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阴沉的宛若深潭,被火烧没了的屋顶此时透下了几缕光,寒风吹着殿内的片片灰尘四扬,有若祭奠的冥纸在老道长四周盘旋着。
姝已着手上前移开了尸身,只见老道身下压着一个长条状的盒子,盒子的状态完好,大约这对他来说是什么重要物件,所以宁愿用自己的身躯遮挡。
思及此,姝已郑重地行了一礼,缓缓打开了盒子,只见里面有一把短柄权杖和一封信。
权杖上盘旋着一条镀金的蛇纹,在蛇头的地方镶嵌着一枚紫色的宝石,在这幽暗的环境下闪着光。
姝已只看了一眼便将它收回了盒子,此物断不能张扬。
想了想她把内衫裙摆撕了一段下来,裹住了这个盒子,打包背到了肩上。
蓦然间想起了白绸所书,“千山谷底隐落月,引魂不渡未亡人。”
千山观已毁,多半与千山谷底那桩事有牵连,此时若是再去便是打草惊蛇,更何况她身上背着的这物件绝对不能被人发现。她突然觉得身上的盒子有些沉重。
姝已在离去时沉沉地看了眼长眠于殿中的老道长,在去千山谷和立即回侯府之间选择了后者。
一路上,姝已小心谨慎,生怕被人跟踪,速度快出了残影,几乎比去程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待回到内院,姝已才松了一口气。
门吱呀一声开了,姝已和褚翊面面相觑。
“你怎么在这?”
“你怎么回来了?”
两人同时问出口。
姝已的发丝被风吹的有些乱,褚翊上前帮她捋了捋,顺势靠近姝已,略带歉意的微微一笑,在她耳边轻声说,“抱歉,隔墙有耳。私自进你的房间,是我不对,但自你离开后,九川公主的眼线一直在附近徘徊,我不得不做做样子。”
姝已嗯了一声,向后退了一步,拉开了些距离。
两人视线相触,姝已苍白的脸在褚翊面前无比的清晰,这是褚翊第一次在姝已眼中看到悲伤。
“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姝已沉了一口气,瞥了一眼墙外,越过他进了屋,把身后的包裹取下放到了桌子上,冷淡地道了句:“进来说吧,把门关上。”
屋内未点炭火,有些寒,褚翊知姝已身子畏寒,着手准备将盆炉中的炭火点燃。
“千山观,满门被灭。”姝已在他身后,一字一句道。
“什么?!”褚翊手中的引火木一抖,险些烫伤了自己的手。
“怎么会,老道长的武功那么高强,怎么会?”他喃喃自语,有些不可置信。
静默良久,两人围坐在桌前,氛围前所未有的严肃。
姝已叹了一口气,“褚翊,我本来不愿意和你说这些的,是不想你牵扯进这些事,但如今,想来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褚翊呆滞地望向她,眸色逐渐变得温柔,他从未想过姝已竟然会在意他的安危。
姝已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斟酌着字句,半晌,郑重地说,“我之前在千山谷底,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尸坑,里面有数千女尸,我一直怀疑千山观和背后之人有关系,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幕后有更为厉害的势力。这次千山观出事,很可能是杀人灭口。”
“盒子是老道长留下的?”褚翊眉头一拧,了解了事态严重,望向姝已放在桌上的盒子。
“嗯,他死前压在身下的。我打开看过了,里面只有一把短柄权杖和一封信。”姝已说着打开了盒子,取出那封信,将信件展开,其上血迹斑斓,“天道不为,宁祭人魂,愿吾族复兴,待九川神降,诛天得道。”
姝已的手钝了一下,诛天得道?好一个诛天得道。但若是牺牲他人得来的道,算什么道,不过是掩饰欲望的肮脏借口。
褚翊盯着那柄权杖看了半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是九川族神权法杖,历代只有神主才有资格拥有它。只是不知为何,会流落在外?”
姝已凝视着褚翊的动作,目光有些犀利,“褚翊,你似乎对九川族的事情很了解。”
“实不相瞒,我先前和你说的云游四海的神医好友,他出身九川,他的母亲也曾是九川族圣女。这些事情,我也是从他那里得知的。”
姝已没有应声。沉思了一会儿才问道:“褚翊,现任九川城城主在位多少年了?”
褚翊接过信纸看了一眼,边看边说,“九川城是世袭制的,现任城主在位二十年有余了。这……”待看到信纸上那句狂言妄语时,说了一半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他上一世并没有看到过这些,对九川族的事迹也仅仅是有所耳闻。不曾踏足过千山观,更不曾想过,会有人想要诛天得道。
原来在他还在纠结皇权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密谋神鬼之说了,是他坐井观天了。
“确认九川城主近来没有换人?”
