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香染
进宫次日,王娢便和静远公主一同进学。
根据官家授意,静远和王娢二人在上午在皇子们所在的资善堂读书,下午则在太妃娘娘跟着宫中教习学习礼乐等事。
本朝注重文武双修,皇子们下午常常会安排骑马射箭等武术课程。
太子则与其他皇子不同,一切课程皆另外安排,由太子太傅为首的老师单独教授。
上午,王娢和林太妃一同进了早膳后,便带着连翘一同去资善堂。
静安公主颇为受宠,官家将学堂附近的宁心阁赐给她居住。她二人约定好在学堂见面便是。
王娢还未进学堂,便见顾延从对面的一条甬道走来。
眼前的少年郎君眉目清朗,竹绿色广袖长袍飘逸简单,越发显得眉眼干净,行动洒脱。
大抵是同昌长公主夫妻二人作风教养之故,顾延作为长公主独子却并无天潢贵胄身上的骄傲之气。
王娢家世代清流,就连自家父亲王景之也对顾延的谦和十分欣赏,因此对他多有指点。
自家父亲曾告诉王娢,顾延文章虽不及林子涵灵气十足,但其中的温和稳健却十分难得,全然不见浮躁冒进之气。
眼看着顾延向自己走来,王娢便笑着等他。
二人相视一笑,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向前走去。
延娢二人今日来得早。
顾延见学堂内还没有人,便笑着对王娢道:“阿娢,这两日在宫中可还习惯?”
王娢在书桌前坐定,抬眼笑道:“太妃娘娘对我可好,公主为人也和善,一切都好。”
顾延听了,对着王娢一笑,也自回书桌收拾东西去了。宫里不比在家中,人多心眼子更多,万事小心些总是好的。
没多会儿,静远公主和四皇子怀王便来了。
四皇子带着自家妹妹,一进门便看见王娢坐在书桌前看书,见他们来了,便含笑起身见礼。
静远是第一次上学堂,看得出十分开心,拉着王娢看了好一会子自己准备的笔墨纸砚等物。
四皇子名宋瑛,字朴玉,可他的人却并不似玉石的气质,反而更像一颗夺目的紫曜石,五官深邃,线条锋利。
王娢见他和静远站在一起,又想起了昨日官家笑起来的样子。果然,好看的人生的孩子也好看。
宋瑛见王娢穿着简单朴素,尤其是头发,只用一根和衣裳同色的青粲色发带绕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簪环。
宋瑛想起上次见面王娢也是穿着浅绿云锦裙衫,眸色一深,面上却是一笑而过。
授课的上官先生是翰林院的大儒,头发几乎已经全白,可声音行动却还十分有中气。
王娢听其言语,察其行动,这位先生果然观事洞明,豁达大气,可称得上是学养深厚。
下学后,众人的随侍们正收拾着东西。
上官先生坐在席上,忽然对着王娢开口道:“六姑娘,你四叔在琅琊老家可还好?”
