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伤初愈即乔装出府,眼下又俨然一副乖觉小厮的模样,甚是灵活善变。宋珣不置一辞地笑了笑,倒也由她虚扶着上了车骄。

    傅临便瞧出了几分兴味来,“这般瘦小身形,模样也颇显秀气,想来并非寻常仆从。”

    怀慕一时无暇解释,只朝他拱手揖了揖:“今夜有劳大人。”

    傅临受了他这一礼,才稍有正色地开口:“殿下心中多扰,回府怕也是夙夜难眠,不若再备一壶春日酿。”言罢负手离去,朗声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轿内的人低笑一声,闲闲倚上边榻,示意欲掀帘下轿的怀真,“坐。”

    怀真很是配合地坐下询问:“殿下有何吩咐?”却见对方阖了眼似闭目养神,半晌未言。

    车轿缓缓行驶,街边响起一更声,怀真悄然掩去呵欠,看向假寐中的人。玉冠束发,锦带华服,虽置身乐坊倒也还算衣冠楚楚,自有一股雅人清致。那些坊间虚实不明的流言此时方有了几分印证,眼前伴着淡淡酒气的宁王殿下,可不正是一副肆意享乐,试图借酒浇愁的纨绔模样。

    宋珣睁开眼时,恰迎上那道打量着他的视线。四目相对,换来少女一声干笑:“今夜作此装扮出府,原是为了方便寻访一位友人。”顿了顿又道:“至于这身衣服,乃是奴婢私自溜进浣衣房找的,还请殿下恕罪。”

    见她机敏地先行坦言,宋珣只是一笑,若不经意地问道:“未知怀真友人名氏?同居京中,或许本王也识得。”

    出府访友本就是虚构之事,怀真难免支吾了片刻。随即灵光忽现地想起入京之初,曾有人与她互通姓名,也算作是一面之缘了:“那人姓顾,名若舟。”

    宋珣原本当她是闲极无聊才溜出府玩耍,闻言便多了一分惊讶:“靖安侯府少主?”

    彼时那名少年不过是见她出手救人,好意攀谈了几句,交浅未言深,怀真自然也不知他出自哪家府邸。如今看来这京城当真是卧虎藏龙,她闲逛时所遇之人,竟似乎皆是贵胄出身。感叹间唯有含糊地点了点头,又笑着另起话题:“奴婢伤势好转,全赖钟大夫妙手医治,也幸得殿下宽仁,为我寻来贵重药材。”

    春日酿的后劲此时方起,宋珣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也未再试探她如何结识侯府公子,轻笑着回应她的谢意:“区区几味药材换得一名婢女兼小厮,是本王之幸。”

    “......”心绪不佳倒还不忘揶揄别人,但见他笑容轻松,却是以手支额,姿态同往日醉酒的温羡师兄如出一辙。怀真只好按下腹诽,转作仆婢对主子的适度关怀:“大酒伤身,即便殿下心绪不佳,还且惜顾自身。”

    宋珣眸光微动,随之莞尔:“怀慕素日谨言,见了宗内师姐倒有不同。”

    帘外驾马随行的人听得分明,由是佯咳了一声,赧然回应:“属下失言。”

    宋珣含笑看着轿内之人,漫然道:“永嘉郡景致苍翠,山中生活怡然自乐,怀真何故舍之而去?”

    听他话中语气,倒似对玉仓山的光景颇为了解。怀真隐生几分好奇,同时不假思索地笑称是为游赏建康盛况,如同先前回答怀慕的询问一般。

    宋珣笑意淡淡:“既为游玩,总有离开之时,未知怀真日后作何打算?”

    怀真愣了愣,想起先前她拟契书时怀慕的一番言论,便又生出几分忧愁来。若是以那微薄月例去抵偿药材钱,何谈离开之时?眼前这位殿下虽瞧着并无几分醉意,但参考每回醉酒后甚好说话的温羡师兄,怀真决定试一试:“奴婢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能应允。”

    宋珣仍是轻笑:“何谓不情之请?”

    怀真斟酌后开口:“听闻府中仆婢皆有卖身契,殿下可否同我作个君子协定,省去那纸书契约?我既入府为婢,日后定然任凭差遣,只等殿下何时嫌了这名婢女,便自行离去。”

    宋珣意外了一瞬,随之调侃:“若本王始终不嫌,怀真岂非要一世为婢?”

    “......”怀真不以为然地小声反驳:“纵是夫妻手足之间,尚且有相看两厌的时候罢。”

    囿于轿内空间,两人的距离不甚远,宋珣虽醉酒头疼却也听得分明,不免失笑地看着她,心境倒是因这般三言两语的闲谈舒缓了许多。

    尽管在宁王府居住月余,因着钟大夫的三令五申,怀真也只能乖乖搬去竹林别院,终日待在房中养伤。期间仅止于听闻宁王办了春日宴,赴了诗会,抑或是入了皇宫。难得今夜出了府竟遇上本尊,不可不谓是机缘。见他半天未有回应,怀真耐不住追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宋珣平添了几分兴致,反问于她:“口头之约,若有心违背又如何?”

    怀真沉吟半晌,并指作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昨日飞鸿至,清禅宗覆信姗姗来迟,只道这名弟子资质平平不堪重用,故而容她下山游历增长见识。思及此,宋珣似笑非笑地看着眼前信誓旦旦的少女,“相识数月,还不知怀真本族名氏,早年又是因何变故拜入师门?”

