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无星,宫城嵌在夜空里,宫檐飞出,城墙巍峨而立。
檐下挂着一串巨大的灯笼,灯笼散发的暖光照着乾康门外高耸的城墙。
城墙下御林军围立,将百官拦在宫墙十丈之外。
广场上立着数百人,乾康门外却寂静无声。只有风吹得火盆里的火苗噗噗作响。
一辆华美车驾从长街远远驶来,众人均抬头望去。
那马车方方正正,长宽各一丈,四檐满坠璎珞,璎珞间点缀鸡血宝石。幕帘厚重用的是金丝绣纹蜀锦。
整座马车用金墨乌木打造,在火光中光滑柔亮,配上檐下宝光,华贵中不失气度。
马车用四匹上好的纯色白马牵引,马儿毛色光亮,肌肉匀称,每匹都配着镶了宝石的辔头。
这车驾,整个渭阳城无人不识。
车驾近了,百官都自觉让道,那车驾到了御林军人墙外才停下。
一个矮瘦的男子打开雕镂车门,两个男子上前揭开厚重幕帘,一股暖气和着沉香从马车里漫出来。
恭王从车门走出,沿着步梯缓缓走下来。矮瘦男子立刻为他披上毛领大氅。
百官下跪朝他行礼,御林军却无动于衷。
御林军统领魏迁立在人墙后,冷眼看着齐商臣,没有要迎接的意思。
齐商臣长得高,且胖。他走到魏迁面前,虽脸带笑意,亦是气势迫人。
“魏大统领,本王听说皇兄龙体有恙,特冒此寒夜前来探望,大统领何故如此阵仗?”
魏迁平视前方,一语不发。
齐商臣继续说:“莫非陛下熬不过今晚了?”
魏迁掠眸看向他,冷声道:“请恭王自重。”
魏迁鬓边胡髭横生,似乎久未修剪。他的双眼隐在眉峰下,如两汪深潭,黝黑深沉。
他身背长剑,一身戎装,与齐商臣相对而立,比之齐商臣的姿态,更多了三分凌厉。
“看来本王说得没错。”齐商臣笑开了,“那本王更要进宫去。见陛下,最后一面了。”
“齐商臣!”
“父亲。”
魏迁咬牙切齿直呼恭王其名,不足以消他心头之恨,正欲骂上几句,身后一道清朗的声音叫住了他。
一轻袍缓带,高冠白面的男子从魏迁身后走来。
他脚步轻慢,腰背直挺,身着一身暗青色官袍,头戴四方乌纱高冠官帽。
他与魏迁长得三分相似,尤其是那对眼睛,眉峰高挺,眸子比之其父更深沉。
但他的脸颊比魏迁秀气些,皮肤白净光滑,没有胡须。
此人正是魏迁的长子,单名一个浔字。
“父亲,陛下宣您和靖国公觐见。”魏浔说完转身朝恭王行了一礼,埋首退至了一边。
奸党连夜聚集在宫门外,顾岩早得了消息。
他从家中赶到宫墙下,刚好赶上魏浔传口谕。
靖国公顾岩和魏迁相携入宫,过了一个时辰也没出来。
乾康门外还是寂静一片,连恭王都立在马车下等候。
寒风吹起魏浔的衣袍,他看着宫门口,风吹得他的眼睛虚起来。
子时刚过,顾岩和魏迁终于从宫门内走了出来。
顾岩的肩膀垮着。魏迁直着背,手执一卷玄色绢布卷轴。
“圣旨到,百官接旨!”魏迁昂着头走到广场中央,大喊道。
场中官吏齐齐下跪,齐商臣跪得慢。
魏迁硬是看着他跪好了才打开卷轴念到:“诏曰:齐氏十一代嫡长钦,贤德仁厚,奉天承命,当为太子,承大统,除奸佞,复祖业,续渭朝万世之荣光。”
魏迁声如洪钟,念完圣旨,便听宫墙深处传来钟声,众人一声声数着,共九声。
渭礼有云,天子驾崩,国丧,鸣钟九。
“陛下驾崩了——”
