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几人对此只字不提,只是四处游玩。林承安按照礼法,要去东府拜访。旁人不知秦然同行,也不便声张,故而林承安独去。
六月流火铄金,顾、秦二人懒怠动,将瓜果浸在井水中,取了凉意,用冰和牛乳做了酥山吃。秦然靠着凉垫,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扇子。
顾清河半眯着眼养神,半晌道:
“圣上对你的婚事没说什么?”
秦然摇扇子的手一顿:
“没。我许久未得到京中的消息了。京中几年,恍如隔世。为了避嫌,我与绾绾都未曾通信。”
顾清河吃了一口西瓜,冷哼了一声,道:
“我倒知道不少事,你听不听?”
秦然笑道:
“这话说的,我何时不听了?”
顾清河翘起二郎腿道:
“朝堂上争储争得厉害,其实总的讲,也不过就是四皇子和二皇子。四皇子虽是嫡子,但是良妃娘娘母家也不凡。
当时朝野间多有传闻,说,你的婚事,便是陛下属意谁的风向。我不知道恭王府这么谨慎,如何敢与你家定婚约,想来是有陛下定意思在。
虽然天下人心里都清楚,肯定不是陛下属意林承安,但是宁可错杀不能错放,现在朝堂上给恭亲王府使绊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说来奇怪,三皇子,也有人支持。应当是陛下的制衡之术,顺嫔近日很是得宠。但我偶然知道了个怪事,顺嫔的嫡亲兄长,与祝家现是姻亲。若是一般姻亲也就罢了,只是我细细查了查,这新嫁娘除了是长房的嫡女,更是只有十七岁,嫁给了祝光宗的庶弟为续弦。
要我说,这祝家,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当年尚公主不过是柿子挑软的捏罢了。而顺嫔的母家,虽不是什么钟鸣鼎食之家,也是书香门第,三代为官,清清白白的读书人。
祝家想入此朝局,我看不懂。但是听闻祝芷瑶过得挺难,他俩的事不光彩,南王妃多有刁难。有传言说,本来陛下确实属意绾绾许给梁应行的。但是不知怎么,没成。
女儿受这般委屈,瑛阳反倒和南王府很是亲近。太后甚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宸妃娘娘自请去国安寺礼佛了,带着五皇子一起的。生活不如宫中,但是圣上时常挂念。协理六宫的只有良妃自己,皇后虽有心,却无力。
哦对,荣嫔生了个公主。唐承徽疯了,自戕了。沈良娣倒是还挺好,应该跟着宸妃娘娘的吧。”
说着,抬眼看她,问道:
“你还着素服呢?承安心里倒也过得去?”
秦然笑了笑道:
“出了百日后,歌舞荤腥都没忌。不过着素服,也不枉太子哥哥对我好。
他若心里不舒服,我也是不能改的。人要知恩,太子哥哥不同于他人。”
顾清河冷笑道:
“就是因为不同于他人,才心里难受。你是真不开窍还是真傻?也罢,你啊是恃宠而骄惯了的,总是有人偏着你。你才不多想这些,林承安自己受着吧。”
秦然不语,眉尖微蹙,顾清河半晌道:
“我再多说一句。承安心思也深,是凡事多想的主儿,他虽惯着你,你也多留心,别寒了心,就不好了。”
秦然似懂非懂的看他,顾清河不耐烦的“啧”了一声,道:
“有多少东西是他求我,借着我的手送出去的?胭脂,药粉,剑谱,甚至那年除夕的甜酿师傅,干桂花。林林总总的,我都不知道有多少。”
秦然不语,顾清河也不知她听没听进去,又拈起一块西瓜,吃了口,蹙着眉摇摇头道:
“罢罢罢,劝不得。说都是没用的,你我一样,都是死心眼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秦然忧心的看向他,少年郎眼角眉梢都潋滟着绝色,一双丹凤眼挑着眼尾,褪去了幼态的软肉,棱角更鲜明,显出一副慵懒肆意之态。月白色的广袖袍与明媚鲜亮的眉眼形成鲜明的对比,像是鲜艳热烈的凌霄花被令人窒息的白绫束缚,一点点失去生机。
苍白的指尖拈着银签,鲜红多汁的西瓜透着寒的水汽。秦然起身,夺过他手中的银签,道:
“天虽热也别贪凉,生了病终究难受是自己的。你到底是劝我呢,还是自苦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若是再这般浑浑噩噩的,不如剃了头出家去。”
顾清河去夺,被秦然一闪落了空,冷笑道:
“许久未见,你还是厌人。吃都吃了,还差这一口?能吃死我?”