“嗯,我确定,没有换人。”褚翊肯定地回答道,他还有些恍惚,但这件事他可以确定,如果九川城主真的换人了,瑾康帝那个老狐狸不可能没有察觉。
姝已沉默了,难道老道长真的是九川族人,这信是他写的?这不太可能啊,当初她明明听到了他与伏游说的话,才认定他没问题的。而且,如果他真的有问题,又怎会有如此下场。事情突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不行,我还是得去一趟九川城。”
姝已把权杖和信放回了盒子里,扔给了褚翊,“无论什么方法,替我保管好它。”
褚翊接过盒子,认真答道:“嗯,一定。”
几刻钟之后,两人一同出门。
看到一小厮和阿欢焦急地等在院门外,阿城正拦着他们。
“何事如此慌忙?”姝已疑惑地朝阿欢问道,她先前让阿欢去颜家遮人耳目,回来的匆忙还未来及去颜府接她,这小丫鬟向来听话,想来是有什么事。
“小姐,你回来了!”阿欢看到姝已惊讶道。
“阿城,何事?”褚翊先前给阿城发过暗号让他守住院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阿城听令,一直在拦着二人。
阿欢没有等阿城说话,颤抖的声音似是快要哭出来了,哆哆嗦嗦地喊道:“小姐,前线来信,少爷他出事了。”
姝已心道不妙,急忙伸手接过信件。
阿欢惊呼:“这是给小侯爷的信。”
姝已没管那么多,展阅,“羌衣有异,前线告急,成济身负重伤,恐命不久矣。军中将士染了怪病,战力被削弱大半,若继续僵持下去,此战恐会大败。颜家一生戎马,为国而死,在所不惜。但左州边城百姓不能落入羌衣手中,老朽早已做好了此次与羌衣同归于尽的准备。唯一担忧的是后续军中无人为首,恐会大乱,还望小侯爷能出手接管。我知道,你有你的苦衷,但除了你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人选了。另外,还望小侯爷遵守承诺,看在颜家与褚家世代交好的份上,好好照顾姝已,如果可以,也烦请多多照看吴氏,免得她孤苦无依,颜某在此,谢过了。”
是颜将军的字迹。
一滴泪从姝已的眼中掉落,姝已分不清那是属于原身的情绪,还是此时此刻的她。
褚翊接过她手中的信件,看过后,上前轻轻搂住姝已,安抚地拍了拍她的后背。
“别怕,我这就去皇宫请命。”褚翊深知,如果他今日选择接手此事,他之前的计划都将功亏一篑。在她后背上轻抚的手,逐渐缩回了袖中,紧握成拳。
“别去。”姝已从他怀中退开,面色冰冷,仿佛刚刚脸上的泪痕只是错觉。
褚翊看着她,疑惑不解。
“不需要你去求瑾康帝。此事是颜家的事,我亲自去解决。”
“你能做什么?姝已,别犯傻,边疆战事,不是你能左右的。”褚翊双手扶住她的肩膀,认真劝道。
“褚翊,你忘了,我在修魔。”姝已坚定地说,一双眸子漆黑的有些骇人。那一霎那,褚翊仿佛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不,那不是人的情绪。
褚翊没有放手,继续问道:“你确定要去?”
