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昭听到她的声音,眉眼间划过欢欣的笑意。
黑衣人垂下眼,低声说:“我一个人就行。”
“好。”越昭弯了弯眼,背对着桃夭道,“桃夭,你下去吧。”
桃夭低眉俯首,顺从地离开包间。
越昭想了想,背过身要走出包间,黑衣人叫住她:“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其实,也不是很确定,只是都准备了。”停住脚步,越昭没回身,半低着头回想,“我想着如果是呢,准备了总归是要更好的,即使不是,这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咬了咬下唇,似是在回忆什么,良久越昭说:“我也是女子,我也知晓那样的不畅快之感。”
黑衣人沉默,越昭没有再听到她的话,就抬脚出了门。
“谢谢。”
在越昭要关上房门的一瞬间她听到了这句话。
一室寂静,只黑衣人一人在空荡的大堂。
久久凝视着桌上摆放的东西,黑衣人终于抬手,连带着托盘一起,将它们端起。
托盘上赫然摆放着一套换洗的服装、一瓶伤药、一卷止血的纱布、一碗红糖水,以及一条月事带。
*
在京城另一边的囹狱,一片混乱中,刑部尚书苏尚潮拧眉,试探地询问胥从钰:“公主被掳,此事需要立刻上报陛下吗?”
胥从钰侧目,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身边的苏尚潮:“稍安勿躁,我先去寻公主,若是尚书大人有何线索请务必毫无保留,此事攸关于公主安危,孰轻孰重望大人自衬。”
苏尚潮不语,只是脸色黑得难看。
两人背对众人,站得离人群较远,侍郎等人听不清他们讲了什么,只见到尚书大人黑着脸踱步回来,还一言不发。
众人望向胥从钰的眼神更加畏怯了。
胥从钰没有理会其他人,提着剑独自离开了囹狱。
*
越昭抱臂立在门前,闭上眼感受迎面杨柳风。
桃夭站在一边,看向越昭,几次张嘴,最后问:“公主,您早就知道那人是姑娘啦?”
“嗯?”越昭回过神,询问地看向桃夭。
桃夭又重复了一次,末了又自言自语似的添了句:“她身形高大清俊的,又蒙着脸,瞧起来真不像姑娘。”
“哦,你说这个啊,我也不清楚。”越昭心不在焉地说。
“那您怎么让我只准备一件女装?”
“这不是是个姑娘嘛。”越昭耸了耸肩,毫不在意地说,“若是个男的,比起那身看起来就要给抓进牢狱的黑衣,难道穿女装还委屈了不成?”
桃夭听完一脸受用,恍然大悟地点头:“公主您说得真有道理。”
包间内厢房的门被推开,越昭听到声音偏过头对桃夭说:“你一会儿就在外头呆着,没有我吩咐别进去。”
“不过。”越昭想了想说,“一会儿我大约还有事要吩咐你出去。”
桃夭应下,乖巧地退到门的一边。
越昭转身推开门,女子抱剑站立,面朝着门外,她这回没有蒙脸,深蓝色的衣裙显得她风姿卓越,随意挽起的高束发,平添几分洒脱。
只是不知为何脸上写满了仿佛日夜兼程赶路后的疲惫。
越昭微微抬头,对女子弯起眉眼:“我觉得你无论男装女装都好看。”
女子歪头回应了她一个浅浅的笑。
越昭背手关门,上了道锁。
“好些了吗?”越昭走到桌边坐下,拿起茶盏自顾自地满上了。
女子也坐下,直截了当地问:“你要做什么?”
“一点小小的验证。”越昭撑着下巴,看向一侧的窗。
女子沉默半刻后道:“多谢公主庇护,只是我大约要离开了。”
“离开?”越昭马上回过头,睁大眼睛看她,“你要去哪儿?”
“有要事要办。”女子垂眸道。
“那你还会回来吗?”
