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 郑池三步并两步,追上脚步匆匆的秦秩,“这么着急去哪?”
“去趟河边。” 他们部队不远处有条河,阿芫昨个儿说想吃鱼,他寻思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多捞几条。
“去河边做什么?” 郑池没反应过来。
“捞条鱼。” 秦秩没有隐瞒,他在军校的时候隔三差五拉郑池去附近的山上打牙祭,他们不知道祸祸了多少条鱼,郑池不大喜欢吃鱼,大多进了他肚子。
“我也去。” 郑池不假思索地说。
秦秩这才停下步子,狭长的眸子上下打量郑池,“你不是不爱吃鱼,嫌刺多?”
“缺油水了。” 郑池眸光一闪,颇有几分不自然。
秦秩意味深长‘哦’了一声,没有多问,“走吧。”
他倒要看看他这张嘴能硬到什么时候。
秦秩捉鱼手法娴熟,再加上二人运气好,一人捉了两条四斤多的草鱼,就地取材搓了条绳子从鱼鳃穿过去,直接提进家属院。
话不多的二人在对上视线时,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打算怎么吃?” 郑池问秦秩,他们以前都吃烤鱼,拿根棍子一串,放火上烤熟就成,方便是方便,味道着实一般。
“做酸菜鱼,我媳妇儿喜欢吃。” 秦秩记得家里还有钱嫂子之前送来的酸菜,正好做酸菜鱼。
“你做?” 郑池随口一问。
“嗯。” 他当然会做饭,他家阿芫和汤汤鱼鱼都喜欢他做的饭,阿芫说他做的饭最好吃了,食堂的师傅都比不上。
“你还会做饭?” 郑池惊讶,他对秦秩的记忆还停留在将鱼烤糊上,哪想到随口一问,他竟然会做饭了。
“你不知道?” 秦秩挑眉。
二人相视沉默,一个惊讶于好兄弟竟然会做饭,另一个惊讶于好兄弟竟然不知道他会做饭。
“你做饭的话,孟同志是什么反应……” 郑池听秦秩话音,估计没少在家做饭,要不怎么会这么熟练,脱口而出做酸菜鱼。
不问还好,他一问,秦秩清了清嗓,眼底还有些许自得,“我媳妇儿很喜欢。”
尤其是面食,阿芫可喜欢他做的疙瘩汤了,喜欢他揉的面,还夸他面揉得筋道。
“很喜欢吗?”郑池眼底划过一抹深思,一时有几分沉默。
秦秩没有出声打断他,他们这么多年兄弟,有些事他不好插嘴,郑池是当局者迷,只有他自己反应过来,从那些他给自己编织的条条框框中走出来,日子才能过好。
他和郑池提着鱼回家,不少人看稀奇似的,他们回家属院不稀奇,稀奇的是秦副团和郑副团一人提两条鱼进家属院,那鱼少说也有三四斤重,还时不时摆一下尾,瞧着就新鲜。
家属院附近好久没有卖鱼的了,平日里看不见也不馋,这会看到四条鱼从自个儿眼前晃过去,忽然就馋了。
“我想吃鱼!我就要吃鱼!”
秦秩关上门时正好听到有小孩喊着要吃鱼,他默默关上了门,转身正好看到孟芫从鸡窝捡了枚鸡蛋。
“回来了?” 孟芫没想到秦秩今天下班早。
“回来了。” 秦秩低咳一声,提着鱼的手抬起,一脸笑意望着她。
孟芫惊喜道:“哪弄的鱼?”
她昨天馋鱼,晚上梦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鱼,什么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清蒸鱼,硬是给她馋了一晚上。
今天起了个大早,寻思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鱼,谁知连片鱼鳞都没瞧着,现在一下有了两条,可惊喜了。
“自己钓的。” 秦秩语气淡淡。
如果忽略他说这话时微微上扬的尾音,还有眼底压不住的情绪,孟芫说不定还真以为他如表面这般淡定。
她似笑非笑瞧他,“一路上这么走回来的。”
一下子便被戳穿,秦秩摸摸鼻尖,“老郑非要这样。”
孟芫笑笑不说话,幼稚的男人啊。
隔壁,
颜香听到开门声,头也不抬,“你回来了?”
