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亮的铜镜里,映现出一张姣好的花容。
一双明亮杏眼,水波盈盈,如一潭清水荡起了涟漪;细弯的柳眉,装点着较高的眉骨,翘鼻高挺,嘴角上扬,修长的脖颈曲线,皆是恰到好处,隐隐可见,未来会是一个极有韵味的美人儿。
如今还不过是个未完全长开的姑娘。
镜外,九分支的连枝灯,烛火摇曳。女子坐在镜前,一袭浅桃罗裙,背后金丝盘旋交错,是凤之傲翔,裙摆扫地,两侧的披帛懒懒散落;三千青丝绾至脑后,又拧成髻于发顶,额前光洁,仅留两绺秀发修饰小脸。
耳上钩着石榴般的水滴形琉璃耳环,发间却无一支首饰,素得不同寻常。
细弯的柳眉,缓缓蹙起,顷刻便闻怒言:“丑陋不堪之钗,怎能入本公主的府邸!”
“殿下息怒!奴婢再找找!”昭儿低头搜索着首饰箱,拈起一个又一个首饰,或是簪子,或是发钗,抑或是步摇,递给溪欢对镜试样,又皆一一被她驳回。几大箱首饰翻了个遍,可终无一支可入殿下之眼。
昭儿急得团团转,是不是要去铺里买几盒新的?可殿下的首饰皆是工匠精心设计之作,市街上的大都是相差无几,又怎能使她满意?眼下正要赶去赴宴,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试了半日,尚未有如意的,溪欢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品味。
昭儿终于在箱底,搜到了一套华丽的首饰,劝道:“殿下,不如就先拿这几样凑合吧?王上不知您是否会出席,怕是不会特意等您。外面将要入夜,宫宴许是已经开始了!”
溪欢扫了一眼,只取了镶有红玛瑙的金钿花,插入绾好的发髻中间,依铜镜左顾右盼,摆了摆手:“就这样罢!”
没有满意的钗饰,她也不愿随意配上,只能就此空着。昭儿欲言又止,却不好再劝,上前帮溪欢理了理衣裙,随她出了房门。
昨日宋征回王城了。
东泽大败,全然退兵,之前所占城池,皆已归还云津,边境恢复了平静,因战损坏的城池,正在加紧修整。
宋征携着捷报归来,王上特宴请众人,为归来的将兵们举办庆功宴。前些日子,她仍在气头上,可听闻他平安抵达王城,气又不见了踪影。若她出席宴席,远远瞧上一眼,她便知道,他是否还在恼她。
她不要他一口一个“属下”。
半年前,她从边境回来,王上便下令要禁她三个月的足。不过两月有余,三月不足时,王上又放了她自由,怕她闷坏了。
那时她日日在府里,泄愤般射箭,可又总因此忆起宋征,便怄气地将射箭之物全都烧毁,省得眼见心烦!过后,悔不当初,可又不想再添弓箭,就此不顾箭艺。
她并不会特意打听他的消息,但每日前往学府的路上,谈笑风生之人,道的皆是他。什么“虎父无犬子”,什么“未来的将军风范”,许多极高的称赞都加之于身,也不怕宋征就此得意忘形?
