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到阿姐生辰。传令下去,大营驻军推进百里,筑京观一十九座,为郡主贺。”

    明鸾故去的第三年。

    明昭立于深暗静寂的秘殿之中,满布伤痕的手掌慢慢抚过一具形制诡异的冰棺,眼中的偏执妄念已是极盛。将欲疯魔的边际,维系着仅存不多的清明。

    截然不同的极端与如常,伴着数不清的阴鸷扭曲,矛盾又脆弱地平衡着。这般错乱而病态,似要将人生生割裂开来。

    冰棺之内,明鸾墨发红唇,笑靥依旧,甚至堪与生者无异。年月停滞,那般无双绝色未更改一丝一毫,只肌肤间不见半分气血之相,苍白得如同盈盈雪雾,带着让人心底寒意骤起的冰冷。

    “阿鸾…”

    明昭轻声念着,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眉眼间也有了些许神采生机,可细看之下却仍是凄然一片,满溢着痛不欲生的思念。

    许久,明昭的眼中才恢复了些许平静,疯魔阴翳的气息也渐而和缓。似是刻意压制下,终于将残暴嗜血的凶兽关入牢笼,深藏不见。

    明昭转身走到一旁的桌案边,爱惜着取出随身多年的云龙纹白玉佩刀,又如往常般,重重划破掌心。

    像是欣赏得意佳作,带着满足的神色,明昭摊开掌心,定定地看着朱红而黏稠的血浆流下。桌案上的嵌鲛珠紫金匣内满是鲜血,其中的玉石经长久浸染,色已极红,红得格外妖冶糜丽。

    “阿鸾,再等等。等我再杀些人,等…”

    *

    边北三郡关外,落日将斜,风沙肆起,定北军大营一间军帐内,复命而归的卫渊正更换下染血的铠衣。残辉映照,拉长余影,卫渊的身形一如从前。长身肃立,挺拔高大,外披墨色黑衫甲,看上去愈加坚毅沉稳。

    只不过,左肩之下,兀然空荡。

    几年间,随着定北军征伐不断,历经诸多战役,卫渊的性情变得格外沉默少言。这般转变,绝非杀戮过多的冷静漠然。相反,战场厮杀之时,卫渊凶狠异常,次次于生死一线之间搏命,常常杀得敌人心中畏惧,不敢上前。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使得伤处痛楚加剧,卫渊却好像五感丧失一般,只神色如常地穿戴着衣衫披甲。

    “兄长!兄长!我听说你回来了!”伴着踏在雪地沙石上的重重脚步声,卫潜高声呼喊着由帐外而来。

    内帐之中,卫渊整理完毕,正将左肩下空荡的衣袖系在后腰处固定。见此,卫潜不由得身形一顿,迈步的动作也停滞了一分。

    悄然隐下了眼中的悔恨自责之色,卫潜复又开口道,“兄长一路之上可还顺利?这严寒冬日,伤口可有复发疼痛?可有挂念我?”

    “你不在小公子跟前听令,跑来这里做什么?”

    “我这不是担心兄长嘛,刚刚我还特意去求了些伤药带过来。”话音刚落,卫潜如同变戏法一般,倒真是从怀中掏出不少瞧上去不同寻常的药膏。而后,便献宝似的交给卫渊。

    “也不知小公子是从哪处隐境秘地寻来的异族巫医,被救治过的弟兄们都夸医术好呢。兄长不如也试试?”卫潜唠唠叨叨念个不停,好像这样才能麻痹内心的愧意,才能表现得一如往常。

    卫渊没有应声,只颔首示意。

    说完这些,卫潜面露踌躇,似还有话。犹豫着半天才将将开口,“这些年,小公子行事愈发无常,我们做下属的,是不是…是不是该规劝规劝?”