“嗯。” 郑池径直走过去,问她:“这两条鱼放哪?”
颜香讶异抬头,“哪来的鱼?”
“捉的。” 郑池语气平平。
“你自己捉的?” 颜香还不知道郑池会钓鱼。
“老秦非要去。” 鱼在他手里摆了摆尾,他语气随意,“随便捉的。”
“好厉害。” 颜香下意识惊呼,她老家也有条河,别人随手一捉就有鱼,她从来没有捉到过。
郑池压下忍不住翘起的嘴角,“想怎么吃?”
“红烧?” 颜香提议,她最喜欢吃鱼了,尤其喜欢红烧鱼。
“好。” 郑池声音一顿,“我去做。”
“你会做?” 颜香不大相信。
“不会。” 郑池哪里会,他要是会,他和秦秩以前也不用吃烤糊烤焦的鱼,他话音一转,“过段时间拉练,不想饿着总要自己上手,我打算先学学。”
拉练是真的,需要自己做饭是假。
“那我教你。” 颜香不懂他们部队里的事,听郑池这样说,她也没怀疑。
“好。” 郑池回厨房找刀处理鱼。
颜香一直以为做饭是件很容易的事,也不认为教郑池做饭有多难,直到半小时后,她觉得以后还是尽量不要让郑池做饭了,她还是喜欢自己在厨房。
“先放油!” 颜香眼睁睁看着他倒了大半汽水瓶的油,那可是要吃小半月的油啊,她心疼得紧,见郑池站在那里不动,连忙道:“翻面翻面!”
郑池手忙脚乱翻面,“糊了。”
颜香看了眼,鱼身表面有点焦,算不上糊,她转过身倒了碗水,边倒边说:“倒酱油。”
郑池随手拿了个瓶子哐哐往里倒。
“那是……醋。”
醋下锅的瞬间酸味飘出老远,隔壁都能闻得见。
“隔壁在做什么?” 孟芫吸吸鼻子,“好像糊了,还有一股酸味。”
“可能在熬汤药吧。” 秦秩嘴角微微抽动,也闻到一股异于平常的味道,他稍一思考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谁生病了吗?” 孟芫问。
“应该快痊愈了。” 秦秩眸光一动,意味不明道。
“还不错。” 颜香囫囵吞下一口没有刺的鱼肉,酸糊酸糊的,这辈子没尝过这么独特的味道,偶尔尝一次还行,多了她就受不了了。
“我尝尝。” 郑池夹了一筷子放嘴里,身躯一颤,面色如常咽了下去。
“你们拉练的时候真的不能带炊事员吗?” 颜香不想教郑池做饭了,她的鱼,她原本会很好吃的鱼,她的红烧鱼成了醋烧鱼。
郑池灌下一大杯水,“我明天问问。”
问问秦秩红烧鱼到底怎么做,在成功之前,他是不会再进厨房了。
隔天,秦秩见郑池又来他们这边转悠,他头也不抬,“有事?”
“碰巧路过。” 郑池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秦秩低头处理文件,并不理会他。
郑池没话找话,“昨天捉的鱼还挺大的。”
“嗯。” 他们家的那两条,一条做了酸菜鱼,四个人吃刚刚好,另一条还养着,阿芫说要做水煮鱼。
“听说红烧也不错。” 郑池状似无意道。
“嗯。” 秦秩不接他话。
“你会做吗?” 郑池咳了一声,还是说出他的来意。
秦秩从一堆文件下面抽出一张纸,在郑池眼前晃了晃,“要吗?”