姝已没有回答,她的眼神已经昭示一切。
“我们出发去边境吧,我陪你一起。”褚翊妥协道。
姝已摇摇头,“不行,你必须留在府中,如果这期间九川公主有异,还有你能监看着。”
褚翊低下头,似是在思索。
姝已继续说道:“九川的异样不比羌衣少,你留在京中,多多帮我照看颜家。”
褚翊咬了咬牙,想到还有那盒子里的东西要保,应了句,好。
姝已吩咐厨房做了些干粮,打包好后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下行囊,就准备出发。
如今九川公主和皇后那边,她不用再找什么借口了,去边境探亲一月半载都回不来,兴许等她回来时,太子和九川公主的大婚都已经结完了。
“小姐,奴婢随您一起去。”阿欢跟着姝已,焦急道。
“不用,你先回颜府吧。若有什么事,记得第一时间来找褚翊。”
阿欢糯糯地点点头,有些想哭,想起姝已曾和她说的话,又止住了眼泪。
褚翊跟在身后,想了想还是出声道:“要不让阿城备量马车送你吧,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多有不便。”
“不必,带人反而会拖累我的速度。”
褚翊愣了一下,是他多虑了,姝已并不是那种会因难过而不能自已的人。
“好。”
褚翊在侯府大门口目送姝已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刚想回府,就见一群人马从街前朝侯府这边走来。
红绸绫罗,阵势大的仿佛是要迎亲。
姝已着手上前移开了尸身,只见老道身下压着一个长条状的盒子,盒子的状态完好,大约这对他来说是什么重要物件,所以宁愿用自己的身躯遮挡。
思及此,姝已郑重地行了一礼,缓缓打开了盒子,只见里面有一把短柄权杖和一封信。
权杖上盘旋着一条镀金的蛇纹,在蛇头的地方镶嵌着一枚紫色的宝石,在这幽暗的环境下闪着光。
姝已只看了一眼便将它收回了盒子,此物断不能张扬。
想了想她把内衫裙摆撕了一段下来,裹住了这个盒子,打包背到了肩上。
蓦然间想起了白绸所书,“千山谷底隐落月,引魂不渡未亡人。”
千山观已毁,多半与千山谷底那桩事有牵连,此时若是再去便是打草惊蛇,更何况她身上背着的这物件绝对不能被人发现。她突然觉得身上的盒子有些沉重。
姝已在离去时沉沉地看了眼长眠于殿中的老道长,在去千山谷和立即回侯府之间选择了后者。
一路上,姝已小心谨慎,生怕被人跟踪,速度快出了残影,几乎比去程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待回到内院,姝已才松了一口气。
门吱呀一声开了,姝已和褚翊面面相觑。
“你怎么在这?”
“你怎么回来了?”
两人同时问出口。
姝已的发丝被风吹的有些乱,褚翊上前帮她捋了捋,顺势靠近姝已,略带歉意的微微一笑,在她耳边轻声说,“抱歉,隔墙有耳。私自进你的房间,是我不对,但自你离开后,九川公主的眼线一直在附近徘徊,我不得不做做样子。”
姝已嗯了一声,向后退了一步,拉开了些距离。
两人视线相触,姝已苍白的脸在褚翊面前无比的清晰,这是褚翊第一次在姝已眼中看到悲伤。
“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姝已沉了一口气,瞥了一眼墙外,越过他进了屋,把身后的包裹取下放到了桌子上,冷淡地道了句:“进来说吧,把门关上。”
屋内未点炭火,有些寒,褚翊知姝已身子畏寒,着手准备将盆炉中的炭火点燃。
“千山观,满门被灭。”姝已在他身后,一字一句道。
“什么?!”褚翊手中的引火木一抖,险些烫伤了自己的手。
“怎么会,老道长的武功那么高强,怎么会?”他喃喃自语,有些不可置信。
静默良久,两人围坐在桌前,氛围前所未有的严肃。
姝已叹了一口气,“褚翊,我本来不愿意和你说这些的,是不想你牵扯进这些事,但如今,想来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褚翊呆滞地望向她,眸色逐渐变得温柔,他从未想过姝已竟然会在意他的安危。
姝已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斟酌着字句,半晌,郑重地说,“我之前在千山谷底,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尸坑,里面有数千女尸,我一直怀疑千山观和背后之人有关系,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幕后有更为厉害的势力。这次千山观出事,很可能是杀人灭口。”
“盒子是老道长留下的?”褚翊眉头一拧,了解了事态严重,望向姝已放在桌上的盒子。
“嗯,他死前压在身下的。我打开看过了,里面只有一把短柄权杖和一封信。”姝已说着打开了盒子,取出那封信,将信件展开,其上血迹斑斓,“天道不为,宁祭人魂,愿吾族复兴,待九川神降,诛天得道。”
姝已的手钝了一下,诛天得道?好一个诛天得道。但若是牺牲他人得来的道,算什么道,不过是掩饰欲望的肮脏借口。
褚翊盯着那柄权杖看了半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是九川族神权法杖,历代只有神主才有资格拥有它。只是不知为何,会流落在外?”
姝已凝视着褚翊的动作,目光有些犀利,“褚翊,你似乎对九川族的事情很了解。”
“实不相瞒,我先前和你说的云游四海的神医好友,他出身九川,他的母亲也曾是九川族圣女。这些事情,我也是从他那里得知的。”
姝已没有应声。沉思了一会儿才问道:“褚翊,现任九川城城主在位多少年了?”
褚翊接过信纸看了一眼,边看边说,“九川城是世袭制的,现任城主在位二十年有余了。这……”待看到信纸上那句狂言妄语时,说了一半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他上一世并没有看到过这些,对九川族的事迹也仅仅是有所耳闻。不曾踏足过千山观,更不曾想过,会有人想要诛天得道。
原来在他还在纠结皇权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密谋神鬼之说了,是他坐井观天了。
“确认九川城主近来没有换人?”
