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枕石最终还是放过了陆统,他唯一的条件是和尉月落谈的,要她每天都要来相府陪他几个时辰。
尉月落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时局纷繁,太多东西不在自己的认知和算计里,她自己也需要在孟枕石身边多了解一些东西。
孟枕石此番出手并非空穴来风。
文太师向来独善其身,哪里有为大义舍己身的觉悟,这自戕想来便有蹊跷。
只是皇帝醉心丹药,朝臣不满孟枕石干政过度,背后又有人操控舆论,文太师自戕才一步步成为了正义之举,而没有人能察觉其中不妥。
经由孟枕石这段时间雷厉风行的查探,总算揪到了文太师自戕背后的线索。
昌吉帝登基后,为集中皇权,更加倚重文臣轻视武将,再加上昌吉帝好大喜功,偏爱阿谀奉承,以致于朝廷上下近几年说话逢源的奸佞之辈更加位高权重。
肱骨之臣不得重用,偷奸耍滑之徒扶摇而上,贪腐也渐成朝中蛀虫。
文太师亦是此利益链之中一环。
只是既然他能被推出来,说明他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集团。
在朝廷当中能有如此大号召力的集团实施贪腐,于公于私,孟枕石都会彻查。
尉月落很难想象,在如此的局势之下,朝廷的权柄居然还能落在心有天下的人手中。
这个国家的权力终端实在充斥着太多的腐烂,或许孟枕石的身边也有,只是人,只会愿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显露-出来,也无可厚非。
尉月落抬头,看着被自己家的院子格起来的四四方方的天,朝局纷繁,无论哪一世,她似乎都只是洪流中不起眼的一粒砂石。
她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哪怕只是保全自己的家人,都很困难,这天下,她根本无暇顾及。
尉月落加快脚步进了父亲的书房,将今天在孟枕石那里得到的消息都告诉了父兄。
陆统本人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只是在这件事的调查当中,难免是德行有亏的。
他的正妻体弱,二人如今只生养了一个女儿,大概是为了维系他在外敬重发妻的形象,陆统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对只有一女的不甘,人人皆以为他们夫妻和睦,感情深厚,却不料陆统竟然早就在城郊养了一个外室,那外室生的孩子只比正妻的女儿小了半岁。
这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此人却颇有些沽名钓誉在身上,既想要有在传统道德观念下的后继有人,又舍不得自己的名声,因此被有心人拿捏住了命门,以此为要挟帮着做了一些私相授受的事情。
这不过是近来几桩大案里最微不足道的一桩,中间所牵涉的人命官司与利益也已经叫人触目惊心了。
尉大人和尉瑾霖听罢尉月落所述,皆是半天不能言语。
宦海沉浮多年,本来以为自己早就已经揣摩尽人心,却想不到依旧一叶障目。
他们对陆统相惜,不过是倚重他的人品,如今得听他并非日常交往一般体面,当即也有些退却。
孟枕石确实有利用此事清除异己的野心,但是他肃清朝局的动机却也不容置疑。
人似乎总是如此,看重的人若是犯了一点错误,难免要生嫌隙,可是看轻的人突然有了一点好,过去看不上的地方又都忘光了。
尉大人和尉瑾霖二人心中都有些芥蒂,本来正气凛然想要为他讨个说法,岂料此人却与他们平日里都弃如敝履的人一般无二。
他的恶是小恶,却正因为是小恶,才显得他们今日求情此举愚不可及。
因此听尉月落说孟枕石要她日-日常去相府的时候,尉大人几乎没有犹豫,很快就同意了。
尉月落心里知道父兄为此事为难了自己,如今又得知此人并非他们心中所想,实在有些难以面对自己,也没有在书房多停留。
从此之后,相府的马车日-日清晨都停在学士府的后门。
孟枕石下朝的时间越来越晚,庙堂之高的人穿着皇帝的衣裳,实际上却是空壳子一副,孟枕石独揽大权,有时候在宫中批阅折子就要到天黑。
尉月落大多数时候在相府一等就是一天,有时候只是等着他见一面,而后便匆匆回家了。
一来二去,尉月落也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勉强待在相府,时常带着珠槿出门四处转悠。
这两年来,她忙着自己的筹谋,倒是和闺阁时的那些姐妹们冷淡了许多,如今自己冷下来,反而找不到什么人说话了。
