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秦然走进书房,林承桓坐在书案前,不知写些什么,见秦然进来了,抬眼笑了笑,打趣道:“闹了好大一场呢?”
秦然没接话,在下首坐下,晃着小腿,瘪着嘴不笑。林承桓搁下笔,微微蹙眉,无奈道:
“女儿家的,坐没个坐样。”
秦然顺势趴在小几上,不看他,林承桓又是一笑,眼角眉梢说不出的温和:“瞧瞧,拿我做了筏子,还来给我摆脸色看?”
秦然带了点鼻音,囔囔道:“太子哥哥叫我来也是为了说我一通?那我不来了!”
林承桓失声一笑,眉峰之上一点小痣随着眉尖微挑,秦然抬起头看他,林承桓招招手道:
“你过来。”
秦然闻言不情不愿的走过去,林承桓递给她一张纸,纸上大致内容是北宁王府世子秦烈归京参加春猎。秦然咧嘴一笑,眉眼弯弯,亲昵的挨着林承桓,讨好道:
“太子哥哥别骗我,我兄长马上就回来了?”
林承桓不语,只是在她额上点了一点,问:
“这又笑了?接着哭呢?”
说完又自笑了,道:
“是,瑾之最晚后日就回来了。你可别为难我了,上一次过年间你兄长归京,只因为你抱着他好一顿哭,他只当你受了多大委屈,看见我说话都夹枪带棒的。谁知我有多委屈呢?你日日作威作福的,倒叫我被人鼻子不是鼻子的。你兄妹两个,都欺负我呢?”
秦然眯着眼笑,林承桓指着放在架子上的琵琶,道:
“旁人送的,上好的檀木和苏工的描花,嵌入的贝壳是东海今年进贡的,做的是凌霄花的模样。还没让人上手弹过,你拿来弹一曲听听。”
秦然闻言抱了琵琶下来,乖顺的坐在绣凳上弹了一曲。林承桓听着听着,突然起身上书架上取下一轴画卷,平铺开,提笔写了点什么。秦然弹完凑过去看,画上正是这柄琵琶并有一枝玉兰,上角是方才新题上的一首小诗。秦然歪着头一字一句的念: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念完蹙起眉头,看向林承桓:
“我不记得太子哥哥喜欢李煜。”
林承桓笑道:“不过是今日听人谈起,偶然想起来了而已。”
秦然半恼道:“这是李煜悼亡周娥皇的诗,太子哥哥叫我弹琵琶,竟如此有感而发?”
林承桓无奈道:“倒是我的不是了,不过碰巧想起,又哪里有旁的意思。怀德,把画拿去烧了,秦大郡主不喜欢呢。好了,我本是哄你玩的,没想到倒让你不高兴了,是我的不是,别恼了。咱俩下棋好不好?”
秦然瘪瘪嘴,坐下要执黑子先走,下了没几步,林承桓落下一子,眼见着要赢了,秦然央道:“下错了下错了!我那一步不该走的!”
林承桓笑道:“越大越赖皮了,哪里有悔棋一说呢?”
说着拈起了方才下的一子,又拈起秦然走错的那一步棋,递给她。秦然心满意足的晃着腿,换了个地方落下子,眼瞧着好大一出漏洞。林承桓心里叹了口气,随意下了一处,让她赢。秦然赢了一局,笑眯眯道:
“哥哥让我的!”
林承桓笑问:“还能看懂呢?”
秦然抿着嘴笑,不说话,林承桓拿起茶碗喝了一口,笑道:
“你也喝点水,我这里的茶虽然不及父皇的,到底也是好茶,你赏脸尝一口?”
秦然闻言也拿起茶碗抿了一口,林承桓温声道:
“我让着你是哄你玩,在书院里可不能让旁人让着你啊。若是如此,倒叫旁人觉得你欺负人,对你不好。我瞧见过你的伴读,是个文文静静的大家闺秀,不似你一般胡闹惯了的,你别欺负了人家。”
秦然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林承桓,促狭的笑问:
“哥哥瞧见了?这话说的倒是关切,难不成看上了?我瞧着她是好的,明年便及笄了。哥哥说呢?”