    “小公子行事自有主张,不可妄加议论。”卫渊肃声回道,并不赞同卫潜所言。

    “兄长,我是想…”

    “一十九座京观,要筑得高耸,缺少一座都不行。”不等卫潜说完,卫渊便出声打断,语气转而严厉不少。

    看着余晖阴影下兄长沉默的面容,卫潜张了张口,已不知如何是好。也许,自三年前,某些东西就变了。

    有的事无法逆转,有的人已成禁忌。

    兄弟二人相视无言,同时沉默了下来。

    “爹娘死后,我在坟前起过誓,会照顾好你。”卫渊突然开口,打破了有些冷然的局面,而后停顿了片刻,“你的命,远比这条手臂重要。日后在我面前少一副愧疚难过的样子,看着心烦。”

    卫潜闻言,惊讶地看向卫渊,“原来兄长都知道。”

    见卫潜的神色依旧郁郁,卫渊难得调笑道,“我还剩一臂与双腿,你若再不勤练武艺,我可没几次能救你的机会了。”

    *

    “明昭这把刀,朕还不想丢弃。”

    “太过锋利会伤了手?呵呵,那也要看握刀的人是谁。”

    “为朕卖命,听话的狗是该奖赏。这一役之后,若是仍能留得性命,定北王府的位置,朕便给他。”

    “太子最近如何了?”

    “恩,朕知晓了。边北那边,着人传旨去吧。”

    .

    “哎呀,明小将军,咱家给您见礼了。”

    “今日咱家是公务在身,奉旨而来,小将军快快准备接旨吧。”

    “哎哟,小将军真是客气得紧,这分量,让咱家怎么好意思收下。”

    “小将军这样讲的话,那咱家就却之不恭,多多谢过了。”

    “咱家还要赶回去复命,酒席就不必了,小将军也不必相送,留步,留步。”

    .

    自上京皇城而来的传旨太监离去后,那尖着嗓子的刺耳音调终于消散,明昭揉了揉额角,似颇感烦闷与不适。

    遣退了身旁一众侍从,明昭手抵额侧,斜倚在圈椅之内。目光微垂,指尖摩挲环转着一枚蟠虺纹墨玉扳指,像是在等什么人。

    “公子,万万慎重啊!”确认已无旁人存在,侧殿内的隐秘处走出一位谋士打扮的中年男子,在对明昭行礼之后,便直言相谏道。

    面对此番话语,明昭反应平平,语气也颇为淡漠,只眼神中闪过一丝危险骇人的光,“他要我杀人,那我便去杀。”

    “公子!此乃意在取你性命的死局啊!”

    “那正好为阿姐多添几座贺礼。”明昭如此说着,唇角带上了些许笑意,似毫不在意染血的双手已收割了多少性命。

    阿鸾不在了,多些杀戮,又有什么关系。

    说他行事愈发无常也好,性情阴鸷狠戾也罢,都只是为达目的的手段。

    世人总以为,放下屠刀便可回头是岸。可就算放下屠刀,旁人又岂会丢弃手中的利刃。迎来的不过是更为惨烈的厮杀。

    “阿昭,活下去。”

    是啊,活下去。他怎么会不听明鸾的话呢。

    只是三年前,明昭应声的那句“好”,却还有余下的半句未说出口——

    “迟一些我便去陪你”。

    *

    “妖道又如何,本王愿信。”

    明鸾故去的第十年。

    深暗静寂的秘殿,形制诡异的冰棺,明鸾容颜依旧,仍是那般倾城绝艳。流年如逝,无法影响分毫,只是冰冷的寒意变得愈发深重,苍白似雪的肌肤间竟透露出点点嫣红之色,显得分外蘼蘼。

    绯色蟒袍,金丝绣九蟒其上,青色玉带勾勒出身形凛凛,看上去却是更清瘦了几分。

    明昭立于冰棺一侧,垂眸而视,眼中混杂了太多让人无法分清的真实与虚妄。凌厉冷然之下,满藏着的已是不可逆转的疯魔与偏执。

    朱砂赤色,香气馥郁,却掩盖不住更为浓烈的血腥味道。明昭端过一只丹霞玉盏,其内半盛的药液在烛火的映照下泛起猩红的光,像是要取人性命的无解剧毒。烛光跃动,那药液又好似活物。