无处可去,无人可说,她反而觉得清净,似乎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享受过自己的惬意,她算计不过,聪明不足,前世的一点先机也占不全,浑浑噩噩将自己困了好久,如今这般倒平白多了些享乐的时间,便常常带着珠槿到茶馆里头听书。
这几天茶馆里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相府嫡子与宫廷王妃的爱恨纠葛。
年少羽翼未丰的相府公子被迫看着爱人嫁入深宫,为了追逐自己的爱人,他忍辱负重一步一步爬上位高权重的位置,只为了一朝夺权,与爱人长厢厮守。
珠槿在旁边跟着听,越听越不对劲,对着自己家的小姐使眼色:“小姐,这说的,是不是相爷和……”
她没有说出那一位的身份,一是怕让自己家的小姐伤心,二来也却是因为两位主角的身份实在过于敏-感,确实不该这样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尉月落笑着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并不十分在意:“这样的故事,听一耳朵便知道是在讲孟枕石和裴韫玉的故事,反正都是戏说,只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点娱乐罢了。”
珠槿明显更加愤愤不平:“可是小姐,他们这戏说实在是太过分了,皇上去岁就已经为你赐婚相爷了,他们现在还讲这样的故事,实在不把您放在眼里。”
尉月落安慰道:“无妨,与那两位相比,我确实不是什么大人物,故事总是要又些噱头才好看,何必一定是我。”
“民间的话本总是喜欢把一个人的野心与目的归结于世俗的情爱,却从不会想,耽于情爱的人如何能有远见与抱负步步登顶。
情爱从来不是人生的全部,有很多东西光靠情爱根本支撑不住。
孟枕石能够有如今的成就,仅仅靠着对一个人的爱意是不可能的,他本来就有野心抱负,再加上他的才学与家族赋予他的远见与卓识,所有他拥有的东西以及他自身的努力才成就了他,将这一切的功绩尽数归结于裴韫玉,这本身于孟枕石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尉月落话音刚落,身后便有人鼓掌:“尉小姐所言极是,不愧是大学士的掌上明珠,所言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尉月落回头,此人并不陌生,正是年前在尉家吃瘪的三皇子公西秉文。
这人心机深沉,若不是她洞察先机,恐怕这世尉家又要栽在他的手里,何况安儿的周岁宴上,两家闹得也实在难堪,在整个盛京眼里,学士府和三皇子一派的界线早就划得清清楚楚,他今天突然又找上门来,恐怕又有什么主意要打。
尉月落不愿意在此人身上再花费心思,也便不打算多搭理。
谁料这三皇子却有些没皮没脸的,硬是让手下人给他搬了个凳子坐到了尉月落对面。
“尉小姐怎么,连这点面子都不愿意赏?就这么见不得我?”
尉月落看了看周围,漫不经心地饮茶,并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公西秉文倒是也不恼,自顾自地道:“我知道,你现在背后有孟枕石撑腰,不过不敬皇子可是大罪,这个事情,孟枕石也干涉不了。”
突然把自己的身份抬出来要挟人,想来确实是没什么底牌了,尉月落懒得和他纠缠,将茶水一饮而尽:“我今日不过是来茶馆喝茶听书,从来没有见过什么皇子,又哪里有什么不敬皇子?”
她说完也不愿意和他多纠缠,直接起身准备离开。
公西秉文一而再被她驳了面子,如今面上已经有些挂不住,勉强噙着一丝笑:“尉小姐这段时间都没有三公子的下落了吧?”
公西秉文的话有些突兀,却让尉月落的动作一顿。
这段时间她一直往相府跑,和家里的交集倒是越来越少了,三哥年后就去了京外任职,这段时间,确实没有什么消息。
她眼神一凛,看向公西秉文的时候也难免多了几分忌惮:“三皇子想说什么?”
公西秉文总算有了些站在上位的自得:“没什么,不过是我在地方上的朋友有些事情想要和三公子讨论一下,尉小姐若是感兴趣,我府上也略备了薄宴,不如我们,细细讨论一番?”
他的话中有话,分明是想用三哥的安全来要挟她,只是他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尉月落一时也分辨不出来,贸然跟着他去,只怕会授人以柄。
正在尉月落迟疑的时候,公西秉文又将一个香囊递了过来。
这是她及笈那年中秋玉妃和圣上登楼赐福的香囊,三哥将它交给自己,今年他离京的时候,尉月落又将它拿给了他,想着讨个彩头。
看到香囊,尉月落本来还存疑的心落下又升起:“这个东西怎么会在你这里?”
