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二年冬,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雪下得好,蓬蓬软软,一片一片,像昂贵的鹅毛,整个江南都被笼罩在这层雪下,独独江南富贾之商李府门前裸露了原本的模样。
早起的老管家把家门大大敞开,吆喝这里里面的李姑姑快些准备,候在门前等待着什么。
只见门前缓缓驶来了一辆马车,马夫身材出众,宽肩窄腰,满脸肃杀之气,一道细长的痕迹从右眼角延伸至太阳穴。他站在车边绕着缰绳,只是车里应在的人倒是没有下来的迹象。
老管家缓缓迎了上去,看见马车后面,雪地里只有一段很明显的碾压过的痕迹。想必是马车行进地慢,雪下得大,缓缓盖住了。
“今年真是个好年啊。”老管家边走边慨叹着,呼出的白气很快融入着冰天雪地之中。
庭院中的李姑姑见老管家的身影消失在了廊前,忙喊着打扫的丫鬟,让他们快些。
“窗户都擦亮堂了”
“那边扫地的也是,把雪扫了,用干帕子把地擦一下,别让人家滑倒了。”
李姑姑话才刚落地,一小厮就急忙跑着过来,在他面前滑倒,摔了个跤。
“一定要擦干一点啊!”李姑姑见状焦急的补充道,接着要把那个小厮拉起来。
还没来得及训斥几句,小厮就赶忙往海棠院跑去了。
李姑姑一望,自己转几转,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调了几个小厮去海棠苑。
海棠苑是李家大小姐居住的地方,虽说女子闺阁一般是生人勿进的,但是碰上今天的贵客,想必也是要进去看看的。
再说,来的人也是长安数一数二,还和小姐是青梅竹马,想必今日特地赶来,也是为了敲定婚事,这院子里可千万疏忽不得。
门口停驻的马车装潢华丽,管家走进了些才能窥探清全貌。
马车整体古色古香,深色木头所制,在雪地里散发着一股冷香,两边的帷幔紧紧压着,后方垂挂着两打流苏,上面系着平安扣。想必是意味着平安顺遂。
直到真正走进马车,管家才发现,原来在马车正对人的上方用到的一块木头颜色更深,熟眼人应该能看出这是南进那批云香木。
一木难求,可这主人却用得如此奢侈,管家来不及摇头以示无奈,仔细看去,这香木上还刻有花纹。
祥云纹上刻有一整条龙,栩栩如生,描过金的更显突出,恢宏大气,天子象征,只一眼,管家就低下了头,向那位公子作揖问好。
刚才远看管家以为是马夫,但现下一看穿着,黑色玄云衣袍,配以名为惊鸿的长剑,腰间悬挂的一块玉佩,明亮至此,一朵绽开的兰花上,刻着个谢字。
京城大家细数也就那么几家叫得上名号,上官皇氏,以下便是两大世家,一家是为江,当朝皇帝母家,一家是为谢,军中一半人物皆出于此,且家中主公是开朝将军,与前皇帝拜过把子,结为兄弟。
只是这次前来的这位谢家子弟,管家也不认识,但思及此,姿态也是愈发恭敬了。
“您请带路吧。”
公子扶稳佩剑,跳了下来,打算跟在管家身后进了府门。
按老爷的消息来说,来的主人公应该是长安那位,但马车的帘子没有被打开的迹象,身旁这位公子也全然没有顾人的心思。
管家抬眸试图往马车内看去。只是帘子盖得密不透风,什么也看不见,,也作罢,想着待会老爷自会问起这位公子的。
“小姐,长安那边的信。”
海棠苑里,刚才摔倒的那位小厮扬起了手中的信封,奋力奔跑着。
已是寒冬,但苑如其名,是种满了海棠,如今被初雪覆盖,枯萎的枝杆只能断断续续地瞧见影子,倒是院子里的红梅被衬得愈发娇艳。
“快把信拿来。”
隔扇门猛地被推开,上面便有海棠花的图案,这一动,仿佛惊醒了那团海棠花,砰地绽开。
来人是位妙龄女子,穿着件青色莲纹立领袄,许是刚从温暖的房间里出来,一张小脸上红扑扑的,乍一遇寒风,面上还瑟缩了一下,但面上的喜悦掩不住。
后面紧接着跟来了位丫鬟,手上拿着同样颜色的大氅,急急跟过来,三步并两步给盖在了女子身上。
信已经被拿在了手里,女子直接一拂拂走石桌那的雪,就地坐了下来,丫鬟和小厮也跟着凑过来等着看信。
信通体黑色,启封口印有一簇海棠花,将书信展开来,满面墨香,瘦金体映然纸上,风骨留存。
