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生第一次以东阳侯爵盐铁转运使身份参加早朝,他玉身立于殿上,面容严肃。大殿上陆续而来的文武群臣无不侧目。

    一部分人对东阳侯府长子略有耳闻,只是从没打过照面,今日一见才知道,  竟然是这样一位貌绝的年轻人,本人身上虽略带武将之风,但也算是儒雅。

    尚未到而立之年,就能身居转运使要职,实在令人羡慕,但也不乏鄙夷者,说白柳生是依靠家族功绩上位。

    面对这样的说辞,自然也有反驳之人,侯府获罪原是要抄家的,如今是白柳生继承侯爵之位才能得此太平,有这样的说法出来,众人便也不敢将他认作泛泛之辈。

    只是尚未接触过,与白柳生接触之下,还是以观望为主,他能不能成为下一位新锐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听得内官高声喧报,随后官家才进入大殿,正襟端坐在龙椅上。

    群臣伏身叩拜,陛下目光扫视众人,待从众官员中找到白柳生,才道:“平身吧!”

    “白柳生现在掌管盐铁司,可和各位同僚见过了?”官家沉声问道。

    白柳生躬身行礼,然后才道:“回禀陛下,尚未见过,但花名册昨日已经看过了。”

    陛下满意的点了点头,想起其父亲遗留下的烂账,如今已被填补得差不多,皇帝心里对老东阳侯的不满也消去几分,但也难免再次提点,又开口道:“之前盐铁账目要细细查看,避免有什么错漏。”

    白柳生知道官家的意思,赶紧躬身答是,然后又道:“账目册今日就从盐铁司内提出来,今天就要辛苦盐铁司的各位同僚了。”

    盐铁司官员也不敢懈怠,赶紧应和着道:“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皇帝摆摆手却道:“这事儿先不急,朕还有其他要交付与你。”白柳生静声听着。

    皇帝转而去问户部尚书盛之令,北宁之地骤降大雪的事。这也是新传来的消息,说是新年过后北宁骤降几尺深的暴雪,不仅百姓家被大雪封堵起来,甚至还冻死了许多牛羊。

    因为此事,官家也是忧心忡忡,百姓生计总是天大的事情。

    户部尚书盛之令不敢懈怠,赶紧回禀道:“回禀陛下,昨夜户部已经连夜商讨赈灾之事,此次灾情不小,受灾人数大约在五万人,考虑正值冬春交汇之季,尚未到开垦播种之时,如今农户家中恐无多少余粮,问过北宁粮库存量,也是不足十万单,微臣细算过,此次北宁赈灾大概需二十万担粮食。”

    官家沉默片刻,心中稍稍计算,觉得户部尚书计算无误,才又开口道:“就按盛尚书所言,调拨二十万担粮食赈灾,外加十万两白银,此次就由户部尚书主理此事,东阳侯爵白柳生任此次钦差大臣。”

    陛下语毕,受命众人即刻领旨,其后陛下又道:“谏院方永随行,记录详细赈灾情况,及时上表于朕。”

    “臣遵旨。”方永躬身领命,然后下意识地看了眼白柳生。

    白柳生并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和方永产生交集。

    白柳生此时也抬眸去看对方,也不免觉得方永确实深得官家的信任。

    陛下随后道:“二位可要好好配合户部。”

    两人都顿了顿,然后才齐声道:“是!”

    待一切商讨之后,众人才散朝而去。

    京城的风已有暖意,拂面而来只觉清爽,白柳生阔步先行,户部尚书紧追慢赶:“白大人,您留步。”

    听得身后盛大人召唤,白柳生才稍稍停步,抱拳作礼问道:“尚书大人还有什么指示?”

    盛尚书十分客气,赶紧摇头道:“不敢不敢,我是想和白大人交代一句,我们前去北宁,要路过海川一带,那里山匪横行十分不太平,所以我想大人府中若是有得力的随从就多带上几个,也能多几个帮手。”

    白柳生点头,“我府里有两个会功夫的小厮,这一次我让他们一起前去。”

    盛尚书连连点头道谢,随后长叹了口气。

    赈灾的差事本就辛苦,更何况还是北宁的苦寒之地,如今大雪封山更是不好走。

    北宁的海川一带多有悍匪,这些赈灾的粮食银两难免会被这些山匪看上,到时候若真的护送不当,那就是一桩重罪,何况一旁还有个执笔记录赈灾情况的,这让盛尚书更是有些战战兢兢。

    盛尚书心里明镜似的,却并没有说,只是长长的出了口气。

    众人散去,陛下又留方永单独说了几句,此时方永刚出大殿,正好碰到在甬道上说话的盛尚书和白柳生。

    盛尚书见方永,也远远招呼,方永只是轻轻点头,然后停在二人身边。

    “方大人对此次赈灾可有什么应对之法?此番我们路途便是凶险万分,海川的悍匪便不好对付。”

    方永之前也知道一些海川山匪的事情,这些山匪是不管官民商,只要到了他们地界,都要洗劫一空。

    近两年官府曾出兵剿匪几次,但奈何山势陡峭,海川山匪又兵强马壮,官府几次都是无功而返。

    方永也不禁为此担忧,只能稍加思考,然后道:“赈灾一事全看尚书大人吩咐,在下只负责执笔记录,但关于山匪一事,下官倒觉得可以先联络海川官府,让他们再派兵剿匪一次,无所谓剿匪成功与否,只在于拖住山匪,让我们顺利渡过海川一带就行,时间不用久,一日足矣。”

    盛尚书听了,也连连点头,“那老夫将此事即刻上报给官家。”

    盛尚书说完,与二位告辞,转身去找官家请旨。

    此时只余下白柳生和方永二人,一时间有些尴尬,但二人皆表现镇静。

    倒是白柳生先说话:“没想到,你我二人竟还有合作的一天。”

    方永笑了笑,才道:“方某出身正道,十年寒窗磨穿铁砚,好不容易才入仕,不敢负皇恩,自然是以大局为重,我与白侯爷一起赈灾,乃公事。”

    原本白柳生是想将林玉之事摊开来说,没想到方永却避而不谈,只当没有这一档子事。

    见方永如此,白柳生也勾唇一笑,不再继续与其交谈,只道:“方大人爱国之心甚浓,佩服。时间紧迫,我要回府告知家眷入北宁赈灾一事,告辞!”

    白柳生自顾自说完,然后拔腿离去。

    方永静静看着白柳生离去背影,想着他说的内眷就是林玉,方永手心不禁捏紧了些。

    他一直隐忍自持,以为能一直在白柳生面前风轻云淡,却仍在白柳生提及林玉的只言片语中崩溃。

章节目录

高门事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樱桃巨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樱桃巨口并收藏高门事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