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京玉在西角门等人,老半天才看到小青峰那面的林子里窜出个影子。眼神刚对上,她就转身回去了,那人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到了客寥,门一推开,阮京玉便忍不住诘难,“……你来的这样晚!”
她气闷,这一整天,不是等他就是等你。
那人温声解释,“早起才看到信,正准备赶过来,又被……”
“哈!”拐角处突然一声大喊。
“你鬼鬼祟祟的去干了什么好事!”
赵月萝蹦出来抓人,一打眼,却发现那小沙胡旁边还站了个男子,靛色的襕衫,高高瘦瘦的,像个儒生。
不得了了,小沙胡半夜里和男人私会!赵月萝不能不管,疾步跑过去,举着灯照那个罔顾礼教的穷书生。
果然,这人还背着包袱呢!手里抱了个大坛子!
“你几岁了,还这样爱玩。”阮京玉把几乎杵到脸上的灯笼杆按下去。
“诶?”赵月萝已经看清了人,“你是那个……”
“月萝——”
廊庑中脚步声匆匆,赵月萝听见是母亲叫她,忙应声,“我在这儿!娘你快过来!”
尚书夫妇从方丈院回来,刚走到廊下就听见小女儿叫喊。
“半夜三更只听见你闹……”
赵尚书低声训斥,刚转过弯,袖子就被拉住了,赵月萝把他带到人前,指了指,也不说话。
“祝老板?”借着点稀薄的光亮,他看清了男人的脸。
“赵大人。”那人抱着坛子,只低了低头示意。
面前是祝澜,出了名的财主,和地方造办局多有往来,年年御贡、军需也有他孝敬,虽是一介商贾,但很得圣心。
若说他们做官的吃的是天家饭,那天家就是祝澜用金山银山堆起来的。
“这么巧,祝老板也在良山寺借宿?才落脚?”赵尚书客气地与他攀谈。
“是赵冬天领他进来的!”赵月萝嚷嚷。
“长辈说话,你小孩子家插什么嘴,没规矩!”尚书夫人把她拽到身边搂住了。
“小女顽皮,莫见怪。”赵尚书讪讪地笑了笑,“客寥似乎没有空房了,我叫两个孩子挤挤,给祝老板腾一间出来吧。”
祝澜看了眼阮京玉,推辞说:“不敢劳烦大人费心,知客自会安排的。”
“无碍。”赵尚书指了指阮京玉,“祝老板恐怕不晓得,这个知客是我二女儿,前些天请了圣上旨意,才来接她家去,正好叫孩子们住一屋,亲近亲近。”
“不必了,”阮京玉“啪”地将房门反手关上,“祝施主要同我去讲堂通宵跪经。诸位早些安寝吧。”
她正要领祝澜走,后面赵月萝喊起来,“不行!孤男寡女……唔……”
尚书夫人将她嘴捂住了,“嘴里胡言什么!”
“我是为她好!”赵月萝不服气地把手撕下来,“哪有男客大晚上进尼姑庙的,娘你就知道说我,怎么不教赵冬天规矩呢!”
“闭嘴!”赵尚书扬声呵斥。
小丫头跟赵冬天过不去,却把祝澜也骂了,尚书夫人略一思忖,索性把祝澜摘出去,提都不要提。
“居士平日也要出坡,扫洒待客,”手指在赵月萝额上用力一戳,“十五了还这样不懂事。去,给你姐姐赔个不是。”
赵月萝被推上前,别别扭扭的,“冬天姐姐……”
“嗯,罗……”阮京玉眉尖若蹙,又没想起来这小矮墩叫什么名。
“月萝!石上藤萝月,洲前芦荻花。这回可记住了吧!”赵月萝昂着脸蛋,骄傲的拽了句诗文,好显摆自己才是那个知书达理的。
她知道自己没错,爹娘不过是碍于祝老板的面子。
“萝卜的萝。”阮京玉点点头。
赵月萝傻眼了,似乎矮敦和萝卜差不多都是骂人的,“是同一个字,但是……”
“记住了。”阮京玉朝她伸手,“灯笼借我用用。”
·
阮京玉提着灯,领祝澜往讲经堂走。
“真要在佛堂里通宵?”
“悄声。”
安静走了一段路,到殿前推开门,里头黑洞洞的,只看见燃香的熹微红点,掌灯一照,满地的蒲团,正堂设座台,下设香案摆供品。
“有香烛,我去点上。”
祝澜把门关好,坛子和包袱放地上,取了灯笼去点蜡。
“赵豫章真把你当成他闺女了?”