    怀真举起的手微僵,转而揉了揉鼻子,佯叹:“殿下勿怪,自奴婢有记忆之时起,便已是师傅座下一名弟子。”说完故意打趣:“殿下有此疑问,莫非府中仆婢亦要考究出身?”

    昔日国师言传身教,座下弟子又岂会是庸才。此女一身轻功绝艺,亦不乏敏慧心思,墨子归却有意任其自流,想来是对恩人遗孤不忍苛责。可她当真对过去一无所觉?宋珣心中存疑,却也未再言语试探,漫笑着道:“自然不必。”

    宁王府无端多了一名不知来历的婢女,内务总管殷海难免意外地差人问话。

    殷海原为景熙宫内侍,于宫中侍奉当年还是宣仪皇后的张氏。彼时张氏尚且秉持着国母之仪,温恭且淑慎。见陛下密旨接回养在宫外的四皇子,亦是配合地颁了懿旨按下各宫流言,随之调遣身边亲信至临华宫照应年方十二的幼子。

    这一照应便近乎十载,其间风云变幻,曾经祥钟华阀的张氏全族顷刻翻覆为泥。而初时寡言沉静的稚嫩皇子随着岁月浸染,如今已是恣意洒脱的闲散王爷,投壶斗酒不事朝堂。旁人只道宁王母族无依,唯有终日荒废求个独善其身。但殷海这些年近身伺候,远比旁人看得清楚。

    废后张氏于殿下曾有照拂之恩,前太子同永安长公主于殿下亦为手足情谊。当年前太子因犯谋逆险被赐死,便是殿下暗中斡旋,促使百官面圣谏言,才令陛下动了恻隐之心。坊间从来不乏宁王的风流韵事,却不知府中时有星夜来客,同殿下闲叙风雅,笑论时局。

    久为天家侍奉,殷海也算深谙其中处世之道。如今的东宫同庆王府皆是群贤毕集之态,宁王府这般门可罗雀的光景,倒也可宽其心。

    是以昨夜听闻殿下携美而归时殷海并无异色,只当又是某处秦楼楚馆里的女子。禁宫有人病故,宫内宫外却是天色未变人事依旧。殿下借酒纾解苦闷也好,做戏给旁人看也罢,总归是有其缘由。

    不曾想今日却得知那女子并非旁人,而是月余前夜闯王府的莽撞刺客。

    殷海自然明白此人原为怀慕的同门师姐,只是不知这般行径古怪的方外女子为何要入府为婢。但左右是殿下授意,殷海心中虽好奇,倒也不会过多追究。

    于是只差了一名内侍去寻她过来,欲嘱咐一些府中规矩。未久内侍孤身而返,尴尬地解释称竹林别院中的人还未睡醒。

    殷海抬眼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已近晌午,此时殿下应已下了早朝,在出宫回府的路上了。遂笑叹了叹,挥手示意内侍退下,“既如此,容后再看罢。”

    怀真这一觉其实睡得并不踏实,昏沉间梦境不断。

    玉仓山中绿木茂盛,少见霜雪满枝,她却总记得窗外有雪花飘落之景。幼时零碎的记忆中似乎唯这一片雪色,以及空荡无人的院落。

    恍惚间又看见师傅的脸,眉目深皱,语重心长道:“建康已非故地,你又何必执意向往。”

    师傅素来少有正色,她笑得渐没底气,轻叹了一声,“归卧故山,原是爹的遗愿。”

    本以为是路遥归梦难成,画面忽而变幻,她已然置身雪野。前方依稀可见一座寂寥别院,她惊喜地奔行至门外,略有喘息地推开虚掩着的门。伴随吱呀一声轻响,映入眼帘的院落依旧空荡荡,唯独枯树下支着燃尽的炉子,透着些许熟悉的烟火气息。

    院内分明无人,耳畔却有一道低沉嗓音响起,语声断续,似在读着诗文,却又不时停下思考。怀真仔细听了片刻,才辨出那是爹的声音。懵懂之年尚不知诗中含义,如今听来,方明了那字句里满是郁郁不得志的落寞。

    她又仿佛亲见一座华贵府邸,中常侍手执绫锦诏书,声音细而亮:“今有刺史周巍等人奏称,司隶校尉林培元未察百官诸不法事,实则自身贪污渎职,赐令免官弃市,族孙禁锢三世不列仕途......”

    黄初十三年,一旨降罪,偌大的氏族顷刻倒落,此后建康再无林氏。

    那时怀真尚未出生,及至她落地面世,便逢家道中落之景。祖父被免官徒刑,族内亲朋避散,娘亲体弱多病。唯有爹凭着文人才识赚得薄银帖身,勉力持家。那段时日细想应是艰难凄苦,娘日夜憔悴不堪,爹愈发郁郁寡言,而她年幼无知。

    贫贱与病痛最终耗尽了娘的生命,隔年祖父押送弃市。年方五岁的她瞧着跪于坟前掩面沉默的爹,轻怯着道:“我想回家。”

    人事已散,何处为家。林渐风抱起稚女,最后遥望了一眼巍峨的建康城墙,“听闻南境风景宜居,安儿随爹一道远游可好?”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已非梦中人。

    后来的她是玉仓山下教书先生的稚女,是清禅宗内不学无术的弟子,却再也不是林氏后族。

章节目录

占得人间一味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宁二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二笙并收藏占得人间一味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