年方十九,才露战场。哪怕溪欢有怨,也不能否认他的才华。击退东泽之功,非一人能为,只是他连出几个奇招,又敢领兵冲锋,有勇有谋,锋芒自然盖过了其他人。
在马轿上,溪欢十分不安,她不知该如何面对。若是冷脸相对,可错的不是他,是她妄自多情;若是笑脸相迎,那要假装半年前没有不欢而散,她也未曾去寻过他。
一时纠结,恨不得回头。
王宫华灯如昼,奏乐宛转悠扬。庆功宴刚开席不久,王上与王后并坐在高席上,台下每人各坐一席,文官与武将各置两侧的前排,后排一路延伸至宫墙,是三百多士兵的座席,伶人吹弹歌舞的露台处于中间。
露台很大,足足可容二十多人,伶人奏乐时,十几人相互配合,或抚琴或吹箫,使乐声荡漾整个王宫,为外墙之人所闻;若是翩翩起舞,伶人四处散开,众人皆可观之。
每席案几皆摆置菜肴、甜果,一壶桂花酿或酒酿,酿香四溢,盖过茶之清香。饮酒的饮酒,饮茶的饮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之貌。
宋征初露锋芒,不少人要结识,频频敬酒于他。可他年岁不够,只能斟了一盏盏茶,来回敬那些人。许多人都夸他不凡,却没有一个是他想见的。
周遭清静了些,他失落沉思,殿下定是仍在生气,而他本该先去寻求殿下的原谅的,可父亲留守边境,他与兄长代表父亲归来,尚不得空去处理私事。乐声转而细微,步子碎响,闻台上人在唤他的名字,是个女子的音色。
不是溪欢,不知是哪户人家的千金。
器乐静立露台,伶人早已散去。女子跪在中央,微微福身后,缓缓道来:“今日众人聚于此,大贺我师之凯旋。民女不才,愿献舞一曲,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大部分人都认出了台上的女子,是以善理乐律、舞姿曼妙,闻名云津的尚书家千金。
王上速即应允。伶人随之施施然上台,调试了试琴音,待女子吩咐。
众人翘首以盼,期待女子起舞,却见女子娇羞含笑,再对高台拜了拜:“民女听闻宋征宋公子不仅善于兵理,还极为精通乐律,不知可否请宋公子为民女弹奏一曲?”
宋征出神,恰好只听到最后一句。这下,众人皆望向他,似乎他不能拒绝。今夜不同寻常,若是婉拒,会坏了欢喜的氛围,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叫那姑娘如何收场?
宋征迟疑未动,王上不禁笑问:“不知宋卿意下如何?”
宋征会琴乐,可极少当众弹奏,知者该是不多,不知女子是如何打探到此。宋尧方想起身为宋征解围,竟见他应了声,只好作罢,身侧传来玄笙惊叹:“宋征竟会弹琴?”
步摇的流苏红珠晃荡,鼻尖有淡淡的香粉沁入。宋尧恍了恍神,他还未习惯略施粉黛、身着橙黄罗裙的玄笙。可不是嘛,换谁能习惯?过去常常勾肩搭背的兄弟,摇身一变,竟成了貌美的女娃!
思及过往,她因是玄家人的身份,一来就有了私帐,他颇为不满,他与宋征在边境长大,与普通士兵们同吃同睡,还是立了功后才有的私帐。那时不知她是女子,他极度忿忿不平,休战之时,便经常赖在她帐里不走,占她的榻,抢她的枕,一副欠打之态,气得她怒骂不休,两人不免又是一番争抢打斗,最后累极了,直接和衣同床共枕而眠……
“唷,宋大公子这是害羞了?”玄笙迟迟不见答复,满眼戏谑,直勾勾地盯着他。两人相处久了,她总学他的语气戏弄他人,早就将他喜爱打趣别人的癖好学了七八成。
“不不是,我只是不适应,你这副俏丽的模样……”这还不如不解释!宋尧轻咳几声,侧开视线,复曰:“阿征自幼便与母亲习音律。”
“宋征不知那事吧?”将宋尧的慌乱收入眼底,玄笙得意勾了勾唇,又如思及有何事般随口发问,话落,余光似瞥见了什么,一计涌上心头,转而又笑道:“不如我来添点乐趣?”
“玄笙!”宋尧惧怕玄笙告知宋征,愤愤欲制止,而玄笙娇嗔轻哼,只是目光锐利地凝视一处角落。
宋尧顺其视线望去,露台上一对璧人,男子抚琴,女子起舞,情意缱绻如画,角落有一人木然直立,面如死灰。
溪欢一路上诸多考量,却未料到眼前这幅“郎情妾意”的画面:
宋征嘴角噙着笑意,指尖在弦间游走,悦耳的乐调飘落,时不时目视前方的女子;女子曼妙的身段,给人以妩媚之感,每一步轻跃,每一回旋转,步步都很轻盈,裙裾飘飞于风中,时不时还对宋征嫣然一笑。
曲终,女子停下舞步,婀娜柔媚地朝宋征福身:“多谢宋公子。”
台下人窃语不止,是道两人般配,是道女子之无畏。
“啪啪啪——”不知是谁领头,纷纷拍手叫好。
宋征心绪不佳,以讪笑来掩饰他的心不在焉。他尚未下台,掌声雷动中,目迎玄笙跨上了露台,众人不明所以,不由停止了拍手,霎时掌声稀落,又陷入了一片寂静,他们下意识屏着呼吸,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
溪欢本想一走了之,眼不见心不烦,却望见许久不见的玄笙,心生疑虑,一年前她听闻玄笙大病一场,连学府都上不得,今日见之,不见丝毫虚弱,反而是气色极好之容。
“王上,民女有一事相求!”玄笙礼毕起身,扫了宋征好几眼,笑吟吟道:“民女一年前随军出征,与宋公子朝夕相处,心生爱慕之意,不久前得知,并非只是民女心系于他,既然是两情相悦,今便欲趁凯旋之喜,求王上给我们赐婚!”