林承桓放下茶碗,道:“你这张嘴啊,谁能管管你呢?”
秦然瘪嘴,林承桓摇摇头无奈道:
“好了好了,一句说不得呢?天也不早了,用晚膳去?”
秦然摇晃着腿,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宫吃,我才不在这儿吃。在这吃还要看旁人的鼻子眼睛,才不自在呢!”
林承桓笑了笑,道:“小孩子脾气。唐承徽在她屋子里吃,总行了吧?再说,她哪里敢给你脸色看?她却有些骄纵,但也不至于此,只是你不喜她而已。罢了罢了,又瘪嘴,我叫小厨房备了酒酿圆子,你吃不吃?唉!你慢点跑,小丫头片子疯得很……”
——
次日上书房安静的很。临散的时候,几人向外走,林承安走过来,正欲说话,秦然抢先道:“你瞧我的手!”只见一双手掌都是通红的,指尖上甚至略有血丝。林承安唬了一跳,问:
“这是怎么了?”
秦然委屈道:“上次叫赵夫子打了手,回去抄书,魏部首教我射箭又不许我缓缓,昨儿给太子哥哥弹了一曲琵琶,今天就这样了。”
顾清河瞥了一眼,嘲笑道:“哈哈哈哈哈哈,真惨啊!”
转头又看向林承安,不等他说话,先道:
“承安,你可出去吗?”
林承安点点头道:
“我回家塾,你呢?”
顾清河:“我去杏林书院,温宓的叔父是那里的先生,我去了倒也自在。”
秦然皱皱眉:“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为什么出去啊?”
林承安笑道:“大家都大了,连你也十三岁了,在一处上课到底是不像了,皇子们自有师父,我们几个到底是外男,总归不方便。”
说着转头看向顾清河:“我听说梁应行的病好了,估计他应是和你一道的。”
顾清河翻了个白眼,不悦道:“真晦气。”
林承安笑了笑没说话,对秦然道:“我书匣子里倒是有药,虽不及宫里的好,但你也先将就着用。何昌,把药给回雪带着。”
秦然笑着谢过,转头对温宓笑道:“我就不送你了,还叫绘烟送你可好?”
温宓连连摆手,道:“我自己走不妨事的。何必麻烦绘烟姑娘。”
秦然见她如此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由她去。各自散去。温宓走在出宫的甬道上,遥遥就见林承桓站在一侧不知和谁说什么,对方似也看见了她,竟径直走来,温宓只得见礼,林承桓笑道:
“孤只当看错了,这是散学了?今日好早。孤正好也出宫,送三娘子一道。”
温宓行礼,错开半步跟在林承桓身后,林承桓从袖中取出一本卷起的书籍,看起来有不少年头了。出乎温宓之想,林承桓将书递给她,笑道:
“这是李后主的诗词集,虽不是孤本,可也难得,今日偶得了,又巧遇三娘子,还望三娘子不嫌弃。礼虽薄,仍望三娘子喜欢。”
温宓不知怎么办,紧张道:“太子殿下言重,臣女…臣女不敢当如此贵重之礼。太子殿下还是另赠他人吧。”
林承桓笑道:“你也无需紧张,然儿在这上头不精,不大喜欢这些。你若说这是贵重之物,倒叫孤汗颜。不过是缘分使然,遇见三娘子,三娘子又偏爱后主之词,不赠予三娘子倒辜负了上天美意。”
温宓只得接了,道了谢,林承桓没在言语,两人一路无话。临别时,温宓福了福身道:“多谢太子殿下。”
林承桓笑笑,没言语。温宓走了两步,又折回来,低着头又是一礼,道:“臣女深谢太子殿下垂怜,只是臣女愚钝之人,投机取巧俗人之见,偶然之语,并非如太子殿下所以为独到慧心。殿下错爱,臣女深感不安。臣女多谢殿下赠书,只是藏书贵重,臣女会尽快誊录一份,将原本还于殿下。臣女告退。”
——
一连数日,温宓都尽可能的提早或拖晚出宫。温宓拿不准是应该直接将书还给太子,抑或是经由秦然还回去。思虑焦灼之际,竟在一日散学时迎面遇上林承桓。正欲行礼,却听见秦然的声音从后头传来:“温宓!你站住!”
