧悯酒已然醒了大半,哪里还会乖乖回答:“若你的法子管用,等我娶回家来,你自然知晓。”
“还真是翻脸无情。”萧允仪正欲继续试探,杜蘅却急急进门来,手里并没有端着醒酒汤,而是一脸不可置信:“郡主,二公子,大公子……回来了。”
一个猜想渐渐浮上心头,她有几分不确定地开口:“虞王?”
程昭点点头。
“他来此有何目的?”萧允仪皱眉,“难道是想要亲自探查什么?”
“我们也作此推测。王爷虽然有拥立幼帝的念头,但翊州毕竟身处边关,如果想要直取中原,少不了虞国的支持。否则,若是我们带兵远征,虞国乘虚而入,岂不是遭了殃。”
“难道他还要随着使团进京去见皇帝和摄政王,是想要对比支持哪个更有利可图吗?”
“说不准。听闻这个虞王原本只是最不受宠的小儿子,却横空出世般掌握了大权。刚刚继位便御驾亲征,声势浩大,没想到只吃了一场大败便收兵了,让人猜不透。”
“虞国以商贸闻名,原本就不善战,与我翊州精兵强将相比更是不够看。之前的几次边境滋扰也都是小打小闹,之前的大战,会不会是为了试探?”
程昭听她的分析头头是道,也被勾起了兴致:“有理。那么他究竟想试探些什么?”
两人相对冥思,又同时灵光一闪。
萧允仪一语道破:“贸易。”
“是了。”程昭含笑点头,以示认同,“虞王与前朝一直多有商贸往来,想必从中获利甚巨。可因为曾发兵帮助前朝抵抗我朝,所以我朝建国后,两方便再无贸易。商人重利,哪里会舍得放下如此便捷又广阔的市场?”
萧允仪双眼发亮:“所以虞王这次来,求和是假,试探两方对贸易的态度是真。只要我们在这一点上下功夫,便可赢得虞国的支持。”
可她没有高兴太久,又思考起来:“可我翊州与虞国一直刀兵相见。不知道父亲是否愿意接受虞国的商贸请求。”
程昭宽慰道:“王爷近日对虞国使者的态度友善,此事应当不难办。随后我就去告知王爷此事,并想办法阻止京中与虞国达成合作。”
“将军打算如何做?”
程昭见她难得有兴趣深问,便仔细解释道:“京中一直有我翊州的势力。只需要让他们一面向朝中大员暗示虞国狼子野心,一面激起百姓们对他们的敌视,便可做成此事。”
可萧允仪依旧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程昭突然领会了她的意思,笑道:“郡主想亲自来做此事?”
“那倒没有。毕竟京中暗线的运作我也一无所知,恐怕误了大事。”萧允仪粲然一笑,“只是事成后,后续与虞国洽谈商贸之事的人选,还望将军能帮我在父亲面前美言几句。”
程昭一直知道萧允仪是决不愿意安安心心在内宅做她的郡主或夫人的,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打算。可作为萧启的亲生女儿,却不得不通过他来提要求,既觉得她聪明又心疼她敏感,颔首道:“好。我一定想办法让王爷答应。”
萧允仪得了他允诺,相当高兴,脸上难得露出发自肺腑的明艳笑容来,晃得程昭心里痒痒的,情不自禁想拥她入怀,让她一辈子都能这般纵情无忧。
“对了,将军,此物还没有还你。”萧允仪从怀里掏出今天堵门时,萧悯强夺来递给她的程昭的玉佩,“完璧归赵。”
程昭接过来,用手指微微摩挲,贪恋地感受着她的体温,又笑着递还给她:“既是给了郡主,那便是郡主的了。”
“此物贵重,我不敢收。”萧允仪还要推拒。
“若是旁的也就罢了。可玉佩既然已经赠给了想赠的人,就绝没有收回来的道理。”程昭幽幽地望着她,轻柔地低声问道,“郡主难道要将玉佩退还给我吗?”
她耳根发热,躲闪着程昭的视线,却惊觉这小小的车厢里竟然已经满是他身上那种温暖圆润,清新醇正,带着微微甘甜的味道。
“郡主就收下,带在身上,好不好?”程昭凑近了些,用温柔的,悱恻的,带着哄诱的语气,低声呢喃。
萧允仪不好意思回应,只是默默地接过玉佩,又收在了自己怀中。
“可我没了玉佩,腰间就空了。郡主如果喜欢玉佩,可否也赠我一个挂件?”程昭轻声试探,“蹀躞,带钩,香囊,剑穗……”
“我寻一块美玉,托人雕好了赠给你。”
程昭心满意足:“好,郡主慢慢挑选,我不急。”
过了一会儿,程昭又问道:“郡主想雕什么?”