王娢听这话,上官先生和自家四叔应该是有渊源,便颔首回道:“回先生话,四叔身体康健,现在琅琊族学中教习子弟。”
上官先生听了,抚须笑叹:“这孩子,果然如他当年所言,终生不入仕,俯首教弟子。他是老朽最得意的门生,算来已经数十年未见了。”
众人不语,又听上官先生道:“我和你祖父算来有同窗之谊,当年也在琅琊族学进学。见你上学戴的发带,未免勾起了往日之思。”
宋瑛听到上官先生这句话,心下明了:王娢衣着朴素原来是她家族学一向的规矩。
京中子弟即使进学,大多也是锦帽貂裘,簪缨佩玉,由于地位尊贵也无人敢管,由此便生出了许多骄奢风气。
宋瑛往日见顾延上学时服饰简朴,此时也想到了这是由于他在王氏族学中进过学的缘故。
就连上官先生这样的大儒都与琅琊王氏关系颇深,由此能观王氏屹立几朝而不倒的根基所在。
可见身份地位,乃至贵族血统最终还是比不过自身的学问修养。
上官先生感叹一番后,又命他们各自回去。
宋瑛看着顾延与王娢一路同行,二人行动默契无间,忽然笑了笑,转而对静远公主道:“静远,兄长今日和你一同去看看母妃。”
静远听了,虽然有些诧异,但更多的是惊喜:随着兄长渐渐长大,便和母妃越来越疏远。
静远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却也着实苦恼。今日兄长主动要去看母妃,她自然十分高兴的答应了。
就连淑妃娘娘,看到儿子和女儿一同来看自己,也着实惊讶了一番。
她是外邦女子,在草原上长大,战败后被哥哥送来和亲,既不通汉语也不通礼仪,在长安常常被人轻视嘲笑。
淑妃又觉得自己幸运,被先皇指配给了当今的官家。
那么多皇子公主,只有官家不嫌弃她,还对她笑,开导她,告诉她汉家语言礼仪慢慢就能学会。
如今她能在宫中安稳度日,已经觉得很满足。
可这样一来,却苦了她的一双儿女。
虽然官家对她的子女并无偏见,可因为他们身上流着异族人的血,没少被这些皇室中人暗中嫌弃。
静远是女子,被官家宠爱保护,可自己的瑛儿却要直面这些痛苦。
淑妃理解儿子,这个来自异族的母亲让他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委屈。今日宋瑛能来,她自然是十分高兴。
含章殿内,林太妃和顾延,王娢二人用过膳后,便吩咐他们各自休息去。
顾延因下午要同四皇子一处去练习骑射,和王娢说了几句话后便离开了含章殿。王娢在房内休息了一会子后,去了静远的宁心阁。
下午的课程安排比较松快,一个时辰后便可下学。静远又邀王娢一同吃点心,听她说了许多上京来时的风情景貌。
“阿娢,我真羡慕你。”静远双手撑在桌子上,嘟着嘴道。
王娢听了,也用一只手撑着脸:“公主身份尊贵,多少女子都羡慕不来呢。”
静远看向王娢:“我虽然尊贵,但终日在宫墙之中,实在没意思。听我母妃说,她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整日骑着骏马在草原上跑,蓝天白云,好不畅快!”
王娢见静远神色激动,样子十分可爱:“我幼时听我母亲说,草原上的女子和中原女子不同,最是豪爽大方,骑马射箭不输男儿呢。”
静远听了,眼睛又亮了起来:“对,是这样,我母妃骑上马就像变了一个人。可惜我没去过草原,也不曾见过那些景色。”
王娢握着静远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日子长着呢,说不定公主以后真能见见草原的景色。听说,先太后娘娘随着先帝征战沙场的时候,便带着大军去了草原。”
······
二人漫谈无际,等到王娢回到含章殿,魏如萱已经在她房中等了好一会子。
王娢进门,笑道:“姐姐来了。我因在公主那儿待的久了些,没想到让姐姐等了这么久。”
魏如萱见她来了,边起身边道:“并没等多久,妹妹就来了。”
