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执拗的拉着林承桓的衣角,不肯松手。林承桓无奈领她出去。马车行至茶肆停了下来,二人在楼上的雅间坐定,林承桓嘱咐小二煮一壶酽酽的普洱茶,又要了几样点心。秦然拈着点心尝了一尝又放下了,林承桓笑道:
“你嘴这般刁,到底是谁给你养的毛病?山楂糕说酸了,桂花糕嫌甜了,红豆糕又说腻,你要吃些什么才好?”
秦然捻着手指不言语,半晌道:
“太子哥哥今儿对我颇凶。”
林承桓定定得盯着她,问:
“你怕我了?”
秦然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没见过审犯人,自然是怕的。只是算不上怕你,你又不会这般对我。我只是心里难受,原来哥哥这些年不全是如表面一般,心里亦有阴苦。
我平日里总觉得哥哥为人温和,只怕日后会被奸诈之人欺侮,而今见了哥哥这般,倒是恩威并重,该有的手腕也是狠辣的。虽然好,却多有些说不上的难过罢了。
我年纪小,分不得哥哥的难处,故而感慨。兼之又想到,我长兄他们定然也是如此,边城定有探子之类,两军交战亦有俘虏,这种事应当也是少不了的。难怪长兄常言,最好是死在战场上,纵是万箭穿心也好过被俘。
先前不懂的东西,今儿突然有几分明了。只是今儿刚和魏部首诉了苦,说每日忙得紧,魏部首放了我两日休息,就遇见我大白日里到处闲晃,只怕休息不成了。”
林承桓被她东扯西扯的话,没由来的逗笑了,伸手刮了刮女孩儿的鼻尖,秦然低着眉眼不悦道:
“我满心满意替哥哥想,不过是嫌点心不好吃,哥哥就说我娇气。”
林承桓心下软了一块儿,眉峰一点小痣随着浅笑微微挑起,哄道:
“不爱吃便不吃了,我打发人去十里香给你买点心,听闻十里香前一阵子新出的浮雪酥最是好吃。是用牛乳和头道清茶和面,莲子去心,加上蜂蜜酥油做得。蒸的时候用新鲜荷叶垫着,去荷叶的清香。香而不腻,清甜有味。如何?”
秦然撇撇嘴,道:
“勉勉强强。记得多买一份,我打发人给三娘送去。”
说着戏谑的挑眉看了林承桓一眼,林承桓无奈摇摇头,道:
“即是要好,便犯不上讥讽我一眼。”
秦然笑道:
“我说什么了呢?鹤渊哥哥何必多想。哥哥今日最是爱多心。”
林承桓叹道:
“便是和你一处叹气最多。你这张嘴啊,当真是让人怕。”
秦然弯了弯眉眼,林承桓道:
“今儿怎的想着来找我?”
秦然难得叹了口气,就着桌子趴了下来,道:
“三皇子被罚了,偏生顺嫔就求到我姑母那里,我姑母躲着不见,我也不好回去。三公主这会子怕是还在御书房外面跪着的。求什么求,阿伯是三皇子的亲爹,还能杀了他不成?”
林承桓笑而不语,半晌道:
“妧儿也可怜,她做不得自己的主,顺嫔叫她去,她也不得不去,去了惹父皇厌烦,只会火上浇油,办不成事回去顺嫔难免又要骂她。”
秦然歪头不解问:
“难道女儿便不是亲生的?这般偏心,怎叫人不心寒呢?”
林承桓摇摇头:
“你不懂,这天底下的人都是逃不过一个偏心。你就看如同阿瑜,那般将才,若不是西王府没有男丁,也轮不到她承嗣。更何况妧儿不过是顺嫔的女儿而已。
也不怪他们嫉妒你,我都是颇有些嫉妒的,你真真儿倒是父皇一手看大的孩子。都是养在宫里,偏生你更得宠些,我自然是知道你招人疼,旁人不知,自然嫉妒你。
可到底,不也是偏心?你受惯了旁人偏心,多疼你一些,如何能懂那些不被偏心的孩子。你说妧儿不会说话,不招人疼是活该,可她自幼养在顺嫔身边,就那般的母亲,却疼少爱的,谁又会单独细细的教她这些。
也是苦命的罢了。”
秦然点点头,眼睛滴溜转,探寻道:
“这如今一大把一大把的世家子女议亲,哥哥可有什么消息?在宫里问这个不好,他们私下混传,我还要端着,如今好,我也想知道,你给我讲讲。”
林承桓颇有些怪罪意味的道:
“你在内宫尚不知,我如何知道?我只当你比旁人强些,原来是装的。”
秦然瘪瘪嘴,不满道:
“谁能不好奇?你说,皇上会让三公主去和亲吗?我们刚和西夏打了胜仗,又和北疆常年征战不休,这两地总有一处应当联姻罢?”