女子抬眼看她,直截了当:“不会。”
“啊,那真可惜。”越昭假惺惺地惋惜,“我大约已经见过你的脸了。”
“很紧急的事吗?”越昭又问。
女子皱眉:“是。”
“那我和你一起去吧!”越昭提议,“若是一直一个人呆在这儿我怕是会烦闷的,正巧你要出去走走,不若带我一起!”
“公主!”女子声音有些重,“在下私事恐有不便。”
“那若到了什么要紧关头你就将我放在一旁街市上,你自去办事便好,不过你可别跑,我已经记住你的模样了。”
越昭心想,若不真绑住你,我这设计一遭可不就真是闹剧了。
女子被她缠得无计可施,只好先行应下。
得到她的肯定回答,越昭有些兴奋:“好,要从哪儿出去?这扇窗吗?还是这扇?”
“啊等等,我出去和我的婢女说下,你先等会儿。”越昭脚步飞快,推开条门缝,探出脑袋不知嘀嘀咕咕和桃夭说了什么。
不一会儿她又狠狠闭上门,匆匆地跑来女子跟前,兴致勃勃地问:“还是和方才一样用飞的吗?”
女子无奈地觑她一眼,一手揽过她的腰,霎时间一阵风吹来,四周窗户大开,她们一齐掠过窗牖。
越昭眼睛都亮了。
脚尖落下,女子刚停落在院落后的围墙上,下头传来一道声音:“你们是?”
声音很耳熟,带着迟疑。
越昭先低下头,和来人对上眼,来人吃惊:“公主!”
身边的人侧头瞥过去,那人更吃惊:“万大人!”
越昭来不及惊讶为何程舟承在此,也跟着诧异地转头:“万大人?!”
反复来回看两人,越昭问:“你们认识?”
程舟承不确定,犹疑地上下打量万筠松:“万大人这是……”
越昭脑中迅速处运转,侧了侧身,想要挡住程舟承继续打量的视线,但围墙过窄,她并未挡住分毫:“我打算出门一趟,男女同行不便,就逼她穿了女装。”
“原是如此。”程舟承点头,不知信没信。
“公主为何不从正门走?”程舟承问。
“有事要办,我在此的事你莫要和任何人说。”越昭表情严肃。
程舟承鲜少见她如此,也认真地应下。
万大人没有理人,瞧着心情很是不好的模样,倒像是真的被逼着穿了女装一样,直接拦起越昭的腰跳离了。
留下程舟承抬头目送她们离开。
这次的速度比在牢狱里更快,越昭眯着眼,脸上被风打得生疼,但她很兴奋,不停地转脑袋环视周围。
“没想到从这个角度看京城很是不一样呢。”越昭感慨。
她又好奇问:“他叫你万大人,你是哪个万大人?”
在一处屋脊落下,万筠松若有所思地转头打量越昭:“你确实一点儿也不懂前朝之事。”
越昭憋闷,别过头不说话。
万筠松见她如此,也就没有再说,继续前行。
不多时,她落到一处无人小巷,指了指小巷外的街道:“你先在外头逛会儿,半个时辰后外会在此处侯你。”
“转角处有卖面具,你既打算藏着就记得买个带上。”万筠松扔出一袋钱就转身走了。
越昭自是信她,左右她身上从不带钱,理直气壮地接过钱袋子,在街道转角挑了个街上最常见的狐狸面具,难得浮生半日闲,若不趁此悠闲逛上几日便是辜负了这好天气。
这条街她似乎从未来过,大概是京城官宦所居之地,街道上几乎不见摊贩,鲜有的几间商铺装修豪横,瞧这也不像普通人家能逛得起的模样。
越昭转了半天晕头转向,她随机抓住一个路人,腆着脸随手指了间宅院问道:“敢问兄台这是哪家的府邸?”
她本想问这是什么地方,思索片刻觉得不妥,容易被当成傻子看,便换了个问题。
路人似是小厮打扮,很热心地回答她:“这是万大人的府邸。”
“万大人?”越昭怔愣,“哪位万大人?”
