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赵煦的和平提议

    元祐二年七月庚午(21)。

    交趾进奉使黎钟等,献交趾国贺坤成节贡物。

    太皇太后嘉之,赵煦于是下诏,加交趾郡王、静海军节度使干德为安南郡王。

    从交趾郡王到安南郡王,虽然只是称呼上的改变,但却也宣告着,大宋王朝对交趾这个国家的控制,更进一步。

    可能再过两年,交趾国就要改成安南国了。

    同时,赵煦还下诏,封赏交趾国王干德之弟崇贤候李太德。

    加封李太德为检校太尉、开封仪同三司、上柱国、交趾国相。

    这等于是给了李太德大义名分。

    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架空李干德自行其是的授权。

    这意味着,自唐末以来,就割据叛乱的交州地区,重新回到中央王朝的控制中。

    尽管,这种控制缺乏强力,只能算软控制。

    可赵煦也没想,尽吞剩下的交趾土地啊!

    就算是现在已经到手的交州北方,他也都是交给了土司们去管理。

    当然,他也没忘记移民。

    从去年到现在,除了拼命忽悠英雄好汉南下北上之外。

    赵煦还遥控着大理寺、刑部,将几乎所有的流放刑徒,统统往熙河或者交州送。

    以至于,刑部为了迎合上意,将那些不需要判流放这么远的犯人和那些本该被判重配刑徒的罪犯,全部判了流放交州/熙河。

    于是,不到一年,大宋州郡的流放罪犯数量暴增。

    几乎是地方上报一个,朝廷就批一个。

    高速、神效!

    而交州、熙河,自然是群贤毕至,胜友如云。

    每时每刻,都有被押解着的刑徒,被送往熙河或者交州的道路。

    这一年多下来,少说流放了近万人。

    但,赵煦还是嫌少。

    所以,宋用臣今年冬天,依然将继续出任河北路清淤大使。

    不过他的首要任务,将从清淤、修路,变成尽一切可能,让英雄好汉们欠下一笔无法偿还的恩情债。

    ……

    处理完交趾的事情后,赵煦收到了刑恕请求陛见的札子,赵煦知道,辽使那边,应该是有结果了,于是便命刑恕到福宁殿东閤陛见。

    刑恕到福宁殿东閤拜见赵煦的时候,赵煦被他的样子吓了一大跳。

    他的脸色苍白、憔悴,眼中布满血丝,眼窝深陷,一副无精打采,好像随时都嘎的样子。

    “学士……”赵煦忍不住问道:“这是怎么了?”

    “可请了太医看过了?”

    刑恕拜道:“臣谢陛下关爱!”

    “臣已经请了钱太医看过了,钱太医说,臣是操劳过度,以至伤及本源,需好好修养生息……”

    说着,他就老脸一红。

    没办法!

    这几天,他日日都在勾栏中,依红偎绿。

    于是,哪怕把钱乙开的六味地黄丸当饭吃,也是顶不住一点啊!

    赵煦听着,瞬间懂了,感慨道:“辛苦学士了!”

    刑恕拜道:“为陛下效命,臣甘之如饴!”

    赵煦连忙命人将他扶到座位上坐下来,这才问道:“新来的辽使如何?”

    刑恕抿了抿嘴唇,脑海中闪过了昨夜在桑家瓦子里,搂着两个美人,放浪形骸的那位辽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的样子。

    那辽人,刚开始还扭扭捏捏,在他面前装。

    但,被耶律琚、耶律永昌带着去了几次瓦子后,就再也不装了。

    他的学习速度,甚至超出想象!

    不过几天,他就已经完全掌握了,大宋勾栏的消费艺术。

    要不是刑恕知道,他之前从未来过汴京。

    恐怕会以为,他是汴京勾栏里的老恩客。

    至于那个副使张琳?

    倒是个道德君子!