只是不知道是写信人是因为犹豫还是其他原因,落笔不算一气呵成,很多字有明显写了一般停了再写的记录。
女子眉宇间有些许的忧愁,往信上看去。
【吾念阿棠亲启,
阿棠妹妹,见字如吾。
初长安一别,余与汝有五年未见,甚为思。岁首许汝今岁时赀至府,贺汝笄,及笄,不幸短命病也。非道路辽远,不欲观之,但为事危耳。
前数日太医来禁中数赵,谓我三月初春,能下榻行事,至期余自视之。三月初江南,想是一生机勃勃。我要与汝水榭吟曲。汝移书常寻长安好景,此我来,便赍汝上长安,将长安好出游,若欲留长安,自然是好。
寒冬雪大,顺祝平安。
上官辰
开元26年仲冬】
李棠一字一句地读了下来,旁边的丫鬟和小厮倒是担心遗憾了起来。
“你说这太子要是不来,那不是空欢喜这么一整年么。”
丫鬟流云开口道,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家小姐,从年初小姐就和太子说好了这事,尤其是这几日,盼得更是欣喜,如今信到了,人却不能来了。
“倒也不会。”李棠轻声道把信装了进去,全然没有失望之色,“太子哥哥说了三月开春会来,再等两个月罢了。”
说着他把信封递给了小厮放回屋内,语气担忧道:“只是太子哥哥腿疾经年,信里提了已经是不能下床,不知道是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李棠望着墙头新开的几朵梅花,小小花骨朵却抵御寒风,不被摧折,她也但愿上官辰的生命如同着梅花一般坚韧,只求以后平安。
小福已经放完信回来了,与站在旁边的流云对视了一眼,远离了在雪地里赏梅的李棠。
“刚刚小姐在担忧太子的腿疾呢,但咱这江南离长安如此之远,要等下一封信至少也得几月来回,想必小姐又得茶饭不思。”流云看了一眼李棠,叹了口气。
流云自小与李棠一起长大,至李棠五岁时上长安修习时,也作为伴读丫鬟一起去了。
她家小姐和太子的情深意重她也是一直看在眼里,尽管当年十岁之时回一趟江南,再未北上后,但一直到及笄的这五年,两人的书信也从未断过,虽说两人的感情不是上升到爱情的情比金坚,但其中深厚的羁绊啊……
流云想了想,又叹了口气。
倒是一旁的小福眼珠子转了转,想起来什么。
“要是只知道伤情的话,那长安来的信使应该也知道吧?”
“自然,太子的伤势一直不是秘密,长安城上下谁人不知,每日上寺为其祈福的人数不胜数,只是这冰天雪地的,莫说从长安来个信使了,江南几家之间的交流都得推到年后。”
流云看着小福,无奈犯了个眼,他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那姐姐可没想到,我刚进门之时,看到了一辆马车,上面坐了位公子,看起来气度不凡,他应该是代替太子来传信给主公他们的信使。”
“那她一定知道太子地伤势状况。”流云反应快,眼睛一亮,朝石桌方向大喊,“小姐,快来。
“小福刚说长安那边来了位信使,想必是知道太子地伤势的。”
流云赶忙道出了信息,旁边的小福点头如捣蒜。
“在哪?快带我去看看。”李棠赶忙系好大氅的带子,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在裸露着的脖颈处,很是急切。
“刚刚管家出去接了,现在想必在正堂和主公见面呢。”小福接着开口,三人对视一眼,了然了当下的心思,风风火火冲向了正堂。
李棠走得急切,外裳被带起,可以看见大氅已经湿透到脚裸那处了,必是刚刚看雪之时没能注意衣服滑落了一些,沾染上了落雪。
棉制的东西吸水性强,吸多了穿在身上甚为笨重,只是她此时见人心切,一时忘了这档子事。
李家的主厅就正对着门,李姑姑眼见着贵客入门了,连忙一挥手,所有的丫鬟仆人都有秩序地退场,唯剩满室寒凉。
这中动静逃不过谢玄的耳朵,他抬头一看,院子已是空了,唯有满园的红花开得娇艳,忽有风吹动,院子里的梅花飘下一朵,晃晃悠悠,最后立于他肩头。
老管家看着谢玄认真地看着那朵梅花,以为他是生气了,暗道不好,只是拿也逾矩,不拿又总觉不合适,他只能站在一旁暗自紧张,观察着谢玄的神色。
