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睡不下,想四处看看,可是好冷啊……”
我替她紧了裘皮才又戴上手衣,领着她往前“不必走远,跟我来。”
石子路上堆积的雪日渐化开,月投下的光格外亮堂,连两旁枯树都不显得可怕了。
既然都睡不下,索性往院子后走去,四处都是仆从,也不碍事。
待临近地方,两侧侍从面孔熟悉,他们走上前来,将手中笼灯递近,然后便要跪地,我连忙替小桑扶起已经屈膝的他们,他们稍稍行礼道“参见殿下,驸马。”
“殿□□恤,无须跪地行礼,还有,像以前那样唤我吧。”
“是,四公子。”
“辛苦,早日歇息。”
“是,公子若有吩咐,便唤我们。”
“好。”
我回身牵住小桑,搓搓她的手,问道“冷不冷?”
“还好,不是很冷。”
我另一手抬高笼灯,只见井里已经干涸,也比从前浅了很多,想必是近日才填上的,原以为井水无人搭理,会结上冰。
“小桑你看,这口石井,我小时候经常在这看鱼,里头层层青苔,望下去黑漆漆的,那会儿鱼可肥了,都是族里人养起来的,如今没有了。”
“真的啊,那可惜了……”
我心间被勾起一丝忧愁,闷声道“嗯。”
“我刚刚听他们喊你四公子?”
“是,在江家,大公子最年长,二公子早夭,三公子的母亲是之前毒我家鱼的那个,这四公子,便是我了。”
小桑只点点头,她仿佛对石井颇感兴趣,弯腰直往里面看,我自顾自接上话“在陆家,我也是排第四,我阿兄第三。”
她终于收回视线,转头对我道“外祖家真的好大啊,我还看到宗祠了,这都是你小时候就有的吗?”
“嗯,怎么了?”
她垂眸,又抬目看我,摇摇头道“没事,太冷了,我们回去吧。”
“好,回屋我接着说给你说。”
众屋灯火前后熄灭,只余我们屋中亮着。
一块儿躺进被窝,小桑侧躺着,眨眼看我,我给看乐了,轻抚她面庞,说道“我给你讲讲两位老人家的事吧。”
她又凑近一些,眼里满满期待“好啊。”
“我外婆的母亲是前朝一位县主,国灭之后,县主嫁后世二品官员,生下四男五女,外婆是家中长女。”
她打趣我道“怪不得你家习惯说用膳呢。”
我轻咳回道“别笑话我啊,小时候老人家们逗我玩,我当真了,绝对不是我装腔……”
“嘻嘻,我可是有幸听了个全。”
轻刮她眼睛,我接着道“外公亦是前朝之人,家中遭人陷害,幼时丧父,家中兄弟姊妹无数,他是老幺,吃不上饭,也上不了学堂,为了活命,他学会了偷鸡摸狗,整日饥一顿饱一顿,还因战乱险些给匪徒夺了命去。”
“身量再大点以后,他的母亲实在养不起他,又怕他饿死,所以将他送去富裕人家。”
“哪知他认了养父,还是时常吃不上饭,那富裕的老汉发妻早亡,没有留下孩子,他想有人为他送终,但脾气极差,没有女子再能忍受,于是他就到处认养儿子,前头认去的几个,养大以后就没了踪影,外公去了那个家之后,养父动辄打骂,心情好了都不给饭,外公还是只能自己想法子活下去。”
“有次,外公被养父打得委屈,就自己一路下山要跑回家,但半路想着生母日子难过,就又回了山上。”
“他年轻时虽顽劣,但为人很是孝顺,之后也一直没想着逃走,心里是想给养父养老送终的。”
“直到他弱冠之年,养父自作主张为他娶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性子本就倔强,又年轻气盛,自是不愿,他归家时一听,这新妇都已抬进门,就搁后院等拜堂,这人大事他自己竟毫不知情,当即就溜回屋子收拾东西,下了山去。”
