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商仪的婚礼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陈安懊恼纠结,不知该如何向寒烟交代?犹豫再三之后,陈安决定实话实说,既说出心中的困苦,也把当初顾及母亲面子又顾及李商仪面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告知秦寒烟。信中,陈安也告知秦寒烟他今后的打算。陈安希望秦寒烟能够原谅他节外生枝,他说打算在适当的时机,和李商仪和离。如果秦寒烟不计较他食言,他还是要和秦寒烟在一起,这是他自始至终的愿望。
收到陈安的信件之后,秦寒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反而落地了,而不是懊恼。这种反应奇怪吧,其实深究起来并不奇怪。因为她觉得,陈安也算是结过婚的人了,终于能和她彻底般配了。所谓的门当户对,是两人三观要差不多,经历也要差不多,才不至于在今后的婚姻中,吵架的导火索随时存在。这并不是秦寒烟封建,也不是秦寒烟迂腐,而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的婚姻得来的实证,得来的真理。秦寒烟已经过了浪漫的年纪,她现在要的无非是天长地久,无非是安全感。安全感,虽然很多时候来自于自身,但是你如果选择了一个伴侣,那么伴侣日常的行为,多多少少会影响你的情绪。除非,你选择孤独终老,那可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可是秦寒烟,并不想孤独一生。
想明白了之后,秦寒烟给陈安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她相信陈安,如果陈安觉得还是要跟她携手一生,那么她愿意等。她在信中还吩咐陈安,要把对李商仪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同为女子,她能理解李商仪的难处。同时她也希望,陈安能做通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她并不想为了能和陈安在一起而得罪陈安的母亲,这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两个人如果成婚,长辈的祝福,是顶顶要紧的。
收到寒烟的信件,陈安吃了一个定心丸。有了寒烟的理解,陈安信心倍增。家事慢慢来,不急于一时,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皇帝老儿让他负责考核地方官吏的事儿 。
莫国的地方官吏,主要由户部负责考核。户部不仅要详细开具被考核官吏任内的农桑、田亩、户口、场务课利等的增减数量,还要将其地方经济和政绩量化,以评定等次高低。到第二年春末,户部再把评定的考核成绩送到监司,再由监司送到中央考课院。监司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皇帝老儿对诸路监司的考核,则重在五个方面,即举荐贤才、案劾贪谬、实户口、财用充足、兴利除害。后来皇帝老儿又根据变法的需要,改为七个方面,即举官、劝课农桑、户口增损、兴利除害、事失案察、较正刑狱、盗贼多寡。
本着对地方官吏负责的态度,考核这一事项,陈安是亲力亲为,不敢马虎。因为万一考核有纰漏,是对地方官吏的极其不负责任,也会打击一批任劳任怨好官吏的自信心。考核期间,姜永亲自来找陈安,让陈安秉公考核,说他接到定安府知州的来信,信中说因为去年洪灾一事,百姓对他颇多微词,希望考核一事实事求是,不要听信百姓一面之辞。姜永也蛮聪明的,没有直接跟陈安说让他照顾一下打分,而是旁敲侧击地提点陈安,让他秉公打分。陈安知晓那个定安府知州,向来和姜永关系不错,以前也没少给姜永奉上好处。不过,陈安也没有揭穿他:“考核一事,驸马尽可放心,我一定秉公,不徇私情。考核一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从没出过差错。不过驸马来我们莫国的时间不长,可能对我们莫国地方官吏的考核制度,还不太了解。”
考虑到陈安,可能对他和定安府知州的关系有所了解,姜永确实也不敢指点太多,只是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考核一事,我自然相信陈将军。那个定安府知州不是跟我相熟么,所以我来帮他问一问。陈将军秉公打分,就可以了。”
从陈安这里离开,姜永陷入了沉思。自从秦寒烟去了临安府,他是思念日深。他曾经给秦寒烟去过一封信,可是石沉大海,秦寒烟并没有回他片言只语。姜永知道,他这辈子无法给秦寒烟名分,可是他爱秦寒烟,对她的思念自从分手后,一日都没有停止过。这种相思之痛,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了。姜永不知道,他之前同意和秦寒烟分开,是对还是错?那时他以为,他和秦寒烟,今后总会有和好的机会。如今看来,这机会甚是渺茫。
想甩掉心中的不安,可是这心中的不安,就像这多变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无法把控。头一次,姜永心中的无力感,越来越浓烈。
姜永走后,陈安唤来手下,让他把定安府知州前年的考核记录调阅过来。从这份记录上看,定安府知州去年的考核打分,居然位列莫国所有地方官吏考核分数的前三甲。这个成绩不得了,万一今年还是如此高分,那提拔是铁定有望的。姜永的提醒,反而让陈安,更加坚定了秉公打分的原则。
现如今,户部考核地方官吏主要涉及三项。第一项是政治表现,即考察地方官吏是否忠于职守?是否廉洁公正?是否在当地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和好事?