魏如萱使了个眼色,随她来的宫人便走到王娢面前,将托盘中的衣料呈给她看。
魏如萱指着眼前的料子道:“司衣局现下正给各宫定制衣物,太妃娘娘说你如今在她宫中,命我们带了衣料过来叫你选。”
王娢望去,宫人托着的皆是江南织造局进贡的上好衣料,其中有些还是今年新染出的颜色。
最为特别的是,这一批衣料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令人闻之安神舒爽。
王娢细嗅,觉得这味道十分熟悉,想了想,原来琅琊老家的祖母手上有一批这样的料子。
祖母说这衣料上的暗香乃是由江南一位姓言的制香师调制。此香名作“静莲”,如今已经失传。
见这批料子是新制的,王娢知道这香又被重新调制了出来。
据说,这“静莲香”被匠人用秘法浸如丝线中,香味百年不散。可由于制作繁杂,料子的价格也十分昂贵,后期便特供于皇家。
只是,王娢的祖母曾告诉她们:染这香的料子却有个穿戴的禁忌,那边是不能和朱砂同用。朱砂体阳性阴,可这香中却有一味身于海底的至阴之物,两者相交,必然回中毒。
这味至阴之物除了制香之人知道,其他人无从得知。因此,要解这毒也十分麻烦。
由于这料子失传已久,知道的人都很少,能解这毒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这料子细细嗅着,有暗香拂来,姐姐果然好巧的心思。”王娢赞叹道。
魏如萱听了王娢这话,含羞一笑,道:“哪里是我的心思。司衣局新来了个南方的织娘,是她染了这料子。”
王娢听罢,笑道:“那织娘手艺倒是绝妙。在宫中做事,手艺是其次,最紧要的还是人品可靠。”
魏如萱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犹疑,可随之而来的是坚定。
魏家本来就算不上是什么豪门贵胄或世家大族,只不过是凭着祖上两三辈的经营得来了今日尊崇地位。比起那些经年的大族来,还是根基太浅。
自家父亲弃武从文当上御史,大哥哥凭着武义智谋在官家面前得脸,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为她挣来了个当皇后的机会,她必须要牢牢把握住。
如今她在司衣局当女官,正是要在官家面前挣脸的时候,必须要做得出类拔萃些。
江南来的织娘虽然不必自小跟着的人可靠,可此时是用人之际,只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
且那织娘是因主人犯事罚没宫中,自然要牢牢抓住机会讨好于身为司衣局女官的她。这一点,魏如萱倒是很能理解。
想定后,魏如萱对着王娢道:“妹妹放心,这织娘的身份我调查过了,身家清白。我观察她为人,倒是可以信得过。”
王娢本来还想提醒魏如萱这衣料的禁忌,可见她自信笃定,自己多嘴未免有多事之嫌。她们这几位女官,眼见着是未来后宫的主子,还是交浅言深为好。
更何况,王娢已经提醒了魏如萱,剩下的只能靠她自己把握了。
此话不提,魏如萱和王娢一同挑选了几匹料子后,便辞别回到司衣局去了。
时日如流金,几日倏忽而过。
太妃娘娘因昨夜变天,今晨起来觉得身子有些不适,便传唤了太医来诊脉。
白芷因着这个缘故,便到含章殿给林太妃送宫中秘制的丸药过来。
她向来不与宫中众人密切往来,今日却破天荒的去了王娢所在的偏殿中。是以,众人见到她都有些惊讶。
白芷见王娢神态,忽然浅笑道:“怎么,不欢迎?”
王娢见她走来,便起身让座。
她知道白芷是个清冷孤高的人,便也直言道:“姐姐来,自然是欢迎,不过是有些惊奇罢了。”
白芷坐下,闻言道:“果然有趣。当年我便听一位故人提起过你。”
王娢因为在守石山的一番机遇,便知道白芷口中的这位故人是自家表兄,林子涵。
