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牢狱,万筠松快步几步跟上越昭,急急说道:“公主,申和海盘踞江州已久,您此时留他与他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
越昭停下,面向万筠松面无表情道:“万大人,朝廷还有人可用吗?即使有人可用,又是谁的人呢?”
万筠松沉默。
越昭拍了拍她的肩:“此番若是江州事成,陛下定会对你擢赏,我倒是有个不错的建议。”
万筠松看着她。
越昭说得很轻松,像是谈论今日吃哪道菜一样:“陛下此番改制是下了决心的,我觉得不必盯着户部,工部依旧大有可为。”
说完再拍了拍万筠松的肩,就要离开。
万筠松拉住她的手臂,止住她的步伐,越昭回头询问。
万筠松的眼中复杂:“我自知人在朝廷当权衡利弊,当将私欲置之一旁,可日日午夜梦回,我总是忘不了那日申和海下令斩杀何大人,鲜血四溅,他的头颅滚到了我的脚下……”
她的声音愈发颤抖,像是又回忆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越昭静静看着她,过了一会儿才说:“我知你将我当朋友才会与我讲这些,我也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日前我们再没有其他选择……我无意为他辩解,但你在江州的时日比我久,大概也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即使申和海一人野心磅礴,也难以咽下如今的状况,你与当地豪绅交手如何了?”
万筠松闭了闭眼:“积弊已久的事若要改动怕是难于登天,一招棋差怕是……”
越昭反手握过她的手臂,轻拍安慰:“莫要将一州之民都担于己身,我知你抱负理想,你也比我更懂官场诡谲,非一颗热忱心就能斩杀万敌,史书上的好官也并非全然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之人,人人喊打身败名裂的贪狼鼠辈也并非全是敛财危国者。你心里的天平也应当多想想自己。”
其实万筠松何尝不知。
但她还是点了点头。
越昭放下手,要走前想到了什么,她问:“对了,你见到路子安了吗?”
万筠松愣了愣才想起是谁,摇头。
越昭勉强笑笑:“申和海出狱的事你来处理,我去遥山上一趟。”
万筠松欲拦她:“公主,天黑了,上山路怕是不便。”
越昭勉强朝她笑笑:“我有些私事需要上山。”
“公主还是带好护卫。”万筠松没再劝,只叮嘱了一句。
“嗯。”越昭应下。
县令见她们出来,悄悄抖了抖等候了许久发麻的腿,恭恭敬敬地趴下了半个身子作揖。
越昭掠过他,在胥从钰身边犹豫地停下脚步。
“我要上一趟山。”她说。
胥从钰如寻常的护卫一般,抱拳,跟上了越昭。
万筠松送越昭到了县衙门口,已有兵吏牵来了马。
只有一匹。
越昭面无表情地看向胥从钰。
意思明显。
胥从钰低声解释:“公主,天已深,如此更安全些。”
越昭自然知道。
但她此时就是想自己骑马。
她看着胥从钰不语。
胥从钰认命地暗自叹气,亲自又牵了匹马。
越昭满意地跨上,与万筠松做别。
她的马在前,胥从钰跟随其后。
天黑路难走,她骑得很慢,能听见身后马蹄悠闲的哒哒声。
遥山与嵩县还是有着不短的距离,路时而宽敞,时而崎岖,晚风在树林里吹出哨声,有时像鬼哭狼嚎一般,越往山上走温度越低,寒冷凿进越昭单薄的披风,林间的湿气蒸腾,阴冷地宛如跨入鬼门。
一路却无话。
遥山已没了当日的守卫,越昭在高高的刻着“遥山”两字的石柱前轻轻拉了缰绳,马蹄渐缓,精准地停留在了石柱下,她抬起头,想到了那日初入遥山时,犟着耍滑溜进遥山的情形,脸上忍不住浅浅笑了起来。
胥从钰还是那样与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在几米外安静地看着她的神情。
没有再多做停留,越昭继续上路。
路过村子时她紧了紧手里的缰绳,到底还是没有停下。
村中的人都被安置到了山下,那日从桃柳坡下来时见到的星星灯火皆数灭去,黑漆漆一片,像是一座老死数百年的村庄。
驱马前行,穿过当时携手跑过的路,穿过一丛丛陌生又熟悉的林木,越昭最后到了桃柳坡。
她坐在马背之上,远远望着当时她站立过的那块大石之上,静静站着一个人影,在黯淡的月光下,就着猎猎晚风,静默地如同扎根在这里千年的大树。