秦然未答话,只是叫孔方把酥山端下去。转头又道:
“清河,我留不了几日,便要走了。”
顾清河半阖着眼,看不清神色道:
“我都快不记得,和你们一同联诗喝茶的日子了。明明没过多久。”
秦然回身坐下,撑着头问道:
“清河,我是个俗人,于我而言有趣的从来不是联诗,是同你们一起。
人要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乐,不然都苦死了。清河,你多久没提笔写过诗词了?”
“你个粗人,写诗词要雅兴。没有雅兴写什么诗词?”
“那你给我写一篇吧。”
顾清河抬眼看她,秦然面色如常,一双眼平静的看着他,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朝夕相处的时光:
“好。”
他听见自己说。
“春日卧病兴阑珊,不知东风几时还。恍然窃闻侍儿语,方知绯桃入青山。”
“写得不好,如今不会写诗了。”
秦然蹙着眉,道:
“清河,不过随性而已,不必斟酌在意。”
顾清河低眉笑道:
“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用清水云龙来写废话。”
——
几日后,二人离开。顺着大运河,直向南下,一路不停歇,在七月之初抵达苏杭。刚下船,一群人就迎了上来,笑着对林承安道:
“二爷来得晚,我们小姐打点好了,请二爷赏脸用膳呢。”
林承安偏头看向秦然,问道:
“可累?若是累我便先带你回去歇着。不打紧的。”
遮面下的秦然,看不清神色,只是一双眼里带着好奇,眨了又眨,林承安笑道:
“多谢齐东位,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
一入雅间,就见里头坐着裴彦琛与一女子,那女子容貌绮丽,淡扫柳眉,难掩瑰秀。朱唇噙笑似天生,乌眸含情如自随。
那女子看过来,忙起身让座,笑道:
“妾同裴小爷打赌,正赌二爷来与不来。这不?二爷就来了,当真是二爷赏妾脸。”
说着看向秦然,眼底略有探究,笑意不改道:
“这位姑娘是?”
林承安笑道:
“在下娉会之人,不曾同齐东位见过。”
那女子对秦然行礼,皓齿明眸,笑道:
“姑娘康安。妾齐氏怀墨,见过姑娘。”
秦然抬手扶她,弱质盈盈,薄肩纤颈。水红色的软烟罗拢在臂弯,别有一番艳丽明媚。丹唇勾起一对梨涡旋着笑意,细眉弯眼,长睫如蝶翼轻颤。
“齐小姐花容月貌,我见犹怜。”
齐怀墨浅笑,似隐隐有伤怀,道:
“承蒙姑娘不弃,妾不过蒲柳之姿,徒有皮囊而已。”
裴彦琛似笑非笑的在后头“啧”了一声,齐怀墨轻颤一下,笑道:
“姑娘舟车劳顿,只怕累了,快坐罢。江南菜也不知姑娘吃不吃的惯。早听闻姑娘爱茶,妾备了点茶,还望姑娘赏光一品。”
说着,引秦然坐下。林承安方坐下,裴彦琛就凑过去低声道:
“你也不怕?齐家这个狐狸,把你秦大姑娘生吃活剥了,连渣都不能剩。”
林承安笑道:
“我怕什么?你怕才是。明明心里有鬼,偏要说是人家心里有鬼。”
齐怀墨的热情拿捏的恰到好处,秦然已是被哄着吃了茶,又添了菜。正欲添酒,林承安伸手过来挡道:
“酒就算了。她年纪小,饮了酒只怕闹人。”
齐怀墨敛着眉轻笑莞尔,唇角朱红,钩在人心尖上。笑意靥靥道:
