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第973章 橘青登要造反?【4500】

    元治元年(1864),12月28日——

    再过两日便是大年三十。

    新年的到来稍微冲淡了战争的阴霾。

    喜庆的氛围逐渐取代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随着外出避灾的百姓们的陆续归来,烟火气重新降临在这座满目疮痍的城町。

    商铺陆陆续续地开张。

    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

    市集里的吆喝声一阵高过一阵。

    镜饼、屠苏酒等过年必备的饮食被摆上货架。

    稍有财力的家庭纷纷在自家门前摆上门松、注连饰,令人直观地感受到新年的到来。

    “年味”在弥漫,一切似乎都在回到正轨。

    相比起前阵子的喊杀震天、血流漂橹的场面,当真是恍若隔世。

    近日以来,唯一值得一提的大事,大概便是天皇宣告改元。

    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各式各样的大事件接踵而来,令人喘不过气来,以致于让人都快忘记“池田屋之变”、“京都夏之阵”、“长州征伐”、“第二次关原合战”、“江户笼城战”这一连串大事件,都发生在短短数月之内!

    从夏天至冬天……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天下局势几经更变。

    回望前不久的夏季,屡战屡败的长州已是奄奄一息。

    是时,天下人都觉得长州完蛋了,不再具有争夺天下的能力与资格。

    可到了冬天,长州竟联合法诛党,发动漂亮的反击,将幕府逼至绝境!

    他们虽未成功攻陷江户,但他们确实是重创了幕府,逆转了原本必死的局面,将死棋给走活了!

    紧接着,征长前线的诸藩的落井下石,给幕府的“伤口”撒了一把盐。

    各方势力打了大半年,又回到原点——天下局势扑朔迷离,不知鹿死谁手!

    如此戏剧性的事态变化,既残酷,又隐隐透出几分黑色幽默。

    朝廷有感于今年是个多事之年,为讨个好兆头,故决定在过完新年后,放弃现有的年号“元治”,改元“庆应”。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值得一提的大事了。

    江户的士民们都在为重建城町、欢度新年而奔走忙碌。

    一切温和,一切平静。

    ……

    ……

    日本桥,某处——

    “小孩!走开!我这儿只要成年人!”

    “我、我的力气不输成年人!求求你了!让我跟着你干活吧!”

    “我还缺三个人!再来三个人!”

    “我我我!选我!瞧呀!看看我这身板!我的力气可大了!”

    “我不挑活儿!不管是筛沙子还是扛木头,我都能干!”

    “嗯?你是武士?我们这儿不要武士!”

    “武、武士就不能来搬木头吗?”

    “想来搬木头的话,就先把你腰间的那家伙给解了!佩着把刀还怎么干活!”

    “身为堂堂武士,岂能不佩刀!”

    “不愿解刀的话就走开!去找别家去!”

    ……

    此时此刻,无数工头在日本桥招揽苦力。

    因为是“五街道”的起点,所以来江户打工、找营生的年轻人们,都会先在日本桥落脚。

    正因如此,急缺劳力的工头们都盯上这片比肩迭迹的土地。

    他们站在显眼的地方,朗声宣布自己要多少人、有什么限制,然后从蜂拥而至的人群里挑出看中的人。

    在招够人手后,就直接带着新招募的劳力直奔工地,开始干活。

    惨烈的战争给江户带来深远的伤害。

    法奇联军的炮火摧毁了江户四成以上的地面建筑。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到处都是亟待修复的建筑、道路。

    到处都是等着动工的工地。

    到处都是商机!

    沉寂许久的土木业重新红火起来。

    江户的各家工头集体出动,接下一个个大单。

    这“蛋糕”是如此诱人,以致于连外地的工头们也被吸引了。

    外地的工头们相互联合,集合了一大批人手——这些家伙的身上大多是纹龙画凤的——气势汹汹地涌向江户,誓要分一杯羹。

    凡是能干工程的人,都不会是什么善茬——这条真理,放至古今中外皆准。

    不出意料,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连江户奉行所都惊动了。

    奉行所派出大量差吏,制止斗争,并且居中斡旋,才终于把这骚乱弹压下去。

    最终结果是,外地工头被悉数驱逐,江户本地的工头们得以独吞“战后重建”这块营养丰富的大蛋糕。

    此等结果,实不为奇。

    异乡人斗不过地头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管怎样,江户的“战后重建”总算是提上日程,并且迅速动工。