萧允仪无奈接道:“将军想要什么?”
“依在下拙见,若是刻上郡主的小字,那这玉佩便是无价之宝了。”程昭笑吟吟望着她。
萧允仪摇头:“我看不妥。不如就刻上个‘萧’字,代表萧家对将军的敬意嘉奖,可好?”
程昭知她有些恼了,见好就收,点头道:“只要是郡主赠的,怎样都好。”
萧允仪见他一直迁就顺从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从一旁的匣子里掏出个剑穗来:“这是我在车上编的。原本打算给自己用,将军如果不嫌弃,就赠给将军。”
程昭笑着接过:“郡主亲手编就的剑穗,有价无市,怎么会嫌弃?”他今日没戴佩剑,便直接将剑穗系在了玉带上。
正待与郡主继续谈笑,马车却停了,王府的车夫在外头说道:“郡主,程将军,将军府到了。”
这下轮到萧允仪笑了,她忍俊不禁道:“将军慢走。”
程昭无奈,只能止了话头,从容不迫地起身下车,向萧允仪拱手拜别:“恭送郡主。”
萧允仪回了王府,连忙去看萧悯的情况。
萧悯清醒了几分,醉眼迷离地靠在青玉榻上,见到她来,低低唤了声:“允仪?”
萧允仪吩咐杜蘅去端醒酒汤,自己则坐在他身边,笑道:“二哥,今日又不是你成亲,怎么喝成这副模样。”
“是啊,又不是我成亲。”萧悯苦笑一声,颓然地向后一倒,“酒不醉人,人自醉……”
“二哥这是有心事?”萧允仪凑上前去,“妹妹帮你出出主意?”
“你有个满心满眼都是你的好郎君,勾勾指头他便要为你赴汤蹈火,又不曾受什么挫败,哪里能为我出什么主意。”萧悯闭上了眼睛,长长吐一口气。
萧允仪暗暗摇头。自己与程昭之间虽然情意正浓,但恐怕还远不及赴汤蹈火的程度。既然他们一定要成为夫妻,为什么不带着爱意成婚呢?可这话却不能跟二哥讲。
“我又不是教你怎么觅得佳婿,我是教你讨姑娘的欢心。你每天五迷三道的样子,哪里有姑娘愿意跟你?”萧允仪拍拍他的肩膀,“我言尽于此,你便自己悟去吧。”
“等等。”萧悯揪住了她的袖子,“说来我也是奇怪。你明明是个听惯了甜言蜜语心冷似铁的女人,怎么却这么快就接受了程昭?”
她虽然对程昭动心,可如果不是父亲决意招他为婿,两人有了婚约在身,又事关两家联手,她恐怕早就斩断了念想。可这却不能同二哥说,否则,他要是仗着萧家的威势,逼着姑娘嫁给她怎么办?
她笑道:“因为程将军洁身自好,从不流连于烟花柳巷,且饮酒有度,不仅功勋卓著,踏实可靠,而且待我极为体贴,宁肯委屈自己,也要时时处处为我着想。”
萧悯一一与自己对照,越比心里越沉,抱头道:“这与我简直是截然相反。”
“二哥,如今你有了上进心,一切便都还来得及。”萧允仪宽慰道,“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繁多,其实,只要先从一样开始,剩下的,便可水到渠成。”
“什么?”
“立业。常人虽道‘先成家后立业’,可你既然受挫,就说明人家姑娘并不攀附你的家世,而是更看重你这个人。如果能够先立业,哪怕短期取不得什么丰功伟绩,可有了目标和约束,便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去荒唐。而恪尽职守,又能让你沉稳可靠起来。”
萧悯面露怀疑:“你是父亲派来的说客吧?”
萧允仪知道当年他与萧恒回到翊州后,父亲对他也是悉心栽培,可他无所用心,散漫抗拒,父亲怒其不争,想来那时类似的话与他说过许多。还是后来,程昭到了翊州,与萧恒一起成了父亲的左膀右臂,父亲才渐渐放开了对萧悯的约束。
“父亲如今忙于大计,哪有功夫管你?”萧允仪摇头道,“你若早听了父亲的劝告,早就美人在怀,也不会沦落到今天只能借酒消愁的地步。”
“你让我想想。”
萧允仪知道他逍遥惯了,突然让他拾起旧业来也需要莫大的决心和勇气。她点点头:“好。只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引得二哥如此神魂颠倒?”
萧悯酒已然醒了大半,哪里还会乖乖回答:“若你的法子管用,等我娶回家来,你自然知晓。”
“还真是翻脸无情。”萧允仪正欲继续试探,杜蘅却急急进门来,手里并没有端着醒酒汤,而是一脸不可置信:“郡主,二公子,大公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