    奈何,这汴京城的瓦子,有专门攻击道德君子们软肋的办法。

    在耶律永昌的帮助下,桑家瓦子的一个勾栏,拿出他家培养的王牌——一个懂诗词,懂经义的才女。

    在瓦子里的人,加紧培训了两天后,一个专门对准张琳喜好的才女就新鲜出炉了。

    出身辽国偏远军州(沈阳)的张琳,那里遇到过这样的才女?

    直接就被拿下!

    如今,每天都盼着日落,好与佳人相会!

    这样想着,刑恕就奏道:“陛下,酒色为媒,财帛铺路,别说辽人了……便是臣,也难以招架……”

    为了拉这两个辽人下水,刑恕可是下了血本了。

    不止是花费重金,让瓦子里的姑娘们,曲意奉承、讨好他们。

    还许下丰厚的回扣。

    两个辽使的意志力,本就被勾栏的温柔乡给磨掉了,再被重金一诱,哪里顶得住?

    赵煦微微颔首。

    银弹、肉弹,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策反方法。

    除了少数意志力特别坚定的人,古往今来,能顶得住的人,少之又少。

    于是,赵煦问道:“辽主今次遣他两人来,到底有何想法?”

    辽主的国书,只说是来贺大宋太皇太后坤成节的。

    可若只是如此,他完全可以命在汴京的耶律琚、耶律永昌两人为之,没必要,再派两个大臣过来。

    刑恕奏道:“奏知陛下,却是辽人攻伐高丽,用度无常,而其国用拮据,难以维系……”

    “故此,辽主已备下价值六十万两白银之金银财物,以此请我朝,再为其印三百万贯交子,以为军赏之用……”

    赵煦嘴角抽动了一下,辽人的花钱速度,真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才七月,辽主就已经将今年的宋辽交子贸易额度以及新增的那一百万贯交子,花的干干净净了。

    就这,还只是在汴京交易的部分。

    没算两国边境榷市上的大规模采购!

    须知,在过去,大宋依靠边境榷市,每年都能赚回当年给付辽人的岁币。

    甚至,在某些年份,还能倒赚一大笔。

    如今,辽人虽然没了岁币,边境上的官方榷市贸易量直接腰斩再腰斩,打成了骨折。

    可,两国民间的交易量,却不会受到影响。

    甚至可能还因为,两国关系走近,而增加贸易量。

    只是,这榷市贸易,大都是以物易物,很难算出准确的交易规模。

    可怎么保守,一年下来两三百万贯还是有的。

    “辽主在高丽,如今进展如何?”赵煦问道。

    “回陛下,依辽使所言,如今辽主顿兵高丽,兵围高丽王都,随时都可陷其王都……”

    “而辽人之所以,不急于攻克高丽王都,是其太师、高丽行营都总管耶律迪烈之议……”

    “据说迪烈曾向辽主进言:开城向南,道路难行,大军难以展开,且我军劳师远征,补给难继……不若以开城为饵,诱高丽军来救,在开城之下,蚕食高丽血肉,使王氏诸军丧胆,不敢与我再战……”

    “如此一来,开城之后,高丽南土诸郡可传檄而定!”

    赵煦听完,微微吁出一口气来。

    因为,耶律迪烈的这个战略,与他上上辈子,和章惇、章楶等宰执将帅们,商议出来的灭西夏战略,几乎是相同的。

    平夏城战役后,赵煦和他的臣子们,就已经决定,继续筑垒,消耗西夏。

    这是充分吸取、提炼了熙宁、元丰以来的宋夏战争教训后采取的措施。

    不再做梦幻想,可以速通西夏。

    而是,打定了主意,依靠筑垒,逼迫西夏主力从其老巢过来,与宋军消耗。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宋依托坚城要塞,与西夏对耗。

    即使西夏人,能赢下每一次的战役胜利。

    但只要他们无法攻入大宋腹地,依靠劫掠人口、财富来补充他们的损失,那他们终将失血而死。

    更何况,西夏人在当时,别说攻击大宋坚城了。

    即使野战,也被宋军压着打。

    所以,西夏必亡!