此言一出,众宾喧哗,女子求赐婚,属云津几千年来第一人!而且,较于一些国,云津民风相对开明,寻常女子若有爱慕之人,可大胆主动相求,但历来较少,敢为之者,众人只能敬佩之!
玄笙之勇,王上只是微怔了下,又闻一阵惊呼“殿下!”,循声瞥去,只捕捉到一个身影消失在墙角,几个熟悉的侍女在身后追去,他脑袋瞬息疼痛欲裂。玄笙似是对宋征说的这话,而溪欢之举……他按了按脑侧,沉着气,佯装不解问道:“不知是哪……”
他欲问是哪位宋公子,毕竟在座的有两位宋公子。
“阿笙!”
可被这声急切的呼喊打断了。
众人竖起耳朵听,又闻一句嗔笑:“你啊,怎如此性急呢?我们回城前不是说好,等立秋成人礼我夺了魁首,再向王上求旨迎娶你吗?”宋尧忽略玄笙的怒视,紧紧扣住了她的手,拉她一起跪下行礼,顺势私语道:“你若否认,死的会是我!”
玄笙听罢,涌起一阵心悸,戏弄之情,如燃起的小火苗般熄灭。她明白他所言是何意,打断王上玉言,若计较起来,那会是死罪!
“微臣(民女)惊扰了圣上,还望王上恕罪!”
两人低首听候发落。
一双明亮杏眼,水波盈盈,如一潭清水荡起了涟漪;细弯的柳眉,装点着较高的眉骨,翘鼻高挺,嘴角上扬,修长的脖颈曲线,皆是恰到好处,隐隐可见,未来会是一个极有韵味的美人儿。
如今还不过是个未完全长开的姑娘。
镜外,九分支的连枝灯,烛火摇曳。女子坐在镜前,一袭浅桃罗裙,背后金丝盘旋交错,是凤之傲翔,裙摆扫地,两侧的披帛懒懒散落;三千青丝绾至脑后,又拧成髻于发顶,额前光洁,仅留两绺秀发修饰小脸。
耳上钩着石榴般的水滴形琉璃耳环,发间却无一支首饰,素得不同寻常。
细弯的柳眉,缓缓蹙起,顷刻便闻怒言:“丑陋不堪之钗,怎能入本公主的府邸!”
“殿下息怒!奴婢再找找!”昭儿低头搜索着首饰箱,拈起一个又一个首饰,或是簪子,或是发钗,抑或是步摇,递给溪欢对镜试样,又皆一一被她驳回。几大箱首饰翻了个遍,可终无一支可入殿下之眼。
昭儿急得团团转,是不是要去铺里买几盒新的?可殿下的首饰皆是工匠精心设计之作,市街上的大都是相差无几,又怎能使她满意?眼下正要赶去赴宴,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试了半日,尚未有如意的,溪欢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品味。
昭儿终于在箱底,搜到了一套华丽的首饰,劝道:“殿下,不如就先拿这几样凑合吧?王上不知您是否会出席,怕是不会特意等您。外面将要入夜,宫宴许是已经开始了!”
溪欢扫了一眼,只取了镶有红玛瑙的金钿花,插入绾好的发髻中间,依铜镜左顾右盼,摆了摆手:“就这样罢!”