公西秉文轻笑,却带着一些轻蔑:“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不好回答。”
他站起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对着尉月落伸手作势:“尉小姐,请吧。”
尉月落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时局纷繁,太多东西不在自己的认知和算计里,她自己也需要在孟枕石身边多了解一些东西。
孟枕石此番出手并非空穴来风。
文太师向来独善其身,哪里有为大义舍己身的觉悟,这自戕想来便有蹊跷。
只是皇帝醉心丹药,朝臣不满孟枕石干政过度,背后又有人操控舆论,文太师自戕才一步步成为了正义之举,而没有人能察觉其中不妥。
经由孟枕石这段时间雷厉风行的查探,总算揪到了文太师自戕背后的线索。
昌吉帝登基后,为集中皇权,更加倚重文臣轻视武将,再加上昌吉帝好大喜功,偏爱阿谀奉承,以致于朝廷上下近几年说话逢源的奸佞之辈更加位高权重。
肱骨之臣不得重用,偷奸耍滑之徒扶摇而上,贪腐也渐成朝中蛀虫。
文太师亦是此利益链之中一环。
只是既然他能被推出来,说明他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集团。
在朝廷当中能有如此大号召力的集团实施贪腐,于公于私,孟枕石都会彻查。
尉月落很难想象,在如此的局势之下,朝廷的权柄居然还能落在心有天下的人手中。
这个国家的权力终端实在充斥着太多的腐烂,或许孟枕石的身边也有,只是人,只会愿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显露-出来,也无可厚非。
尉月落抬头,看着被自己家的院子格起来的四四方方的天,朝局纷繁,无论哪一世,她似乎都只是洪流中不起眼的一粒砂石。
她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哪怕只是保全自己的家人,都很困难,这天下,她根本无暇顾及。
尉月落加快脚步进了父亲的书房,将今天在孟枕石那里得到的消息都告诉了父兄。
陆统本人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只是在这件事的调查当中,难免是德行有亏的。
他的正妻体弱,二人如今只生养了一个女儿,大概是为了维系他在外敬重发妻的形象,陆统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对只有一女的不甘,人人皆以为他们夫妻和睦,感情深厚,却不料陆统竟然早就在城郊养了一个外室,那外室生的孩子只比正妻的女儿小了半岁。
这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此人却颇有些沽名钓誉在身上,既想要有在传统道德观念下的后继有人,又舍不得自己的名声,因此被有心人拿捏住了命门,以此为要挟帮着做了一些私相授受的事情。
这不过是近来几桩大案里最微不足道的一桩,中间所牵涉的人命官司与利益也已经叫人触目惊心了。
尉大人和尉瑾霖听罢尉月落所述,皆是半天不能言语。
宦海沉浮多年,本来以为自己早就已经揣摩尽人心,却想不到依旧一叶障目。
他们对陆统相惜,不过是倚重他的人品,如今得听他并非日常交往一般体面,当即也有些退却。
孟枕石确实有利用此事清除异己的野心,但是他肃清朝局的动机却也不容置疑。
人似乎总是如此,看重的人若是犯了一点错误,难免要生嫌隙,可是看轻的人突然有了一点好,过去看不上的地方又都忘光了。
尉大人和尉瑾霖二人心中都有些芥蒂,本来正气凛然想要为他讨个说法,岂料此人却与他们平日里都弃如敝履的人一般无二。
他的恶是小恶,却正因为是小恶,才显得他们今日求情此举愚不可及。
因此听尉月落说孟枕石要她日-日常去相府的时候,尉大人几乎没有犹豫,很快就同意了。
尉月落心里知道父兄为此事为难了自己,如今又得知此人并非他们心中所想,实在有些难以面对自己,也没有在书房多停留。
从此之后,相府的马车日-日清晨都停在学士府的后门。
孟枕石下朝的时间越来越晚,庙堂之高的人穿着皇帝的衣裳,实际上却是空壳子一副,孟枕石独揽大权,有时候在宫中批阅折子就要到天黑。
尉月落大多数时候在相府一等就是一天,有时候只是等着他见一面,而后便匆匆回家了。
一来二去,尉月落也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勉强待在相府,时常带着珠槿出门四处转悠。
这两年来,她忙着自己的筹谋,倒是和闺阁时的那些姐妹们冷淡了许多,如今自己冷下来,反而找不到什么人说话了。
无处可去,无人可说,她反而觉得清净,似乎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享受过自己的惬意,她算计不过,聪明不足,前世的一点先机也占不全,浑浑噩噩将自己困了好久,如今这般倒平白多了些享乐的时间,便常常带着珠槿到茶馆里头听书。