内官的号呼一层层传出,响彻宫城。
数百里外的一个小村庄外。
齐钦在红薯窖中惊醒,忽觉内心惊悸难平,冷汗不停地冒。
“胡瑛,胡瑛。”他连忙叫胡瑛。
漆黑混沌中,无人回答他。
红薯窖呈坛状,口小,里面大。
齐钦摸着窖壁想站起来,双腿使不上力,才想起自己双腿断了。
他的心没来由地慌得很,面前什么都没有,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齐钦沿着窖壁爬了一会儿,却怎么也找不到窖口。
他拖着腿继续爬。
不知多久后,他爬不动了,趴在地上急喘气。
他想起来了,这个窖是下沉的,洞口离地面有段高度。
如果他不能站起来,就出不去。
“胡瑛,胡瑛,胡瑛……”齐钦将脸埋在手臂上,念了几声胡瑛的名字。
不知等了多久,天色如黑洞般,吸走了所有的光。
目之所及漆黑一片,只有偶尔几声狗叫提醒齐钦,他还活着,还在人间。
齐钦爬了起来,靠着墙壁坐着。
他闭上眼想睡觉,企盼睡着了能忘记绝望,却无论如何无法入睡。
一想到胡瑛可能出了事,就像突然把全身的血液从心口抽干那般,心脏抽痛,令他全身无力,呼吸困难。
“胡瑛……”他又开始念胡瑛的名字。
仿佛多喊几声,下一刻就会听到她响亮的回应。
-
宫墙内钟声散去后,魏迁便背着圣旨,跨上马,带了大队人马北上去河西关迎回太子。
等魏迁走了,恭王才对顾岩说:“国公,废太子犯有弑弟之罪,是陛下,哦不,是先帝亲自下旨废的。先帝又怎么能让他继承帝位呢?”
“恭王是质疑圣旨有假,还是质疑陛下的旨意有误?”顾岩的声音自气胸腔而出,沧桑而沉厚。
顾岩身形清瘦,须发花白,后背略微佝偻,但他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
他是文帝亲封的靖国公,算得上三朝元老,论起辈分来,比齐商臣还大一辈。
齐商臣笑得和善:“本王不敢。本王只是想替天下百姓问一问,论贤德仁厚,三皇子和本王亦不敢自居,何以轮到这弑弟之徒继承渭朝君主之位?”
他的语气清淡,说出的话却如有千钧。
恭王的话刚落地,他身后的百官便吵嚷起来。
“废太子不仁不义……”
“他不能继承大统!”
“不仁不义之徒如何做得天子!”
吵嚷声中一道清朗之声高声道:“太子并未杀害二皇子。”
出声的正是大理寺卿魏浔。他年仅二十四岁便位居大理寺卿。上任一年余,屡破大案要案。在陛下的暗中首肯下,在大理寺、御史监和刑部扶植了大批亲信,替陛下夺回了刑狱上的大权。
他看起来深沉谦和,但他的双眼却能洞察所有猫腻。凭他如今的声望和地位,能不动声色致人于万劫不复。
少有人敢在现任大理寺卿的面前叫板,恭王的朋党亦不例外。
众人均静默下来,看向他。
“本官已查明,二皇子并非太子所害,并已禀报陛下。陛下已下旨令本官联合三司公开会审,只待太子殿下回京,便可真相大白。”魏浔说完,看向齐商臣。
齐商臣并不正眼看魏浔,眼里却闪过一丝阴狠。
“那便等废太子回来再说好了。”他说完转身就走,脚步颇是轻快。
百官之中过半数拱手作揖而送。
齐商臣走了以后,大多数官员都散了,魏浔走到顾岩身旁。
他恭敬拱手行了礼才问:“国公也还没有太子的消息么?”