只是林子涵为人向来少言冷淡,更少与人谈论私密之事。由此看来,自家表兄和面前的这位女官大人关系匪浅。
想到这里,王娢对眼前这人倒起了探究之意。
于是,王娢笑道:“我也曾听说过姐姐。姐姐的表姑,染檀先生现在就在琅琊教授家中子弟。”
白染檀是家中的一位十分独特的女子,幼时跟着一位大儒学习,后面便周游四方,行踪不定。就连白芷,也不过和她在守石山相处过一段日子。
若不是王娢告知,白芷也不知道白染檀现在何处。
“姑姑竟然在你们家,算来也是缘分了。”白芷浅笑道。
王娢又道:“说起来,我上京之前,白先生曾托我带一件东西来给姐姐。我因没碰着合适的时机,便拖延到了如今。”
王娢边说着,边吩咐附子将白染檀给白芷的画拿来。
白芷展开那画,眸色一变,原本淡然自若的姿态忽然间有些摇晃,手上的画险些拿不住,仿若失了心神。
良久,白芷平静了下来,冷着脸色说了一句:“这东西,不要也罢。”
王娢见她模样,又命人给她斟了一杯热茶,缓缓道:“姐姐,白先生送这东西,定然有她的意思。且先生叫我告诉姐姐,这是物归原主,姐姐拿回去后自己处置便是。”
白芷听罢,不说话,却命人收了那卷画。
白四姑娘浅呡了一口热茶,神色恢复清冷,似乎还有话要说。
······
根据官家授意,静远和王娢二人在上午在皇子们所在的资善堂读书,下午则在太妃娘娘跟着宫中教习学习礼乐等事。
本朝注重文武双修,皇子们下午常常会安排骑马射箭等武术课程。
太子则与其他皇子不同,一切课程皆另外安排,由太子太傅为首的老师单独教授。
上午,王娢和林太妃一同进了早膳后,便带着连翘一同去资善堂。
静安公主颇为受宠,官家将学堂附近的宁心阁赐给她居住。她二人约定好在学堂见面便是。
王娢还未进学堂,便见顾延从对面的一条甬道走来。
眼前的少年郎君眉目清朗,竹绿色广袖长袍飘逸简单,越发显得眉眼干净,行动洒脱。
大抵是同昌长公主夫妻二人作风教养之故,顾延作为长公主独子却并无天潢贵胄身上的骄傲之气。
王娢家世代清流,就连自家父亲王景之也对顾延的谦和十分欣赏,因此对他多有指点。
自家父亲曾告诉王娢,顾延文章虽不及林子涵灵气十足,但其中的温和稳健却十分难得,全然不见浮躁冒进之气。
眼看着顾延向自己走来,王娢便笑着等他。
二人相视一笑,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向前走去。
延娢二人今日来得早。
顾延见学堂内还没有人,便笑着对王娢道:“阿娢,这两日在宫中可还习惯?”
王娢在书桌前坐定,抬眼笑道:“太妃娘娘对我可好,公主为人也和善,一切都好。”
顾延听了,对着王娢一笑,也自回书桌收拾东西去了。宫里不比在家中,人多心眼子更多,万事小心些总是好的。
没多会儿,静远公主和四皇子怀王便来了。
四皇子带着自家妹妹,一进门便看见王娢坐在书桌前看书,见他们来了,便含笑起身见礼。
静远是第一次上学堂,看得出十分开心,拉着王娢看了好一会子自己准备的笔墨纸砚等物。
四皇子名宋瑛,字朴玉,可他的人却并不似玉石的气质,反而更像一颗夺目的紫曜石,五官深邃,线条锋利。
王娢见他和静远站在一起,又想起了昨日官家笑起来的样子。果然,好看的人生的孩子也好看。
宋瑛见王娢穿着简单朴素,尤其是头发,只用一根和衣裳同色的青粲色发带绕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簪环。
宋瑛想起上次见面王娢也是穿着浅绿云锦裙衫,眸色一深,面上却是一笑而过。
授课的上官先生是翰林院的大儒,头发几乎已经全白,可声音行动却还十分有中气。
王娢听其言语,察其行动,这位先生果然观事洞明,豁达大气,可称得上是学养深厚。
下学后,众人的随侍们正收拾着东西。
上官先生坐在席上,忽然对着王娢开口道:“六姑娘,你四叔在琅琊老家可还好?”
