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事情很清楚明晰。
顾含章大怒。
平日里,便是吴琼华与吴琼玉两姐妹言语上刻薄一点、阴阳怪气一点,顾含章瞧在胡府的面子上,一向很少理会。
然而这并不表示她就是没有脾气的。
今天谁也没惹着她,莫名就动手,谁惯的她!
顾含章气得狠了,换了衣服出来,把她拎了过来,二话不说,劈手就是几记耳光,直扇得吴琼华往日看起来娇艳的脸蛋儿顷刻间便红肿一片。胡珈珈刚受了一场惊吓,惊魂未定,哪里顾得上管她。再说她自己心里也有火呢。旁的人,自己也被顾含章的举动吓着了,顾不上管她。
这还是顾含章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她的强悍。
也是。有着萧亦昙的撑腰,在云州地界,她本来便可以横着走的。
江蕙娘深深叹口气,也不敢拦着顾含章,只打发人去叫胡府的人过来接人。江司马与胡贵他们在梨林的深处,还不知道这一番闹剧呢。
好好儿的一个上祀节被扫了兴,余下的闺秀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纷纷辞别。一众云州书院的学子也有几分尴尬。赵归程深深地吐了口浊气,平复了一下心绪,与师兄弟们作别,跟着顾含章也走了。
赵归程心知吴琼华那一番莫名的心火是因自己而来的。然而他却又不知怎么对顾含章道歉。他实也不知道那吴琼华莫名的有什么好闹腾的--不过是一桩没成的亲事而已,他又没沾惹过她。
顾含章走得极快,赵归程一介书生,追得急了便有些踉跄。顾含章走了一会才发现,心里也叹口气,停下步子,对他道:
“木头哥,今天这事儿不怪你,你别扯自己身上去。你是跟他们走路来的吧?我今儿坐的马车,一会儿让半夏骑马带你回去。”
她把丫头们放了假,现今她还没走到停马车的地方呢。
赵归程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走回去就行了。”
说罢,神情踌蹰,片刻道:“顾师妹,对不起,是我惹的祸。”
顾含章摇摇头。这事儿也怪不了赵归程,本来便是那姓吴的心胸狭窄。
顾含章回去后,青袖姑姑见她换了一身衣裙,少不得问一问原委。这一问,跟去的丫头糟了殃,因着没有照顾好主子,全都被罚。顾含章身子沾了水,又急走吹了风,回去后连着几日都有些恹恹的。接着便患了病,先是觉着整个身子昏沉,然后开始咳嗽,十来日后素来身子康健的顾含章忽起了高热。她身体自幼强健,便是小病也极少。然而这一病却来势汹汹。萧亦昙还在帝京没有回来,流采苑的人如临大敌。
“姑娘这是风邪入体引发的高热,先有冷痛沉重之感,后又痰多且色白,我先开一剂汤药退热。”徐郎中扶了脉,开了药方交给一旁候着的剪秋。
剪秋看了看方子,见上边儿写了麻黄、白芍、干姜、桂枝、五味子、炙甘草、法半夏各四钱,细辛两钱,正是小青龙汤。
“加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一个半时辰服一碗,出汗退热后再换方子。”徐郎中叮嘱道。
剪秋忙唤了一个小丫头一同往库房拣了药材守着小火炉熬药。
三日后,顾含章的高热渐渐退了下来,青袖、青娥两位姑姑和灵陌馆中的一干丫头仆妇才松了一口气。徐郎中又斟酌了一番在小青龙汤上再加了一味金沸草散。
如此,顾含章在迷迷糊糊中被灌了一肚子汤药,终是好转了过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自认已经痊愈的顾含章没拗过两位姑姑,又连喝了半个月的苦药,直嚷舌头都没味道了才被放过。
胡家曹大奶奶在顾含章病倒后没两天便带了一堆药材上门来探病。然而听丫头说了上巳节当日的情景,内管事的青娥姑姑毫不犹豫地没给好脸,胡大奶奶连灵陌馆的门都没得进就被她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胡府,珠玉阁。
吴琼华坐在窗前的榻上,蔫头耷脑地听着吴夫人的训斥。被迁怒的胡大郎之妻曹氏在一旁低着头。
“老爷糊涂,你也跟着痰迷了心窍?那赵归程是什么人?一个穷书生!不过小小的举人,你居然敢托人上门提亲妄图把华娘嫁给他!他好大的脸!”胡夫人吴氏啐了一口,骂道:
“你就这么不待见你表妹?你这个黑了心肝的混帐玩意儿!你是要把你表妹推到火坑里看着她遭难你心里才快意是不是?你是巴不得把我气死好如了你的意!”