“你看我像十六岁少女吗?”
祝澜轻笑,昏黄的烛光一点点亮起来了,“你十六岁的时候就大不像少女。”
“赵探花也不是蠢人,他不认还能怎样,圣旨都请下来了,空着手回去?”
阮京玉踢了两个蒲团到柱子底下,正要坐,一转身,看到祝澜上了座台,弓身把桌案上的木鱼捧起来了。
“给我放下!你干什么!”
祝澜抱着那个硕大的木鱼,很不解,“只有这一张桌位,我理一理给你坐啊。”
“你怎不把我往佛龛上端?”阮京玉头疼,“那是法师的位子,快下来!”
“还真信佛了……”祝澜小声嗫嚅,也不知道是谁往年露宿破庙时,扯了菩萨的经幔取暖,枕着佛像的脚丫困觉。
他拎着灯笼回来,扶阮京玉靠柱子坐下,又把包袱打开,里头几件衣裳,底下压一本散着线的书册,封皮上书“太平惠民”。
他掏出来给阮京玉,又递上细支行囊笔,及一个指头大的小墨壶。
“这会儿你又贴心了。”
阮京玉将书页翻到最后几页空白的,没写几个字,又抱怨,“灯笼不够亮,拔根蜡来。”
祝澜去香案上取蜡烛,又听见吩咐,“再拿两个糕饼,我饿了一天。”
“你不忌讳?”
阮京玉很无所谓,“反正是你拿。”
祝澜愣了一下,长吁口气,索性端了整个烛台,整盘贡品。
“要我说,佛龛你也不是坐不得。临走了还要搭救一下姓楼的,她可是个大麻烦,实在不值当。”
“我搭救的哪是她呀,”阮京玉摇了摇头,楼冬天是要回家又不是上刑台,何须搭救,“她若是不声不响的跑了,无辜受连累的是净渊法师。”
“你总有理由。”祝澜心想,一个瘸腿的小姑娘,能怎么跑,五花大绑的压上车便是。
“我慷慨助人,你很有意见?”阮京玉斜他一眼,“那你的事我能不帮忙咯?”
祝澜一窘,拱了拱手告罪,“东家,权当我是嘴笨,我实在担心你顶了这么个身份,会处处遭人谩骂。”
“没这么严重,都十六年了,老百姓是健忘的,生计都忙不过来,谁还成天惦记国仇家恨。”
“那赵豫章怎么也是朝廷命官,你这样戏弄他……”
阮京玉嗤声,“在畿京,一个肉包子扔出去,砸中朝廷命官的几率,比砸中狗都大,怕他作甚。”
“唔……”祝澜仰头靠着柱子思索,“明面上他是你父亲,行事总归要受他掣肘。”
阮京玉停下笔,“那把乌金带上吧,你明天早些去,在山下等我。”
“好。”
“对了,你去小青峰收拾行李,没忘记给谯伯钱吧?”
“我要给他的,但他不肯收啊……”
阮京玉叹了口气,没说话,她本就打算好了要走的,不过因为楼冬天的事提前了。谯伯清正之士,救她一命,不图回报,是在意料之中。
祝澜自觉没办成事,惭愧地稍弯脊背,岔开话说,“我今来晚了,是早晨檀将军……”
“你没正事交代了!”阮京玉眼睛瞪过来,口气很严厉,“叫你查个人,两年没结果,又三个月过去了……”
祝澜不过提个名字就被冲了一通,很觉得冤枉。明明阮京玉自己心里时刻惦记着人。
先前她称赵豫章为“赵探花”,就是佐证,二十年前的探花谁还记得,只因檀照的父亲是当年的状元,佃农出生的两个举子,时常被人拿出来比对。
后来阮京玉依样画葫芦,不时拿檀将军和高将军比一比,惹得檀照吃醋不高兴。
如今再提起檀照,她就要发脾气。
不知道两人怎么就闹掰了。
一个从渭州销声匿迹,再现身重伤累累,一个在渭州吃了败仗,回京后极度消沉,两年间彼此讳莫如深……
“祝老板!”
祝澜一个激灵,知道阮京玉骂完了,便敞开耳朵,开始回话,“我两年前收到信就亲身往渭州赶了,半路听说渭州沦陷,没能进城……”
“我不想听你解释,我要结果!”
“结果,结果就是确实难以排查,与那两名凶犯有往来,用得起扬州丝绡帕子,且两年前身在渭州的,不论亲友邻居,老少男女,散落各地都叫人盯着呢,没发现可疑的人。”
祝澜打量阮京玉可怖的脸色,咕哝道:“要么那第三个嫌犯死在渭州了?”