“不怕的,这是才酿的桑葚酒,略有酒意罢了。姑娘可想尝尝?若是想,妾给姑娘斟一小盅。”
不待秦然说话,裴彦琛冷哼一声,听不出喜怒道:
“齐娘子倒是同秦大姑娘一见如故。”
齐怀墨也不瞧他,给秦然斟酒,白腻如玉的一双葇荑执着晶莹细腻的白瓷,指尖白润比瓷器不遑多让。红紫醇醇的桑葚酒倒入琉璃盏中。
“秦姑娘般般入画、霞姿月韵,妾自然心生亲近。”
裴彦琛冷笑,径自吃菜不语,林承安笑道:
“齐东位不必客气,我们不多拘谨的。”
齐怀墨笑道:
“二爷多虑,不过是妾的分内事。托几位照顾,妾今年才勉强糊口,不至流散家亡。二爷当允妾一片诚心才是。”
说着,看向秦然,问道:
“后日便是七夕乞巧,妾备了小舟,可看画舫歌舞。姑娘可千万赏光。”
秦然看向林承安,林承安弯着眉眼,笑道:
“江南不拘那些规矩。看的得的。”
正说着,一个女子推门进入,袅袅如春风拂柳,宛宛似新荷绽芳。一身春绿新裙,斜簪一枝春带彩的翡翠簪子,再无它饰。对着几人行了礼,便乖顺的坐在裴彦琛脚边,猫似的将头轻靠在裴彦琛手旁。裴彦琛自然的抚弄着来人的头发,问道:
“喑喑在江南过得可还好?”
那被唤做喑喑的女子打了几个手语,裴彦琛挑起眼,看向齐怀墨,懒懒的靠向靠背道:
“倒是多谢齐娘子了。”
齐怀墨也看过去,唇角浅笑不改,喑喑在裴彦琛看不见的角度对齐怀墨笑了笑,娇俏灿烂,如朝阳映春水。齐怀墨瞧见,低下眉眼,道:
“裴小爷客气。喑喑姑娘是裴小爷的体己人,裴小爷又助妾良多,照顾喑喑姑娘,是应该的。”
秦然偷偷看林承安,林承安挑挑眉,秦然会意。又坐了一会儿,二人起身告辞。坐到马车里,秦然长呼一口气笑道:
“这是个什么事?快给我讲讲!”
林承安笑道:
“你求我?”
秦然反手打他一下,笑恼道:
“别犯浑。”
林承安没躲,受着了,笑得蔫坏。半晌问道:
“喑喑是裴彦琛的通房丫头,小时候救过裴彦琛,因而哑了。这些年裴彦琛一直带在身边。去年,来江南,喑喑病了,正赶上裴彦琛祖父喜丧,不得不回。所以留了喑喑在江南,托齐怀墨照看的。
这齐怀墨不是一般人。商贾之中江南齐家早年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家主无能,齐家式微。到她这一代,家里全是女娇娥,独她胆大心细。七岁上跟着柜上帮忙,十三岁开始同她父亲一起谈生意。
今年十六岁,齐家大厦倾颓,却生生有了起色。你别看她美艳,哪个要是敢打她的主意,准叫她收拾的满地找牙。
你不信?日后你瞧见便信了。要我说裴彦琛本是想断了她家财路,这几年周旋下来,反倒……”
说着低头一笑,狡黠的看向秦然:
“要我说,裴彦琛想娶她。”
秦然眨眨眼,没作声。半晌道:
“我不管你们心思里的弯弯绕。只叹天底下的女儿各有各的钟灵毓秀。绾绾是名门闺秀,自有一番端庄大气;齐姑娘妖娆妩媚,喑喑姑娘小家碧玉。就是京中云水坊里的怜衣、妤笙也各有各的温柔小意。各宫娘娘各有千秋,我倒是不好嚼舌头。
人各有不同,这天底下方才有意思起来。”
六月流火铄金,顾、秦二人懒怠动,将瓜果浸在井水中,取了凉意,用冰和牛乳做了酥山吃。秦然靠着凉垫,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扇子。
顾清河半眯着眼养神,半晌道:
“圣上对你的婚事没说什么?”