“嗯,我确定,没有换人。”褚翊肯定地回答道,他还有些恍惚,但这件事他可以确定,如果九川城主真的换人了,瑾康帝那个老狐狸不可能没有察觉。
姝已沉默了,难道老道长真的是九川族人,这信是他写的?这不太可能啊,当初她明明听到了他与伏游说的话,才认定他没问题的。而且,如果他真的有问题,又怎会有如此下场。事情突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不行,我还是得去一趟九川城。”
姝已把权杖和信放回了盒子里,扔给了褚翊,“无论什么方法,替我保管好它。”
褚翊接过盒子,认真答道:“嗯,一定。”
几刻钟之后,两人一同出门。
看到一小厮和阿欢焦急地等在院门外,阿城正拦着他们。
“何事如此慌忙?”姝已疑惑地朝阿欢问道,她先前让阿欢去颜家遮人耳目,回来的匆忙还未来及去颜府接她,这小丫鬟向来听话,想来是有什么事。
“小姐,你回来了!”阿欢看到姝已惊讶道。
“阿城,何事?”褚翊先前给阿城发过暗号让他守住院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阿城听令,一直在拦着二人。
阿欢没有等阿城说话,颤抖的声音似是快要哭出来了,哆哆嗦嗦地喊道:“小姐,前线来信,少爷他出事了。”
姝已心道不妙,急忙伸手接过信件。
阿欢惊呼:“这是给小侯爷的信。”
姝已没管那么多,展阅,“羌衣有异,前线告急,成济身负重伤,恐命不久矣。军中将士染了怪病,战力被削弱大半,若继续僵持下去,此战恐会大败。颜家一生戎马,为国而死,在所不惜。但左州边城百姓不能落入羌衣手中,老朽早已做好了此次与羌衣同归于尽的准备。唯一担忧的是后续军中无人为首,恐会大乱,还望小侯爷能出手接管。我知道,你有你的苦衷,但除了你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人选了。另外,还望小侯爷遵守承诺,看在颜家与褚家世代交好的份上,好好照顾姝已,如果可以,也烦请多多照看吴氏,免得她孤苦无依,颜某在此,谢过了。”
是颜将军的字迹。
一滴泪从姝已的眼中掉落,姝已分不清那是属于原身的情绪,还是此时此刻的她。
褚翊接过她手中的信件,看过后,上前轻轻搂住姝已,安抚地拍了拍她的后背。
“别怕,我这就去皇宫请命。”褚翊深知,如果他今日选择接手此事,他之前的计划都将功亏一篑。在她后背上轻抚的手,逐渐缩回了袖中,紧握成拳。
“别去。”姝已从他怀中退开,面色冰冷,仿佛刚刚脸上的泪痕只是错觉。
褚翊看着她,疑惑不解。
“不需要你去求瑾康帝。此事是颜家的事,我亲自去解决。”
“你能做什么?姝已,别犯傻,边疆战事,不是你能左右的。”褚翊双手扶住她的肩膀,认真劝道。
“褚翊,你忘了,我在修魔。”姝已坚定地说,一双眸子漆黑的有些骇人。那一霎那,褚翊仿佛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不,那不是人的情绪。
褚翊没有放手,继续问道:“你确定要去?”
姝已没有回答,她的眼神已经昭示一切。
“我们出发去边境吧,我陪你一起。”褚翊妥协道。
姝已摇摇头,“不行,你必须留在府中,如果这期间九川公主有异,还有你能监看着。”
褚翊低下头,似是在思索。
姝已继续说道:“九川的异样不比羌衣少,你留在京中,多多帮我照看颜家。”
褚翊咬了咬牙,想到还有那盒子里的东西要保,应了句,好。
姝已吩咐厨房做了些干粮,打包好后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下行囊,就准备出发。
如今九川公主和皇后那边,她不用再找什么借口了,去边境探亲一月半载都回不来,兴许等她回来时,太子和九川公主的大婚都已经结完了。
“小姐,奴婢随您一起去。”阿欢跟着姝已,焦急道。
“不用,你先回颜府吧。若有什么事,记得第一时间来找褚翊。”
阿欢糯糯地点点头,有些想哭,想起姝已曾和她说的话,又止住了眼泪。
褚翊跟在身后,想了想还是出声道:“要不让阿城备量马车送你吧,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多有不便。”
“不必,带人反而会拖累我的速度。”
褚翊愣了一下,是他多虑了,姝已并不是那种会因难过而不能自已的人。
“好。”
褚翊在侯府大门口目送姝已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刚想回府,就见一群人马从街前朝侯府这边走来。
红绸绫罗,阵势大的仿佛是要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