所幸谢玄只是认真地端详了一会那娇艳欲滴的花骨朵,一双丹凤眼深不见底,最后还是轻轻用手指拂去了梅花,让它掉落在地,随即大步向前走去。
“谢将军。”李宗看到来人气质不凡,又瞥见谢玄腰间挂着的兰花玉佩,本来还坐着细细品茶,这下是连茶都来不及放,让茶汤淌在了地上一些,连忙起身作揖。
他没成想太子没来,倒是派这长安城大名鼎鼎的谢家世子来了,心下很是惊诧。
李夫人紧跟其后,看自家相公着的慌张样,在记忆搜索起这位公子的来历。
一旁的管家自然也是没有料到,但凭借着多年的职业操守,立马再行了个礼,退了下去,顺便把李姑姑也拉走了。
主厅里只剩下三人。
“谢将军,太子不能来的情况我已知晓,只是不知,您大驾前来,是有什么要紧事么。”李宗不是朝廷中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上来就直接问了心里想知。
李夫人记忆里搜寻一番,也想起了面前这俊秀公子的来历。
谢玄,谢家独子,九岁随其父上战场,征战无数。十三岁平顶坡一战成名,将外敌一举击退至国界开外数十公里,打破四国鼎立局势,让大齐国一马当先,这位世子自此被封卫国大将军。
后几次重要战役也是他带领,南蛮北寇西妖闻之丧胆。还有传说北边的大漠国将军远远见他一眼便当场尿了裤子,谢将军轻轻晃了下手只是想活动关节,那大漠国将军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还有小道传言说啊,这将军呀,脾气大,长得凶巴巴的,脸上有道大疤,最是不能惹。
这下,不光是外敌,就是是这大齐国的人,也对这少年将军很敬怕,李夫人没见到这位将军时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想这人定也是什么洪荒猛兽,根本不能惹。
只是现在见到了本人……
李夫人毫不在乎自家相公在一旁的眼神阻挠,放肆地打量起面前的谢玄。
小公子生了副好皮相,冷白色皮肤,丹凤眼,薄嘴唇,那挺拔的鼻梁总是让李夫人联想起每年开春会拜的那座青黛山,哪里是街坊邻里说得那样,当真是一副俊秀模样!长得可水嫩!
李夫人暗自思考着,这小公子,能进咱李家家门可就好啊,日日可见,赏心悦目。
只是李家是江南富商,家中可只有万贯家产,没有权势。
虽然她家姐妹是当朝皇后,但有权有势的也是她和现在在长安城风光无两的父亲主家,让李家一个在江南扎根数百年的大家迁去长安,不说她相公答不答应,她可是第一个不答应!
李家有钱没权可好了,她过个闲散日子多是愉快。
只是又谈到这钱,李夫人猛地回神,看着对着她言笑晏晏的谢玄,色不可令智昏,这公子来得反常,要说李家有什么让人惦记的,那边也只有钱了。
前一月塞北那边传来捷报,打了几年仗,终于让塞北地区稳定了下来,外敌不再侵犯,向朝廷示弱求和,谢家军班师回朝。
和塞北的仗持续了快数十年,这一班师回朝,自然是奖赏抚慰,那这需要什么?
自然便是钱!
已经被李夫人判定为来骗钱的谢玄全然不知情况,只是礼貌的笑笑,随后又恢复了刚刚的严肃态度,对李宗讲起了要紧事。
“太子的病,不如信上说得那么简单。”
“什么?”
李宗一听这话,本坐着,又站了起来,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直觉接下来没有什么好话能听了。
“十几日前,太子旁听太子太傅在国学堂授课之时,突然腿痛昏厥,立马喊了太医来看。”
谢玄说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掂量着接下来怎么说能让事情带来的冲击力减小一点。
“宫中吴太医说,太子已病入膏肓,双腿已烂至骨髓,基本没有回转的余地。”
李宗的手不住的颤抖起来,又一片茶汤倾洒在地上。他哽咽着,发不出声。
“可这信上不是这么说的。”
谢玄摇了摇头,否定了李宗,这事暂时没有被其余人知道,他只是奉命来单独传达一声。
“太子恐怕……”
“太子哥哥怎么了!”