王娢听这话,上官先生和自家四叔应该是有渊源,便颔首回道:“回先生话,四叔身体康健,现在琅琊族学中教习子弟。”
上官先生听了,抚须笑叹:“这孩子,果然如他当年所言,终生不入仕,俯首教弟子。他是老朽最得意的门生,算来已经数十年未见了。”
众人不语,又听上官先生道:“我和你祖父算来有同窗之谊,当年也在琅琊族学进学。见你上学戴的发带,未免勾起了往日之思。”
宋瑛听到上官先生这句话,心下明了:王娢衣着朴素原来是她家族学一向的规矩。
京中子弟即使进学,大多也是锦帽貂裘,簪缨佩玉,由于地位尊贵也无人敢管,由此便生出了许多骄奢风气。
宋瑛往日见顾延上学时服饰简朴,此时也想到了这是由于他在王氏族学中进过学的缘故。
就连上官先生这样的大儒都与琅琊王氏关系颇深,由此能观王氏屹立几朝而不倒的根基所在。
可见身份地位,乃至贵族血统最终还是比不过自身的学问修养。
上官先生感叹一番后,又命他们各自回去。
宋瑛看着顾延与王娢一路同行,二人行动默契无间,忽然笑了笑,转而对静远公主道:“静远,兄长今日和你一同去看看母妃。”
静远听了,虽然有些诧异,但更多的是惊喜:随着兄长渐渐长大,便和母妃越来越疏远。
静远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却也着实苦恼。今日兄长主动要去看母妃,她自然十分高兴的答应了。
就连淑妃娘娘,看到儿子和女儿一同来看自己,也着实惊讶了一番。
她是外邦女子,在草原上长大,战败后被哥哥送来和亲,既不通汉语也不通礼仪,在长安常常被人轻视嘲笑。
淑妃又觉得自己幸运,被先皇指配给了当今的官家。
那么多皇子公主,只有官家不嫌弃她,还对她笑,开导她,告诉她汉家语言礼仪慢慢就能学会。
如今她能在宫中安稳度日,已经觉得很满足。
可这样一来,却苦了她的一双儿女。
虽然官家对她的子女并无偏见,可因为他们身上流着异族人的血,没少被这些皇室中人暗中嫌弃。
静远是女子,被官家宠爱保护,可自己的瑛儿却要直面这些痛苦。
淑妃理解儿子,这个来自异族的母亲让他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委屈。今日宋瑛能来,她自然是十分高兴。
含章殿内,林太妃和顾延,王娢二人用过膳后,便吩咐他们各自休息去。
顾延因下午要同四皇子一处去练习骑射,和王娢说了几句话后便离开了含章殿。王娢在房内休息了一会子后,去了静远的宁心阁。
下午的课程安排比较松快,一个时辰后便可下学。静远又邀王娢一同吃点心,听她说了许多上京来时的风情景貌。
“阿娢,我真羡慕你。”静远双手撑在桌子上,嘟着嘴道。
王娢听了,也用一只手撑着脸:“公主身份尊贵,多少女子都羡慕不来呢。”
静远看向王娢:“我虽然尊贵,但终日在宫墙之中,实在没意思。听我母妃说,她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整日骑着骏马在草原上跑,蓝天白云,好不畅快!”
王娢见静远神色激动,样子十分可爱:“我幼时听我母亲说,草原上的女子和中原女子不同,最是豪爽大方,骑马射箭不输男儿呢。”
静远听了,眼睛又亮了起来:“对,是这样,我母妃骑上马就像变了一个人。可惜我没去过草原,也不曾见过那些景色。”
王娢握着静远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日子长着呢,说不定公主以后真能见见草原的景色。听说,先太后娘娘随着先帝征战沙场的时候,便带着大军去了草原。”
······
二人漫谈无际,等到王娢回到含章殿,魏如萱已经在她房中等了好一会子。
王娢进门,笑道:“姐姐来了。我因在公主那儿待的久了些,没想到让姐姐等了这么久。”
魏如萱见她来了,边起身边道:“并没等多久,妹妹就来了。”
魏如萱使了个眼色,随她来的宫人便走到王娢面前,将托盘中的衣料呈给她看。
魏如萱指着眼前的料子道:“司衣局现下正给各宫定制衣物,太妃娘娘说你如今在她宫中,命我们带了衣料过来叫你选。”
王娢望去,宫人托着的皆是江南织造局进贡的上好衣料,其中有些还是今年新染出的颜色。
最为特别的是,这一批衣料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令人闻之安神舒爽。
王娢细嗅,觉得这味道十分熟悉,想了想,原来琅琊老家的祖母手上有一批这样的料子。