“朝中还有哪位万大人能住在这鸣珂街?自然是万筠松大人了!”路人一脸嫌弃表达她的没见识。
这样巧?越昭难以置信,顾不上理会路人的表情,连忙乐呵呵地道谢。
*
万筠松并没有从正门走,再次从后墙翻身进了自己家。
她的宅院里没有一应的奴仆,也没有管事的管家,只有偶尔从师兄那借来些洒扫的婆子打理并不大的院子。
院子里看着一如既往的冷清,地上十分干净,显然在她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师兄代她照顾得很好。
独自走在自己狭小清寂的院落里,她难得得放松。
只是她还有重要的事要做。
掐断自己陡然安静的心情,她猛然睁开眼,一记眼风扫向书房,脚步放轻,警惕地徐步走向东侧的书房。掌心外翻,已全然准备好应下一场恶战。
忽然书房的门被一阵风吹得大开,她一掌还未使出,便听到一道声音。
“来了。”那人语气平静。
万筠松抬头,那人正站在门前,神情晦暗不明地看着她。
“师兄。”万筠见状,立刻收下掌心已运下的势,乖巧地站直。
“进来说话。”他只留下一句话就转身进了书房,万筠松琢磨不清他的态度,只得跟上。
房门关上,那人径直落座中央,万筠松像是刚犯了错般站着不敢挪动。
为了采光方便,万筠松在书房中用的窗户纸十分薄,常常没几日就要重新换上。此时门窗紧闭,光线仅从窗户透过脆弱的纸张照进,刚好落在中央的书桌前,坐在那的人在半明半暗里面目幽深。
前日的记忆在万筠松脑中翻涌,她逐渐定下心神,眼神逐渐坚毅,缓缓抬起眼直视坐在前方的人——她的师兄,现任的刑部侍郎,苏尚潮。
“公主在哪?”苏尚潮开口第一句话问了越昭。
万筠松松了口气:“公主无恙。”
对这个回答他不置可否:“你可知你今日做了什么?”
接着语气一转,话锋凌厉,大发雷霆,手掌拍向书桌:“你眼里可还有国法!”
万筠松倔强地与他对视,语气愈发激动:“国法?师兄要问我国法,那前日何祥在我的面前被申和海砍了脑袋,我向谁去问国法!”
“师兄。”她语气哽咽,“你也在地方做过总督,敢问你当日可有这样的权力随意斩处任何人,更何况是朝廷命官!”
“他的脑袋就在我的面前那样滚了下来,我看着他的血溅得铺天盖地,看着雨水混合着他的血流下台阶,就像我们从前见过的,庙里师太用水银灌注石像时那样,水银流到地上,很快就凝固了,我就那样踩着他干涸的血,一步一步地站起……”她双目失神,像被摄取了魂魄。
“国法不行,可我又能做什么?”万筠松目光涣散,无助地说。
“师兄。”她的语气逐渐平稳,只是眉间紧蹙,声音里依然带着抽噎,“我与他共事也算半月有余,虽谈不上怎样的交情,可也算摸清了他的为人。朱师兄从前与我说善不为官,那时我自以为我实非善人,师傅未教予我礼与道前,在街市生存,抢夺偷摸之事我未曾少做,但那时我只告诉自己我要活着,为了活着我学着其他乞儿行事,直至师傅领我回了白鹿书院,你们教我礼义廉耻,教我善恶忠奸,可我走到今日已分不清辨不明到底什么才是礼义廉耻与善恶忠奸。”
“话本里不善之人终被唾弃,奸邪之官终为律法所治,好像人人都该是亮着一张忠奸分明的脸,好像正与邪就如渭河与泾河一般分明,可事到如今我却看不清……”
“他与我说何祥所行不轨,可他又一句话断了何祥生死而全然罔顾律法;他与我说他如履薄冰,可他又挥刀直上领着数千士兵断了何祥的性命。”
“我能如何做,我又该如何做!”