“他一路结交,做各种苦活,搭上了去芳国的行伍之人,因为底子不错,成了火头军,外婆彼时是官家千金,不甘于守在闺阁,同胞之间关系不睦,她与家中赌气,也孤身一人离家入伍到了芳国,她身强体壮,可性子太直,她的伯父其实暗里已捎信于芳国军营中的旧友,她本就不用在前头拼命,偏她实诚,别人一句夸赞,什么苦活累活都担,也不顾自己身体,就爱听人夸她。”
“外公年轻时脚下生风的,军中都给他诨号旋风,入伍之后更是天性难以抑制,到处捞好东西,在男营里惹事,就跑女营门口叫唤装可怜。”
我顿住话,正仔细聆听的小桑一愣,立马伸手勾勾我的掌心,显然听得入迷了,她直问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掌心将她手指包裹,我这才将后面的故事道出。
“那天,隔着军营的栅栏,外婆见外公一身衣服脏兮兮的,寒冬腊月里,少年人脸上冻得红彤彤的,衣裳的补丁乱七八糟,里面棉絮都往外掉,他不擅长洗衣缝衣,外婆平日里见外公清秀,人也机灵,就拦住了要作妖的外公,替他去寻来好一些的冬衣,久而久之,生了情。”
“之后外婆给外公洗衣缝衣,外公会悄悄多给外婆拿些面饼,两人时常隔着栅栏幽会,也是营里松散的原因。”
“除了玩雪,外公还连哄带骗地让外婆喝酒,他当时说‘你就尝一口,你不会这胆子也没有吧?’,外婆也是犟脾气,真就喝了,给呛得直追人,你说外公是不是欠打?”
说到这出,我们都乐笑了,小桑说道“哈哈,这么早就打情骂俏的了,感情真好啊。”
“是啊,冬衣馒头,他们就认定对方一辈子了,他们很恩爱,就是芳国气数已尽,因君主被暗算,芳国从此成了衢国,他们一行被衢国君主放走,回了大郁,外公因穷苦出身被外婆家中所嫌弃,不得不到山上认回养父,这才下山迎娶,随后就是做起生意,生儿育女,不久,衢国被大郁逐步攻下,又几经变故,舅舅带着妻儿去了塔国任职,我娘也嫁了人,这老宅只剩下老人们。”
小桑眼里流转无数思绪,动容道“好羡慕,好感动啊,就算有千难万险也要在一起。”
我挑眉示意她道“我们……”
“嗯嗯,我们也是,阿扬最好!”
我们相拥取暖,困意总算是生起一些。
“我们以后就葬在江南,好不好?”
“你喜欢这?”
“因为你,我很喜欢这里。”
心底还是有股不安,或许是为丧事而累到身子,我不再纠结,认真回她道“好,百年之后,我们合葬于江南。”
“谢谢你,阿扬。”
我捉住她的小手亲了一下,说道“不客气,对了,有个事很玄妙,都说这段时日江南的雪也不算小,但是守孝这几天风雪变弱了,你说,是不是她老人家心疼我们。”
“嗯,一定是的。”
我喉头哽住,骤然就像有什么东西糊住似的,难以开口,直忍两眼中的热泪,静默下许久,她说道“眼看你身子越来越差了,我反正也差不到哪了。”
我咽下泪,疑惑道“嗯?”
“其实,如果能让你依赖我也不错。”
未落出眼眶的泪被小桑说动,哗啦啦落下。
她也吓着了,连忙抱紧我道“啊,别哭别哭,我在。”
鼻子一股股酸涩,闷声哭得直觉要到第二日才停歇,手脚乏力时,我忽觉她也哭了,没有旁的东西,只能用手去给她擦拭。
“怎么也哭了。”
“看你伤心,我也想哭了……”
“噗嗤,别哭,我不哭了。”
我们就如此依偎着,紧紧贴着,互入梦中。
燕子飞进屋里,我们一家围在桌旁用早饭,外公吃得最少,就先下桌去散步了。
我一边给小桑剥蛋,一边问道“对了,那日惹哭阿娘的一家,是不是那个曾经借钱不还,还反咬外婆外公一口的婆子家?”