第二项是看政绩表现。即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是否符合朝廷要求?是否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三项是要看地方官吏的德才表现,这其中包括了对地方官吏的德才、才干和工作态度的考察。首先是政绩上“必其能为地方百姓”,二是在廉耻上“不得侵凌百姓”。
一段时日后,各地方官吏的考核打分,汇总到了陈安这里。看到分数高居前三名的,定安府知州仍然位列其中。陈安决定到前三甲的所在地,暗地里考察他们的工作情况。
前两名的工作情况,和考核中了解到的情况相差无几,陈安就放心了。可是到达定安府的时候,陈安明里暗里了解到不少内情,跟之前所打的高分完全不符。
譬如,定安府知州曹庸,曾经找定安府的首富借5000万,说是借,其实就是索取贿赂。面对勒索,首富只肯出3000万,结果曹庸就直接诬陷其母是当年给自己府上看管库房,结果监守自盗逃跑的奴婢,不但将首富兄弟俩严刑拷打害死在监狱中,还没收了其府上价值一亿六千多万钱的财产。作为定安府的实际掌权者,自然也有许多人前去曹庸府上巴结讨好,这就导致曹庸的财富,累计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曹庸还蛮狡猾,名义上的府邸可以说是很质朴,可是暗地里的另一所宅邸是田园水草,利尽上腴。
而且这曹庸贪了银两,三分之一撒出去打点能帮他说得上话的官员,其中驸马姜永之前就受了他不少好处。陈安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所幸姜永之前不晓得出于什么原因,把曹庸等官员孝敬的银两,都悉数捐给了莫国的慈善机构悲田院等,算是提前把自己跟曹庸等官员撇清了干系。
掌握了曹庸的种种罪证之后,陈安给曹庸的打分当然是不及格。等到监司把官员们的考核成绩上报给中央考课院,皇帝老儿看到曹庸垫底的分数,又从陈安嘴里了解到曹庸的种种恶行,盛怒之下就直接把曹庸打入了刑部大牢。
等到姜永得知曹庸被打入了刑部大牢,才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把曹庸之前给他的好处都已经悉数捐掉了。姜永这时又想起了寒烟,他觉得寒烟就是他的福星。因为当初他就是爱寒烟,顾及寒烟的感受,也知道寒烟对贪腐深恶痛绝,才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改过自新的。
曹庸被打入大牢,姜永倒是不担心什么,因为刑部即便再深入查下去,他老早就捐出曹庸献给他的银两,也确实是事实。不过皇帝老儿如果要追究他为了曹庸给陈安打过招呼的事,那估计他是否认不了的。以姜永对陈安为人的了解,他断定陈安也不会多事。陈安这个人,确实跟他不对路。但是他得承认,陈安是莫国清正又廉洁的好官,他掌管户部几年来,管理莫国的钱粮和税收,家里并没有除了俸禄之外的任何钱财,实属难得。而且陈安这个人,勤职守,能清廉,有古大臣之风烈。而且陈安的才华横溢,不是徒有虚名。虽然他们俩朝堂上经常是意见相左,但是在内心深处,姜永已经把陈安当成了一个可敬佩的对手。姜永明白,曹庸这次落马,实在是皇帝老儿生气了。其实莫国的皇帝老儿,对贪腐的官员只要捐出财产的,都不会予以深究。而且官员们只要拿的是小恩小惠,这皇帝老儿也不太计较,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皇帝老儿深知“水至清则无鱼”,总要给他底下的官员们一点实惠,否则没有几个官员,会像陈安一样尽心尽力办事。不过,皇帝老儿对贪腐厉害的,自然是痛恨的,所以这次让刑部彻查,有哪些官员拿过那个曹庸的好处,限定三日之内到户部陈安这里说明情况。事先说明的,把财产捐出来则过往不究,否则等事后查出来,该严办就严办。