林承桓摇摇头,笑道:
“儿女姻亲固然又用,但是若是完全有用那还打什么仗?堂堂大祁万千男儿,若要靠一个女儿家和亲以求边疆平稳,那岂非大耻?
大祁开国至今历经三朝,也是百年余,绝无和亲一说。”
秦然点点头,道:
“鹤渊哥哥说的是。罢了罢了,这也不是我该想的,与我有何干系呢?左不过我长兄是断断不肯娶亲,既然他不肯娶亲,这京中旁人家的婚娶,于我而言不过是要多送一份礼而已。”
林承桓看着秦然,女孩儿趴在桌沿边,下颌埋在肘弯间,只露出一对水盈盈的眸子,黑得发亮,眸光流转间一对泪痣平添潋滟。
发丝柔顺的垂着,头上不过几只绒花,富贵不过一枝含着珍珠的攒金丝五尾凤钗,也算得上是聘婷袅袅了。林承桓没由来道:
“我方才说错了,多疼你些也是应当。正好的年纪,却一眼望得见头。旁人家若是有你这般身世,嫁与谁都是有几分底气的,平日里归宁,也是容易的。
你倒好,小小年纪就被圈在宫里,骨肉分离,日后…也不过是守着红墙琉瓦……这一生,竟从这般年纪就看得见头了。
娇气些也是应当,你若是自小养在父母身边,更娇气些也无大碍的。你也是苦的。”
秦然坐直了身子,对上林承桓的眸子,一字一句道:
“太子哥哥错了。
我既能享受这泼天的富贵,就也要付出代价。况且宫中又无人亏待我,天底下再没有谁家女儿有我这般尊贵着养了。
纵是公主,太子哥哥不也说了,哪里有我娇养?
日后我是要嫁于太子哥哥的,那太子哥哥说说,这天底下又有谁家男儿比得过哥哥?
如此看来,这已是极好的了。何必无病呻吟?我自幼长在宫中,日后也在宫中,便是游刃有余。哥哥偏疼我一点,我多敬哥哥一点,就是这般相处,也是旁人做不到的事。
我不觉得苦,哥哥也不必替我难过。”
说着顿了顿,玩笑道:
“若是偏要以此多怜惜我一点,我倒也不拦着哥哥。”
林承桓笑了笑,没多言语。
——
秦然回宫时,已是晚膳,人还没站稳,便被急催着说是皇帝命她去御书房。
皇帝见她,没什么大神色,只是点点头,示意她起身。秦然起身,又对温首辅行礼道:
“问首辅大人安。”
温首辅,笑眯眯地捋着胡须,微微欠身道:
“郡主安。我们三娘多有不识礼数地方,郡主海涵。”
秦然忙道:
“三娘是天底下顶好的女儿家了。若说不识礼数,倒是我不识礼数的时候多,还多亏三娘劝阻着些。首辅大人说这话,见外了。”
皇帝放下茶盏的声音,惊了秦然一下,秦然忙回过身子,皇帝咳了两声道:
“然儿过来。这是兵部侍郎张必行,张侍郎。这是吏部尚书左智,左尚书。这二位你应当是认得的。”
秦然俯身行礼,皇帝又道:
“这位你不认得,这是吏科给事中,今年春闱的新晋探花郎,姓赵,名星汉。”
秦然心下一动,抬眸之间,掩不住的探寻之色。皇帝见状问道:
“哦?这是见过?”
秦然忙收回神色,笑道:
“不认得。只是惊叹,好年轻的探花郎,新科进士便成了吏科给事中,如此平步青云,可见小赵大人才华绝伦。”
说着,在赵星汉连声的“不敢当”之中,又瞥了一眼赵星汉,问道:
“小赵大人可是在杏林书院读书?”
赵星汉不卑不亢的欠身答道:
“回郡主,正是。”
秦然蹙蹙眉玩笑道:
“吏科给事中也是买不起房屋的。”
皇帝也笑了笑道:
“才端庄没一会儿,又满嘴胡言。”
半晌皇帝道:
“你且在一旁烹茶。朕与诸位大人议事。”
秦然不明所以,只得跪坐在一侧煮水烹茶。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一个字也未曾听。赵星汉常听顾清河满嘴的念叨这位郡主,不由得多打量了秦然几眼,殊不知,秦然亦在打量他。
青年人身量修颀,一身青色官袍在朱红众人间,有着格格不入的青涩执拗之气,像是一丛新竹,不管不顾的生长着,坚韧而又不屈。满目却是只有年轻人才有的烈烈热忱,仿佛星火落入眸间。
几人在商讨西夏外交之事。西夏如今虽大败,元气大伤,两国边境之间却仍在谈判。归降和落败到底是有区别的,打了一巴掌,是要给甜枣吃的。左尚书和温首辅主张,收其十座城池,嫁个公主过去,以示姻亲邦交,世代交好。张侍郎则主张开通互市,若一定要姻亲邦交,则应该是西夏送一位公主过来。唯独赵星汉力争,西夏当为附属国,他日北境相争之时方无后顾之忧。
秦然低下眉眼,听着几人各执一词,言辞愈发激烈,没一会儿,皇帝开口了:
“众卿言之有理。且先喝杯茶罢。”
秦然闻言,斟了几杯茶,王金会上来端递与几人。皇帝问道:
“然儿随朕来。”
秦然起身随皇帝走到后殿,皇帝问道:
“朕听闻你今日去顺意司了?”