“西夏攻占渭州之前,誉王就将百姓疏散出城了,死在渭州的只有耗子!”
“流离失所,也可能有意外呢。”祝澜擦擦额上的冷汗,“查出有几个确实已经死了么……”
“就没人报过可疑的?”
祝澜不假思索,“平康坊的花掌柜半年多前报过,但她没有实据,就是想见你,才诓我的。”
“报的什么人?”
“姓高。”
“高什么?小高将军?”
祝澜寒毛都竖起来了。
还说不惦记,怎么她首先就想最不可能的小高将军。檀照失守渭州的时候,高邈已经一举攻下了陇西郡,哪有时间在渭州行凶。
“花掌柜没透露。”祝澜小心翼翼的,生怕又踩了阮京玉的猫尾巴。
笔杆在阮京玉手指间悠悠地转起来,“誉王妃是小高将军的嫡亲妹妹。”
祝澜骇然,怎么就扯上皇亲国戚了,“不可能吧,高家人忠烈之辈,怎么会去虐杀幼女,再说那小孩是被……奸污的,王妃……”
“正因为忠烈,所以才对阙兰人恨之入骨啊,十六年前,高家将平定楼青云挑起的内乱,可是主力,死了不少人呢……”
阮京玉又瞪了一眼祝澜,“你怎么这么蠢,这都想不到,险些错过线索!”
“哎呀……”
“别是因为怕开罪不起,故意瞒而不报吧?”
祝澜抹汗,“不不不,就是因为蠢……但,若真牵扯到王妃,确实不大好办吧。”
“我既答应了她,无论凶手是谁,我一定替她报仇。”
阮京玉闭了闭眼,那张肿胀污糟,咧着嘴不停哭泣的面庞清晰地映在脑海。
“你没看到塔娜当时的样子,塔娜……是我不该把她带到渭州……”
“这怎么能怪你,”祝澜不忍,他说阮京玉能坐佛龛真是没说错,“若论因果,你当初不将她买下,她说不定都不能多活那几个月,至少……”
阮京玉抬手,不叫他往下说了,“明天要赶路,后天……大后天吧,你去知会花翎,等我安顿好了去找她,叫她留门。”
到了客寥,门一推开,阮京玉便忍不住诘难,“……你来的这样晚!”
她气闷,这一整天,不是等他就是等你。
那人温声解释,“早起才看到信,正准备赶过来,又被……”
“哈!”拐角处突然一声大喊。
“你鬼鬼祟祟的去干了什么好事!”
赵月萝蹦出来抓人,一打眼,却发现那小沙胡旁边还站了个男子,靛色的襕衫,高高瘦瘦的,像个儒生。
不得了了,小沙胡半夜里和男人私会!赵月萝不能不管,疾步跑过去,举着灯照那个罔顾礼教的穷书生。
果然,这人还背着包袱呢!手里抱了个大坛子!
“你几岁了,还这样爱玩。”阮京玉把几乎杵到脸上的灯笼杆按下去。
“诶?”赵月萝已经看清了人,“你是那个……”
“月萝——”
廊庑中脚步声匆匆,赵月萝听见是母亲叫她,忙应声,“我在这儿!娘你快过来!”
尚书夫妇从方丈院回来,刚走到廊下就听见小女儿叫喊。
“半夜三更只听见你闹……”
赵尚书低声训斥,刚转过弯,袖子就被拉住了,赵月萝把他带到人前,指了指,也不说话。
“祝老板?”借着点稀薄的光亮,他看清了男人的脸。
“赵大人。”那人抱着坛子,只低了低头示意。
面前是祝澜,出了名的财主,和地方造办局多有往来,年年御贡、军需也有他孝敬,虽是一介商贾,但很得圣心。
若说他们做官的吃的是天家饭,那天家就是祝澜用金山银山堆起来的。
“这么巧,祝老板也在良山寺借宿?才落脚?”赵尚书客气地与他攀谈。
“是赵冬天领他进来的!”赵月萝嚷嚷。
“长辈说话,你小孩子家插什么嘴,没规矩!”尚书夫人把她拽到身边搂住了。
“小女顽皮,莫见怪。”赵尚书讪讪地笑了笑,“客寥似乎没有空房了,我叫两个孩子挤挤,给祝老板腾一间出来吧。”
祝澜看了眼阮京玉,推辞说:“不敢劳烦大人费心,知客自会安排的。”
“无碍。”赵尚书指了指阮京玉,“祝老板恐怕不晓得,这个知客是我二女儿,前些天请了圣上旨意,才来接她家去,正好叫孩子们住一屋,亲近亲近。”
“不必了,”阮京玉“啪”地将房门反手关上,“祝施主要同我去讲堂通宵跪经。诸位早些安寝吧。”
她正要领祝澜走,后面赵月萝喊起来,“不行!孤男寡女……唔……”
尚书夫人将她嘴捂住了,“嘴里胡言什么!”