吴氏说着,越发怒火中烧,又一巴掌扇了过去。
曹氏不敢躲避,生生受了这一巴掌,白净的面庞上立即现出红红的五根手指印。她捂着脸“咚”一声跪了下去,哭着道:
“媳妇不敢。请娘明鉴,原不是媳妇要请人说媒,本是表妹说的,说父亲要媳妇请人上门去说合的。”
“你就不知道劝劝老爷?你就不知道这门亲事结不得?你就不知道等我回来再办?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吴氏一声高过一声,吴琼玉早就见机躲出去了,吴琼华在一旁缩着不敢开腔。
这事儿本是她去求的自己的姑父,然而见吴夫人正在盛怒之中,她看着曹氏跪在一旁,却并没有想要帮着说一说情的意思。
那天从贺都河畔回来,她就被禁足了。若不是看在她不是自己亲女的份上,胡贵都要上去揍人了。如今,吴夫人从徐州回来,胡贵又去了衙署,她一听说了提亲的事情,就发了火。
曹氏双膝跪在冷沁沁的青砖地上肿痛得厉害,却只能忍住。
吴氏骂了一通,出了气,又让曹氏跪了半个时辰,方让她回了自己的院子。
吴琼华见自己的姑母出了气神情平静了些,讨好地双手拿了几上一只蜜桃,可怜兮兮递了过去。
吴氏白了她一眼,接过蜜桃随手放在一旁,瞧见她那幅瑟缩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又拍了一下几子,厉声道:
“究竟怎么回事,你给我好好说清楚!”
吴琼华怯怯道:“就,就是提了个亲。”
“哼!别瞒我!你是我养大的,我还不清楚?莫名其妙地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嫁一个穷书生?”
“不是什么穷书生。姑父都说了,莫欺少年穷……”吴琼华弱弱道。
话未说完,吴氏伸手就给了她一个爆栗。
吴琼华双手捂着额头不敢吭声。
吴氏被气笑了:“你还知道疼?你知道不知道我刚刚进家门就听说你被拒婚的时候我心里有多疼?我好好的华娘,郡守府的侄女儿,被一个不长眼的穷酸书生给拒婚了,你丢不丢人哪你?”
吴琼华蔫搭搭的:“我也不想啊。”
“你说你,看上什么人不好,偏看上个穷酸?你给我说说,你真就那么中意他?”
“也,也,也不是十分中意哪,”吴琼华小小声说,“他不是中举了吗?而且书院中的方山长很喜欢他。”
“就一个臭举人!连个进士都不是!你哪只眼睛看出他会有个好前程了?”吴夫人啐了一口。
吴琼华低着头。
“你呀你呀,”吴氏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点了点她,“你就这么点子出息?不过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把你的眼给迷住了?你是谁?你虽不是这云州郡守的亲女儿,你也是从小在这郡守府长大的!你二表嫂出身江左吴氏,你大表哥在北都护府中好歹是个参军,你大表嫂娘家也是一名校尉,你二表哥是堂堂翰林院庶吉士!你说,只一个堪堪中举的穷酸举子也配娶你?”
吴氏气了个倒仰,厉声喝问:“你说说,我花那么多心思为你挑选人家,你只一个堪堪中举的穷酸举子就想嫁出去?别说那赵归程还不是进士,就算他也中了个进士,他家中也只会是拖累!他家中有什么?就那书院的山长老师?能提携他做什么?”
吴琼华垂头不语。她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想着自己听到的另一则事,吴夫人又恨恨地道:“你说你,惹那个破落户做什么?你看看你,当着那么多人面被她给扇了,丢面子了吧?你跟她争什么争?”
“我不是……”吴琼华急切地为自己争辩。
“你不是什么?我把你养大的,我还不知道你?”吴夫人横她一眼,“她一个丧父丧母的,顾家宗族都死绝了!就凭她那条件,哪个高门大户也不愿娶了作嫡媳世妇。况且,她那相貌哪比得上你?”
吴琼华低声嘀咕:“可她有信王。”
“哎哟你这个傻子!”吴夫人一指头点点她额头,“我难道不知道她背后是有信王?不然,我能叫你日常近着她一点?”