温宓慌得站定,回头看她,秦然颇有些气急败坏道:“你个坏丫头,叫你好几声,扯破了嗓子也听不见!快叫太医给你瞧瞧,年纪轻轻的可别聋了。”
温宓羞得去拧秦然的胳膊,秦然躲开,不经意瞥见不远处的林承桓,眉尖不可见的蹙了蹙,上前几步行礼道:“太子哥哥这个时辰怎么在呢?”
林承桓走过来,眉目含笑:“与内眷进宫请安,母妃留用膳,父皇叫我去议事才回来就遇见你了。”
秦然没接话,转过身来问温宓:“过两日庆国公夫人要办春日宴,各家子女都去呢,你去不去?”
温宓点点头,秦然看向林承桓,拉长了尾音撒娇道:“太子哥哥,我也想去呢!”
林承桓无奈:“你去做什么,罢了罢了,想去就去吧,我替你说就是了。”
秦然笑得眉不见眼,挽起温宓的胳膊,自然的往回走道:“既然太子哥哥去姑母那里用膳,我就不便在了,你同我一起,留在宫里我带你吃小灶。”
——
秦然特意绕了路,两人行至一处月洞门,却听有人语声。一女子道:
“母妃留膳只怕又要见那小贱人。小小年纪生了一对泪痣,一脸狐媚子像。偏生这圣人和殿下都宠着她,不过是仗着母家的功勋,有什么能耐呢?”
另一女子劝道:
“娘娘息怒,莫叫旁人听见了。奴婢常听老人说,有泪痣是薄福之像,更何况一对泪痣。再说,殿下心里还是有娘娘的,她才有多大,哪里有得上男女之情。娘娘不也说,不过是给北王府面子而已。”
先前那女子半晌道:
“她如今小,难道还能小一辈子不成。殿下而今拿她当妹妹看,日后呢?教她的女官能爬了圣上的床,她也不一定是个什么货色。”
温宓后面的话一个字也不敢再听,只是担忧的看向身旁的人,秦然生的算不上国色,偏偏有一番灵动飒爽在里面,一堆泪痣平添了一份活色生香。左眼下的比右眼下的略淡一二分,各有千秋。秦然抿着嘴不说话,只等人脚步离远了,才开口道:
“走吧。”
温宓想问她有没有事,却又不敢。直到御花园,秦然率先在一处凉亭坐下,如若无事的理着衣袖。半晌开口道:
“你别担心,这话我听多了,不在意的。”
温宓抬手抚上秦然的手背,以示安慰,秦然低着头笑道:
“宫里的人嫉妒我,宫外的人怕我。我为数较好的不过你与清河。太子哥哥也好,承安哥哥也罢,都不过是因为我从小养在宫里常见而已。你初见我那几日,我大闹了一场,你怕是觉得我骄纵,其实不然,若不是言语脏到了清河身上,我也是就当听不见了。在宫里,最不缺的就是风言风语。
说来你可能不信,所有人都说我好命,可我的难处又有谁知道呢?我无意去招惹唐承徽,可她自嫁入东宫第一日见我便是夹枪带棒。我不能说什么,也不愿说什么。可教我的女官,日日教导我女儿家只有自爱自尊,才能在这不易之中给自己挣出一条路来的女官,竟然成了阿伯的佳丽。
你大概也听说过,宫里有个养在偏宫的五皇子,才周岁。他便是那位女官的儿子。不受待见,也不知会如何。教我的女官如此了,骂我的自然更多。就算风声被压下去,事实终究是事实。那位女官难产走了,倒也是她的幸运。”
秦然抬眼看她,日中的阳光透过龙爪槐新嫩的绿叶,落在二人交握的手上。温宓心底没由来的一抽,半晌道:
“阿然,这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秦然定定地看着她,温宓从袖中取出那本攥了好些天的诗集,递给秦然。秦然接过来笑了笑道:
“怪不得那日是李后主的诗。他即给你,你收着便是了。”
温宓对上秦然的目光,柔和却坚定道:“我誊了一遍,这本可以还给太子殿下了。”秦然不语,接过来愣了半晌,方道:“你想明白。”
温宓笑了笑,突然秦然欲盖祢彰一般的故作轻松笑道:“一本书而已,留着也不是不行。”温宓摇摇头,好一会儿问:“我若是不告诉你,你如何想?”秦然笑得灿烂:“有什么呢?就算你嫁入东宫也没什么啊,以你的身世,少说是侧妃呢。”
温宓抬手理了理秦然的额发,问:“笑得比哭还难看。说实话不好吗?”