“我是为她好!”赵月萝不服气地把手撕下来,“哪有男客大晚上进尼姑庙的,娘你就知道说我,怎么不教赵冬天规矩呢!”
“闭嘴!”赵尚书扬声呵斥。
小丫头跟赵冬天过不去,却把祝澜也骂了,尚书夫人略一思忖,索性把祝澜摘出去,提都不要提。
“居士平日也要出坡,扫洒待客,”手指在赵月萝额上用力一戳,“十五了还这样不懂事。去,给你姐姐赔个不是。”
赵月萝被推上前,别别扭扭的,“冬天姐姐……”
“嗯,罗……”阮京玉眉尖若蹙,又没想起来这小矮墩叫什么名。
“月萝!石上藤萝月,洲前芦荻花。这回可记住了吧!”赵月萝昂着脸蛋,骄傲的拽了句诗文,好显摆自己才是那个知书达理的。
她知道自己没错,爹娘不过是碍于祝老板的面子。
“萝卜的萝。”阮京玉点点头。
赵月萝傻眼了,似乎矮敦和萝卜差不多都是骂人的,“是同一个字,但是……”
“记住了。”阮京玉朝她伸手,“灯笼借我用用。”
·
阮京玉提着灯,领祝澜往讲经堂走。
“真要在佛堂里通宵?”
“悄声。”
安静走了一段路,到殿前推开门,里头黑洞洞的,只看见燃香的熹微红点,掌灯一照,满地的蒲团,正堂设座台,下设香案摆供品。
“有香烛,我去点上。”
祝澜把门关好,坛子和包袱放地上,取了灯笼去点蜡。
“赵豫章真把你当成他闺女了?”
“你看我像十六岁少女吗?”
祝澜轻笑,昏黄的烛光一点点亮起来了,“你十六岁的时候就大不像少女。”
“赵探花也不是蠢人,他不认还能怎样,圣旨都请下来了,空着手回去?”
阮京玉踢了两个蒲团到柱子底下,正要坐,一转身,看到祝澜上了座台,弓身把桌案上的木鱼捧起来了。
“给我放下!你干什么!”
祝澜抱着那个硕大的木鱼,很不解,“只有这一张桌位,我理一理给你坐啊。”
“你怎不把我往佛龛上端?”阮京玉头疼,“那是法师的位子,快下来!”
“还真信佛了……”祝澜小声嗫嚅,也不知道是谁往年露宿破庙时,扯了菩萨的经幔取暖,枕着佛像的脚丫困觉。
他拎着灯笼回来,扶阮京玉靠柱子坐下,又把包袱打开,里头几件衣裳,底下压一本散着线的书册,封皮上书“太平惠民”。
他掏出来给阮京玉,又递上细支行囊笔,及一个指头大的小墨壶。
“这会儿你又贴心了。”
阮京玉将书页翻到最后几页空白的,没写几个字,又抱怨,“灯笼不够亮,拔根蜡来。”
祝澜去香案上取蜡烛,又听见吩咐,“再拿两个糕饼,我饿了一天。”
“你不忌讳?”
阮京玉很无所谓,“反正是你拿。”
祝澜愣了一下,长吁口气,索性端了整个烛台,整盘贡品。
“要我说,佛龛你也不是坐不得。临走了还要搭救一下姓楼的,她可是个大麻烦,实在不值当。”
“我搭救的哪是她呀,”阮京玉摇了摇头,楼冬天是要回家又不是上刑台,何须搭救,“她若是不声不响的跑了,无辜受连累的是净渊法师。”
“你总有理由。”祝澜心想,一个瘸腿的小姑娘,能怎么跑,五花大绑的压上车便是。
“我慷慨助人,你很有意见?”阮京玉斜他一眼,“那你的事我能不帮忙咯?”