阿娘一脸愤愤“她的孩子们都是你外公外婆帮着拉扯大的,那孩子小时候可坏了,和他娘一样,唉,我们哪知道,她后面拉上全家设局倒打一耙啊,拿走许多值钱玩意儿,偏偏你外公外婆认亲,我们不与她家计较,以后不来往了就好。”
“嗯,那家要是再来,我让人打出去,阿娘,既然来了,我们就多待一阵吧,让阿爹先回去。”
“好。”
我知道阿娘会改口,所以直说道“雪薄了一些,道上小心,一路平安。”
果然,阿娘嘴上应着好,到底还是不放心阿爹五大三粗,用过早饭,便匆匆回京。
送行之后,小桑问道“我们何时回去?”
“不急,不回也可以,没多久就过年了,你想念岳母吗?”
“其实……”
听这话头,我有些猜到意思“嗯?”
“其实,我有点不想回去了。”
“那就不回,我带你看看江南的冬景。”
“好啊!”
午后,落梅铺雪,我们在亭子各端一碗豆腐汤,观天上云相。
丧事之后,外公并未因此病倒,只是郁结于心,睡不踏实了。
他应是不想在家里看见旧物,也不想打扰我们,遂每日尽量不着家,四处拜访老友。
即便如此,他依旧不忘给我们买好吃的,还亲自煮好饭菜,次次都是煮了一大桌吃不完,我怕浪费,外公便问过我,然后给秋菊秋葵,还有若山和阿雪添座,他说孩子们一块儿吃,热热闹闹的。
这天是立冬,午饭时,小桑见我们一人一筷子地吃羊肉和花蛤,连凳子都挪远了,午后这豆腐汤也算是给她去去味。
“还好吗?”
“没关系,外公爱吃,我不吃就行。”
“要不我还是说一下别做……”
“不用不用,我喝汤压一下就好了。”
小桑如此体谅我和外公,我是真的有些意外。
几盘糕点,一场落不尽的大雪,我们且在江南醉生梦死一回。
我替她紧了裘皮才又戴上手衣,领着她往前“不必走远,跟我来。”
石子路上堆积的雪日渐化开,月投下的光格外亮堂,连两旁枯树都不显得可怕了。
既然都睡不下,索性往院子后走去,四处都是仆从,也不碍事。
待临近地方,两侧侍从面孔熟悉,他们走上前来,将手中笼灯递近,然后便要跪地,我连忙替小桑扶起已经屈膝的他们,他们稍稍行礼道“参见殿下,驸马。”
“殿□□恤,无须跪地行礼,还有,像以前那样唤我吧。”
“是,四公子。”
“辛苦,早日歇息。”
“是,公子若有吩咐,便唤我们。”
“好。”
我回身牵住小桑,搓搓她的手,问道“冷不冷?”
“还好,不是很冷。”
我另一手抬高笼灯,只见井里已经干涸,也比从前浅了很多,想必是近日才填上的,原以为井水无人搭理,会结上冰。
“小桑你看,这口石井,我小时候经常在这看鱼,里头层层青苔,望下去黑漆漆的,那会儿鱼可肥了,都是族里人养起来的,如今没有了。”
“真的啊,那可惜了……”
我心间被勾起一丝忧愁,闷声道“嗯。”
“我刚刚听他们喊你四公子?”
“是,在江家,大公子最年长,二公子早夭,三公子的母亲是之前毒我家鱼的那个,这四公子,便是我了。”
小桑只点点头,她仿佛对石井颇感兴趣,弯腰直往里面看,我自顾自接上话“在陆家,我也是排第四,我阿兄第三。”
她终于收回视线,转头对我道“外祖家真的好大啊,我还看到宗祠了,这都是你小时候就有的吗?”
“嗯,怎么了?”