没有满意的钗饰,她也不愿随意配上,只能就此空着。昭儿欲言又止,却不好再劝,上前帮溪欢理了理衣裙,随她出了房门。
昨日宋征回王城了。
东泽大败,全然退兵,之前所占城池,皆已归还云津,边境恢复了平静,因战损坏的城池,正在加紧修整。
宋征携着捷报归来,王上特宴请众人,为归来的将兵们举办庆功宴。前些日子,她仍在气头上,可听闻他平安抵达王城,气又不见了踪影。若她出席宴席,远远瞧上一眼,她便知道,他是否还在恼她。
她不要他一口一个“属下”。
半年前,她从边境回来,王上便下令要禁她三个月的足。不过两月有余,三月不足时,王上又放了她自由,怕她闷坏了。
那时她日日在府里,泄愤般射箭,可又总因此忆起宋征,便怄气地将射箭之物全都烧毁,省得眼见心烦!过后,悔不当初,可又不想再添弓箭,就此不顾箭艺。
她并不会特意打听他的消息,但每日前往学府的路上,谈笑风生之人,道的皆是他。什么“虎父无犬子”,什么“未来的将军风范”,许多极高的称赞都加之于身,也不怕宋征就此得意忘形?
年方十九,才露战场。哪怕溪欢有怨,也不能否认他的才华。击退东泽之功,非一人能为,只是他连出几个奇招,又敢领兵冲锋,有勇有谋,锋芒自然盖过了其他人。
在马轿上,溪欢十分不安,她不知该如何面对。若是冷脸相对,可错的不是他,是她妄自多情;若是笑脸相迎,那要假装半年前没有不欢而散,她也未曾去寻过他。
一时纠结,恨不得回头。
王宫华灯如昼,奏乐宛转悠扬。庆功宴刚开席不久,王上与王后并坐在高席上,台下每人各坐一席,文官与武将各置两侧的前排,后排一路延伸至宫墙,是三百多士兵的座席,伶人吹弹歌舞的露台处于中间。
露台很大,足足可容二十多人,伶人奏乐时,十几人相互配合,或抚琴或吹箫,使乐声荡漾整个王宫,为外墙之人所闻;若是翩翩起舞,伶人四处散开,众人皆可观之。
每席案几皆摆置菜肴、甜果,一壶桂花酿或酒酿,酿香四溢,盖过茶之清香。饮酒的饮酒,饮茶的饮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之貌。
宋征初露锋芒,不少人要结识,频频敬酒于他。可他年岁不够,只能斟了一盏盏茶,来回敬那些人。许多人都夸他不凡,却没有一个是他想见的。
周遭清静了些,他失落沉思,殿下定是仍在生气,而他本该先去寻求殿下的原谅的,可父亲留守边境,他与兄长代表父亲归来,尚不得空去处理私事。乐声转而细微,步子碎响,闻台上人在唤他的名字,是个女子的音色。
不是溪欢,不知是哪户人家的千金。
器乐静立露台,伶人早已散去。女子跪在中央,微微福身后,缓缓道来:“今日众人聚于此,大贺我师之凯旋。民女不才,愿献舞一曲,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大部分人都认出了台上的女子,是以善理乐律、舞姿曼妙,闻名云津的尚书家千金。
王上速即应允。伶人随之施施然上台,调试了试琴音,待女子吩咐。
众人翘首以盼,期待女子起舞,却见女子娇羞含笑,再对高台拜了拜:“民女听闻宋征宋公子不仅善于兵理,还极为精通乐律,不知可否请宋公子为民女弹奏一曲?”
宋征出神,恰好只听到最后一句。这下,众人皆望向他,似乎他不能拒绝。今夜不同寻常,若是婉拒,会坏了欢喜的氛围,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叫那姑娘如何收场?
宋征迟疑未动,王上不禁笑问:“不知宋卿意下如何?”
宋征会琴乐,可极少当众弹奏,知者该是不多,不知女子是如何打探到此。宋尧方想起身为宋征解围,竟见他应了声,只好作罢,身侧传来玄笙惊叹:“宋征竟会弹琴?”
步摇的流苏红珠晃荡,鼻尖有淡淡的香粉沁入。宋尧恍了恍神,他还未习惯略施粉黛、身着橙黄罗裙的玄笙。可不是嘛,换谁能习惯?过去常常勾肩搭背的兄弟,摇身一变,竟成了貌美的女娃!