秦然忙跪下道:
“然儿知错。”
皇帝摆摆手道:
“朕若是为此而责骂你,那日日只需责骂你,不必做旁的事了。”
秦然犹疑着起身,道:
“然儿不懂,今日此番为何。”
皇帝看着她,半晌道:
“你该给家里写家书了罢。”
秦然点点头,皇帝沉吟道:
“你现在写,告诉你长兄,即刻归京。莫使旁人知道。写好了,朕给你盖私印。”
秦然看向皇帝,想问却不敢,皇帝叹道:
“你不必知。”
——
转眼入冬。
几月之间,各处局势皆有所变,小到温宓定了亲,沈良娣怀了孕;大到北疆西蒙古与西夏起了纷争,西夏难敌求助于大祁,皇帝特调北宁世子秦烈领西境军出兵助西夏。赢了胜仗,西夏自请为属国,入朝纳贡,并送了一位公主来和亲。帝大悦,特许西北两家小辈回京过年。
本应在西境赢了胜仗,在年前回京的北世子,如今却在北王府里躺着养伤。秦烈一睁眼,浑身的尽是入骨的酸痛,胸口一处尤甚,挣扎着微微起身,就见秦然坐在床边的脚踏上,靠着床沿,疲惫不堪的睡着。
秦烈拢了拢中衣,轻手轻脚的下了床,给自己斟了一杯茶,饮尽润了润喉,却不曾想咳嗽了起来。秦然闻声惊起,就见昏迷了三日的自家长兄,如今一手扶着桌子,一手握拳放在唇边,呛咳不已。
秦然忙过去,扶着他坐下,又斟了一小杯茶,递过去给他顺顺气,又叫人把温着的药端来,秦烈连连摆手,秦然一概视而不见。
又起身拢了拢炭盆子,屋内烧了地龙,加上炭火盆,暖如三月春。秦烈无奈的喝了两大碗药,秦然方安分坐下,不再忙东忙西。秦烈笑道:
“难为你孝顺。我日后若是年老的难以起身,我儿子有你一半孝顺,我也知足了。”
秦然低着头不说话,半晌神色复杂的看了秦烈一眼,道:
“长兄没什么想与我说的吗?”
秦烈“啧”了一声,用舌尖顶了顶腮,道:
“这话说的。”
秦然耐着性子看他,秦烈笑道:
“瞧瞧,这眼神?倒是该叫你去审犯人,定是刚正不阿,绝无冤假错案。”
秦然也不笑,反倒是秦烈有些讪讪,尬笑着摸了摸鼻尖,道:
“你即如此,倒叫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秦然给自己也斟了一杯茶,道:
“那就一件件说,想起什么说什么。如今有的是时间,今日说不完还有明日。长兄说便是,我随时都可以听。”
秦烈叫她这般模样气笑了,翘起二郎腿,身子一歪靠在桌沿上,没曾想抻着了胸口的刀伤,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秦然蹙蹙眉道:
“太医来瞧了,说长兄不能仗着年轻,便不拿这些伤当回事。长兄还是多注意为好,免得日后老了,当真一身伤病下不得床,缠绵病榻,倘若子孙再不孝,我也爱莫能助了。”
秦烈气得去敲她的头,道:
“你这张嘴,若是再这么混说,不如缝了去。”
秦然不多,只是看着她长兄,秦烈倒不好敲她了,收了手,无奈道:
“你想听什么?总要有个先后,我先说些什么好?”