她垂眸,又抬目看我,摇摇头道“没事,太冷了,我们回去吧。”
“好,回屋我接着说给你说。”
众屋灯火前后熄灭,只余我们屋中亮着。
一块儿躺进被窝,小桑侧躺着,眨眼看我,我给看乐了,轻抚她面庞,说道“我给你讲讲两位老人家的事吧。”
她又凑近一些,眼里满满期待“好啊。”
“我外婆的母亲是前朝一位县主,国灭之后,县主嫁后世二品官员,生下四男五女,外婆是家中长女。”
她打趣我道“怪不得你家习惯说用膳呢。”
我轻咳回道“别笑话我啊,小时候老人家们逗我玩,我当真了,绝对不是我装腔……”
“嘻嘻,我可是有幸听了个全。”
轻刮她眼睛,我接着道“外公亦是前朝之人,家中遭人陷害,幼时丧父,家中兄弟姊妹无数,他是老幺,吃不上饭,也上不了学堂,为了活命,他学会了偷鸡摸狗,整日饥一顿饱一顿,还因战乱险些给匪徒夺了命去。”
“身量再大点以后,他的母亲实在养不起他,又怕他饿死,所以将他送去富裕人家。”
“哪知他认了养父,还是时常吃不上饭,那富裕的老汉发妻早亡,没有留下孩子,他想有人为他送终,但脾气极差,没有女子再能忍受,于是他就到处认养儿子,前头认去的几个,养大以后就没了踪影,外公去了那个家之后,养父动辄打骂,心情好了都不给饭,外公还是只能自己想法子活下去。”
“有次,外公被养父打得委屈,就自己一路下山要跑回家,但半路想着生母日子难过,就又回了山上。”
“他年轻时虽顽劣,但为人很是孝顺,之后也一直没想着逃走,心里是想给养父养老送终的。”
“直到他弱冠之年,养父自作主张为他娶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性子本就倔强,又年轻气盛,自是不愿,他归家时一听,这新妇都已抬进门,就搁后院等拜堂,这人大事他自己竟毫不知情,当即就溜回屋子收拾东西,下了山去。”
“他一路结交,做各种苦活,搭上了去芳国的行伍之人,因为底子不错,成了火头军,外婆彼时是官家千金,不甘于守在闺阁,同胞之间关系不睦,她与家中赌气,也孤身一人离家入伍到了芳国,她身强体壮,可性子太直,她的伯父其实暗里已捎信于芳国军营中的旧友,她本就不用在前头拼命,偏她实诚,别人一句夸赞,什么苦活累活都担,也不顾自己身体,就爱听人夸她。”
“外公年轻时脚下生风的,军中都给他诨号旋风,入伍之后更是天性难以抑制,到处捞好东西,在男营里惹事,就跑女营门口叫唤装可怜。”
我顿住话,正仔细聆听的小桑一愣,立马伸手勾勾我的掌心,显然听得入迷了,她直问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掌心将她手指包裹,我这才将后面的故事道出。
“那天,隔着军营的栅栏,外婆见外公一身衣服脏兮兮的,寒冬腊月里,少年人脸上冻得红彤彤的,衣裳的补丁乱七八糟,里面棉絮都往外掉,他不擅长洗衣缝衣,外婆平日里见外公清秀,人也机灵,就拦住了要作妖的外公,替他去寻来好一些的冬衣,久而久之,生了情。”
“之后外婆给外公洗衣缝衣,外公会悄悄多给外婆拿些面饼,两人时常隔着栅栏幽会,也是营里松散的原因。”
“除了玩雪,外公还连哄带骗地让外婆喝酒,他当时说‘你就尝一口,你不会这胆子也没有吧?’,外婆也是犟脾气,真就喝了,给呛得直追人,你说外公是不是欠打?”
说到这出,我们都乐笑了,小桑说道“哈哈,这么早就打情骂俏的了,感情真好啊。”
“是啊,冬衣馒头,他们就认定对方一辈子了,他们很恩爱,就是芳国气数已尽,因君主被暗算,芳国从此成了衢国,他们一行被衢国君主放走,回了大郁,外公因穷苦出身被外婆家中所嫌弃,不得不到山上认回养父,这才下山迎娶,随后就是做起生意,生儿育女,不久,衢国被大郁逐步攻下,又几经变故,舅舅带着妻儿去了塔国任职,我娘也嫁了人,这老宅只剩下老人们。”
小桑眼里流转无数思绪,动容道“好羡慕,好感动啊,就算有千难万险也要在一起。”
我挑眉示意她道“我们……”
“嗯嗯,我们也是,阿扬最好!”