皇帝老儿命令一下,来陈安这里说明情况的官员,至少在五人以上。陈安深知,除五人以外,一定还有心存侥幸的。但这就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了,他只负责来说明情况的五人。
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曹庸还没怎么交代后续,就突然暴死在刑部大牢里。这一下,其余没有到陈安这里交代实情的官员,反而松了一口气。反正曹庸已经是死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皇帝老儿让刑部彻查曹庸的死因,结果刑部经过一番调查后,结论是曹庸暴病而亡。贪腐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闻听曹庸在刑部大牢暴死的消息,那五名到陈安这里说明情况的官员,只恨自己“自首”早了一些。毕竟那么多贪腐的财产悉数捐出去,总是心疼的。对于贪官来说,最好不义之财进了自家口袋就不要再流失了。可是世事哪能都如你所愿呢?你这财产不捐出去,说不定曹庸的下场,就是将来你的下场。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经过这次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又揪出了曹庸这样的贪官,皇帝老儿更加信任陈安,认为陈安不仅是济济文士,还是熙熙武将,实在是朝廷的难得之才。陈安深知慎初易,保终难,为人处事更加小心。但是皇帝老儿如此信任陈安并对他委以重任,难免招致其他官员嫉恨,此为后话。
这次贪腐事件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应该不止姜永一人。姜永是明处的,暗处的还不知道是哪一个?姜永庆幸自己早把不义之财捐了出去,所以皇帝老儿才对他不予追究。但是不追究,不代表皇帝老儿对他没意见。最近皇帝老儿在宫中举办家宴的时候,特意问公主和驸马,啥时候能给他抱上外孙?这分明是在斥责他和公主成婚后,也没做出啥贡献。在姜永看来,皇帝老儿这一次问话,分明是话中有话。
还好,莫愁公主及时帮他解围:“父王,是孩儿不想那么早要的,你盯着驸马做什么?我还没玩够呢,等过几年再说。”
皇帝老儿心想,真是把你给宠坏了,如果不是为了你,朕早把驸马给换了,最近看他就是不太顺眼:“莫愁,你还没玩够啊,我限定你们三年抱俩啊,作为皇家的子嗣,绵延下一代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义务。”
看父王真的生气了,莫愁审时度势连忙改口:“父王,我们听你的就是了。” 姜永在旁,更是不敢多嘴。
回府后,莫愁和姜永商量,父王下的命令如何来完成:“驸马,要不你说服那个秦寒烟帮你生孩子,等生下来我就把孩子接回府里,当作我们俩的孩子来养育,如何?”