“什么?” 他没看清。
“红烧鱼方子。” 他还能不知道郑池,秦秩自打昨天闻到那股味,便明白郑池迟早会来找他。
“我看看。” 郑池毫不犹豫地伸手。
“不给看。” 秦秩躲开他的手。
“秦秩,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拿东西来换。” 他怎么了,他这么好的人,知道他迟早过来,特地写好了方子等他,他还不够好,呵。
“你要什么?” 郑池警惕。
“布票。” 秦秩说。
“要多少?” 布票这东西家家都缺。
“这个月和上个月的。” 布票难攒,再加上秦秩之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要结婚换布票工业票的战友,能换他都换了,毕竟按他原先的想法,他不会这么早结婚。
谁知道出趟任务遇到孟芫,一天时间敲定结婚的事,这下倒好,想给媳妇多换几身衣服的票都没有。
“你也太黑了吧。” 一张做菜的方子想换他两个月的布票。
“我可把盐放多少都写得一清二楚。” 秦秩气定神闲,不怕郑池不换。
他一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神情,郑池心一横,“成交。”
“但我有一个要求。” 他又开口。
“什么?” 秦秩才不会一口答应。
“让你媳妇买衣服的时候带上我媳妇儿。” 颜香和孟芫合得来,郑池估摸着如果孟芫开口,颜香应该愿意去,他加了一句,“钱票我出。”
“这得问我媳妇儿。” 秦秩不会替孟芫做主。
买衣服是开心的事,肯定要和合得来的人一起去,他开口答应,她媳妇要是不开心怎么办,那还不如不要这几张票。
再说了,他还想和媳妇儿一起买衣服。
“秦秩,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郑池抬手扶了扶眼镜。
“大老爷们儿出门顶天立地,在家听媳妇儿话,怎么没出息了?” 他乐意,就喜欢听媳妇儿的话,“这话你当颜同志面说。”
看看谁没出息。
“说个屁。” 他又不傻。
郑池一把抢过那张纸,方子倒是详细,只是……
“少许是多少?”
“吃多少放多少。” 秦秩敷衍。
“布票还没给你呢。” 你耐心点,不要河还没过就拆桥。
秦秩放下手中的文件,面无表情为‘布票’服务,“口味重就多捻点盐,口轻少捻点。”
这倒像句人话。
“少量是多少?” 郑池没怎么做过饭,哪里搞得懂这些词。
“家里的勺子,倒满满三勺。” 秦秩换了个他能明白的说法。
郑池懂了,一把将方子拍他桌上,“麻烦都给我换成勺。”
什么少许少量,他只想要勺,半勺一勺两勺,有了勺,总不能再出错。
“行。” 秦秩一口应下。
以后不做买卖了,累人。
“去趟河边。” 他们部队不远处有条河,阿芫昨个儿说想吃鱼,他寻思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多捞几条。
“去河边做什么?” 郑池没反应过来。
“捞条鱼。” 秦秩没有隐瞒,他在军校的时候隔三差五拉郑池去附近的山上打牙祭,他们不知道祸祸了多少条鱼,郑池不大喜欢吃鱼,大多进了他肚子。
“我也去。” 郑池不假思索地说。
秦秩这才停下步子,狭长的眸子上下打量郑池,“你不是不爱吃鱼,嫌刺多?”
“缺油水了。” 郑池眸光一闪,颇有几分不自然。
秦秩意味深长‘哦’了一声,没有多问,“走吧。”
他倒要看看他这张嘴能硬到什么时候。
秦秩捉鱼手法娴熟,再加上二人运气好,一人捉了两条四斤多的草鱼,就地取材搓了条绳子从鱼鳃穿过去,直接提进家属院。
话不多的二人在对上视线时,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打算怎么吃?” 郑池问秦秩,他们以前都吃烤鱼,拿根棍子一串,放火上烤熟就成,方便是方便,味道着实一般。
“做酸菜鱼,我媳妇儿喜欢吃。” 秦秩记得家里还有钱嫂子之前送来的酸菜,正好做酸菜鱼。
“你做?” 郑池随口一问。
“嗯。” 他当然会做饭,他家阿芫和汤汤鱼鱼都喜欢他做的饭,阿芫说他做的饭最好吃了,食堂的师傅都比不上。
“你还会做饭?” 郑池惊讶,他对秦秩的记忆还停留在将鱼烤糊上,哪想到随口一问,他竟然会做饭了。
“你不知道?” 秦秩挑眉。
二人相视沉默,一个惊讶于好兄弟竟然会做饭,另一个惊讶于好兄弟竟然不知道他会做饭。
“你做饭的话,孟同志是什么反应……” 郑池听秦秩话音,估计没少在家做饭,要不怎么会这么熟练,脱口而出做酸菜鱼。
不问还好,他一问,秦秩清了清嗓,眼底还有些许自得,“我媳妇儿很喜欢。”
尤其是面食,阿芫可喜欢他做的疙瘩汤了,喜欢他揉的面,还夸他面揉得筋道。
“很喜欢吗?”郑池眼底划过一抹深思,一时有几分沉默。
秦秩没有出声打断他,他们这么多年兄弟,有些事他不好插嘴,郑池是当局者迷,只有他自己反应过来,从那些他给自己编织的条条框框中走出来,日子才能过好。
他和郑池提着鱼回家,不少人看稀奇似的,他们回家属院不稀奇,稀奇的是秦副团和郑副团一人提两条鱼进家属院,那鱼少说也有三四斤重,还时不时摆一下尾,瞧着就新鲜。
家属院附近好久没有卖鱼的了,平日里看不见也不馋,这会看到四条鱼从自个儿眼前晃过去,忽然就馋了。
“我想吃鱼!我就要吃鱼!”