我们相拥取暖,困意总算是生起一些。
“我们以后就葬在江南,好不好?”
“你喜欢这?”
“因为你,我很喜欢这里。”
心底还是有股不安,或许是为丧事而累到身子,我不再纠结,认真回她道“好,百年之后,我们合葬于江南。”
“谢谢你,阿扬。”
我捉住她的小手亲了一下,说道“不客气,对了,有个事很玄妙,都说这段时日江南的雪也不算小,但是守孝这几天风雪变弱了,你说,是不是她老人家心疼我们。”
“嗯,一定是的。”
我喉头哽住,骤然就像有什么东西糊住似的,难以开口,直忍两眼中的热泪,静默下许久,她说道“眼看你身子越来越差了,我反正也差不到哪了。”
我咽下泪,疑惑道“嗯?”
“其实,如果能让你依赖我也不错。”
未落出眼眶的泪被小桑说动,哗啦啦落下。
她也吓着了,连忙抱紧我道“啊,别哭别哭,我在。”
鼻子一股股酸涩,闷声哭得直觉要到第二日才停歇,手脚乏力时,我忽觉她也哭了,没有旁的东西,只能用手去给她擦拭。
“怎么也哭了。”
“看你伤心,我也想哭了……”
“噗嗤,别哭,我不哭了。”
我们就如此依偎着,紧紧贴着,互入梦中。
燕子飞进屋里,我们一家围在桌旁用早饭,外公吃得最少,就先下桌去散步了。
我一边给小桑剥蛋,一边问道“对了,那日惹哭阿娘的一家,是不是那个曾经借钱不还,还反咬外婆外公一口的婆子家?”
阿娘一脸愤愤“她的孩子们都是你外公外婆帮着拉扯大的,那孩子小时候可坏了,和他娘一样,唉,我们哪知道,她后面拉上全家设局倒打一耙啊,拿走许多值钱玩意儿,偏偏你外公外婆认亲,我们不与她家计较,以后不来往了就好。”
“嗯,那家要是再来,我让人打出去,阿娘,既然来了,我们就多待一阵吧,让阿爹先回去。”
“好。”
我知道阿娘会改口,所以直说道“雪薄了一些,道上小心,一路平安。”
果然,阿娘嘴上应着好,到底还是不放心阿爹五大三粗,用过早饭,便匆匆回京。
送行之后,小桑问道“我们何时回去?”
“不急,不回也可以,没多久就过年了,你想念岳母吗?”
“其实……”
听这话头,我有些猜到意思“嗯?”
“其实,我有点不想回去了。”
“那就不回,我带你看看江南的冬景。”
“好啊!”
午后,落梅铺雪,我们在亭子各端一碗豆腐汤,观天上云相。
丧事之后,外公并未因此病倒,只是郁结于心,睡不踏实了。
他应是不想在家里看见旧物,也不想打扰我们,遂每日尽量不着家,四处拜访老友。
即便如此,他依旧不忘给我们买好吃的,还亲自煮好饭菜,次次都是煮了一大桌吃不完,我怕浪费,外公便问过我,然后给秋菊秋葵,还有若山和阿雪添座,他说孩子们一块儿吃,热热闹闹的。
这天是立冬,午饭时,小桑见我们一人一筷子地吃羊肉和花蛤,连凳子都挪远了,午后这豆腐汤也算是给她去去味。
“还好吗?”
“没关系,外公爱吃,我不吃就行。”
“要不我还是说一下别做……”
“不用不用,我喝汤压一下就好了。”
小桑如此体谅我和外公,我是真的有些意外。
几盘糕点,一场落不尽的大雪,我们且在江南醉生梦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