莫愁能提出这样的主意,姜永当然是求之不得,狂喜之下连忙回应:“这是大事。公主容我和秦寒烟商量商量,我也不知她是否会答应?前段时间她回了临安府,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日了。我给她写过信,她也没给我回。”
“驸马,看样子这个秦寒烟,不太把你当回事啊。你抓紧时间问问她吧,不行的话,另想办法。” 莫愁其实心里也没底。毕竟让另外的女人帮忙生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事出紧急,姜永赶紧修书一封,希望寒烟收到信后能及时给他回信。这一次,姜永终于等到了回信:“驸马,来信知悉。你提出的方案,我万万不能同意。你们想过没有,这是欺君之罪,事情败露是要抄九族的。你和公主的这个主意,恕我不敢苟同。今日回信我还想告知驸马,我们今后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了。驸马以往对我的关照,寒烟我铭记在心,也甚是感激。今日在信中,寒烟和驸马就此别过。愿驸马和公主,以后好好过日子。以后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吧。”
收到寒烟的信件,姜永整个人石化了,一时回不过神来。他想过寒烟可能会拒绝,想过寒烟拒绝的话他要怎么说服她,但是他没想到寒烟回信如此决绝。
按照以往对寒烟的了解,姜永清楚,寒烟已经不是以前的寒烟了,她已经不爱他了。难道寒烟爱上其他人了?寒烟有了新的追求者?姜永想破头,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安。虽然陈安已经结婚了,但是姜永清楚寒烟的魅力。也许,陈安根本就不爱他的那个新婚夫人,自始至终对寒烟情有独钟。
为了验证他的猜测,姜永决定启用他的“探安”网。
给姜永发出回信之后,秦寒烟仿佛重生了一回,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之前姜永的来信,她没想好怎么回,所以就一直拖着。而姜永这次来信提出的请求如此过分,当然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借口从此远离他。在秦寒烟的认知里,如果一个男人跟你提出非分的要求,那就完全不是爱不爱的问题了,而是纯粹自私无疑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自己真正爱的人面前,会把爱人摆在第一位,凡事先为爱人着想而不是先替自己考虑。跟他生一个孩子,然后把孩子带走,最后你还没有任何名分,亏他们想得出来。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主和驸马,甚是般配。
秦寒烟想着,姜永收到回信之后应该会死心,毕竟他们之前在一起过,他应该知晓她的脾性。但是寒烟不知道的是,男人如果沉溺在一段感情里无法自拔,那要他真正想通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儿。
收到陈安的信件之后,秦寒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反而落地了,而不是懊恼。这种反应奇怪吧,其实深究起来并不奇怪。因为她觉得,陈安也算是结过婚的人了,终于能和她彻底般配了。所谓的门当户对,是两人三观要差不多,经历也要差不多,才不至于在今后的婚姻中,吵架的导火索随时存在。这并不是秦寒烟封建,也不是秦寒烟迂腐,而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的婚姻得来的实证,得来的真理。秦寒烟已经过了浪漫的年纪,她现在要的无非是天长地久,无非是安全感。安全感,虽然很多时候来自于自身,但是你如果选择了一个伴侣,那么伴侣日常的行为,多多少少会影响你的情绪。除非,你选择孤独终老,那可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可是秦寒烟,并不想孤独一生。