秦秩关上门时正好听到有小孩喊着要吃鱼,他默默关上了门,转身正好看到孟芫从鸡窝捡了枚鸡蛋。
“回来了?” 孟芫没想到秦秩今天下班早。
“回来了。” 秦秩低咳一声,提着鱼的手抬起,一脸笑意望着她。
孟芫惊喜道:“哪弄的鱼?”
她昨天馋鱼,晚上梦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鱼,什么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清蒸鱼,硬是给她馋了一晚上。
今天起了个大早,寻思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鱼,谁知连片鱼鳞都没瞧着,现在一下有了两条,可惊喜了。
“自己钓的。” 秦秩语气淡淡。
如果忽略他说这话时微微上扬的尾音,还有眼底压不住的情绪,孟芫说不定还真以为他如表面这般淡定。
她似笑非笑瞧他,“一路上这么走回来的。”
一下子便被戳穿,秦秩摸摸鼻尖,“老郑非要这样。”
孟芫笑笑不说话,幼稚的男人啊。
隔壁,
颜香听到开门声,头也不抬,“你回来了?”
“嗯。” 郑池径直走过去,问她:“这两条鱼放哪?”
颜香讶异抬头,“哪来的鱼?”
“捉的。” 郑池语气平平。
“你自己捉的?” 颜香还不知道郑池会钓鱼。
“老秦非要去。” 鱼在他手里摆了摆尾,他语气随意,“随便捉的。”
“好厉害。” 颜香下意识惊呼,她老家也有条河,别人随手一捉就有鱼,她从来没有捉到过。
郑池压下忍不住翘起的嘴角,“想怎么吃?”
“红烧?” 颜香提议,她最喜欢吃鱼了,尤其喜欢红烧鱼。
“好。” 郑池声音一顿,“我去做。”
“你会做?” 颜香不大相信。
“不会。” 郑池哪里会,他要是会,他和秦秩以前也不用吃烤糊烤焦的鱼,他话音一转,“过段时间拉练,不想饿着总要自己上手,我打算先学学。”
拉练是真的,需要自己做饭是假。
“那我教你。” 颜香不懂他们部队里的事,听郑池这样说,她也没怀疑。
“好。” 郑池回厨房找刀处理鱼。
颜香一直以为做饭是件很容易的事,也不认为教郑池做饭有多难,直到半小时后,她觉得以后还是尽量不要让郑池做饭了,她还是喜欢自己在厨房。
“先放油!” 颜香眼睁睁看着他倒了大半汽水瓶的油,那可是要吃小半月的油啊,她心疼得紧,见郑池站在那里不动,连忙道:“翻面翻面!”