万筠松吸了吸鼻子,撇开目光:“我甚至,仅仅只是想最后尽罢故友之谊,将一个无辜之人救出牢笼。”
院子外的阳光悄悄偏移,窗子斜斜映出阳光的形状,落在了她的裙角。
黑衣人垂下眼,低声说:“我一个人就行。”
“好。”越昭弯了弯眼,背对着桃夭道,“桃夭,你下去吧。”
桃夭低眉俯首,顺从地离开包间。
越昭想了想,背过身要走出包间,黑衣人叫住她:“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其实,也不是很确定,只是都准备了。”停住脚步,越昭没回身,半低着头回想,“我想着如果是呢,准备了总归是要更好的,即使不是,这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咬了咬下唇,似是在回忆什么,良久越昭说:“我也是女子,我也知晓那样的不畅快之感。”
黑衣人沉默,越昭没有再听到她的话,就抬脚出了门。
“谢谢。”
在越昭要关上房门的一瞬间她听到了这句话。
一室寂静,只黑衣人一人在空荡的大堂。
久久凝视着桌上摆放的东西,黑衣人终于抬手,连带着托盘一起,将它们端起。
托盘上赫然摆放着一套换洗的服装、一瓶伤药、一卷止血的纱布、一碗红糖水,以及一条月事带。
*
在京城另一边的囹狱,一片混乱中,刑部尚书苏尚潮拧眉,试探地询问胥从钰:“公主被掳,此事需要立刻上报陛下吗?”
胥从钰侧目,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身边的苏尚潮:“稍安勿躁,我先去寻公主,若是尚书大人有何线索请务必毫无保留,此事攸关于公主安危,孰轻孰重望大人自衬。”
苏尚潮不语,只是脸色黑得难看。
两人背对众人,站得离人群较远,侍郎等人听不清他们讲了什么,只见到尚书大人黑着脸踱步回来,还一言不发。
众人望向胥从钰的眼神更加畏怯了。
胥从钰没有理会其他人,提着剑独自离开了囹狱。
*
越昭抱臂立在门前,闭上眼感受迎面杨柳风。
桃夭站在一边,看向越昭,几次张嘴,最后问:“公主,您早就知道那人是姑娘啦?”
“嗯?”越昭回过神,询问地看向桃夭。
桃夭又重复了一次,末了又自言自语似的添了句:“她身形高大清俊的,又蒙着脸,瞧起来真不像姑娘。”
“哦,你说这个啊,我也不清楚。”越昭心不在焉地说。
“那您怎么让我只准备一件女装?”
“这不是是个姑娘嘛。”越昭耸了耸肩,毫不在意地说,“若是个男的,比起那身看起来就要给抓进牢狱的黑衣,难道穿女装还委屈了不成?”
桃夭听完一脸受用,恍然大悟地点头:“公主您说得真有道理。”
包间内厢房的门被推开,越昭听到声音偏过头对桃夭说:“你一会儿就在外头呆着,没有我吩咐别进去。”
“不过。”越昭想了想说,“一会儿我大约还有事要吩咐你出去。”
桃夭应下,乖巧地退到门的一边。
越昭转身推开门,女子抱剑站立,面朝着门外,她这回没有蒙脸,深蓝色的衣裙显得她风姿卓越,随意挽起的高束发,平添几分洒脱。
只是不知为何脸上写满了仿佛日夜兼程赶路后的疲惫。
越昭微微抬头,对女子弯起眉眼:“我觉得你无论男装女装都好看。”
女子歪头回应了她一个浅浅的笑。
越昭背手关门,上了道锁。
“好些了吗?”越昭走到桌边坐下,拿起茶盏自顾自地满上了。
女子也坐下,直截了当地问:“你要做什么?”
“一点小小的验证。”越昭撑着下巴,看向一侧的窗。
女子沉默半刻后道:“多谢公主庇护,只是我大约要离开了。”
“离开?”越昭马上回过头,睁大眼睛看她,“你要去哪儿?”
“有要事要办。”女子垂眸道。
“那你还会回来吗?”