秦然竭力维持着笑,没几下却泄了气,眼圈隐隐发红:“能怎么样?我就算还想和你当朋友,你也会如同唐承徽一样,记恨我。可是凭什么不记恨我呢?我不过是个小孩,却因为母家可以占着太子妃的名头,纵是天家,也没有人愿意为天家妾。可我尽力退让了,我尽量不讨人烦,可是……好在,好在你不想。
清河到底是外男,你若不理我,我就一个人了。”
温宓叹了口气,和声道:“绾绾。”
秦然抬头看她,一脸不解,温宓耐心道:“我小字绾绾,你既拿我当推心置腹朋友,拿我也应待你犹如姐妹,又或是你是郡主嫌我低微不肯,我倒没话可说。”
秦然推了她一把,又顺势靠在她肩上,委屈道:“你说我说话恼人,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说话多恼人呢!”
温宓笑着咯吱她,惊得秦然边躲边叫:“方才还说嘴,这会子怎么不见你放尊重些呢?
秦然走进书房,林承桓坐在书案前,不知写些什么,见秦然进来了,抬眼笑了笑,打趣道:“闹了好大一场呢?”
秦然没接话,在下首坐下,晃着小腿,瘪着嘴不笑。林承桓搁下笔,微微蹙眉,无奈道:
“女儿家的,坐没个坐样。”
秦然顺势趴在小几上,不看他,林承桓又是一笑,眼角眉梢说不出的温和:“瞧瞧,拿我做了筏子,还来给我摆脸色看?”
秦然带了点鼻音,囔囔道:“太子哥哥叫我来也是为了说我一通?那我不来了!”
林承桓失声一笑,眉峰之上一点小痣随着眉尖微挑,秦然抬起头看他,林承桓招招手道:
“你过来。”
秦然闻言不情不愿的走过去,林承桓递给她一张纸,纸上大致内容是北宁王府世子秦烈归京参加春猎。秦然咧嘴一笑,眉眼弯弯,亲昵的挨着林承桓,讨好道:
“太子哥哥别骗我,我兄长马上就回来了?”
林承桓不语,只是在她额上点了一点,问:
“这又笑了?接着哭呢?”
说完又自笑了,道:
“是,瑾之最晚后日就回来了。你可别为难我了,上一次过年间你兄长归京,只因为你抱着他好一顿哭,他只当你受了多大委屈,看见我说话都夹枪带棒的。谁知我有多委屈呢?你日日作威作福的,倒叫我被人鼻子不是鼻子的。你兄妹两个,都欺负我呢?”