看看自己侄女的相貌,她原本的计划其实也是想要把这个长得娇媚的侄女送到信王府上的。奈何胡贵不上心,她自己又不争气抓不住机会。好几次府里设宴,她都把这侄女带到信王面前了,信王不动心,她也不能硬塞进去,她还得顾虑胡贵的态度。
她看看吴琼华低着头,明显还有些不太服气,想了想,对她道:“姑母自然是想你好的。只是这云州的地界,能挑的就那么几户人家,如今也没有适当的儿郎。这次,姑母回去徐州,同你二表嫂娘家那边聊了聊,我想过了,徐州不成,咱们直接往帝京去。我回来前也给你二表嫂去了信,让她在那边使使劲儿,你二表嫂娘家那边也会替你寻摸寻摸的。”
她伸手,漫不经心地抚了抚吴琼华衣服的襕边儿,眼睛却盯着她看:“姑母刚才也说了,那顾含章不能作嫡媳世妇,但说给你四表弟却也不是不可以。你四表弟是个不争气的,文不成武不就,姑母也不忍心让他吃苦。姑母想过了,若那顾含章嫁过来,信王就为着面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帮你四表弟谋个好点的位置。你二表哥在翰林院,凭信王堂堂亲王的身份,拉扯他一把让他往上爬一步弄点前程还不易如反掌?再说,她无父无母的,就她那惫懒样,咱家肯要她,她也该念福了。到时,她嫁过来了,你虽是表姐,可在咱家自幼长大的,一样是她的姑姐!你还能压不住她?这个时候给她斗什么气?”
吴琼华眼皮子一跳,告诫自己不能心慌,低眉顺目地道:“华娘听姑母的。之前,是华娘急躁了。”
心里却止不住发冷。原本,她在胡家长大,年龄与胡二郎最是贴近,又有着小时的情份,表哥表妹的,姑父也是个讲理的,家世也便宜,就近嫁在胡家,那是最好不过的。她想着,姑母对她一向很好,也喜欢她,应该,不反对她作她的儿媳吧?谁料,她刚怂恿了胡二郎,这边,吴夫人就为他订了徐州的吴家女儿。虽说都是吴家,其实那已经隔了不知几房了。只不过那个吴家现今在徐州发展很好,吴夫人贴了上去认了个本家,欢欢喜喜地把“侄女”迎娶了回来。
如今,她想着胡四郎与自家妹妹年龄正恰当,那胡四郎身上现今也没有功名,这下,吴夫人该不会拦着了吧?她这头还鼓动自家妹妹多与胡四郎加深感情呢。谁想,姑母早挑好了人选!
她心里不免忿忿。凭什么呢?明明是姑母嫡亲的侄女,说什么看重!到头来,仍然比不上她口口声声说的那个一无是处的小狐狸精!
顾含章大怒。
平日里,便是吴琼华与吴琼玉两姐妹言语上刻薄一点、阴阳怪气一点,顾含章瞧在胡府的面子上,一向很少理会。
然而这并不表示她就是没有脾气的。
今天谁也没惹着她,莫名就动手,谁惯的她!
顾含章气得狠了,换了衣服出来,把她拎了过来,二话不说,劈手就是几记耳光,直扇得吴琼华往日看起来娇艳的脸蛋儿顷刻间便红肿一片。胡珈珈刚受了一场惊吓,惊魂未定,哪里顾得上管她。再说她自己心里也有火呢。旁的人,自己也被顾含章的举动吓着了,顾不上管她。
这还是顾含章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她的强悍。
也是。有着萧亦昙的撑腰,在云州地界,她本来便可以横着走的。
江蕙娘深深叹口气,也不敢拦着顾含章,只打发人去叫胡府的人过来接人。江司马与胡贵他们在梨林的深处,还不知道这一番闹剧呢。
好好儿的一个上祀节被扫了兴,余下的闺秀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纷纷辞别。一众云州书院的学子也有几分尴尬。赵归程深深地吐了口浊气,平复了一下心绪,与师兄弟们作别,跟着顾含章也走了。
赵归程心知吴琼华那一番莫名的心火是因自己而来的。然而他却又不知怎么对顾含章道歉。他实也不知道那吴琼华莫名的有什么好闹腾的--不过是一桩没成的亲事而已,他又没沾惹过她。
顾含章走得极快,赵归程一介书生,追得急了便有些踉跄。顾含章走了一会才发现,心里也叹口气,停下步子,对他道:
“木头哥,今天这事儿不怪你,你别扯自己身上去。你是跟他们走路来的吧?我今儿坐的马车,一会儿让半夏骑马带你回去。”
她把丫头们放了假,现今她还没走到停马车的地方呢。
赵归程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走回去就行了。”
说罢,神情踌蹰,片刻道:“顾师妹,对不起,是我惹的祸。”
顾含章摇摇头。这事儿也怪不了赵归程,本来便是那姓吴的心胸狭窄。