秦然摇扇子的手一顿:
“没。我许久未得到京中的消息了。京中几年,恍如隔世。为了避嫌,我与绾绾都未曾通信。”
顾清河吃了一口西瓜,冷哼了一声,道:
“我倒知道不少事,你听不听?”
秦然笑道:
“这话说的,我何时不听了?”
顾清河翘起二郎腿道:
“朝堂上争储争得厉害,其实总的讲,也不过就是四皇子和二皇子。四皇子虽是嫡子,但是良妃娘娘母家也不凡。
当时朝野间多有传闻,说,你的婚事,便是陛下属意谁的风向。我不知道恭王府这么谨慎,如何敢与你家定婚约,想来是有陛下定意思在。
虽然天下人心里都清楚,肯定不是陛下属意林承安,但是宁可错杀不能错放,现在朝堂上给恭亲王府使绊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说来奇怪,三皇子,也有人支持。应当是陛下的制衡之术,顺嫔近日很是得宠。但我偶然知道了个怪事,顺嫔的嫡亲兄长,与祝家现是姻亲。若是一般姻亲也就罢了,只是我细细查了查,这新嫁娘除了是长房的嫡女,更是只有十七岁,嫁给了祝光宗的庶弟为续弦。
要我说,这祝家,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当年尚公主不过是柿子挑软的捏罢了。而顺嫔的母家,虽不是什么钟鸣鼎食之家,也是书香门第,三代为官,清清白白的读书人。
祝家想入此朝局,我看不懂。但是听闻祝芷瑶过得挺难,他俩的事不光彩,南王妃多有刁难。有传言说,本来陛下确实属意绾绾许给梁应行的。但是不知怎么,没成。
女儿受这般委屈,瑛阳反倒和南王府很是亲近。太后甚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宸妃娘娘自请去国安寺礼佛了,带着五皇子一起的。生活不如宫中,但是圣上时常挂念。协理六宫的只有良妃自己,皇后虽有心,却无力。
哦对,荣嫔生了个公主。唐承徽疯了,自戕了。沈良娣倒是还挺好,应该跟着宸妃娘娘的吧。”
说着,抬眼看她,问道:
“你还着素服呢?承安心里倒也过得去?”
秦然笑了笑道:
“出了百日后,歌舞荤腥都没忌。不过着素服,也不枉太子哥哥对我好。
他若心里不舒服,我也是不能改的。人要知恩,太子哥哥不同于他人。”
顾清河冷笑道:
“就是因为不同于他人,才心里难受。你是真不开窍还是真傻?也罢,你啊是恃宠而骄惯了的,总是有人偏着你。你才不多想这些,林承安自己受着吧。”
秦然不语,眉尖微蹙,顾清河半晌道:
“我再多说一句。承安心思也深,是凡事多想的主儿,他虽惯着你,你也多留心,别寒了心,就不好了。”
秦然似懂非懂的看他,顾清河不耐烦的“啧”了一声,道:
“有多少东西是他求我,借着我的手送出去的?胭脂,药粉,剑谱,甚至那年除夕的甜酿师傅,干桂花。林林总总的,我都不知道有多少。”
秦然不语,顾清河也不知她听没听进去,又拈起一块西瓜,吃了口,蹙着眉摇摇头道:
“罢罢罢,劝不得。说都是没用的,你我一样,都是死心眼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秦然忧心的看向他,少年郎眼角眉梢都潋滟着绝色,一双丹凤眼挑着眼尾,褪去了幼态的软肉,棱角更鲜明,显出一副慵懒肆意之态。月白色的广袖袍与明媚鲜亮的眉眼形成鲜明的对比,像是鲜艳热烈的凌霄花被令人窒息的白绫束缚,一点点失去生机。
苍白的指尖拈着银签,鲜红多汁的西瓜透着寒的水汽。秦然起身,夺过他手中的银签,道:
“天虽热也别贪凉,生了病终究难受是自己的。你到底是劝我呢,还是自苦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若是再这般浑浑噩噩的,不如剃了头出家去。”
顾清河去夺,被秦然一闪落了空,冷笑道:
“许久未见,你还是厌人。吃都吃了,还差这一口?能吃死我?”