秦然眯着眼笑,林承桓指着放在架子上的琵琶,道:
“旁人送的,上好的檀木和苏工的描花,嵌入的贝壳是东海今年进贡的,做的是凌霄花的模样。还没让人上手弹过,你拿来弹一曲听听。”
秦然闻言抱了琵琶下来,乖顺的坐在绣凳上弹了一曲。林承桓听着听着,突然起身上书架上取下一轴画卷,平铺开,提笔写了点什么。秦然弹完凑过去看,画上正是这柄琵琶并有一枝玉兰,上角是方才新题上的一首小诗。秦然歪着头一字一句的念: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念完蹙起眉头,看向林承桓:
“我不记得太子哥哥喜欢李煜。”
林承桓笑道:“不过是今日听人谈起,偶然想起来了而已。”
秦然半恼道:“这是李煜悼亡周娥皇的诗,太子哥哥叫我弹琵琶,竟如此有感而发?”
林承桓无奈道:“倒是我的不是了,不过碰巧想起,又哪里有旁的意思。怀德,把画拿去烧了,秦大郡主不喜欢呢。好了,我本是哄你玩的,没想到倒让你不高兴了,是我的不是,别恼了。咱俩下棋好不好?”
秦然瘪瘪嘴,坐下要执黑子先走,下了没几步,林承桓落下一子,眼见着要赢了,秦然央道:“下错了下错了!我那一步不该走的!”
林承桓笑道:“越大越赖皮了,哪里有悔棋一说呢?”
说着拈起了方才下的一子,又拈起秦然走错的那一步棋,递给她。秦然心满意足的晃着腿,换了个地方落下子,眼瞧着好大一出漏洞。林承桓心里叹了口气,随意下了一处,让她赢。秦然赢了一局,笑眯眯道:
“哥哥让我的!”
林承桓笑问:“还能看懂呢?”
秦然抿着嘴笑,不说话,林承桓拿起茶碗喝了一口,笑道:
“你也喝点水,我这里的茶虽然不及父皇的,到底也是好茶,你赏脸尝一口?”
秦然闻言也拿起茶碗抿了一口,林承桓温声道:
“我让着你是哄你玩,在书院里可不能让旁人让着你啊。若是如此,倒叫旁人觉得你欺负人,对你不好。我瞧见过你的伴读,是个文文静静的大家闺秀,不似你一般胡闹惯了的,你别欺负了人家。”
秦然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林承桓,促狭的笑问:
“哥哥瞧见了?这话说的倒是关切,难不成看上了?我瞧着她是好的,明年便及笄了。哥哥说呢?”
林承桓放下茶碗,道:“你这张嘴啊,谁能管管你呢?”
秦然瘪嘴,林承桓摇摇头无奈道:
“好了好了,一句说不得呢?天也不早了,用晚膳去?”
秦然摇晃着腿,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宫吃,我才不在这儿吃。在这吃还要看旁人的鼻子眼睛,才不自在呢!”
林承桓笑了笑,道:“小孩子脾气。唐承徽在她屋子里吃,总行了吧?再说,她哪里敢给你脸色看?她却有些骄纵,但也不至于此,只是你不喜她而已。罢了罢了,又瘪嘴,我叫小厨房备了酒酿圆子,你吃不吃?唉!你慢点跑,小丫头片子疯得很……”
——
次日上书房安静的很。临散的时候,几人向外走,林承安走过来,正欲说话,秦然抢先道:“你瞧我的手!”只见一双手掌都是通红的,指尖上甚至略有血丝。林承安唬了一跳,问:
“这是怎么了?”
秦然委屈道:“上次叫赵夫子打了手,回去抄书,魏部首教我射箭又不许我缓缓,昨儿给太子哥哥弹了一曲琵琶,今天就这样了。”
顾清河瞥了一眼,嘲笑道:“哈哈哈哈哈哈,真惨啊!”
转头又看向林承安,不等他说话,先道:
“承安,你可出去吗?”
林承安点点头道:
“我回家塾,你呢?”
顾清河:“我去杏林书院,温宓的叔父是那里的先生,我去了倒也自在。”
秦然皱皱眉:“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为什么出去啊?”