想明白了之后,秦寒烟给陈安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她相信陈安,如果陈安觉得还是要跟她携手一生,那么她愿意等。她在信中还吩咐陈安,要把对李商仪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同为女子,她能理解李商仪的难处。同时她也希望,陈安能做通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她并不想为了能和陈安在一起而得罪陈安的母亲,这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两个人如果成婚,长辈的祝福,是顶顶要紧的。
收到寒烟的信件,陈安吃了一个定心丸。有了寒烟的理解,陈安信心倍增。家事慢慢来,不急于一时,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皇帝老儿让他负责考核地方官吏的事儿 。
莫国的地方官吏,主要由户部负责考核。户部不仅要详细开具被考核官吏任内的农桑、田亩、户口、场务课利等的增减数量,还要将其地方经济和政绩量化,以评定等次高低。到第二年春末,户部再把评定的考核成绩送到监司,再由监司送到中央考课院。监司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皇帝老儿对诸路监司的考核,则重在五个方面,即举荐贤才、案劾贪谬、实户口、财用充足、兴利除害。后来皇帝老儿又根据变法的需要,改为七个方面,即举官、劝课农桑、户口增损、兴利除害、事失案察、较正刑狱、盗贼多寡。
本着对地方官吏负责的态度,考核这一事项,陈安是亲力亲为,不敢马虎。因为万一考核有纰漏,是对地方官吏的极其不负责任,也会打击一批任劳任怨好官吏的自信心。考核期间,姜永亲自来找陈安,让陈安秉公考核,说他接到定安府知州的来信,信中说因为去年洪灾一事,百姓对他颇多微词,希望考核一事实事求是,不要听信百姓一面之辞。姜永也蛮聪明的,没有直接跟陈安说让他照顾一下打分,而是旁敲侧击地提点陈安,让他秉公打分。陈安知晓那个定安府知州,向来和姜永关系不错,以前也没少给姜永奉上好处。不过,陈安也没有揭穿他:“考核一事,驸马尽可放心,我一定秉公,不徇私情。考核一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从没出过差错。不过驸马来我们莫国的时间不长,可能对我们莫国地方官吏的考核制度,还不太了解。”
考虑到陈安,可能对他和定安府知州的关系有所了解,姜永确实也不敢指点太多,只是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考核一事,我自然相信陈将军。那个定安府知州不是跟我相熟么,所以我来帮他问一问。陈将军秉公打分,就可以了。”
从陈安这里离开,姜永陷入了沉思。自从秦寒烟去了临安府,他是思念日深。他曾经给秦寒烟去过一封信,可是石沉大海,秦寒烟并没有回他片言只语。姜永知道,他这辈子无法给秦寒烟名分,可是他爱秦寒烟,对她的思念自从分手后,一日都没有停止过。这种相思之痛,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了。姜永不知道,他之前同意和秦寒烟分开,是对还是错?那时他以为,他和秦寒烟,今后总会有和好的机会。如今看来,这机会甚是渺茫。
想甩掉心中的不安,可是这心中的不安,就像这多变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无法把控。头一次,姜永心中的无力感,越来越浓烈。
姜永走后,陈安唤来手下,让他把定安府知州前年的考核记录调阅过来。从这份记录上看,定安府知州去年的考核打分,居然位列莫国所有地方官吏考核分数的前三甲。这个成绩不得了,万一今年还是如此高分,那提拔是铁定有望的。姜永的提醒,反而让陈安,更加坚定了秉公打分的原则。
现如今,户部考核地方官吏主要涉及三项。第一项是政治表现,即考察地方官吏是否忠于职守?是否廉洁公正?是否在当地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和好事?