女子抬眼看她,直截了当:“不会。”
“啊,那真可惜。”越昭假惺惺地惋惜,“我大约已经见过你的脸了。”
“很紧急的事吗?”越昭又问。
女子皱眉:“是。”
“那我和你一起去吧!”越昭提议,“若是一直一个人呆在这儿我怕是会烦闷的,正巧你要出去走走,不若带我一起!”
“公主!”女子声音有些重,“在下私事恐有不便。”
“那若到了什么要紧关头你就将我放在一旁街市上,你自去办事便好,不过你可别跑,我已经记住你的模样了。”
越昭心想,若不真绑住你,我这设计一遭可不就真是闹剧了。
女子被她缠得无计可施,只好先行应下。
得到她的肯定回答,越昭有些兴奋:“好,要从哪儿出去?这扇窗吗?还是这扇?”
“啊等等,我出去和我的婢女说下,你先等会儿。”越昭脚步飞快,推开条门缝,探出脑袋不知嘀嘀咕咕和桃夭说了什么。
不一会儿她又狠狠闭上门,匆匆地跑来女子跟前,兴致勃勃地问:“还是和方才一样用飞的吗?”
女子无奈地觑她一眼,一手揽过她的腰,霎时间一阵风吹来,四周窗户大开,她们一齐掠过窗牖。
越昭眼睛都亮了。
脚尖落下,女子刚停落在院落后的围墙上,下头传来一道声音:“你们是?”
声音很耳熟,带着迟疑。
越昭先低下头,和来人对上眼,来人吃惊:“公主!”
身边的人侧头瞥过去,那人更吃惊:“万大人!”
越昭来不及惊讶为何程舟承在此,也跟着诧异地转头:“万大人?!”
反复来回看两人,越昭问:“你们认识?”
程舟承不确定,犹疑地上下打量万筠松:“万大人这是……”
越昭脑中迅速处运转,侧了侧身,想要挡住程舟承继续打量的视线,但围墙过窄,她并未挡住分毫:“我打算出门一趟,男女同行不便,就逼她穿了女装。”
“原是如此。”程舟承点头,不知信没信。
“公主为何不从正门走?”程舟承问。
“有事要办,我在此的事你莫要和任何人说。”越昭表情严肃。
程舟承鲜少见她如此,也认真地应下。
万大人没有理人,瞧着心情很是不好的模样,倒像是真的被逼着穿了女装一样,直接拦起越昭的腰跳离了。
留下程舟承抬头目送她们离开。
这次的速度比在牢狱里更快,越昭眯着眼,脸上被风打得生疼,但她很兴奋,不停地转脑袋环视周围。
“没想到从这个角度看京城很是不一样呢。”越昭感慨。
她又好奇问:“他叫你万大人,你是哪个万大人?”
在一处屋脊落下,万筠松若有所思地转头打量越昭:“你确实一点儿也不懂前朝之事。”
越昭憋闷,别过头不说话。
万筠松见她如此,也就没有再说,继续前行。
不多时,她落到一处无人小巷,指了指小巷外的街道:“你先在外头逛会儿,半个时辰后外会在此处侯你。”
“转角处有卖面具,你既打算藏着就记得买个带上。”万筠松扔出一袋钱就转身走了。
越昭自是信她,左右她身上从不带钱,理直气壮地接过钱袋子,在街道转角挑了个街上最常见的狐狸面具,难得浮生半日闲,若不趁此悠闲逛上几日便是辜负了这好天气。
这条街她似乎从未来过,大概是京城官宦所居之地,街道上几乎不见摊贩,鲜有的几间商铺装修豪横,瞧这也不像普通人家能逛得起的模样。
越昭转了半天晕头转向,她随机抓住一个路人,腆着脸随手指了间宅院问道:“敢问兄台这是哪家的府邸?”
她本想问这是什么地方,思索片刻觉得不妥,容易被当成傻子看,便换了个问题。
路人似是小厮打扮,很热心地回答她:“这是万大人的府邸。”
“万大人?”越昭怔愣,“哪位万大人?”