少年的长发高高束起,随风飘动,手中的剑柄被他抱在怀里,剑尾从他的肩外露出,折射着淡淡光华。
越昭下了马穿过几丛树木,走到了那块历经了多年风吹雨晒的石块边。
路子安的耳朵早在马蹄踏入桃柳坡的时候就听到了来人。
直到马蹄声无,有人下了马,脚步声传来,有人走近他。
“路子安,和我回京城吗?”越昭问。
“林齐……他埋哪儿了。”他声音晦涩。
越昭和他一齐看向山的对岸,那是另外一座又一座连绵的山,从前她与黄芪一同看过的,蜿蜒像是女子眉目的山峦。
“那座竹楼边。”越昭说。
“能否将我也埋在那儿?”路子安声音恳求。
越昭看向他,没说话。
“我没打算让你偿命。”过了会儿越昭才说。
“为什么,你们当官的不是最爱讲杀人偿命吗?”他的声音淡淡,像是消耗殆尽了所有情感只剩下一副躯壳。
“路子安,江湖里常说杀人偿命、善恶得报,话本里常说有仇必报、快意恩仇,但现实不是这样的,有的善人沾满鲜血,有些恶人一生完满,在这里,如果因为这样一件事而一生赎罪,那京城就该是一座巨大的庙观了。”
越昭觉得自己的脸上冰凉一片。
她好像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
“路子安,当年官府逼遥山的事我没有任何立场置喙,同样今天的事我也不会与任何人说有何错处,更何况……”越昭顿了下,“他在将来的奏折或是通告里都不可能活着走出那间木屋,无论他是不是大当家。”
“那日你也是有意让我走出那间地牢的吧?”越昭转头看向他。
“既然都做了,为什么要后悔。”越昭声音平静。
路子安握着剑的手紧了紧。
“所以要和我一起回京城吗?”越昭又问了一遍。
一阵凉风袭来,对面连绵的山脉涌动层层绿浪。
“京城太远了。”路子安声音微哑。
“好。我知道了。”越昭转身。
迈出一步后她停下,回过头看向站得很高的少年:“你随时可以来找我。祝你前程……”
“自由。”
不再被数年前的恩仇杀戮囚禁,不再受困于亲手挥动的每一剑。
“她在那间学堂里。”路子安突然出声,声音很低,越昭差点儿没听清。
“好。”背着他越昭最后说。
胥从钰在马背上看着越昭下了马,看着越昭站在石块边,再看着越昭走来、上马。
越昭扯动缰绳一掉头,头也没回地离开了桃柳坡。
直到马蹄声消失在山坡的转角,少年才回过头久久望着那个方向。
越昭狠狠扬起马鞭,疾驰在崎岖的山路上。
远远见到那间林齐曾经整理出的学堂,越昭握着缰绳的手掐紧,闭了闭眼,她直直翻身下马。
胥从钰仍旧坐在马背之上,没有打扰她,像个尽职尽责的护卫。
走到紧闭着门的曾经的学堂前,越昭抬起手,却始终没有敲下去的勇气。
“我没有怪你。”里面有低低的声音,“都是我们识人不清。”
这句话像是利刃插在越昭的心口。
窒息感涌上,她却依然只敢克制着呼吸,生怕打扰到谁。
越昭靠上木门,没有说话。
即使是山上的人,也该都知道林齐的死讯了。
越昭还记得那日她将黄芪打晕,林齐四处寻黄芪的焦急,若不是那药发挥了药效,逼着他去了木屋,他大约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去找她吧。
甚至还有可能找上她,识破她,这样大约也不会有后头的事了。
“我一定会让你们重新得到从前有过的东西。”越昭对着高悬的月亮说,只是不只木门后的人有没有听见。
该说的话她已说过无数次了,临到今天,打算做的、不打算做的,已然全都做下,多说已无意。
“那些话你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吧。”门里的声音说,“你讲那些大道理,讲那些我们全然听不懂的豪言,其实只是说给自己听的,对吗?”
“你其实只爱你自己,对吗?”
“不要再讲那些空泛的话安抚自己了,虚伪的人才爱用虚假大义的话欺骗众生。”
不是的……
越昭任泪水铺满,默默摇头。
一开始只是想保护自己。
后来是不再希望被压迫于权势,不甘于在权力下做个装乖的布偶。
对啊,明明是在法治与共和下长大的,又怎么会愿意背弃信仰,去亲手掌控他人生死。
再后来,连来江州好像都由着自我的欺骗。
明明侯毓离开京城是开心的。
……
探入隐秘的内心,江州。
仅仅是因为江州是个非常巧妙地破局点而已。
“是的。”她一字一句,像是喊出来的一般,脱口而出,“我想要权,想要势。”
晚风裹挟枯枝败叶灌来,晃得门窗哐哐作响。
越昭停下,面向万筠松面无表情道:“万大人,朝廷还有人可用吗?即使有人可用,又是谁的人呢?”