第二项是看政绩表现。即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是否符合朝廷要求?是否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三项是要看地方官吏的德才表现,这其中包括了对地方官吏的德才、才干和工作态度的考察。首先是政绩上“必其能为地方百姓”,二是在廉耻上“不得侵凌百姓”。
一段时日后,各地方官吏的考核打分,汇总到了陈安这里。看到分数高居前三名的,定安府知州仍然位列其中。陈安决定到前三甲的所在地,暗地里考察他们的工作情况。
前两名的工作情况,和考核中了解到的情况相差无几,陈安就放心了。可是到达定安府的时候,陈安明里暗里了解到不少内情,跟之前所打的高分完全不符。
譬如,定安府知州曹庸,曾经找定安府的首富借5000万,说是借,其实就是索取贿赂。面对勒索,首富只肯出3000万,结果曹庸就直接诬陷其母是当年给自己府上看管库房,结果监守自盗逃跑的奴婢,不但将首富兄弟俩严刑拷打害死在监狱中,还没收了其府上价值一亿六千多万钱的财产。作为定安府的实际掌权者,自然也有许多人前去曹庸府上巴结讨好,这就导致曹庸的财富,累计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曹庸还蛮狡猾,名义上的府邸可以说是很质朴,可是暗地里的另一所宅邸是田园水草,利尽上腴。
而且这曹庸贪了银两,三分之一撒出去打点能帮他说得上话的官员,其中驸马姜永之前就受了他不少好处。陈安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所幸姜永之前不晓得出于什么原因,把曹庸等官员孝敬的银两,都悉数捐给了莫国的慈善机构悲田院等,算是提前把自己跟曹庸等官员撇清了干系。
掌握了曹庸的种种罪证之后,陈安给曹庸的打分当然是不及格。等到监司把官员们的考核成绩上报给中央考课院,皇帝老儿看到曹庸垫底的分数,又从陈安嘴里了解到曹庸的种种恶行,盛怒之下就直接把曹庸打入了刑部大牢。
等到姜永得知曹庸被打入了刑部大牢,才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把曹庸之前给他的好处都已经悉数捐掉了。姜永这时又想起了寒烟,他觉得寒烟就是他的福星。因为当初他就是爱寒烟,顾及寒烟的感受,也知道寒烟对贪腐深恶痛绝,才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改过自新的。
曹庸被打入大牢,姜永倒是不担心什么,因为刑部即便再深入查下去,他老早就捐出曹庸献给他的银两,也确实是事实。不过皇帝老儿如果要追究他为了曹庸给陈安打过招呼的事,那估计他是否认不了的。以姜永对陈安为人的了解,他断定陈安也不会多事。陈安这个人,确实跟他不对路。但是他得承认,陈安是莫国清正又廉洁的好官,他掌管户部几年来,管理莫国的钱粮和税收,家里并没有除了俸禄之外的任何钱财,实属难得。而且陈安这个人,勤职守,能清廉,有古大臣之风烈。而且陈安的才华横溢,不是徒有虚名。虽然他们俩朝堂上经常是意见相左,但是在内心深处,姜永已经把陈安当成了一个可敬佩的对手。姜永明白,曹庸这次落马,实在是皇帝老儿生气了。其实莫国的皇帝老儿,对贪腐的官员只要捐出财产的,都不会予以深究。而且官员们只要拿的是小恩小惠,这皇帝老儿也不太计较,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皇帝老儿深知“水至清则无鱼”,总要给他底下的官员们一点实惠,否则没有几个官员,会像陈安一样尽心尽力办事。不过,皇帝老儿对贪腐厉害的,自然是痛恨的,所以这次让刑部彻查,有哪些官员拿过那个曹庸的好处,限定三日之内到户部陈安这里说明情况。事先说明的,把财产捐出来则过往不究,否则等事后查出来,该严办就严办。
皇帝老儿命令一下,来陈安这里说明情况的官员,至少在五人以上。陈安深知,除五人以外,一定还有心存侥幸的。但这就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了,他只负责来说明情况的五人。
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曹庸还没怎么交代后续,就突然暴死在刑部大牢里。这一下,其余没有到陈安这里交代实情的官员,反而松了一口气。反正曹庸已经是死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皇帝老儿让刑部彻查曹庸的死因,结果刑部经过一番调查后,结论是曹庸暴病而亡。贪腐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闻听曹庸在刑部大牢暴死的消息,那五名到陈安这里说明情况的官员,只恨自己“自首”早了一些。毕竟那么多贪腐的财产悉数捐出去,总是心疼的。对于贪官来说,最好不义之财进了自家口袋就不要再流失了。可是世事哪能都如你所愿呢?你这财产不捐出去,说不定曹庸的下场,就是将来你的下场。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经过这次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又揪出了曹庸这样的贪官,皇帝老儿更加信任陈安,认为陈安不仅是济济文士,还是熙熙武将,实在是朝廷的难得之才。陈安深知慎初易,保终难,为人处事更加小心。但是皇帝老儿如此信任陈安并对他委以重任,难免招致其他官员嫉恨,此为后话。