    明昭一饮而尽,而后缓缓附身,渡入明鸾口中。

    唇角残留着黏腻的药液,唇色也被沾染上斑斑赤红。此刻的明昭显得愈发危险而疯魔,举止虽是克制,可眼中的偏执却已满溢而出。

    “阿鸾,他们都说我笃信妖道,嗜杀成性…”

    “阿鸾,我好痛…”

    “阿鸾,你醒来和我说说话好不好…”

    “阿鸾,我一直有听你的话,但你可知道,这时时刻刻所要承受的剜心之苦…”

    “阿鸾,我要离开几日,办好事便立即回来…”

    似梦境呓语,明昭轻声念着,断断续续地说着,如同确信明鸾真的可以听到一般,甚至于虚妄间期许希冀着回应。

    从边北到上京,黎明黑夜交替,四季轮换,所在意的似乎一直都在。于回忆中、于往日那些熟悉的事物中,还能感受,甚至还能触摸到。

    可梦境破碎,明昭心里知道,那个人就是不在了。

    他的阿鸾不在了。

    *

    许是恨意不灭,许是上天垂怜留有一丝契机,身死却残魂尚存。

    只不过,在此秘殿之内,于冰棺之中,明鸾无法离开半步。如同被囚于方寸之间,无止无终,没有岁月尽头。

    可明鸾也不曾想过离开,甚至觉得这样很好。能陪伴着明昭,就很好。

    偶尔,明昭也会告诉她一些其他的事情,或是占据了哪些城,又或是杀了哪些人。

    明鸾看得出来,明昭行事愈发偏执,甚至大肆搜罗方外之人,笃信阴阳逆转之术。

    可那又如何,她只要阿昭活着。

    渐渐的,明昭前来时都是带着满身的伤,或轻或重。甚至有一次,明昭重伤归来,因执意要先到秘殿而延误了救治。未能及时处理的伤口引发高热,久不退去,以致明昭昏迷了整整十日。

    明鸾本以为她的死便是休止,可以让一切好起来。可世事并不遂人愿,一次又一次,明昭带着的伤,越来越严重。

    明鸾知道,滔天的皇权下,明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能保住定北王府已是万幸。如今,她所能得知的事情不多,可从明昭的只言片语中也能判断出,圣意所指之实,是将明昭一次次地推入必死之局。

    可无论多么担忧悲愤,明鸾都无法回应,因为仅是残魂尚存。

    由此,暗无天日的土地上滋养出绝望恨意的花。

    .

    如此这般,直至某一日。

    明昭带回一人。

    形销骨立,瘦若嶙峋,倚靠在铺了软垫的四轮车上,由明昭推着进入秘殿。

    右眼内空洞无物,隐约可见新生皮肉的红痕,鼻子也被割去,面庞上布满了狰狞蜿蜒的刀疤与烧痕。宽大的衣衫下,双臂双腿皆被砍断,状若人彘,极为可怖。

    可就算如此,明鸾见到的第一眼,她便知道,这是她的阿兄,从小到大最是疼爱她、纵容她的阿兄。

    她的阿兄!

    万千恨意,入骨入髓,将明鸾的残魂染上一抹漆黑之色。此时不需再克制隐忍,却也无法移动半步,无法开口诉说一字。

    绝望至深,悲凄无比。

    巨大恨意的冲刷下,明鸾的残魂变得漆黑而模糊,再也听不到,再也看不到。破碎撕裂般的剧痛自神魂深处传来,百倍于□□,没有止歇。

    而不知过了多久,伴着这剧痛,明鸾渐渐沉沦,落入无光深渊。

章节目录

重生后把偏执少年推上皇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是是是是阿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是是是是阿四并收藏重生后把偏执少年推上皇位最新章节