一声清丽而焦急的声音从外厅传来。
今年的雪下得好,蓬蓬软软,一片一片,像昂贵的鹅毛,整个江南都被笼罩在这层雪下,独独江南富贾之商李府门前裸露了原本的模样。
早起的老管家把家门大大敞开,吆喝这里里面的李姑姑快些准备,候在门前等待着什么。
只见门前缓缓驶来了一辆马车,马夫身材出众,宽肩窄腰,满脸肃杀之气,一道细长的痕迹从右眼角延伸至太阳穴。他站在车边绕着缰绳,只是车里应在的人倒是没有下来的迹象。
老管家缓缓迎了上去,看见马车后面,雪地里只有一段很明显的碾压过的痕迹。想必是马车行进地慢,雪下得大,缓缓盖住了。
“今年真是个好年啊。”老管家边走边慨叹着,呼出的白气很快融入着冰天雪地之中。
庭院中的李姑姑见老管家的身影消失在了廊前,忙喊着打扫的丫鬟,让他们快些。
“窗户都擦亮堂了”
“那边扫地的也是,把雪扫了,用干帕子把地擦一下,别让人家滑倒了。”
李姑姑话才刚落地,一小厮就急忙跑着过来,在他面前滑倒,摔了个跤。
“一定要擦干一点啊!”李姑姑见状焦急的补充道,接着要把那个小厮拉起来。
还没来得及训斥几句,小厮就赶忙往海棠院跑去了。
李姑姑一望,自己转几转,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调了几个小厮去海棠苑。
海棠苑是李家大小姐居住的地方,虽说女子闺阁一般是生人勿进的,但是碰上今天的贵客,想必也是要进去看看的。
再说,来的人也是长安数一数二,还和小姐是青梅竹马,想必今日特地赶来,也是为了敲定婚事,这院子里可千万疏忽不得。
门口停驻的马车装潢华丽,管家走进了些才能窥探清全貌。
马车整体古色古香,深色木头所制,在雪地里散发着一股冷香,两边的帷幔紧紧压着,后方垂挂着两打流苏,上面系着平安扣。想必是意味着平安顺遂。
直到真正走进马车,管家才发现,原来在马车正对人的上方用到的一块木头颜色更深,熟眼人应该能看出这是南进那批云香木。
一木难求,可这主人却用得如此奢侈,管家来不及摇头以示无奈,仔细看去,这香木上还刻有花纹。
祥云纹上刻有一整条龙,栩栩如生,描过金的更显突出,恢宏大气,天子象征,只一眼,管家就低下了头,向那位公子作揖问好。
刚才远看管家以为是马夫,但现下一看穿着,黑色玄云衣袍,配以名为惊鸿的长剑,腰间悬挂的一块玉佩,明亮至此,一朵绽开的兰花上,刻着个谢字。
京城大家细数也就那么几家叫得上名号,上官皇氏,以下便是两大世家,一家是为江,当朝皇帝母家,一家是为谢,军中一半人物皆出于此,且家中主公是开朝将军,与前皇帝拜过把子,结为兄弟。
只是这次前来的这位谢家子弟,管家也不认识,但思及此,姿态也是愈发恭敬了。
“您请带路吧。”
公子扶稳佩剑,跳了下来,打算跟在管家身后进了府门。
按老爷的消息来说,来的主人公应该是长安那位,但马车的帘子没有被打开的迹象,身旁这位公子也全然没有顾人的心思。
管家抬眸试图往马车内看去。只是帘子盖得密不透风,什么也看不见,,也作罢,想着待会老爷自会问起这位公子的。
“小姐,长安那边的信。”
海棠苑里,刚才摔倒的那位小厮扬起了手中的信封,奋力奔跑着。
已是寒冬,但苑如其名,是种满了海棠,如今被初雪覆盖,枯萎的枝杆只能断断续续地瞧见影子,倒是院子里的红梅被衬得愈发娇艳。
“快把信拿来。”
隔扇门猛地被推开,上面便有海棠花的图案,这一动,仿佛惊醒了那团海棠花,砰地绽开。
来人是位妙龄女子,穿着件青色莲纹立领袄,许是刚从温暖的房间里出来,一张小脸上红扑扑的,乍一遇寒风,面上还瑟缩了一下,但面上的喜悦掩不住。
后面紧接着跟来了位丫鬟,手上拿着同样颜色的大氅,急急跟过来,三步并两步给盖在了女子身上。
信已经被拿在了手里,女子直接一拂拂走石桌那的雪,就地坐了下来,丫鬟和小厮也跟着凑过来等着看信。
信通体黑色,启封口印有一簇海棠花,将书信展开来,满面墨香,瘦金体映然纸上,风骨留存。
只是不知道是写信人是因为犹豫还是其他原因,落笔不算一气呵成,很多字有明显写了一般停了再写的记录。
女子眉宇间有些许的忧愁,往信上看去。