顾岩回礼道:“没有。最近一旬以来,我每日修书给孙兴,却没得到只言片语。送信的差人也一个都没回来。”
“必是恭王从中作梗。”
顾岩叹了口气道:“老夫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太子已知晓陛下病重。依太子之心智,应当早已想了办法回京。近来恭王的死士营调动频繁,大多往北而去。老夫猜测,或许太子已在路上。”
魏浔皱紧了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的父亲拼尽半生,才掌了宫禁的兵权,而恭王无权无职,却豢养了与御林军人数相当的死士。
护国军本是国之利器,这些年却逐渐腐化,不少人明里暗里倒向恭王的阵营。
其中水深似海,连陛下也不敢重用护国军的力量。
这一年来,陛下费尽心力从中斡旋,不过勉强牵制恭王的势力罢了。
恭王的权术和毅力可说是世人难出其右。
魏浔知晓他的夺权之路,却也难以摸透他。
当年恭王夺嫡失败,陛下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后,他便辞去多年积累的朝中职务,去做了一个闲王,在京中销声匿迹近二十年。
就在他们几乎忘却他之际,他突然开始在府中大肆举办歌舞宴会,第一次就延揽了半数权臣。
后来愈演愈烈,满朝上下只剩魏顾两家未曾进过恭王府的门庭。
一年前陛下刚准备整治朝纲,恭王就毒害了二皇子,嫁祸给太子。当时在太子殿下的寝殿中发现了毒药,正是宫宴上二皇子所中之毒。
陛下软禁了太子,下令彻查此案。
魏浔那时刚做上大理寺卿,查案时掣肘众多,掌握的为数不多的线索查到后面都断了。
同时太子在东宫中遭到刺杀。陛下为了保护太子周全,不得不退步,废了其太子之位,发配到边关。
这一年来,陛下将恭王的势力铲除了不少,夺回了三司的实权,他也早已查清当年的真相。虽不能将恭王朋党绳之以法,但至少能洗脱太子殿下的罪名。
只是,这一切都要太子殿下活着回来,才有意义。
檐下挂着一串巨大的灯笼,灯笼散发的暖光照着乾康门外高耸的城墙。
城墙下御林军围立,将百官拦在宫墙十丈之外。
广场上立着数百人,乾康门外却寂静无声。只有风吹得火盆里的火苗噗噗作响。
一辆华美车驾从长街远远驶来,众人均抬头望去。
那马车方方正正,长宽各一丈,四檐满坠璎珞,璎珞间点缀鸡血宝石。幕帘厚重用的是金丝绣纹蜀锦。
整座马车用金墨乌木打造,在火光中光滑柔亮,配上檐下宝光,华贵中不失气度。
马车用四匹上好的纯色白马牵引,马儿毛色光亮,肌肉匀称,每匹都配着镶了宝石的辔头。
这车驾,整个渭阳城无人不识。
车驾近了,百官都自觉让道,那车驾到了御林军人墙外才停下。
一个矮瘦的男子打开雕镂车门,两个男子上前揭开厚重幕帘,一股暖气和着沉香从马车里漫出来。
恭王从车门走出,沿着步梯缓缓走下来。矮瘦男子立刻为他披上毛领大氅。
百官下跪朝他行礼,御林军却无动于衷。
御林军统领魏迁立在人墙后,冷眼看着齐商臣,没有要迎接的意思。
齐商臣长得高,且胖。他走到魏迁面前,虽脸带笑意,亦是气势迫人。
“魏大统领,本王听说皇兄龙体有恙,特冒此寒夜前来探望,大统领何故如此阵仗?”
魏迁平视前方,一语不发。
齐商臣继续说:“莫非陛下熬不过今晚了?”
魏迁掠眸看向他,冷声道:“请恭王自重。”
魏迁鬓边胡髭横生,似乎久未修剪。他的双眼隐在眉峰下,如两汪深潭,黝黑深沉。
他身背长剑,一身戎装,与齐商臣相对而立,比之齐商臣的姿态,更多了三分凌厉。
“看来本王说得没错。”齐商臣笑开了,“那本王更要进宫去。见陛下,最后一面了。”
“齐商臣!”