秦然轻叹一口气道:
“从圣上要我写的那份家书开始。”
秦烈摸了摸眉心,左眉峰一道断疤不自然地挑了挑,道:
“皇上若是下诏自然快,只是父王必然也会知道,只有你写家书,上面写了‘长兄亲启’,父王是断不会去拆的。
有些事父王不会去做,但是我会,不过是个人原则不同而已,你倒也不必担心。
如你所想,皇上自然希望西夏完全归属,但是穷寇莫追,逼得紧了,我们与西夏再打一仗,难免北境也会受到北蒙部落的袭击,若是如此腹背受敌,难免……
皇上密召我,不过是让我带人深入西蒙古与西夏边界,引起两方争斗,西夏难敌自然会求助与大祁,此时西平王府的兵权被收,为今之计自然是调遣一名主将去,再下旨要我去,我便可光明正大出现在西境,在天下过了明路,我领兵倒可以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如今意外受了伤,阿瑜假扮我替我指挥军中,我回京养伤,倒也不耽误。”
秦然思索了好一阵子,方理清思绪,问道:
“为何找你,若是这种暗中之事,不便派其他将军,也可以叫顺意司的人去。西境兵符放在顺意司的人手里,难道不比给了你更放心?
父王若是不同意,你又如何瞒得过,又如何能脱身?再者,皇上,何时这般信任你了?”
秦烈把玩着手里的天青色汝窑茶碗,刚饮尽了其中茶水,瓷碗还带着温热。秦然抢过他手中的茶碗,盯着他等他说话,秦烈不满的夺回,轻轻放在桌子上,才道:
“顺意司的人,谁能够比我更了解整个西北?局势,地形?调兵遣将也要因地制宜。我虽与父王同在北境,却不在一处,我多住在军中大营里,不比你所想。
皇帝虽有疑心,却是识人善任的,为君之道,需有帝王权术,时刻警醒,不可使臣子过骄亦不可寒了其忠心。我也是在京中长大,又是太子的伴读,皇帝远比你想的更了解我,又有何好不信我的?
我陪太子殿下读书良久,也听了不少帝策,深知这君臣之间关系微妙的很。但陛下也是难得的明君了,他既肯多信我一些,我也应多听话些。若是劲往一处使,我们规避着些功高盖主的事便是了。
我既有功,平日里荒唐些,也算是功过相抵,陛下反倒会更信我。”
秦然叹了口气,道:
“长兄肯定比我明白。我只是觉得,老话常说‘杀降不详’,军中多忌讳这个,自然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长兄虽成了陛下的一把好刀,可是这么多年,乃至以后,这种事定然是少不了的,只是……唉,我也不知,长兄自有数,我也不多嘴了。
沙场到底凶险,若非这次,我还以为长兄刀枪不入。长兄切不可大意,身子骨终究是自己的……”
秦烈笑道:
“你是长大了。放心吧。你长兄自打上战场,还未见过败仗,靠的可不是运气。这些伤不伤的,不是你该担心的。虽然此次伤的吓人,太医是不是也说不算凶险?
我心里有数。只是劳碌了几个月,又受了伤,连日的赶回来,累的要命。一放松下来,睡过去便是没完,醒不了。难为你担心了。”
秦然叹了口气,道:
“倒也不担心,不过是瞧着吓人。任谁一连昏睡三日,就算无事也会让人怕的。那你也好生养着,今年既然在京城,正月初一便要早早的去上朝。只怕除夕夜宴,也是要去的。
京中的日子,虽不累,却也是小事一堆忙得紧。且等着吧,再歇一阵子,你便也不得空了。趁还清闲,好好养养。”
秦烈想了想,突然道:
“你晋姐姐也回京,她家到底冷清,你别忘了除夕守岁叫了她来,就咱俩人也没趣,不若一同热闹热闹。”
秦然正欲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点点头。半晌又问道:
“我听闻,承安哥哥去北境了?”
秦烈点点头,道:
“他跟我学了好一阵子武,他肯练,如今委实是一把好手了。他又在父王那里学了好一阵子兵法,他性子沉稳,不似我冒进,与父王的理念相近,他听得认真,父王也愿意给他讲。只是偶尔我不认同父王的地方,我也给他讲,不知道他听的杂,到底更乐意学哪个。
裴家你可还记得?就是三姨丈他家?裴家一直走商,什么皮货、香料之类的都是他们家的,如今三姨丈岁数大了,走不动,裴家几个年长的表兄表弟都不愿意走商,考功名的参军的都有。
反倒是裴六郎,如今都敬称一句裴小爷了,尚未弱冠,应承下跟着走商。日后免不了是他继承家业了。你可还记得他?应当是叫一句表哥的,他是比你长几岁的吧?你如今多大来着?
罢罢罢,承安跟裴六郎混的好,好像裴六郎邀他一起,承安前几个月同他一起去了。裴家生意大,贯穿南北的。如今这两个孩子是满处跑呢,大祁内外只怕都是早晚会走个遍的。”
秦然听了没答话,秦烈也说累了,挥挥手道:
“你近日也辛苦,去歇着吧。我也乏了,才醒便要同你说这么多话,累也累死了。我再歇一会,晚膳不必叫我,我随醒随吃吧,你不用想着我。
去吧,别在这儿碍我眼了。”
“你嘴这般刁,到底是谁给你养的毛病?山楂糕说酸了,桂花糕嫌甜了,红豆糕又说腻,你要吃些什么才好?”