祖母说这衣料上的暗香乃是由江南一位姓言的制香师调制。此香名作“静莲”,如今已经失传。
见这批料子是新制的,王娢知道这香又被重新调制了出来。
据说,这“静莲香”被匠人用秘法浸如丝线中,香味百年不散。可由于制作繁杂,料子的价格也十分昂贵,后期便特供于皇家。
只是,王娢的祖母曾告诉她们:染这香的料子却有个穿戴的禁忌,那边是不能和朱砂同用。朱砂体阳性阴,可这香中却有一味身于海底的至阴之物,两者相交,必然回中毒。
这味至阴之物除了制香之人知道,其他人无从得知。因此,要解这毒也十分麻烦。
由于这料子失传已久,知道的人都很少,能解这毒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这料子细细嗅着,有暗香拂来,姐姐果然好巧的心思。”王娢赞叹道。
魏如萱听了王娢这话,含羞一笑,道:“哪里是我的心思。司衣局新来了个南方的织娘,是她染了这料子。”
王娢听罢,笑道:“那织娘手艺倒是绝妙。在宫中做事,手艺是其次,最紧要的还是人品可靠。”
魏如萱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犹疑,可随之而来的是坚定。
魏家本来就算不上是什么豪门贵胄或世家大族,只不过是凭着祖上两三辈的经营得来了今日尊崇地位。比起那些经年的大族来,还是根基太浅。
自家父亲弃武从文当上御史,大哥哥凭着武义智谋在官家面前得脸,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为她挣来了个当皇后的机会,她必须要牢牢把握住。
如今她在司衣局当女官,正是要在官家面前挣脸的时候,必须要做得出类拔萃些。
江南来的织娘虽然不必自小跟着的人可靠,可此时是用人之际,只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
且那织娘是因主人犯事罚没宫中,自然要牢牢抓住机会讨好于身为司衣局女官的她。这一点,魏如萱倒是很能理解。
想定后,魏如萱对着王娢道:“妹妹放心,这织娘的身份我调查过了,身家清白。我观察她为人,倒是可以信得过。”
王娢本来还想提醒魏如萱这衣料的禁忌,可见她自信笃定,自己多嘴未免有多事之嫌。她们这几位女官,眼见着是未来后宫的主子,还是交浅言深为好。
更何况,王娢已经提醒了魏如萱,剩下的只能靠她自己把握了。
此话不提,魏如萱和王娢一同挑选了几匹料子后,便辞别回到司衣局去了。
时日如流金,几日倏忽而过。
太妃娘娘因昨夜变天,今晨起来觉得身子有些不适,便传唤了太医来诊脉。
白芷因着这个缘故,便到含章殿给林太妃送宫中秘制的丸药过来。
她向来不与宫中众人密切往来,今日却破天荒的去了王娢所在的偏殿中。是以,众人见到她都有些惊讶。
白芷见王娢神态,忽然浅笑道:“怎么,不欢迎?”
王娢见她走来,便起身让座。
她知道白芷是个清冷孤高的人,便也直言道:“姐姐来,自然是欢迎,不过是有些惊奇罢了。”
白芷坐下,闻言道:“果然有趣。当年我便听一位故人提起过你。”
王娢因为在守石山的一番机遇,便知道白芷口中的这位故人是自家表兄,林子涵。
只是林子涵为人向来少言冷淡,更少与人谈论私密之事。由此看来,自家表兄和面前的这位女官大人关系匪浅。
想到这里,王娢对眼前这人倒起了探究之意。
于是,王娢笑道:“我也曾听说过姐姐。姐姐的表姑,染檀先生现在就在琅琊教授家中子弟。”
白染檀是家中的一位十分独特的女子,幼时跟着一位大儒学习,后面便周游四方,行踪不定。就连白芷,也不过和她在守石山相处过一段日子。
若不是王娢告知,白芷也不知道白染檀现在何处。
“姑姑竟然在你们家,算来也是缘分了。”白芷浅笑道。
王娢又道:“说起来,我上京之前,白先生曾托我带一件东西来给姐姐。我因没碰着合适的时机,便拖延到了如今。”
王娢边说着,边吩咐附子将白染檀给白芷的画拿来。
白芷展开那画,眸色一变,原本淡然自若的姿态忽然间有些摇晃,手上的画险些拿不住,仿若失了心神。
良久,白芷平静了下来,冷着脸色说了一句:“这东西,不要也罢。”
王娢见她模样,又命人给她斟了一杯热茶,缓缓道:“姐姐,白先生送这东西,定然有她的意思。且先生叫我告诉姐姐,这是物归原主,姐姐拿回去后自己处置便是。”
白芷听罢,不说话,却命人收了那卷画。
白四姑娘浅呡了一口热茶,神色恢复清冷,似乎还有话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