万筠松沉默。
越昭拍了拍她的肩:“此番若是江州事成,陛下定会对你擢赏,我倒是有个不错的建议。”
万筠松看着她。
越昭说得很轻松,像是谈论今日吃哪道菜一样:“陛下此番改制是下了决心的,我觉得不必盯着户部,工部依旧大有可为。”
说完再拍了拍万筠松的肩,就要离开。
万筠松拉住她的手臂,止住她的步伐,越昭回头询问。
万筠松的眼中复杂:“我自知人在朝廷当权衡利弊,当将私欲置之一旁,可日日午夜梦回,我总是忘不了那日申和海下令斩杀何大人,鲜血四溅,他的头颅滚到了我的脚下……”
她的声音愈发颤抖,像是又回忆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越昭静静看着她,过了一会儿才说:“我知你将我当朋友才会与我讲这些,我也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日前我们再没有其他选择……我无意为他辩解,但你在江州的时日比我久,大概也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即使申和海一人野心磅礴,也难以咽下如今的状况,你与当地豪绅交手如何了?”
万筠松闭了闭眼:“积弊已久的事若要改动怕是难于登天,一招棋差怕是……”
越昭反手握过她的手臂,轻拍安慰:“莫要将一州之民都担于己身,我知你抱负理想,你也比我更懂官场诡谲,非一颗热忱心就能斩杀万敌,史书上的好官也并非全然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之人,人人喊打身败名裂的贪狼鼠辈也并非全是敛财危国者。你心里的天平也应当多想想自己。”
其实万筠松何尝不知。
但她还是点了点头。
越昭放下手,要走前想到了什么,她问:“对了,你见到路子安了吗?”
万筠松愣了愣才想起是谁,摇头。
越昭勉强笑笑:“申和海出狱的事你来处理,我去遥山上一趟。”
万筠松欲拦她:“公主,天黑了,上山路怕是不便。”
越昭勉强朝她笑笑:“我有些私事需要上山。”
“公主还是带好护卫。”万筠松没再劝,只叮嘱了一句。
“嗯。”越昭应下。
县令见她们出来,悄悄抖了抖等候了许久发麻的腿,恭恭敬敬地趴下了半个身子作揖。
越昭掠过他,在胥从钰身边犹豫地停下脚步。
“我要上一趟山。”她说。
胥从钰如寻常的护卫一般,抱拳,跟上了越昭。
万筠松送越昭到了县衙门口,已有兵吏牵来了马。
只有一匹。
越昭面无表情地看向胥从钰。
意思明显。
胥从钰低声解释:“公主,天已深,如此更安全些。”
越昭自然知道。
但她此时就是想自己骑马。
她看着胥从钰不语。
胥从钰认命地暗自叹气,亲自又牵了匹马。
越昭满意地跨上,与万筠松做别。
她的马在前,胥从钰跟随其后。
天黑路难走,她骑得很慢,能听见身后马蹄悠闲的哒哒声。
遥山与嵩县还是有着不短的距离,路时而宽敞,时而崎岖,晚风在树林里吹出哨声,有时像鬼哭狼嚎一般,越往山上走温度越低,寒冷凿进越昭单薄的披风,林间的湿气蒸腾,阴冷地宛如跨入鬼门。
一路却无话。
遥山已没了当日的守卫,越昭在高高的刻着“遥山”两字的石柱前轻轻拉了缰绳,马蹄渐缓,精准地停留在了石柱下,她抬起头,想到了那日初入遥山时,犟着耍滑溜进遥山的情形,脸上忍不住浅浅笑了起来。
胥从钰还是那样与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在几米外安静地看着她的神情。
没有再多做停留,越昭继续上路。
路过村子时她紧了紧手里的缰绳,到底还是没有停下。
村中的人都被安置到了山下,那日从桃柳坡下来时见到的星星灯火皆数灭去,黑漆漆一片,像是一座老死数百年的村庄。
驱马前行,穿过当时携手跑过的路,穿过一丛丛陌生又熟悉的林木,越昭最后到了桃柳坡。
她坐在马背之上,远远望着当时她站立过的那块大石之上,静静站着一个人影,在黯淡的月光下,就着猎猎晚风,静默地如同扎根在这里千年的大树。
少年的长发高高束起,随风飘动,手中的剑柄被他抱在怀里,剑尾从他的肩外露出,折射着淡淡光华。
越昭下了马穿过几丛树木,走到了那块历经了多年风吹雨晒的石块边。
路子安的耳朵早在马蹄踏入桃柳坡的时候就听到了来人。