“父亲。”
魏迁咬牙切齿直呼恭王其名,不足以消他心头之恨,正欲骂上几句,身后一道清朗的声音叫住了他。
一轻袍缓带,高冠白面的男子从魏迁身后走来。
他脚步轻慢,腰背直挺,身着一身暗青色官袍,头戴四方乌纱高冠官帽。
他与魏迁长得三分相似,尤其是那对眼睛,眉峰高挺,眸子比之其父更深沉。
但他的脸颊比魏迁秀气些,皮肤白净光滑,没有胡须。
此人正是魏迁的长子,单名一个浔字。
“父亲,陛下宣您和靖国公觐见。”魏浔说完转身朝恭王行了一礼,埋首退至了一边。
奸党连夜聚集在宫门外,顾岩早得了消息。
他从家中赶到宫墙下,刚好赶上魏浔传口谕。
靖国公顾岩和魏迁相携入宫,过了一个时辰也没出来。
乾康门外还是寂静一片,连恭王都立在马车下等候。
寒风吹起魏浔的衣袍,他看着宫门口,风吹得他的眼睛虚起来。
子时刚过,顾岩和魏迁终于从宫门内走了出来。
顾岩的肩膀垮着。魏迁直着背,手执一卷玄色绢布卷轴。
“圣旨到,百官接旨!”魏迁昂着头走到广场中央,大喊道。
场中官吏齐齐下跪,齐商臣跪得慢。
魏迁硬是看着他跪好了才打开卷轴念到:“诏曰:齐氏十一代嫡长钦,贤德仁厚,奉天承命,当为太子,承大统,除奸佞,复祖业,续渭朝万世之荣光。”
魏迁声如洪钟,念完圣旨,便听宫墙深处传来钟声,众人一声声数着,共九声。
渭礼有云,天子驾崩,国丧,鸣钟九。
“陛下驾崩了——”
内官的号呼一层层传出,响彻宫城。
数百里外的一个小村庄外。
齐钦在红薯窖中惊醒,忽觉内心惊悸难平,冷汗不停地冒。
“胡瑛,胡瑛。”他连忙叫胡瑛。
漆黑混沌中,无人回答他。
红薯窖呈坛状,口小,里面大。
齐钦摸着窖壁想站起来,双腿使不上力,才想起自己双腿断了。
他的心没来由地慌得很,面前什么都没有,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齐钦沿着窖壁爬了一会儿,却怎么也找不到窖口。
他拖着腿继续爬。
不知多久后,他爬不动了,趴在地上急喘气。
他想起来了,这个窖是下沉的,洞口离地面有段高度。
如果他不能站起来,就出不去。
“胡瑛,胡瑛,胡瑛……”齐钦将脸埋在手臂上,念了几声胡瑛的名字。
不知等了多久,天色如黑洞般,吸走了所有的光。
目之所及漆黑一片,只有偶尔几声狗叫提醒齐钦,他还活着,还在人间。
齐钦爬了起来,靠着墙壁坐着。
他闭上眼想睡觉,企盼睡着了能忘记绝望,却无论如何无法入睡。
一想到胡瑛可能出了事,就像突然把全身的血液从心口抽干那般,心脏抽痛,令他全身无力,呼吸困难。
“胡瑛……”他又开始念胡瑛的名字。
仿佛多喊几声,下一刻就会听到她响亮的回应。
-
宫墙内钟声散去后,魏迁便背着圣旨,跨上马,带了大队人马北上去河西关迎回太子。
等魏迁走了,恭王才对顾岩说:“国公,废太子犯有弑弟之罪,是陛下,哦不,是先帝亲自下旨废的。先帝又怎么能让他继承帝位呢?”