思及过往,她因是玄家人的身份,一来就有了私帐,他颇为不满,他与宋征在边境长大,与普通士兵们同吃同睡,还是立了功后才有的私帐。那时不知她是女子,他极度忿忿不平,休战之时,便经常赖在她帐里不走,占她的榻,抢她的枕,一副欠打之态,气得她怒骂不休,两人不免又是一番争抢打斗,最后累极了,直接和衣同床共枕而眠……
“唷,宋大公子这是害羞了?”玄笙迟迟不见答复,满眼戏谑,直勾勾地盯着他。两人相处久了,她总学他的语气戏弄他人,早就将他喜爱打趣别人的癖好学了七八成。
“不不是,我只是不适应,你这副俏丽的模样……”这还不如不解释!宋尧轻咳几声,侧开视线,复曰:“阿征自幼便与母亲习音律。”
“宋征不知那事吧?”将宋尧的慌乱收入眼底,玄笙得意勾了勾唇,又如思及有何事般随口发问,话落,余光似瞥见了什么,一计涌上心头,转而又笑道:“不如我来添点乐趣?”
“玄笙!”宋尧惧怕玄笙告知宋征,愤愤欲制止,而玄笙娇嗔轻哼,只是目光锐利地凝视一处角落。
宋尧顺其视线望去,露台上一对璧人,男子抚琴,女子起舞,情意缱绻如画,角落有一人木然直立,面如死灰。
溪欢一路上诸多考量,却未料到眼前这幅“郎情妾意”的画面:
宋征嘴角噙着笑意,指尖在弦间游走,悦耳的乐调飘落,时不时目视前方的女子;女子曼妙的身段,给人以妩媚之感,每一步轻跃,每一回旋转,步步都很轻盈,裙裾飘飞于风中,时不时还对宋征嫣然一笑。
曲终,女子停下舞步,婀娜柔媚地朝宋征福身:“多谢宋公子。”
台下人窃语不止,是道两人般配,是道女子之无畏。
“啪啪啪——”不知是谁领头,纷纷拍手叫好。
宋征心绪不佳,以讪笑来掩饰他的心不在焉。他尚未下台,掌声雷动中,目迎玄笙跨上了露台,众人不明所以,不由停止了拍手,霎时掌声稀落,又陷入了一片寂静,他们下意识屏着呼吸,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
溪欢本想一走了之,眼不见心不烦,却望见许久不见的玄笙,心生疑虑,一年前她听闻玄笙大病一场,连学府都上不得,今日见之,不见丝毫虚弱,反而是气色极好之容。
“王上,民女有一事相求!”玄笙礼毕起身,扫了宋征好几眼,笑吟吟道:“民女一年前随军出征,与宋公子朝夕相处,心生爱慕之意,不久前得知,并非只是民女心系于他,既然是两情相悦,今便欲趁凯旋之喜,求王上给我们赐婚!”
此言一出,众宾喧哗,女子求赐婚,属云津几千年来第一人!而且,较于一些国,云津民风相对开明,寻常女子若有爱慕之人,可大胆主动相求,但历来较少,敢为之者,众人只能敬佩之!
玄笙之勇,王上只是微怔了下,又闻一阵惊呼“殿下!”,循声瞥去,只捕捉到一个身影消失在墙角,几个熟悉的侍女在身后追去,他脑袋瞬息疼痛欲裂。玄笙似是对宋征说的这话,而溪欢之举……他按了按脑侧,沉着气,佯装不解问道:“不知是哪……”
他欲问是哪位宋公子,毕竟在座的有两位宋公子。
“阿笙!”
可被这声急切的呼喊打断了。
众人竖起耳朵听,又闻一句嗔笑:“你啊,怎如此性急呢?我们回城前不是说好,等立秋成人礼我夺了魁首,再向王上求旨迎娶你吗?”宋尧忽略玄笙的怒视,紧紧扣住了她的手,拉她一起跪下行礼,顺势私语道:“你若否认,死的会是我!”
玄笙听罢,涌起一阵心悸,戏弄之情,如燃起的小火苗般熄灭。她明白他所言是何意,打断王上玉言,若计较起来,那会是死罪!
“微臣(民女)惊扰了圣上,还望王上恕罪!”
两人低首听候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