“朝中还有哪位万大人能住在这鸣珂街?自然是万筠松大人了!”路人一脸嫌弃表达她的没见识。
这样巧?越昭难以置信,顾不上理会路人的表情,连忙乐呵呵地道谢。
*
万筠松并没有从正门走,再次从后墙翻身进了自己家。
她的宅院里没有一应的奴仆,也没有管事的管家,只有偶尔从师兄那借来些洒扫的婆子打理并不大的院子。
院子里看着一如既往的冷清,地上十分干净,显然在她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师兄代她照顾得很好。
独自走在自己狭小清寂的院落里,她难得得放松。
只是她还有重要的事要做。
掐断自己陡然安静的心情,她猛然睁开眼,一记眼风扫向书房,脚步放轻,警惕地徐步走向东侧的书房。掌心外翻,已全然准备好应下一场恶战。
忽然书房的门被一阵风吹得大开,她一掌还未使出,便听到一道声音。
“来了。”那人语气平静。
万筠松抬头,那人正站在门前,神情晦暗不明地看着她。
“师兄。”万筠见状,立刻收下掌心已运下的势,乖巧地站直。
“进来说话。”他只留下一句话就转身进了书房,万筠松琢磨不清他的态度,只得跟上。
房门关上,那人径直落座中央,万筠松像是刚犯了错般站着不敢挪动。
为了采光方便,万筠松在书房中用的窗户纸十分薄,常常没几日就要重新换上。此时门窗紧闭,光线仅从窗户透过脆弱的纸张照进,刚好落在中央的书桌前,坐在那的人在半明半暗里面目幽深。
前日的记忆在万筠松脑中翻涌,她逐渐定下心神,眼神逐渐坚毅,缓缓抬起眼直视坐在前方的人——她的师兄,现任的刑部侍郎,苏尚潮。
“公主在哪?”苏尚潮开口第一句话问了越昭。
万筠松松了口气:“公主无恙。”
对这个回答他不置可否:“你可知你今日做了什么?”
接着语气一转,话锋凌厉,大发雷霆,手掌拍向书桌:“你眼里可还有国法!”
万筠松倔强地与他对视,语气愈发激动:“国法?师兄要问我国法,那前日何祥在我的面前被申和海砍了脑袋,我向谁去问国法!”
“师兄。”她语气哽咽,“你也在地方做过总督,敢问你当日可有这样的权力随意斩处任何人,更何况是朝廷命官!”
“他的脑袋就在我的面前那样滚了下来,我看着他的血溅得铺天盖地,看着雨水混合着他的血流下台阶,就像我们从前见过的,庙里师太用水银灌注石像时那样,水银流到地上,很快就凝固了,我就那样踩着他干涸的血,一步一步地站起……”她双目失神,像被摄取了魂魄。
“国法不行,可我又能做什么?”万筠松目光涣散,无助地说。
“师兄。”她的语气逐渐平稳,只是眉间紧蹙,声音里依然带着抽噎,“我与他共事也算半月有余,虽谈不上怎样的交情,可也算摸清了他的为人。朱师兄从前与我说善不为官,那时我自以为我实非善人,师傅未教予我礼与道前,在街市生存,抢夺偷摸之事我未曾少做,但那时我只告诉自己我要活着,为了活着我学着其他乞儿行事,直至师傅领我回了白鹿书院,你们教我礼义廉耻,教我善恶忠奸,可我走到今日已分不清辨不明到底什么才是礼义廉耻与善恶忠奸。”
“话本里不善之人终被唾弃,奸邪之官终为律法所治,好像人人都该是亮着一张忠奸分明的脸,好像正与邪就如渭河与泾河一般分明,可事到如今我却看不清……”
“他与我说何祥所行不轨,可他又一句话断了何祥生死而全然罔顾律法;他与我说他如履薄冰,可他又挥刀直上领着数千士兵断了何祥的性命。”
“我能如何做,我又该如何做!”
万筠松吸了吸鼻子,撇开目光:“我甚至,仅仅只是想最后尽罢故友之谊,将一个无辜之人救出牢笼。”
院子外的阳光悄悄偏移,窗子斜斜映出阳光的形状,落在了她的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