秦然未答话,只是叫孔方把酥山端下去。转头又道:
“清河,我留不了几日,便要走了。”
顾清河半阖着眼,看不清神色道:
“我都快不记得,和你们一同联诗喝茶的日子了。明明没过多久。”
秦然回身坐下,撑着头问道:
“清河,我是个俗人,于我而言有趣的从来不是联诗,是同你们一起。
人要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乐,不然都苦死了。清河,你多久没提笔写过诗词了?”
“你个粗人,写诗词要雅兴。没有雅兴写什么诗词?”
“那你给我写一篇吧。”
顾清河抬眼看她,秦然面色如常,一双眼平静的看着他,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朝夕相处的时光:
“好。”
他听见自己说。
“春日卧病兴阑珊,不知东风几时还。恍然窃闻侍儿语,方知绯桃入青山。”
“写得不好,如今不会写诗了。”
秦然蹙着眉,道:
“清河,不过随性而已,不必斟酌在意。”
顾清河低眉笑道:
“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用清水云龙来写废话。”
——
几日后,二人离开。顺着大运河,直向南下,一路不停歇,在七月之初抵达苏杭。刚下船,一群人就迎了上来,笑着对林承安道:
“二爷来得晚,我们小姐打点好了,请二爷赏脸用膳呢。”
林承安偏头看向秦然,问道:
“可累?若是累我便先带你回去歇着。不打紧的。”
遮面下的秦然,看不清神色,只是一双眼里带着好奇,眨了又眨,林承安笑道:
“多谢齐东位,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
一入雅间,就见里头坐着裴彦琛与一女子,那女子容貌绮丽,淡扫柳眉,难掩瑰秀。朱唇噙笑似天生,乌眸含情如自随。
那女子看过来,忙起身让座,笑道:
“妾同裴小爷打赌,正赌二爷来与不来。这不?二爷就来了,当真是二爷赏妾脸。”
说着看向秦然,眼底略有探究,笑意不改道:
“这位姑娘是?”
林承安笑道:
“在下娉会之人,不曾同齐东位见过。”
那女子对秦然行礼,皓齿明眸,笑道:
“姑娘康安。妾齐氏怀墨,见过姑娘。”
秦然抬手扶她,弱质盈盈,薄肩纤颈。水红色的软烟罗拢在臂弯,别有一番艳丽明媚。丹唇勾起一对梨涡旋着笑意,细眉弯眼,长睫如蝶翼轻颤。
“齐小姐花容月貌,我见犹怜。”
齐怀墨浅笑,似隐隐有伤怀,道:
“承蒙姑娘不弃,妾不过蒲柳之姿,徒有皮囊而已。”
裴彦琛似笑非笑的在后头“啧”了一声,齐怀墨轻颤一下,笑道:
“姑娘舟车劳顿,只怕累了,快坐罢。江南菜也不知姑娘吃不吃的惯。早听闻姑娘爱茶,妾备了点茶,还望姑娘赏光一品。”
说着,引秦然坐下。林承安方坐下,裴彦琛就凑过去低声道:
“你也不怕?齐家这个狐狸,把你秦大姑娘生吃活剥了,连渣都不能剩。”
林承安笑道:
“我怕什么?你怕才是。明明心里有鬼,偏要说是人家心里有鬼。”
齐怀墨的热情拿捏的恰到好处,秦然已是被哄着吃了茶,又添了菜。正欲添酒,林承安伸手过来挡道:
“酒就算了。她年纪小,饮了酒只怕闹人。”