这几天茶馆里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相府嫡子与宫廷王妃的爱恨纠葛。
年少羽翼未丰的相府公子被迫看着爱人嫁入深宫,为了追逐自己的爱人,他忍辱负重一步一步爬上位高权重的位置,只为了一朝夺权,与爱人长厢厮守。
珠槿在旁边跟着听,越听越不对劲,对着自己家的小姐使眼色:“小姐,这说的,是不是相爷和……”
她没有说出那一位的身份,一是怕让自己家的小姐伤心,二来也却是因为两位主角的身份实在过于敏-感,确实不该这样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尉月落笑着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并不十分在意:“这样的故事,听一耳朵便知道是在讲孟枕石和裴韫玉的故事,反正都是戏说,只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点娱乐罢了。”
珠槿明显更加愤愤不平:“可是小姐,他们这戏说实在是太过分了,皇上去岁就已经为你赐婚相爷了,他们现在还讲这样的故事,实在不把您放在眼里。”
尉月落安慰道:“无妨,与那两位相比,我确实不是什么大人物,故事总是要又些噱头才好看,何必一定是我。”
“民间的话本总是喜欢把一个人的野心与目的归结于世俗的情爱,却从不会想,耽于情爱的人如何能有远见与抱负步步登顶。
情爱从来不是人生的全部,有很多东西光靠情爱根本支撑不住。
孟枕石能够有如今的成就,仅仅靠着对一个人的爱意是不可能的,他本来就有野心抱负,再加上他的才学与家族赋予他的远见与卓识,所有他拥有的东西以及他自身的努力才成就了他,将这一切的功绩尽数归结于裴韫玉,这本身于孟枕石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尉月落话音刚落,身后便有人鼓掌:“尉小姐所言极是,不愧是大学士的掌上明珠,所言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尉月落回头,此人并不陌生,正是年前在尉家吃瘪的三皇子公西秉文。
这人心机深沉,若不是她洞察先机,恐怕这世尉家又要栽在他的手里,何况安儿的周岁宴上,两家闹得也实在难堪,在整个盛京眼里,学士府和三皇子一派的界线早就划得清清楚楚,他今天突然又找上门来,恐怕又有什么主意要打。
尉月落不愿意在此人身上再花费心思,也便不打算多搭理。
谁料这三皇子却有些没皮没脸的,硬是让手下人给他搬了个凳子坐到了尉月落对面。
“尉小姐怎么,连这点面子都不愿意赏?就这么见不得我?”
尉月落看了看周围,漫不经心地饮茶,并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公西秉文倒是也不恼,自顾自地道:“我知道,你现在背后有孟枕石撑腰,不过不敬皇子可是大罪,这个事情,孟枕石也干涉不了。”
突然把自己的身份抬出来要挟人,想来确实是没什么底牌了,尉月落懒得和他纠缠,将茶水一饮而尽:“我今日不过是来茶馆喝茶听书,从来没有见过什么皇子,又哪里有什么不敬皇子?”
她说完也不愿意和他多纠缠,直接起身准备离开。
公西秉文一而再被她驳了面子,如今面上已经有些挂不住,勉强噙着一丝笑:“尉小姐这段时间都没有三公子的下落了吧?”
公西秉文的话有些突兀,却让尉月落的动作一顿。
这段时间她一直往相府跑,和家里的交集倒是越来越少了,三哥年后就去了京外任职,这段时间,确实没有什么消息。
她眼神一凛,看向公西秉文的时候也难免多了几分忌惮:“三皇子想说什么?”
公西秉文总算有了些站在上位的自得:“没什么,不过是我在地方上的朋友有些事情想要和三公子讨论一下,尉小姐若是感兴趣,我府上也略备了薄宴,不如我们,细细讨论一番?”
他的话中有话,分明是想用三哥的安全来要挟她,只是他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尉月落一时也分辨不出来,贸然跟着他去,只怕会授人以柄。
正在尉月落迟疑的时候,公西秉文又将一个香囊递了过来。
这是她及笈那年中秋玉妃和圣上登楼赐福的香囊,三哥将它交给自己,今年他离京的时候,尉月落又将它拿给了他,想着讨个彩头。
看到香囊,尉月落本来还存疑的心落下又升起:“这个东西怎么会在你这里?”
公西秉文轻笑,却带着一些轻蔑:“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不好回答。”
他站起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对着尉月落伸手作势:“尉小姐,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