    耶律迪烈,为辽人设计的这个战略,也是如此。

    留着开京城,不急着攻陷,甚至不时留出一个口子,让开京可以得到高丽南方其他地区的补给和援军。

    这等于是在割开高丽的血管,让其缓慢失血。

    除非高丽人,能够在野战中,击破辽军主力,解除开京之围。

    不然的话,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失血而死的结果。

    “看来,辽人也是充分吸取了之前三次,征讨高丽,先胜后败的教训啊!”赵煦在心中感慨着。

    在这次战争之前,辽人曾三次发兵征讨高丽。

    其中第二次讨高丽,就曾攻占开京,焚毁高丽宗庙、宫殿。

    但因为劳师远征,诸军疲惫,加上战事拖延日久,高丽的冬天又过于寒冷,以及后院起火,各方掣肘,不得不撤军。

    至于第三次……

    更是闹得灰头土脸,损兵折将,大伤威风。

    所以,这一次,辽人选择对开京围而不打,持续消耗,在战略上来看,是很正确的。

    但,这个正确的前提是——他们能有足够的物资,赏赐诸军,安抚收买渤海、女真诸部。

    考虑到之前,辽主已将曷懒甸地区,赐给了所谓的海东女真。

    女真的问题,他们应该是解决了。

    加上耶律洪基,这次对高丽地方豪族进行了有效的招抚。

    赵煦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难不成耶律洪基,真的能灭高丽?”

    要是这样的话……

    赵煦心中一惊,感觉脑瓜子疼。

    于是他严肃的看向刑恕:“学士,且回去问问辽使,问问看,若是高丽请和……乞以如今辽人所占之土为边境,辽主可否答允?”

    说到这里,赵煦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因为他换位思考了一下,若他是耶律洪基,且已在战场上占尽了优势。

    现在,忽然一个莫名其妙的人跑来找他谈判——投降输一半行不行?

    那他肯定一巴掌扇过去——哪来的二哈?!也敢在朕面前狺狺狂吠?

    就像在他的上上辈子,辽人忽然跑来调停宋夏战争,希望大宋就以目前国境线和西夏议和。

    他当时就只有冷笑——想让朕放弃到嘴边的肥肉不吃?

    你谁啊!?

    麻烦照照皎镜!

    于是,直接回绝了辽主的提议。

    不过呢……

    赵煦抿了抿嘴唇,轻声自语起来:“搞外交,哪能要脸皮?”

    “何况如今辽人有求于朕!”

    这可是上好的虚空造牌的机会!

    派个人过去,到辽主面前,陈说一下大宋方面的和平建议。

    无论辽人的选择是什么?

    大宋方面,都算在高丽这块棋盘上落下了一子。

    有棋下总比没棋下要强!

    于是,他收敛笑容,对刑恕道:“学士,就依朕的意思,先试探了一下辽使……”

    “最好,再找耶律琚等人,合计一下,看看有没有办法,说服辽主答允朕的和平提议!”

    说到这里,赵煦就悲天悯人起来:“正所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辽是朕兄弟之邦,可那高丽,也是大宋臣属啊!”

    “高丽使臣,不是已经上表说,要奉我朝为正朔,用大宋年号、历法吗?”

    “学士,可以去催一催高丽使臣……叫他赶快上表……朕再派人,将翰林天文院编的历法,给高丽国主送一份过去……”

    “那高丽,就可以成为朕的臣属了!”

    虽然说,这是鸟用都没有的外交说辞。

    大宋现在也没有舰队,可以跨海去支援高丽。

    但是,打牌嘛,你不诈唬一下对手,怎么知道对手是不是也在害怕你手里拿着一对a?

    就算诈唬失败也没什么。

    反正,就是找借口,拖延新一批交子的交付。

    “诺!”刑恕被赵煦搞得有些糊涂了,但他还是躬身领命。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在现代留过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