祝澜一窘,拱了拱手告罪,“东家,权当我是嘴笨,我实在担心你顶了这么个身份,会处处遭人谩骂。”
“没这么严重,都十六年了,老百姓是健忘的,生计都忙不过来,谁还成天惦记国仇家恨。”
“那赵豫章怎么也是朝廷命官,你这样戏弄他……”
阮京玉嗤声,“在畿京,一个肉包子扔出去,砸中朝廷命官的几率,比砸中狗都大,怕他作甚。”
“唔……”祝澜仰头靠着柱子思索,“明面上他是你父亲,行事总归要受他掣肘。”
阮京玉停下笔,“那把乌金带上吧,你明天早些去,在山下等我。”
“好。”
“对了,你去小青峰收拾行李,没忘记给谯伯钱吧?”
“我要给他的,但他不肯收啊……”
阮京玉叹了口气,没说话,她本就打算好了要走的,不过因为楼冬天的事提前了。谯伯清正之士,救她一命,不图回报,是在意料之中。
祝澜自觉没办成事,惭愧地稍弯脊背,岔开话说,“我今来晚了,是早晨檀将军……”
“你没正事交代了!”阮京玉眼睛瞪过来,口气很严厉,“叫你查个人,两年没结果,又三个月过去了……”
祝澜不过提个名字就被冲了一通,很觉得冤枉。明明阮京玉自己心里时刻惦记着人。
先前她称赵豫章为“赵探花”,就是佐证,二十年前的探花谁还记得,只因檀照的父亲是当年的状元,佃农出生的两个举子,时常被人拿出来比对。
后来阮京玉依样画葫芦,不时拿檀将军和高将军比一比,惹得檀照吃醋不高兴。
如今再提起檀照,她就要发脾气。
不知道两人怎么就闹掰了。
一个从渭州销声匿迹,再现身重伤累累,一个在渭州吃了败仗,回京后极度消沉,两年间彼此讳莫如深……
“祝老板!”
祝澜一个激灵,知道阮京玉骂完了,便敞开耳朵,开始回话,“我两年前收到信就亲身往渭州赶了,半路听说渭州沦陷,没能进城……”
“我不想听你解释,我要结果!”
“结果,结果就是确实难以排查,与那两名凶犯有往来,用得起扬州丝绡帕子,且两年前身在渭州的,不论亲友邻居,老少男女,散落各地都叫人盯着呢,没发现可疑的人。”
祝澜打量阮京玉可怖的脸色,咕哝道:“要么那第三个嫌犯死在渭州了?”
“西夏攻占渭州之前,誉王就将百姓疏散出城了,死在渭州的只有耗子!”
“流离失所,也可能有意外呢。”祝澜擦擦额上的冷汗,“查出有几个确实已经死了么……”
“就没人报过可疑的?”
祝澜不假思索,“平康坊的花掌柜半年多前报过,但她没有实据,就是想见你,才诓我的。”
“报的什么人?”
“姓高。”
“高什么?小高将军?”
祝澜寒毛都竖起来了。
还说不惦记,怎么她首先就想最不可能的小高将军。檀照失守渭州的时候,高邈已经一举攻下了陇西郡,哪有时间在渭州行凶。
“花掌柜没透露。”祝澜小心翼翼的,生怕又踩了阮京玉的猫尾巴。
笔杆在阮京玉手指间悠悠地转起来,“誉王妃是小高将军的嫡亲妹妹。”
祝澜骇然,怎么就扯上皇亲国戚了,“不可能吧,高家人忠烈之辈,怎么会去虐杀幼女,再说那小孩是被……奸污的,王妃……”
“正因为忠烈,所以才对阙兰人恨之入骨啊,十六年前,高家将平定楼青云挑起的内乱,可是主力,死了不少人呢……”
阮京玉又瞪了一眼祝澜,“你怎么这么蠢,这都想不到,险些错过线索!”
“哎呀……”
“别是因为怕开罪不起,故意瞒而不报吧?”
祝澜抹汗,“不不不,就是因为蠢……但,若真牵扯到王妃,确实不大好办吧。”
“我既答应了她,无论凶手是谁,我一定替她报仇。”
阮京玉闭了闭眼,那张肿胀污糟,咧着嘴不停哭泣的面庞清晰地映在脑海。
“你没看到塔娜当时的样子,塔娜……是我不该把她带到渭州……”
“这怎么能怪你,”祝澜不忍,他说阮京玉能坐佛龛真是没说错,“若论因果,你当初不将她买下,她说不定都不能多活那几个月,至少……”
阮京玉抬手,不叫他往下说了,“明天要赶路,后天……大后天吧,你去知会花翎,等我安顿好了去找她,叫她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