【吾念阿棠亲启,
阿棠妹妹,见字如吾。
初长安一别,余与汝有五年未见,甚为思。岁首许汝今岁时赀至府,贺汝笄,及笄,不幸短命病也。非道路辽远,不欲观之,但为事危耳。
前数日太医来禁中数赵,谓我三月初春,能下榻行事,至期余自视之。三月初江南,想是一生机勃勃。我要与汝水榭吟曲。汝移书常寻长安好景,此我来,便赍汝上长安,将长安好出游,若欲留长安,自然是好。
寒冬雪大,顺祝平安。
上官辰
开元26年仲冬】
李棠一字一句地读了下来,旁边的丫鬟和小厮倒是担心遗憾了起来。
“你说这太子要是不来,那不是空欢喜这么一整年么。”
丫鬟流云开口道,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家小姐,从年初小姐就和太子说好了这事,尤其是这几日,盼得更是欣喜,如今信到了,人却不能来了。
“倒也不会。”李棠轻声道把信装了进去,全然没有失望之色,“太子哥哥说了三月开春会来,再等两个月罢了。”
说着他把信封递给了小厮放回屋内,语气担忧道:“只是太子哥哥腿疾经年,信里提了已经是不能下床,不知道是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李棠望着墙头新开的几朵梅花,小小花骨朵却抵御寒风,不被摧折,她也但愿上官辰的生命如同着梅花一般坚韧,只求以后平安。
小福已经放完信回来了,与站在旁边的流云对视了一眼,远离了在雪地里赏梅的李棠。
“刚刚小姐在担忧太子的腿疾呢,但咱这江南离长安如此之远,要等下一封信至少也得几月来回,想必小姐又得茶饭不思。”流云看了一眼李棠,叹了口气。
流云自小与李棠一起长大,至李棠五岁时上长安修习时,也作为伴读丫鬟一起去了。
她家小姐和太子的情深意重她也是一直看在眼里,尽管当年十岁之时回一趟江南,再未北上后,但一直到及笄的这五年,两人的书信也从未断过,虽说两人的感情不是上升到爱情的情比金坚,但其中深厚的羁绊啊……
流云想了想,又叹了口气。
倒是一旁的小福眼珠子转了转,想起来什么。
“要是只知道伤情的话,那长安来的信使应该也知道吧?”
“自然,太子的伤势一直不是秘密,长安城上下谁人不知,每日上寺为其祈福的人数不胜数,只是这冰天雪地的,莫说从长安来个信使了,江南几家之间的交流都得推到年后。”
流云看着小福,无奈犯了个眼,他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那姐姐可没想到,我刚进门之时,看到了一辆马车,上面坐了位公子,看起来气度不凡,他应该是代替太子来传信给主公他们的信使。”
“那她一定知道太子地伤势状况。”流云反应快,眼睛一亮,朝石桌方向大喊,“小姐,快来。
“小福刚说长安那边来了位信使,想必是知道太子地伤势的。”
流云赶忙道出了信息,旁边的小福点头如捣蒜。
“在哪?快带我去看看。”李棠赶忙系好大氅的带子,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在裸露着的脖颈处,很是急切。
“刚刚管家出去接了,现在想必在正堂和主公见面呢。”小福接着开口,三人对视一眼,了然了当下的心思,风风火火冲向了正堂。
李棠走得急切,外裳被带起,可以看见大氅已经湿透到脚裸那处了,必是刚刚看雪之时没能注意衣服滑落了一些,沾染上了落雪。
棉制的东西吸水性强,吸多了穿在身上甚为笨重,只是她此时见人心切,一时忘了这档子事。
李家的主厅就正对着门,李姑姑眼见着贵客入门了,连忙一挥手,所有的丫鬟仆人都有秩序地退场,唯剩满室寒凉。
这中动静逃不过谢玄的耳朵,他抬头一看,院子已是空了,唯有满园的红花开得娇艳,忽有风吹动,院子里的梅花飘下一朵,晃晃悠悠,最后立于他肩头。
老管家看着谢玄认真地看着那朵梅花,以为他是生气了,暗道不好,只是拿也逾矩,不拿又总觉不合适,他只能站在一旁暗自紧张,观察着谢玄的神色。
所幸谢玄只是认真地端详了一会那娇艳欲滴的花骨朵,一双丹凤眼深不见底,最后还是轻轻用手指拂去了梅花,让它掉落在地,随即大步向前走去。