郑池手忙脚乱翻面,“糊了。”
颜香看了眼,鱼身表面有点焦,算不上糊,她转过身倒了碗水,边倒边说:“倒酱油。”
郑池随手拿了个瓶子哐哐往里倒。
“那是……醋。”
醋下锅的瞬间酸味飘出老远,隔壁都能闻得见。
“隔壁在做什么?” 孟芫吸吸鼻子,“好像糊了,还有一股酸味。”
“可能在熬汤药吧。” 秦秩嘴角微微抽动,也闻到一股异于平常的味道,他稍一思考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谁生病了吗?” 孟芫问。
“应该快痊愈了。” 秦秩眸光一动,意味不明道。
“还不错。” 颜香囫囵吞下一口没有刺的鱼肉,酸糊酸糊的,这辈子没尝过这么独特的味道,偶尔尝一次还行,多了她就受不了了。
“我尝尝。” 郑池夹了一筷子放嘴里,身躯一颤,面色如常咽了下去。
“你们拉练的时候真的不能带炊事员吗?” 颜香不想教郑池做饭了,她的鱼,她原本会很好吃的鱼,她的红烧鱼成了醋烧鱼。
郑池灌下一大杯水,“我明天问问。”
问问秦秩红烧鱼到底怎么做,在成功之前,他是不会再进厨房了。
隔天,秦秩见郑池又来他们这边转悠,他头也不抬,“有事?”
“碰巧路过。” 郑池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秦秩低头处理文件,并不理会他。
郑池没话找话,“昨天捉的鱼还挺大的。”
“嗯。” 他们家的那两条,一条做了酸菜鱼,四个人吃刚刚好,另一条还养着,阿芫说要做水煮鱼。
“听说红烧也不错。” 郑池状似无意道。
“嗯。” 秦秩不接他话。
“你会做吗?” 郑池咳了一声,还是说出他的来意。
秦秩从一堆文件下面抽出一张纸,在郑池眼前晃了晃,“要吗?”
“什么?” 他没看清。
“红烧鱼方子。” 他还能不知道郑池,秦秩自打昨天闻到那股味,便明白郑池迟早会来找他。
“我看看。” 郑池毫不犹豫地伸手。
“不给看。” 秦秩躲开他的手。
“秦秩,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拿东西来换。” 他怎么了,他这么好的人,知道他迟早过来,特地写好了方子等他,他还不够好,呵。
“你要什么?” 郑池警惕。
“布票。” 秦秩说。
“要多少?” 布票这东西家家都缺。
“这个月和上个月的。” 布票难攒,再加上秦秩之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要结婚换布票工业票的战友,能换他都换了,毕竟按他原先的想法,他不会这么早结婚。
谁知道出趟任务遇到孟芫,一天时间敲定结婚的事,这下倒好,想给媳妇多换几身衣服的票都没有。
“你也太黑了吧。” 一张做菜的方子想换他两个月的布票。
“我可把盐放多少都写得一清二楚。” 秦秩气定神闲,不怕郑池不换。
他一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神情,郑池心一横,“成交。”
“但我有一个要求。” 他又开口。
“什么?” 秦秩才不会一口答应。
“让你媳妇买衣服的时候带上我媳妇儿。” 颜香和孟芫合得来,郑池估摸着如果孟芫开口,颜香应该愿意去,他加了一句,“钱票我出。”
“这得问我媳妇儿。” 秦秩不会替孟芫做主。
买衣服是开心的事,肯定要和合得来的人一起去,他开口答应,她媳妇要是不开心怎么办,那还不如不要这几张票。
再说了,他还想和媳妇儿一起买衣服。
“秦秩,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郑池抬手扶了扶眼镜。
“大老爷们儿出门顶天立地,在家听媳妇儿话,怎么没出息了?” 他乐意,就喜欢听媳妇儿的话,“这话你当颜同志面说。”
看看谁没出息。
“说个屁。” 他又不傻。
郑池一把抢过那张纸,方子倒是详细,只是……
“少许是多少?”
“吃多少放多少。” 秦秩敷衍。
“布票还没给你呢。” 你耐心点,不要河还没过就拆桥。
秦秩放下手中的文件,面无表情为‘布票’服务,“口味重就多捻点盐,口轻少捻点。”
这倒像句人话。
“少量是多少?” 郑池没怎么做过饭,哪里搞得懂这些词。
“家里的勺子,倒满满三勺。” 秦秩换了个他能明白的说法。
郑池懂了,一把将方子拍他桌上,“麻烦都给我换成勺。”
什么少许少量,他只想要勺,半勺一勺两勺,有了勺,总不能再出错。
“行。” 秦秩一口应下。
以后不做买卖了,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