林承安笑道:“大家都大了,连你也十三岁了,在一处上课到底是不像了,皇子们自有师父,我们几个到底是外男,总归不方便。”
说着转头看向顾清河:“我听说梁应行的病好了,估计他应是和你一道的。”
顾清河翻了个白眼,不悦道:“真晦气。”
林承安笑了笑没说话,对秦然道:“我书匣子里倒是有药,虽不及宫里的好,但你也先将就着用。何昌,把药给回雪带着。”
秦然笑着谢过,转头对温宓笑道:“我就不送你了,还叫绘烟送你可好?”
温宓连连摆手,道:“我自己走不妨事的。何必麻烦绘烟姑娘。”
秦然见她如此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由她去。各自散去。温宓走在出宫的甬道上,遥遥就见林承桓站在一侧不知和谁说什么,对方似也看见了她,竟径直走来,温宓只得见礼,林承桓笑道:
“孤只当看错了,这是散学了?今日好早。孤正好也出宫,送三娘子一道。”
温宓行礼,错开半步跟在林承桓身后,林承桓从袖中取出一本卷起的书籍,看起来有不少年头了。出乎温宓之想,林承桓将书递给她,笑道:
“这是李后主的诗词集,虽不是孤本,可也难得,今日偶得了,又巧遇三娘子,还望三娘子不嫌弃。礼虽薄,仍望三娘子喜欢。”
温宓不知怎么办,紧张道:“太子殿下言重,臣女…臣女不敢当如此贵重之礼。太子殿下还是另赠他人吧。”
林承桓笑道:“你也无需紧张,然儿在这上头不精,不大喜欢这些。你若说这是贵重之物,倒叫孤汗颜。不过是缘分使然,遇见三娘子,三娘子又偏爱后主之词,不赠予三娘子倒辜负了上天美意。”
温宓只得接了,道了谢,林承桓没在言语,两人一路无话。临别时,温宓福了福身道:“多谢太子殿下。”
林承桓笑笑,没言语。温宓走了两步,又折回来,低着头又是一礼,道:“臣女深谢太子殿下垂怜,只是臣女愚钝之人,投机取巧俗人之见,偶然之语,并非如太子殿下所以为独到慧心。殿下错爱,臣女深感不安。臣女多谢殿下赠书,只是藏书贵重,臣女会尽快誊录一份,将原本还于殿下。臣女告退。”
——
一连数日,温宓都尽可能的提早或拖晚出宫。温宓拿不准是应该直接将书还给太子,抑或是经由秦然还回去。思虑焦灼之际,竟在一日散学时迎面遇上林承桓。正欲行礼,却听见秦然的声音从后头传来:“温宓!你站住!”
温宓慌得站定,回头看她,秦然颇有些气急败坏道:“你个坏丫头,叫你好几声,扯破了嗓子也听不见!快叫太医给你瞧瞧,年纪轻轻的可别聋了。”
温宓羞得去拧秦然的胳膊,秦然躲开,不经意瞥见不远处的林承桓,眉尖不可见的蹙了蹙,上前几步行礼道:“太子哥哥这个时辰怎么在呢?”
林承桓走过来,眉目含笑:“与内眷进宫请安,母妃留用膳,父皇叫我去议事才回来就遇见你了。”
秦然没接话,转过身来问温宓:“过两日庆国公夫人要办春日宴,各家子女都去呢,你去不去?”
温宓点点头,秦然看向林承桓,拉长了尾音撒娇道:“太子哥哥,我也想去呢!”
林承桓无奈:“你去做什么,罢了罢了,想去就去吧,我替你说就是了。”
秦然笑得眉不见眼,挽起温宓的胳膊,自然的往回走道:“既然太子哥哥去姑母那里用膳,我就不便在了,你同我一起,留在宫里我带你吃小灶。”
——
秦然特意绕了路,两人行至一处月洞门,却听有人语声。一女子道:
“母妃留膳只怕又要见那小贱人。小小年纪生了一对泪痣,一脸狐媚子像。偏生这圣人和殿下都宠着她,不过是仗着母家的功勋,有什么能耐呢?”