顾含章回去后,青袖姑姑见她换了一身衣裙,少不得问一问原委。这一问,跟去的丫头糟了殃,因着没有照顾好主子,全都被罚。顾含章身子沾了水,又急走吹了风,回去后连着几日都有些恹恹的。接着便患了病,先是觉着整个身子昏沉,然后开始咳嗽,十来日后素来身子康健的顾含章忽起了高热。她身体自幼强健,便是小病也极少。然而这一病却来势汹汹。萧亦昙还在帝京没有回来,流采苑的人如临大敌。
“姑娘这是风邪入体引发的高热,先有冷痛沉重之感,后又痰多且色白,我先开一剂汤药退热。”徐郎中扶了脉,开了药方交给一旁候着的剪秋。
剪秋看了看方子,见上边儿写了麻黄、白芍、干姜、桂枝、五味子、炙甘草、法半夏各四钱,细辛两钱,正是小青龙汤。
“加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一个半时辰服一碗,出汗退热后再换方子。”徐郎中叮嘱道。
剪秋忙唤了一个小丫头一同往库房拣了药材守着小火炉熬药。
三日后,顾含章的高热渐渐退了下来,青袖、青娥两位姑姑和灵陌馆中的一干丫头仆妇才松了一口气。徐郎中又斟酌了一番在小青龙汤上再加了一味金沸草散。
如此,顾含章在迷迷糊糊中被灌了一肚子汤药,终是好转了过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自认已经痊愈的顾含章没拗过两位姑姑,又连喝了半个月的苦药,直嚷舌头都没味道了才被放过。
胡家曹大奶奶在顾含章病倒后没两天便带了一堆药材上门来探病。然而听丫头说了上巳节当日的情景,内管事的青娥姑姑毫不犹豫地没给好脸,胡大奶奶连灵陌馆的门都没得进就被她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胡府,珠玉阁。
吴琼华坐在窗前的榻上,蔫头耷脑地听着吴夫人的训斥。被迁怒的胡大郎之妻曹氏在一旁低着头。
“老爷糊涂,你也跟着痰迷了心窍?那赵归程是什么人?一个穷书生!不过小小的举人,你居然敢托人上门提亲妄图把华娘嫁给他!他好大的脸!”胡夫人吴氏啐了一口,骂道:
“你就这么不待见你表妹?你这个黑了心肝的混帐玩意儿!你是要把你表妹推到火坑里看着她遭难你心里才快意是不是?你是巴不得把我气死好如了你的意!”
吴氏说着,越发怒火中烧,又一巴掌扇了过去。
曹氏不敢躲避,生生受了这一巴掌,白净的面庞上立即现出红红的五根手指印。她捂着脸“咚”一声跪了下去,哭着道:
“媳妇不敢。请娘明鉴,原不是媳妇要请人说媒,本是表妹说的,说父亲要媳妇请人上门去说合的。”
“你就不知道劝劝老爷?你就不知道这门亲事结不得?你就不知道等我回来再办?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吴氏一声高过一声,吴琼玉早就见机躲出去了,吴琼华在一旁缩着不敢开腔。
这事儿本是她去求的自己的姑父,然而见吴夫人正在盛怒之中,她看着曹氏跪在一旁,却并没有想要帮着说一说情的意思。
那天从贺都河畔回来,她就被禁足了。若不是看在她不是自己亲女的份上,胡贵都要上去揍人了。如今,吴夫人从徐州回来,胡贵又去了衙署,她一听说了提亲的事情,就发了火。
曹氏双膝跪在冷沁沁的青砖地上肿痛得厉害,却只能忍住。
吴氏骂了一通,出了气,又让曹氏跪了半个时辰,方让她回了自己的院子。
吴琼华见自己的姑母出了气神情平静了些,讨好地双手拿了几上一只蜜桃,可怜兮兮递了过去。
吴氏白了她一眼,接过蜜桃随手放在一旁,瞧见她那幅瑟缩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又拍了一下几子,厉声道:
“究竟怎么回事,你给我好好说清楚!”
吴琼华怯怯道:“就,就是提了个亲。”
“哼!别瞒我!你是我养大的,我还不清楚?莫名其妙地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嫁一个穷书生?”
“不是什么穷书生。姑父都说了,莫欺少年穷……”吴琼华弱弱道。
话未说完,吴氏伸手就给了她一个爆栗。
吴琼华双手捂着额头不敢吭声。
吴氏被气笑了:“你还知道疼?你知道不知道我刚刚进家门就听说你被拒婚的时候我心里有多疼?我好好的华娘,郡守府的侄女儿,被一个不长眼的穷酸书生给拒婚了,你丢不丢人哪你?”
吴琼华蔫搭搭的:“我也不想啊。”
“你说你,看上什么人不好,偏看上个穷酸?你给我说说,你真就那么中意他?”