秦然捻着手指不言语,半晌道:
“太子哥哥今儿对我颇凶。”
林承桓定定得盯着她,问:
“你怕我了?”
秦然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没见过审犯人,自然是怕的。只是算不上怕你,你又不会这般对我。我只是心里难受,原来哥哥这些年不全是如表面一般,心里亦有阴苦。
我平日里总觉得哥哥为人温和,只怕日后会被奸诈之人欺侮,而今见了哥哥这般,倒是恩威并重,该有的手腕也是狠辣的。虽然好,却多有些说不上的难过罢了。
我年纪小,分不得哥哥的难处,故而感慨。兼之又想到,我长兄他们定然也是如此,边城定有探子之类,两军交战亦有俘虏,这种事应当也是少不了的。难怪长兄常言,最好是死在战场上,纵是万箭穿心也好过被俘。
先前不懂的东西,今儿突然有几分明了。只是今儿刚和魏部首诉了苦,说每日忙得紧,魏部首放了我两日休息,就遇见我大白日里到处闲晃,只怕休息不成了。”
林承桓被她东扯西扯的话,没由来的逗笑了,伸手刮了刮女孩儿的鼻尖,秦然低着眉眼不悦道:
“我满心满意替哥哥想,不过是嫌点心不好吃,哥哥就说我娇气。”
林承桓心下软了一块儿,眉峰一点小痣随着浅笑微微挑起,哄道:
“不爱吃便不吃了,我打发人去十里香给你买点心,听闻十里香前一阵子新出的浮雪酥最是好吃。是用牛乳和头道清茶和面,莲子去心,加上蜂蜜酥油做得。蒸的时候用新鲜荷叶垫着,去荷叶的清香。香而不腻,清甜有味。如何?”
秦然撇撇嘴,道:
“勉勉强强。记得多买一份,我打发人给三娘送去。”
说着戏谑的挑眉看了林承桓一眼,林承桓无奈摇摇头,道:
“即是要好,便犯不上讥讽我一眼。”
秦然笑道:
“我说什么了呢?鹤渊哥哥何必多想。哥哥今日最是爱多心。”
林承桓叹道:
“便是和你一处叹气最多。你这张嘴啊,当真是让人怕。”
秦然弯了弯眉眼,林承桓道:
“今儿怎的想着来找我?”
秦然难得叹了口气,就着桌子趴了下来,道:
“三皇子被罚了,偏生顺嫔就求到我姑母那里,我姑母躲着不见,我也不好回去。三公主这会子怕是还在御书房外面跪着的。求什么求,阿伯是三皇子的亲爹,还能杀了他不成?”
林承桓笑而不语,半晌道:
“妧儿也可怜,她做不得自己的主,顺嫔叫她去,她也不得不去,去了惹父皇厌烦,只会火上浇油,办不成事回去顺嫔难免又要骂她。”
秦然歪头不解问:
“难道女儿便不是亲生的?这般偏心,怎叫人不心寒呢?”
林承桓摇摇头:
“你不懂,这天底下的人都是逃不过一个偏心。你就看如同阿瑜,那般将才,若不是西王府没有男丁,也轮不到她承嗣。更何况妧儿不过是顺嫔的女儿而已。
也不怪他们嫉妒你,我都是颇有些嫉妒的,你真真儿倒是父皇一手看大的孩子。都是养在宫里,偏生你更得宠些,我自然是知道你招人疼,旁人不知,自然嫉妒你。
可到底,不也是偏心?你受惯了旁人偏心,多疼你一些,如何能懂那些不被偏心的孩子。你说妧儿不会说话,不招人疼是活该,可她自幼养在顺嫔身边,就那般的母亲,却疼少爱的,谁又会单独细细的教她这些。
也是苦命的罢了。”
秦然点点头,眼睛滴溜转,探寻道:
“这如今一大把一大把的世家子女议亲,哥哥可有什么消息?在宫里问这个不好,他们私下混传,我还要端着,如今好,我也想知道,你给我讲讲。”
林承桓颇有些怪罪意味的道:
“你在内宫尚不知,我如何知道?我只当你比旁人强些,原来是装的。”
秦然瘪瘪嘴,不满道:
“谁能不好奇?你说,皇上会让三公主去和亲吗?我们刚和西夏打了胜仗,又和北疆常年征战不休,这两地总有一处应当联姻罢?”