    霎时,一个个工地崛地而起。

    “哗哗啦啦”的筛沙声、“乒乒乓乓”的磕碰声、“叮叮咚咚”的挥锤声……工地专有的各类声响,此起彼伏。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总能促进当地的经济。

    多亏了这些工人的卖力劳作,江户的民生得以快速恢复。

    大量商家发现这宝贵的商机,争相恐后地奔向各个工地,摆下一座座饮食摊,专门赚工人们的钱。

    就连一些平常不做生意的本分人,也纷纷挑起扁担,向工人们兜售茶水、糯米团子等简单的饮食。

    有道是“食、色,性也”,所以不仅是餐饮业,就连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子们,也盯上这些工人的钱包。

    “他们今天就要发工钱了,都打起精神来。”——最近总能在夜莺们的口中听见这样的话语。

    【注·夜莺:在街头揽客的廉价娼妓,大多在本所、鲛河桥、浅草堂前出没。】

    这一幕幕场景,恍若“明历重建”的重演。

    在“振袖火势”烧毁三分之二的江户后,幕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明历重建”。

    此次重建的影响是那般深远,可谓是影响了江户的方方面面。

    不夸张的说,其影响力直至现在都没有消除。

    在修复建筑的同时,幕府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做出大的调整,营建大量的专门用于防火的宽广道路,即广小路。

    多亏了这一系列高明的新布局,江户从此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火灾,使江户的士民们得以远离祝融之威。

    “明历重建”还让江户人拥有了更加健康、完善的饮食习惯。

    为了适应繁重的土木作业,工人们自然是吃得更多、更好,这直接促进了江户饮食业的发展。

    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食物、餐厅,都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

    不仅如此,江户人的饮食习惯亦发生巨大的改变,从原先的“一日两餐”变为如今常见的“一日三餐”。

    从结果来看,“明历重建”不仅让江户获得新生,同时也让江户的士民们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明历重建”这个鲜明例子做参考,故而有许多江户人乐观地想着:这次的战争,说不定能成为江户的又一次“新生”的契机!

    ……

    ……

    “小子们!跟我来!咱们的工作是修复桶町的桥梁!这活儿不难!相见既是有缘,我今晚请你们喝酒!权当作是给你们接风!”

    工头的话音刚落,他身周立时响起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

    二十来名身强体壮的健壮小子围绕着这名工头,一行人步履匆匆地离开日本桥,奔向桶町。

    有了工头的这番激励,他们无不摩拳擦掌,振奋异常,迫不及待地要在工地上大显身手。

    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总少不了喧闹。

    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湖,谁也不认识谁,但不消片刻,他们就热烈地聊起天来。

    “桶町……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小千叶剑馆就在桶町吧?”

    “没错!”

    “太好了!那我们说不定能够碰见‘江户第一美人’千叶佐那子!我早就听说千叶佐那子是十年难得一遇的美人!若能跟她见上一面,等我日后回老家了,就可以跟乡亲们好好地吹嘘一番了!”

    工头闻言,“呵”地冷笑一声,表情玩味地转头看向对方:

    “想见千叶佐那子?你想得倒挺美!很可惜,你这想法注定落空!千叶佐那子早就嫁到外地去了!据说她现在连小孩都生了!”

    “什么?千叶佐那子嫁人了?!是哪个混账这么走运!”

    “‘仁王’橘青登。”

    “喔……呃呃……抱歉……刚才是我口出狂言,不慎冲撞了仁王大人,你们可别乱传哦……”

    工头爽朗一笑:

    “放心!仁王大人跟其他老爷不一样!他很亲民,心胸非常开阔!不会计较这点小事!即使你方才的妄语传入其耳中,他肯定也只会一笑了之!”

    谈到仁王,大伙儿统统来了精神。

    男性中有两大话题是永恒的,是超越年龄、地域、种族的。

    一是“色色”,二是“键政”。

    他们刚刚已经聊过前者,是时候开始后者!

    就这样,众人的话题流畅地从“江户第一美人”过渡到刚刚立下救国之功的“仁王”。

    “仁王大人真了不起啊!”

    “只可惜我有老母在家,不忍心离她而去,要不然我真想去大津投奔仁王大人!”