这次贪腐事件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应该不止姜永一人。姜永是明处的,暗处的还不知道是哪一个?姜永庆幸自己早把不义之财捐了出去,所以皇帝老儿才对他不予追究。但是不追究,不代表皇帝老儿对他没意见。最近皇帝老儿在宫中举办家宴的时候,特意问公主和驸马,啥时候能给他抱上外孙?这分明是在斥责他和公主成婚后,也没做出啥贡献。在姜永看来,皇帝老儿这一次问话,分明是话中有话。
还好,莫愁公主及时帮他解围:“父王,是孩儿不想那么早要的,你盯着驸马做什么?我还没玩够呢,等过几年再说。”
皇帝老儿心想,真是把你给宠坏了,如果不是为了你,朕早把驸马给换了,最近看他就是不太顺眼:“莫愁,你还没玩够啊,我限定你们三年抱俩啊,作为皇家的子嗣,绵延下一代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义务。”
看父王真的生气了,莫愁审时度势连忙改口:“父王,我们听你的就是了。” 姜永在旁,更是不敢多嘴。
回府后,莫愁和姜永商量,父王下的命令如何来完成:“驸马,要不你说服那个秦寒烟帮你生孩子,等生下来我就把孩子接回府里,当作我们俩的孩子来养育,如何?”
莫愁能提出这样的主意,姜永当然是求之不得,狂喜之下连忙回应:“这是大事。公主容我和秦寒烟商量商量,我也不知她是否会答应?前段时间她回了临安府,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日了。我给她写过信,她也没给我回。”
“驸马,看样子这个秦寒烟,不太把你当回事啊。你抓紧时间问问她吧,不行的话,另想办法。” 莫愁其实心里也没底。毕竟让另外的女人帮忙生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事出紧急,姜永赶紧修书一封,希望寒烟收到信后能及时给他回信。这一次,姜永终于等到了回信:“驸马,来信知悉。你提出的方案,我万万不能同意。你们想过没有,这是欺君之罪,事情败露是要抄九族的。你和公主的这个主意,恕我不敢苟同。今日回信我还想告知驸马,我们今后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了。驸马以往对我的关照,寒烟我铭记在心,也甚是感激。今日在信中,寒烟和驸马就此别过。愿驸马和公主,以后好好过日子。以后我们两不相欠,各自安好。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吧。”
收到寒烟的信件,姜永整个人石化了,一时回不过神来。他想过寒烟可能会拒绝,想过寒烟拒绝的话他要怎么说服她,但是他没想到寒烟回信如此决绝。
按照以往对寒烟的了解,姜永清楚,寒烟已经不是以前的寒烟了,她已经不爱他了。难道寒烟爱上其他人了?寒烟有了新的追求者?姜永想破头,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安。虽然陈安已经结婚了,但是姜永清楚寒烟的魅力。也许,陈安根本就不爱他的那个新婚夫人,自始至终对寒烟情有独钟。
为了验证他的猜测,姜永决定启用他的“探安”网。
给姜永发出回信之后,秦寒烟仿佛重生了一回,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之前姜永的来信,她没想好怎么回,所以就一直拖着。而姜永这次来信提出的请求如此过分,当然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借口从此远离他。在秦寒烟的认知里,如果一个男人跟你提出非分的要求,那就完全不是爱不爱的问题了,而是纯粹自私无疑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自己真正爱的人面前,会把爱人摆在第一位,凡事先为爱人着想而不是先替自己考虑。跟他生一个孩子,然后把孩子带走,最后你还没有任何名分,亏他们想得出来。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主和驸马,甚是般配。
秦寒烟想着,姜永收到回信之后应该会死心,毕竟他们之前在一起过,他应该知晓她的脾性。但是寒烟不知道的是,男人如果沉溺在一段感情里无法自拔,那要他真正想通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