“谢将军。”李宗看到来人气质不凡,又瞥见谢玄腰间挂着的兰花玉佩,本来还坐着细细品茶,这下是连茶都来不及放,让茶汤淌在了地上一些,连忙起身作揖。
他没成想太子没来,倒是派这长安城大名鼎鼎的谢家世子来了,心下很是惊诧。
李夫人紧跟其后,看自家相公着的慌张样,在记忆搜索起这位公子的来历。
一旁的管家自然也是没有料到,但凭借着多年的职业操守,立马再行了个礼,退了下去,顺便把李姑姑也拉走了。
主厅里只剩下三人。
“谢将军,太子不能来的情况我已知晓,只是不知,您大驾前来,是有什么要紧事么。”李宗不是朝廷中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上来就直接问了心里想知。
李夫人记忆里搜寻一番,也想起了面前这俊秀公子的来历。
谢玄,谢家独子,九岁随其父上战场,征战无数。十三岁平顶坡一战成名,将外敌一举击退至国界开外数十公里,打破四国鼎立局势,让大齐国一马当先,这位世子自此被封卫国大将军。
后几次重要战役也是他带领,南蛮北寇西妖闻之丧胆。还有传说北边的大漠国将军远远见他一眼便当场尿了裤子,谢将军轻轻晃了下手只是想活动关节,那大漠国将军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还有小道传言说啊,这将军呀,脾气大,长得凶巴巴的,脸上有道大疤,最是不能惹。
这下,不光是外敌,就是是这大齐国的人,也对这少年将军很敬怕,李夫人没见到这位将军时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想这人定也是什么洪荒猛兽,根本不能惹。
只是现在见到了本人……
李夫人毫不在乎自家相公在一旁的眼神阻挠,放肆地打量起面前的谢玄。
小公子生了副好皮相,冷白色皮肤,丹凤眼,薄嘴唇,那挺拔的鼻梁总是让李夫人联想起每年开春会拜的那座青黛山,哪里是街坊邻里说得那样,当真是一副俊秀模样!长得可水嫩!
李夫人暗自思考着,这小公子,能进咱李家家门可就好啊,日日可见,赏心悦目。
只是李家是江南富商,家中可只有万贯家产,没有权势。
虽然她家姐妹是当朝皇后,但有权有势的也是她和现在在长安城风光无两的父亲主家,让李家一个在江南扎根数百年的大家迁去长安,不说她相公答不答应,她可是第一个不答应!
李家有钱没权可好了,她过个闲散日子多是愉快。
只是又谈到这钱,李夫人猛地回神,看着对着她言笑晏晏的谢玄,色不可令智昏,这公子来得反常,要说李家有什么让人惦记的,那边也只有钱了。
前一月塞北那边传来捷报,打了几年仗,终于让塞北地区稳定了下来,外敌不再侵犯,向朝廷示弱求和,谢家军班师回朝。
和塞北的仗持续了快数十年,这一班师回朝,自然是奖赏抚慰,那这需要什么?
自然便是钱!
已经被李夫人判定为来骗钱的谢玄全然不知情况,只是礼貌的笑笑,随后又恢复了刚刚的严肃态度,对李宗讲起了要紧事。
“太子的病,不如信上说得那么简单。”
“什么?”
李宗一听这话,本坐着,又站了起来,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直觉接下来没有什么好话能听了。
“十几日前,太子旁听太子太傅在国学堂授课之时,突然腿痛昏厥,立马喊了太医来看。”
谢玄说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掂量着接下来怎么说能让事情带来的冲击力减小一点。
“宫中吴太医说,太子已病入膏肓,双腿已烂至骨髓,基本没有回转的余地。”
李宗的手不住的颤抖起来,又一片茶汤倾洒在地上。他哽咽着,发不出声。
“可这信上不是这么说的。”
谢玄摇了摇头,否定了李宗,这事暂时没有被其余人知道,他只是奉命来单独传达一声。
“太子恐怕……”
“太子哥哥怎么了!”
一声清丽而焦急的声音从外厅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