另一女子劝道:
“娘娘息怒,莫叫旁人听见了。奴婢常听老人说,有泪痣是薄福之像,更何况一对泪痣。再说,殿下心里还是有娘娘的,她才有多大,哪里有得上男女之情。娘娘不也说,不过是给北王府面子而已。”
先前那女子半晌道:
“她如今小,难道还能小一辈子不成。殿下而今拿她当妹妹看,日后呢?教她的女官能爬了圣上的床,她也不一定是个什么货色。”
温宓后面的话一个字也不敢再听,只是担忧的看向身旁的人,秦然生的算不上国色,偏偏有一番灵动飒爽在里面,一堆泪痣平添了一份活色生香。左眼下的比右眼下的略淡一二分,各有千秋。秦然抿着嘴不说话,只等人脚步离远了,才开口道:
“走吧。”
温宓想问她有没有事,却又不敢。直到御花园,秦然率先在一处凉亭坐下,如若无事的理着衣袖。半晌开口道:
“你别担心,这话我听多了,不在意的。”
温宓抬手抚上秦然的手背,以示安慰,秦然低着头笑道:
“宫里的人嫉妒我,宫外的人怕我。我为数较好的不过你与清河。太子哥哥也好,承安哥哥也罢,都不过是因为我从小养在宫里常见而已。你初见我那几日,我大闹了一场,你怕是觉得我骄纵,其实不然,若不是言语脏到了清河身上,我也是就当听不见了。在宫里,最不缺的就是风言风语。
说来你可能不信,所有人都说我好命,可我的难处又有谁知道呢?我无意去招惹唐承徽,可她自嫁入东宫第一日见我便是夹枪带棒。我不能说什么,也不愿说什么。可教我的女官,日日教导我女儿家只有自爱自尊,才能在这不易之中给自己挣出一条路来的女官,竟然成了阿伯的佳丽。
你大概也听说过,宫里有个养在偏宫的五皇子,才周岁。他便是那位女官的儿子。不受待见,也不知会如何。教我的女官如此了,骂我的自然更多。就算风声被压下去,事实终究是事实。那位女官难产走了,倒也是她的幸运。”
秦然抬眼看她,日中的阳光透过龙爪槐新嫩的绿叶,落在二人交握的手上。温宓心底没由来的一抽,半晌道:
“阿然,这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秦然定定地看着她,温宓从袖中取出那本攥了好些天的诗集,递给秦然。秦然接过来笑了笑道:
“怪不得那日是李后主的诗。他即给你,你收着便是了。”
温宓对上秦然的目光,柔和却坚定道:“我誊了一遍,这本可以还给太子殿下了。”秦然不语,接过来愣了半晌,方道:“你想明白。”
温宓笑了笑,突然秦然欲盖祢彰一般的故作轻松笑道:“一本书而已,留着也不是不行。”温宓摇摇头,好一会儿问:“我若是不告诉你,你如何想?”秦然笑得灿烂:“有什么呢?就算你嫁入东宫也没什么啊,以你的身世,少说是侧妃呢。”
温宓抬手理了理秦然的额发,问:“笑得比哭还难看。说实话不好吗?”
秦然竭力维持着笑,没几下却泄了气,眼圈隐隐发红:“能怎么样?我就算还想和你当朋友,你也会如同唐承徽一样,记恨我。可是凭什么不记恨我呢?我不过是个小孩,却因为母家可以占着太子妃的名头,纵是天家,也没有人愿意为天家妾。可我尽力退让了,我尽量不讨人烦,可是……好在,好在你不想。
清河到底是外男,你若不理我,我就一个人了。”
温宓叹了口气,和声道:“绾绾。”
秦然抬头看她,一脸不解,温宓耐心道:“我小字绾绾,你既拿我当推心置腹朋友,拿我也应待你犹如姐妹,又或是你是郡主嫌我低微不肯,我倒没话可说。”
秦然推了她一把,又顺势靠在她肩上,委屈道:“你说我说话恼人,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说话多恼人呢!”
温宓笑着咯吱她,惊得秦然边躲边叫:“方才还说嘴,这会子怎么不见你放尊重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