林承桓摇摇头,笑道:
“儿女姻亲固然又用,但是若是完全有用那还打什么仗?堂堂大祁万千男儿,若要靠一个女儿家和亲以求边疆平稳,那岂非大耻?
大祁开国至今历经三朝,也是百年余,绝无和亲一说。”
秦然点点头,道:
“鹤渊哥哥说的是。罢了罢了,这也不是我该想的,与我有何干系呢?左不过我长兄是断断不肯娶亲,既然他不肯娶亲,这京中旁人家的婚娶,于我而言不过是要多送一份礼而已。”
林承桓看着秦然,女孩儿趴在桌沿边,下颌埋在肘弯间,只露出一对水盈盈的眸子,黑得发亮,眸光流转间一对泪痣平添潋滟。
发丝柔顺的垂着,头上不过几只绒花,富贵不过一枝含着珍珠的攒金丝五尾凤钗,也算得上是聘婷袅袅了。林承桓没由来道:
“我方才说错了,多疼你些也是应当。正好的年纪,却一眼望得见头。旁人家若是有你这般身世,嫁与谁都是有几分底气的,平日里归宁,也是容易的。
你倒好,小小年纪就被圈在宫里,骨肉分离,日后…也不过是守着红墙琉瓦……这一生,竟从这般年纪就看得见头了。
娇气些也是应当,你若是自小养在父母身边,更娇气些也无大碍的。你也是苦的。”
秦然坐直了身子,对上林承桓的眸子,一字一句道:
“太子哥哥错了。
我既能享受这泼天的富贵,就也要付出代价。况且宫中又无人亏待我,天底下再没有谁家女儿有我这般尊贵着养了。
纵是公主,太子哥哥不也说了,哪里有我娇养?
日后我是要嫁于太子哥哥的,那太子哥哥说说,这天底下又有谁家男儿比得过哥哥?
如此看来,这已是极好的了。何必无病呻吟?我自幼长在宫中,日后也在宫中,便是游刃有余。哥哥偏疼我一点,我多敬哥哥一点,就是这般相处,也是旁人做不到的事。
我不觉得苦,哥哥也不必替我难过。”
说着顿了顿,玩笑道:
“若是偏要以此多怜惜我一点,我倒也不拦着哥哥。”
林承桓笑了笑,没多言语。
——
秦然回宫时,已是晚膳,人还没站稳,便被急催着说是皇帝命她去御书房。
皇帝见她,没什么大神色,只是点点头,示意她起身。秦然起身,又对温首辅行礼道:
“问首辅大人安。”
温首辅,笑眯眯地捋着胡须,微微欠身道:
“郡主安。我们三娘多有不识礼数地方,郡主海涵。”
秦然忙道:
“三娘是天底下顶好的女儿家了。若说不识礼数,倒是我不识礼数的时候多,还多亏三娘劝阻着些。首辅大人说这话,见外了。”
皇帝放下茶盏的声音,惊了秦然一下,秦然忙回过身子,皇帝咳了两声道:
“然儿过来。这是兵部侍郎张必行,张侍郎。这是吏部尚书左智,左尚书。这二位你应当是认得的。”
秦然俯身行礼,皇帝又道:
“这位你不认得,这是吏科给事中,今年春闱的新晋探花郎,姓赵,名星汉。”
秦然心下一动,抬眸之间,掩不住的探寻之色。皇帝见状问道:
“哦?这是见过?”
秦然忙收回神色,笑道:
“不认得。只是惊叹,好年轻的探花郎,新科进士便成了吏科给事中,如此平步青云,可见小赵大人才华绝伦。”
说着,在赵星汉连声的“不敢当”之中,又瞥了一眼赵星汉,问道:
“小赵大人可是在杏林书院读书?”
赵星汉不卑不亢的欠身答道:
“回郡主,正是。”
秦然蹙蹙眉玩笑道:
“吏科给事中也是买不起房屋的。”
皇帝也笑了笑道:
“才端庄没一会儿,又满嘴胡言。”
半晌皇帝道:
“你且在一旁烹茶。朕与诸位大人议事。”
秦然不明所以,只得跪坐在一侧煮水烹茶。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一个字也未曾听。赵星汉常听顾清河满嘴的念叨这位郡主,不由得多打量了秦然几眼,殊不知,秦然亦在打量他。
青年人身量修颀,一身青色官袍在朱红众人间,有着格格不入的青涩执拗之气,像是一丛新竹,不管不顾的生长着,坚韧而又不屈。满目却是只有年轻人才有的烈烈热忱,仿佛星火落入眸间。
几人在商讨西夏外交之事。西夏如今虽大败,元气大伤,两国边境之间却仍在谈判。归降和落败到底是有区别的,打了一巴掌,是要给甜枣吃的。左尚书和温首辅主张,收其十座城池,嫁个公主过去,以示姻亲邦交,世代交好。张侍郎则主张开通互市,若一定要姻亲邦交,则应该是西夏送一位公主过来。唯独赵星汉力争,西夏当为附属国,他日北境相争之时方无后顾之忧。
秦然低下眉眼,听着几人各执一词,言辞愈发激烈,没一会儿,皇帝开口了:
“众卿言之有理。且先喝杯茶罢。”
秦然闻言,斟了几杯茶,王金会上来端递与几人。皇帝问道:
“然儿随朕来。”
秦然起身随皇帝走到后殿,皇帝问道:
“朕听闻你今日去顺意司了?”