    “仁王大人又立奇功,而且是拯救江户与幕府的大功!真不知道他这回儿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奖赏!”

    “奖赏?我看难!你没听过评书吗?旷世奇功最难赏!更何况仁王大人早就是赏无可赏!”

    “没错!论封地,他是坐拥40万石领土的大大名;论官职,他是掌管幕府全部陆军力量的陆军总裁,幕府还能赏他什么?”

    “‘陆军总裁’已经是因人设职了!再设新职的话,该设啥职呀?”

    “‘海陆军大总管’?”

    “傻瓜!怎么可能让一介臣子握有这么大的权力!”

    “依我看呐,顶多就是多封一点土地给仁王大人,接着再联络朝廷,将他的官位再升一升。”

    “这样的奖赏,未免太寒酸了吧!”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仁王的奖赏”,聊得好不投入,谁也说服不了谁。

    可就在这时,某个面容憨厚的家伙冷不防地插话进来:

    “仁王大人拥有强悍的实力,又有这么高的民望,那他都可以自立为新的将军了吧?”

    霎时,全场俱静……

    此言一出,大伙儿的话音戛然而止。

    他们纷纷瞪圆双目,旋即不约而同地转过脑袋,朝那个嘴贱的家伙投去震愕、愤恨的目光。

    同一时间,在前边领路的工头脸上轰然变色。

    “这种话别乱说!”

    他狠狠地用凶恶的眼神去剐对方。

    “这种话是能随便说出口的吗?!”

    对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忙不迭地低头认错:

    “对、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诚意可嘉,然为时已晚!

    “你给我滚!我不要你了!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

    “欸?工头,我……”

    “快滚!”

    “我……”

    “滚!”

    眼见工头态度已决,此人不敢再作声,神情黯然地低下头,灰溜溜地转身离开,眨眼间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亲眼看着对方跑远后,工头连喘数口粗气,心有余悸地左右扫视,观察周围的人群。

    这一刻,旁人看来一片祥和的人群,在他眼里像极了阴森恐怖、仿佛潜藏着无数豺狼的黑暗森林!

    俄而,他表情沉重地缓缓呢喃:

    “尤其是在当前这种节骨眼里,更不要乱说这种话……”

    ……

    ……

    那个嘴贱的家伙走了。

    可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

    就因他这一句话,大伙儿无心再聊天,默然无声地加紧赶路,逃也似的奔向桶町。

    令人瞩目的是,从刚才起就有几人格外安静。

    这几人默默地走在队伍的最末尾,哪怕是在最喧闹、聊天氛围最热烈的时候,他们也不发一语。

    突然间,其中的某人微微斜过眼珠,看向远方的江户城,眼神深邃……

    ……

    ……

    12月28日……对于江户的绝大部分士民来说,这一天没啥特别的,只不过是大年三十的两日前。

    这一天,没啥惊喜,也没啥惊吓,仿似“平静”一词的最佳注解。

    然而……这份平静只持续到中午时分。

    就在今日正午,一则突如其来的惊天消息打破了江户的安宁——幕府对外宣布,调新选组入“三十六见附”,拱卫江户城!

    关于这份调令,幕府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战争过后,江户城的守备变得无比空虚,出于安全起见,才让新选组暂时驻守‘三十六见附’”。

    从表面上看,这份理由无可挑剔。

    前阵子的惨烈战争确实是让将军的亲卫队——大番组、小姓组与书院番组——死伤惨重。

    是时,酒吞童子等人的猪突猛进令江户城变为“血城”……

    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填补亲卫队的损失,故调新选组来拱卫江户城——乍一看去,似乎无可厚非。

    只不过……这虽是看起来没啥毛病的调令,但众人无不从中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调外军来顶替禁军——不管是在哪一时代、哪一国家,这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更何况,任谁都知道,新选组乃名义上的幕府军队,其本质是青登的私兵!

    “三十六见附”是江户城的重要防线,谁掌控了“三十六见附”,谁就控制了江户城。

    调新选组来驻防“三十六见附”……这等于是让青登掌控江户城!

    太不寻常了……特别是在市井间正流传“橘青登要造反”这一消息的这个时候,就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在议论:橘青登是当世的安禄山、明智光秀,他马上就要造反了!

    *

    *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ins>

章节目录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漱梦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漱梦实并收藏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