“恭王是质疑圣旨有假,还是质疑陛下的旨意有误?”顾岩的声音自气胸腔而出,沧桑而沉厚。
顾岩身形清瘦,须发花白,后背略微佝偻,但他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
他是文帝亲封的靖国公,算得上三朝元老,论起辈分来,比齐商臣还大一辈。
齐商臣笑得和善:“本王不敢。本王只是想替天下百姓问一问,论贤德仁厚,三皇子和本王亦不敢自居,何以轮到这弑弟之徒继承渭朝君主之位?”
他的语气清淡,说出的话却如有千钧。
恭王的话刚落地,他身后的百官便吵嚷起来。
“废太子不仁不义……”
“他不能继承大统!”
“不仁不义之徒如何做得天子!”
吵嚷声中一道清朗之声高声道:“太子并未杀害二皇子。”
出声的正是大理寺卿魏浔。他年仅二十四岁便位居大理寺卿。上任一年余,屡破大案要案。在陛下的暗中首肯下,在大理寺、御史监和刑部扶植了大批亲信,替陛下夺回了刑狱上的大权。
他看起来深沉谦和,但他的双眼却能洞察所有猫腻。凭他如今的声望和地位,能不动声色致人于万劫不复。
少有人敢在现任大理寺卿的面前叫板,恭王的朋党亦不例外。
众人均静默下来,看向他。
“本官已查明,二皇子并非太子所害,并已禀报陛下。陛下已下旨令本官联合三司公开会审,只待太子殿下回京,便可真相大白。”魏浔说完,看向齐商臣。
齐商臣并不正眼看魏浔,眼里却闪过一丝阴狠。
“那便等废太子回来再说好了。”他说完转身就走,脚步颇是轻快。
百官之中过半数拱手作揖而送。
齐商臣走了以后,大多数官员都散了,魏浔走到顾岩身旁。
他恭敬拱手行了礼才问:“国公也还没有太子的消息么?”
顾岩回礼道:“没有。最近一旬以来,我每日修书给孙兴,却没得到只言片语。送信的差人也一个都没回来。”
“必是恭王从中作梗。”
顾岩叹了口气道:“老夫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太子已知晓陛下病重。依太子之心智,应当早已想了办法回京。近来恭王的死士营调动频繁,大多往北而去。老夫猜测,或许太子已在路上。”
魏浔皱紧了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的父亲拼尽半生,才掌了宫禁的兵权,而恭王无权无职,却豢养了与御林军人数相当的死士。
护国军本是国之利器,这些年却逐渐腐化,不少人明里暗里倒向恭王的阵营。
其中水深似海,连陛下也不敢重用护国军的力量。
这一年来,陛下费尽心力从中斡旋,不过勉强牵制恭王的势力罢了。
恭王的权术和毅力可说是世人难出其右。
魏浔知晓他的夺权之路,却也难以摸透他。
当年恭王夺嫡失败,陛下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后,他便辞去多年积累的朝中职务,去做了一个闲王,在京中销声匿迹近二十年。
就在他们几乎忘却他之际,他突然开始在府中大肆举办歌舞宴会,第一次就延揽了半数权臣。
后来愈演愈烈,满朝上下只剩魏顾两家未曾进过恭王府的门庭。
一年前陛下刚准备整治朝纲,恭王就毒害了二皇子,嫁祸给太子。当时在太子殿下的寝殿中发现了毒药,正是宫宴上二皇子所中之毒。
陛下软禁了太子,下令彻查此案。
魏浔那时刚做上大理寺卿,查案时掣肘众多,掌握的为数不多的线索查到后面都断了。
同时太子在东宫中遭到刺杀。陛下为了保护太子周全,不得不退步,废了其太子之位,发配到边关。
这一年来,陛下将恭王的势力铲除了不少,夺回了三司的实权,他也早已查清当年的真相。虽不能将恭王朋党绳之以法,但至少能洗脱太子殿下的罪名。
只是,这一切都要太子殿下活着回来,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