“也,也,也不是十分中意哪,”吴琼华小小声说,“他不是中举了吗?而且书院中的方山长很喜欢他。”
“就一个臭举人!连个进士都不是!你哪只眼睛看出他会有个好前程了?”吴夫人啐了一口。
吴琼华低着头。
“你呀你呀,”吴氏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点了点她,“你就这么点子出息?不过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把你的眼给迷住了?你是谁?你虽不是这云州郡守的亲女儿,你也是从小在这郡守府长大的!你二表嫂出身江左吴氏,你大表哥在北都护府中好歹是个参军,你大表嫂娘家也是一名校尉,你二表哥是堂堂翰林院庶吉士!你说,只一个堪堪中举的穷酸举子也配娶你?”
吴氏气了个倒仰,厉声喝问:“你说说,我花那么多心思为你挑选人家,你只一个堪堪中举的穷酸举子就想嫁出去?别说那赵归程还不是进士,就算他也中了个进士,他家中也只会是拖累!他家中有什么?就那书院的山长老师?能提携他做什么?”
吴琼华垂头不语。她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想着自己听到的另一则事,吴夫人又恨恨地道:“你说你,惹那个破落户做什么?你看看你,当着那么多人面被她给扇了,丢面子了吧?你跟她争什么争?”
“我不是……”吴琼华急切地为自己争辩。
“你不是什么?我把你养大的,我还不知道你?”吴夫人横她一眼,“她一个丧父丧母的,顾家宗族都死绝了!就凭她那条件,哪个高门大户也不愿娶了作嫡媳世妇。况且,她那相貌哪比得上你?”
吴琼华低声嘀咕:“可她有信王。”
“哎哟你这个傻子!”吴夫人一指头点点她额头,“我难道不知道她背后是有信王?不然,我能叫你日常近着她一点?”
看看自己侄女的相貌,她原本的计划其实也是想要把这个长得娇媚的侄女送到信王府上的。奈何胡贵不上心,她自己又不争气抓不住机会。好几次府里设宴,她都把这侄女带到信王面前了,信王不动心,她也不能硬塞进去,她还得顾虑胡贵的态度。
她看看吴琼华低着头,明显还有些不太服气,想了想,对她道:“姑母自然是想你好的。只是这云州的地界,能挑的就那么几户人家,如今也没有适当的儿郎。这次,姑母回去徐州,同你二表嫂娘家那边聊了聊,我想过了,徐州不成,咱们直接往帝京去。我回来前也给你二表嫂去了信,让她在那边使使劲儿,你二表嫂娘家那边也会替你寻摸寻摸的。”
她伸手,漫不经心地抚了抚吴琼华衣服的襕边儿,眼睛却盯着她看:“姑母刚才也说了,那顾含章不能作嫡媳世妇,但说给你四表弟却也不是不可以。你四表弟是个不争气的,文不成武不就,姑母也不忍心让他吃苦。姑母想过了,若那顾含章嫁过来,信王就为着面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帮你四表弟谋个好点的位置。你二表哥在翰林院,凭信王堂堂亲王的身份,拉扯他一把让他往上爬一步弄点前程还不易如反掌?再说,她无父无母的,就她那惫懒样,咱家肯要她,她也该念福了。到时,她嫁过来了,你虽是表姐,可在咱家自幼长大的,一样是她的姑姐!你还能压不住她?这个时候给她斗什么气?”
吴琼华眼皮子一跳,告诫自己不能心慌,低眉顺目地道:“华娘听姑母的。之前,是华娘急躁了。”
心里却止不住发冷。原本,她在胡家长大,年龄与胡二郎最是贴近,又有着小时的情份,表哥表妹的,姑父也是个讲理的,家世也便宜,就近嫁在胡家,那是最好不过的。她想着,姑母对她一向很好,也喜欢她,应该,不反对她作她的儿媳吧?谁料,她刚怂恿了胡二郎,这边,吴夫人就为他订了徐州的吴家女儿。虽说都是吴家,其实那已经隔了不知几房了。只不过那个吴家现今在徐州发展很好,吴夫人贴了上去认了个本家,欢欢喜喜地把“侄女”迎娶了回来。
如今,她想着胡四郎与自家妹妹年龄正恰当,那胡四郎身上现今也没有功名,这下,吴夫人该不会拦着了吧?她这头还鼓动自家妹妹多与胡四郎加深感情呢。谁想,姑母早挑好了人选!
她心里不免忿忿。凭什么呢?明明是姑母嫡亲的侄女,说什么看重!到头来,仍然比不上她口口声声说的那个一无是处的小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