秦然忙跪下道:
“然儿知错。”
皇帝摆摆手道:
“朕若是为此而责骂你,那日日只需责骂你,不必做旁的事了。”
秦然犹疑着起身,道:
“然儿不懂,今日此番为何。”
皇帝看着她,半晌道:
“你该给家里写家书了罢。”
秦然点点头,皇帝沉吟道:
“你现在写,告诉你长兄,即刻归京。莫使旁人知道。写好了,朕给你盖私印。”
秦然看向皇帝,想问却不敢,皇帝叹道:
“你不必知。”
——
转眼入冬。
几月之间,各处局势皆有所变,小到温宓定了亲,沈良娣怀了孕;大到北疆西蒙古与西夏起了纷争,西夏难敌求助于大祁,皇帝特调北宁世子秦烈领西境军出兵助西夏。赢了胜仗,西夏自请为属国,入朝纳贡,并送了一位公主来和亲。帝大悦,特许西北两家小辈回京过年。
本应在西境赢了胜仗,在年前回京的北世子,如今却在北王府里躺着养伤。秦烈一睁眼,浑身的尽是入骨的酸痛,胸口一处尤甚,挣扎着微微起身,就见秦然坐在床边的脚踏上,靠着床沿,疲惫不堪的睡着。
秦烈拢了拢中衣,轻手轻脚的下了床,给自己斟了一杯茶,饮尽润了润喉,却不曾想咳嗽了起来。秦然闻声惊起,就见昏迷了三日的自家长兄,如今一手扶着桌子,一手握拳放在唇边,呛咳不已。
秦然忙过去,扶着他坐下,又斟了一小杯茶,递过去给他顺顺气,又叫人把温着的药端来,秦烈连连摆手,秦然一概视而不见。
又起身拢了拢炭盆子,屋内烧了地龙,加上炭火盆,暖如三月春。秦烈无奈的喝了两大碗药,秦然方安分坐下,不再忙东忙西。秦烈笑道:
“难为你孝顺。我日后若是年老的难以起身,我儿子有你一半孝顺,我也知足了。”
秦然低着头不说话,半晌神色复杂的看了秦烈一眼,道:
“长兄没什么想与我说的吗?”
秦烈“啧”了一声,用舌尖顶了顶腮,道:
“这话说的。”
秦然耐着性子看他,秦烈笑道:
“瞧瞧,这眼神?倒是该叫你去审犯人,定是刚正不阿,绝无冤假错案。”
秦然也不笑,反倒是秦烈有些讪讪,尬笑着摸了摸鼻尖,道:
“你即如此,倒叫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秦然给自己也斟了一杯茶,道:
“那就一件件说,想起什么说什么。如今有的是时间,今日说不完还有明日。长兄说便是,我随时都可以听。”
秦烈叫她这般模样气笑了,翘起二郎腿,身子一歪靠在桌沿上,没曾想抻着了胸口的刀伤,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秦然蹙蹙眉道:
“太医来瞧了,说长兄不能仗着年轻,便不拿这些伤当回事。长兄还是多注意为好,免得日后老了,当真一身伤病下不得床,缠绵病榻,倘若子孙再不孝,我也爱莫能助了。”
秦烈气得去敲她的头,道:
“你这张嘴,若是再这么混说,不如缝了去。”
秦然不多,只是看着她长兄,秦烈倒不好敲她了,收了手,无奈道:
“你想听什么?总要有个先后,我先说些什么好?”