齐怀墨敛着眉轻笑莞尔,唇角朱红,钩在人心尖上。笑意靥靥道:
“不怕的,这是才酿的桑葚酒,略有酒意罢了。姑娘可想尝尝?若是想,妾给姑娘斟一小盅。”
不待秦然说话,裴彦琛冷哼一声,听不出喜怒道:
“齐娘子倒是同秦大姑娘一见如故。”
齐怀墨也不瞧他,给秦然斟酒,白腻如玉的一双葇荑执着晶莹细腻的白瓷,指尖白润比瓷器不遑多让。红紫醇醇的桑葚酒倒入琉璃盏中。
“秦姑娘般般入画、霞姿月韵,妾自然心生亲近。”
裴彦琛冷笑,径自吃菜不语,林承安笑道:
“齐东位不必客气,我们不多拘谨的。”
齐怀墨笑道:
“二爷多虑,不过是妾的分内事。托几位照顾,妾今年才勉强糊口,不至流散家亡。二爷当允妾一片诚心才是。”
说着,看向秦然,问道:
“后日便是七夕乞巧,妾备了小舟,可看画舫歌舞。姑娘可千万赏光。”
秦然看向林承安,林承安弯着眉眼,笑道:
“江南不拘那些规矩。看的得的。”
正说着,一个女子推门进入,袅袅如春风拂柳,宛宛似新荷绽芳。一身春绿新裙,斜簪一枝春带彩的翡翠簪子,再无它饰。对着几人行了礼,便乖顺的坐在裴彦琛脚边,猫似的将头轻靠在裴彦琛手旁。裴彦琛自然的抚弄着来人的头发,问道:
“喑喑在江南过得可还好?”
那被唤做喑喑的女子打了几个手语,裴彦琛挑起眼,看向齐怀墨,懒懒的靠向靠背道:
“倒是多谢齐娘子了。”
齐怀墨也看过去,唇角浅笑不改,喑喑在裴彦琛看不见的角度对齐怀墨笑了笑,娇俏灿烂,如朝阳映春水。齐怀墨瞧见,低下眉眼,道:
“裴小爷客气。喑喑姑娘是裴小爷的体己人,裴小爷又助妾良多,照顾喑喑姑娘,是应该的。”
秦然偷偷看林承安,林承安挑挑眉,秦然会意。又坐了一会儿,二人起身告辞。坐到马车里,秦然长呼一口气笑道:
“这是个什么事?快给我讲讲!”
林承安笑道:
“你求我?”
秦然反手打他一下,笑恼道:
“别犯浑。”
林承安没躲,受着了,笑得蔫坏。半晌问道:
“喑喑是裴彦琛的通房丫头,小时候救过裴彦琛,因而哑了。这些年裴彦琛一直带在身边。去年,来江南,喑喑病了,正赶上裴彦琛祖父喜丧,不得不回。所以留了喑喑在江南,托齐怀墨照看的。
这齐怀墨不是一般人。商贾之中江南齐家早年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家主无能,齐家式微。到她这一代,家里全是女娇娥,独她胆大心细。七岁上跟着柜上帮忙,十三岁开始同她父亲一起谈生意。
今年十六岁,齐家大厦倾颓,却生生有了起色。你别看她美艳,哪个要是敢打她的主意,准叫她收拾的满地找牙。
你不信?日后你瞧见便信了。要我说裴彦琛本是想断了她家财路,这几年周旋下来,反倒……”
说着低头一笑,狡黠的看向秦然:
“要我说,裴彦琛想娶她。”
秦然眨眨眼,没作声。半晌道:
“我不管你们心思里的弯弯绕。只叹天底下的女儿各有各的钟灵毓秀。绾绾是名门闺秀,自有一番端庄大气;齐姑娘妖娆妩媚,喑喑姑娘小家碧玉。就是京中云水坊里的怜衣、妤笙也各有各的温柔小意。各宫娘娘各有千秋,我倒是不好嚼舌头。
人各有不同,这天底下方才有意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