直到马蹄声无,有人下了马,脚步声传来,有人走近他。
“路子安,和我回京城吗?”越昭问。
“林齐……他埋哪儿了。”他声音晦涩。
越昭和他一齐看向山的对岸,那是另外一座又一座连绵的山,从前她与黄芪一同看过的,蜿蜒像是女子眉目的山峦。
“那座竹楼边。”越昭说。
“能否将我也埋在那儿?”路子安声音恳求。
越昭看向他,没说话。
“我没打算让你偿命。”过了会儿越昭才说。
“为什么,你们当官的不是最爱讲杀人偿命吗?”他的声音淡淡,像是消耗殆尽了所有情感只剩下一副躯壳。
“路子安,江湖里常说杀人偿命、善恶得报,话本里常说有仇必报、快意恩仇,但现实不是这样的,有的善人沾满鲜血,有些恶人一生完满,在这里,如果因为这样一件事而一生赎罪,那京城就该是一座巨大的庙观了。”
越昭觉得自己的脸上冰凉一片。
她好像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
“路子安,当年官府逼遥山的事我没有任何立场置喙,同样今天的事我也不会与任何人说有何错处,更何况……”越昭顿了下,“他在将来的奏折或是通告里都不可能活着走出那间木屋,无论他是不是大当家。”
“那日你也是有意让我走出那间地牢的吧?”越昭转头看向他。
“既然都做了,为什么要后悔。”越昭声音平静。
路子安握着剑的手紧了紧。
“所以要和我一起回京城吗?”越昭又问了一遍。
一阵凉风袭来,对面连绵的山脉涌动层层绿浪。
“京城太远了。”路子安声音微哑。
“好。我知道了。”越昭转身。
迈出一步后她停下,回过头看向站得很高的少年:“你随时可以来找我。祝你前程……”
“自由。”
不再被数年前的恩仇杀戮囚禁,不再受困于亲手挥动的每一剑。
“她在那间学堂里。”路子安突然出声,声音很低,越昭差点儿没听清。
“好。”背着他越昭最后说。
胥从钰在马背上看着越昭下了马,看着越昭站在石块边,再看着越昭走来、上马。
越昭扯动缰绳一掉头,头也没回地离开了桃柳坡。
直到马蹄声消失在山坡的转角,少年才回过头久久望着那个方向。
越昭狠狠扬起马鞭,疾驰在崎岖的山路上。
远远见到那间林齐曾经整理出的学堂,越昭握着缰绳的手掐紧,闭了闭眼,她直直翻身下马。
胥从钰仍旧坐在马背之上,没有打扰她,像个尽职尽责的护卫。
走到紧闭着门的曾经的学堂前,越昭抬起手,却始终没有敲下去的勇气。
“我没有怪你。”里面有低低的声音,“都是我们识人不清。”
这句话像是利刃插在越昭的心口。
窒息感涌上,她却依然只敢克制着呼吸,生怕打扰到谁。
越昭靠上木门,没有说话。
即使是山上的人,也该都知道林齐的死讯了。
越昭还记得那日她将黄芪打晕,林齐四处寻黄芪的焦急,若不是那药发挥了药效,逼着他去了木屋,他大约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去找她吧。
甚至还有可能找上她,识破她,这样大约也不会有后头的事了。
“我一定会让你们重新得到从前有过的东西。”越昭对着高悬的月亮说,只是不只木门后的人有没有听见。
该说的话她已说过无数次了,临到今天,打算做的、不打算做的,已然全都做下,多说已无意。
“那些话你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吧。”门里的声音说,“你讲那些大道理,讲那些我们全然听不懂的豪言,其实只是说给自己听的,对吗?”
“你其实只爱你自己,对吗?”
“不要再讲那些空泛的话安抚自己了,虚伪的人才爱用虚假大义的话欺骗众生。”
不是的……
越昭任泪水铺满,默默摇头。
一开始只是想保护自己。
后来是不再希望被压迫于权势,不甘于在权力下做个装乖的布偶。
对啊,明明是在法治与共和下长大的,又怎么会愿意背弃信仰,去亲手掌控他人生死。
再后来,连来江州好像都由着自我的欺骗。
明明侯毓离开京城是开心的。
……
探入隐秘的内心,江州。
仅仅是因为江州是个非常巧妙地破局点而已。
“是的。”她一字一句,像是喊出来的一般,脱口而出,“我想要权,想要势。”
晚风裹挟枯枝败叶灌来,晃得门窗哐哐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