秦然轻叹一口气道:
“从圣上要我写的那份家书开始。”
秦烈摸了摸眉心,左眉峰一道断疤不自然地挑了挑,道:
“皇上若是下诏自然快,只是父王必然也会知道,只有你写家书,上面写了‘长兄亲启’,父王是断不会去拆的。
有些事父王不会去做,但是我会,不过是个人原则不同而已,你倒也不必担心。
如你所想,皇上自然希望西夏完全归属,但是穷寇莫追,逼得紧了,我们与西夏再打一仗,难免北境也会受到北蒙部落的袭击,若是如此腹背受敌,难免……
皇上密召我,不过是让我带人深入西蒙古与西夏边界,引起两方争斗,西夏难敌自然会求助与大祁,此时西平王府的兵权被收,为今之计自然是调遣一名主将去,再下旨要我去,我便可光明正大出现在西境,在天下过了明路,我领兵倒可以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如今意外受了伤,阿瑜假扮我替我指挥军中,我回京养伤,倒也不耽误。”
秦然思索了好一阵子,方理清思绪,问道:
“为何找你,若是这种暗中之事,不便派其他将军,也可以叫顺意司的人去。西境兵符放在顺意司的人手里,难道不比给了你更放心?
父王若是不同意,你又如何瞒得过,又如何能脱身?再者,皇上,何时这般信任你了?”
秦烈把玩着手里的天青色汝窑茶碗,刚饮尽了其中茶水,瓷碗还带着温热。秦然抢过他手中的茶碗,盯着他等他说话,秦烈不满的夺回,轻轻放在桌子上,才道:
“顺意司的人,谁能够比我更了解整个西北?局势,地形?调兵遣将也要因地制宜。我虽与父王同在北境,却不在一处,我多住在军中大营里,不比你所想。
皇帝虽有疑心,却是识人善任的,为君之道,需有帝王权术,时刻警醒,不可使臣子过骄亦不可寒了其忠心。我也是在京中长大,又是太子的伴读,皇帝远比你想的更了解我,又有何好不信我的?
我陪太子殿下读书良久,也听了不少帝策,深知这君臣之间关系微妙的很。但陛下也是难得的明君了,他既肯多信我一些,我也应多听话些。若是劲往一处使,我们规避着些功高盖主的事便是了。
我既有功,平日里荒唐些,也算是功过相抵,陛下反倒会更信我。”
秦然叹了口气,道:
“长兄肯定比我明白。我只是觉得,老话常说‘杀降不详’,军中多忌讳这个,自然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长兄虽成了陛下的一把好刀,可是这么多年,乃至以后,这种事定然是少不了的,只是……唉,我也不知,长兄自有数,我也不多嘴了。
沙场到底凶险,若非这次,我还以为长兄刀枪不入。长兄切不可大意,身子骨终究是自己的……”
秦烈笑道:
“你是长大了。放心吧。你长兄自打上战场,还未见过败仗,靠的可不是运气。这些伤不伤的,不是你该担心的。虽然此次伤的吓人,太医是不是也说不算凶险?
我心里有数。只是劳碌了几个月,又受了伤,连日的赶回来,累的要命。一放松下来,睡过去便是没完,醒不了。难为你担心了。”
秦然叹了口气,道:
“倒也不担心,不过是瞧着吓人。任谁一连昏睡三日,就算无事也会让人怕的。那你也好生养着,今年既然在京城,正月初一便要早早的去上朝。只怕除夕夜宴,也是要去的。
京中的日子,虽不累,却也是小事一堆忙得紧。且等着吧,再歇一阵子,你便也不得空了。趁还清闲,好好养养。”
秦烈想了想,突然道:
“你晋姐姐也回京,她家到底冷清,你别忘了除夕守岁叫了她来,就咱俩人也没趣,不若一同热闹热闹。”
秦然正欲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点点头。半晌又问道:
“我听闻,承安哥哥去北境了?”
秦烈点点头,道:
“他跟我学了好一阵子武,他肯练,如今委实是一把好手了。他又在父王那里学了好一阵子兵法,他性子沉稳,不似我冒进,与父王的理念相近,他听得认真,父王也愿意给他讲。只是偶尔我不认同父王的地方,我也给他讲,不知道他听的杂,到底更乐意学哪个。
裴家你可还记得?就是三姨丈他家?裴家一直走商,什么皮货、香料之类的都是他们家的,如今三姨丈岁数大了,走不动,裴家几个年长的表兄表弟都不愿意走商,考功名的参军的都有。
反倒是裴六郎,如今都敬称一句裴小爷了,尚未弱冠,应承下跟着走商。日后免不了是他继承家业了。你可还记得他?应当是叫一句表哥的,他是比你长几岁的吧?你如今多大来着?
罢罢罢,承安跟裴六郎混的好,好像裴六郎邀他一起,承安前几个月同他一起去了。裴家生意大,贯穿南北的。如今这两个孩子是满处跑呢,大祁内外只怕都是早晚会走个遍的。”
秦然听了没答话,秦烈也说累了,挥挥手道:
“你近日也辛苦,去歇着吧。我也乏了,才醒便要同你说这么多话,累也累死了。我再歇一会,晚膳不必叫我,我随醒随吃吧,你不用想着我。
去吧,别在这儿碍我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